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嘉熊(2023最新敖嘉熊百科介绍)

由网友(明月夜送君千里)分享简介:敖嘉熊(一八七四—一九零八),字梦姜、孟疆,又字咸傻,熟于平湖。敖嘉熊模样形状壮真,有威仪,性豪爽,激昂大方任侠,愤世嫉雅。正在嘉兴时曾明白天提灯笼而行于街市,人答之,则说:“世界1片暗中,恨无光亮!”原 名敖嘉熊出熟时间一八七四 字 号字梦姜、孟疆,又字咸傻归天时间 一九零八人物概述敖嘉熊(一八七四⑴九零八),字梦姜,又字咸...

敖嘉熊(1874—1908),字梦姜、孟疆,又字咸愚,生于平湖。敖嘉熊状貌壮实,有威仪,性豪迈,慷慨任侠,愤世嫉俗。在嘉兴时曾大白天提灯笼而行于街市,人问之,则说:“世界一片黑暗,恨无光明!”

本 名

敖嘉熊

出生时间

1874

字 号

字梦姜、孟疆,又字咸愚

去世时间

1908

人物概述

百纳千成再推新厂牌,2023年最新三大片单有何亮点

敖嘉熊(1874-1908),字梦姜,又字咸愚,乍浦人。幼年随家迁居嘉兴。清末中秀才,在 秀水(今嘉兴)县署当见习钱谷师爷,因与 知县不合,即离职。光绪二十六年(1900),与唐纪勋、 祝廷锡等人在 新篁购田百亩创办学稼公社,开办竹林启蒙 学塾,又在嘉兴城内创建第一所小学校。二十八年,到杭州与王嘉榘、蒋百里等组织"浙会",研讨时政,主张反清 革命。二十九年,到上海进入 蔡元培、 章炳麟等组织的"爱国学社"当职员,并参加中国教育会。6月底,《苏报》案 发生,"爱国学社"被解散,敖回嘉兴,与褚辅成等创立"竞争体育会",宣传禁烟禁赌,并倡建"演说会"、"教育会" ,秘密宣传反清革命思想。

同年12月,游历温州、 乐清、 台州、宁波等地,广结革命志士。回嘉兴后,于三十年秋 建温台处会馆,作为浙江革命党人的联络处;同时又建黄帝教,以宗教名义练武习文,组建地方团练,争取掌握地 方军权、财权。 光复会领袖 陶成章由沪抵禾会见嘉熊,帮助策划,力促其成。但因事泄,引起清吏注视,进展受阻。三十一年春,会馆经费困乏,嘉熊变卖妻饰作经费。 秋瑾曾一再至嘉兴会晤敖、褚等革命志士,密商起义大事。三十三年夏,皖浙光复军起义失败, 秋瑾、 徐锡麟被捕就义。次年二月初九(3月11日),嘉熊以事夜出,遭暗杀身 亡。时年35岁。

嘉兴光复,嘉熊遗骨移葬杭州 栖霞岭。民国14年(1925)5月12日,嘉兴各界人士为敖嘉熊、龚宝钰等革命烈士 举行公祭,建立纪念塔。

个人履历

因祖辈在 禾城经营腌腊业,乃举家迁居移居嘉兴南汇镇,后迁城内柴场湾(今解放路)。嘉熊在清末曾以秀才习吏,在 秀水县署当过钱谷师爷,因与知县不睦,不一年即辞去。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春, 义和团运动爆发,嘉熊在反帝爱国思潮影响下,在杭州与王嘉榘( 王维忱)、 蒋方震( 蒋百里)等10余人成立时事研究会,名浙会;后因受清政府查办,改名浙学会。同年,在嘉兴与唐纪勋、 祝廷锡等创办竹林启蒙书塾,为嘉兴最早学堂。接着又与唐纪勋、 祝廷锡等在竹林创办学稼公社,提倡改良农业。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去上海加入 章太炎、 蔡元培、 黄炎培等发起成立的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从此立志反清革命。

《新山歌》案

敖嘉熊受 陈天华《猛回头》启发,用白话文编写宣传反清革命的《新山歌》,请 蔡元培审改后在沪广为传播。乐清人 陈梦熊和友人在乐城白鹤寺创办僧民学校,由 月空和尚(俗名黄飞龙)任校长,学费全免,课以《新山歌》。与此同时,在陈妻林世英所办的女子学校里,亦向学生宣传《新山歌》。是年七月,清政府筹备立宪,乐清县城开大会庆祝,当局邀请各校参加捧场。僧民学校校长 月空也带来上百名师生亮相,半数人头上光溜溜,极受瞩目。他们在会场上高唱《新山歌》,由于歌词直刺时政,引起了乐清知县何士循的警觉,下令严查。后《新山歌》被 清政府查获追究,列为“大案”。同年六月, 苏报案发生后,回嘉兴与 褚辅成、田月斧等创立竞争体育会,宣传禁烟禁赌,抵制美货。并倡建演说会、教育会,秘密宣传革命思想。不久,游历温州、乐清、台州、宁波等地,广结反清志士。为了联系基层群众,集聚反清力量,拟以温、台、处3府迁居嘉兴的“客民”为依托,建立温台处会馆,代办租税,创办团练,以谋握地方“财兵二权”,进而借此联络江、浙、皖相邻10余府 会党,组织武装起义。 陶成章力促其进行。

人物生平

1904年(光绪三十年)加入 光复会。同年九、十月间,敖嘉熊在 嘉兴县成立温台处会馆(在嘉兴东门外,今汽车站职工宿舍地), 陶成章介绍 魏兰为总理,嘉熊聘请 冯豹、 陈乃新等任执事员,会馆为浙省党人之革命机关部、浙江革命党人联络活动的重要据点之一。在此基础上,嘉熊又欲在松江、湖州、杭州3地设立分馆,以联络更多 会党力量,伺机起义,攻略南京。又创祖宗教(一说黄帝教),图谋以宗教名义号召组织汉族同胞进行革命。后事泄,其革命活动受到清朝地方官吏注视。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四月,迭遭家难,温台处会馆经济困乏,乃将妻子的金银首饰变卖充作经费以保存会馆。但最终仍难维持,会馆关闭,转往 绍兴大通学堂。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至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 秋瑾等先后两次到嘉兴会晤敖嘉熊、 褚辅成等人,密谋在浙江起义。秋瑾、 徐锡麟起义事败后,浙江革命形势趋于低潮,嘉熊也郁郁难有作为。

敖嘉熊在江、浙、皖三省的 会党中极有号召力,被 陶成章、 秋瑾等倚为浙江反清起义的重要力量。1908年3月l1日(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初九),嘉熊夜出未归,至二十六日尸体在嘉兴城北乌桥港被发现,一说遭暗杀,一说失足落水。死时年仅35岁。 陶成章闻讯后痛心地说:“嘉熊死而浙西、江南一带之革命事业坠矣。”

温台会馆

20世纪初,浙江各地秘密 会党林立,反清志士迭出,敖嘉熊就是其中一个。他不但与旅嘉(兴)温台同乡会关系密切,而且尚为温台同乡会建立温(州)、台(州)、处(州)会馆(以下简称“温台处会馆”),使之成为辛亥革命前联络全省各地 会党的活动中心之一。

敖嘉熊返嘉兴后,就地进行反清活动,寻赴温州、 台州、宁波等地,密谋控制地方“财兵二权”,组织起武装。为联络浙东和浙西各地的秘密 会党,他在嘉兴设立了温台处会馆。根据 陶成章《浙案纪略》列传五《敖嘉熊》的记述,他设立会馆的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嘉兴府境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当太湖、钱塘江与东海之会,属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东接上海,北邻苏州,西连杭州、湖州,南濒杭州湾。大运河贯穿境内,府城处于江、海、湖、河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的咽喉。距上海、杭州、苏州、湖州均不到百公里,交通便捷。

第二,1860年,太平军进入浙江后, 会党势力蓬勃发展。此后40余年之间,“ 会党之起义者,不下数十次”,不顾清政府的横暴摧残而“益加进步”。到20世纪初年,省内有伏虎会、白布会、终南会、双龙会、龙华会、平阳党、私贩党等名目,出现了“于是一村者求附一县,一县者求附一府,一府者又复与他府联络”的兴盛局面。因时势逼人,乃复有革命党人,“乘时奋兴,与诸 会党结合,为之助其焰而扬其波”。

第三, 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嘉兴府所属各县人口锐减,“浙东温台处等诸府瘠土之民,视为乐国,迁入者接踪”。

应当指出,在 太平军占领嘉兴府所属各县的4年间,清政府多次派兵镇压太平军,战争激烈,城乡破坏严重,人民大批离土逃亡。同治元年(1862),时任 闽浙总督的 左宗棠在给其子孝威的信中云:“浙江夙称富饶,今则膏腴之地尽成荒瘠。人民死于兵燹,死于饥饿,死于疾疫,盖几靡有孑遗。纵使迅速克复,亦非二三十年不能复元,真可痛也。”

诚然, 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嘉兴府城及所属许多县份破败不堪,人口大幅度下降。嘉兴府人口由道光十八年(1838)的293万人下降到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94万人:农村土地荒芜,约有半数以上的田地无人耕种;城池成为废虚,各项设施毁坏殆尽。同治三年夏,嘉兴被清军收复时,嘉兴知府 许瑶光从杭州抵嘉兴,目睹“沿途二百里无人家”,感叹不已,遂写下了许多诗篇,反映战乱后嘉兴一带的凄凉景象。当时嘉兴府城是:“屋破人归少,烧多草长疏”,“昔日名城今瓦砾,表草蓬蒿助寂寥”;农村的景况是:“鸳湖兵火色凄凉,千树万落连饥荒。”土地无人耕种,农村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为恢复农业生产,同治十年(1871)后,清政府遂实行“招垦、招佃”政策,招徕了外地农民来嘉兴府各县垦荒种植,“听民自垦,宽其田赋”,允许外来农民垦复无主荒田,收成归已,只交地方捐税,不纳国家粮赋。于是,先有浙江省绍兴、宁波、 台州、温州等地的农民前往垦荒;继之,有河南、 苏北、安徽等外省人前来垦荒;同时清政府尚裁撤一部分湖北、河南等籍的兵丁,“就地在嘉兴各地安置务农。”〔尽管清廷采取这些政策措施,但至光绪六年(1880)前后, 嘉兴县仍有20%左右田亩抛荒。因此,直至清末民初,温属各县尚有一部分农民移居嘉兴、湖州地区垦荒种地。据温州旅杭同乡会估计:“无虑数十万家”。

基于上述原因,敖嘉熊拟在这个地理位置优越的嘉兴,设立温台处会馆,作为联络浙东、西各地 会党的据点:并利用温台处会馆来控制地方“财兵”二权。敖嘉熊获知:温台处三府在 嘉兴府所属各县垦荒种地的农民(当地称之为“客民”)与当地户主及官吏之间的矛盾颇多,诸如:因纳粮置产之事,屡起事端,地方官吏以“客民”可欺,“横征暴敛”,“无所不至”,甚至侵犯“客民”的墓地等等,但温台之民以“强悍著名”,具有反抗精神。因此,敖嘉熊遂利用主客乡民之间的矛盾,认为以温台之民举办团练,即可控制地方兵权;复由会馆出面为“客民”代纳赋税,即可控制地方财权。“一旦有事,即用所办团练以卫乡里,而以所收入赋税充兵响,是不烦一甲,不费一文,安坐而致独立之形势也。”

为了实现控制地方“财兵二权”的谋略,敖嘉熊首先以协调嘉兴主客乡民及安置客民,使其无失所之词,游说清吏与旅嘉兴温台同乡会之绅董杨晨、 孙诒让、蒋希周等人,并通过温台同乡会绅董具禀清地方官府,为温台处会馆立案。经嘉熊和绅董各方努力,兴建温台处会馆之事,获得清地方官府批准。时在上海活动的 陶成章闻悉,即访在上海的浙江革命党人 龚宝铨,龚引陶前来嘉兴府城晤敖嘉熊,嘉熊即向龚、陶二人介绍建立温台处会馆的过程及其本意,他俩表示赞同,并认为:要在浙江举义,“非先注意南京不可”。为此,拟设立分会馆三处:“一建于松江,而以苏州、松江、常州、太仓之秘密 会党附入焉。一建于湖州,而以 宁国、 广德、 严州、衢州之秘密 会党附入焉。一建于杭州,而以其属于潜、 昌化、新城、临安之秘密 会党附入焉。”复想联络镇江的“枭党”,广德、宁国的“ 洪军”,以及衢、处一带的“秘密军队”,进窥南京左右两翼,并且出江西以阻隔两湖,使苏、浙、皖、赣义军联成一片,“最后孤立和攻取南京”。

敖嘉熊等人的谋划议定后,于光绪三十年(1904)六月筹资选购会馆地基,嘉熊率先资助,并在嘉兴东门外(今嘉兴市汽车站职工宿舍舍址)购地数亩,兴建温台处会馆;同年九、十月间会馆落成。该会馆落成后,经 陶成章介绍,敖嘉熊推举云和县 魏兰任会馆总理;聘请温属 乐清县 冯豹、 陈梦熊任会馆干事;魏兰与堂侄毓祥复引丁-、魏毓蕃、赵卓、吕逢樵、许绍南为执事员。

温台处会馆建立后,反清活动渐次展开,引起了清地方官府的注意。光绪三十一年(1905)四月,敖嘉熊迭遭家难,会馆经费拮据。为解决会馆经费困难,敖嘉熊将妻子的金银首饰变卖充作会馆活动经费。然而,会馆因人员多,开支大,经费来源少,终于使会馆不能维持,人员散走。 魏兰赴印度尼西亚爪哇泗水埠侨校执教; 冯豹、 陈梦熊回归乐清故里; 陶成章引招吕逢樵、赵卓等人先后入绍兴,襄理创办大通学校。从此,反清革命活动据点从嘉兴转移到绍兴,“温台处会馆之事业遂空”。

温台处会馆人员虽已散走,但嘉兴府城的反清活动并未告终。“光绪三十二年(1905)至三十三年(1907), 秋瑾等先后两次从绍兴到嘉兴晤敖嘉熊、褚辅成等人,密谋在浙江起义”。三十三年(1907)五、六月间,“ 安庆、绍兴二案先后发,清吏咸注目嘉熊”,“屡谋倾陷之,不得,乃改用暗杀之计。”三十四年(1908)二月初九日,“嘉熊以事晚出不归,十六日(一说二十八日)其尸见于 嘉兴府城北乌桥港,年仅三十五。”〔23〕敖熊的死,使浙西、江南一带的革命事业遭到严重损失。

其他信息

敖嘉熊性豪迈,有辩才,慷慨任侠,凡恤嫠、育孤、养老、赈穷各种慈善事业无不为之倡。提倡教育,多建学校,造就人才甚众,对社会人心影响颇大。自兴立温台处会馆后,深受浙东士民敬仰。嘉兴光复后,遗体移葬杭州栖霞岭。1925年5月12日,嘉兴各界人士为敖嘉熊等嘉兴辛亥革命七烈士举行公祭。

20世纪80年代初,敖氏后人将藏于祖宅内的“嘉兴温台处会馆”界碑捐赠嘉兴博物馆。

2009年7月,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在 宝石山以西整治工程中,岳庙管理处共耗资9万余元,对 栖霞岭敖嘉熊墓旧址进行了环境整治,并设立了题为“辛亥革命烈士敖嘉熊墓旧址”的剑形纪念碑。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