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辖区)

由网友(习惯了每天的思念﹏ゞ)分享简介:金凤区隶属宁夏归族自治区银川市,位于银川市中部,东以唐徕渠为界取兴庆区邻接,西至包兰铁路取西夏区相连,南交永宁县,北邻贺兰县,是银川市都会成长计划的行政中间、文明中间、商贸中间、低科技财产园会聚区。截至二零二零年末,区齐整总面积三五三平方私里,辖两镇以及六个街谈服务处,六三个社区,二零个行政村,常住人嘴六四.四万人。[一]...

金凤区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位于银川市中部,东以唐徕渠为界与兴庆区毗邻,西至包兰铁路与西夏区相连,南接永宁县,北邻贺兰县,是银川市城市发展规划的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商贸中心、高科技产业园集聚区。截至2020年底,区划总面积353平方公里,辖两镇和6个街道办事处,63个社区,20个行政村,常住人口64.4万人。[1][2]

金凤区地势平坦,土地和水资源丰富,属中温带大陆型气候。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66亿元。[3][4]

截至2020年,金凤区共有中小学46所,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248家。[3]

3万年以前旧石器时代的横城水洞沟遗址和镇北堡、暖泉等处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是银川地区发现最早的居民点。2002年10月19日,国务院批准调整银川市金凤区行政区划。[5]

境内有银川中山公园、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等景点。[6]

境内交通便利,有高速公路125公里,109国道、110国道、青银高速公路、福银高速公路、京藏高速公路等穿境而过;有包兰铁路、太中银铁路、宝中铁路等铁路。[7]

中文名

金凤区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下辖地区

良田镇、丰登镇、上海西路

电话区号

0951

地理位置

河套平原中部

人口

28.85万(2009年)

著名景点

沙湖、西夏王陵、阅海国家湿地公园

火车站

银川站

行政代码

640106

外文名

Jinfeng District

所属地区

银川市

政府驻地

黄河东路

邮政区码

750004

面积

263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

中温带大陆性气候

机场

银川河东国际机场

车牌代码

宁A

拼音

Jīn Fèng Qū

历史沿革

宁夏银川下辖的6个行政区域一览

3万年以前旧石器时代的横城水洞沟遗址和镇北堡、暖泉等处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是银川地区发现最早的居民点。[8]

2002年10月19日,国务院(国函〔2002〕95号)批复同意调整银川市市辖区行政区划:撤销银川市城区、新城区和郊区,设立银川市西夏区、金凤区和兴庆区。金凤区辖原新城区的铁东、新城东街2个街道办事处和原郊区的良田乡、兴源乡、银新乡以及贺兰县的丰登乡,区人民政府驻新夏东路。

2002年11月1日金凤区正式挂牌成立。

2003年8月,金凤区撤销良田乡、银新乡、兴源乡、丰登乡,设立良田镇、丰登镇(其中,丰登乡与原银新乡的21个村民小组合并设立丰登镇);整合原铁东、东街及高新区西苑、新苑、神州办事处,重新设立铁东、东街、长城中路、北京中路、上海西路5个街道。调整后,金凤区辖铁东、东街、上海西路、北京中路、长城中路5个街道和丰登、良田2个镇。

2008年7月26日,东街街道正式更名为满城北街街道,铁东街道正式更名为黄河东路街道。同时将丰登镇的平伏桥村划归满城北街街道管辖,将良田镇的砖渠村、魏家桥村和盈南村划归黄河东路街道管辖,将良田镇的五里台村、高桥村划归长城中路街道管辖。[9]

行政区划

金凤区辖丰登镇、良田镇2个镇,上海西路街道、北京中路街道、长城中路街道、黄河东路街道、满城北街街道5个街道,19个行政村、38个社区。

地理环境

金凤区地处银川市中心,东与兴庆区接壤;西与西夏区为邻;南与永宁县相连;北接贺兰县。

土壤

金凤区湖泊湿地面积2.2万亩,占总面积的4.6%。平均海拔1100-1200米,土壤类型分为9大类、28个亚类、48个土属及500多个土种或变种。主要为山地灰钙土、草甸土和灰褐土、长期引黄灌溉淤积和耕作交替而形成的灌淤土,局部低洼地区有湖土和盐土分布。灌淤土土质适中,理化性好,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适种性广。

气候

金凤区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冬长,昼夜温差大,雨雪稀少,蒸发强烈,气候干燥,风大沙多等。年平均气温8.5℃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小时~3000小时,是中国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2006年,金凤区平均气温在10.1℃~11.0℃之间,较常年偏高1.2℃~2.1℃。3月10日~12日、4月10日~12日,出现二次寒潮天气过程,过程降温均在12℃以上。其中4月12日最低气温-3℃~-5℃。6月16日~19日,出现干热风天气。

2006年,金凤区年日照时数在2665小时~3069小时之间。

2006年,金凤区年降水量在143.2毫米~195.8毫米之间。较常年偏多9.5毫米.6月28日,出现了雷雨大风天气,最大瞬时风力达到8级至9级,局部地区出现了冰雹。7月出现区域性暴雨。降水量达到112.5毫米,灵武市临河镇降水量达到130.6毫米,均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日降水量的最大值。[2]

自然资源

2014年金凤区有天然林资源。总面积2.67万公顷,有天然次生林1.2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2.8%。林种主要有云杉、油松、山杨等乔木,还有山榆、山杏等灌木。此外,有野生药用植物40多种,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獐子、马鹿、蓝马鸡、青羊、狐狸等32种。贺兰山东麓地区,其气候、土壤、地理条件接近甚至优于法国优质葡萄产区——波尔多地区,是世界优质葡萄栽培的最佳生态区之一。

矿产资源

金凤区矿产资源有煤炭、赤铁矿、熔剂石灰岩、熔剂白云岩、熔剂硅石、磷块岩、水泥石灰岩、辉绿岩等。贺兰石“石质莹润,用以制砚,呵气生水,易发墨而护毫”,自古就有“一端二歙三贺兰”之盛誉,为中国“五大名砚”之一。灵武矿区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特别是煤炭储量以及其具有的高发热量、低灰、低硫、低磷等品质,在全自治区乃至全国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人口民族

金凤区常住人口

在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金凤区常住人口为282554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46284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36270人,增长93.15%。年平均增长率为6.80%。

人口自然变动

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金凤区出生人口3651人,出生率为12.75‰;死亡人口1001人,死亡率为3.50‰,自然增加2650人,自然增长率为9.25‰。

家庭户人口

金凤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01308户,家庭户人口为25710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54人。

性别构成

金凤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46024人,占51.68%;女性人口为136530人,占48.3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95。

年龄构成

金凤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5972人,占16.27%;15-64岁人口为220194人,占77.93%;65岁及以上人口为16388人,占5.80%。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金凤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61059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53261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85279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51510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金凤区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9324人,文盲率为3.30%。[10]

民族构成

金凤区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06714人,占73.1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5840人,占26.84%,其中回族人口为70557人,占24.97%。[10]

政治体制

书 记:李全才

副书记、区长:赵会勇

副书记:于哲

区委常委、公安分局局长:王建荣

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田晓波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刘学礼

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马文阳

区委常委、统战部长:郑宏梅

区委常委、人武部部长: 王晓涛

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涛

区委常委、丰登镇党委书记:陈伟龙

区委常委、副区长:孔 峥

区委常委、副区长:邱 巍[11]

经济概况

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4亿元,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亿元,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21亿元,同比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22亿元,同比增长15.3%。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150万元,增长23.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8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268元,增长1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28元,增长12.1%。

第一产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金凤区的耕地面积已不足8万亩金凤区良田吊庄地区实施了扶贫开发项目,搭建了日光温棚。良田吊庄地区已建成二代温棚4万多间,人均纯收入1900元,较1999年前翻了一番。2002年底,丰登镇建立食用菌基地,建起了400栋蘑菇种植大棚。投入支农资金1400万元,配套蔬菜种植、畜牧养殖园区水电路基础设施,启动科技培训、净菜配送中心建设,新建二代温棚3万间,奶牛存栏达2万头,肉牛饲养量达3.5万头,设施蔬菜、畜牧养殖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实施“塞上农民新居”示范点建设3个,新建乡村公路15.3公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农业综合项目区建设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5000亩,砌护渠道18.4公里,配套各类建筑物400余座,

启动爱伊河生态景观示范园建设,完成基础设施配套工程5000亩,引进花卉种植企业4家。建设高标准农田0.6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5万亩,砌护渠道30公里。新建沼气池1048座。实现农业增加值1.4亿元,增长5.5%。

新建二代温棚1.5万间,累计建成16万间,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养殖2150亩,种植水生经济植物3780亩,养殖水禽3.4万只,培育发展渔家乐、农家乐70余户;,奶牛存栏2.5万头,肉牛饲养量3.5万头。

瓜菜产业

截止2011年底,金凤区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1.56万亩,露地瓜菜种植面积年保持在1.4万亩以上。瓜菜产业实现产值1.7亿元。

金凤区按照“建基地、抓流通、树品牌、提效益”的发展思路,建设沙地设施蔬菜标准园区,配套建设集育苗、科技培训、农资服务、科技指导为一体的服务中心5个,保障蔬菜产业的持续稳步发展。

畜牧产业

建设完成宁夏翔达奶牛、良田镇兴源村肉牛养殖等园区,奶牛存栏达到1.69万头,肉牛饲养量达到3.1万头。年畜牧养殖业收入达到1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36%。

适水产业

金凤区水域面积广阔,共有湖泊、湿地面积5.4万亩。2014年,金凤区发展生态种养面积2.84万亩,发展生态渔业养殖5240亩,推广丰登镇稻田养蟹4200亩,完成水禽养殖15万只。年适水产业的收入达到480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17%。

第二产业

2006年在完善工业园一期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完成二期6.4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小商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同时,突出抓好招商引资的软环境建设,力争为园区引进工业项目30项,中小企业创业园中的标准化厂房投产率达90%以上。聚集了一批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如小巨人机床、博尔泰力制药、宁夏启元药业等知名企业。

第三产业

辖区农民个体开发的“农家乐”旅游项目近70多家,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18家,已累计接待旅客7万人次,总收入达200多万元。金凤区发挥辖区亲水环湖的资源,拓展农村产业链,引导农民发展集旅游、垂钓、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农家乐”生态旅游。改善“农家乐”软硬环境,推进庭院改造、绿化美化、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力度。辖区形成一定规模的“农家乐”项目18家,在建项目中规模较大的有9家。2007年举办了“塞上湖城—多彩银川—魅力金凤”第一届生态文化旅游节。

积极培育总部经济,发电集团、宝塔石化、宁夏软件园等20余家企业总部落户辖区,中介、咨询、信息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初露端倪。促进戴斯、凯宾斯基等商务酒店及恒泰、和信等商务综合楼加快建设;启动拉普斯商务广场、宁夏粮食物流中心、农垦城等建设项目;

辖区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5倍和1.7倍,“塞上湖城”中部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带初步形成。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2亿元,增长15.3%。[12]

交通概况

至2013年底公路有6条国道通往全国各地,境内有高速公路125公里,109国道、110国道、青银高速公路、福银高速公路、京藏高速公路等穿境而过。

银川汽车南站位于兴庆区清和南街以西、胜利南街以东、六盘山路以南,是西北地区的公路客运枢纽。

银川旅游汽车站(汽车北站)位于兴庆区清和北街以西。

银川汽车西站位于西夏区兴州北街以东。

铁路

铁道线路:包兰铁路、太中银铁路、宝中铁路

火车站:银川火车站、银川西站、银川南站

航空

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已开通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及首府城市、香港、首尔、曼谷、台北等航线,可起降波音、空客等大中型客机。

社会事业

教育和科技

金凤区深入开展教育强区强镇创建活动,建立县级领导联系学校和部门与学校结对共建制度,加快金凤四小、丰登中学迁扩建,完善了教学器材设备。健全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志愿支教等机制,面向全区公开招聘教师38名,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深入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普活动,完善了金凤区科技信息网建设,协调开通了全自治区首家乡镇田农网,启动了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鼓励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新建新农村信息服务站27个。

计生卫生

创建优质服务村(居)48个,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建立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完成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设置高桥村、双渠口村等4个村(社区)卫生服务站。

文化体育

金凤区争取国家补助资金150万元建设金凤体育中心,建成魏家桥农民文化活动中心,为辖区文化站及文化活动队伍配备18万元的文化器材,安装体育健身器材40件。组织开展了“湖城之夏广场文化季”等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57场次,电影进村入居720场次,群众文化体育生活进一步丰富。

社会保障

2013年,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557万元。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新办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2915人,村(居)干部养老保险60人,失业保险2790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100%。成立了银川市首家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妇女、儿童、残疾人权益得到充分保障。[2]

旅游资源

艾依河

艾依河是把几个湖泊连通的人工水道,横贯本区中部,自2003年来陆续了建成16座桥梁,艾依河工程南起青铜峡水利枢纽坝下,北至平罗县沙湖,沿途连接数十个湖泊湿地共5万余亩,于2003年开工建设,规划线路总长83公里,建成48公里。艾依河到阅海段于2005年5月开始正式通航运营。

宝湖湿地

宝湖现有700亩自然湖泊资源,是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东起唐徕渠,西至正源南街,北起银新铁路专用线,南至宝庆西路,占地1936.6亩的宝湖湿地文化公园。由世界一流的设计公司加拿大ALD公司进行规划设计。总投资9亿元,由占地1362亩的湿地文化公园和占地574.6亩的生态住宅区两部分组成,体现了“强化自然、淡化建筑”的规划设计理念。湿地文化公园注重湖泊湿地的保护和利用,以休闲、娱乐、生态旅游、观光为人文文化主题,追求生态、旅游、生活、文化价值的平衡发展,凸现塞上湖城的美丽景观。

阅海湿地公园

阅海,是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总面积2000公顷。南起艾依河北京路码头,途经西湖游乐园,北通银川市最大的湿地——阅海。尤其是107种鸟类,12000亩水面和芦苇。阅海公园于2002年11月28日正式建设,先后完成了扩整湖面、清挖航道、退田还湖、生态绿化、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期工程项目。在亲水大街西侧,自然苇湖区的东侧,建有面积7000亩房地产及别墅区基础设施。湖中有自然植物114种,鸟类107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黑鹳、中华秋沙鸭、大鸨、小鸨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白鹤等19种。每年春夏季节,数十万只鸟类在这里繁衍栖息。湿地内还有鱼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以及大量的昆虫和水生物资源。如今,阅海景区内开放的旅游项目有:艾依河·阅海景观游、阅海环湖游、阅海休闲游、垂钓、观鸟、生态观光游、与景点配套的餐饮和娱乐、野禽观赏园、健身活动区;冬季娱乐项目有竞道滑雪、滑雪圈、雪地摩托车、冰车、冰上自行车、冰上拔河、雪爬梨、雪地排球、冰陀螺、冰上垂钓、溜冰、迎新春冰雪大联欢、以及冰雪花絮摄影赛等。[2]

获得荣誉

2017年12月26日,获评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13]

2021年3月,入选“2021中国放心食品百佳县市”榜单。[14]5月,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公布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金凤区在列。[15]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