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城(2023最新联合国城百科介绍)

由网友(惊鶴)分享简介:结合国事个复杂的组织,它直属、接洽及征询的机构跨越六五零个。对于国际事件有作用,供结合国征询的非当局组织(平易近间集体)达六二九个,此中大都有服务机构,别离设正在纽约、日内瓦以及维也缴3个“结合国乡”。做用对于国际事件有作用直属机构六五零个地点地纽约、日内瓦、维也缴平易近间集体六二九个隶属组织结合国中文名结合国乡维也缴结合国乡奥天时维...

联合国是个庞大的组织,它直属、联系及咨询的机构超过650个。对国际事务有影响,供联合国咨询的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达629个,其中多数有办事机构,分别设在纽约、日内瓦和维也纳三个“联合国城”。

作用

对国际事务有影响

直属机构

650个

所在地

纽约、日内瓦、维也纳

民间团体

629个

隶属组织

联合国

中文名

联合国城

维也纳联合国城

哥本哈根联合国城 UN City

奥地利维也纳的联合国城位于景色秀丽的多瑙河畔。这座银灰色的建筑群占地18 万平方米,1973 年动工修建,历时6 年,1979 年8 月23 日交付使用。1974年联合国大会决定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列为第三个“联合国会议城市”。奥地利政府经过六年组织施工,1979年建成了这座崭新的联合国城,以象征性的租金奥币1先令(人民币1角多)租给联合国使用,租借期99年。

设计

在联合国城的设计阶段,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建筑师都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最后,奥地利建筑师约翰·施塔贝尔的设计方案中标。联合国城的建筑十分奇特,建筑中心是一幢高56 米的圆柱型会议楼,会议楼周围是3组6 幢高度不一的“Y”型塔楼。其中一组塔楼高80 米和100 米,是联合国驻维也纳办事处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办公楼;另一组塔楼高60 米和120米,是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办公楼;最后一组塔楼高48 米和58 米,是联合国城后勤部门所在地,有邮局、计算机中心、图书馆、印刷厂、健身房、饭店、超级市场等等。这3 组大厦之间都有过道相通,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结构。每座大楼的3 个侧面都设计成凹进的弧形,因此,除过道、楼梯和机房外,所有办公室都能直接照射到阳光。

构造

联合国城共由七座大楼组成,主楼18层,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可容4,600人办公并停放2,500辆汽车,供联合国原子能机构、工业发展组织等单位使用。中心是一座5层圆柱形国际会议大厦,高56米。6座Y形大厦对称地安排在会议大厦周围,最高的120米,最矮的45米,浑然一体,四通八达。每个办公室的隔墙都是活动的,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房间面积。

国际会议大厦的大厅,可以容纳1,600人开会,座位宽敞,音响效果极佳,可同声传译9种语言。大厅四周是大大小小的休息室,透过落地玻璃窗,室外的一切景色尽收眼底。

这座联合国城共有6000 扇门、58 座电梯、4000 部电话、24000 扇窗户,办公面积达23 万平方米。整座建筑的墙壁和地板都是双层结构,里面装有最先进的空调、水暖和电讯设备。办公室的隔墙是移动式的,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扩大或缩小。联合国城共有9 个会议厅,其中有2 个各容400 人的大会议厅、2 个各容200 人的中会议厅以及几个小会议厅。9 个厅如果同时使用,可供1600 人开会。会议厅里配备的同声传译装置能使9 个会议厅同时收到联合国6 种官方语言的翻译。它们是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西班牙文。如果需要,还可以加两种语言。

投资

为建造这座联合国城,共投资88 亿奥地利先令,其中奥地利政府承担65%,维也纳市承担了35%。建成后,奥地利政府以年租金1先令的价格出租给联合国使用,期限为99 年。这种纯属象征性的租金,表现了奥地利这个中欧小国的气概和风度。实践证明,联合国城的启用首先提高了维也纳在国际上的地位,维也纳在世界名城中的地位已上升到第五位;从经济上看,联合国各机构及其4000 多名职员每年在奥地利的开销达40 多亿先令,奥地利政府早已收回了当时的投资。联合国城可以说是奥地利积极参与当今国际活动的一个象征。它使维也纳和纽约及日内瓦一起并称为联合国的三大活动中心。

参观指南

联合国城 Uno-City

地址:Wagramer Strasse 3-5

交通:乘地铁U1线到Center站

开放时间:周一—周五11:00—14:00,团队需预约(20人以上)

门票:1—10人4欧元/每人;20人以上3欧元/每人

纽约联合国城

美国纽约最繁华的曼哈顿区东河之滨,有一块7.29公顷(合109.26市亩)的地皮,由联合国警察警卫着,它既不是美国领土,又不属任何一国,而是一块“国际领土”。它的东边以东河为界,西边的联合国广场与曼哈顿东区第42—48街相接。正式地址是:纽约10017。

历史

1945年10月24日成立联合国,同年12月10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邀请联合国来美国设立永久总部。1946年2月14日联合国大会接受美国邀请,到纽约设立秘书处。开始,秘书处借了好几个地方办公,“流浪”了好久之后,资本家洛克菲勒以850万美元买下东河滨一块地皮赠给联合国,纽约市政府也赠送了邻近的一些土地,给他们享有海岸权和通行权。1947年,美国和联合国签署特权和豁免协定,从此,这块“国际领土”得到承认。1949年10月24日,联合国大会在赠地上举行露天会议,为联合国大厦奠基。1951年建成。

构造

联合国城的主体建筑是39层的联合国秘书处大厦。东西两面是宽敞明亮的钢窗,南北两面镶嵌总重为2,000吨的大理石。秘书长办公室设在第38层。室内悬挂着瑞士赠的“世界钟”,陈列着“阿波罗”宇宙飞船从月球带回的月岩。大厦右侧(北边)是联合国会场和安全理事会、经社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的会议楼。会场主席台的后面悬挂巨大的表决机器显示牌,在各国名下各有绿、红、黄三色灯泡,表示赞成、反对和弃权;台下每个代表团有6个正式席位,表决时按动桌上电钮,台上灯泡立即显示。大厦左侧(南边)连接着藏书几十万册的哈马舍尔德图书馆,供联合国人员使用。环绕建筑物四周的是花圃、草苹。联合国城正门两侧是迎风飘扬的成员国国旗,主旗杆上是天蓝底缀着地球橄榄枝会徽的联合国旗帜。联合国全部工作人员4万多人,全年总预算25亿美元以上。在纽约总部办公的有1万多人,每年单工资和公杂费要支出6亿美元,而联合国邮票、书刊发行和参观券、电视服务等收入仅1亿美元,除成员国缴纳会费外,一年赤字在2亿美元以上,由于某些成员国的赖账,使联合国财政濒于破产边缘。

开放

联合国城对外开放,任何人都可以买门票入内参观,每年到联合国城参观的游客有60~70万人,除了观赏这块奇特的“国际领土”外,最有趣的是旁听这里几乎天天举行的各种国际会议。在各个会议室或走道上,可以看到各成员国馈赠的纪念品,那都是世界名人大师、能工巧匠的最佳杰作。例如,中国赠送的天津栽绒壁毯《万里长城》;比利时赠送的巨幅挂毯,用总长151,246公里的丝线织成,这些丝线可绕地球赤道4周;苏联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模型高悬于侧厅。国民党在取得联合国席位后,曾经给联合国送了一块刻有《论语》文字的绿色大理石匾,随着1971年国民党代表被赶出联合国而被扔进了垃圾箱。

日内瓦联合国城

日内瓦地处瑞士西南部,濒临日内瓦湖与罗讷河口的日内瓦,是欧洲最有特色的城市之一。日内瓦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居民,1919年成立国联,1945年后进入繁盛时期。城市人口的34%为外国人。金融贸易额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是世界性商业金融城市,据估计,瑞士有一半以上的外国资本存在日内瓦银行。日内瓦按欧洲旧式城市布局,以最早建立的部分建筑为中心展开。有著名的圣彼得大教堂,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在日内瓦湖和罗讷河周围建起了商业区,有大百货商店和娱乐场所。郊区有样式统一的建筑,街道按行业划分,外围有新建的住宅区。日内瓦有古老的文化传统,许多著名学者曾在此研修神学、哲学、文学、自然科学、地质学和植物学。1872年由研究院改成的日内瓦大学,学生超过8000人,其中近半数为外国学生。文化生活丰富,有博物馆、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大剧院和国际会议的各种会务活动。

由于瑞士作为世外桃源达数百年之久,受到中立国地位的保护,很多国际组织在日内瓦建立机构。联合国欧洲总部在这里建立后,各成员国即在日内瓦建立常驻代表处,有些国家由驻瑞士大使馆兼任。

日内瓦的联合国城,全称“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或称“联合国欧洲总部”,俗称“万国宫”。包括阿里安纳公园在内,总面积为25公顷(375市亩)。在这里及市内,共设有200多个联合国所属专门机构、代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最重要的联合国机构有:贸易和发展会议、难民事务公署、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电信联盟、世界气象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平均每天同时举行10多个国际会议,日常有4,000多代表和职员在万国宫内工作。

“万国宫”位于日内瓦的东北角,背靠阿尔卑斯山,濒临莱蒙湖,风景极佳,总面积25万平方米。1973年建成比国联大厦大几倍的高层大楼,有50个出入口,周围花木扶疏,孔雀悠闲地徜徉在大会厅前面的广场上。有一个模拟地球的大钢球,不停地旋转,非常吸引人,这是20年代国联时期的遗物。

构造

“万国宫”由四大建筑组成,即中央大会厅、理事会厅、国际会议中心和图书馆,主体建筑是1973年落成的,建筑面积为38万平方米。附近建了一座“国际会议中心”大厦。大会厅共6层,有1800多个座位,每个代表团有8个席位,可供120个代表团使用;另外,有可容纳800人的旁听席、记者席、翻译席,有些重要的国际会议就在这里举行。它的南侧是“理事会厅”,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1955年的四国首脑会议,1958年的柏林问题会议,以及后来的中东会议、塞浦路斯问题会议……,都是在这里举行的。1954年,周恩来总理冲破美国的封锁,出席日内瓦会议,就是在这里发表了重要讲话,被誉为"亚洲之声"。当时,会场全体起立,爆发出长时间热烈地掌声,人们高呼“周恩来,周恩来!”使美国陷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由于联合国城在这里建立,使每位来到日内瓦的游客必定要参观“万国宫”。在旅游旺季,这里人满为患、拥挤不堪,连地下人防工事也被暂作旅馆,住满了来来往往的游客。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