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勤之(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家)

由网友(芡念)分享简介:周勤之(一九二七年一一月二三日⑵零二二年六月七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制造工艺取设备博野,中国静压轴启开创人之1,曾任东华大教传授、上海机床厂低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一九五零年,结业于中华工商博科黉舍。一九九五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勤之组织引导研发的紧密分度技能、交少丝杆技能、单薄膜反馈...

周勤之(1927年11月23日-2022年6月7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家,中国静压轴承开创人之一,曾任东华大学教授、上海机床厂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11月23日出生的名人伟人大全

1950年,毕业于中华工商专科学校。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勤之组织指导研发的精密分度技术、接长丝杆技术、双薄膜反馈双边随动阀、磁分度技术、平面智能研磨技术等分别达世界先进水平和领先地位 。

2022年6月7日,周勤之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1]

中文名

周勤之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27年11月23日

逝世日期

2022年6月7日[1]

性别

职业

科学家

主要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地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

人物生平

1927年11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

1950年,毕业于中华工商专科学校。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逝世

2022年6月7日,周勤之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1]

研究方向

机械制造,精密加工,精密测试。[2]

主要成就

中国静压轴承开创人之一,新开发的动静压轴承在高精度外圆磨床用卡盘夹磨工作圆度<0.08μm,为当代国际最高水平。吸收国外技术试验开发镜面磨削外圆磨床开创中国镜面磨削先河。直接参与并组织指导研究开发的精密分度技术、接长丝杆技术、双薄膜反馈双边随动阀、磁分度技术、电子全闭环磨齿机、平面智能研磨等技术,为精密机床的开发打下基础。

科研成果

1、镜面磨削技术,磨削工件表面粗糙度Ra达0.01μm

2、所开发的动静压轴承,用卡盘磨削外圆,圆度达0.08μm,为当代国际最高水平

3、开发的磁分度技术,其精度为1秒,用动态读数精度为0.2秒

4、5米接长丝杆,精度为0级

5、开发的电子挂轮蜗杆砂轮磨齿机

6、开发的共轭法凸轮磨床,比国外凸轮磨床提高效率10倍

7、差动式干涉比对仪(高精度微位移干涉仪)精度1nm,分辨率0.2nm

8、外圆深切缓进高速外圆磨床为世界最高效率,在工件一转下可切削14mm

9、金刚滚轮修正技术[2]

荣誉表彰

时间获得荣誉颁发单位
199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1]
1956年第一届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国务院
1956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第一机械工业部
1955年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政府
1954年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政府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电子挂轮蜗杆砂轮磨齿机)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金刚滚轮修正技术)

上海市发明一等奖(差动式干涉比对仪)

国家发明三等奖(高精度微位移干涉仪)[2]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