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江苏省下辖市)

由网友(失恋太少)分享简介:海安,别称紫石、宁海、海陵,是江苏省下辖市,地处江苏省中南部,位于南通、盐乡、泰州3大市接壤处;东临黄海;西取泰州市姜堰区为邻;南以及如皋;北取东台邻接。[一]地势高平,属亚寒带季民风候,[二]境内矿产资材富厚,首要有粘土矿、石油、地冷资材,齐市火资材总质年平均六.零亿立方米,海产富厚首要有黄鱼、文蛤等。[三]截至二零二...

海安,别称紫石、宁海、海陵,是江苏省下辖市,地处江苏省中南部,位于南通、盐城、泰州三大市交界处;东临黄海;西与泰州市姜堰区为邻;南和如皋;北与东台毗邻。[1]地势低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2]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黏土矿、石油、地热资源,全市水资源总量年平均6.0亿立方米,海产丰富主要有黄鱼、文蛤等。[3]截至2022年全市总面积118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00万,下辖10个区镇。截至2020年生产总值1221亿元。荣获全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称号。[1]

截至2022年,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74家。[1]截至2021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48所,小学48所,初中25所,普通高中6所,职业高中1所,特教1所。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98家,医院51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29家,村卫生室207家,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家,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家。[4]

新石器时代,海安西部地区就有人类居住;秦朝,海安属东海郡广陵县;五代十国,海陵县东境设静海制院;明朝初年海陵县省入泰州,上属扬州府;1943年1月,泰北办事处撤销,建立紫石县(即海安市);1948年3月,紫石县更名为海安县;1983年2月,江苏省撤销地区行署,海安隶属南通市;201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海安县,设立县级海安市。景点有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江淮文化园、海安博物馆等。[5]历史人物有魏建功、杨冰等。[1]民俗有青墩酒俗[6]

中文名

海安

外文名

Haian City

别名

紫石、三塘、宁海、海陵

地区生产总值

1343.09亿元(2021年)[7]

人均生产总值

153980元(2021年)[7]

高等学府

南通理工学院海安新校区

主要民族

汉族

邮政编码

226600

地理位置

江苏省南通市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方言

江淮官话泰如片

荣誉记录

2018年11月、入选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

现任领导

于立忠(市委书记)

坐标

北纬32°32′至北纬32°43′、东经120°12′至120°53′

战略定位

产业高地幸福之城

最高建筑

中洋金砖酒店(200米)

市长

谭真[8]

面积

1180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

户籍总人口907743人(2021年)[7]

行政区类别

不设区的市

国家/地区

中国华东、苏中地区

下辖地区

4街道、9镇

政府驻地

海安市中城街道长江中路106号

电话区号

0513

著名景点

七战七捷纪念碑、青墩文化遗址、韩紫石故居

机场

南通兴东机场

火车站

海安县站(计划更名)

车牌代码

苏F

行政代码

320621

建成区面积

66平方千米(2016年)

海安精神

海纳百川创新争先

著名人物

韩国钧、魏建功、仲贞子、仲满

城市名片

枢纽海安、物流天下

建制沿革

江苏下辖44座城市, 11个大城市, 邳州入围中等城市, 太仓为小城市

海安历史悠久,是南通江海文化的源头。南莫境内青墩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表明,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海安市西部地区就有人类居住。

夏、商、西周时期,海安一带属九夷(淮夷)之地。禹分天下为九州,海安为“禹贡扬州之域”。从周武王至周元王时,海安一带属吴国地域。春秋、战国时期,海安与周围数县均称“海阳”,今如皋、海安、泰州一带属吴国,地名为郧,在今海安立发桥一带。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灭吴,海安一带遂属越。

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又灭越,海安又为楚地。秦统一中国后,海安属东海郡广陵县。汉初属东阳郡,初属东楚,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属楚国,次年属荆国,高祖十二年属吴国。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属江都国。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临淮郡,辖29县,海安属海陵县(见《汉书》1589页)。汉元封五年(前106年),临淮郡上属徐州刺史部。东汉时,海安仍为海陵县地。汉献帝十八年,曹操废海陵县。三国时期,吴国吕岱复置海陵县。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仍置有海陵县,属徐州广陵郡。

据南朝《宋书》(1055页)、《方舆纪要》、咸丰《海安县志》记载:晋安帝义熙七年(411年),分广陵置海陵郡,下属建陵、临江、如皋、宁海、蒲涛五县。民国《如皋县志》、《方舆纪要》记载宁海县在如皋县北。“咸丰海安县志”认为宁海县即今海安市,《海安县志》(1997年版)亦采用此说。其县治所在地不祥,县域难以详考。实际上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集东晋疆域图判断,宁海县比今海安范围大,不仅今海安部分地区在其境内,而且今靖江及泰兴一部均在境内,呈西南东北走向。南朝宋明帝泰始七年(471年)置新平郡,辖江阴、海安二县(据《宋书》1058页)。1999年版《辞海》缩印本1121页记述为“南朝宋置海安县,唐废。”齐武帝永明五年(487年)新平郡废,置齐昌、海安二县(“咸丰海安县志”)

此时海安市城区在今海安镇,此时宁海县境域图上标在今如皋西部、靖江、泰兴一带,可能有些不准确。不久海安县废(时间未详),其境仍属宁海县。从东晋至隋,宁海县一直存续未断,其辖境也有变化,北朝周宣政元年(578年),蒲涛(今如皋白蒲)县废,临江县(今如皋石庄)并入宁海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如皋县也并入宁海县。此时宁海县包括今海安、如皋及如皋东南、西南以外地区。唐朝武德元年(617年),宁海县更名为吴陵县。不久宁海县并入海陵县。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分海陵县东境置海安县,县治设在今海安镇,是时如皋县属海安县。因海水侵袭,海安县东部被海水所淹,故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海安县再度并入海陵县,上属扬州。数十年后,766年(唐大历元年),淮南节度使李承实筑堰捍海,自楚州(今淮安)之盐城,入扬州之海陵,延袤142里,名为常丰堰。常丰堰后世曾屡圮屡筑,对确保苏北沿海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起了重要作用。

唐代中后期,海安仍隶属于海陵县。五代十国时期,海陵县东境设静海制院。南唐升海陵为泰州。后周显德五年(958年)泰州等地为后周管辖,海陵县属扬州大都督府泰州团练。宋元时期,海安地区大部分属海陵县,海安镇是海陵县重镇之一。海陵县隶属关系有所变化,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属淮南道(至道三年改为淮南路)泰州军。宋天宝二年(1024年),范仲淹出任西溪(今东台)盐官,率兵夫4万余人修筑了捍海堰(庙湾至栟茶),海安、东台沿海农田免遭海水侵漫。宋神宗熙宁五年(1022年),海安改属淮南东路。南宋仍属泰州。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泰州路总管府,海陵、如皋二县属之。海陵县辖海安镇、角斜场,上属江淮行中书省。至元二十一年,泰州路总管府改为泰州,上属江淮等处行中书省扬州路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江淮等处行中书省改为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海陵县省入泰州,上属直隶中书省扬州府,明永乐二年(1404年),隶属南京扬州府,海安镇、西场场等属泰州。清世祖顺治三年(1645年),泰州隶属江南布政使司扬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隶属江苏布政使司。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隶属江宁布政使司。朝隆三十三年,析泰州东北境置东台县。至此,今海安市地域东南部在如皋县境内,北部在东台县境,中部、西部及西南部仍属泰州。民国元年(1912年),改泰州为泰县,海安地域分属泰县、如皋、东台,三县均属江苏省。民国3年,属江苏省淮扬道。民国16年,道废,海安镇属泰县第八区。今海安市南莫镇南部、墩头镇原吉庆镇部分、胡集镇、大公镇原古贲乡大部、海安镇、曲塘镇、雅周镇、孙庄镇大部、城东镇北部,乃至西场镇以西均属泰县;海安镇南部,城东镇南部、西场镇、李堡镇南部隶属如皋县;南莫镇北部、白甸镇、墩头镇、大公镇大部、李堡镇北部、角斜镇、老坝港镇隶属东台县。

1940年,新四军东进抗日,苏中地区先后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同年10月,泰县民主政府在海安镇成立,1941年2月迁往农村。其辖区有雅周、海安、立发、李堡和蒋垛(今属泰县)、栟茶(今属如东县)6区。不久又增设海南、角斜、曲南3个区,属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1940年11月建立,1941年改为苏中行政公署)。1941年2月,泰县通榆河以东地区建立泰东行署(始称泰东办事处),3月改建泰东县,辖立发、李堡、角斜、栟茶等区。同年7月,泰县所属海安、曲塘、白米一带的通扬运河以北地区,建立“海曲白河北办事处”(简称泰北办事处)。10月,泰北办事处从泰县析出,建成独立行政区,直属苏中行政公署。

1942年11月,泰东县并入东台县,隶属苏中第二行政区。1943年1月,泰北办事处撤销,建立紫石县(即海安市),[9]所辖范围南以栟茶河、通扬运河为界,北至富安,东抵李堡,西达白米。此后随着战争形势变化,县境与东台、如皋、泰县之间变动频繁。1941年3月,新增仇湖、时堰两区,县境北延。1944年10月,紫石县新增白米、姜北、沙岗、城东4区,县境西延。同年12月,李堡、海富两区划给东台县。至此,紫石县境南止海泰公路,北境在富安至时堰一线,东以串场河、通榆河为界,西近泰州城。1945年8月,新增苏陈区。9月,白米、姜北、苏陈、城东4个区划归泰县,泰县海南、曲南、雅周3个区划归紫石县。11月,东台县李堡区划给紫石县,时堰区划给东台县。1946年6月,紫石县下辖角斜、李堡、西场、噇口、海安、海南、曲南、雅周、曲塘、邓高、沙岗、仇湖12个区,县界状况与今海安市大略相同,上属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1946年8月,如皋柴湾区划给紫石县。10月,雅周、曲南、海南区划给泰县,泰县城东、姜北、白米区和东台时堰、城南区划给紫石县。11月,紫石县噇口、西场、李堡、角斜、柴湾和东台之栟茶区划出,建立泰东县。12月,泰东县各区划给东台县。此时,紫石县境大致是一个以泰州、东台、海安三城为顶点的三角形地域,南境以海泰公路为界,东境以串场河、通榆河为界,西北以泰东河为界。

1948年3月,紫石县更名为海安县,境域无变化。1949年,海安与泰县、东台县境域又有变化。2月,泰县雅周、曲南、海南3个区划给海安县,海安县城东、姜北、白米区划给泰县。5月,东台县西场、噇口2区划归海安县,海安台南、时堰、溱东3区划归东台。6月,东台李堡区划给海安县,此时海安境域与1946年6月相同,下辖李堡、西场、噇口、海安、海南、雅周、曲南、曲塘、胡集、沙岗、仇湖11个区,172个乡,6个镇,1个行政办事处。当时县境东端为角斜镇,与如东县交界;西端为沙岗金杨村,与东台、泰县交界;西南端为雅周鸭湾村,与泰兴交界;南端金庄村(今属雅周镇),与如皋县交界;北端为凤凰村(今属墩头镇),与东台县交界。

1949年4月,苏皖边区政府撤销,成立苏南、苏北人民行政公署,海安属苏北泰州行政区。

1950年1月,划归苏北南通行政区。1953年1月,撤销苏南、苏北两个行署区,建立江苏省,海安属江苏省南通专区(1971年改为南通地区)。1956年5月,如东县陈庄乡划给海安县。1959年4月,如东县旧场人民公社划给海安县,县境延伸至黄海,有海岸线6公里多。1959年冬到1960年春,围垦建海安盐场,1962年开挖北凌河,穿过盐场,致使盐场报废。1965年11月,如东、海安两县达成协议,从四十总到纳潮闸以西部分6454亩土地划归海安县,以东7000亩土地划给如东县。1979年底至1980年初,海安围垦建北凌闸。1983年2月,江苏省撤销地区行署,海安隶属南通市。

201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海安县,设立县级海安市,以原海安县的行政区域为海安市的行政区域。海安市由江苏省直辖,南通市代管。

2018年6月8日,海安撤县设市大会在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隆重举行,大会正式宣告海安从6月8日开始有了一张全新的身份证——海安市,这标志着海安正式迎来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机遇期。[10]

区划沿革

1956年5月,如东县陈庄乡划给海安县。

1959年4月,如东县旧场人民公社划给海安县,县境延伸至黄海,有海岸线6公里多。

1965年11月,如东、海安两县达成协议,从四十总到纳潮闸以西部分6454亩土地划归海安县,以东7000亩土地划给如东县。

1984年11月至12月,北凌闸下游滩涂围垦,累计围垦总面积3.4万亩,海岸线延长至8.55公里。至此,海安县辖42个乡镇5个场,东临黄海,西界姜堰市(原泰县),南与如东县、如皋市、泰兴市接壤,北与东台市毗邻,总面积1108平方公里。1995年12月,海安县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将原42个乡镇调整为34个乡镇,旧场乡并入老坝港乡,曹园乡并入李堡镇,海北乡、海南乡、田庄乡并入海安镇,花庄乡并入曲塘镇,邓庄乡并入南莫镇,双溪乡并入墩头镇。

2000年,海安县再次合并部分乡镇,将原来18个乡、16个镇调整为14个乡、15个镇。1月青萍乡并入胡集镇,北凌乡并入大公镇;4月,沿口镇并入角斜镇,丁所乡并入李堡镇,壮志乡并入西场镇。2001年1月,海安县第三次合并乡镇,将29个乡镇整合为22个乡镇,新生乡与韩洋乡合并为洋蛮河镇,立发乡与南屏乡、开发区合并为城东镇,王垛乡、张垛乡、雅周镇合并为雅周镇,李庄乡并入曲塘镇,沙岗乡并入南莫镇,白甸乡与瓦甸乡合并为白甸镇。同年,老坝港乡改为老坝港镇,海安县542个村调整为217个村。2004年7月,海安县第四次撤并乡镇,由22个乡镇调整合并为14个建制镇,隆政镇并入海安镇,洋蛮河镇并入城东镇,古贲乡并入大公镇,章郭乡、双楼镇并入曲塘镇,吉庆镇、仇湖镇并入墩头镇,营溪乡、仁桥镇合并为孙庄镇。海安县辖14个镇,212个行政村,5个国营场圃,总面积1112平方公里。

2011年12月,又一轮区划调整结束,海安县辖10个镇、3个开发区,分别为;海安经济开发区(城东镇)、海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安镇)、老坝港滨海新区(角斜镇)、李堡镇、大公镇、雅周镇、曲塘镇、南莫镇、白甸镇、墩头镇,共有207个行政村。2012年8月,海安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更名为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5年7月,经省政府批复,同意撤销海安县海安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海安县人民政府驻中城街道办事处长江中路106号。

1.以原海安镇旺池、育才、星海、新桥、海陵、洋港、黎明、曙光、新宁、海光、镇南、二里12个居委会和平桥村委会区域,设立中城街道。

2.以原海安镇营溪、界河、孙庄、黄柯、夏岔、祖师庙、银杏、韩庄、谢庄、仁桥、陈港、海南、通学桥13个村委会和南海居委会区域,设立南城街道。

3.以原海安镇光华、东庙、周吴、北景庄、兴环、连港、青萍港、胡集、谢河、拥徐、钟涵、园庄、田庄、谭港14个村委会和西园居委会区域,设立西城街道。

4.以原海安镇闸东、新园、中坝、中大街、复兴5个居委会和三里闸、三塘、凤山、大里、海北、新丰、隆政、林桥、联合、自由、建设、德兴12个村委会区域,设立北城街道。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海安市下辖10个镇、1个农场。[11]

区划详情

10个镇:海安镇、城东镇、角斜镇、李堡镇、大公镇、雅周镇、曲塘镇、南莫镇、白甸镇、墩头镇。

1个农场:海安县农场。[11]

辖镇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人)社区(个)村(个)政府驻地
中城街道14.028.52万121镇南居委会江海西路86号
南城街道65.455.16万113南海居委会镇南路660号
西城街道66.84.66万114田庄村委会开元大道99号
北城街道66.298.8万512海北村委会丹凤路205号
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东镇)163.88146167
曲塘镇115.52103936
李堡镇94.5385822
老坝港滨海新区(角斜镇)102.7969765
大公镇89.2861214
雅周镇83.3062976
白甸镇53.0533570
南莫镇74.2057698
墩头镇115.5672428

自然环境

海安地处苏中平原,东临黄海,与如东接壤,南和如皋毗邻,西通泰兴,并与泰州市姜堰区相交,北与东台市相连。[12]东西直线最长71.1公里,南北最宽39.35公里。县境西宽东窄,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2°32′至北纬32°43′,东经120°12′至120°53′之间。[13]

地形地貌

海安市为平原地带,地形坦荡,河道稠密。通扬运河、串场河以东为河东地区,是苏中—苏北滨海平原的最高处,为海相沉积物盐碱地区,海拔3.6~5米,成陆距今4600~20年历史,愈往海边成陆愈晚。原北凌乡海拔3.5~4米,老坝港东部在3.5米以下。通扬运河以南以西地区为河南地区,是长江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古代长江口在扬州一带)。平均海拔4~5米。串场河以西、通扬运河以北为河北地区,属里下河低洼圩田平原区,北部南莫、白甸、墩头、仇湖、吉庆海拔1.6~3.5米,南部章郭、双楼、胡集、海安镇北部、古贲等海拔在4米左右,该地区土地肥沃。

气候水文

气候

海安属北亚热带海洋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冷热适中。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天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天寒冷干燥。海安年平均气温14.5℃。1月最冷,平均1.7℃。七八月最热,平均27℃。最高年份为1964年7月,气温达29.6℃。1953年8月24日,最高气温39.5℃,2003年7月极端高温则达39.7℃,创历史新高。

海安年均降水1025毫米,79%的年份在800毫米以上。降水最多年份1991年,达1636.9毫米。夏季降水最多,占全年的47%,冬季最少占9%。最长连续降水日13天,降水279.5毫米,为1969年7月6日~18日,最长连续无降水日48天,为1980年12月3日~1981年1月19日,冬旱。

土壤

海安市境内土壤主要分为草甸土、滨海盐土、水稻土(潴育型、潜育型、脱潜型)3个类型。河北地区为水稻土地区,主要分布着缠夹沙、缠沙土、缠脚土、灰土、勤泥土等;河南地区为高沙土地区,主要分布着泡沙土、板而沙、夹沙土等,其北缘及村镇附近夹沙土占较大比重,其余则以板而沙为主;河东地区为潮盐土地区,除近海的老坝港外,大部分土壤发展为潮土类灰潮土亚类、脱盐土,主要分布着夹沙土、板而沙、黏土等。

水文

海安市境内河流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通扬运河以南属长江水系,以北属淮河水系。一级河7条:栟茶运河、焦港、北凌河、新通扬运河、通榆运河、如海运河(引水工程)、通扬运河。通扬运河为汉代开凿,吴王刘濞为获取盐泽之利,开凿了上官河、运盐河(即通扬运河),是县内最古老的河流。二级河13条:串场河、丁堡河、新古河、红星河、姜黄河、滩河、沿港河、江海河。三级河56条,四级河465条。东西向骨干河道有:新老通扬运河、栟茶运河、北凌河;南北向骨干河道:串场运河、通榆运河、丁堡河、如海运河、焦港、曲雅河;里下河地区有东塘河、北洋大河、七湾河、西塘河等大河。

自然灾害

海安市有雨涝、寒潮、冻害、台风、雷雨、冰雹、龙卷风、病虫害等。2014年出现两段寒潮天气。其中,2月2—4日,48小时内最低气温下降10.9℃,4日最低温度-1.3℃;11月30日—12月2日,48小时内最低气温下降11.8℃,部分在田小麦和油菜出现轻微冻害。寒潮天气对在田作物、设施农业等的不利影响不明显,对畜禽养殖略有不利。年极端最低气温-5.4℃,出现于1月22日。

自然资源

海安市资源
分类备注(资料整理自官网
矿产资源石油、粘土、泥碳
生物资源黄鱼、文蛤、鳗鱼和各种海鲜等
农业资源三麦、水稻、玉米、棉花、湖桑、油菜、花生、黄豆、中药材、蚕桑、芦苇、禽蛋、淡水鱼虾
水资源海安市水域总面积98.32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及入境水)年平均6.0亿立方米。1980—2008年降水资料统计,全市年平均降水量1001.59毫米,年平均径流量(即地表水量)2.77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约为1.11亿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1.59亿立方米,田间入渗补给量0.35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补给量1.94亿立方米。

人口

人口概况

2021年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907743人,比上年减少6375人。全年出生人口3719人,人口出生率为4.1‰;死亡人口9081人,人口死亡率为1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9‰。全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67人。年末常住人口87.00万人,同比下降0.5%,城镇化率达69.57%,比上年末提高0.81个百分点。[7]

民族概况

海安市的人口绝大多数为汉族,有极少数为回族、蒙古族、苗族、壮族等18个少数民族。

政治

职务姓名
主任
张亚曦[8]
副主任卢忠平、赵剑波、张忠宏、陈兴俊

党委领导

职务姓名
市委书记于立忠[10]
市委副书记谭真[14]

政府领导

职务姓名
市长谭真[8]
副市长严长江、郝三旺、夏卫军、孙康、曹铖、周小军、周平

政协领导

职务姓名
主席李春旺[8]
副主席丁兴育、李如生、陈锦璜、张羽翼、钱义华
秘书长景凯

经济

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3.09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10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725.94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541.05亿元,增长8.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9:52.6:41.5调整为5.7:54.0:40.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3980元,增长9.7%。在全国工业百强县(市)、创新百强县(市)榜单中分别列第20位、第11位。

2021年年末,全市登记的私营企业35153户,其中法人企业32415户,私营企业从业人员35.15万人。全市登记的个体工商户88884户,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14.24万人,注册资金89.89亿元。

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67.83亿千瓦时,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33亿千瓦时,增长20.1%;第二产业用电量51.46亿千瓦时,增长13.8%,其中工业用电量50.91亿千瓦时,增长13.9%;第三产业用电量7.10亿千瓦时,增长19.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94亿千瓦时,增长7.7%。[7]

第一产业

海安市的农业资源有:三麦、水稻、玉米、棉花、湖桑、油菜、花生、黄豆、中药材、蚕茧、桑条、芦苇、鸡、禽蛋、鸡粪、淡水鱼虾。

2021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2.90亿元,增长5.9%。其中,农业产值61.30亿元,增长7.5%;林业产值0.41亿元,增长3.0%;牧业产值48.68亿元,增长3.0%;渔业产值16.84亿元,增长9.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67亿元,增长5.8%。粮食生产全省“十六连冠”,全年粮食总产62.37万吨,增长0.02%;粮食综合单产521.15公斤/亩,下降0.1%。全年蔬菜总产量74.34万吨,增长5.0%,油料总产量1.57万吨,增长0.4%,水产品产量4.87万吨,增长2.6%。生猪存栏33.70万头,增长16.6%;生猪出栏61.15万头,增长34.3%;家禽存栏1366.00万羽,增长1.1%;家禽出栏1302.57万羽,下降1.5%。现代农业高效发展,获批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市),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2021年全市农业机械原值10.56亿元,净值7.71亿元,较上年增加0.75亿元,农机总动力71.14万千瓦,拥有各类农业机械7万台(套)。其中,小型拖拉机3300台,大中型拖拉机1661台,联合收割机1462台,水稻插秧机2120台,植保机械1.10万台,机电排灌泵站近3900座,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本级监测达92.1%。

2021年全市完成机耕面积115.50万亩,机播面积123.09万亩(含机直播和机插),机灌面积73.22万亩,机收面积118.56万亩,机植保面积125.11万亩。全市农机经营总收入6.58亿元,比上年增加800万元。全年引导跨区作业联合收机1200台次,完成跨区机收面积90万亩;引导跨区作业高速插秧机780台次,完成跨区机插面积85万亩,全市农机跨区作业总收入1.13亿元。

2021年全年水利工程项目总投资3.8亿元,实施重点水利工程项目7个。其中,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项目,疏浚整治县级河道1条、乡级河道2条、村级河沟31条,拆坝建涵(桥)156座;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整治项目,整治农村河道、沟塘黑臭水体61条(处);实施圩口闸闸门改造项目,改造圩口闸钢闸门171座;实施险工圩堤培修达标项目,圩堤退圩加固15公里,新建圩堤护岸2.5公里;实施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工程项目,打造生态河道18条,长51公里;实施红星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整治输水渠道9条,长度15.31公里,建设护岸长度30.41公里,疏浚引排沟渠长度8.74公里,拆建灌溉泵站3座;实施海安市2021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堑南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河道整治3条,长4.11公里,种植乔灌木2803株,撒播草籽固坡3.83万平方米,开展保土耕作的耕地面积1.25平方公里。[7]

第二产业

2021年年末,工业规模企业数、亿元企业数均居全省第一方阵,应税销售超10亿元、20亿元、50亿元、100亿元企业分别达28家、15家、8家、3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15.07亿元,增长21.3%;实现利润总额130.95亿元,增长75.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7.3%,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0.2%。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家。成立南通首家县级工业经济联合会。中洋集团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联发集团获省长质量奖。全年实现工业应税销售2370.10亿元,总量南通第一,增长0.4%。

2021年全市建筑企业实现施工产值1901亿元,增长5.6%,完成施工面积2.14亿平方米,入库地方税收17.2亿元。苏中集团、华新集团和达欣集团3家企业入选江苏建筑业百强企业“综合实力类”50强。新增鲁班奖5项、国优奖1项、詹天佑奖4项、“中国安装之星”奖1项,再次实现国家级奖项“大满贯”。积极策应“一带一路”,实现海外营业额10241.6万美元,增长21.4%。[7]

第三产业

旅游、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国家A级景区7家,其中4A级2家、3A级5家;星级酒店8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6家;旅行社19家。全年A级景区、主要乡村旅游点、星级酒店共接待市内外游客350.5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1.88亿元。

2021年全年完成服务业应税销售1320.05亿元,下降26.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4.38亿元,增长16.4%。其中,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87.71亿元,增长22.9%。分行业看,实现批发业销售额1121.33亿元,增长19.3%;零售业销售额289.83亿元,增长13.7%;住宿业营业额5.13亿元,增长17.5%;餐饮业营业额65.53亿元,增长23.0%。

2021年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09.51亿元,增长19.4%。其中,出口总额161.07亿元,同比增长18.8%,进口总额48.44亿元,同比增长21.2%。实现服务外包执行额9.7亿美元,其中离岸外包执行额实现3.5亿美元,新认定服务外包企业20家。成功获批南通市跨境电商综试区海安产业园,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正式获得海关总署批准。实现境外投资中方协议额2681万美元、境外承包劳务营业额1.4亿美元,全年新增境外投资项目5个。实际利用外资3.61亿美元。新批外资项目56个,其中新批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24个。

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

2021年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44个,其中10亿元以上重特大工业项目27个;新竣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30个,达产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2.08亿元,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2.39亿元,下降6.6%;第二产业投资399.88亿元,增长21.9%;第三产业投资169.80亿元,下降17.7%。完成高技术产业投资228.26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9.9%,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44.06亿元,增长14.7%,占工业投资比重为61.0%。

2021年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64.59亿元,下降15.4%;商品房施工面积619.66万平方米,增长18.0%;商品房销售面积271.23万平方米,增长9.4%,商品房销售额256.92亿元,增长18.0%。商品房待售面积20.27万平方米,增长7.4%,其中住宅待售面积6.51万平方米,增长64.0%,商铺待售面积10.91万平方米,下降10.4%。

交通、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2021年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7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3738万人公里,分别下降34.7%、26.7%。完成公路货运量1635万吨,货物周转量330617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2.2%、9.5%。完成水路货运量1893万吨,周转量1161543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2.5%、19.3%。

2021年,328国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序时推进,353县道、212南娄线、新通扬线4座桥梁改造工程等建成通车,火车站地下通道改造工程投入使用。开通主城区微循环公交线路、高新区园区和开发区园区公交专线、海安至姜堰毗邻公交线路等4条公交线路,新购公交车辆29辆,长江路智能化公交站牌投入使用,“海安公交”APP正式上线。加快推进“多站合一、一站多能”的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建设。积极推进交邮融合发展,开通交邮融合公交线路1条。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市),完成农村道路通居工程30公里、农村公路亮化工程150公里以及20座不适用桥梁改造。率先在南通市出台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方案,全面推行“路长制”。完成铁路桥涵限高防护设施专项整治、船舶碰撞桥梁隐患专项治理等专项行动。完成全市106家非法码头拆除取缔工作和55家码头纳规提升工作。

2021年,推进天然气管网建设,全年建成中压管线48.31公里,低压管线137.16公里,安全供气23509.19万方。接到污水处理厂的管网长度75公里,接到污水处理设施长度48公里。

2021年,创新开展排污权抵押贷款服务,累计贷款12笔,合计6000余万元,成功入选“2021年度南通市十佳生态环境治理改革创新案例”。获省级环保资金补助864万元。积极谋划新增“绿岛”项目,东部家具城危废集中暂存和废活性炭脱附再生利用项目成功纳入储备库。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全年共开展12次,抽查企业478家次,立案调查327家。推进排污许可证核发,核发排污许可证268张,占南通核发总量的21%。着力化解环境信访,全年受理信访总量2827件,同比下降7.3%。全市15个市考以上断面(含国省考)水质优Ⅲ比例达到100%。PM2.5平均浓度为31.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为84.1%。

财政、金融和保险

2021年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50亿元,增长7.7%,其中税收收入57.06亿元,增长6.6%,非税收入12.44亿元,增长13.2%。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9.42亿元,增长8.2%。

2021年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818.74亿元,比年初减少20.18亿元,下降1.1%。其中,住户存款1103.79亿元,比年初增加110.37亿元,增长11.1%;非金融企业存款536.33亿元,比年初减少54.92亿元,下降9.3%;财政性存款20.18亿元,比年初减少2.79亿元,下降12.1%;机关团体存款152.42亿元,比年初减少72.05亿元,下降32.1%;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5.37亿元,比年初减少0.72亿元,下降11.8%;境外存款0.65亿元,比年初减少0.07亿元,下降9.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606.25亿元,比年初增加195.02亿元,增长13.8%。其中,境内住户贷款373.53亿元,比年初增加55.57亿元,增长17.5%;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232.68亿元,比年初增加139.43亿元,增长12.8%;境外贷款436.35万元,比年初增加227.36万元,增长108.8%。

2021年年末,财产保险机构14个,全年财产险保费收入8.89亿元,增长5.5%;赔付金额5.87亿元,赔付率66.1%。人寿保险机构20个,全年人寿险保费收入22.30亿元,增长9.1%;理赔给付及其他各类给付5.17亿元。[7]

文化

  • 元宵节

  •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称灯节、上元节。“十三上灯,十八落灯”,这期间为灯花期,正月十五为其高潮。海安市农家于此期间,以竹竿高挂纸糊的红灯笼(上盖雨笠),于每晚点燃,祈求丰年。海安灯期内普遍有“上灯圆子落灯面”的食俗。

  • 立夏节

  • 立夏节,农历四月六日前后为立夏节,家家煮食鸡蛋,戒坐门槛,午饭必备韭菜炒鸡蛋,曲塘镇一带则不睡午觉,以防疰夏。男女老幼要于立夏日称体重,妇女则头上戴皂角树叶或瞌睡草。立夏前后麦子刚成熟,有用嫩麦磨制糌粑(俗称“冷嫩”)尝新之俗。

海安庙会

庙会,海安人叫庙会为“香期”,城乡盛行。每年举办的庙会众多,时间不一,但大部分都为农闲时节。主要有海安、李堡的城隍庙会和观音庙会,青墩的护国寺庙会,仇湖的白龙庙会,胡集一带的祖师庙会,西乡的土山、奶奶山庙会等,每年数十次。各地商家将农具、苗木、衣服、日用百货、文具、窑货,乃至各种应时食品、儿童玩具等运到集市,设摊供应。庙会上,还常有做把戏的、吹糖人的艺人,前来表演谋生。四周乡民借敬神之际,赶集购物,探亲访友,娱乐消闲,人山人海,气氛十分热闹。通常在庙会上可以发现和买到平时在超市及商店里买不到的一些小物件,比如,蒲草做的床垫和农具。还有部分耍杂的手艺人现场卖艺,引得众多群众围观。每年的庙会,有效地解决了部分群众的购物需求,是土特产品交易和村民赶集看热闹场所。21世纪初,中央电视台到海安为“白龙庙会”拍摄过专题片。

海安花鼓

海安花鼓,是海安的文化品牌,表现的是生活在溪水清悠、田禾葱翠的鱼米之乡的村姑,面朝大海、背朝田庄的黄海渔村的渔妇的生活,展现的是她们既热情奔放又柔美温情的个性。特别是表现村姑、渔妇穿梭织网于花前月下的“颔首、摇肩、展臂、舒腕”,“欲动先出胯,逐步微微颤”的舞蹈语言,活灵活现地再现了村姑、渔妇悠然自得的劳作生活,蕴藏着村姑、渔妇生活富足的欢乐情怀。

名优特产

海安麻虾酱

海安麻虾酱,是独生于江苏海安地区的一种野生淡水小虾,味道鲜美独特,富含蛋白质、磷、钙等营养成份,海安民间自古就有品食麻虾的习惯,来客均以麻虾熬酱招待,其独特的味道使客人留下“好菜一桌,不抵麻虾一吮”之感叹。[15]

王花

王花,其实应写作黄花。吴方言,王黄不分(方言受吴方言影响,好像也分得不是太清,比如“鼬”叫“黄猫儿”,却常常念做“王猫儿”。),老人读成“王花儿”。它学名叫苜蓿。清明前后,开细小的黄花,因以得名。黄花可以作绿肥,又叫秧草。春天炒了吃,清香可口,安中利人。或者腌成咸菜,金黄灿烂,最宜喝粥,酸中带咸,生熟皆可。江南人家或酒家将其切碎蒸熟,上席待客,开胃佐酒,爽口得紧。

聋子鱼

聋子鱼,又叫虎头鲨,或者塘鳢。乡人称为聋子鱼,也因此,有的地方叫“呆子”。(老板,帮我称条“呆子”鱼!)此鱼味美,红烧白炖,皆为美味。

交通

海安在汉代就有“三十六盐场咽喉,数十州县要道”之称,2006年被确定为全省农村公路管养示范县。县域等级公路里程由“九五”期末的308公里增加到1590公里,密度从每平方公里0.29公里提升到1.5公里,实现了农村公路“村村通”。形成了两条铁路、两条高速、两条国道、两条省道和两大运河交叉组合式的综合交通发展格局和农村公路网络,使海安成为沿江开发辐射北部、沿海开发辐射西部的枢纽之一,与昆山市并列为两大省级交通枢纽,有“南昆北海”之称。宁启铁路、新长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海洋铁路、沪通铁路、221省道、临海高等级公路加快建设和连申线航道升级改造,海安的公铁水“三位一体”立体交通网络更为完善。

水运

通扬、通榆、栟茶等三条运河畅流其间,沟通了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海安城区距国家十大港口之一南通港仅70公里,该港与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均有直通集装箱班轮;距建设中的东方大港洋口港仅30公里。内陆支线与上海港联运,进出口货物均可由此接转世界各地航线。

公路

江海高速、沿海高速两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从上海经过苏通长江大桥抵达海安,仅需1.5小时车程。204国道、328国道和221、353省道贯穿海安全境,海安城乡公路纵横连网,从海安下辖的任何一个镇,均可在10分钟内上国道、15分钟内上高速、20分钟内抵达市区。

铁路

新长铁路、宁启铁路、海洋铁路三条铁路以及在建的盐通客专等在海安交汇,纵横交错。海安火车站集客运站、货运站、机务段、编组站于一体,是苏中地区最大的二级编组站。沪通铁路、新长铁路等多条越江铁路通道正在规划建设中。

公共自行车

海安公共自行车系统一期工程于2015年1月1日正式投入运行,设有1000辆自行车、1200个锁车桩位、50个站点、1个办卡服务点、1个调度中心,覆盖范围为东至通榆路、西至永安路、北至新华路、南至黄海大道,约10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7月下旬,海安市共开通借车卡16168张,使用周转率为3.08次/辆·天;实行7点—21点14小时巡回调度,共计调度305396辆次,调度频率最高的网点达498次/天。[16]

2017年底,海安拟定于2018年开展公共自行车系统二期工程建设。2018年6月,海安市与一期工程供应商正式签订合同,新增55个站点、1100辆自行车、1300个锁车桩位,完善运行服务平台、调度系统及运营维护等,建设范围为东至迎宾路、西至如海河、北至黄河路、南至高庄路。二期工程接轨一期工程,实行全兼容正式运行。还自行车系统也进行了升级,可使用微信扫码实施借还,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捷服务。[16]

社会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48所,在校学生88748人。其中小学48所,在校生37092人;初中25所,在校生16525人;普通高中6所,在校生10293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生5897人;特教1所,在校生179人;幼儿园67所,在园幼儿18762人。全市在职教职工9289人。

2021年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4.2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0.24%,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入学、初中三年巩固率均保持在100%,2021年中高考核心指标均居省市前列。高考全省文理科前100名13人,前1000名60多人,600分以上200多人,南通市文理科第一名均花落海安。中考700分以上高分段人数再创新高。对口高考本科上线109人,本科达线率和上线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2021年,坚持科技创新核心地位,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构建“1+13+1”政策体系,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和省级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高位推进。招引培育科创类项目35个,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5家,总数突破400家。新增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各5家,产学研合作项目227个,原创性科技成果20项。铁锚玻璃入选省创新型企业百强,联发集团获评省科技创新发展奖优秀企业。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10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71人。入选国家级人才4人,省双创人才13人、双创团队2个,“江苏工匠”1人。新增海安籍院士2人。质量强市取得突破,中洋集团喜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联发集团、天楹集团分获省长质量奖、省长质量奖提名奖。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2项,建成省级以上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4个。新增省级知识产权贯标企业18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6件。[7]

文化事业

2021年全市拥有区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家,农家书屋231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农家书屋1家,省五星级示范农家书屋5家,市四星级示范农家书屋91家。博物馆、纪念馆7家。文物保护单位1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5处、市级6处、县级3处。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1个。图书馆藏书量(不含图书馆分馆及农家书屋)49.62万册,全年阅读量78.41万人次,博物馆接待量40.8万人次。

2021年全年舞台艺术作品获省级奖项3件,市级奖项7件。全年送戏195场,送展览120场,送培训100场。举办农民(社区)艺术节231场,“行万里路、进千家门”惠民文艺演出924场。[7]

卫生事业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98家,其中,医院51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29家,村卫生室207家,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家,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家,门诊部、诊所109家。医疗机构总床位6405张,其中,医院床位5579张,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床位826张。卫生技术人员5817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2504人,注册护士2279人。每村均设有医疗点,村卫生室人员813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100%。[7]

体育事业

2021年全年捐赠体育健身器材1067件,新建5人制社会足球场3片,健身广场3个,健身步道10.2公里。完善农村“15分钟健身圈”服务功能,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先进村配置体育健身器材,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81平方米。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与骨干384名,全市现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407人,晨晚练健身点1643个。举办海安市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分设十个部别的比赛,共计53个比赛项目。结合庆祝建党百年举办“2021海安市第二届线上百日健身跑”活动,以“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日迈向健康人生”为主题,线上历时100天,共计3172人报名,活动期间结合海安红色景点推荐了10条红色跑步线路,并对《体育法》和《江苏省全民健身条例》进行宣传,29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深入报道。承办省级赛事3项、市级2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健身体育服务活动30次,公益培训28000人次,全年免费为6000名群众进行国民体质监测并开具运动处方,城乡居民体质测试合格率达93.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40.54%。全年累计销售体育彩票14838万元,南通乐百年健康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江苏克瑞迪机车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获得省级产业资金奖励270万元。[7]

民生保障

2021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73元,增长10.5%。其中,工资性收入24417元,增长10.5%;经营净收入7763元,增长11.2%;财产净收入3059元,增长10.9%;转移净收入7734元,增长9.6%。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029元,增长2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799元,增长9.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105元,增长1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04元,增长11.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903元,增长24.6%。

2021年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085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1%。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24555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6756人。创业培训1237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3248人,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45万元。开发171个基层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低收入劳动力等就业困难人员,给予3876名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1500.8万元。新增扶持政策到位率100%。

2021年年末,全市新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525人,全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7.4万人、16.68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6.21万人。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31家,其中公办社会福利院1家,农村敬老院20家,民办养老机构10家。养老床位4700张,实际入住老人近2500人。年末全市在册城镇低保对象242户347人、农村低保对象4868户6615人、农村特困供养对象3771人、城市“三无”老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23人。全市婚姻登记处依法办理结婚登记3783对,补领婚姻登记证1501对,离婚登记748对,离婚补领120本。[7]

旅游

海安博物馆

海安博物馆,馆址设在民国时期江苏省省长、爱国老人韩国钧(紫石)先生故居内。这是一组保存完好的晚清建筑,青砖小瓦、火巷回廊,火车车厢式小花厅是当年韩国钧先生倡议召开的“联合抗日座谈会会址”,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海安县博物馆总建筑面积为1085平方米,馆藏文物1100余件。辟有“韩国钧先生生平业绩展”、“馆藏文物选展”、“联合抗日座谈会会址”、“韩国钧先生故居”、“陈毅会见韩国钧的西花厅”、等。1995年被江苏省文化厅、公安厅评为“馆藏文物安全年先进集体”,1996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社会事业先进单位”称号,1998年被江苏省文化厅表彰为“江苏省优秀博物馆”。

角斜红旗民兵团史绩陈列馆

角斜红旗民兵团史绩陈列馆,坐落在黄海之滨,北凌河畔,是角新桥南东侧的一幢金黄色琉璃瓦建筑,它与相辅而建的民兵纪念碑、革命烈士陵园、射击场,将角斜民兵99的理念、传统、精神、战绩融汇成富民强兵的浓烈氛围。

青墩遗址

青墩遗址,位于海安市城西北部约28公里处,发现于1973年8月。2006年3月,经国务院审批,青墩遗址成为第六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青墩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中最具神秘色彩的是青墩古人在麋鹿角上留下的刻画符号。许多专家认为神秘的刻画符号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比殷墟甲骨文还早2000多年。中国易学研究会会长张政烺先生则据此认为是易卦起源的初始符号。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南京军区青年官兵传统教育基地、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为纪念苏中战役的伟大胜利,南京军区、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于1986年在苏中战役指挥中心——海安兴建纪念馆。

纪念馆景区占地30亩,约21000平方米,建有纪念碑、陈列馆、国防园、广场等。纪念馆通过现代手法艺术再现了苏中战役经过、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并珍藏数百件革命文物史料,是苏中战役和粟裕研究的重要阵地。景区内景点众多,有闻名中外的“天下第一刺刀”、“中华第一捷”碑廊、以及“蛟龙争雄”、“霞映红樱”、“烟笼水乡”、“雄鹰展翅”等。[17]

江淮文化园

江淮文化园,座落在江苏省海安市,占地260多亩,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三万平米湖面环绕,以江淮历史文化为底蕴的人文景观。整个园区由四大景区组成,即白龙故里景区、先贤景区、凤山书院景区和中国名人艺术馆群景区。

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

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位于海安市墩头镇千步村32组(原千步乡厉家窑)。中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1月,紫石县政府和“联抗”部队为安葬在抗战中牺牲的159名(现葬161名)将士而建,始称“联抗”烈士墓。1998年,黄逸峰同志骨灰安葬于陵园内。2005年,将原纪念室扩建为纪念馆,布展面积230平方米,展出珍贵历史文物、史料300件。2002年10月,江苏省政府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12月,南通市旅游局公布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著名人物

韩国钧:字紫石,先后任行政、矿务、军事、外交等职,曾任吉林省民政使。民国成立后,历任江苏省民政厅长,安徽巡按使,江苏巡按使、省长、督军等职。

乔林:清代乾隆年间篆刻家,著有《篆刻汇编》、《金石萃言》、《寒碧轩诗抄》(八卷)、《墨庄印谱》等。

王叶衢,海安镇人,祖籍安徽滁县。出生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前后,卒于同治初年。著有《海安考古录》,保存了明末至清代中叶海安部分地域的大量珍贵资料。在海安历史资料中,《海安考古录》是唯一一本研究记载海安地域综合历史的著作。

余少春:著名扬州评话艺人,著有《清风闸》《七侠五义》《五虎平西》《粉妆楼》等。

张符骧:字良御,号海房,康熙六十年五月,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著有《依归草文集》《自长吟诗集》《海房文集》《日下震泽集》《顺时录》《天佣子集》等。

谭德钟:字组云,号高谭,晚号海陵老人,中国近代杰出书法家之一,著有《海香诗钞》《海陵印存》《海陵书画集》《续艺舟双楫》等。

魏建功: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早期开拓者之一,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的奠基人。

仲贞子:汉族,曾名谅,江苏省海安市西场镇人,著名书画家,早年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刘海粟、马公愚等书画大师。并自成一派,以诗、书、画、印皆擅而闻名。

仲满:2008年北京奥运会击剑冠军得主。

王奇寅:字颂为,1964年生于江苏海安。1982年参军入伍,1997年研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任中国新水墨书画研究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礼书画家。

蔡小岑:汉族,1984年生于江苏海安,当代作家,著有《下一秒,遇见》等。[18]

小海(涂海燕)、雷默(裴其明)、鸣钟:诗人。

汪政、鲁羊、丁捷、罗望子:作家。

荣誉

国家生态县

中国科技进步示范县

中国文明县城

江苏省文明城市

江苏省金融生态示范县

中国特殊教育先进县

中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江苏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县

江苏省幼儿教育先进县

江苏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

江苏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先进县

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县

2017年工业百强县(市)[19]

2018年7月,权威机构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了“2018县域经济100强榜单”,海安名列第43位。[20]

2018年10月,综合实力百强县榜单发布,海安市排第28名。[21]

2018年10月,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榜单发布,海安市排第24名。

2018年10月,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榜单发布,海安市排第7名。

2018年10月,海安市入选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榜单,位居第33名。

2018年10月,海安市入选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榜单,位居第40名。

2018年11月,海安县入选2018 年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26位。[22]

2018年11月,海安市入选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23]

2018年12月,海安入选2018年度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排名榜第29位,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排名榜第27位。[24]

2020年11月,入选中央文明办公布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25]

2021年3月,入选“2021中国放心食品百佳县市”榜单。[26]

2020年8月10日,海安市入选2020中国百强县名单,排名第三十二名。

2021年6月,《2021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百佳县市》榜单发布,海安位列第42名。[27]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