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野浩(2023最新天野浩百科介绍)

由网友(Connivance 纵容)分享简介:天家浩(Hiroshi Amano,一九六零年九月一一日-),出熟于日原静冈县滨紧市,结业于名古屋大教,电子工程教野,外籍中国工程院院士,二零一四年诺贝我物理教惩得到者。他研发了III族氮化物半导体膜的高温重积慢冲层,制成III族氮化物半导体的发光2极管以及激光2极管,曾得到武田惩、使用物理教会惩等。中文名天家浩外文名あ...

天野浩(Hiroshi Amano,1960年9月11日-),出生于日本静冈县滨松市,毕业于名古屋大学,电子工程学家,外籍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日裔获奖者吐槽科研环境 诺奖大国风光背后存隐忧新闻频道

他研发了III族氮化物半导体膜的低温沉积缓冲层,制成III族氮化物半导体的发光二极管和激光二极管,曾获得武田奖、应用物理学会奖等。

中文名

天野浩

外文名

あまの ひろし/Hiroshi Amano

国籍

日本

民族

大和民族

主要成就

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日期

1960年9月11日

出生地

滨松

性别

星座

处女座

人物履历

1960年静冈县滨松市出生

1983年名古屋大学工学部电子工学科毕业

1988年 名古屋大学大学院博士课程结束

1988年 名古屋大学助手

1989年 取得名古屋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1992年 名城大学理工学部讲师

1998年 名城大学助教授

2002年 名城大学教授

2010年 名古屋大学教授

科学研究

1986年,赤崎勇和天野浩首次制成高质量的氮化镓晶体,他们所采用的方法是在蓝宝石衬底上涂上一层氮化铝材料,并在上面生长氮化镓晶体。到了1980年代末,他们在创设p层的工作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当赤崎勇和天野浩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培养出的氮化镓晶体时,他们无意间注意到在用电镜观察时晶体的发光强度似乎增强了,这说明扫描电镜产生的电子流能够提升p层的效率。到了1992年,他们终于制成第一个发蓝光的二极管。

诺贝尔奖

2014年10月7日,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因发现新型节能光源而获得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将平分8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1万美元)的奖金。

荣誉记录

1991年 电气学会发表论文奖

1994年 光电子会议特别奖

1996年 美国IEEE/LEOS工程功绩奖

1998年 应用物理学会奖

1998年 英国排名奖

2001年 文学术赏奖

2002年武田奖

2003年 SSDM Award

2008年 日本结晶成长学会论文奖

2014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