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古籍)

由网友(指尖花成双)分享简介:荀子晚年踊跃从事讲授以及著作,首要思惟都反应正在《荀子》1书中。《荀子》的文章论题光鲜,布局谨严,说理透辟,有很弱的逻辑性,对于后世说理文章有1定作用。此中5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教文体,对于汉赋的成长起到了促成做用。由于荀子是第1个应用赋的名称以及用答问体写赋的人,以是,前人将他以及伸本1起尊称为“辞赋之祖”。[一]基原内容...

荀子晚年积极从事教学和著述,主要思想都反映在《荀子》一书中。《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其中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对汉赋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因为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所以,后人将他和屈原一起尊称为“辞赋之祖”。[1]

基本内容

图片 品牌 怎么样 淘宝商城 天猫商城精选 京东商城 拼多多商城

  《荀子》·二十卷(内府藏本)

  周荀况撰。况,赵人。尝仕楚为兰陵令,亦曰荀卿。汉人或称曰孙卿,则以宣帝讳询,避嫌名也。《汉志·儒家》载《荀卿》三十三篇。王应麟《考证》谓当作三十二篇。刘向《校书序录》称孙卿书凡三百二十三篇,以相校除重复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三篇,为十二卷,题曰《新书》。唐杨倞分易旧第,编为二十卷,复为之注,更名《荀子》,即今本也。考刘向《序录》,卿以齐宣王时来游稷下。后仕楚,春申君死而卿废。然《史记·六国年表》载春申君之死,上距宣王之末凡八十七年。《史记》称卿年五十始游齐,则春申君死之年,卿年当一百三十七矣。於理不近。晁公武《读书志》谓《史记》所云年五十为年十五之讹,意其或然。宋濂《荀子》书后又以为襄王时游稷下,亦未详所本。总之战国时人尔,其生卒年月已不可确考矣。况之著书,主於明周孔之教,崇礼而劝学。其中最为口实者,莫过於非十二子及性恶两篇。王应麟《困学纪闻》据《韩诗外传》所引,卿但非十子,而无子思、孟子,以今本为其徒李斯等所增,不知子思、孟子后来论定为圣贤耳。其在当时,固亦卿之曹偶,是犹朱、陆之相非,不足讶也。至其以性为恶,以善为伪,诚未免於理未融。然卿恐人恃性善之说,任自然而废学,因言性不可恃,当勉力於先王之教。故其言曰:凡性者,天之所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其辨白伪字甚明。杨倞注亦曰:伪,为也。凡非天性而人作为之者,皆谓之伪。故伪字人旁加为,亦会意字也。其说亦合卿本意。后人昧於训诂,误以为真伪之伪,遂哗然掊击,谓卿蔑视礼义,如老、庄之所言。是非惟未睹其全书,即性恶一篇自篇首二句以外,亦未竟读矣。平心而论,卿之学源出孔门,在诸子之中最为近正,是其所长;主持太甚,词义或至於过当,是其所短。韩愈大醇小疵之说,要为定论。馀皆好恶之词也。杨倞所注亦颇详洽。《唐书·艺文志》以倞为杨汝士子,而宰相世系表则载杨汝士三子:一名知温,一名知远,一名知至,无名倞者。表志同出欧阳修手,不知何以互异,意者倞或改名,如温庭筠之一名岐欤?

  《荀子》与《老子》、《庄子》等书合称六子全书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