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海槽(2023最新冲绳海槽百科介绍)

由网友(▓染指的青春)分享简介:冲绳海槽是东海大陆架边沿,位于琉球群岛以及垂钓岛之间,果琉球海沟的岩石圈扩大而造成的弧后盆地,大部门深度逾一,零零零米,最大深度二,七一六米。冲绳海槽把中国的垂钓台列屿以及琉球群岛分隔。二零一二年九月一六日,交际部暗示,中国当局决议向《结合国陆地法条约》创造的大陆架边界委员会提接东海部门海疆二零零海里之外大陆架齐整界案,由此...

       冲绳海槽是东海大陆架边缘,位于琉球群岛和钓鱼岛之间,因琉球海沟的岩石圈扩展而形成的弧后盆地,大部分深度逾1,000米,最大深度2,716米。冲绳海槽把中国的钓鱼台列屿和琉球群岛分开。2012年9月16日,外交部表示,中国政府决定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东海部分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由此中国在东海的大陆架自然延伸到冲绳海槽。

中文名

冲绳海槽

外文名称

okinawa trough

形状

狭长带状弧

开始形成时间

早中新世末

面积

24.6万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

东海大陆架外缘

长度

840公里

地理概述

中国科考船在冲绳海槽作业遭日舰阻挠

冲绳海槽是东海大陆架的边缘,位于琉球群岛和中国钓鱼岛之冲绳海槽位置之间,是因琉球海沟的岩石圈扩展而形成的弧后盆地,大部分深度逾1,000米,最大深度2,716米。冲绳海槽把中国的钓鱼台列屿和琉球群岛分开。历史上是中国和琉球王国的天然分界线。根据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中国在东海的大陆架自然延伸到冲绳海槽,从中国领海基线量起超过200海里。

冲绳海槽面积约24.6万平方公里,地形的基本特点是呈长条状弧形展布,全长840公里,其上发育有海山、海丘、海山脊、地堑槽等多种构造地貌。水深自东北向西南增大,最大水深位于久米岛西南方槽底平原中心附近,水深2050米(海洋地质调查局已实测到的水深)。据其地形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西侧槽坡地形区,东侧槽坡地形区和槽底平原地形区。

地质特征

除了地貌、沉积物和古生物化石的不同,冲绳海槽区和东海大陆架在地质特性方面也有几大差异。据海洋地球物理资料计算,与东海大陆架和琉球岛弧厚达30公里以上的地壳相比,冲绳海槽区的地壳变薄,仅21~24公里。冲绳海槽中央断裂下面的地幔深度只有15公里,表明它是一个刚从大陆地壳上分化出来的地质构造单元,已从东海大陆架分离出来,逐渐失去了陆架的性质。冲绳海槽区热流值较高,水深大于2000米的海槽中心部位,平均热流量都超过正常值,最高可达到10个热流量单位。而大陆架区仅0.5-1个热流量单位,琉球群岛也为0.62~1.66个热流量单位,冲绳海槽区热流量值变化幅度也很大,平均热流值偏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地壳中放射性物质引起的,而极高值则是现代的浅成火成岩侵入作用造成的。热流值的变化特征恰好表明冲绳海槽是一个介于活动与不活动之间的边缘盆地。

内部特征

冲绳海槽区还是一个强烈磁异常带。在海槽的主体部位,常见有高耸的海底山,已知较大的有11处,高差达600米,宽20公里,海底山常沿海槽的南北走向连成一体,形成链状海底山脉,而且相应的磁异常大,变化剧烈,具有玄武岩磁场的特征。据磁力测量,发现磁性体一般埋深仅1.5公里,在该磁场异常带上曾采掘到一些安山岩、玄武岩、蛇纹岩和浮岩等碎块,表明该海山链为部分裸露在水下的火山岩基底隆起带,而东海陆架区和琉球群岛则很少发现此种现象。上述资料表明,冲绳海槽区是个大陆边缘盆地,它的基底具有过渡性地壳的特征,是东海大陆架的清楚外界。中国大陆与日本琉球群岛之间的东海大陆架的天然分界,应位于冲绳海槽的中心线。那种片面强调中日“共处同一大陆架”,单方面主张中间线方法的论点是缺乏事实根据的。根据冲绳海槽的特点及两侧的差异性,这个海槽是中国大陆和日本琉球群岛各自向海中自然延伸的终点,因此把它作为中国与日本在东海的自然分界线是公平合理的,既符合国际上一般公认的大陆架概念,也反映了东海的历史、地理和地质构造特征。

地理分界线

从国际惯例来看,世界上海岸相向国家间以海槽划界早有先例。如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1972年划分帝汶海陆架时,即以帝汶海槽划界;1969年国际法院关于欧洲北海大陆架划界的判词中也曾指出:“划定海域界限时,应把构成每一当事国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人海或海底的大陆架的一部分,尽量给予该国,而不侵占另一当事国的陆地领土自然延伸部分。”

冲绳海槽分界

冲绳海槽比挪威海槽既宽且水更深,有充分的理由作为东海大陆架的分界。最后还应该提出,琉球群岛并没有连续的海岸线。琉球群岛主要由先岛诸岛、冲绳诸岛、奄美诸岛和吐噶喇列岛组成,它是一群零星分散的小岛,远离日本本土的本州、北海道、九州和四国四个大岛。琉球群岛岛屿之间相距甚远,如久米岛到宫古岛之间相隔200多公里,有些岛屿之间为水深超过1000多米的海沟所隔,不能形成连续的领海基线。有些岛礁上根本无人居住,不能以这群零星小岛和中国大陆对分东海大陆架。《公约》第121条第3款规定:“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的岩礁,不应有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这就清楚表明欲以琉球群岛平分东海大陆架,跟上述规定也是有矛盾的。中国是幅员广大的大陆国家,也是个海域辽阔、岛屿众多的海洋大国,不仅有漫长的海岸线,而且海洋开发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有足够的理由享有东海大陆架的合法海洋权益。

文献记载

清代自汪楫始还开创了“过沟祭海”制度。历届册封使对中琉界沟多有记载和题咏:郭汝霖《使琉球录》:“六月二十九日,封王礼毕,守候风汛回国。……十月初九日登舟,……至二十六日,许严等来报曰:渐有清水,中国山将望乎?二十七日,果见宁波山。”夏子阳、王士贞《使琉球记》:“二十七日,午后过钓鱼岛,次日过黄尾屿,……连日所过水皆深黑,宛如浊沟积水,或又如靛青色,忆前《使录补遗》称:去由沧水入黑水,信哉言矣!十一月二十一日,向晓开洋,……二十九日,隐隐见一船,众喜谓:有船则去中国不远,且离黑入沧,必是中国界。”

使琉球杂录

张学礼《使琉球杂录》:“六月初九日,浪急风猛,水飞如立,舟中人颠覆呕逆,呻吟不绝,水色有异,深青如蓝。舟子曰:入大洋矣。顷之有白水一线,横亘南北。舟子曰:过分水洋矣。此天之所以界中外者。”汪楫《使琉球录》:“二十五日,……薄暮过郊,或作沟,风涛大作,投生猪羊各一,泼五斗米粥,焚纸船,鸣钲击鼓,诸军皆甲露刃,俯舷作御敌状,久之始息。问郊之义何取?曰:中外之界也。界于何辨?曰:悬揣耳。然顷者恰当其处,非臆度也。”徐葆光《中山信录传》:“二月十六日癸丑,巳刻封舟自琉球那霸开洋,……二十日丁巳,……船共行二十六更半。是日海水见绿色,夜过沟祭海神。”周煌《琉球国志略》:“环岛皆海也。海面西距黑水沟,与闽海界。福建开洋至琉球,必经沧水过黑水,古称沧溟。溟与冥通,幽元之义。又曰东溟。琉地固巽方,实符其号。”周煌从客王文治《渡海吟》:“黑水之沟深似墨,浑沌如游邃;古初元黄不辨乾坤色,那须燃犀更照耀;飒飒阴风战毛骨,方知中外有分疆;设险惟天界殊域,我闻百川万派清浊殊于廓。”

分界线

2009年5月,中国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了关于确定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初步信息,表示中国正在进行提交划界案的准备工作,并将在适当时候提交。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如从领海基线量起超过200海里,应将有关情报提交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委员会应就有关划定大陆架外部界限的事项向沿海国提出建议。根据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中国在东海的大陆架自然延伸到冲绳海槽,从中国领海基线量起超过200海里。2012年9月16日外交部表示,中国政府决定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东海部分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国家海洋局相关技术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具体坐标

根据中国递交文件的说明,选取最大水深点(所有剖面图中的D 点)作为东海大陆架外部界线点的基本主张(即冲绳海槽的最大水深点),这四点分别是:

一、北纬28°28'13.7700"、东经127°32'04.0600";水深值为1177.76米,距离领海基线261海里。

二、北纬27°33'41.3900"、东经127°17'39.4400";水深值为1631.84米,距离领海基线277海里。

三、北纬26°19'25.2000"、东经125°54'44.9700";水深值为2134.42米,距离领海基线247海里。

四、北纬25°16'19.1300"、东经124°20'23.5900";水深值为2252.62米,距离领海基线228海里。

我们利用软件将此四点精确确定并连接,就得到了中国主张的东海大陆架大致外部界线,因中国政府可能还会向联合国提交更为精细的划界点,仅供参考。

以冲绳海槽的最大水深点为中日大陆架的分界,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分界主张。中国政府还在该文件第11条声明,“将按照其一贯立场,与海岸相邻或相向国家在国际法基础上,按照公平原则,通过和平谈判以协议划定大陆架界限。”

重大意义

体现维权的决心和意志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司长邓中华2012年9月16日就我国政府决定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东海部分海域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案接受媒体采访。邓中华表示,此次提交东海部分海域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案,是中国政府基于客观事实及国际法对沿海国大陆架权利的相关规定做出的决定。邓中华指出,提交外大陆架划界案是一个涉及科学、法律问题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政府有关部门一直在进行积极努力和周密准备。2009年5月中国政府根据有关国际规定提交了东海200海里外大陆架的“初步信息”。现在提交划界案的相关技术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邓中华强调,当前形势下,提交东海外大陆架划界案不仅意味着中国政府行使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的有关权利,履行了有关义务,更是向国际社会进一步宣示和强化了中国在东海的一贯主张,体现了中国政府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坚定决心和意志。

冲绳海槽敏感程度堪比钓鱼岛

根据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由领土向外延伸200海里之内,属于所有国家的排他性经济区(经济专属海域)。中国主张根据公约,按照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来划,即以冲绳海槽为界为两国专属经济区分界。日本则主张用“中间线”划界。

由于双方的根本分歧,中日两国的局长级会谈一直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日本坚持“东海中间线”的根本原因,日本海洋政策研究财团首席研究员川中敬一坦承是因为日本著名学者平松茂雄和其他日本海洋专家提出的‘虹吸现象’”。所谓“虹吸现象”指的是,如果中国在临近“东海中间线”区域开采油气,那么日本一侧的油气会流向中国一侧。

中日东海油气争端源于日本自2004年5 月起对中国“在紧贴中间线中国一侧”海域开发春晓油气田逐步升级的反应。由于分享中国在东海调查与试验开采油气田的资料和停止开发活动的无理要求被拒绝,日本遂采取了一系列扩大事态的对抗行动。当时日本媒体也大肆炒作,说中国在日本主张的中间线附近开采天然气,使东海突然成了日中对立的“紧张之海”。[1]

中国最先进的海洋科考船“科学号”4月抵达冲绳海槽,考察深海海洋环境与生态系统,而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声称中方船只连续两天进入了日方所谓的专属经济区,要求中方停止科考。

“科学号”4月12号清晨抵达作业区,对冲绳海槽热液区的热液喷口、周围海域物理化学环境,进行现场原位观测和取样分析。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4月12号和13号连续两天发现“科学号”,在冲绳县久米岛附近、所谓的日本专属经济区内开展疑似海洋调查活动,那霸海上保安总部说,日方巡逻船要求“科学号”停止活动,称未经允许不得在日本专属经济区开展调查活动,但中方未作回应。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