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镇(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

由网友(人心太凉、别太善良)分享简介:枫桥镇位于诸暨市东部,取绍兴县交界,是诸暨市的第1人嘴,地区大镇,是浙江省百个中间镇之1以及省尾批汗青文明名镇,“东海文明亮珠”散镇.区域面积一六五平方私里,乡镇修成区面积五平方私里,常住人嘴七四一一二人,辖八四个村,五个居委会.枫桥镇以纺织服装为主宰财产,5金机械,修材等财产迅猛成长,今朝齐镇领有“中国着名牌号”,“中...

枫桥镇位于诸暨市东部,与绍兴县接壤,是诸暨市的第一人口,地域大镇,是浙江省百个中心镇之一和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东海文化明珠”集镇.区域面积165平方公里,城镇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4112人,辖84个村,5个居委会.枫桥镇以纺织服装为主导产业,五金机械,建材等产业迅猛发展,目前全镇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等“国字”号品牌10只,省市级品牌30只,处在全国领先地位.该镇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并坚持实施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合理调整总体规划.枫桥镇是“枫桥经验”发源地,是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先进典型,着力创建“平安镇乡”,省级文明镇和绍兴市文化特色镇,实现了社会和谐。

绍兴最有钱的28个镇被曝光 排第一的是 你家有吗

2019年1月,枫桥镇被认定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文名称

枫桥镇

面积

165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

诸暨市东部

人口

74112

简介

枫桥镇以枫溪得名,作为地名始于隋朝的枫桥驿,自后,一直为诸暨东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诸暨县设8个区,以大东乡为枫桥区,下辖9个乡(镇),1950年枫桥区内9个乡(镇)分为23乡(镇),1956年调整乡镇区划,枫桥区辖9乡(镇),1958年枫桥区各乡镇合并成立枫桥人民公社,1960年撤消区级人民公社,改为枫桥区公所,下辖(枫桥、新枫、视北、视南、东三、齐东、乐山、栎江、东和、舞凤、檀溪、东溪等)12个公社管理委员会,1969年以后,又改称联络组,合视北、东三为视北公社,合齐一、齐东、乐山为齐东公社。1970—1982年,枫桥境内各公社分而又合,合而再分,至1983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12月,枫桥区辖枫桥镇、新枫、视北、东一、东三、齐乐、乐山、栎江、永宁、梅岭、金王、东和、舞凤、赵家镇、东溪等15个乡(镇)。1992年5月,实施撤区、扩镇、并乡,原新枫、栎江和永宁乡并入枫桥镇,2001年11月,全堂镇、东一乡、枫桥镇合并为新枫桥镇,现镇域面积为165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2个社区委员会,常住人口7.6万,外来人口2万。

枫桥历来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人口地域大镇、经济政治重镇,“ 枫桥经验”、“枫桥衬衫”、“ 枫桥香榧” 枫桥镇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闻名全国, 被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乡镇的典型”。201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827836万元,国内生产总值47338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20107万元,第二产业86635万元,第三产业317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608元。枫桥镇先后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绍兴市三十强乡镇、浙江历史文化名镇、浙江东海明珠文化镇、浙江省生态建设示范镇、浙江省卫生镇等荣誉称号。

全镇有工业企业9556家,其中市级规模企业4家,年销售500万元以上企业32家,主要有纺织、服装、针织、玩具、建材、机械六大行业,镇内现有省级服装特色工业园区和轻纺创业小区等两个工业园区,目前正在建设中。全镇有水田39253亩,耕地面积亩。诸暨花果山庄、白米湾万亩茶园、何字食品有限公司等已成为全市农业产业化的样板。一批以水果、茶叶、蔬菜、花卉、竹笋等为主的多个优高农业基地已经形成。

全镇有各类学校17所,是高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乡镇。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自来水饮用全面普及,村村道路硬化到家,户户皆通有线电视,群众文化蓬勃开展,形成一批有较大规模和档次的文化队伍,活跃在全镇乃至全市各大型活动中,如:铜管乐队、女子鼓乐队、枫溪演唱村“演唱队”等。初级卫生保健全面落实,医疗事业得到充分发展,诸暨市第二人民医院,有中级以上职称医 技人员65人。

枫桥镇境内风景名胜古迹众多,有被列入《中国名胜词典》风光旖旎的 小天竺,有建于宋朝的 东化城寺塔,有原基于枫溪江溪间平陆而造的神奇建筑 枫桥大庙,还有位于 陈家村长道地的 陈洪绶纪念馆(光裕堂)、 王冕隐居地( 九里山白云庵、梅花屋)、 中国香榧森林公园、 芝坞山、 走马岗、枫水名贤坊 等等(详见 枫桥词条)。

地理位置

枫桥镇地处诸暨市 东北部,距绍兴市中心28公里,离诸暨市中心20公里,绍大线、诸嵊线穿境而过。2001年,枫桥、全堂、东一“二镇一乡”合并成新枫桥镇。镇域面积165平方公里,总人口73915人(2005年底)。

行政区划

邮编:311811 代码:330681109

全镇辖2个社区、28个行政村:天竺社区、海角寺社区、陈家村、大干溪村、大溪村、梅苑村、海角村、洄村、楼家村、全堂村、三江村、乐山村、四联村、屠家坞村、魏廉村、霞朗桥村、先进村、新东坞村、西弈村、新择湖村、阳春村、永宁村、钟山村、枫源村、栎桥村、杜黄新村、东三新村、枫一村、马岭村、西下村。

面积165平方千米,人口7.3万人(2005年底)。2006年,辖5个居民区、84个行政村:天竺、海角寺、百树、学勉、枫北;枫溪、紫薇、钟瑛、西畴、孝义、叠山、彩仙、大山、大竺、大悟、泰山、骆家桥、新建、行山、杜黄桥、遮山、先进、创业、汇地、进农、化农、新农、勤农、何家、艳阳、开先、新跃、象山、魏家坞、霞朗桥、大奕、魏家、洄村、郭店、桥亭、聚英、择树下、新店湾、下西湖、阳春、网山、永联、石砩、溪东、将军、陈昂、葛村、柳坞、东松岭下、高家、泽泉、宣家坞、屠家坞、古博岭、何家坞、王家溪头、杨坞、尚义坞、干山坞、新杨、里东坞、外东坞、旺妙、九里、茅塘坞、王村、银杏、五宜潭头、渔稼、毛家、岫山、大溪、单家甸、大祝、石峡里、石峡口、樊家、汤村、东畈、全堂、桥下、河宣、杨山、辽坞。镇政府驻步森大道52号。

历史沿革

枫桥以枫溪得名,枫溪是一条风光绮丽的山溪,上源有二,东源黄檀溪,西源白水溪。二源在枫桥镇南大竺园附近会合,始名枫溪。隋朝时,曾在枫溪渡口架桥建驿站,称之为枫桥和枫桥驿,枫桥地名即由此来。枫桥历史悠久,行政职能优势明显。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枫桥先民就在枫桥江两岸繁衍生息;越国前期曾于此建都;南宋孝宗乾道8年(1172年),一度为义安县治,义安县不仅仅为原枫桥区属范围,还包括了湄池、江藻一带,因此,枫桥是当时的地域中心,商贾云集之地,形成了繁华一时的三里长街。宁宗开禧年间(1205-1207),辛弃疾曾于此申置东尉司;元设巡检司;明为驿辅;清 乾隆三十八年(1774年)设枫桥镇; 民国元年(1912年)设枫桥乡;1932年,枫桥曾修建小铁路,使得枫桥的集市贸易十分兴旺。1949年解放后枫桥一直是镇、乡、公社、区所在地。是诸暨东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枫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枫桥耕读传家重教兴学由来已久,蔚然成风,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东海文化明珠镇。宋元时期的藏书楼就被时人誉为"越中之冠"。仅宋元明清四朝,枫桥有进士35人,举人68人。历代名人辈出,孕育了王冕、杨维桢、陈洪绶、汪寿华、何燮侯、梁焕木等一大批人才,"枫桥三贤"更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而在中国书法史、中国绘画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良的教育环境造就了较高素质的现代公民,使枫桥更赋内涵,发展更好更快。

枫桥经验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为此,1963年毛泽东同志就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之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成为新时期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典范。

“枫桥经验”之一: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

为此,枫桥在各居委会、村,甚至在一些重点企业都建立了相应的调解组织。几年来,枫桥镇共成功调处民间纠纷1000多起,调处成功率达97.2%,其中80%的纠纷在村一级就得到了解决。 此外,枫桥镇在健全普法工作网络的基础上,每年投入20多万元用于法制宣传教育,并对曾经有过违法行为的人员,坚持“不推一把拉一把,不帮一时帮一世”的原则。

“枫桥经验”之二:帮扶刑满释放人员。

2005年—2010年间,枫桥200多名刑满释放人员中,绝大部分人已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改好率达99.15%,有的人成了致富能手,有的人还入了党,当上了村干部。

“枫桥经验”之三: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新模式。

随着经济发展,枫桥镇还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推出新的管理模式,统一为外来员工解决住房和子女入学等问题,每年还评比“十佳外来优秀青年”,授予中高级人才以“荣誉镇民”称号。

经济概述

高新区枫桥镇依靠强劲的招商势头和两个工业园的开发建设,形成“三足鼎立”的发展态势,2008年上半年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各项指标大幅度增长,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幅度达70%以上,而工业增加值及财政收入更是分别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03%和129%,标志着该镇经济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期。

枫桥镇近几年以招商引资为龙头,带动了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四年跨出四大步,从而使其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到全市乡镇前十几位。如今,高新区实施“二次创业”、“北扩西进”的大开发战略,使该镇的区位优势得到更好地发挥。他们坚持内外资并举的招商方针,在招商工作中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打破常规,由“坐商”变为“行商”,主动协调外企和工商、消防等部门的关系,强化服务,选用懂 英语、素质高的年轻人充实招商队伍,完成了招商手册和江苏投资网的注册工作,扩大了招商宣传。上半年全镇注册资本和到账外资已分别完成年计划的91%和73.5%,引进外资项目10个。新增民营企业82家,新增注册资金9323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6.5%。

该镇的工业园和民营科技园是其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几年来,该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规划面积为1140亩的枫桥工业园一期和占地60亩的民营科技园首期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已完成,引进的内外资项目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07年两园税收达3500万元,占全镇税收的19.5%。2008年又新开工建设1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并争取到高新区出口加工区枫桥配套区1300多亩的地块,为进一步扶持发展民营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该镇还积极探索大动迁后全镇村级经济发展的新思路,确立了“四统一、一独立”的原则,集中村级资金共同投资“两园”,参与“两园”的开发,到目前为止,已有10个村入驻枫桥镇工业园,投资6000多万元用于购买厂房和土地。

旅游介绍

枫桥著名的景区是小天竺和东化城寺。小天竺中有乾隆题字与明朝大官海瑞题字,而小天竺山后则有一座塔,此地本为东化城寺,后被毁。而此塔,枫桥人皆称雷峰塔。

众人皆怪,雷峰塔不是应该在杭州吗?这又源于一个故事,小天竺本为一官宦宅邸,此家老夫人笃信佛法,故而小天竺内皆有佛堂,而老夫人年年需去杭州上香,其儿不忍母亲辛苦万分,着人在山间建一塔,故后称小雷锋塔。

荣誉记录

2019年1月,枫桥镇被认定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