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北京大学主办的报刊)

由网友(笙歌白云上)分享简介:《北大教报》共有3个分版,即《天然科教版》、《人理科教》(后改成哲教社会科教版)以及《医教版》,此中,天然科教版创立于一九五五年一二月,哲教社会科教版创刊于一九五五年,医教版创刊因而一九五九年,正在海内外均有沉大作用力。自一九九二年去,“教报”1直被评为中文焦点期刊。一九九五年以去,“教报”共得到国度级以及部委级处分八次...

      《北京大学学报》共有三个分版,即《自然科学版》、《人文科学》(后改为哲学社会科学版)和《医学版》,其中,自然科学版创建于1955年12月,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5年,医学版创刊于是1959年,在国内外均有重大影响力。自1992年来,“学报”一直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1995年以来,“学报”共获得国家级和部委级奖励8次,其中国家级3次。

中文名称

北京大学学报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语 言

中文

创刊时间

1955年12月

学报资料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期刊征稿

  中文名称: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外文名称:JournalofPekingUniversity(HealthSciences)

  语言:中文

  类别:出版,医学期刊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编辑单位:《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创刊时间:1959年

  出版周期:双月刊

  国内刊号:CN:11-4691/R

  国际刊号:ISSN:1671-167X

  邮发代号:2-489

  定价:15.00元/期;90.00元/年

  出版地:北京

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北京大学主办的大型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北大文科向来驰誉海内外,学术上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创学建派,蔚为大观。当年,陈独秀、李大钊办《新青年》,蔡元培办《北京大学月刊》,胡适办《国季刊》,开风气之先,影响深远。1955年创刊的北大学报,既继承《北京大学月刊》、《国学季刊》探求学术求实和严谨的学风,又发扬《新青年》感应时代风云敏锐和创新之精神,在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承传学术,积累文化,服务教学,扩大交流,发表过一大批名家新秀的重要论文。如今经过改革开放时代大潮的洗礼,本刊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的正确导向,走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之路,追踪社会思潮、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以学术上的领先地位而名列中国优秀学术期刊的前茅,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大学学报之一。

宗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北京大学主办的大型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办刊宗旨是:坚持正确的人文导向,贯彻“双百”方针,继承北大优良学术传统,走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之路,追踪社会思潮、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在重大理论问题上反映北大的声音,在学术探索和创新上体现北大的水平,辟有一系列有创意、有特色的学术专栏。

荣誉

连续获第一、二、三届国家期刊奖,保持“三连冠”的荣誉,为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的学报。近年来获得下列主要荣誉:

1.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近千家高校社科学报中只有本刊和山东大学《文史哲》两家刊物获此奖项。

2.2002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近千家高校社科学报中只有本刊和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两家获此奖项。能够蝉联第一、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近千家高校社科学报中只有本刊一家。

3.2001年入选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的"中国期刊方阵"最高层次"双高"期刊(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共分四个层次,进入最高层次的在近千家高校社科学报中只有本刊一家。

4.1995年,新闻出版总署举办首届全国社科期刊评奖,获优秀学术理论期刊奖。全国林林总总的学术理论刊物中只有七家获此奖项,高校社科学报中只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和北大学报两家获此奖项。

5.1997年和1999年连续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第一届、第二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6.1998年北大学报发表的黄楠森《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一文于1999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论文奖。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公布的中文社科学术期刊影响因子(CSSCI)统计,1998--2002年社科综合类学报平均影响因子排序,我校学报排第1名。

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统计的综合性大学社科学报文献计量指标,2002年论文下载量排序,北大学报也是居第1名。

北京大学图书馆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1996、2000、2004四版均收录北大学报为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亦收录北大学报为核心期刊。

投稿须知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是北京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为进一步方便作者写作和读者阅读,从2008年第一期起,本刊将实行新订的编排规范。现将投稿注意事项规定如下:

  来稿要求

  1.1 以10,000字左右为宜。欢迎简明扼要而又论证充分的短文。所论重大理论问题、重要学术问题的论文允许篇幅稍长一些。稿件正文之前请附论文中文摘要(300-400字左右)、英文摘要(允许与中文摘要有所不同,不必对应翻译,约200个英文单词)、关键词(3-5个)、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学位、职称)。如果所投稿件是作者承担的科研基金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1.2 对于人文学科的论文不再区分注释(对文章中某一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或作者对自己观点的阐发)与参考文献,二者均放在当页,以脚注形式出现。对于社会科学的论文,仍然可以将注释和参考文献分开,放于文末的参考文献采用“作者—出版年”制。

  1.3 注释与参考文献著录项目要齐全(不需要加文献标识码)。

  专著:主要责任者,文献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

  译著:原著者国名,原著者,文献名,译者名,出版社.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

  期刊文章: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报纸文章: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1.4 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采用人民出版社最新版本。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用1995年版,《列宁全集》用1984年以后版本,《毛泽东选集》用1991年版,《邓小平文选》(一、二卷)用1994年版,等。

  1.5 外文参考文献要用外文原文,作者、书名、杂志名字体一致,采用正体;不得用中文叙述外文,如“牛津大学出版社,某某书,某一年版”等。

  注意事项

  2.1来稿请寄纸质文本,注明详细通讯地址(含街道路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请勿一稿多投。本刊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

  2.2 来稿3个月内未收到本刊的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来稿一般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也不奉告评审意见,敬请海涵。

自然科学版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创建于1955年12月,是北京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包括技术科学)综合类学术性刊物。

  报道内容

  主要刊登基础科学、 技术科学和边缘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

  编委组成

  由北京大学10个理科院、系、所的40名教授组成学报编委会, 负责确立学报的办刊宗旨及审定论文的学术质量。

  获奖情况

  自1995年以来,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获得国家级、教育部、北京市及其他奖励若干项:

  1995年7月获北京市高校系统自然科学学报“三优”评比一等奖;11月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学报二等奖”

  1996年11月获国家教委“国家教委系统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1997年3月获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国家科委联合颁发的“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1999年5月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教育部发文:相当于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9年10月获国家首届“国家期刊奖”

  2001年11月经新闻出版总署和科技部等有关部委选定,《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进入国家“期刊方阵”中最高一层的“双高”(高水平、高知名度)期刊阵列,成为教育部主管的综合性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唯一入选者

  2002年12月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相当于国家级二等奖)

  2004年9月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2005年1月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2006年11月获教育部颁发的“首届中国高校精品期刊奖”

  2008年11月获教育部“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

  2008年12月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选为“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009年获中国期刊协会“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奖

  2010年1月获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2009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2010年11月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

  2010年12月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

  2011年4月获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2010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2005—2011年连续7年入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5]

  收录情况

  (一)国外文摘数据库:

  1. AJ,Abstracts Journal,VINITI (РЖ) —俄罗斯《文摘杂志》

  2. CA,Chemical Abstracts — 美国《化学文摘》

  3. Engineering IndexCompendexWeb — 美国工程索引网络版 (EI) (1996-2008)

  4. GR,GeoRef — 美国《地质参考》

  5. JST,Japan Science & Technology Agency JST’s Bibliographic Databases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文献数据库

  6. MR,Mathematical Reviews —美国《数学评论》

  7. MSB-S,Mass Spectrometry Bulletin(Supplemental) —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质谱学通报(增补)》

  8. SA,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 for the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Communities (INSPEC) — 英国物理学、电技术、计算机及控制信息社数据库 (原《科学文摘》)

  9. Scopus — 荷兰Elsevier公司科学期刊数据库

  10. ZM,Zentrallblatt Math (ZMATH) — 德国《数学文摘》

  11. ZR,Zoological Record — 英国《动物学记录》

  (二)国内文摘期刊

  中国科学文摘 中国科学引文索引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中国数学文摘

  中国力学文摘 中国物理文摘 中国光学文摘 中国天文学文摘

  中国地理科学文摘 中国生物学文摘 古生物学文摘 中国石化文摘

  中国电子科技文摘(电子科技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三)国内文献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国力学文献数据库 中国数学文献数据库

  中国物理学文献数据库 中国光学文献数据库 中国天文学文献数据库

  中国地理学文献数据库 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 中国化学文献数据库

  中国稀土文献数据库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献数据库 中国高校学报文献数据库

  万方网络全文数据库 中国知网(全文)

期刊信息

  刊名: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主办:北京大学

  周期: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16开

  ISSN:0479-8023

  CN:11-2442/N

  邮发代号:2-8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创刊时间:1955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SA 科学文摘(英)(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投稿须知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北京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北京大学师生(包括海内外校友)在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也欢迎国 内重点院校、中科院直属院所高水平来稿。学报是国内自然科学综合类学科的核心期刊,在国内的被引用率 、影响因子等在综合类学术期刊中名列前茅。

  主要栏目

  1.1 研究论文报道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要求数据完整、可靠,结论明确。正文前要有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3~6条中文关键词,与中文对应的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英文稿要求同上,仅将中、英文对换。

  1.2 研究简报简要报道某一研究工作的主要结 论或阶段性成果。方法过程从简,主要数据齐备,结论明确。篇幅不超过4页。

  1.3 述评概括和评论自然科学某一领域的国内 外近期研究进展。评论研究现状,着重于尚未解决的问题,分析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今后研究工作的思路。

  1.4 科技前沿介绍作者所在课题组的重大的创 新性成果。篇幅不超过4页。

  1.5 专论根据作者本人或所在课题组的长期研 究,对某一专题进行系统、详尽的阐述。

  书写顺序

  标题;作者姓名;单位,城市,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 分类号;英文标题;作者姓名拼音(姓前名后);作者单位的英文译名,城市,邮编;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正文;参考文献。若论文受基金资助,请在文章首页下角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图表要求

  3.1 图片放在正文相应位置。图要精选,图片 必须清晰。图号和图题(中英文对照)放图下。

  3.2 表格采用3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虚线。表 号和表题(中英文对照)放在表上。若表中数据单位都相同,可统一写在表顶线上右侧。若有注释或说明,写 在表底线下左侧。表中重复出现的文字或数据,不可用“同前”“同左”等表示,必须全部重复写出。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据国标GB/T 7714—2005)

  4.1 期刊类文献作者. 论文名. 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始-截止页码.

  4.2 专著类文献作者.书名.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城市:出版社,出版年份: 起始-截止页码.

  4.3 论文集类文献论文作者. 论文题目//编者. 论文集名: 其他题名信息. 出版城市(或者会议城市): 出版者,出版年: 引文起始-截止页码.

  4.4 学位论文类文献作者. 学位论文题名. 城市: 论文保存单位,年份.

  4.5 网络文献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注意:作者姓前名后,超过3名作者列前3名,后加“,等”;英文姓名,姓前名后,姓首字母大写,名缩写;文献的项目要完整,各项的顺序和标点要和格式要求一致;未公开发表的论文、报告不列入正式文献,如有必要可在正文当页下加注。英文文献格式同上。参考文献在正文中按出现顺序用[1],[2]......在右上角标注,放在“参考文献”中时,用[1],[2],...顺序标注。

  稿件处理

  5.1 投稿提供Word文档,E-mail投稿,地址见下面。

  5.2 审稿来稿经过有关专家2~3人审定通过后,编辑部将及时通知作者。在此之前,请勿将该稿投往他处。自投稿之日起,超过90天还未接到编辑部对稿件的处理通知,作者可改投他刊。

  5.3 版权作者投稿后,本着自愿的原则和编辑部签订《论文著作权转让授权书》,编辑部将按授权书的约定处理有关论文版权事宜。

医学版

自1959年创刊至今,经历了3次更名。最初称为《北京医学院学报》,由北京医学院主办。1985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学报也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4月3日,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正式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2000年5月4日,北京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科学院院士、病理生理专家韩(敏感)启德教授出任医学部的主任。2001年,《北京医科大学学报》更名为《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简介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双月刊)。主要报道医学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生物医学、药学及与医学有关的边缘学科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学报》根据医学领域研究前沿或热点课题及当前重大疾病,每年组织2到4期重点专题。重点专题来稿均为国内各相关领域具有较大学术影响的学科带头人的研究成果,基本反映了国内各相关领域的最高水平。

影响

国外:美国医学文献分析和联机检索系统(MEDLINE/PubMed)、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及其《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和世界卫生组织《医学增补文摘》(ExtraMED)收录。

国内: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4版)核心期刊。也是《中国医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药学文摘》收录期刊。本刊全文入编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

期刊简介

收录情况

  国外:美国医学文献分析和联机检索系统(MEDLINE/PubMed)、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及其《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和世界卫生组织《医学增补文摘》(ExtraMED)收录。  

国内: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4版)核心期刊。也是《中国医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药学文摘》收录期刊。本刊全文入编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

获奖情况:

  1992年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1997年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2004年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2003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4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5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有:述评,专家笔谈,论著,疑难/罕见病例分析,科研快报,重要进展简报,技术方法,病例报告,短篇论著,工作综述,综述,学科交叉。  

另外还有:回顾与展望,院士论坛,海外学者论坛,专题报告,专栏,研究简报,经验交流,短篇报道,新技术应用,获奖工作综述,科研工作综述,临床病理讨论,讲座,网络与医学,文献计量与分析,获奖工作简介,新当选院士,为人师表,快讯,简讯,书讯等。

期刊信息

刊名: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Health Sciences)  

主办: 北京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1-167X  

CN: 11-4691/R  

邮发代号: 2-48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曾用刊名:北京医学院学报;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创刊时间:195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百期刊  

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投稿须知

  来稿要求

  1.1对来稿的要求 来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炼、图表简明。文章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其遵循的程序应该获得本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取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并在文章中加以说明。

  1.2投稿 并请将1份纸质稿(需用A4纸小4号字隔行打印)、单位介绍信(注明材料真实可靠、 无一稿多投、署名无争议和不涉及保密问题等)、伦理委员会批准函件复印件(当文章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和稿件审理费(北京大学校内稿件15元,校外稿件40元)邮寄或送交编辑部。邮寄地址: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北京大学医学部内《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1.3作者可登录本刊网站查询稿件处理情况。若在收到本刊收稿函后3个月内未收到稿件取舍通知者,系仍在审理中。欲另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多投。

  1.4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本刊对稿件有删改权,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修改稿逾2个月不返回者,视为自动撤稿。

  1.5稿件确定刊用后根据所占版面与插图数量收取发表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来稿(除会议专刊等另有约定外)刊出后酌致稿酬(已含光盘版、网络版稿酬),并赠当期杂志。

  撰稿要求

  2.1文题 文题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主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避免用“……的研究”、“……的观察”等非特定词。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2.2作者 作者应限于参加研究工作并能解答该文章有关问题及对文稿内容负责者。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责任作者,并给出其电子邮件地址。作者中如有外籍或港澳台人士,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署名作者的人数和顺序由作者自定,在编排过程中原则上不应再变动, 任何署名的改变要有全部作者签名同意的书面材料。第一作者单位包括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另加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并请提供通讯(责任)作者姓名及其地址、电话号码和电子邮件地址。不同单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标示角标1,2……并在其工作单位前相应标出1,2……

  2.3摘要 技术方法、论著和科研快报应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200~500字,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相对照或更详细些。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该写出主要数据)和结论四部分,每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疑难/罕见病例分析栏目应附中、英文摘要,综述、病例报告应附英文摘要,不用分成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同时要求作用姓名、地址、中英文对照也不用分成目的等四部分。

  2.4关键词 每篇文章需有3~5个关键词,请尽量选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Medical SubjectHeadings(MeSH)中的词。各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2.5研究设计 对调查设计应写明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对实验设计应说明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等);对新药临床试验设计应写明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受试对象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等,并应说明质量控制的方法。

  2.6统计学处理 应提供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和P值(如t=3.45,P<0.01);当涉及到对总体参数的推断时,还应给出95%可信区间。对于定量资料,一般应采用方式表达,并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散点图上描述有明显曲线变化趋势的资料则要避免用直线回归方程。不宜用相关分析说明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吻合程度的高低。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3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的涵义。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2.7医学名词 以由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新版本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为准,不用商品名。

  2.8量和单位 执行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系列标准及有关国际规定,规范使用量和单位的名称与符号。量符号以斜体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除pH用正体外),例如m(质量),t(时间),λ(波长)等。单位符号一律以正体字母表示,例如g(克),m(米)等。在图表中表示数值的量和单位时应采用“量/单位”的标准化形式,例如,“t/h”(时间单位“小时”),“p/kPa”(压力单位“千帕”)等。

  2.9数字 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2.10图表 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有简明的中、英文对照的题目。说明性资料以英文书写并置于图(表)下方。要合理安排并用英文书写表格的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表内同一指标数据保留的小数位数应该相同,一般比可准确测量的精度多一位。图不宜过大,最大宽度半栏图不超过7.5 cm,通栏图不超过17.0 cm,高与宽的比例应掌握在5∶7左右。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引用已发表的图,须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材料。

  2.11缩略语 必须使用缩略语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写其中文全称,然后用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共知,也可不注其英文全称)。

  2.12志谢 对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接受委托进行某项工作的辅助人员,以及给予指导、提供资助者,可用简短的文字表示感谢。志谢内容加括号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

  2.13参考文献 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作者引用他人已发表的文、图、表或数据等,需要在引用时列出参考文献以注明出处。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参考文献,在正文引出处加方括号标注在句尾右上角,或标注在引文作者的右上角。在表格或插图说明中引用的文献,亦应按照该表格或插图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来编码。论著的参考文献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近5年的文献应占50%以上。内部资料、个人通讯、待发表及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一般不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文摘、综述等二、三次文献尽量不引用。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西文人名一律“姓”全拼在前,“名”缩写在后,但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中国著者姓名不得缩写。西文文章题目中,首词和专有名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一律小写。外文期刊的名称缩写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List of Journals Indexed in Index Medicus所列为准。作者应仔细核对所引参考文献,以保证各项内容准确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举例:

  [1]安金刚,张益,张智勇,等. 计算机辅助制作个性化钛网治疗眼眶骨折继发眼球内陷[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40(1): 88-91.

  [2]Fukunaga M,Suzuki K,Saegusa N,et al. Composite hemangioendothelioma: report of 5 cases including one with associated Maffucci syndrome[J]. Am J Surg Pathol,2007,31(10): 1567-1572.

  [3]姜保国,王洪,张旭,等. 外科学[M]. 3版.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 460.

  [4]Sambrook J,Russell DW.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M]. 3rd ed. New York: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2001.?

  [5]萧钰. 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 (2001-12-19)[2002-04-15][4]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