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田(原北洋大学工学院院长)

由网友(快乐至上%)分享简介:李书田(一九零零.二.一零-一九八八.三.二八),字耕砚,出熟于河北省昌黎。北洋大教预科、教士结业,正在美留教获康奈我大教专士教位,后被母校聘为传授,中国闻名的高档教诲博野、火利教野,历任多所教院院少,中国近代火利科教的开拓者之1。一九四九年李书田前去台湾,次年赴美国假寓。一九七二年他正在美国开办世界开通大教取李氏科教技能...

李书田(1900.2.10-1988.3.28),字耕砚,出生于河北省昌黎。北洋大学预科、学士毕业,在美留学获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后被母校聘为教授,中国著名的高等教育专家、水利学家,历任多所学院院长,中国近代水利科学的开拓者之一。

国立北洋工学院民国二十四年度校友及毕业同学录北洋工学院概况第九种校长李书田原北洋大学现在是天津大学历届毕业校友录

1949年李书田前往台湾,次年赴美国定居。1972年他在美国创办世界开明大学与李氏科学技术学院,在17个国家设立了33个分院。1988年在美国南达科他州拉皮德城逝世。

著有《农田水利出版物之搜集》、《华北水利建设之概况》等多部著作,主编了《中国水利问题》。

中文名

李书田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河北省昌黎

逝世日期

1988年3月28日

毕业院校

北洋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

代表作品

《中国水利问题》、《农田水利出版物之搜集》、《华北水利建设之概况》

别名

耕砚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00年2月10日

职业

教育家、水利学家

主要成就

建立中国最早的水利专业和水利系 、创办开明大学与李氏科学技术学院

人物生平

李书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年2月10日出生于河北省昌黎县。上中学的他潜心阅读《山海经》《水经注》《舆地广记》等著作,立志将来兴修水利、造福民生。民国十一年(1922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土木系,随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继续攻读土木工程专业。 民国十五年(1927年)李书田回国后,应聘为北洋大学教授。

民国二十一年(1931年),他在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现中国水利学会)任职,兼任华北水利委员会(现海河水利委员会)委员、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

民国二十三年(1933年),李书田与李仪祉、张含英等水利前辈在天津创办“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 ”,奠定了中国水利科学研究的基础。在他的领导下,北洋工学院成绩斐然,建立了中国首批水利专业和水利系。从民国二十四年(1934)年起担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民国三十三年(1943年)任副委员长。曾撰文《黄河治理战略》,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关注。

他先后担任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北洋工学院院长, 执掌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国立西北工学院、西昌技艺专科学校、贵阳理工学院、贵州大学、北洋西京分院等6所院校。

1949年赴美。他获得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终生会员、荣誉会员。他一生获得三个美国博士学位。1988年在美国去世。生前仍念念不忘祖国,1985年,其小女赴美探望,他第一句话即问:“邓小平先生好吗?邓颖超先生好吗?”,可见其晚年的心情。邓小平在接见其侄女李幼贞和李继贞时让其传达李书田:“欢迎他回国观光”。其外孙、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现任能源部长朱棣文多次受到江泽民,温家宝接见。他在天津大学演讲时说:“这里曾是我外祖父学习和工作过的地方,能在这里演讲,让我感到兴奋与骄傲。”

2010年10月17日,李书田诞辰110周年纪念会暨“传记”首发式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原常委、水利部原部长杨振怀,全国人大原常委、原核工业部部长蒋心雄,第二炮兵部队原副司令员杨桓,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平,天津大学原党委书记杨渝钦出席纪念会并讲话,中国三峡集团原副总经理袁国林主持纪念会。同日,中国水利学会、天津大学(北洋大学)校友总会在京召开了李书田诞辰110周年纪念会。来自天南海北的北洋大学老学长、李书田的学生、李书田家乡代表等100余人,在纪念会上用饱含敬意的话语和深切怀念的歌声,缅怀这位享誉海内外的水利专家和教育家、中国近代水利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追忆他的治水远见和艰辛实践。

成就贡献

北洋大学教授、中国著名的高等教育专家、水利学家,历任多所学院院长,中国近代水利科学的开拓者之一。

他荣获美国土木工程学会终身会员,在该会100多年历史上,他是世界上第61位获此殊荣的专家。

李书田逝世后,为纪念他,世界开明大学更名为“李书田基金会”,依其遗愿专门颁布“李书田奖”。这是以中国人命名的在美颁发的第一个国际科技奖。十几年来,有多位华裔学者获此殊荣。

海河流域首个河系规则

参与编制了海河流域首个河系规则——《永定河治本计划》,实施了一批海河水利工程。

北方大港的伟大设想

李书田撰写的《北方大港之现状及初步计划》,被誉为是“开发华北、促进全国经济发展建设的伟大设想”。至今对北方港口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中国水利工程学会成立

李书田提出成立中国水利工程师协会。经多方努力,于1931年4月22日成立了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中国水利学会的前身),李书田为副会长。

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

发起筹建水工试验所,1934年奠基,1935年建成了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它标志着中国水利由经验水利转变为科学水利,具有里程碑意义。

催生水利学科 创建水利系

李书田任北洋大学工学院院长期间,于1933年建立了中国首批水利专业和水利系,开创研究生教育之先河。

他首开我国国立大学水利工程教育先河。李书田培养出我国第一批工学硕士(1937年)。1935年建立水利工程研究(生)院,建立水力学与水力机械、土工、材料、地质实验室。

个人著述

参与编制了海河流域首个河系规则——《永定河治本计划》(1928年)。

撰写《北方大港之现状及初步计划》(1929年)。

撰写了《中国历代治河名人录及其事迹述略》、《中国治河原理、工程用具发明考》、《华北水利资源概况》等文章,围绕黄河治理与水资源综合利用,他提出根治黄河水患,必须标本兼治;注重中游水土保持工作,广倡植树造林;黄河开发利用要结合防洪、灌溉、航运、发电、围垦等方面统筹兼顾,量力而行。

完成了《农田水利出版物之搜集》、《华北水利建设之概况》等多部著作;主编了《中国水利问题》,资料丰富,论述新颖,体例独特,富有创造性,其重大学术价值,影响了中国水利几代人。

人物评价

北洋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三峡集团原副总经理袁国林谈道:“李书田家出了十几位博士。”李书田家学渊源。他一生苦读不辍,他每天早晨读中国古典文章,晚间读英文,几十年如一日。他唯一兴趣就是读书,他对子女的告诫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天津大学水利系原主任崔广涛谈道:“我是李书田学生的学生。书田先生是北洋大学水利学科‘开门立户’之人。当时世界上还没有什么国家的大学立水利学门(系)的。北洋水利该记住李书田,他是立基之人。”

天津大学教育思想研究室的贾晓惠教授,多年从事李书田教育思想的研究,她感到:李书田注重把所学西方先进工程理论作用于中国实际,注重科技在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

李书田诞辰110周年纪念会上,中国水利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水利部办公厅原主任顾浩,四川西昌学院院长夏明忠,李书田家乡代表、河北卢龙县县长孙国胜,天津大学教育思想研究室贾晓慧教授,《李书田传》作者张立先以及李书田的学生,北洋大学老学长等纷纷在会上发言,回顾了李书田不平凡的一生,深切缅怀他在中国水利建设和高等工程教育发展中产生的重要影响,学习他创新实干的精神,科学严谨的作风和虚怀若谷的胸襟。

亲属成员

李书田之兄李书华是著名物理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李书田的长女李静贞嫁给化学工程专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汝瑾,他们二人育有三子。其中次子朱棣文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前美国能源部部长。

李书田妻 林慈轩; 长子 李晓耕; 次子 李次耕; 长女 李静贞(其外孙朱棣文之母,1949年之前去往美国); 次女 李淑贞; 三女 李季贞。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