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中学(2023最新浦东中学百科介绍)

由网友(笑谈风华)分享简介:浦东中教,一九零七年邪式开教,位于上海市,截至二零一五年五月七日,占地五零多亩,是区试验性树模性低中,校少是倪瑞亮,校训是“勤朴”。[一]截至二零一五年五月七日,浦东中教具备市名师名校少后备四名。[一]浦东中教自二零一五年招熟起,零丁组修一个“修平中教·浦东中教立异试验班”,黉舍的闻名校友有弛闻天、钱昌照、蒋经国等人。...

浦东中学,1907年正式开学,位于上海市,截至2015年5月7日,占地50多亩,是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校长是倪瑞明,校训是“勤朴”。[1]

截至2015年5月7日,浦东中学具有市名师名校长后备4名。[1]

浦东中学自2015年招生起,单独组建1个“建平中学·浦东中学创新实验班”,学校的著名校友有张闻天、钱昌照、蒋经国等人。[1]

中文名

上海市浦东中学

外文名

ShanghaiPudong High School

现任校长

倪瑞明

所属地区

上海市浦东新区

校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科西路1105号

主要奖项

浦东新区第二批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校训

勤朴

简称

浦中

创办时间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3月8日

知名校友

张闻天、蒋经国、谢晋、殷夫等

类别

公立高中

校箴

克己互助

历史沿革

魔都那些历史悠久的中学 有你的母校吗

1907年,杨斯盛捐银三十余万两创立浦东中学,聘黄炎培先生为首任校长。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12月,浦东中学校舍建成,杨公斯盛聘李平书、秦砚畦、黄炎培、顾冰畦、陆逸如、张伯初、孟子铨为校董。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3月8日浦东中学正式开学。延聘黄炎培先生为首任校长。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4月30日杨公积劳成疾,不幸辞世。临殁遗嘱子孙“不得干预校产校务”。还忧虑教室黑板有些反光,一再叮嘱“校中黑板必须改良!”

1911年(清宣统三年)5月,清政府追授杨公斯盛盐运使衔,并列入国史馆列传,誉之为“慨磬巨金,广建学校”。1914年,四方人士纷纷募捐为杨公建铜像,连袁世凯、黎元洪两任大总统也为此各捐一千银元。杨公造像始终为广大返校老校友景仰追思。时至今日,每年清明,学校全体师生都要举行祭扫仪式,缅怀杨公崇高品格,传承先烈革命精神。

解放后,学校迁回原址(1937年8月13日遭日机炸毁,后迁址浦西,1951年返迁废墟之上)。在历任领导和教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逐步振兴。

十余年来,浦东新区政府对学校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整体改造,历史名校浦东中学遂有今日之新貌。学校领导以勤朴校训为立校之基,不断改革进取,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良好业绩,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1996年学校被命名为“浦东新区首批德育基地”,2000年被命名为“浦东新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获得的主要荣誉称号有:区中学生行为规范三星级示范校、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区优秀党组织、市区科技教育先进单位、区文明单位等。学生在市、区级各类竞赛中获奖五百多次,有一百五十余人次在全国、市、区级教育刊物发表论文,不少教科研项目获区级评比一、二等奖。

2013年8月,浦东新区教育局决定委任原龚路中学校长倪瑞明同志担任浦东中学校长,原校长吴原同志担任校党支部书记。

百年前的现代中学:

教学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

浦东中学是沪上最早创办的现代中学之一。早期的浦东中学占地六十余亩(操场占地二十余亩),设施俱全。据黄炎培先生回忆:“浦中校舍由我设计草图,杨斯盛先生以专家资格亲自督工,学校布局,错落有致,中间是最宏伟坚实的大礼堂,可容千人以上座位,东西各建匡字型的两层楼,楼上楼下各容几十间教室(内含实验室、宿舍、办公室)。两个匡字型向大礼堂对抱着。一边是小学,一边是中学,容量较大。后边两座饭堂,再后面是风雨操场。礼堂前是很大的运动场,设有各种运动器具。校舍以北是杨先生别墅,花木满庭,下临白莲泾,清幽绝俗”。

当时浦中教学设施为国内一流。在实验方面,有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其中仪器设备、标志药品,一应俱全,多为进口,并设有专职管理人员。还设有画室、木工教室等,重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普教与职教的并重。在体育方面,晴雨操场、足球场、篮球场、垒球场、游泳池、网球场等场地齐全;单双杠、秋千架、各种球类,应有尽有。还有气势恢宏的图书馆,藏书丰富。《上海市地方志》载:“建成于民国12年的浦东中学图书馆,至民国21年,藏书达2万余册。”与当时的大学相比也是名列前茅的。

上世纪二十年代校友,原教育部副部长董纯才同志曾说:“我在浦东中学——当年算是全国最好的学校”,这当然也包括了对办学设施的评价。

浦东中学自创办之初,对师资选任十分严格。黄炎培先生在《八十年来》回忆中说:“我和伯初是直接受杨先生委托的。各科教师,由我严格选聘。”此后历任校长,如秦砚畦、秦景阳、朱叔源、顾珊臣、沈岪斋、姜琦等先生皆十分重视师资选聘,包括外籍教师聘用。数学教师周翰澜、王季梅、许松云,物理教师张靖远,化学教师陆咏秋,都是学有专长,颇负盛名之辈,后来都先后任大学教授。美籍英文教师孟保罗,丹麦籍德、法文教师葛麟书诸君俱备丰富教学经验。

据二十年代浦中教师徐传烈回忆:“国文教师工力浑厚,对经史子集,对答如流。数理化教师非但教科书能正背、倒背,而且对有关教学资料也熟门熟路。”三十年代校友叶馥荪也说:“母校教学水平很高,特别在外语、汉语、数理化方面”;“当时理科班所用数理化教材都是外文原版制”,足见彼时师资力量的雄厚。此外学校广泛邀请名家演讲。杜威、蔡元培、陈独秀、郭沫若、恽代英、华尔德、茅盾、章乃器等中外饱学之士都曾到学校与师生面对面交流。

百年前的教学理论:

以学生、社会之需要设定学制,确立教学目标,设置教材和课程

浦东中学起初中学实行五年制,后改为四年制。1916年8月实行文、理分科,1919年又改为五年,并且为学年制,为减少留级生在时间上的过多损失而每一学期升级一次。1923年实行三三制新学制。1924年为适应青年学生的个性爱好及社会需要,以便因材施教,高中分设升学、普通、职业(设教学、商业两系)三科。1924年开始实行学分制,初中凡习满168分为毕业,高中习满150分为毕业。凡提前习满毕业学分者,即可提前毕业。另,凡学生对某一必修课程确有相当程度,得由学校特许免习,并仍给以学程应得之学分,以资激励。这样的学制显然为学生早日成才提供了鼓励和支持。

另外,学校附设“特别班”,专门招收当时文化落后的边区、内地旧制中学或程度相当的学生。二十年代校友罗尔纲初进浦中时,乃英文白丁,经学校特别补习,旋考上北京大学,治学不辍,成就卓然。他回忆道:“我的家乡广西贵县……我读的旧制中学,英文、数理化等科教师常常请不到……浦中在高中设置特别班……他们可根据短缺的课程选读高中各级课程,上课随班听讲,宿舍则另在一处……我在校时(1925年)这个特别班几乎都是广西、广东、四川的学生,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这是浦东中学对边区、内地的旧制中学生一极大的栽培。”

浦东中学早期的“课程中特别着重数理化,设有专科”,但“重理而不轻文”。初、高中的学科设置分必修和选修两类。至于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学习范围,得因学生学习能力,不受年级固定课程之限制。1924年5月学校各学科教授研究会为使学生选课时,事先了解有关学科之内容,以决取舍,特编订各学科教材纲要(内容包括:每周教授时数及学分制、教学年限、选习程序、教学目的、教材纲要等),汇印成册,提供系统提要简介,俾供学生选择。

因“鉴于注入式教学法之效率过低”而“竭力提倡自学辅导法”。所谓“自学辅导法”就是“学习、工作由学生自动为之,教师仅负辅导补助之责”。各科教师为研究改进教授方法,分别成立各种教授研究会,每月定期研究教学方法,有时邀请校外专家商榷讨论,还审定学程标准、教授用书、编制教材纲要、期刊编辑等。

当时理科除数理化必修外,选修课程有: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微积分;高等物理、高等化学,教材多系英文原版。文科除国文必修外,选修课程有:阅读、修辞、作文、应用文、中国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字学等。外文除英文必修外,选修的有:德文、法文、日文及英文阅读、修辞、作文、应用文、英美文学史等。社会科学除了中外历史、地理、时事等科必修外,选修课程有:政治学、哲学概论、伦理学、人生哲学、法学通论、社会学、经济学、商业概论、商业实践、簿记学、银行学、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法及珠算、打字等。还设置书法课和医学常识、性教育等课程。

丰厚盈趣的学识滋养任凭学生择取,可谓“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此等课程设置,中西合璧,开风气之先,为学生提供了探求知识、发展能力、张显个性的广阔领域,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学校介绍

浦东中学占地50多亩,环境雅致。4栋风格各异的教学大楼和“故居”、“革命烈士纪念碑”、“杨公斯盛造像”、“炎培亭”等人文景观错落有致,透示着历史名校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2006年新区政府拨巨款对学校进行全面的改扩建,一所古朴而又现代的新校园已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办学理念

勤朴立校,传承发展。

办学目标

以素质教育思想和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办学标准为指导,构建学校勤朴文化,加强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稳步提高教育质量,凸现办学特色,,为重振历史名校的雄风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育目标

在党的教育方针统驭下,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勤勉朴实、奋发向上、和谐发展”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

荣誉

该校校风质朴、严谨。近几年来,该校先后获得浦东新区文明单位、浦东新区首批德育基地、区三星级行为规范示范校、浦东新区健康校园、上海市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规模

浦东中学高中部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864人。高中教师66名,其中高级教师22名,一级教师34名,中高级教师占教师数的85%。学校现有区学科带头人1名,区级骨干教师13名,上海市名师(后备)4人。

学校特色

历史上的浦东中学具有多姿多彩、卓有成效的办学特色或亮点。体育便是亮点之一。该校柔道队自建队以来,在市级有关竞赛中成绩斐然,现系浦东新区柔道特色学校。2007年暑期,作为东道主,该校成功举办了“百年校庆——‘世平杯’上海市青少年柔道比赛”(庄世平,三十年代校友,香港著名实业家,杰出侨领,捐资30万港币于母校发展体育事业),荣获高中组团体冠军。

艺术

另外,该校的“纸工艺”不仅在市、区级比赛中屡屡获奖,而且已在区内外不少学校辐射推广;学校“殷夫社”的文学创作,(殷夫系该校20世纪二十年代校友),“也频原创诗歌朗诵社”(胡也频系该校20世纪二十年代校友),“课本剧社”演出的“放下你的鞭子”(20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话剧团的保留节目)均具传承意义的办学亮点。

崭新

在区委、区政府的关怀下,2005年该校作为“创建市、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之一(新区计十所),启动了历史名校重振雄风工程。2013年我校创建新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工作已通过规划评审、中期评审和终结性评审。浦东新区已将浦东中学、川沙中学和高桥中学列为重点扶持的三所高中学校。学校正以坚定的信心,昂扬的斗志,积极扎实有效的行动,推进历史名校振兴工程。历史名校浦东中学必将以崭新的形象屹立于浦东大地。

交通地址

学校位于浦东新区高科西路1105号(近浦三路)。交通便捷,地铁6/7号线、公交219、583、715、771、871、980、992、徐川线等均可到达。

知名校友

上海市浦东中学培养了一大批赤心报国、勇赴国难的革命志士,何挺颖、胡也频、殷夫、邓拔奇、王长庚等十四位烈士是最杰出的代表。

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才,包括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张闻天;国民党知名人士蒋经国、蒋纬国;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经济专家钱昌照;“两弹一星功臣”、“863计划纲要”4位创始人中的两位中科院院士王淦昌、陈芳允;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罗尔纲;会计泰斗潘序伦;银行家、侨界杰出领袖庄世平;教育家王艮仲、董纯才;文学家叶君健、卞之琳、马识途;中科院院士周明镇、赵宗燠、夏坚白、董申保;居里夫人唯一的中国学生、物理学家施士元;党的高级干部李一氓、王翰、朱良;著名导演谢晋;中国工程院院士龚惠兴;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孟晓犁;诗人桂兴华等优秀人才。[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