宋尔卫(中国科学院院士、临床肿瘤学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由网友(奶哟小仙女)分享简介:宋我卫(一九七零年四月-),出熟于广东省广州市,结业于中山医科大教,临床肿瘤教野,中国科教院院士,中山东大学教中山医教院院少、中山东大学教孙劳仙留念病院院少、传授、主任医师、研究员、专士熟导师,乳腺肿瘤医教部教术戴头人,第104届天下国民代表大会代表。[一][二]他善少正在乳腺删熟病的医治以及研究方面有奇特的睹解,对于乳腺癌的晚期诊疗...

宋尔卫(1970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肿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院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乳腺肿瘤医学部学术带头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2]

领航中华肿瘤防治 践行健康中国行动 2021中华肿瘤大会在蓉开幕

他擅长在乳腺增生病的治疗和研究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经验丰富,准确率高,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2年,到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CBR生物医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19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2年4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决定,授予宋尔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

中文名

宋尔卫

主要成就

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教学职称

教授

出生地

广东省广州市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

主要奖项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

性别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70年4月

所在科室

乳腺肿瘤中心

教育背景

中山医科大学

人物经历

1988年-1995年,就读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

1997年-2000年,就读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外科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5年-2001年,担任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普外科住院医师。

1999年-2001年,担任德国埃森大学(Universitaet Gesamthochschule Essen)医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2002年,宋尔卫被录取到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CBR生物医学研究所(原哈佛医学院血液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转攻当时世界上最热门的课题——RNA干预的临床应用研究。

2004年,晋升为哈佛大学讲师;同年,全职回到中山大学工作。

200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0年,担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同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13年,入选国家首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7年,担任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院长;6月,当选为九三学社广东省第八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9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成就

宋尔卫擅长乳腺癌根治手术,包括乳房切除术、保乳的根治性手术;乳腺癌的辅助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以及晚期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主要从事乳腺癌早期诊断,包括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对家族性乳腺癌和血清蛋白指纹图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以及乳腺癌的微创治疗和生物治疗,包括RNA干扰疗法等的研究。

宋尔卫在中国国内早期开展乳腺癌保留乳房根治术,并发现保乳术保留的肿瘤微环境组织对后续抗肿瘤免疫治疗具有重要价值。他围绕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微环境中多种具有促癌功能的免疫和间质细胞新亚型及其促癌机制,开拓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方向;分离鉴定了重要促癌细胞因子的受体,揭示了微环境的免疫调控新通路;发现了长非编码RNA(lncRNA)参与肿瘤微环境细胞信号传导的新功能,丰富了免疫微环境信号调控网络的机制。这些系统性创新成果为靶向肿瘤微环境及针对实体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与新策略。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4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网站显示,宋尔卫发表SCI收录文章119篇。2003年3月,宋尔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英国《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据此整理成的论文,被《科学》杂志评为2003年度全球10大科技进展之四,进入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他还主编了《RNA干扰的生物学原理与应用》及《小分子RNA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科研成果奖励

据2021年4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网站显示,宋尔卫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研究成果先后被评选为“2003年度世界十大科技突破”和“2008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2012年

非编码RNA在恶性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5年

乳腺癌转移的调控机制及靶向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人才培养

宋尔卫认为,一个人珍惜韶华的最好方式,便是积极探索与努力思考。“创新来源于对前人研究的传承,也植根于扎实的基本功,希望同学们今后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立意高远,敢于追梦,在未来临床实践和科研探索中勇攀医学高峰。”他认为,出色的医生必须是临床医学科学家。

宋尔卫指导博士生于风燕的毕业论文《Let-7 microRNA调控乳腺癌干细胞"干性"的研究》入选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荣誉记录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2000年

中国广东省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
2003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卫生厅

2006年6月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先进个人

---

2008年

第六届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

---

2009年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首届杰出教授奖

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 Medical Board, CMB)

2009年

第二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创新奖)

联合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2009年

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13年

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13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何梁何利基金

2014年

首届中山大学名医

中山大学

2019年11月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20年5月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

---

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2021年5月20日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4]
2021年8月2021年度“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5]
2022年4月28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全国总工会[3]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17年6月

九三学社广东省第八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7年12月

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2018年3月-

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

---

广州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广东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人物评价

宋尔卫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对肿瘤干细胞领域和非编码RNA领域的研究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上海白玉兰谈家桢生命科学发展基金会评)

宋尔卫在乳腺癌基础研究和外科手术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而且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国际交流能力。(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