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自由贸易区(2023最新亚太自由贸易区百科介绍)

由网友(奥特曼的蛋)分享简介:二零一零年竖滨APEC部少级集会上,取会部少暗示,将正在列国之间四三项单边及小型自由商业协定的根蒂根基上,正在亚太地域成立自由商业区(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Pacific, FTAAP)。寰球金融险情发作以去,包孕亚太地域列国正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体现抢眼,世界政事经济格式也逐渐发熟变迁。亚太地域占...

2010年横滨APEC部长级会议上,与会部长表示,将在各国之间43项双边及小型自由贸易协定的基础上,在亚太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Pacific, FTAAP)。

亚太冠军 大连自贸片区首次入选全球最佳自由贸易区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包括亚太地区各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表现抢眼,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也逐渐发生变化。亚太地区占全球40%人口及53%经济产出。APEC成立于1989年,现有21个成员,是亚太地区机制最完善、层级最高、影响最大的经济合作组织。

上世纪90年代初,东盟发起东亚区域合作进程,逐步形成了包括东盟与中日韩(10+3)、东盟分别与中日韩(10+1)在内的一系列以东盟为核心的区域合作机制。另外,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全面启动,已成为APEC内部发展比较成熟的区域性自贸区。

中文名

亚太自由贸易区

促成事件

2010年横滨APEC部长级会议

外文名

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Pacific, FTAAP

成立时间

2010年

横滨宣言

在2010年横滨APEC部长级会议上,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的代表在日本港口城市横滨举行会议,围绕“变革与行动”主题深入讨论,联合发表“横滨宣言”。[1]

宣言说:“我们已达成一致,现在是时候把亚太自由贸易区从理想转化为更加现实的愿景。”

“我们要求亚太经合组织采取具体措施,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这是进一步推动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主要载体。”与会代表认为,有关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不应过于狭义,必须“广泛、高质量、成型、致力于‘下一代’的贸易和投资”。

建设进展

2014年APEC贸易部长会议于5月17日至18日在山东青岛举行。就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方在此次会议上主张在APEC框架下促进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贸区的互动,建立自贸区信息交流机制,加强自贸区谈判能力建设。同时,积极探讨制订实现亚太自贸区的路径和方式,及早开展亚太自贸区可行性研究,启动亚太自贸区建设进程。

各方观点

亚洲开发银行(ADB)总裁黑田东彦(Haruhiko Kuroda)表示 ,亚太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Pacific, FTAAP)是很好的构想。他认为,相比双边或与少数几国缔约,牵涉更多国的自由贸易协定成效更好,因为那不只让成员国受惠,还降低了对非成员国的负面影响,对全球经济都有加分作用。

2014年11月4日,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文在北京回应,建设亚太自贸区是APEC21个成员的一致愿景,“已经得到了可以说是所有成员的一致支持”,“不存在阻止和冲突的事”。会议期间中国将推动亚太自贸区建设,完成《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路线图》的制定,促进区域一体化。

中方希望发挥亚太经合组织在推动区域一体化方面的协调和领导作用,落实APEC自贸区信息交流机制,加强亚太自贸区的分析研究,促进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贸区的互动,为最终实现亚太地区一体化奠定坚实基础。[2]

综合来看,亚太自由贸易区将会带来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亚太自由贸易区将为成员经济体注入新的活力。此次APEC会议着眼联动发展,积极推动制定APEC互联互通雄伟蓝图,将为亚太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而“蓝图”也是一份可以立即开始执行的战略性规划文件,它与中国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一系列重大构想一道,将为APEC各方创造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二、亚太自由贸易区推动全球贸易发展。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中国举行,本身就说明了中国有条件和有能力更好地发挥国际化的作用,比如顶层设计“一带一路”,设丝路基金促基建出海、中国高铁外交等。亚太地区作为全球最具有活力的地区,如统一的贸易区顺利完成,无意将能够推动全球的多边贸易谈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三、亚太自由贸易区有望成为自贸协定的典范。道理也很简单,FTAAP与TPP和RCEP不是竞争关系,二是繁荣共生的合作伙伴关系,因为FTAAP更具包容性,更加注重通过建设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贸易上的便利往来,FTAAP无疑是该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的最佳选择。因此FTAAP建成之后,非常有可能成为成为性的全球自贸协定的典范。

面临问题

将APEC转型为自由贸易区的提议,会在政治及技术层面遭遇无法克服的困难。就政治层面而言,主要问题在于,APEC亚洲成员国有一种越来越强的亚洲认同感,这与整个太平洋周边地区所寻求的认同感不同。许多特惠贸易协议(PTA)已在实施,而其它一些协议正在酝酿之中,试图仅仅在亚洲内部扩展这些带有歧视性(往往是双边的,有时是次地区性)的特惠协议。此外,还有人提议将印度等其它亚洲国家吸收进来,但把美国等太平洋周边的西方国家排除在外。

就技术层面来看,双边自由贸易协议的扩散,使问题更为复杂。这就产生了我曾讲到过的双边协议交相错杂的“意大利面碗”问题,制造出一种根据来源不同而实施歧视性关税的混乱体系。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滨田宏一(Koichi Hamada)等乐观派人士认为,通过合并这些协议,可以使双边协议这碗“细面条”变为(地区性的)“宽面条”。但是,“宽面条”是无法由“细面条”制成的:它需要扁平的意大利面!我们可能会面临将几个特惠贸易协议揉在一起这种不可能解决的技术问题,这些贸易协议根据特惠程度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关税税率,无数的原产地规定(往往根据产品而有着不同的定义)。

最后一种观点主要来自华盛顿的智囊机构,长期以来这些机构被视为奉行的是双边主义。它们认为,亚太自由贸易区如果用什么办法神奇地克服了上述困难,就可能激活“几乎已经死亡的”多哈回合贸易谈判。自由贸易区这一替代方案,可能对非APEC成员国(欧盟、印度和巴西)构成威胁——这些国家拒绝作出必要的让步,以完成多哈回合谈判。如果多哈谈判失败,那么亚太自由贸易区可能是大范围贸易自由化的次佳选择。

路线图

2014年11月1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记者会并讲话。习近平说,会议决定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批准了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这是朝着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方向迈出的历史性一步,标志着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的正式启动,体现了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信心和决心。[3]

未来展望

领导人公报明确的首要目标是,从强大的中国、美国到文莱和新西兰,建立一个包含所有成员国在内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削减关税以及其它的进口和投资障碍。所谓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将会覆盖全球半数商业以及五分之二的交易。菅直人表示完成这一目标的日期大约定在2020年。

《横滨愿景》为实现自贸区,提出了灵活运用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的方针,日本政府已决定“与TPP相关国家开始磋商”。

尽管,自贸区构建的时间,日本原计划把“到2020年底前实现”写入首脑宣言《横滨愿景》。 不过亚洲部分与会国为保护国内产业提出反对称“为时尚早”,而美国大表示“2020年太迟”,因此日本最终没有得到任何一方的赞同。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