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23最新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百科介绍)

由网友(吢死情灭)分享简介:天下老龄事情委员会办私室是一九九九年一零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核准天下老龄事情委员会正在北京建立的当局机构。办私室设正在国度卫熟康健委员会,一样平常事情由中国老龄协会负担。二零零五年八月,经中央编委核准,“天下老龄事情委员会办私室取中国老龄协会实施合署办私。正在海内以天下老龄事情委员会办私室的招牌开铺事情;正在国际上首要以中国老龄协会...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是1999年10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在北京成立的政府机构。办公室设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常工作由中国老龄协会承担。2005年8月,经中央编委批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中国老龄协会实行合署办公。在国内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名义开展工作;在国际上主要以中国老龄协会的名义开展老龄事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央编办发[2005]18号)。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

2023年3月,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改设在民政部,强化其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职责。[1]

中文名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甲57号

成立时间

1999年10月

职能

办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决定

隶属于

民政部[1]

发展历程

2023年3月,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等职责划入民政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改设在民政部,强化其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职责。[1]

机构职能

1、办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决定的事项;

2、研究提出全国老龄工作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规划,拟订实施办法;

3、督促、检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决定事项在有关部门和各地的落实情况并综合上报;

4、负责各成员单位的联系、协调工作;

5、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整理老龄工作的有关情况和信息,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6、承办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内设机构

协助老龄办领导处理日常工作;组织综合性材料起草工作;承担重要会议组织工作;负责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的日常联络;承担全国老龄办决定事项的督查督办;负责文电、机要、值班、档案、信访、信息、统计、安全保密等工作;组织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办复工作;负责机关财务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政策研究部

负责老龄工作综合性政策调查研究;研究老龄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协调推动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实施;研究起草有关老年法律、法规等重大政策文件;协同有关部门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事业发展部

承担为老服务体系建设和老龄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协同有关部门研究为老服务和老龄产业规划、政策建议及相关规范;协调有关部门研究为老服务和老龄产业发展及其市场监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为老服务活动和从业人员培训工作。

宣传部

组织开展老龄工作理论研究;负责有关老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宣传工作;组织开展敬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引导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组织开展老年教育、文化、体育活动;指导有关涉老团体和基层老年人协会工作;指导和管理直属单位新闻出版工作;承担全国老龄办新闻办

国际部

开展国外养老保障制度和政策法规的研究;开展老龄工作对外宣传;参与联合国及国际组织的会议和活动;组织实施国际交流与合作;承担全国老龄办港澳台事务办公室职能。

人事部

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工作和机构编制工作;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党务、纪检、监察和群团工作;承担老龄干部培训工作;负责机关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

领导成员

主任:马晓伟(兼任)

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会长王建军(兼任)[2]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甲57号

纪委巡视

2016年2月23日,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召开,经中央批准,2016年中央第一轮巡视将对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民政部、司法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国资委、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局、国家信访局、国家粮食局、国家能源局、国家国防科工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外专局、国家公务员局、国家邮政局、国家文物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全国老龄办、中国农业科学院等32家单位党组织开展专项巡视。[3]

2016年6月,在首批对11家单位和4个“回头看”省份反馈巡视情况后,十八届中央第九轮巡视的10个巡视组对第二批21家单位进行了巡视情况的反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对下属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管理缺位,不少单位“卖牌”收费,用老龄办的公信力谋取利益。[4]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