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江西省地级市)

由网友(爷丶出口成脏)分享简介:新余,别称钢乡,江西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偏西,浙赣铁路西段,齐境工具最优点一零一.九私里,南北最严处六五私里,东距省会南昌市一五零私里,东临樟树市、新湿县,西交宜秋市袁州区,南连吉安县、安福县、峡江县,北毗上低县、低安市。截至二零二一年,齐市总面积三一七八平方私里。[一]二零二一年年底,齐市常住人嘴一二零.二一万...

新余,别称钢城,江西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浙赣铁路西段,全境东西最长处101.9公里,南北最宽处65公里,东距省会南昌市150公里,东临樟树市、新干县,西接宜春市袁州区,南连吉安县、安福县、峡江县,北毗上高县、高安市。截至2021年,全市总面积3178平方公里[1]2021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0.21万人。[2]土地利用构成大体是“六山半水二分田分半道路和庄园”。[1]入选“中国城市基本现代化指数百强”“地方政府效率百高市”优秀榜单。[3]

新余地貌,根据江西省地貌图划分,属于南北高,中间低平,袁河横贯其间,东部敞开。山脉走向以由北到西南为主。由于地质结构关系,一般表现为山峰耸立、山势险峻、沟谷深壑。[1]截至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1154.6亿元。[2]

截至2021年,全市各类学校450所,普通高校在校生5.84万人,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46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24个,卫生院33个。[2]

自三国吴宝鼎二年(267)置新渝县(分宜春置新渝,因境内有渝水,故名)以来,其行政建制几经变更。1930年5月在良山镇的上木元村成立新喻县苏维埃政府,下辖东区、西区、南区。1957年5月,国务院公布,将新喻改名新余,沿用至今。1983年10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新余县管辖的范围内设置渝水区。 2005 年更名为新余市经济开发区。[4]特色景区有江西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仰天岗森林公园。[5][6]

中文名

新余

外文名

Xinyu City

别名

钢城、太阳能之都、新能源之都

地区生产总值

1154.6亿元(2021年)[7]

人均生产总值

96025元(2021年)[7]

高等学府

新余学院、江西工程学院

电话区号

0790

著名景点

仙女湖、抱石公园、孔目江湿地公园、毓秀山国家森林公园、蒙山等

机场

赣西仙女湖机场(未建)

火车站

新余站、新余北站(高铁站)

车牌代码

赣K

城市排名

“2018中国地级市小康城市100强”第57名

美食

麻辣鸭、捞鸡、冻粉

行政代码

360500[8]

地理坐标

北纬27°33′~28°05′,东经114°29′~115°24′

面积

3178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

常住人口120.21万人(2021年)[7]

行政区类别

设区的市

国家/地区

中国华东江西省

下辖地区

渝水区、分宜县

政府驻地

渝水区

邮政编码

338000

地理位置

江西省西部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方言

赣语

特产

夏布

坐标

北纬27°33′~28°05′、东经114°29′~115°24′

名人

宋应星、严嵩、傅抱石

市长

徐鸿

建制沿革

江西区划调整建议 两分宜春市,5县市划入南昌,撤销萍乡新余

古代

新余市市区东北部拾年山原始社会遗址出土的大量石器、陶器表明,远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春秋时期属吴国,吴国大帅孙武(孙子)在今湘赣地区大败楚军。

秦属九江郡。汉为豫章郡宜春县境。

三国吴宝鼎二年(267年)析宜春县置新渝县,属安成郡。因主川袁河中游原称渝水得名。

南北朝时,新渝县人口超过5万,成为南方的几个中心城市之一。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省入吴平县,十一年吴平县并入宜春县,十八年复置新渝县,属袁州;大业三年(607年)属宜春郡。

唐朝武德五年(622年)撤县,分新渝东北部置始平县(临平),县西南地域为西吴州。武德七年始平、西吴州俱废,复置新渝县。天宝元年(742年)县名因传写之误将渝改为喻,以后相承作喻。属宜春郡;乾元元年(758年)属袁州。

宋朝淳化三年(992年)属临江军。

元朝元贞元年(1295年)因有人口5万余户,升为新喻州,属临江路。

明朝洪武二年(1369)改州复县,隶属临江府。

清沿明制。

中华民国时期亦为县建制。

1912年直属省。1914年属庐陵道。1926年复隶省。1932年属江西省第八行政区。1935年属江西省第二行政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0~1934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建立大片革命根据地。1930年5月在良山镇的上木元村成立新喻县苏维埃政府,下辖东区、西区、南区。1932年3月,新喻、峡江两县苏维埃政区合并,成立新峡县。新喻设水口、丰城、东路、姚泗等4个区。1934年10月,红军长征,苏区全部丧失。

中国

1949年7月14日,新喻解放,属袁州专区(专员公署驻宜春)。1953年,新喻县属南昌专区(袁州、南昌两专区合并,称南昌专区,专员公署驻南昌)。1957年5月,国务院公布,将新喻改名新余。1958年,新余县属宜春专区(专署驻地由南昌迁宜春,改名宜春专区)。1960年9月,为适应钢铁工业发展,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新余县设立新余市,由省直辖。1963年,由于新余钢铁工业建设规模压缩,撤销新余市,恢复新余县,仍属宜春专区(后改称宜春地区)。

198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新余市,并将宜春地区的分宜县划归新余市管辖。1983年10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新余县管辖的范围内设置渝水区。

2000年3月,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中共新余市仙女湖风景名胜区委员会和新余市仙女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赋予其县级党政管理职能。2001年11月,中共新余市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和新余市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成立,分别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正县级建制。2005年更名为新余市经济开发区。2009年更名为江西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0年1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新余市下辖1个区,1个县。[10]

区划详情

1个区:渝水区。

1个县:分宜县。[10]

区划名称行政区划
渝水区

城南街道、城北街道、袁河街道、新钢街道、水北镇、下村镇、良山镇、罗坊镇、姚圩镇、珠珊镇、鹄山镇、河下镇、观巢镇、欧里镇、水西镇、人和乡、界水乡、南安乡、新溪乡、九龙山乡。

分宜县

钤东街道、钤西街道、分宜镇、杨桥镇、湖泽镇、双林镇、钤山镇、洋江镇、凤阳镇、洞村乡、高岚乡、操场乡、东坑林场。

自然环境

新余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浙赣铁路西段,地处北纬27°33′~28°05′,东经114°29′~115°24′。[11]全境东西最长处101.9公里,南北最宽处65公里,东距省会南昌市150公里,东临樟树市、新干县,西接宜春市袁州区,南连吉安市青原区、安福县、峡江县,北毗上高县、高安市。新余市总面积3178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9%。

地形地貌

新余地形以丘陵为主,新余市西部以丘陵为主,东部为平原。地理位置在江南丘陵内,位于第三阶梯。新余市

隶属于赣西中低山与丘陵区(大区)之“萍乡-高安侵蚀剥蚀丘陵盆地(亚区)和赣抚中游河谷阶地与丘陵区”(大区)中段,南北高,中间低平,袁河横贯其间,东部敞开。地貌基本形态有低山、高丘陵、低丘陵、岗地、阶地、平原6种类型。地貌成因类型有侵蚀构造地形、侵蚀剥蚀地形、溶蚀侵蚀地形和堆积地形。

新余境内山地,大部分布在境界边缘,南部为武功山和九龙山,北部为蒙山,西南部为大岗山。海拔高度为500~1000米,成为与邻县的边界线或分水岭。山脉走向,以由北到西南为主。由于地质结构关系,一般表现为山峰耸立、山势险峻、沟谷深壑。地处分宜县西南部的大岗山主峰海拔1091.8米,为境内第一高峰;蒙山主峰海拔1004.5米。

市区的西北边界山地沿北向西南发展,即人和、欧里、界水一线;南面山地相对高度为120~200米。山脉由西向东延伸至百丈峰,形成与峡江、吉安、新干等县的山地边界。袁河是流经新余市的主要河流,属赣江水系,横贯东西,境内河段长116.9公里。

新余市土地利用构成大体是“六山半水二分田,分半道路和庄园”。新余市区土壤共划7个土类:水稻土、潮土、紫色土、石灰土、红色石灰土、山地黄壤。[12]

气候环境

新余市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冬较短的特征。新余市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7℃,7月份是全年最热时期,月平均气温为29.4℃,极端最高气温40.0℃。1月份是全年最冷时期,月平均气温5.4℃,极端最低气温零下7.2℃。年平均相对湿度80%,3月份高达84%外,7月份仅74%外。

水文特征

袁河是流经新余市的主要河流,属赣江水系,横贯东西,境内河段长116.9公里。袁河发源于萍乡市武功山北麓,自西向东,经萍乡、宜春两市,在分宜县的洋江乡车田村进入新余市,从渝水区的新溪乡龙尾周村出境,于樟树市张家山的荷埠馆注入赣江。市内各小河溪水,大都以南北向注入袁河,整个水系呈叶脉状。袁河在新余境内有17条支流:塔前江、界水河、周宇江(即划江)、天水江、孔目江、雷陂江、安和江、白杨江、陈家江(即板桥江)、蒙河、姚家江、南安江、杨桥江、凤阳河、新祉河、苑坑河、陂源河。

自然资源

新余市水资源总量达59.5395亿立方米,其中区域外流入25.4368亿立方米。地表水的来源主要是河川径流量,少许是山泉水,全市大部分地区径流量均在750~900毫米之间,总的趋势是西北部大于东南部,山区大于袁河下游平原地区,以杨桥河水系为最高,普遍大于850毫米。以南安口水系为最低,在780毫米左右。其他地区在800毫米左右。全市平均为800毫米,径流的地区分布不均,而且径流的年份内分配也不均,因流川径流主要靠降水补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毫米,季节性变化较大。全市地下水平均储量达8.79亿立方米,其中可供开发利用的有3.44亿立方米,主要分布于松散岩类地下水和岩溶型地下水。[13]

植物资源

新余市林地面积共177.89万亩(其中分宜85.10万亩),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为311.55万立方米,其中以杉木为优势的树种蓄积146.64万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56.81%,肠,以马尾松为主的松木为80.46万立方米,占31.18%外;以阔叶树为优势的为30.99万立方米,占12.01%。树种除杉松外,还有储、樟、榆、榉、柏、梓、杨、槐、柞、桐、柳、枫、桑、乌柏、油桐、楠、椅等。树种组成可概括为“六杉三马一阔”。

动物资源

新余市兽类有豹、狼、虎、豺、狐、野猪、豪猪、野兔、山羊、獐、刺猾、山牛、水鹿、黑鹿、猴、獾等37余种。禽类常见的有:布谷、鹰、燕、雀、麻雁、鹞、隼、鸳鸯、鹭鹚、野鸡、野鸭、斑坞、杜鹃、黄莺、乌鸦、喜鹊、白鹤、画眉、啄木鸟、猫头鹰、画眉、草鸽等39余种。麟甲类常见鱼类有鲤、鳗、鲶、鲫、鲂、鳙、鲢、编、瞰、鳜、草鱼、鳝、鳅等。介类常见的有鳖、龟、蟹、蚌、螺、虾、穿山甲等。蛇类常见有蝮蛇、金环蛇、银环蛇、竹节蛇、棋盘蛇、菜花蛇、竹叶青、泥蛇等10余种。家畜禽家有猪、牛、羊、鸡、鸭、鹅、兔等。猪以赣西两头乌和杂猪为主。牛包括耕牛、肉牛、奶牛。耕牛有黄牛和水牛两种,黄牛为赣东北牛型的锦江、高安牛种;水牛属滨湖水牛。另有杂交配殖役肉两用牛。

矿藏资源

新余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尤以铁、煤为最。全市已发现的矿产资源种类有32个矿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的23.5%,可划分为黑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贵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燃料矿产盆大类。其中:黑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铁矿;有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钨、铋、钼、铍、铜、铅锌、锑、汞等;贵金属矿产主要有金、银;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硅灰石、透辉石、硫铁矿、粉石英、高岭土、熔剂灰岩、水泥灰岩、大理岩、白云岩、镁质粘土、水晶、萤石、冰洲石、磷、石棉、海泡石等;燃料矿产有煤、泥炭。

人口

2021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0.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9.1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4.14%,比上年末提高0.5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82万人,出生率6.79‰;死亡人口0.73万人,死亡率6.10‰;自然增长率0.69‰。[7]

政治

市委书记:[14]

市委副书记:徐鸿[15]、钟世富[16]

人大领导

主任:董晓健[17]

副主任:雷斌[18]

政府领导

市长:徐鸿[19][20][21]

副市长:何慕良[22]、夏得湧[23]

市政府秘书长:李虹[24]

政协领导

市政协主席:卢伟平[25]

经济

2021年,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154.6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62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537.21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546.77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结构为6.1:46.5:47.4,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4%、42.0%和51.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6025元,增长8.3%,按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14884美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00.24亿元,增长10.1%,占GDP的比重为60.6%,对GDP的贡献率为70.0%。

2021年,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76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4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9%。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15万人。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6亿元,扶持个人创业0.22万人次,带动就业0.93万人次。

2021年,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7%,涨幅比上年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价格上涨0.6%,消费品价格上涨0.9%,非食品价格上涨1.4%,扣除鲜菜鲜果价格上涨0.6%。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服务价格“四涨三降一平”。交通和通信上涨5.0%,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6%,居住上涨1.2%,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0%,医疗保健与上年持平,食品烟酒下降0.7%,衣着下降1.5%,其他用品和服务下降2.3%。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1.7%。

2021年末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95935户,比上年增长5.9%。[7]

第一产业

2021年,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4.84亿元,比上年增长9.8%。粮食种植面积102219公顷,增长1.1%。其中,谷物种植面积94018公顷,增长1.1%;豆类种植面积4215公顷,增长7.5%;薯类种植面积3987公顷,下降6.1%。油料种植面积12282公顷,增长9.6%。蔬菜种植面积13076公顷,增长2.9%。棉花种植面积396公顷,下降75.8%。生麻种植面积1525公顷,增长1.5%。

2021年,全年全市粮食总产量56.4万吨,比上年增长1.5%。其中,早稻19.1万吨,下降15.4%;中稻及一季晚稻12.4万吨,增长157.2%;二季晚稻23.5万吨,下降7.4%。油料产量25203吨,增长9.1%。其中,花生12646吨,增长3.3%;油菜籽12031吨,增长21.6%。棉花产量691吨,下降73.4%。茶叶产量314吨,增长1.6%。水果产量14.58万吨,下降2.5%。其中,柑桔产量11.97万吨,下降1.0%。蔬菜产量26.17万吨,增长6.4%。

2021年,全年全市肉类总产量81507吨,比上年增长43.5%。其中,猪肉产量74198吨,增长47.4%;牛肉产量4332吨,增长87.6%;羊肉产量387吨,增长131.7%。禽蛋产量8219吨,下降48.2%。水产品产量56567吨,增长6.5%。年末生猪存栏51.8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7.4%;全年生猪出栏90.0万头,比上年增长51.4%。[7]

第二产业

2021年,全年全市工业增加值447.34亿元,比上年增长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1.7%;重工业增长11.0%。分经济类型看,集体企业增长10.8%;股份制企业增长12.1%;私营企业增长11.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40.1%。分门类看,采掘业增长12.0%,制造业增长1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4.2%。

2021年,“2+4”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6%。其中钢铁产业增长8.5%,锂电产业增长16.8%,电子信息增长11.2%,装备制造产业增长7.5%,苎麻纺织产业增长12.8%。

2021年,全市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为71.4%;增速较快的行业有: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9.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82.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7.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6.2%,皮革、皮毛、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长35.3%,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增长24.3%,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长23.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2.7%。

2021年,列入重点监测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钢材增长10.1%,铜材下降5.7%,发电量增长28.0%。

2021年,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49.71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实现利润总额103.32亿元,增长59.8%;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9.91元,比上年下降2.2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资产负债率为51.0%,比上年末下降3.1个百分点。新钢公司实现破千亿目标。

2021年,年末全市园区投产工业企业564家,比上年末增加77家;安置从业人数7.38万人,增长3.3%。全年全市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13.4%,较规模以上工业高2.3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1800.63亿元,增长33.8%;实现利润105.32亿元,增长81.8%。

2021年,全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90.21亿元,比上年增长5.0%,占生产总值比重为7.8%。全市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63.79亿元,增长10.9%。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29.7亿元,增长14.1%,占建筑业总产值的87.1%;安装工程产值19.3亿元,增长3.8%,占建筑业总产值的7.3%。[7]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9.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0.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下降13.2%;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20.3%,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7.5%。从投资主要构成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6.0%,工业投资增长12.1%,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0.2%,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0.0%。赣锋锂电高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赛维光伏电池组件、日菱车业轻量化汽车一期等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

2021年,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5.39亿元,比上年增长0.6%。其中,住宅投资20.47亿元,下降7.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86亿元,增长46.0%。商品房竣工面积157.03万平方米,增长26.0%,其中住宅112.18万平方米,增长16.7%;商品房销售面积138.46万平方米,增长11.6%,其中住宅125.49万平方米,增长11.6%;商品房待售面积37.1万平方米,下降11.5%,其中住宅13.5万平方米,增长4.5%;商品房销售额93.26亿元,增长19.8%,其中住宅85.68亿元,增长23.1%。5904户棚户区和15299户老旧小区改造相继开工。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6%。按城乡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52.21亿元,增长17.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9.92亿元,增长18.6%。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34.68亿元,增长34.6%;商品零售367.45亿元,增长16.2%。

2021年,全年全市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实现零售额77.0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69.55亿元,增长20.1%;住宿餐饮企业零售额7.45亿元,增长35.1%。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3.0%,其中肉禽蛋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4.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5.0%;日用品类增长11.9%。大宗商品汽车类增长17.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5.6%。消费升级类商品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70.4%、18.1%和21.1%。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增长19.8%。

2021年,全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17.25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其中,出口91.85亿元,增长16.3%;进口125.41亿元,增长42.0%。

2021年,全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0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5779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3%。实际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664.67亿元,增长8.3%。

服务业

2021年,全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46.77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批发零售业增加值156.98亿元,增长11.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2.88亿元,增长20.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6.52亿元,增长20.0%;金融业增加值57.12亿元,增长7.3%;房地产业增加值43.09亿元,增长6.1%;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23.56亿元,增长6.6%。

邮电和旅游

2021年,全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1.26亿元,比上年增长40.0%。其中邮政业务量9.05亿元,增长53.9%;电信业务量12.21亿元,增长31.2%。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9.5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37.43万户,互联网用户数达51.30万户,增长8.9%。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9997.33万件,增长74.9%;快递业务收入46418.47万元,增长48.4%。

2021年,全年全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434.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5%;国内旅游收入564.04亿元,增长26.8%。

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2021年,全年财政总收入177.29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58亿元,增长1.5%。税收总收入159.08亿元,增长14.3%,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9.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增值税101.53亿元,增长29.7%。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7.72亿元,下降3.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39亿元,增长8.0%;资源勘探信息等事务支出28.67亿元,增长30.1%;住房保障支出9.12亿元,增长24.4%。

2021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77.4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2%,比年初增加195.92亿元,同比多增86.33亿元。其中,住户存款828.0亿元,增加94.66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453.67亿元,增加77.01亿元;广义政府存款215.5亿元,增加4.1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80.11亿元,增加20.04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76.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6%,比年初增加152.95亿元,同比少增3.39亿元。其中,住户贷款419.92亿元,增加38.38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856.87亿元,增加114.62亿元。

2021年,全市年末证券营业网点12家,全年证券交易额4682.97亿元,增长14.0%。证券业总产值1.24亿元,下降6.0%;营业收入1.78亿元,下降3.3%;营业利润1.1亿元,下降4.7%。

2021年,全年全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0.24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1.38亿元,增长9.2%;财产险保费收入8.86亿元,下降3.0%。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8.75亿元,增长13.5%。其中,寿险给付5.08亿元,增长14.5%;财产险赔款3.67亿元,增长12.2%。[7]

文化

新余蜜桔:新余蜜桔是新余市科技工作者1977年从本地早群体中选育的优良品种,通过二十多年的筛选、培育和种试,1977年、2003年先后通过了省科技厅新品种和科技成果鉴定,2004年12月获农业部果品质检中心“优质果品”证书,2005年获“江西省名牌产品”,省商检局授予“中国新余蜜桔出口种植基地”。新余蜜桔品种品质优、抗寒、适宜加工。[26]

观巢巨峰葡萄:观巢种植葡萄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历朝历代,观巢的绅士商贾、文人雅客,以致农人工匠,均有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广植葡萄,作为美化、绿化环境的爱好。全镇以湖陂村为主,面积达到1500余亩,品种达到19个,年产量达到2000余吨,行销市内外,成为江西省最大的葡萄园和江南驰名的葡萄生产基地之一。

地方方言

余市城区及渝水区各乡镇从外省外县迁来的人口颇多。该地人口与外来人口在长期共同生活、交往中,语言互相渗透,亦与邻县语言互相影响,逐渐形成新余方言。新余方言是赣方言的一支,具有赣方言的一些共同特点而又多赣中地方色彩,亦有其自身的特色。就语音来说,古全浊塞音、塞擦音,不论平仄都读送气清音。

地方宗教

新余道教,始于西晋。唐宋以来,修院建观,金元进入鼎盛阶段。明末以后,逐渐衰弱,但民间的丧葬、斋醮、祭祀、节令、祷雨等道教活动,仍然流行,直至建国初期。新余道教,分“全真”、“正一”两大派,均奉以太上老君、玉皇大帝为最高天圣,但也崇敬观音菩萨和地母娘娘。其经书为《太上老君经》、《华岩经》、《三元经》。全真派为出家道士,蓄发须,头顶挽髻,素食,重清修。明末以前,仙人、真人,历代辈出。如晋朝王朔、唐代陈太素、宋代黄真人、明傅同元真人、七雨道人等。

佛教传入新余,始于隋代(611年)。据同治《新余县志》载,隋大业年间(611-618年),在县西门外百步许,邑人唐兴舍宇为寺,故名唐兴寺。宋开宝(969-976年)年间,改为安和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赐额“崇庆寺”。因近龙泉,故称龙泉山。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毁于兵火。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天王殿、大雄殿,后昆卢阁,花雨台,左右钟鼓楼,东接兰堂佛教书社,西枕木鱼山冈,最为一邑之胜。

地方文化

戏曲

清康熙年间,“花鼓灯”随赣南和闽西的移民传入赣中一带,同治至光绪年间,与新余戏剧灯彩及传之当地的江浙小曲相合,演变为新余花鼓戏。新余花鼓戏音乐以小调杂调为主,骨干音是6,1,2,作为大调的本调(骨干音是5,1,2)的介入,剧种音乐有了发展。新余民间花鼓班所唱曲调有“哀音调”、“十调扫坟”、“十杯酒”、“补背裕”、“三伢子锄棉花调”、“卖布调”、“盘广货调”等二百余首。主调为“哀音调”(即新余调),有单曲,也有多曲联唱形式,腔体较原始,字多腔少的曲目较多,音乐伴奏单调无华,不用锣鼓,只有上下两把胡琴,正弦与汉弦结合,其调不喧,演唱效果柔美多情。

交通

新余2012年公路、水路货物周转量174.7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1.2%;旅客周转量6.59亿人公里,增长2.9%。铁路发送旅客229万人,增长11.3%;发送货物692万吨,下降13.1%。年末公路通车里程4131公里。

浙赣铁路横贯东西,京九铁路傍市而过,赣粤、沪瑞、武吉三条高速公路和四条省道在新余交汇,成为全国680多个城市中少有的高密度高速公路通过的城市,构建了新余与“长珠闽”对接的5小时经济圈。

2014年9月16日,江西境内首条设计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沪昆高铁南昌至长沙段正式开通运营,设新余北站(高铁站),

宜春明月山机场虽属支线机场,但建成后,将按照国家民航和江西省政府要求发挥最大的区域优势的宗旨,民航运输将以宜春为中心,向周边的新余、萍乡两市覆盖,使周边两市抵达机场时间仅半小时车程。

2021年,全年全市公路旅客运输量350万人,比上年下降55.5%;公路货物运输量15430万吨,增长27.6%。全年全市水运旅客运输量40.2万人,增长15.9%;水运货物运输量53.2万吨,增长18.2%。

2021年,全市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224887辆,比上年末增长7.7%,其中个人汽车保有量197382辆,增长8.7%。年末民用轿车保有量136348辆,增长8.4%,其中个人轿车保有量133419辆,增长8.6%。[7]

铁路

浙赣铁路横贯新余市东西,京九铁路傍市而过。

2014年9月16日,沪昆高铁开通运营,设新余北站。

公路

赣粤、沪瑞、武吉三条高速公路和四条省道在新余交汇,成为全国680多个城市中少有的高密度高速公路通过的城市。

航空

宜春明月山机场位于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湖田镇,占地1921亩,跑道长2400米,宽45米,垂直联络道长210米、宽18,站坪机位3个,停机坪2.3万平方米,航站楼建筑面积7160平方米,跑道主降方向设长900米I类精密进近灯光系统,次降方向设长420米的B类简易进近灯光系统,配套建设空管、供电、供水、供热、供冷、供油、消防救援以及机场辅助生产设施,宜春明月山机场前期按4C标准设。

社会

2021年,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679元,比上年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04元,增长9.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516元,增长12.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741元,增长14.1%。[7]

社会保障

2021年,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46.19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8.66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6.91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1.7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21.53万人,其中,职工13.19万人,退休人员8.3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97.2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3.1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3.1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2.15万人,发放失业保险金920.02万元,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15万人。社保“一卡通”入选全国年度地方改革典型案例。

2021年,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76个,提供床位8206张,收养人数3181人,临时救助困难户4504人次。年末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767人,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5082人,农村特困供养人数2665人。《新余市颐养之家案例》出台实施,获批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养老特色基地。

2021年,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0.96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0.3亿元。[7]

教育科技

2021年,全年全市普通高校在校生5.84万人,高中在校生2.84万人,初中在校生5.24万人,小学在校生10.4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2.76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414人。幼儿园320所,在园幼儿4.74万人。各类民办学校(不含幼儿园)15所,在校学生5.34万人,其中独立设置民办高校3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98%,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1.2%。新建、改扩建幼儿园8所,增加公办学位2180个,就读公办园幼儿占比达54%。完成学校新改扩建项目7个,新增城区义务教育学位0.89万个。小荷工程、水花行动成为品牌,“双减”工作有效推进。

2021年,全市年末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高新技术企业173家。全年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项,登记省级科技成果59项。授权专利2748件,增长17.2%。获批建设创新型国家城市。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28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2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2万台件,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89批次。[7]

院校名称主管部门办学层次
新余学院江西省本科
江西工程学院江西省教育厅民办本科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省高职专科
赣西科技职业学院江西省教育厅民办高职专科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江西省教育厅民办高职专科
以上数据来源:[27]

文卫体育

2021年,年末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2个,文化馆3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7.92万户,数字电视用户7.92万户。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2021年,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46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24个,卫生院3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4个。卫生技术人员847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987人,注册护士4044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7799张。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全民健身中心3个,青少年俱乐部5个,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2个,体育场馆3个。全市体育健儿在国内重大比赛中获得1枚银牌。[7]

环境安全

2021年,全年全市PM2.5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1微克/立方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1%,上升1.4%,优良天数为358天,空气质量连续三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4个国控、13个省控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美丽乡镇建设五年行动全面启动,成为全省唯一全域获评美丽宜居示范县的设区市。

2021年,全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1005.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2%。万元GDP能耗0.9244吨标准煤,下降3.1%。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716.03万吨标准煤,增长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8%。

2021年,全年全市生产安全事故30起。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21起,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9起。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25人,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6人,工矿商贸事故死亡9人。[7]

旅游

仙女湖景区

总面积29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50平方公里,湖中99座岛屿星罗棋布,湖叉港湾扑朔迷离,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95%,共有220种,765属,3000多种,占全国总科62.3%,有各种鸟兽类76种,拥有亚洲最大的亚热带树种基因库。

仙女湖四季分明,气候十分宜人,全年平均气温17℃,日照1677.4小时,降雨量1532毫米,无霜期265天,相对温度70%,具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内涵。

仙女湖自1992年开发以来,共投资1亿多元,开发建设了白鹭山庄、龙王庙、洪阳洞、花园山庄、傣家度假村、桃花岛等数十个旅游景点,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来观光、旅游、休闲。2002年5月,江西省仙女湖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蒙山

地处上高、新余、分宜三县之间,也临近高安、清江二县。它方广一百多里,最高的白云峰高一千多米,是赣中一座大山。为何称它为蒙山呢?《方舆记》说:因这山高大,树木多,流泉飞瀑多,在峭壁悬崖和谷深林密的地方,常有云雾出没缭绕,像少女蒙上一层面纱,看去隐约朦胧,故以“蒙”字冠之。蒙山是赣中大山。根盘百里,势雄千仞,高凌云汉;群山如鱼鳞迭翠,竟献妖媚,又似大海碧波激荡,膛有林翳云深,怪石嵯峨,洞穴玲珑,流泉哗啦叮冬.

万年桥

又名万岁桥,俗称东门桥,横亘于仙女湖风景名胜区钤阳湖南部,全长384米,通宽7.68米,是一座拥有11孔的大型石拱桥,也是古分宜城通往南方的主要通道。从构造上看,万年桥可分为面、身、基三部分。桥基由10座千枚岩石垒砌的桥墩组成,每墩皆嵌有风格粗犷的吸水兽。从桥墩迎水面呈锥状尖挺的分水金刚雁翅墩,既奇伟挺拔,予人以艺术上的审美悦感;又分滔析浪,减缓了河水的冲力,巧妙地发挥了桥基的自我保护功能,使得桥休经历四百三十三个春秋的风风雨雨而安然无恙。桥面宽阔平整,铺着大青石板,两翼护以望柱与栏板连环相扣的石栏杆,栏板上琢以珍禽怪兽和奇花异草,栏杆两端衔有两对抱鼓石,恰好与桥头的两对石狮背脊相对,而在桥北约五百步处,有一尊石雕赑屃,(传说中龟石。相传龙生九子,其中之一叫赑屃,形似龟,力大无比,好负重。旧时大石碑的石座多雕刻成赑屃的形状)驮着高2米、宽1米、厚0.3米的《分宜县万年桥记》碑。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严嵩曾孙──参将严云从重建碑亭。乾隆七年(1742年)桥东侧石栏倾移,分宜介桥严姓合族重修。1921年分宜县集资重修第三孔。1946年,桥南第四墩塌石过半,分宜县参议会拨款100万元修缮。1958年兴建江口水库,分宜县城乔迁新址。

孔目江湿地公园

占地约30000亩,依托新余的母亲河——孔目江,有河滩湿地8000余亩,水田湿地3000~4000余亩,其间水网密集,各种动植物资源丰富。以优越的湿地生态环境为依托,以保护为前提,以改造为重点,以湿地风光、水库风光和田园风光为特色,通过发展水库观光、休闲娱乐、湿地游憩和农耕体验等旅游项目,把公园建设成一处既美化城市又净化水源的城郊生态型湿地公园,成为新余的“绿色之肾”。

仰天岗森林公园

总面积6.7平方公里。仰天岗本名仰岗、仰山,因北宋新喻道童黄希障曾显身助国,力退金兵,被宋钦宗教封为“仰天岗开山得道护国孚惠石丘黄公真人”后改名仰天岗。这里群山起伏,重峦叠嶂,林木葱郁,翠竹如画,山谷幽幽,怪石嶙峋,有鸡冠岭、狮子流涎、一片门、写帽石等巧夺开工、神奇美妙的自然景观。主峰梁山脑,海拔450米。

抱石公园

为纪念新余籍国画大师傅抱石所建的抱石公园位于新余建设路西端的龙虎山,占地面积29.13公顷。这是中国首座以美术家名字命名的公园。是江西省重点文化设施之一。公园的设计与布局,力求体现傅抱石先生“阳春白雪”类的艺术风格,现已建成傅抱石展览馆、东大门、南大门、钦风楼、醉笔楼、抱石湖、双亭出水、水榭思石、曲廊夕照、坚石关、三笑桥、红雨桥、儿童乐园、邀月亭、留芳亭、高风亭、观鱼池、花圃房、仰德亭、听涛亭、对弈亭、碧海松涛、艺峰塔等景点和五千米游步道。

著名人物

卢肇字子发,袁州(今江西新余)人。在唐武宗李炎会昌三年(843年)状元及第,且是江西第一个状元,咸通歙州刺史。

王钦若字定国,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北宋时期江南第一个宰相。为人奸邪险伪,善迎合帝意。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成珪结交,时人谓之“五鬼”。

刘敞字原父,世称公是先生。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临江新喻(原江西新余市,今樟树市黄土岗镇)人。对宋代金石学研究有开创之功。

黄子澄向明惠帝(建文帝)建议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伴读东宫,课教太孙,累得提升,直至任太常寺卿。

严嵩明朝权臣,字惟中,号介溪,新余分宜人,专国政达20年之久,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权臣之一。

宋应星中国第一部科技巨著《天工开物》的作者,《天工开物》完书于担任江西分宜县教谕(1638~1654)年间。

晏斯盛字虞际,号一斋,江西新余人,清朝官吏,以刚正清廉著称。

张春发字兰陔,江西新余市人(渝水区罗坊镇堆上张家村),晚清著名将领,历任广东陆路提督、湖北提督、云南提督等职。抵御外来侵略、抗击俄法侵略者,受册封建威将军、荣禄大夫,赏袭云骑尉世职。

傅亚夫江西新余市渝水区珠珊镇人,黄埔军官学校第六期,陆军大学11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旅长、师长,台湾“总统府”第二局中将局长等职。

傅抱石当代著名国画大师,“新山水画”代表画家。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代表作《江山如此多娇》(与关山月合作)

何大一著名医学教授(艾滋病鸡尾酒疗法发明人),美籍华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荣誉

新余市共获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中国光电产业最佳投资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金融生态示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城市、中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节能示范城市、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城市、全国创业培训示范点城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城市、国家人口计生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市容整治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江西省首届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江西省文明城市、中国蜜桔之乡、2012年中国六大“绿色城市”之一、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区)等荣誉。[28][29]入围2017年中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30]

2018年3月入围第一批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城市名单[31]

2021年4月22日,江西省2020年度林长制工作考核中新余市得分88.75分,被评为良好的设区市。

2021年5月,在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新余市获评为五线城市。[32]

城市排名

[33]2018年11月,新余入选“2018中国地级市小康城市100强”,排第57名。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