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仲(2023最新郑国仲百科介绍)

由网友(繁华宛似浮云)分享简介:郑国仲(一九一三年⑴九九二年一月一一日),湖北黄安7里人。一九二九年从军,正在红一军任过排少。抗战期间任8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团少,晋冀鲁豫家战军三纵九旅旅少,横队副司令员,一一军副军少,水师青岛基地副司令员,水师培训基地司令员、水师东海舰队司令员、水师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于长将军衔。[一]中文名郑国仲出熟...

郑国仲(1913年-1992年1月11日),湖北黄安七里人。1929年参军,在红1军任过排长。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团长,晋冀鲁豫野战军3纵9旅旅长,纵队副司令员,11军副军长,海军青岛基地副司令员,海军训练基地司令员、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于少将军衔。[1]

中文名

郑国仲

出生地

湖北黄安

民族

逝世日期

1992年1月11日

毕业院校

海军军事学院

出生日期

1913年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军衔

海军少将

主要成就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荣获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职业

军人

人物生平

郑国仲

郑国仲,1913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营长、团长等职。

1941年入中共北方局党校学习。后任太行军区三分区副司令员、八路军一二九师三支队支队长。率部参加著名的夜袭阳明堡机场的战斗以及响堂埔伏击战;参与开辟、巩固和扩大太行、冀南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取得了反“扫荡”和反“蚕食”斗争的胜利;率领参加艾埔、石匣、苏亭、林南等战斗,特别是在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中,作战勇敢,荣获八路军一二九师二等奖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旅长、纵队副司令员、副军长等职。参加了上党、邯郸、陇海路、定陶、鲁西南、淮海、渡江、进军西南等战役。建国后,参与组建海军某基地,致力于海军装备科研事业。历任海军某基地司令员、东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刘邓大军出击陇海线时,郑国仲由旅长升任第三纵队副司令员。

1947年,第三纵队作为刘邓大军的左路军挺进大别山,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郑国仲与其他纵队首长发起组织张家店战役,全歼国民党军第八十八师和六十二旅共5300人,震慑了周边敌军的嚣张气焰。

此后,郑国仲任第二野战军三兵团十一军副军长、副军长兼万县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淮海、渡江及解放大西南等战役,他也成为二野的著名战将。在进军四川时,十一军还抽调3000名官兵支援十八军解放西藏。

建国后

从1950年到1958年,郑国仲担任海军青岛基地第一副司令员(正军职)长达八年时间,为青岛基地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期间,为了弥补军事知识的不足,他还被选派到海军军事学院进修,成为一名“将军学员”。

1955年9月,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郑国仲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迈入共和国开国将军的行列。

1958年,郑国仲毕业于海军军事学院。后历任海军训练基地司令员、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 、海军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2年1月11日在北京病逝。[2]

主要作品

撰写了《第二次打新集》《夜摸降头山》等回忆文章,并出版了回忆录《从太行席卷西南》。

所获荣誉

1955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