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子信息:电路分析基础(杨鸿波著书籍)

由网友(Plateau 高原)分享简介:《二一世纪高档黉舍计划学材•电子疑息:电路阐发根蒂根基》是根据教诲部二零零四年校改的“电子疑息科教取电气疑息类电路阐发根蒂根基课程讲授基原要求”,对于北京疑息科技大教电类业余的电路阐发根蒂根基课程课本举行校改以及总结而编写的。齐书共一二章,包孕电路阐发的基原定律以及等效的观点、电路的1般阐发要领、电路定理、1阶静态电路、2阶静态电路、邪...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子信息:电路分析基础》是按照教育部2004年修订的“电子信息科学与电气信息类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电类专业的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讲义进行修订和总结而编写的。全书共12章,包括电路分析的基本定律和等效的概念、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电路定理、一阶动态电路、二阶动态电路、正弦稳态分析、正弦稳态功率的计算、含有耦合电感的正弦稳态分析、三相电路、电路的频率响应、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分析、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各章后还配有适量习题。

定价

25.00

作者

杨鸿波 张芳

页数

203页

出版日期

2011年9月1日

语种

简体中文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开本

16

ISBN

7302257159、9787302257158

书名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子信息:电路分析基础

品牌

清华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子信息:电路分析基础》可作为高等学校自动化类、电气类、电子类等专业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供从事电子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图书目录

第1章 电路分析的基本定律和等效的概念
1.1 电路模型和电路图
1.2 参考方向
1.2.1 电流的参考方向
1.2.2 电压的参考方向
1.2.3 电功率及其参考方向
1.3 独立源
1.3.1 理想电压源
1.3.2 理想电流源
1.4 电阻元件
1.5 基尔霍夫定律
1.5.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5.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6 受控源
1.7 一端口电路的等效变换
1.7.1 电阻的串并联及等效变换
1.7.2 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1.7.3 电源与支路的串联和并联
1.7.4 实际电源的等效变换
1.8 电阻的型连接和△型连接的等效变换
习题
第2章 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2.1 两类约束: 电路kcl、kvl的独立方程式
2.2 支路电流法
2.3 网孔电流法
2.4 节点电压法
习题
第3章 电路定理
3.1 线性电路和叠加定理
3.2 替代定理
3.3 戴维南和诺顿定理
3.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习题
第4章 一阶动态电路
4.1 电容元件
4.1.1 电容元件定义
4.1.2 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4.1.3 电容的性质
4.1.4 电容的储能
4.2 电感元件
4.2.1 电感元件
4.2.2 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4.2.3 电感的性质
4.2.4 电感的储能
4.3 动态电路方程的建立
4.4 开关电路的初始条件和直流稳态
4.4.1 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
4.4.2 初始值的求解
4.4.3 稳态值的求解
4.5 一阶电路的求解——三要素法
4.6 一阶线性动态电路的叠加定理
4.6.1 零输入响应
4.6.2 零状态响应
4.6.3 完全响应
习题
第5章 二阶动态电路
5.1 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5.1.1 过阻尼情况
5.1.2 临界阻尼情况
5.1.3 欠阻尼情况
5.2 直流激励下rlc串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习题
第6章 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6.1 正弦电压和电流
6.1.1 正弦电压和电流的一般表示形式
6.1.2 正弦电压和电流的三要素之一: 最大值(振幅)或值(effective value)
6.1.3 正弦电压和电流的三要素之二: 频率和周期
6.1.4 正弦电压和电流的三要素之三: 初相位
6.2 正弦响应
6.3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方法
6.3.1 相量变换
6.3.2 相量的计算
6.4 复数的表示方法及其运算*
6.4.1 复数的表示方法
6.4.2 复数的运算
6.4.3 旋转因子
6.5 r、c、l元件伏安特性的相量形式
6.5.1 电阻的伏安特性
6.5.2 电容的伏安特性
6.5.3 电感的伏安特性
6.5.4 阻抗和导纳
6.6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6.7 复阻抗、复导纳及其等效变换
6.7.1 复阻抗、复导纳的串联
6.7.2 复阻抗和复导纳的并联
6.7.3 阻抗的△—型变换
6.8 用相量法分析正弦稳态电路
6.8.1 例题
6.8.2 电路的相量图
习题
第7章 正弦稳态功率的计算
7.1 正弦稳态电路的瞬时功率
7.2 正弦稳态电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7.2.1 有功功率(平均功率)
7.2.2 无功功率
7.2.3 视在功率
7.2.4 电阻的功率
7.2.5 电感的功率
7.2.6 电容的功率
7.2.7 功率因数
7.3 复功率
7.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习题
第8章 具有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的电路
8.1 耦合电感元件
8.2 含有耦合电感元件的计算
8.2.1 耦合电感的串联电路去耦
8.2.2 耦合电感的并联电路去耦
8.2.3 “三端”耦合电感的去耦
8.2.4 “四端”耦合电感的去耦
8.3 变压器的原理
8.4 理想变压器
习题
第9章 三相电路
9.1 三相电源
9.2 三相负载
9.3 三相电路
9.3.1 —三相电路
9.3.2 —△三相电路
9.3.3 △—、△—△三相电路
9.4 不对称三相电路
9.5 三相电路的功率
习题
第10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和谐振
10.1 正弦稳态网络函数
10.2 rlc电路的串联谐振和频率响应
10.3 rlc电路的并联谐振
10.4 波特图
习题
第11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分析
11.1 非正弦周期信号
11.2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分解
11.3 周期非正弦函数的有效值与平均功率
11.4 周期非正弦电流电路的计算
习题
第12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12.1 拉普拉斯变换
12.2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12.3 拉普拉斯反变换的计算
12.4 运算电路
12.5 应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线性电路
12.6 网络函数
习题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电路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组成电路的各元件自身的伏安特性,二是由电路结构决定的各元件之间的约束关系,也就是电路分析的基本定律。因此本章首先引入电路模型,介绍常用的二端元件电阻、独立电源、受控源等元件的伏安特性;然后介绍最基本的基尔霍夫两个定律,即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在应用基尔霍夫定律时要特别注意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问题。最后介绍电路中的“外等效”的概念及等效的一些应用,即电阻和电源的串并联、γ—△变换及电源的等效变换。
1.1 电路模型和电路图
实际电路是由电气器件(device)相互连接而构成的,按照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这些器件可以分为电源、负载和传输控制器件等几类。电源提供电能或电信号,负载使用电能或接收和处理电信号,电源和负载的连接部分则是传输控制器件。
在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电力等各个电技术领域中,使用大量的电路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常用的有:提供能量的电路(如供电电路);传送和处理信号的电路(如电话线路、放大器电路);测量电路(如万用表电路);存储电路(如计算机的存储器电路)等。实际电路的形式和作用是多种多样的,其物理尺寸也相差很大,有的可以延伸到数百公里以上(如电力系统和通信系统),有的则只分布于几平方毫米以内(如集成电路的芯片)。电路的种类虽然很多,但它们受共同的基本规律支配,都是建立在同一理论基础上,形成了“电路理论,,这一学科,“电路分析基础”属于“电路理论”学科,它是“电路理论”的入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将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学习电类专业及进一步学习电路理论打下基础。研究电路理论的目的是计算电路中流过各器件的电流和端子间的电压,而不涉及器件内邵发生的物理过程。
人们设计制作某种器件是要利用它的某种物理性质,譬如说,制作一个电阻器是要利用它的电阻,即对电流呈现阻力的性质;制作一个电压源是要利用它的两极间能保持有一定电压的性质;制作连接导体是要利用它的优良导电性能,使电流顺利流过。但是,事实上不可能制造出只表现出某一性质的器件,也就是说,不可能制造出理想的器件。例如,一个实际的电阻器当电流流过还会产生磁场,因而还兼有电感的性质;一个实际电源总有内阻,因而在使用时不可能总保持一定的端电压。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