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统一筹备会(2023最新国语统一筹备会百科介绍)

由网友(辣酒入肠)分享简介:北洋当局以及人民当局期间教诲部附设的奉行国语的机构。北洋当局期间称“国语同一筹备会”,简称“国语同一会”,建立于一九一九年四月二一日。中文名国语同一筹备会创造期间北洋当局以及人民当局期间会少弛1麐类型协会建立时间一九一九年四月二一日又名国语同一筹备委员会协会组成会少弛1麐,副会少袁希涛、吴敬恒,会员中有由教诲部指派的黎锦熙...

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教育部附设的推行国语的机构。北洋政府时期称“国语统一筹备会”,简称“国语统一会”,成立于1919年4月21日。

中文名

国语统一筹备会

设立时期

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

会长

张一麐

类型

协会

成立时间

1919年4月21日

又名

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

协会构成

中文版来了 2017国际乒联最新认证长胶胶皮完整列表

会长张一麐,副会长袁希涛、吴敬恒,会员中有由教育部指派的黎锦熙、陈懋治、沈颐、李步青、陆基、朱文熊、钱稻孙等,由部辖学校推选的钱玄同、胡适、刘复、周作人、马裕藻等,由会中陆续聘请的赵元任、汪怡、蔡元培、白镇瀛、萧家霖、曾彝进、孙世庆、方毅、沈兼士、黎锦晖、许地山、林语堂、王璞等,先后共172人。1928年由国民政府改名为“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聘定吴敬恒为主席,钱玄同、黎锦熙、陈懋治、汪怡、沈颐、白镇瀛、魏建功 7人为常务委员,蔡元培、张一麐、李石曾、李书华、李步青、胡适、刘复、周作人、陆基、朱文熊、曾彝进、孙世庆、方毅、沈兼士、许地山、林语堂、任鸿隽、马体乾、钱稻孙、马裕藻、萧家霖等31人为委员。

历史发展

在北洋政府时期,“国语统一筹备会”设有“汉字省体委员会”、“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审音委员会”、“国语辞典委员会”和“国语辞典编纂处”等机构。

国民政府时期,“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的任务为:

①编辑国语书刊;

②撰拟和刊布国语宣传品;

③征集和审查国语读物;

④编制关于国语的各项统计;

⑤调查国语教育状况;

⑥视察学校国语教学;

⑦计划各种促进国语统一的办法。

所做工作

“国语统一筹备会”和“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先后做了以下的工作:

1.分期举办国语讲习所、国音字母讲习所和协助各地举办讲习班;

2.修订注音字母方案;

3.修改国音标准;

4.制订《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5.规定注音字母单用和“词类连书”办法;

6.促请国民党政府大学院公布《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作为注音字母第二式;

7.编辑出版《国音常用字汇》,并请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公布“新国音”标准;

8.设计铸造汉字旁附注音字母的注音汉字字模;

9.成立“中国大辞典编纂处”,进行大规模的辞典编辑工作。第一部完成的辞典为《国语辞典》;

10.出版《国语月刊》、《国语周刊》、《国语旬刊》等宣传和研究国语的刊物;

11.成立“国语文献馆”,对国语史料进行调查、征集、整理、陈列、统计;

12.调查全国语言分布状况;

13.调查学校教育和民众教育的国语教学状况。

后期结果

“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在抗日战争时期工作停顿。抗战胜利后,“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继续出版注音书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的机构不再存在,“中国大辞典编纂处”一部分并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一部分并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