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流感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简称)

由网友(蜜汁)分享简介:乙型流感病毒,是风行性伤风病毒的简称,有感染性,属于丙类感染病。[一]乙型流感病毒是经由过程侵进呼吸谈的纤毛柱状上皮粗胞并正在其内复制,借神经氨酸酶(1种糖卵白)的做用从粗胞开释,再侵进其余粗胞,惹起粗胞变性、坏逝世以及穿落,孕育发生炎症反映,入而呈现临床病症。[一]乙型流感病毒首要经飞沫流传,病毒由感染源经由过程咳嗽、喷嚏等排出飞沫,...

乙型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简称,有传染性,属于丙类传染病。[1]

乙型流感病毒是通过侵入呼吸道的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并在其内复制,借神经氨酸酶(一种糖蛋白)的作用从细胞释放,再侵入其他细胞,引起细胞变性坏死和脱落,产生炎症反应,进而出现临床症状。[1]

乙型流感病毒主要经飞沫传播,病毒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等排出飞沫,使易感者吸入而感染。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1]

中文学名

乙型流感病毒

病毒界

组成

血凝素(H)、神经氨酸酶(N)

态势

暴发或小流行

拉丁学名

influenza B virus

病毒简介

祸害莱州孩子的病毒到底是啥 医院爆满 这次尤其凶猛,大家警惕

流感病毒的外层有两种不同糖蛋白构成辐射状突起,即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就是指H和N抗原结构的改变。乙型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很慢。如果H和N都发生了大的变异,便产生了新的亚型(质变),如1957年H2N2(甲2亚型)、1968年以后的H3N2(甲3亚型)。乙型流感病毒间同样有变异,但未划分成亚型转变。

中国流行的有甲3和甲1两个亚型毒株,乙型病毒中同时存在有两个系抗原性和基因特性明显不同的毒株。

乙型流感呈暴发或小流行,不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至今还未找到它存在于人之外的其他动物中的证据。

分清甲型和乙型

流感病毒(正黏液病毒科)为单链RNA膜病毒,其RNA含有八个片断。流感病毒的基因结构使其有不断交换基因片断进而形成优势变异的条件。根据核蛋白和膜表面蛋白抗原,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猪和禽类可携带甲型流感,人乙、丙型流感仅在人之间转播。甲型和乙型流感的临床症状相似,但是甲型流感病毒导致的住院率四倍于乙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通常有肌炎及胃肠道症状。丙型流感很少有下呼吸道症状,但偶尔会造成上呼吸道疾病。

病毒转化

在流感流行季节采取以接种流感疫苗为主的综合措施加以预防,对控制流感的流行非常有效。”高峻璞说,广大群众了解流感的预防知识,主动接受免疫接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将是人群预防流感的关键。而卫生部门则是流感防控和防控知识普及的核心阵地。为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发起、组织了这次流感防控会议,全国11所城市疾控中心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专家指出,根据往年的经验看,包括我国在内,北半球流感流行要等到12月份到明年1月份,预计2010-2011年冬春流行的主要毒株是季节性流感甲型H3N2,甲型H1N1仍然会比较活跃,同时乙型流感病毒也存在,所以说流感防控的形容依旧比较严峻。专家指出,我国流感小规模暴发有85%是在学校。

接种疫苗

由于今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已经转化为季节性流感,所以今年新推出的流感疫苗是“混合型”的,既能防季节性流感,也能防甲型H1N1流感。也就是说打一针,就能对今年流行的三种毒株产生抗体。

重点接种人群是:5岁及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及以下的婴幼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哮喘、慢阻肺、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等;养老院和其他慢性病康复机构的工作人员、流感高危人员的家庭成员及照看、护理他们的人员;医疗卫生保健人员。

禁忌接种者为:对鸡蛋和任何一种疫苗成分过敏的人群、中度或重度急性发热的病人、曾患格林巴利综合征者。

2018年6月11日,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在我国获批上市,用于预防3岁及以上人群流感病毒的感染,获批上市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除包含普通三价流感疫苗的A1、A3、BV型病毒外,还包含BY型流感病毒。[2]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