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类星体(2023最新微类星体百科介绍)

由网友(拽拽的少年)分享简介:微类星体是类星体的小型表亲。其定名看患上进去是源自类星体,而二者间有些配合点:弱烈且时变的无线电波辐射,常体现成无线电波喷流(radio jet),和1个围绕白洞的吸积盘(accretion disk)。中文名微类星体性子类星体的小型表亲称呼天文教“4大发明”外文名Microquasar特色弱烈且时变的无线电波辐射界说...

微类星体是类星体的小型表亲。其命名看得出来是源自类星体,而两者间有些共同点:强烈且时变的无线电波辐射,常表现成无线电波喷流(radio jet),以及一个围绕黑洞的吸积盘(accretion disk)。

中文名

微类星体

性质

类星体的小型表亲

称号

天文学“四大发现”

外文名

Microquasar

特点

强烈且时变的无线电波辐射

定义

光是没有温度的,但我们却能利用光来测量温度

在类星体中,黑洞具有超级大的质量(百万计的太阳质量);在微类星体,黑洞质量为几个太阳质量。在微类星体,堆积的质量体来自一颗普通的恒星,而且吸积盘在可见光区与X射线区具有非常高的亮度。微类星体有时候称作“无线电波喷流X射线双星”,以和其他的X射线双星(X-ray binaries)做区别。一部分的无线电波辐射来自于相对论性喷流(近光速),常表现出外显的超光速运动。

微类星体在研究相对论性喷流方面极为重要。喷流成形于黑洞附近,而黑洞附近,时间尺度和黑洞质量成正比关系。因此,寻常的类星体要几百年才做的改变,微类星体可以在一天内完全经历。

最新发现

一个国际天文学研究团队在新一期《自然》杂志网络版发表报告说,他们在银河系的近邻仙女座星系发现一个微类星体。研究小组在2017年1月通过不同太空望远镜,探测到了这颗名为XMMU J004243.6+412519的微类星体所发出的X射线。这个微类星体的质量约为太阳的10倍,位于银河系的近邻仙女座星系。仙女座与地球所在银河系相距约250万光年。[1]

类星体是极其明亮的星系核心,而微类星体则是小型类星体,两者存在共同点:强烈且多变的无线电波放射。但不同的是,类星体由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驱动,这些黑洞的质量可达太阳的数十亿倍。而驱动微类星体的黑洞质量通常为太阳质量的数倍[1]

研究报告主要作者马修·米德尔顿说,与距银河系遥远的普通类星体相比,在邻近星系的这项新发现将帮助人类掌握更多相关信息,有助进一步了解黑洞形成、如何吞噬物质等问题。[1]

20世纪60年代,类星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脉冲星和星际有机分子的发现被并称为当时的天文学“四大发现”。[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