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保税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由网友(喜你众所皆知)分享简介:综合保税区是创造正在内海洋区的具备保税港区功效的海闭特殊羁系区域。由海闭参考无关划定对于综合保税区举行办理,履行保税港区的税送以及外汇政策,散保税区、出嘴添工区、保税物流区、口岸的功效于1身,可以成长国际直达、配收、洽购、转嘴商业以及出嘴添工等营业。[一]二零二一年头,国务院邪式批复创造陕西杨凌综合保税区,天下独一农业特点的综...

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1]

不仅是自贸区,上海还全线升级了这些海关特殊监管区

2021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陕西杨凌综合保税区,全国唯一农业特色的综合保税区正式落户杨凌。

中文名

综合保税区

拼音

zong he bao shui qu

相关功能

具有保税港区功能

外文名

Integrated Free Trade Zone

设立地点

内陆地区

性质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简介

综合保税区和保税港区一样,是中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与保税区一词之差,却功能更为齐全,它整合来原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多种外向型功能区后,成为更为开放的一种形态,也更符合国际惯例。

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根据现行有关政策,海关对保税区实行封闭管理,境外货物进入保税区,实行保税管理;境内其他地区货物进入保税区,视同出境;同时,外经贸、外汇管理部门也对保税区实行相对优惠的政策。企业在综合保税区开展口岸作业业务,海关、商检等部门在园区内查验货物后,可在任何口岸(海港或空港)转关出口,无须再开箱查验。

税收政策

国外货物入区保税;

货物出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

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

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2019年1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促进综合保税区升级,打造高水平开放新平台;决定推出便利化改革措施,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注销难”问题。

分布名单

综合保税区区域分布及名单(截至2021年1月15日)

省市自治区

关区

名称

北京

北京

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

天津

天津

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

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

天津港综合保税区

天津泰达综合保税区

河北

石家庄

曹妃甸综合保税区

秦皇岛综合保税区

廊坊综合保税区

石家庄综合保税区

山西

太原

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

满洲里

满洲里综合保税区

辽宁

大连

大连大窑湾综合保税区

大连湾里综合保税区

营口综合保税区

沈阳

沈阳综合保税区

吉林

长春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

珲春综合保税区

黑龙江

哈尔滨

绥芬河综合保税区

哈尔滨综合保税区

上海

上海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

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

上海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

松江综合保税区

金桥综合保税区

青浦综合保税区

漕河泾综合保税区

奉贤综合保税区

嘉定综合保税区

江苏

南京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

昆山综合保税区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保税区

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

盐城综合保税区

淮安综合保税区

南京综合保税区

连云港综合保税区

镇江综合保税区

常州综合保税区

吴中综合保税区

吴江综合保税区

扬州综合保税区

常熟综合保税区

武进综合保税区

泰州综合保税区

南通综合保税区

太仓港综合保税区

江阴综合保税区

徐州综合保税区

浙江

宁波

宁波梅山综合保税区

宁波北仑港综合保税区

宁波前湾综合保税区

杭州

舟山港综合保税区

杭州综合保税区

嘉兴综合保税区

金义综合保税区

温州综合保税区

义乌综合保税区

绍兴综合保税区

安徽

合肥

芜湖综合保税区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

合肥综合保税区

马鞍山综合保税区

安庆综合保税区

福建

厦门

厦门海沧港综合保税区

厦门象屿综合保税区

泉州泉州综合保税区

福州

福州综合保税区

福州江阴港综合保税区

江西

南昌

九江综合保税区

南昌综合保税区

赣州综合保税区

井冈山综合保税区

山东

济南

潍坊综合保税区

济南综合保税区

东营综合保税区

济南章锦综合保税区

淄博综合保税区

青岛

青岛前湾综合保税区

烟台综合保税区

威海综合保税区

青岛胶州湾综合保税区

青岛西海岸综合保税区

临沂综合保税区

日照综合保税区

青岛即墨综合保税区

河南

郑州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

郑州经开综合保税区

南阳卧龙综合保税区

洛阳综合保税区

开封综合保税区

湖北

武汉

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

武汉经开综合保税区

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

宜昌综合保税区

襄阳综合保税区

湖南

长沙

衡阳综合保税区

郴州综合保税区

湘潭综合保税区

岳阳城陵矶综合保税区

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

广东

广州

广州南沙综合保税区

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

深圳

深圳前海综合保税区

深圳盐田综合保税区

深圳坪山综合保税区

黄埔

广州黄埔综合保税区

东莞虎门港综合保税区

拱北

珠海高栏港综合保税区

汕头

汕头综合保税区

梅州

梅州综合保税区

湛江

湛江综合保税区

广西

南宁

钦州综合保税区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

北海综合保税区

南宁综合保税区

海南

海口

海口综合保税区

重庆

重庆

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

重庆两路寸滩综合保税区

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

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

重庆万州综合保税区

四川

成都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

成都高新西园综合保税区

绵阳综合保税区

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

泸州综合保税区

宜宾综合保税区

贵州

贵阳

贵阳综合保税区

贵安综合保税区

遵义综合保税区

云南

昆明

昆明综合保税区

红河综合保税区

陕西

西安

西安综合保税区

西安关中综合保税区

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

西安航空基地综合保税区

宝鸡综合保税区

陕西西咸空港综合保税区

甘肃

兰州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

宁夏

银川

银川综合保税区

新疆

乌鲁木齐

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

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

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

喀什综合保税区

青海

西宁

西宁综合保税区

西藏

拉萨

拉萨综合保税区

参考资料[2][3]

主要保税区

2016年1月,国务院近日以国函〔2016〕21号文件批复同意设立江阴综合保税区,标志着江阴临港开发区申报国家综合保税区正式获批,这是临港开发区建成的第11个国家级平台。

江阴综合保税区位于临港开发区原申港境内,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重点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务。

广西南宁

2015年11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南宁高新区托管的南宁保税物流中心正式转型升级为南宁综合保税区。这是广西第三个国家级保税区,此次成功升级,不仅巩固了南宁综合保税区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无水港”的地位,也将有力助推广西的经济社会更快发展。

四川成都

四川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是对现有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区、成都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行整合扩展而成的。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区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中国首批出口加工区之一,2009年进出口总额64.2亿美元,2010年1—7月进出口总额50.75亿美元,增长43%,综合排名全国第5、中西部第1,是全国发展最好的出口加工区之一;成都保税物流中心(B型)于2009年3月通过验收,7月正式封关运行。根据国务院批复,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4.68平方公里,位于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整合扩展后的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集保税出口、保税物流、口岸功能于一身,有利于海关监管运行,更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辽宁营口

营口综合保税区坐落在营口自贸试验片区内,规划面积1.8526平方公里,将产生综保区和自贸区叠加效应,形成“双轮驱动”,成为营口未来开放型经济发展强大的助推引擎。

营口综保区依据港口城市的特点,充分发挥路、铁、海、空交通便捷、海铁联运口岸已具规模等优势,将加大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等牵动性项目的引进,有针对性的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保税加工、特色金融、现代服务五大产业,逐步形成国际分拨配送中心、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国际金融创新中心三大中心。[4]

河南郑州

2010年10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这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中部地区唯一的一个综合保税区。这对于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标志着河南经济从此拥有了接轨世界的大平台、标志着河南在中部崛起进程中站在了新的制高点上、也标志着河南的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2013年,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累计完成进出口总值357.88亿美元,同比增长27.9%,位列全国综保区第二, 在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中排名第四。 据海关总署两区协会提供的数据,2013年,全国34个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综合保税区中,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昆山综合保税区完成进出口总值572.77亿美元,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357.88亿美元,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276.53亿美元,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231.99亿美元。[5]

河南南阳

2014年11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南阳卧龙综合保税区。这是继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后,河南省设立的第二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对于南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标志着南阳经济从此拥有了接轨世界的大平台,标志着南阳在中原崛起进程中站在了新的制高点上,也标志着该市的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南阳卧龙综合保税区选址在南阳光电产业集聚区北部,面积3.03平方公里,一期建设面积1.05平方公里。在区内,可开展国际转口贸易、国际采购配送、国际中转、商品展示等业务。区内企业享有诸多优惠政策,如进出境货物保税,区外货物入区退税,区内企业生产用设备、基建物资等入区免税,区内企业之间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消费税等。

黑龙江绥芬河

黑龙江绥芬河综合保税区2009年4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控制面积1.8平方公里,2010年8月31日通过国家验收,2010年12月22日正式封关运营,是中俄边境地区唯一的综合保税区。

黑龙江绥芬河综合保税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绥芬河市,与俄罗斯远东最发达的、资源最丰富的滨海边疆区接壤。黑龙江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内拥有铁路宽轨和标轨两条专用线,北依滨绥铁路,南靠301高速公路,距俄远东最大城市海参崴港口和机场仅210公里,距俄远东自由经济区纳霍德卡270公里,黑龙江省境内物资和产品经绥芬河口岸,可辐射日、韩和中国南方沿海各省及太平洋周边国家。同时,可通过绥芬河口岸经西伯利亚大铁路直达俄罗斯和欧洲腹地。

黑龙江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实施国家保税港区政策,具有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商品展销、进出口加工等功能。

江西赣州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赣州出口加工区的基础上按程序申请设立赣州综合保税区,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2012年8月,赣州市人民政府将《关于在赣州出口加工区基础上建立赣州综合保税区的请示》上报省政府,历时1年4个月,赣州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赣州就此全面进入具有口岸服务功能的“港口时代”。

根据国务院批复,赣州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为4平方公里,选址位于赣州经开区辖区内。赣州综合保税区将与赣州黄金机场互为依托,海关可通过开展“区港互动”监管模式,实现赣州综合保税区和机场口岸的无缝对接、深度合作,使货物在两个区域间快速、高效流转,发挥综保区保税物流和口岸功能,推动航空口岸物流跨越发展,共同打造中部乃至全国的空运物流中心枢纽,构筑赣州对外开放大平台。[6]

河北曹妃甸

2012年7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曹妃甸综合保税区正式成立。这是河北省第一个综合保税区,成为为数不多的,功能和有关税收、外汇政策参照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执行。

这是河北省设立的第一个综合保税区,是全省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标志区,是唐山乃至河北进一步走向世界的窗口和“金字招牌”!它的设立,使开发建设鏖战正酣的曹妃甸一夜之间迸发出更加令人瞩目的能量。

综合保税区作为目前中国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通关最便捷的特殊经济区域,它对曹妃甸、对唐山乃至河北和整个三北地区的意义远超过了它的本身。当前,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正在加快实施,提升河北开放型经济水平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议事议程摆在全省人民面前。为此,省委、省政府作出重要战略部署,举全省之力打造曹妃甸重要经济增长极。市委、市政府也明确提出举全市之力加快曹妃甸开发建设。特别是2012年1月30日召开的省加快推进曹妃甸开发建设现场办公会,给予曹妃甸一揽子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支持。曹妃甸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全省、全市对外开放大局中地位愈加凸显。

在曹妃甸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有助于为曹妃甸发展增添新动力,搭建新平台,是解决我省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有待提升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构筑和完善京津冀都市圈新的国际出海口的战略部署,也是优化环渤海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工作,有助于带动和加快提升“三北”地区国际化发展水平,有助于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有助于早日实现东北亚一体化发展,其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重大。

河北秦皇岛

2019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秦皇岛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秦皇岛综合保税区,这是河北省获批的第4家综合保税区。优化整合后的秦皇岛综合保税区,总规划面积2.04平方公里,东至辽宁省界、南至温州道、西至浙江路、北至京沈铁路。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等功能于一身,可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有利于吸引更多数量和类型的企业入驻,在开放层次、政策扶持、产业政策方面享有更多优惠,对秦皇岛市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秦皇岛综合保税区封关验收后,不再保留秦皇岛出口加工区。[7]

河北廊坊

2018年1月25日,国务院发函批复,同意河北廊坊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廊坊综合保税区,实行封闭管理。按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有关规定组织综合保税区隔离监管设施的建设。封关验收后,不再保留出口加工区。

验收合格后,廊坊综合保税区享受现行综合保税区相关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主要税收政策包括:除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另有规定外,境外货物入区保税或免税;货物出区进入境内区外销售按货物紧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境内区外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河北石家庄

2014年9月15日,石家庄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家正式批复,规划面积2.86平方公里,位于石家庄空港工业园起步区、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东侧。这是继曹妃甸综合保税区后,河北省设立的第二个综合保税区,将填补冀中南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空白,结束石家庄作为全国沿海省份省会城市唯一没有综合保税区的历史。[8]

湖南衡阳

衡阳综合保税区为湖南省第一家综合保税区,2012年加工贸易达5.77亿美元,衡阳综合保税区面积2.5743平方公里,衡阳综合保税区区域进出区业务与海关手续办理工作区合二为一,综合保税区和公路口岸各自对应的海关监管负责管理信息系统,按照各自独立,又能够实现期间数据互联互通。

衡阳综合保税区已实现公路车检场(衡阳公路口岸)关内网信息化,包括业务现场海关机房、综合布线等工作,功能定位为“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根据现行有关政策,海关对保税区实行封闭管理,境外货物进入保税区实行保税管理,境内其他地区货物进入保税区视同出境。同时,外经贸、外汇管理部门也对保税区实行相对优惠政策。

衡阳综合保税区引进了富士康、欧姆龙等13家世界500强企业,对接了中建材、中国五矿等16家大型央企,成为全省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最大亮点。

山东潍坊

潍坊综合保税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获批后由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的首个海关特殊监管区,是唯一一个处于“三区”叠加位置的国家级重要特殊监管区。潍坊综合保税区地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潍坊综合保税区总规划面积18.43平方公里,其中网内保税区5.17平方公里,网外产业配套区13.26平方公里。5.17平方公里保税区,重点发展保税物流业和保税加工业;13.26平方公里产业配套区内规划建设多个产业园,重点安置与网内企业关联度高的上下游配套项目,两个区域互相呼应,使产品兼顾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项目。

潍坊综合保税区将走以“大物流带大生产”的发展路子,首先加快青岛机场和青岛海港后移潍坊业务运作,整合山东沿海各市的港口功能,建立一个辐射山东以及全国的高端国际物流中心。再者是利用优惠的政策和优势地理位置,建设产品兼顾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新能源开发、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端加工贸易集聚中心。并且引进潍坊及周边地区需求量大的棉花、橡胶、塑料、纸浆、电子产品等供应商,建立集交易、结算、信息、融资等服务于一体的特色商品交易定价中心。

安徽合肥

合肥综合保税区是安徽省首个综合保税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第二个综合保税区,地点位于合肥新站区核心地段,围网内规划用地面积2.6平方公里,拓展区及配套项目规划用地2平方公里,总投资超过30亿元。该区距合肥市中心区12公里,距新桥国际机场35公里,北临沪蓉高速,东靠京台高速。按照要求,将于2015年3月17日前封关运行。

合肥综合保税区选址于该市新站区核心地段,规划用地2.6平方公里,拓展区及配套项目规划用地2平方公里。入驻园区的企业可享受税收、海关监管、检验检疫、加工贸易等多项优惠政策。目前,合肥综合保税区已签约项目5个,在谈项目5个。其中,总投资135亿元人民币的12英寸晶圆生产基地项目已签订投资备忘录,计划三季度开工。此外,徽商银行数据中心项目、驱动IC封装测试生产基地项目等已签订合作协议。据悉,正在规划建设的合肥综合保税区二期项目,包括8栋标准化厂房、4栋仓库(含冷库),以及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和综合业务大楼,其中标准化厂房和仓库计划近期开工建设,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正在进行深化设计。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合肥综合保税区的开工建设将增强合肥乃至安徽对外开放吸引力和竞争优势,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为更好的落实合肥作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所应发挥的作用产生积极的影响。[9]

江苏南京

南京综合保税区于2012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面积5.03平方公里,分为龙潭片和江宁片两个片区,其中龙潭片规划面积3.83平方公里,江宁片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和普通保税区相比,南京综合保税区整合原来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港口等多种外向型功能为一体,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形态更开放,也更符合国际惯例。

南京综合保税区将执行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国外货物入区保税;货物出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等。南京综合保税区将实行最先进的管理模式,实行封闭式管理,综合保税区与中国关境内的其他地区之间,设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卡口、围网、视频监控系统以及海关监管所需的其他设施。南京综合保税区的设立对促进南京市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更好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促进和带动地区整体发展将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贵州贵阳

2013年9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贵阳综合保税区。

贵阳综合保税区位于该市白云区都拉乡,规划面积为3.01平方公里,享受保税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

批复还要求,贵州省要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拟定综合保税区的开发实施方案和产业发展规划,按规定程序履行具体用地报批手续,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建设。海关总署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贵阳综合保税区的监管、服务工作,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据了解,贵阳综合保税区具有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三大核心功能,将开展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等9方面的业务。

贵州省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贵阳综合保税区的设立,有利于提升该省开放型经济水平、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有利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与东部地区经济的对接。贵阳综合保税区将被建设成为全国首个山地生态型综合保税区,根据山地自然地理条件,保税区在空间布局上体现“一区多园”特点。

贵州贵安

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同意设立贵安综合保税区,这是贵州省第二个获准设立的综合保税区。

根据国务院批复,贵安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为2.2平方公里,东至东纵线、南至新寨村、西至凯掌水库、北至黔中大道。其功能和有关税收、外汇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设立洋山保税港区的批复》的有关规定执行。

贵安综合保税区位于贵州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内。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设立贵州贵安新区,使之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五大新区之一。贵安新区规划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区域范围涉及贵阳、安顺两市所辖4县(市、区)20个乡镇,规划面积1795平方公里。[10]

贵州遵义

2017年7月1日正式批复同意设立遵义综合保税区。根据批复,遵义综合保税区位于遵义新蒲新区虾子镇境内,规划面积为1.11平方公里,其四至范围为:东至经四路、南至新田路、西至挑水河、北至双新快线。

江苏苏州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国家九部委联合验收

苏州工业园区早在2005年就根据吴仪副总理对特殊区域进行“政策叠加、功能整合”的指示,积极探讨实现园区内的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 B型 和直通式陆路口岸、三区间的联动。2006年召开的第八次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进一步明确,允许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试点工作。2006年12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该区域执行保税港区的相关政策,是目前国内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特殊功能区

综合保税区整合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所有功能政策。如国外货物入区实行保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企业在区内不仅可以进行货物的保税仓储和加工、制造业务,还将可以开展对外贸易(包括国际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维修,商品展示,研发,以及港口作业等业务。相比洋山、天津和大连等保税港区侧重的口岸通关功能,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直接服务于周边的加工制造业,为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的功能平台,满足加工贸易的各种需求。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是在园区现有的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直通式陆路口岸基础上进行功能整合和政策叠加而形成的,总面积5.28平方公里,本次验收4.2平方公里,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进出口贸易、采购分销、金融服务、检测维修、展示展览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殊监管区域。将建立具有口岸作业、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国际贸易等多种功能,配套服务完善的综合保税区,成为上海洋山港,浦东空港及太仓港在内陆地区的喂给、疏散港,最终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制造集群的生产服务业基地和重要的国际货物集散地。

天津滨海

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空港物流加工区,规划面积195.63公顷。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空港物流加工区,规划面积195.63公顷。 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于2008年3月由国务院批准成立,规划面积195.63公顷,其中一期120公顷,是继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后,国家批准设立的第二个综合保税区,也是滨海新区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批后,开发开放获得的又一重要政策支持,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项目等一大批重大工业项目就坐落其中。

由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组成的国务院联合验收小组对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内隔离措施、卡口设施以及相关配套设施进行了验收,这标志着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一期已经具备了封关运作的条件。

据介绍,综合保税区与保税港区享受同样的政策,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和出口加工区功能集于一身,国内货物入区退税,国外货物入区保税,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等,是目前中国内陆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北京天竺

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位于首都机场西北部,于2008年7月23日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是全国首家空港型综合保税区。据了解,奥运会后北京为推动经济发展,将打造金融街、奥林匹克中心区、顺义临空经济区等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根据北京市的规划,到2012年左右,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将建成首都功能产业密集区,实现增加值占北京GDP的比重达40%,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到60%,高技术产业占到95%的目标。

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包括南北两个围网区,其中:南区为北京天竺出口加工区,规划面积2.726平方公里,

四至范围是:南起空港工业区A区天纬五街,北至铁匠营村南水泥路,西起京承(京密)公路,东至天柱东路;北区包括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航空货运基地和北京空港保税物流中心等用地,规划面积3.218平方公里,四至范围是:南起首都机场用地货机坪北边界、货机坪东西两侧航空货运站设施区南边界、新华航空北京基地北边界,北至顺平路辅路,西起规划四路、新华航空北京基地东边界,东至南岗路现存道路(国家粮食储备库西侧道路)、国航北京基地西边界。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占地5.94平方公里,在顺义临空经济区内,将原有的空港保税物流园区和加工区整合在一起,以口岸通关、保税物流、出口加工等几个功能为主。

海南海口

海口综合保税区于2014年3月建成综保区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由于该交易中心位处老城开发区,距离市区较远(路程25公里)、周边配套不足、交通不便等原因,边际效应发挥不够充分,不利于快速以“前店后库”模式放大开放效应。因此,相关部门决定在海口市内打造复兴城建设国际商品直营平台。这是中国继苏州工业园、天津滨海新区和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之后设立的第四个综合保税区。

项目位于海口复兴城商业街A2栋,根据方案设计,海口国际商品直营中心共三层,第一层是国际酒类的展示交易区和跨境电商的体验区;第二层是国际商品精品超市,主要经营食品、保健品、家居日用品、生鲜水果等;第三层是钻石珠宝、箱包皮具、化妆品的展示交易专柜。场地面积5980平米。具有口岸、物流、加工三大主要功能,具体包括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售后服务,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口岸作业等9项功能。国际商品直营中心于2016年春节前1月30日正式开业。

海口综合保税区的主要优惠政策有:国外货物入区保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它将与此前已经通过国家验收、封关运营的海南洋浦保税港区实施“错位布局、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据规划目标,海口综合保税区将建设成为按国际惯例办事,与国际市场接轨,实现货物、资金、人员进出自由和投资经营自由、高度开放的特殊区域,形成依托省会城市、辐射海南、拓展海外的现代物流和加工贸易运营示范区。

浙江舟山港

2012年9月29日,国务院以国函[2012]148号批准设立舟山港综合保税区,规划总面积5.85平方公里,按照“一区两片”模式,设置本岛分区和衢山分区。综保区一期即本岛分区,于2013年11月22日顺利通过国务院验收组联合验收,封关围网面积2.551999平方公里,即将封关运作。综保区二期即衢山分区,规划面积3.02平方公里,计划2015年年底实现封关运作。

本岛分区的基础设施已建设完毕,于2014年1月8日正式封关运作,配套设施正在加紧建设中,并日趋完善。(1)综保区内:综保区国际展示中心,总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预计展示面积20万平方米,计划2015年7月一期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公共仓储,规划建设总面积22万方,一期有12万方,预计明年7月建成,二期有10万方,预计明年年底建成。(2)综合配套区:综保区口岸联检大楼,建筑面积46600平方米,分为主楼和裙楼,主楼地上23层,地下1层,高99米,共36600平方米,主楼已经结顶,裙楼已经建设完成。综保区进口商品交易中心,总占地面积34913平方米,建筑主体由3层交易展示大厅和2座17层的商务办公楼组成。总建筑面积76000平方米。五星级商务酒店,占地约52亩。酒店将引进国际知名品牌管理企业,满足不同层次的会议和商务洽谈需求。同时,该项目还配备建有商业区和游艇俱乐部,集投资创业、商务洽谈、居住休闲服务为一体。(3)配套码头:在综合保税区的北部,规划建设2个5万吨级泊位,2个3万吨级泊位(其中1个预留),目前已建设完成,作为综合保税区的配套码头设施,配套岸线长度1218米。

陕西西安

2011年2月14号,西安综合保税区已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这是西北地区第一个综合保税区,具有对外开放口岸、保税物流、保税出口加工、国际贸易四大功能,是目前中国享受优惠条件最多的保税区。

西安综合保税区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内,东至西韩公路,南至潘骞路,西至港务大道,北至秦汉大道,面积为6.17平方公里,与已经通车运行的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隔秦汉大道相望,将包含12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仓库面积。

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于2012年9月22日获得国务院批复。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3.64平方公里,将承载陕西电子信息产业以及三星电子存储芯片项目及其配套企业建设用地和中期扩展用地。

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发展定位是:立足国家级西安高新区,承接外向型产业龙头企业,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支撑关中—天水经济区外向型经济发展。

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获得批准设立,将不仅有利于把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中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和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有利于陕西加快建设西部强省、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以及西安高新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步伐,还可以吸引更多的电子信息产业高技术项目落户陕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对提高陕西乃至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水平、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都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山西太原

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是山西省开放层次最高、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它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重庆西永

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位于重庆沙坪坝区,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内,规划面积10.3平方公里,分为A、B两个区块,是中国规划面积最大的综合保税区,于2010年2月26日正式挂牌成立,同年11月2日通过正式验收。该区将重点打造外向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至“十二五”末期,将形成8000万台以上的笔记本电脑生产能力,包括一批关联项目在内,产值将超过5000亿元。重庆市长黄奇帆在成立仪式上表示,自去年以来,以惠普、富士康、英业达、广达等IT巨头(微软、华硕、宏基、东芝等IT巨头落户国际级新区两江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为龙头的笔记本电脑基地正式落户重庆沙坪坝西永,未来将形成1000多亿美元的进出口规模,对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需求巨大。

重庆沙坪坝西永综合保税区应势而生,它将和重庆江北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内陆地区唯一一个保税港区)一起,构建起重庆水陆空保税的“双子星座”,成为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平台,助推重庆加快建成中西部第一大加工贸易基地。

重庆万州

20211月1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襄阳综合保税区、重庆万州综合保税区。[3]

万州综合保税区落户于万州经开区高峰园,其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85平方公里,占地约3000亩。规划建筑面积约108万平方米,其中保税加工厂房约83万平方米、保税仓库约20万平方米、办公及贸易服务等配套用房约5万平方米。一期0.85平方公里开发完成后,预计年进出口总额可达到30亿美元。

据介绍,自万州开始筹建综合保税区以来,采取边申报、边建设、边招商的模式,一方面积极申报力争早日落地,一方面着手保税区相关规划,确定将重点发展加工贸易、保税物流、跨境电商、总部经济、服务贸易等产业,其中,加工贸易主要聚集纺织服装、电子电器、机械制造等产业。

重庆永川

2021年7月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重庆永川综合保税区。

永川综合保税区位于永川城区南部建好、用好综合保税区对于实现永川对外贸易几何级增长开放发展达到新高度意义重大、作用重要。[11]

广西凭祥

凭祥综合保税区的建设背景:2007年1月,广西与越南谅山的商务部门共同签署了《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与越南谅山省建立中越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合作备忘录》,提出在双方接壤地区各划出8.5平方公里共同建设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设想。

2008年12月19日,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 这是中国第四个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综合保税区,也是中国第一个在陆地边境线上设立的综合保税区。

一期工程已于2011年6月18日通过国务院联合验收组验收,2011年9月30日正式封关运营。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重要平台,是服务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往来,集口岸、国际贸易、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国际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经济合作区域。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位于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南山工业园至友谊关、浦寨、弄怀一带的狭长地带,行政隶属主要在友谊镇。其四至范围为:东至板召屯,南至弄怀,西至浦寨,北至浦扣克山,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8.5平方公里。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以全面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为使命,充分发挥陆路口岸优势,积极参与东盟市场乃至欧美市场的产业分工,建设成为国际贸易繁荣、进出口加工发达、综合物流功能完善的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完善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利用外资的重要区域和特殊渠道;形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各成员国之间以及与世界各国开展国际贸易、保税物流集散以及加工贸易的重要基地。

凭祥综合保税区作为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的中方母体与越方对接。凭祥综合保税区除了享有保税区应有的优惠政策外,还同时享有自治区《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中的优惠政策,还有民族自治区、西部大开发、边贸开发、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优惠政策,是目前中国享受优惠条件最多的保税区之一。

新疆阿拉山口

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也是中国第16个综合保税区,总体规划面积5.6平方公里,预计监管和基础设施投资8亿元。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将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共2.96平方公里,计划投资3.2亿元。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是新疆首个综合保税区,预计年内实现封关运营。阿拉山口口岸1991年通关。2010年过货量达到2524万吨,进出口贸易额和海关税收双超百亿,分别达到118.7亿美元、103.7亿元人民币,位居中国陆路口岸首位。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从2010年10月向中国国务院正式呈报,2011年5月30日正式批准设立。

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的设立,丰富了新疆打造西部区域经济增长极的战略内涵和形式,为深入实施国家沿边开放战略,巩固国家能源资源陆路安全大通道的重要地位,提升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新疆喀什综合保税区

国务院2014年9月2号发文批复,批准设立喀什综合保税区。喀什综合保税区成为新疆第二个、南疆首个综合保税区,喀什经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位于喀什国际机场北部东侧,恰克马克河以南区域,规划面积3.56平方公里。主要设置保税仓储、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展览展示、口岸操作、航空货运和综合配套服务等七大功能区,具备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功能

吉林长春

2011年12月16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准设立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这是中国第19个综合保税区,也是吉林省首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将对长吉图区域整体对外开放、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乃至促进东北亚经济合作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位于经开区兴隆山镇内,规划面积4.89平方公里。

兴隆保税区设有口岸作业、出口加工、保税物流和综合服务四个功能分区,将重点发展汽车电子产品为主的高科技电子产品加工制造业,以及交通装备工业零部件制造与模块组装两大主导产业。依托长春陆路干港、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口岸功能,兴隆保税区还将打通东北亚中、日、韩、俄联运通道,打造立足长吉图区域,辐射东北亚乃至全国的现代化物流网络,建设成为东北亚区域进出口商品物流基地。

兴隆保税区一期工程建设、征地及拆迁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达6.4亿元,已有招商局物流、中外运、空运等10户企业确定入区,投资总额18亿元,可实现进出口总额1.2亿美元。预计到2012年年底,兴隆保税区将正式通关运营,到“十二五”末期,兴隆保税区进出口额将达50亿美元,入区各类企业达到100户,提供就业岗位3万个。

兴隆保税区的设立,为推动吉林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有利于全面提升长春竞争力,拓展城市对外开放空间,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长吉图外向型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湖北武汉

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是国务院于2011年8月29日正式批准设立的湖北首个综合保税区,是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港口功能于一身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目前中国内地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综合功能区。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功能,加速武汉东湖高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武汉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地位,也将进一步推动“中部崛起”国家战略实施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引领中部地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共同繁荣进步。

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流芳片区,规划面积5.41平方公里,东至光谷六路、南至沪蓉高速公路、西至光谷三路、北至高新五路。整个项目建设分两期进行,首期围网面积1.82平方公里。

根据海关对综合保税区功能业务的规定,借鉴国内其他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定位分析,考虑武汉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口岸发展情况,结合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地处高新区产业中心和武汉城市群的区位优势及产业发展方向,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定位为:以保税加工为主,保税物流为辅,并积极拓展口岸物流和保税服务功能。

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享受洋山保税港区的有关税收、外汇政策,即“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的相关优惠政策”。同时享受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关于产业、资本、人才的优惠政策。

江苏盐城

盐城综合保税区是苏北第一家综合保税区,位于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保税区规划面积2.28平方公里。园区已建成查验楼、监管保税仓库、启动区13万平米标准厂房等配套设施,建成园区配套道路及场地16.3万平米、商务大楼2.4万平米,铺设绿地面积2万平米。

盐城综合保税区是全省第四家、苏北第一家综合保税区,综保区的设立,对提升城市品位、助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盐城综合保税区的设立,将使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功能更加完善,可以为盐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特别是承接全球IT等高新技术产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通关条件;有利于盐城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扩大产业聚集和辐射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强劲增长;有利于扩大劳动就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盐城在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成为苏北地区乃至江苏省外向型经济发展强大的助推器。

江苏淮安

2012年7月19日,国务院下文批准设立淮安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区拥有研发加工制造、口岸作业、仓储物流、国际中转、转口贸易等九大功能,是目前国内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运作最灵活、通关最便捷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综合保税区对淮安全市及江苏北部地区发展将发挥重要的政策服务、大项目聚集和国际化平台作用。

淮安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将由原先的1.36平方公里单块园区发展成包括2个片区、共4.92平方公里的“一区两片”格局(即出口加工区周边的南片区和空港北片区)。根据规划,淮安综合保税区设保税物流、先进制造业、配套项目和口岸作业等四个功能分区,重点发展以IT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及以保税物流为主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同时与淮安空港、运河口岸、连云港港口等实现联动互通,形成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基地和国际化现代物流基地,有力推动淮安乃至周边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

宁夏银川

2013年,宁夏建立内陆开放型试验区获得国务院批准,银川综合保税区同时获准。据了解,国家将赋予试验区相关特殊政策,并允许在某些领域先行先试。

12日在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第三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上获悉,国务院已经批准在宁夏建立内陆开放型试验区,并批准建立银川综合保税区。

7月上旬,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司长秦玉才曾带队赴宁夏就《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编制工作进行调研,以求打造向西开放型试验区。

“作为全国第一个内陆开放型试验区规划,必须在先行先试上做文章。”秦玉才说,编制该规划的宗旨,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宁夏以及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西部特点的向西开放新路子,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根据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初步设想,经过5到10年的不懈努力,要把试验区打造成国家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重要的清真产业集聚区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国家将赋予试验区相关特殊政策,并允许在某些领域先行先试。而在这些特殊政策中,银川综合保税区的设立引人注目。

甘肃兰州新区

2014年7月国务院批复建立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成为甘肃省第1个国家综合保税区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位于兰州新区机场东部物流产业组团,总规划面积3.39平方公里,其中围网区域面积约2.86平方公里,配套区域面积约0.53平方公里。综合保税区区位条件良好、航空、铁路及公路运输条件便利,距兰州市约45公里,距中川机场约2公里,距中马铁路货运站约12公里。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共分两期开发建设,一期完成功能建设,二期重点建设保税加工制造、仓储物流等功能。主要功能分区包括:出口加工区(约1.65平方公里),主要布局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农产品和生物医药的出口加工型企业和电子产业;保税仓储物流区(约0.44平方公里),主要布局国际物流配送企业和进出口商品存储;口岸作业区(约0.51平方公里)以及综合服务区(约0.19平方公里)。

山东临沂

2014年8月国务院批复建立临沂综合保税区,成为山东省第3个国家综合保税区。

临沂综合保税区享受与设在上海、浙江的洋山保税港区同等的免税、保税、入区退税、集中报关等税收外汇特殊政策,具有保税加工、保税仓储、保税物流、口岸作业和综合服务等功能,它将为加快临沂商城国际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综合保税区是目前中国境内除上海自贸区以外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国家开放金融、贸易、投资、服务、运输等领域的试验区和先行区。

刚刚获批成立的临沂综合保税区,将由海关按照“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入区退税”的监管原则,实行封闭化、信息化、集约化监管,基本框架由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仓储、国际贸易展示、口岸功能、综合管理服务等功能分区组成。

在临沂综合保税区描绘的发展蓝图中,记者看到了“国际采购和分销中心”、“保税产业运营平台”、“国际商品展示交易平台”、“高端制造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引领战略新兴产业培育”等闪亮的字眼。依托临沂商贸市场繁荣、物流业发达,以及我市塑料产业规模大、用量多、流通集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础雄厚,国家政策赋予电子信息产品零关税,还有“10+6”产业计划扶持发展融资租赁、服务外包等现代新兴服务业等优势及机遇,具备开放层次高、优惠政策多、功能齐全等特殊优势的临沂综合保税区,完全有实力变身临沂商城国际化和“买全球卖全球”的强劲引擎。[12]

新疆喀什

国务院于2014年9月2日正式下发文件《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喀什综合保税区的批复》,这意味着喀什综合保税区正式获批。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喀什综合保税区的批复》明确了喀什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3.56平方公里。喀什综合保税区方案现已完成会签并得到有关部门批复,预计方案将于近期公布。喀什综合保税区主要设置保税仓储、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展览展示、口岸操作、航空货运和综合配套服务等七大功能区,具备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功能。

江苏镇江

日前,国务院以国函[2015]13号文件正式批复同意镇江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根据国务院批复文件要求,此次获批保税区规划面积和四至范围与原出口加工区一致,封关验收后,不再保留原出口加工区。

2014年7月,省政府向国务院上报了镇江出口加工区原址升级综保区的请示,9月,海关总署正式启动审批程序,2015年1月国家十部委会签文呈报国务院。

镇江综保区获批后,将培育打造四大中心,即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出口产品加工贸易中心、保税仓储物流集散中心、研发检测维修服务中心。同时,试行关检合作“三个一”通关模式(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和“三互”机制(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提升通关效率。逐步复制上海自贸区改革经验和创新制度,着力构建转型发展的升级版、开放合作的先导区、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核心区。[13]

山东东营

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同意设立东营综合保税区。东营综合保税区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开放平台,将在加快黄蓝两个国家战略实施和环渤海经济圈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东营综合保税区位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核心地带,北临现代物流产业区,西临生态化工产业区,南临开发区中心商务区,规划面积为3.1平方公里。其中,一期为目前规划建设的主要区域,面积为1.67平方公里,以保税仓储物流区、保税加工区、保税加工及仓储物流混合区、公共查验区为主,配套建设综合办公楼、商品展厅、业务用房、熏蒸用房、检测维修租赁用房等。二期规划面积为1.43平方公里,主要为预留发展用地,具有保税加工、保税仓储、保税物流、口岸作业和综合服务等功能。

按照规划,综保区的功能定位为“1+2”的产业体系,即以区域保税仓储物流为主导,以石油装备、橡胶轮胎产业的国际贸易、融资租赁、研发、维修检测等保税服务为特色,远期承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根据批复,东营综合保税区享受与设在上海、浙江的洋山保税港区同等的免税、保税、入区退税、集中报关等税收外汇特殊政策。东营综合保税区是全国第44个综合保税区,也是我省继潍坊综合保税区、济南综合保税区、临沂综合保税区以及青岛和烟台两大保税港区后的第六个保税区。2009年底和2011年初,国务院先后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两大国家战略。东营成为唯一全部纳入两大规划的区域。[14]

新疆乌鲁木齐

2015年8月国务院批复建立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成为新疆第3个国家综合保税区。

规划面积2.41平方公里的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将在原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基础上,在乌鲁木齐市与昌吉市交界处选址兴建,紧邻乌鲁木齐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乌奎高速公路和乌鲁木齐国际机场。

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定位于集国际贸易、保税物流、出口加工等一体的综合性保税区,主要税收政策为国外货物入区保税;货物出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15]

安徽芜湖

芜湖综合保税区,位于芜湖市鸠江区,规划面积为2.17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东至宁芜铁路、南至规划道路、西至九华北路、北至衡山路。芜湖综合保税区是在原芜湖出口加工区的基础上的升级版,目前共占地2.17平方公里,入驻有仓储物流、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23家各类企业。

2015年9月,芜湖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综合保税区的请示正式获国务院批复。这意味着,2003年正式设立并运营至今的中部地区首个出口加工区再次破茧重生。安徽省第二个综合保税区将在这片投资兴业的热土上诞生。保税区的设立可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打造经济升级版,进一步发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优势。芜湖综合保税区为我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创造多元化发展方式,特别是为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商品展示等提供平台,更有利于做大做强芜湖外贸。

芜湖综合保税区源自芜湖出口加工区,目前共占地2.17平方公里,入驻有仓储物流、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23家各类企业。为推动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芜湖市实行“区港联动”战略,促进芜湖港与加工区携手发展,参与长江经济带竞争合作,促进各项业务指标持续增长。今年1月至7月,该区进出口额突破5亿美元,同比增长34.8%,芜湖综合保税区将作为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为打造长三角重要工业城市,深度参与长三角分工协作发挥积极作用。

福建泉州

国务院批复同意泉州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综合保税区,这标志着泉州出口加工区正式成为对外开放层次高、政策优惠、功能齐全、通关快捷、区位优势明显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除享受“国外货物入区保税、国内货物入区退税、区内交易免税”的政策外,“综保区”还适用除港口作业功能外的保税港区政策,优化了区位政策优势并拓展了相关功能,这将有利于推动泉州海港、空港、陆地港的协同发展,扩大区港联动效应,有效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进一步强化本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及保税服务新兴业态功能。

江苏扬州

2016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扬州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正式升级为“扬州综合保税区”。

扬州出口加工区于2005年6月3日由国务院批复设立,2007年8月封关运作。是扬州市首个“国字号”特殊区域,实施“境内关外、保税免税、快速通关”的优惠政策。2009年,扬州出口加工区除了加工制造,又申请叠加拓展了保税物流(采购、配送、仓储)、国际贸易、维修研发等功能。
根据国务院批复,扬州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为2.2平方公里,东至渡江南路,南至邗江河路,西至扬子江南路、纵四中路,北至横十路、施沙路。综合保税区封关验收后,不再保留扬州出口加工区。扬州综合保税区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务。

江西南昌

2016年2月,南昌综合保税区成功获批。根据国务院批复,南昌综合保税区总规划面积为2平方公里,其中区块一为原南昌出口加工区A区,区块二位于临空经济区内。南昌综合保税区封关验收后,原出口加工区未纳入综合保税区的区域围网予以撤除。国务院批复还明确要求南昌综合保税区应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务;地方政府要严格履行土地利用报批手续,拟定综合保税区的开发实施方案和产业发展规划;海关等相关部门要切实做好监管和服务工作,促进南昌综合保税区健康有序发展。

湖南湘潭

湘潭综合保税区于2013年9月7日获国务院批准设立,是获批的全国第32家综合保税区,长株潭地区首家综合保税区。湘潭综合保税区规划总面积为3.12平方公里,东至长潭西线高速、南至沪昆高铁、西至响水大道、北至沙塘路,总投资估算为36.8亿元。其中一期用地1.62平方公里,投资22亿元。规划建设保税加工区、保税物流区、通关作业区和综合服务区四个功能区。[16]

安徽马鞍山

2016年8月26日,马鞍山综合保税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马鞍山综合保税区选址在马鞍山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区内,北至望江一路、东至和州大道、南至郑蒲大道、西至347国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保税区主要建设有核心区、保税物流区、保税加工区、联合查验区、产品展示区及保税企业区等。其中核心区规划用地面积140823平方米(约211亩),总建筑面积26317平方米,规划建设“一横五纵一环”道路及外围道路15.99公里。[17]

江苏连云港

2018年6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连云港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连云港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区的批复,提升了连云港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对于促进连云港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争取建设自由贸易港,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批复意见,连云港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为2.97平方公里,包括原有的连云港出口加工区片区以及徐圩新区片区。其中,原出口加工区片区将在原有业务基础上,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扩大园区产业规模,向集综合产业、保税加工、商贸会展、服务创新和保税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方向发展,打造高科技制造中心、保税货物集散中心、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和研发设计检测中心。徐圩新区片区将主要为炼化一体化项目和徐圩新区产业发展服务,将建设大宗商品集散中心、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物流分拨配送中心等重点项目,提供保税仓储、保税加工、国际采购、国际贸易、国际配送、集装箱物流等服务。

江西九江

2018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江西九江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九江综合保税区的批复》(国函[2018]114号)正式下达,同意九江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九江综合保税区,整合优化后的九江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为1.81平方公里。这是我市开放平台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九江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取得圆满成功。[18]

安徽安庆

2020年6月1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安庆综合保税区,至此安庆市已经获批5个“国字号”开放平台,同时也是安徽省第四个获批综合保税区的城市,这为安庆市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提供了有利支撑。

安庆综合保税区规划具有四大功能区:即口岸通关作业区,面积约248亩;保税加工区,面积约1624亩;保税物流区,面积约693亩;保税服务区,面积约780亩。综保区建成后,将是安庆市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桥头堡,为安庆加快实现长三角一体化等高对接提供强有力的开放平台支撑。[19]

广东梅州

2020年6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梅州综合保税区。这是继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深圳盐田综合保税区、珠海高栏港综合保税区(在建)、东莞虎门港综合保税区、汕头综合保税区、广州黄埔综保区之后我省第7个综合保税区,梅州也成为了全省第6个拥有综保区的城市。[20]

陕西杨凌

2021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陕西杨凌综合保税区,全国唯一农业特色的综合保税区正式落户杨凌。陕西杨凌综合保税区位于杨凌自贸片区,规划面积0.88平方公里,未来将与上合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实现无缝对接,为杨凌示范区更好履行“全面推进农业领域国际合作交流、打造‘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推动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的国家使命,在新发展格局下带动示范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