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西半球区域性政治组织)

由网友(英语你回家吧不要客死异乡)分享简介:推美及添勒比国度配合体是西半球最大的区域性政事组织,建立于二零一一年一二月三日[一],其主要使命是经由过程自力以及可连续成长,正在平易近主、平衡以及社会公道根蒂根基上,改良列国国民的糊口量质,是推美及添勒比国度维护自力、主掌外部事件、深化1体化将获得组织情势的保险。该组织的成员国事推美及添勒比地域的三三个国度。中文名推美以及添勒比国度配合...

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是西半球最大的区域性政治组织,成立于2011年12月3日[1],其首要任务是通过独立和可持续发展,在民主、均衡和社会公正基础上,改善各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是拉美及加勒比国家维护独立、主掌内部事务、深化一体化将得到组织形式的保障。该组织的成员国是拉美及加勒比地区的33个国家。

中文名

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

成立意义

捍卫各国主权、维护拉美团结

组织机构之1

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

组织机构之3

轮值主席国

组织机构之5

特别会议

组织机构之7

紧急磋商机制

主要负责人

暂未设秘书处,实行轮值主席国制[1]

成员国家

由33个国家组成

成立时间

2011年12月3日[1]

组织机构之2

外长会

组织机构之4

各国协调员会议

组织机构之6

四驾马车

简称

拉共体

历史沿革

第六届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领导人会议开幕

2010年2月,第21届里约集团峰会暨第二届拉美峰会(统称“拉美和加勒比团结峰会”)在墨西哥举行,会议决定筹建涵盖所有33个拉美和加勒比独立国家的新地区组织,并定名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简称“拉共体”),以替代里约集团和拉美峰会。里约集团和拉美峰会成立“统一论坛”,负责拉共体的筹建工作,由里约集团时任轮值主席国智利和拉美峰会时任轮值主席国委内瑞拉担任论坛共同主席。

2011年12月2至3日,拉美和加勒比地区33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举行会议,宣布正式成立拉共体。[1]

组织建立

建立愿景

1815年,拉美独立运动先驱玻利瓦尔,在《牙买加来信》中,向世人描绘了拉美和加勒比各国人民大团结大联合的愿景。[2]19世纪初,南美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号召建立一个从西班牙统治下独立共和国联盟,他预见到地区的政治一体化将成为实现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独立和主权唯一的方式,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在3号通过的《加拉加斯宣言》中承诺“在地区独立两百周年之际,沿着解放者的足迹前进。”宣言称地区内国家一致认为本着“一体化、团结、合作”的理念、在拉美及加勒比地区实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团结和一体化符合各国人民的需要,唯有这样该地区才能成功应对各种挑战。

拉美是启动地区一体化进程较早的地区之一,二战结束后陆续成立了数量众多的次区域一体化组织,但始终未能实现地区的“大一统”。[2]

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浪潮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纷纷“抱团取暖”,携手共商对策。在巴西、墨西哥等国推动下,拉美一体化和发展峰会召开,各国领导人一致呼吁尽早建立拉共体,以实现联合自强,共克时艰。[2]

建立意义

拉共体的诞生,结束了拉美没有独立、统一、完整的地区组织的历史。是发展中国家一次重要的区域联合。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全球性问题和挑战,团结合作、共谋发展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必然选择。[2]

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的建立不仅给其成员国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政治对话平台,还进一步深化了美洲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一体化进程,加强了地区机构之间的协同和互动。

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将代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共同利益,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包括与其它地区组织的谈判。

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为地区内国家抱团度过危机、共商发展大计提供了及时、强有力的支持。

无论是从政治立场出发或是经济发展的考虑,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都史无前例地显示出了团结一致、互补发展的决心和希望。

建立经过

峰会定名

2010年2月,第21届里约集团峰会暨第二届拉美峰会(统称“拉美和加勒比团结峰会”)在墨西哥举行,会议决定筹建涵盖33个拉美和加勒比独立国家的新地区组织,并定名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简称“拉共体”),以替代里约集团和拉美峰会。会后,里约集团和拉美峰会成立“统一论坛”,负责拉共体的筹建工作,由里约集团时任轮值主席国智利和拉美峰会时任轮值主席国委内瑞拉担任论坛主席。

建立时间

2011年12月3日,为期两天的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首次峰会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落下帷幕,首个没有美国和加拿大参加的拉美地区组织由此宣告正式成立。[3]

组织宗旨

在加强团结和兼顾多样性基础上,深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一体化建设,实现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继续推动现有区域和次区域一体化组织在经贸、生产、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制定地区发展的统一议程;在涉拉共体重大问题上进行协调并表明成员国共同立场,对外发出“拉美声音”。[1]

成员国家

以国家和地区的英文名排序

序号国家
A安提瓜和巴布达、阿根廷
B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玻利维亚、巴西
C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
D多米尼加、多米尼克
E厄瓜多尔、萨尔瓦多
G格林纳达、危地马拉、圭亚那
H海地、洪都拉斯
J牙买加
M墨西哥
N尼加拉瓜
P巴拿马、巴拉圭、秘鲁
S圣卢西亚、圣基茨和尼维斯、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苏里南
T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U乌拉圭
V委内瑞拉

组织机构

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最高机构,由轮值主席国在本国召开,经与成员国协商可召开特别峰会。

外长会:负责筹备拉共体峰会并执行会议有关决定,协调各成员国在拉美一体化等重要问题上的立场,每年召开2次会议。

轮值主席国:拉共体机制建设、技术和行政辅助机构,负责筹备和召开首脑会议和外长会等。

各国协调员会议:负责各成员国和轮值主席国的联系沟通,国家协调员直接负责议题的跟踪和协调。

特别会议:轮值主席国可根据需要召开特别会议,就涉地区团结、一体化与合作的重大和优先议题进行协商。

”四驾马车“:由现任、前任、候任拉共体轮值主席国和加勒比共同体轮值主席国组成。2021年下半年“四驾马车”为墨西哥、玻利维亚、安提瓜和巴布达。

紧急磋商机制:在出现紧急情况时,任何一个成员国可向轮值主席国提交声明或公告,并由轮值主席国向“四驾马车”成员散发,由“四驾马车”决定是否对上述事件采取共同立场。

组织领导

暂未设秘书处,实行轮值主席国制。2020年、2021年轮值主席国为墨西哥,2022年轮值主席国待定。[1]

主要活动

2011年12月,拉美和加勒比地区33个独立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举行会议,宣布正式成立拉共体。会议通过了《加拉加斯宣言》、《2012年行动计划》、《拉共体章程》和《维护民主和宪政的特别宣言》等重要文件,就拉共体的宗旨、行动原则及发展目标进行了系统阐述。会议决定由智利出任拉共体首任轮值主席国,古巴和哥斯达黎加分别任2013年和2014年轮值主席国。

2013年1月27至28日,拉共体首届峰会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地区32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高级代表与会,巴拉圭因国内政局原因未获邀而缺席会议。会议通过《圣地亚哥宣言》和《拉共体章程修订案》等文件,决定加勒比共同体轮值主席国作为加勒比国家代表同拉共体“三驾马车”一起组成“扩大的三驾马车”。会后,古巴接替智利出任轮值主席国。

2014年1月28至29日,拉共体第二届峰会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地区33国政府首脑或代表出席,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美洲国家组织秘书长因苏尔萨等国际或地区组织负责人与会。会议通过《哈瓦那宣言》、《拉共体2014年行动计划》及包括《宣布拉美和加勒比为和平区的公告》在内的近30份成果文件。会议决定将“扩大的三驾马车”更名为“四驾马车”,组成不变。会后,哥斯达黎加接替古巴出任轮值主席国。

2015年1月28至29日,拉共体第三届峰会在哥斯达黎加首都附近小镇贝伦举行,地区33国政府首脑或代表出席,联合国、美洲国家组织、欧盟、伊比利亚美洲峰会秘书处代表作为嘉宾与会。会议以“共同建设”为主题,围绕消除贫困、饥饿和不平等等议题展开探讨,发表了《贝伦政治宣言》、《拉共体2015年行动计划》和20多份特别声明。会后,厄瓜多尔接替哥斯达黎加出任轮值主席国。

2016年1月27日,拉共体第四届峰会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举行,33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以及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伊比利亚美洲首脑会议等国际组织代表与会。会议以“为未来加强联盟”为主题,围绕提振地区经济、消除贫困、促进地区一体化等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基多政治声明》、《2016年共同行动计划》和20项特别声明。会后,多米尼加接任拉共体轮值主席国。

2017年1月24日至25日,拉共体第五届峰会在多米尼加卡纳角举行,古巴、委内瑞拉等12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及联合国拉美经委会、世界粮农组织、世界银行、伊比利亚美洲首脑会议等国际和地区组织代表与会。会议就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和独立自主、增强域内外合作以推动经济发展、加强社会领域合作等达成共识,发表《卡纳角政治声明》、《2017行动计划》和20项特别声明。萨尔瓦多接任轮值主席国。

2020年1月8日,拉共体外长会在墨西哥墨西哥城举行,墨西哥总统洛佩斯及墨西哥、阿根廷、委内瑞拉等29国外长、副外长或高级别代表,以及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等地区组织代表与会。巴西、玻利维亚缺席,多米尼克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两国因天气原因未能到会。会后,墨西哥接任拉共体轮值主席国,并公布十四点工作计划。

2020年9月24日,拉共体以视频方式举行外长会。24个地区国家外长、副外长及联合国拉美经委会执行秘书巴尔塞纳、伊比利亚美洲首脑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等与会。会议充分肯定墨西哥担任拉共体2020年轮值主席国所开展工作,决定墨续任拉共体轮值主席国,任期至2021年底。

2021年7月24日,拉共体外长会在墨西哥墨西哥城以线下方式举行。32个地区国家外长、副外长、高级别代表出席,仅巴西缺席,联合国拉美经委会执行秘书巴尔塞纳等地区组织负责人与会。会议充分肯定轮值主席国墨西哥任内在团结地区国家抗击疫情、应对粮食危机、推进同域外伙伴合作等方面所做工作,围绕加强后疫情时代合作展开讨论,并宣布拉共体正式结束“反思期”。[1]

对外关系

2013年1月26至27日,首届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欧盟峰会(拉欧峰会)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及欧盟(含克罗地亚)61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高级代表与会,欧盟委员会主席范龙佩、欧洲理事会主席巴罗佐、联合国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拉美经委会)执行秘书巴尔塞纳等应邀出席。会议以“为了可持续发展的联盟:促进在社会和环境领域高质量的投资”为主题,强调推进和深化两地区战略伙伴关系,探讨双边贸易和投资、性别平等、民主人权、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会议通过了《圣地亚哥宣言》和《拉共体—欧盟行动计划(2013-2014)》,并商定下届峰会于2015年在布鲁塞尔举行。

2015年6月10至11日,第二届拉欧峰会在布鲁塞尔举行,拉共体和欧盟61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高级代表及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主席等与会。峰会以“塑造我们共同的未来:为民众创造繁荣、有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为主题,讨论了两地区战略伙伴关系、经贸投资合作、消除贫困、维护人权、可持续发展等议题。会议通过了《政治宣言》、《布鲁塞尔宣言》和《拉共体—欧盟行动计划(2015-2017)》,并商定下届峰会于2017年在拉共体轮值主席国举行。

2017年9月,拉共体内部围绕委内瑞拉局势产生严重对立,决定推迟原定于当年10月在萨尔瓦多举行的第三届拉共体—欧盟峰会。后经协商,将于2018年7月在布鲁塞尔举行拉共体—欧盟外长会。

与俄罗斯关系

2013年5月,拉共体“扩大的三驾马车”外长访问俄罗斯。双方决定加强经济、工业、教育、文化、学术和人道主义等领域合作,宣布将建立“合作与对话常设机制”。2014年1月,拉共体古巴峰会决定支持建立拉共体—俄罗斯政治对话机制。2015年9月,拉共体与俄罗斯建立政治对话与合作常设机制。2016年11月,拉共体“四驾马车”外长访问俄罗斯,双方宣布将加强在联合国框架下合作,反对干涉他国内政,支持世界多极化发展,并在安全、禁毒、外交官培训和自然灾害防控等领域加强人员往来和经验交流,深化经贸合作,扩大高附加值产品贸易,增进双向旅游。2017年9月,拉共体“四驾马车”外长同俄外长拉夫罗夫在纽约会晤。双方同意加强在治理、经济、贸易、教育、科技、应对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社会反应

习近平在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上的主旨讲话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7月17日出席在巴西利亚举行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发表题为《努力构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

中拉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拉深化全面互利合作面临更好机遇、具备更好基础、拥有更好条件,完全有理由实现更大发展。

中方愿意同拉方充分利用中拉论坛这一合作平台,在政治、经贸、人文、社会、外交等领域开展集体对话,创新合作方式,挖掘合作潜力,扩大合作规模,提高合作水平,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中方愿意在中国-拉共体论坛框架内,同拉美和加勒比区域组织和次区域组织开展对话合作,办好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打造全面均衡的中拉整体合作网络。[4]

各方观点

遗留争端尚未解决。虽然媒体称排除了美国在外的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给各方提供了“心平气和” 地协调立场的平台,然而地区国家间存在的争端仍然让人无法忽视。玻利维亚总统莫拉雷斯曾提议要求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支持玻利维亚恢复其在19世纪的太平洋战争中被智利占据的出海口。2011年3月23日,莫拉雷斯宣布要诉诸国际法庭要回连接太平洋的入海通道,导致玻利维亚与智利关系恶化。在峰会上智利总统皮涅拉表示智利政府愿意以最大的诚意通过对话解决争端,但这也是智利方面一贯的态度,能否真正解决智玻两国争议仍需观望。

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对世界的巨大影响

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西半球和国际关系中诞生了一个新的进步的角色,它将在世界政治的舞台上进行战斗,改造现有的北-南关系,在一个受到战争包括核战争以及全球复杂问题威胁的世界上,使南-南关系成为一种真正的团结、合作和互补的范例,全球的问题只有通过所有的国家的帮助才能解决,才能挽救人类免于自我破坏。

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人民和平、社会经济发展和团结的一体化的新希望。[5]

对华关系

2011年12月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祝贺拉共体成立,表示拉共体的成立是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相信拉共体必将为地区国家进一步加强团结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发挥积极作用。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看待中拉关系,愿同拉共体及地区各国加强交流、协商与合作,共同为建立和发展中拉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而努力。

2012年8月,拉共体“三驾马车”代表智利外长莫雷诺、委内瑞拉外长马杜罗、古巴副外长谢拉访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树声和外交部长杨洁篪分别会见。双方就建立中国-拉共体“三驾马车”外长对话机制达成一致。

2012年9月,中国-拉共体“三驾马车”在纽约举行首次外长对话(拉共体方面为智利外长莫雷诺、委内瑞拉副外长格雷罗、古巴外长罗德里格斯)。双方就进一步发展中国同拉共体关系、深化中拉合作和构建中拉整体合作机制等议题交换意见并发表联合声明。双方商定把推动构建以中拉合作论坛为核心的中拉整体合作机制作为共同努力方向。

2013年1月,拉共体首届峰会责成各成员国外交部就建立中国—拉共体合作论坛进行协商,并将相关研究报告提交2014年古巴峰会讨论。

2013年9月,中国-拉共体“扩大的三驾马车”在纽约举行外长对话(拉共体方面为古巴外长罗德里格斯、哥斯达黎加外长卡斯蒂略和特多外长杜克兰,以及部分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代表)。双方就成立中拉合作论坛、拉美各次区域组织的发展、国际发展议程等问题交换意见,达成积极共识。

2014年1月29日,拉共体第二届峰会通过《关于支持建立中国-拉共体论坛的特别声明》,并同意于年内召开论坛首次会议。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致电古巴和哥斯达黎加领导人,对此表示祝贺和赞赏。

2014年7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巴西期间出席在巴西利亚举行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并集体会见拉共体“四驾马车”成员国领导人。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努力构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宣布中拉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宣布建立中国-拉共体论坛并尽早在北京举行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会晤通过成果文件《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巴西利亚会晤联合声明》。

2015年1月8日至9日,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同拉共体轮值主席国哥斯达黎加总统索利斯、候任轮值主席国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和拉共体“四驾马车”成员国巴哈马总理克里斯蒂出席会议开幕式。习主席发表题为《共同谱写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篇章》的致辞。李克强总理集体会见与会拉方代表团团长。拉共体成员国中29国外长、部长或高级代表出席,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美洲开发银行、拉美开发银行等地区组织和机构代表作为嘉宾与会。会议发表《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中拉论坛机制设置和运行规则》等三个成果文件。双方商定下届会议将于2018年在智利举行。

2015年9月27日,王毅外长与拉共体“四驾马车”成员国厄瓜多尔外长帕蒂尼奥、哥斯达黎加外长冈萨雷斯、巴巴多斯外长麦克林、多米尼加副外长利里亚诺在纽约举行新一轮对话,古巴副外长莫雷诺、墨西哥副外长弗洛雷斯等参加。双方就加强中拉关系,推进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成果落实等交换意见。

2017年9月,中国—拉共体“四驾马车”外长在纽约举行新一轮对话。萨尔瓦多外长马丁内斯、多米尼加外长巴尔加斯、厄瓜多尔外长埃斯皮诺萨和格林纳达副总理兼外长尼姆罗德,以及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东道国智利外长穆尼奥斯和加共体助理秘书长格兰德森参加。双方就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筹备工作交换意见。

2018年1月19日至22日,中国—拉共体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习近平主席专门致函表示祝贺,智利总统巴切莱特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外交部长王毅率中方代表团与会。拉共体31个成员国的外长或高级别代表,以及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等四个重要地区组织和多边机构代表出席。会议通过了《圣地亚哥宣言》、《中国与拉共体成员国优先领域合作共同行动计划(2019-2021)》和《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特别声明》三个成果文件。双方商定下届部长级会议将于2021年在中国举行。

2018年9月,中国—拉共体“四驾马车”外长在联大一般性辩论期间举行第六次对话。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和拉共体现任轮值主席国萨尔瓦多外长卡斯塔内达、前任轮值主席国多米尼加外长巴尔加斯、候任轮值主席国玻利维亚外长帕里以及加勒比共同体现时任轮值主席国牙买加外长约翰逊-史密斯出席。双方就加强中拉论坛建设,中拉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拉关系高质量发展等交换意见。

2019年9月,中国—拉共体“四驾马车”外长在联大一般性辩论期间举行第七次对话。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和拉共体现任轮值主席国玻利维亚外长帕里、前任轮值主席国萨尔瓦多外长代表阿兰达、候任轮值主席国墨西哥外长埃布拉德和加勒比共同体轮值主席国圣卢西亚部内部长弗勒德-博布伦,以及多米尼加外长巴尔加斯、尼加拉瓜总统府国内政策部长埃奎斯塔等拉共体成员国代表参加,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主持对话。双方就中拉关系、中拉论坛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2020年3月,拉共体召开卫生部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视频会议,地区25国外长、卫生部长或高级代表,以及泛美卫生组织、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等5个组织负责人出席。我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应邀率团与会。

2020年7月,中拉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特别外长视频会议成功举行。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同墨西哥外交部长埃布拉德共同主持会议,墨西哥、阿根廷、巴巴多斯、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厄瓜多尔、巴拿马、秘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乌拉圭、古巴等拉共体13国外交部长或代表与会。会议通过了《中拉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特别外长视频会议联合声明》。[6]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