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2023最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百科介绍)

由网友(可以欺骗自己)分享简介:相对残剩价值是指正在须要逸动时间稳定的前提下,经由过程相对延伸事情日的要领所出产的残剩价值。以这类要领获与残剩价值便是“相对残剩价值出产”。正在本钱主义轨制下,工人的事情日包孕须要逸动时间以及残剩逸动时间两部门,事情日是须要逸动时间以及残剩逸动时间的总以及。正在须要逸动时间稳定的环境下,延伸事情日的少度便会增长残剩逸动时间,进而增长剩...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以这种方法获取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工作日是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就会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中文名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类 别

相关词汇

阐 述

绝对延长工作日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 关

延长工作日

举例说明

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例如:原来工作日的长度是12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6小时,剩余价值率则是100%。如果6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把工作日延长2小时,达到14小时,剩余劳动就增加2小时,变为8小时,剩余价值率=8时/6时×100%=133%。

此外,提高劳动强度也是资本家用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常用手段。它表现为在内含上增加劳动量,从而增加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量。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制约

资本家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中,总是力图延长工作日。工作日虽是一个可变量,但只能在一定限度内变动。工作日不能缩短到与必要劳动时间相等的程度,因为这样就不能生产出剩余价值。但工作日也不能无限延长,它受到两个界限的制约:

1、生理的界限

劳动者在一天24小时内,必须有一部分时间用于吃饭、休息,以满足生理上的需要。

2、社会道德界限

劳动者在一天内要有阅读、照顾子女、社会活动的时间。这种需要的范围和数量由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决定。

由于生理界限和道德界限都有很大的伸缩性,所以工作日的长度也有很大的伸缩性。在资本家力图延长工作日的过程中,工人为缩短工作日而斗争。工作日的长度最后取决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个阶级力量的对比。

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1、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

这两种方法即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这两种方法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1)两者的本质和结果是一致的,它们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提高了剥削程度。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3)两者的物质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

在资本主义初期,生产技术水平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日益成为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