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镜如(2023最新侯镜如百科介绍)

由网友(一杯whisky)分享简介:侯镜如(一九零二年⑴九九四年一零月二五日),号心朗,河南省永都会人;历任平易近革第3届中央委员,第4、5届中央常委,第6、7届中央副主席。中华国民共以及国建立后,任国务院参事,中华国民共以及国国防委员会委员,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一九八九年三月至一九九四年任政协天下委员会副主席。一九九四年一零月二五日正在北京死,常年九...

侯镜如(1902年-1994年10月25日),号心朗,河南省永城市人;历任民革第三届中央委员,第四、五届中央常委,第六、七届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国务院参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89年3月至1994年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侯镜如简介 侯镜如子女 侯镜如有几个子女

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2岁。

出生日期

1902年

国籍

中国

逝世日期

1994年10月25日

毕业院校

黄埔军校(一期)

出生地

河南永城

民族

汉族

中文名称

侯镜如

人物生平

1923年,河南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英文科毕业。

1924年郑州大学理科肄业,同年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并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5年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同年冬,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7月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十四师团参谋长,后任第十七军第三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1927年2月,遵照中共中央指示,离开北伐军赴上海,参与组织指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后任武汉国民政府武汉三镇保安总队长。七一五事变后,离开武汉到贺龙的第二十军任教导团团长,并参加南昌起义。

1931年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

1932年后,任国民党军第三十军第三十师参谋长、第三十师第八十九旅旅长。1935年4月,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

1937年任第九十一军参谋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军第九十二军第二十一师师长,参加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

1943年春,升任第九十二军中将军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兼任北平警备司令。

1948年升任第十七兵团司令官。后任天津塘沽防守司令,长江防务预备兵团司令,福州绥靖公署主任兼华东军官团总团长。

1949年8月率部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国务院参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北京市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黄埔同学会会长,政协全国委员会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

1989年3月至1994年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是政协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民革第五、六、七届中央副主席,第八届中央名誉主席。[1][2]

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2岁。[3]

人物成就

在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中他沉着冷静、指挥若定;在南昌起义中他机智果敢、成功克敌。虽然在大革命失败的恶劣环境中他与中共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但他执著地以救国救民为己任。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国民党陆军中供职,为打击侵略者,他始终率部驰骋在抗日最前线,参加过忻口战役、徐州会战、长沙会战、湘西战役,是国民党军队中战功赫赫的高级将领。在解放战争中,为减少战火、避免流血,他利用自己的威望和职务促成了多次起义。

人物评价

中共中央统战部长王兆国在纪念侯镜如诞辰100周年时说:“侯镜如一生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追求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崇尚真理,不断进步,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道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和党的爱国统一战线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4]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