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人怀(中国板壳结构分析与应用专家)

由网友(注定输给时间)分享简介:刘人怀(一九四零年零七月二零日- ),出熟于4川省成都市,结业于兰州大教,中国板壳布局阐发取使用博野。一九八二年,获中国科教院科技结果2等惩;一九八九年,获国度学委科技前进2等惩;一九九七年,获广东省天然科教1等惩;二零零一年,获日原创价大教最低声誉惩;二零零五年,获国度讲授结果2等惩;一九九九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机械...

刘人怀(1940年07月20日- ),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毕业于兰州大学,中国板壳结构分析与应用专家。

院士 论剑 支招广州制造业 广州可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抢占先机

1982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1989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1年,获日本创价大学最高荣誉奖;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2000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1]在国际上第一次提出了精密仪器仪表心脏——弹性元件设计公式。系统提出了夹层和复合材料飞行器结构元件设计公式。在厚板壳弯曲领域进行了创造性研究,提出了弯曲理论及相应的设计公式。此外,还在管理科学理论与应用方面开展了研究。出版学术著作7本,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用英文发表的论文60多篇。指导博士生35人,硕士生90人。是我国板壳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开拓者之一。

中文名

刘人怀

性别

出生日期

1940年7月20日

教育背景

兰州大学

研究领域

板壳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

人物简介

  刘人怀(1940.7.20-)。板壳结构分析与应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省成都市人。196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原暨南大学教授、校长,现任澳门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科技委管理科学部主任。

我国板壳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开拓者之一。与他人共同创立求解非线性微分方程的修正迭代法,研究了6类板壳的非线性弯曲、稳定和振动问题,在国际上第一次提出了精密仪器仪表心脏——弹性元件设计公式。系统提出了夹层和复合材料飞行器结构元件设计公式。在厚板壳弯曲领域进行了创造性研究,提出了弯曲理论及相应的设计公式。上述成果受到工程重要应用。此外,还在管理科学理论与应用方面开展了研究。获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培养博士近40人。

社会职务:

教育部力学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和仪表元件学会理事长;广东省科协副主席;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咨询活动中心主任

简介:

1940年7月生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西街。

1952年9月至1955年7月在新繁县第一初级中学读书。

1955年9月至1958年7月在温江县中学读书。

1958年9月至1963年7月在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和力学专业读书,曾任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生会主席等职。

195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3年8月至1978年3月任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助教。

1978年3月至1986年1月任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副系主任、校学报副主编和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其间曾于1981年3月至1983年4月作为西德洪堡研究会员,赴西德鲁尔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任客座教授,并担任鲁尔大学中国科学家和留学生联合会第一任主席。

1986年2月至1991年11月任上海工业大学和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兼经济管理学院首任院长和预测咨询研究所所长等职,其间曾于1988年9月至11月任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土木工程系访问研究科学家。

1991年11月任暨南大学副校长;1995年12月至2006年1月任校长,1996年12月至2000年2月兼任党委书记;并兼任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1996年2月至2006年4月任暨南大学董事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2000年9月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首批院士。

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广东省政协常委和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现兼任教育部高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和仪表元件学会理事长,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理事,广东省科协副主席,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科技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校设置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咨询活动中心主任,《振动工程学报》主编,《复合材料学报》副主编,《应用数学和力学》(中、英文版)常务编委,《固体力学学报》编委,《管道技术与设备》编委会副主任,《管理评论》编委,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华侨大学兼职教授等职。

刘人怀是我国板壳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开拓者之一。1965年,他与叶开源教授共同创立适于求解非线性微分方程的修正迭代法。他系统创造性地研究了六类板壳:波纹板壳、单层板壳、双层金属旋转扁壳、夹层板壳、网格扁壳和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建立了非线性理论,求解了非线性弯曲、稳定和振动问题,对航天航空、精密仪表、石油化工、船舶和建筑等工程设计有重大意义。同时,他还创立了实用的厚壁结构理论,成功地用于高压超高压容器和铁路高桥墩试制设计。此外,他还进行经济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为上海浦东新区建设等提供了研究成果。

在高校领导岗位任职20年期间,他强调务实、认真和严格,为造就高素质科技人才,进行了不懈努力。

出版学术著作7本,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用英文发表的论文60多篇。指导博士生35人,硕士生90人。

1982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1989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和1998年两次获国务院侨办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6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1997年、2001年和2005年三次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989年获全国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称号,1990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获国务院侨办优秀教师称号,1999年获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称号,2000年获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2001年获日本创价大学最高荣誉奖,2005年获香港理工大学杰出中国访问学人称号。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2000年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