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

由网友(时间是蛊)分享简介:符推迪沃斯托克,俄罗斯滨海边陲区尾府、俄罗斯遥东地域最大的都会。符推迪沃斯托克本名海参崴,清代时为中国国土,一八六零年,将包孕海参崴正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割让给俄罗斯,俄罗斯将其定名为符推迪沃斯托克。符推迪沃斯托克现为俄遥东科教中间、俄承平洋舰队的基地,亦为俄罗斯水师第2大舰队承平洋舰队司令部地点地。天气以温戴大陆性干...

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

普京和金正恩将于25日举行会晤

符拉迪沃斯托克原名海参崴,清朝时为中国领土,1860年,将包括海参崴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域割让给俄罗斯,俄罗斯将其命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现为俄远东科学中心、俄太平洋舰队的基地,亦为俄罗斯海军第二大舰队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为主,著名景点有:尤·伯连纳博物馆、涅维尔斯基将军纪念碑、太平洋舰队历史博物馆等。

中文名

符拉迪沃斯托克

外文名

Владивосток(俄),Vladivostok(英)

行政区类别

城市

下辖地区

下辖5个区

电话区号

+7 423

著名景点

尤·伯连纳博物馆、涅维尔斯基将军纪念碑、太平洋舰队历史博物馆

机场

符拉迪沃斯托克国际机场

火车站

符拉迪沃斯托克火车站

平均降水量

797mm

市长

伊戈尔·普什卡廖夫

面积

600平方千米

别名

海参崴

国家/地区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

政府驻地

符拉迪沃斯托克城区

邮政编码

690×××

地理位置

43°08′N,131°54′E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暖夏型

车牌代码

25,125

时区

UTC+11

人口

592,069人(2010年)

历史沿革

符拉迪沃斯托克,原名海参崴,曾为中国领土,17世纪中期,沙俄皇朝伺机东侵,寻求在远东地区开拓港口。清康熙年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明确订明海参崴所在地区属清朝,清朝中后期国势日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8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1860年俄国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包括海参崴。随后其成为沙俄在远东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不过由于距离俄国本部太远,所以该地的发展缓慢。[1][2][3][4]

1871年俄罗斯在此建设军港,将太平洋舰队驻地从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迁于此。[5]1875年设镇。从1880年起升格为市。1888年成为俄国滨海省行政中心。

1891年西伯利亚铁路开通至此,亦开始有海运路线由其往返日本神户、长崎及中国上海等地。[6]

1903年起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直达铁路线建成后,城市发展迅速,成为俄罗斯在远东的重要城市和港口。苏联解体前,它是苏联俄罗斯联邦滨海边疆区首府。苏联解体后,仍是俄罗斯联邦滨海边疆首府,远东第二大城市。[6]

1904年至1905年间日俄战争中,其曾被日本海军派遣的分遣舰队突袭。由于俄军巡洋舰队坚守,使日本海军转移攻击目标。[7]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由于苏联国内战争的混乱情况,反共产党的势力在此和俄国远东地区白俄联合。当中包括一些外来势力如英国、美国和日本,日英联军在1918年4月借口当地有日资设施被袭,进驻金角湾和此城,1920年远东滨海地区建立“远东共和国”,持续至1922年由苏联收复。[8]

1930年代开始,此城成为苏联流放政治犯的主要地点,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先后囚禁在这里的包括苏联和日本的战俘。

1954年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到临此城,并表示其可以跟美国的旧金山相比,亦奠定了其作为苏联远东地区最重点的发展城市之地位。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中苏国界东段的协定》(1991/05/16),明确和确定已达成一致地段的中苏国界东段边界线走向,正式承认符拉迪沃斯托克为苏联领土。

2001年7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缔约双方根据一九九一年五月十六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中苏国界东段的协定》 继续就解决中俄尚未协商一致地段的边界线走向问题进行谈判,正式承认符拉迪沃斯托克为俄罗斯领土。

地理气候

符拉迪沃斯托克位于太平洋沿岸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半岛的南端,临日本海。城市依山建筑。符拉迪沃斯托克北部为高地,东、南、西分别濒乌苏里湾、大彼得湾和阿穆尔湾。城市及港区位于阿穆尔半岛顶端的金角湾沿岸。金角湾自西南向东北伸入内地,长约7千米。入口处湾宽约2千米,水深20~30米,湾内宽不足1千米,水深10~20米。金角湾南侧隔东博斯普鲁斯海峡,有俄罗斯岛作天然屏障。海湾四周为低山、丘陵环抱,形势险要。由于符拉迪沃斯托克冬季结冰期长达100~110天(12月上旬至翌年3月中下旬),借助破冰船可通航。在夏秋两季多雾,其中6~8月平均有雾日一个半月,有时大雾影响航船进入港湾。[9]

气候环境

符拉迪沃斯托克按照周淑贞气候分类法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或叫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凉爽舒适;秋季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最好的季节,天气晴朗,阳光充足,持续时间较长,时有台风。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极地偏北风和海洋东南风的共同影响,寒冷湿润,降雪较多。春季到来较早;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凉爽舒适,雨量适中,有时有雾。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变化较慢。因为濒临日本海,冬、夏气温较同纬度的内陆地区变幅较小,日温差很小,具有明显的温带季风气候特征。

符拉迪沃斯托克气候资料(1961-1990)

年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平均气温(℃)1961-1990-13-10-2.54.49.6121719158-1.3-9.5
降雨量(mm)1961-1990151824526098118148124.568.238.019.4
降雨日(d)1961-19902.73.03.96.87.9101110.27.35.54.22.6
日平均日照(h)1961-19905.76.67.06.46.44.3.94.86.66.65.65.0

注:降雨日表示日降雨量不少于1毫米,气象站位置为:北纬43.1度,东经131.9度,海拔183米

城市特点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州首府,西伯利亚大铁道的终点,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著名港城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最大城市,城市人口约100万(2012年),城市总面积为700平方公里,城市海岸线达100多公里。远东区主要文教科研中心之一,有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与服务大学、远东联邦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远东分部、太平洋渔业与海洋学研究所及多所高等学校。[10]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城市、俄远东科学中心、俄太平洋舰队的基地,也是俄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面积56154公顷,人口约100万,其中大部分是俄罗斯人。

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货物吞吐量居俄远东地区之首。工业种类有修船、机车车辆、采矿设备、电子仪器、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等。主要输出石油、煤、谷物,输入石油制品、鱼等。

符拉迪沃斯托克在大彼得湾生活着2千多种无脊髓动物、约300种鱼类、鸟类,以及约20种海洋哺乳动物。这里最常见的海洋动物是海豹。沿海的岩石上栖息着各种海鸟,人们称这里为"鸟市"。

经济商贸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港口,亦为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贸易港,港口年吞吐量约1000万吨,其中国内运输量约400万吨,国外运输量约300万吨。港区结冰期约4个月,借助破冰船可全年通航。夏、秋两季多雾。北海航线的终点,远东区近海运输的中心。1979年港口吞吐量约900万吨,其中近海运输占三分之二。港口拥有良好的设备和大型仓库。主要货运是向俄罗斯太平洋沿岸、北冰洋东部沿岸以及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运输石油及煤炭、粮食、日用品、建材和机械设备,并运回鱼及鱼产品、金属、矿石等。外贸货物中,出口煤炭、木材、建材、矿石、化肥和鱼产品等。进口则以机器设备、谷物和日用品等。[11]

符拉迪沃斯托克也是重要的渔业港口,在日本海水域,在对马暖流前缘和西部利曼寒流前缘,以及沿岸河口附近,富有浮游生物,水产资源丰富,盛产沙丁鱼。鳍鱼、墨鱼和鲱鱼等。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远东区的海洋渔业基地,拥有拖网渔船队,冷藏运输和鱼产品加工船队以及捕鲸船队,渔获量居俄罗斯远东区各渔港首位。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和远东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这里的工业同海运及海洋渔业有密切关系,主要是修船、造船、渔产品加工机械制造、鱼类加工和木材加工等。

符拉迪沃斯托克也是一个风景秀丽的疗养胜地,已成为仅次于黑海、波罗的海沿岸的第三旅游疗养胜地。利用山丘地形、临海的位置和大片森林的特点,经过总体规划设计,把这个滨海山城装扮得秀丽多姿,别具一格,环境幽美,令人心旷神恰。这里有良好的海滨浴场,每逢夏季,来自远东各地、西伯利亚、欧洲部分乃至外国的游客、疗养者成千上万。

俄罗斯政府已决定把符拉迪沃斯托克及其周围地区建成自由经济区,以加强俄国与中国、韩国、日本等东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教育科学

符拉迪沃斯托克有12所高校、11所中学。自1890年开办第一所航海领航员学校以来,已经建有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与服务大学、远东高等海洋工程学院、远东国立渔业技术大学、远东国立大学、还有其它几所综合性大学,为各行各业培养了专家。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远东国立大学,亦译为远东联邦大学,2013QS世界大学排行榜600名以上,它的汉语系培养出一批批的汉语翻译人才,当你走在大街上,若遇上俄罗斯人用流利的汉语和你交谈时,那么他(她)基本上就是远东大学汉语系毕业生。市内还有4座博物馆,3座剧院和1座音乐厅。每年七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当地最大的节日——俄罗斯海军节,世界各国的军舰都停靠在军港岸边,五颜六色的国旗迎风飘扬,热闹非凡。[12]

主要大学:

  • 太平洋国立医科大学(ТГМУ)[13]
  • 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和服务大学(ВГУЭС)[14]
  • 远东国立技术水产大学(Дальрыбвтуз)[15]
  • 远东联邦大学(ДВФУ)[16]
  • 马卡洛夫太平洋海军学院(МГУ, бывш. ДВВИМУ, ДВГМА)[17]
  • 俄罗斯海关符拉迪沃斯托克学院[18]

科教组织:

  • 俄罗斯自动化和控制过程研究所(ИАПУ)
  • 俄罗斯应用数学研究所(ИПМ)
  • 俄罗斯海事科技学会(ИПМТ)
  • 太平洋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所(ТИБОХ)[19]
  • 俄罗斯生物与土壤研究所(БПИ)
  • 俄罗斯太平洋地理研究所(ТИГ)
  • 太平洋科学研究渔业中心(ТИНРО-Центр)
  • 远东地区水文气象研究所(ФГБУ «ДВНИГМИ»)[20]

军事基地

由于符拉迪沃斯托克重要的地理位置,1877年俄罗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设立要塞,1904-1905年间,初步建设完成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日军未能占领符拉迪沃斯托克。1923年苏联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设立了海军管理局,在原阿穆尔河舰队的基础上成立太平洋舰队,自此符拉迪沃斯托克一直是苏俄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总部,苏俄一直十分重视符拉迪沃斯托克作为远东要塞和海军基地的建设。现符拉迪沃斯托克除作为太平洋舰队的总部外,还作为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军事港口,驻扎着太平洋舰队主力第36水面作战师和第44反潜作战旅等部队。[21]

风景名胜

远东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为了纪念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而建,为争取在远东建立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战士与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1922年取得了最终胜利,纪念碑矗立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中心广场,始建于1961年,是远东最大的纪念碑。战争期间,商业船队承担着从盟国运送物资的任务,不时与敌船和敌机相遇,不得不投入战斗,共有二十五艘商船被击沉,为纪念这些海员,在纪念碑前也燃烧着长明火。

符拉迪沃斯托克军事历史博物馆,坐落在船厂岸边,二战期间,太平洋舰队与德国法西斯在海上和陆上进行了殊死战斗,为纪念英勇牺牲的战士,纪念广场中央常年燃烧着长明火,纪念广场的主体纪念物是C-56近卫军潜艇,这艘潜艇在二战中英勇善战,共击沉战舰十艘,重创四艘,立下汗马功劳。

符拉迪沃斯托克火车站,按照俄罗斯17世纪的建筑风格,于1912年建成,车站附近有一个蒸汽机车头,这是在二战期间,由苏联工程师设计,在美国制造的蒸汽机车,从海上运到苏联,1963年前,这种蒸汽机车一直奔驰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为纪念战争年代的铁路工人,1995年二战争胜利50周年之纪,设立了这座实物纪念碑,在这座纪念碑旁有一个刻有288的标志物,这是贯穿俄罗斯的大铁路东端终点的标志,表示自此到莫斯科的距离是9288公里。

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1899年,符拉迪沃斯托克被正式宣布为要塞,第一道永久性防御工程是由俄罗斯著名的工程专家、尼古拉工程兵学院的教授K·I·维利奇科上校设计的。这条防线的总体方案由作战部长A·N·库罗巴特金步兵上将制定,它起始于阿穆尔斯基湾,经过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半岛,最终到达乌苏里斯克(双城子),距离金角湾约3-5公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要塞成功的抵御了了来自海上和陆上的攻击,坚不可摧。要塞上遗留下大批在当时威力强大的武器,是很好的游览地。[22]

友好城市

国家城市日期
日本新泻1991年2月28日
美国圣地亚哥1991年9月10日
美国朱诺1992年2月21日
美国塔科马1992年2月25日
日本秋田1992年6月29日
韩国釜山1992年6月30日
日本函馆1992年7月28日
中国大连1992年9月10日
朝鲜元山2009年10月19日
厄瓜多尔曼塔2009年10月29日
马来西亚亚庇2010年3月15日
中国延边2011年5月18日
韩国仁川2012年7月30日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