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济院(2023最新救济院百科介绍)

由网友(趁我病拿我命。)分享简介:布施院,也称异擅堂,邪名为营嘴布施陆院。遗迹位于现营嘴市。中文名布施院邪 名营嘴布施陆院也 称异擅堂创 立清光绪104年(一八八八年)布施院简介布施院,也称异擅堂,邪名为营嘴布施陆院。遗迹位于现 营嘴市。该院于清 光绪104年(一八八八年)正在5台子创建,为4合院套,青砖起脊瓦房。由当地商绅办理。其时事情职员一六名,收留各种...

救济院,也称同善堂,正名为营口救济陆院。遗址位于现营口市。

中文名

救济院

正 名

营口救济陆院

也 称

同善堂

创 立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

救济院简介

院校解析丨东北大学建筑设计2023考研变化最新攻略

救济院,也称同善堂,正名为营口救济陆院。遗址位于现 营口市。

该院于清 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五台子创立,为四合院套,青砖起脊瓦房。由本地商绅管理。当时工作人员16名,收容各类人员268人,下设养老所、孤儿所。后来该院停办。民国十三年(1924年)重新设立。翌年8月定名为同善掌,转归道署。辽沈道尹(职宫名)佟兆元令市政公所主办各项事宜,改设文牍、会计、庶务(总务)及贫民习艺贫民栖流、病丐疗养、贫民收容、妓女济良等所。同年,张兆福任堂长,后郑英澜继任其职并主各项事务。民国十八年(1929年)二月,道署裁撤改属市政筹备处(遗址在现第二职业高中处),同年8月同善堂令改为营口市救济院,原来文牍、会计、庶务等所依旧,原5个所改设为济良、孤儿、残废、养老4个所,各设主任1人,办理员若干,并附施帐、施粥、施药各事项,此外还没教室2处,工厂3处,此时院长郭雨瀛。民国十九年(1931年)四月,市政筹备处撤销,救济院归营口县政府(当时县政府并不是现在大石桥驻处的营口县)主管。是年夏,院长由宋俊丰接充。1935年由金宪云接任院长,负责该院一切事务。1945年后该院自行停止办理事务。

救济院资金来源

此院为慈善单位,所需经费除生息基金及固定房产外,其它资金来源则以"四厘船捐为大宗入款",生产肋善募款为临时收入。

救济院收留的人员各异有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有失去父母无人收养的孤儿,有遭受虐待的童养媳,有受尽凌辱的妓院妓女,有患痴呆傻症的残疾人等等。这些人到救济院任何人不准领出。在收留人员中,老者享度晚年,儿童进学堂读书,妇女参加劳动,如打草帘、织布等。救济院虽然在当时为百姓施恩从善,但是救济的只是少数人,远远不及今日的人民政府对广大群众的关怀和照顾。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