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石榴(2023最新临潼石榴百科介绍)

由网友(狂,是我的个性)分享简介:临潼石榴是陕西1大特产。它散天下石榴之劣,艳以光彩素丽,因大皮薄,汁多味苦,核硬鲜美,籽瘦渣长,品性优质等特色而著称。名居天下5台甫榴之冠,被列为因中珍品,向来是封修天子的贡品,享誉9州,着名海外。黑居易曾写诗嘉赞:“日照血球将滴地,风翻水焰欲烧人”。的确把石榴写尽了。凡到临潼的中外旅客,都以能品尝到那里生产的石榴为1...

临潼石榴是陕西一大特产。它集全国石榴之优,素以色泽艳丽,果大皮薄,汁多味甜,核软鲜美,籽肥渣少,品质优良等特点而著称。名居全国五大名榴之冠,被列为果中珍品,历来是封建皇帝的贡品,享誉九州,驰名海外。白居易曾写诗赞美:“日照血球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简直把石榴写绝了。凡来临潼的中外游客,都以能品尝到这里出产的石榴为一大快事。临潼石榴畅销国内各省市和港澳地区、东南亚各国,年出口量数10万公斤。[1]

中文名

临潼石榴

产 地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认证时间

2006年4月

外文名

mantuoluojiasihua

质量认证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简介

又到了吃石榴的季节,你吃过临潼石榴吗

临潼石榴是陕西一大特产。它集全国石榴之优,素以色泽艳丽,果大皮薄,汁多味甜,核软鲜美,籽肥渣少,品质优良等特点而著称。名居全国五大名榴之冠,被列为果中珍品,历来是封建皇帝的贡品,享誉九州,驰名海外。

石榴不仅是一种美好的观赏花木,又是珍贵实用的果树。石榴花色艳丽,开放期长。仲夏花开红似火,赤诚映日照眼明,常作庭院或盆栽观赏植物。,中秋时节,石榴成熟,朱实星悬,金房玉隔,万子同苞,红似玛瑙,白若水晶,酸甜可口,令人垂涎,入口品尝,如晶粒玉浆。 白居易曾写诗赞美:“日照血球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简直把石榴写绝了。凡来临潼的中外游客,都以能品尝到这里出产的石榴为一大快事。临潼石榴畅销国内各省市和港澳地区、东南亚各国,年出口量数10万公斤。

关于石榴

石榴,学名 安石榴,别名丹若、沃丹、冉若、金罂、金庞、天浆、若榴等。原产伊朗和 阿富汗等中亚地区。据《群芳谱》记载:石榴“本出涂林安 石国,汉张骞使西域得其种以归,故名安石榴(‘涂林’,为石榴的音译,即梵语的Da Yima)”。 张骞出使西域是在公元前138年。所谓 安国,即今之 布哈拉。所谓石国,即今之 塔什干。这就说明,石榴是在两千年前的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国的。所以古人曾有“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道,因依汉使槎”(唐代 元稹);“乘槎使者海西来,移得珊瑚汉苑栽”的诗句。 梁元帝《咏石榴》诗中的“西域移根至,南方酿酒来”正确地反映了这一史实。引种初期,石榴主要栽于京城长安附近 御花园的“ 上林苑”和 骊山的温泉宫(今华清池)内,是供皇子后妃观赏的。这就是最早的临潼石榴。后来才繁殖推广到全国各地。相传, 武则天十分崇尚石榴。因此,石榴栽培在唐代进入全盛时期,一度曾出现石榴“非十金不可得”和“榴花遍近郊”的盛况。至今驰名中外的临潼骊山北麓长达15公里的石榴林带的形成,以及临潼石榴的出名,与骊宫园林的渊源不无结缘关系。算起来,临潼石榴已有2000年的栽培历史了。

石榴为石榴科(Punicaceae)、石榴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干高2~3米,分枝多,常带刺,小枝近方形。叶狭长,对生,全缘,浓绿光亮。花两性,有单瓣、千叶、重台之分,单瓣的结实。花色有火红、粉红、纯白、娇黄、玛瑙、纯紫、红瓣 白边、白瓣红边等等,花着生于新梢顶端及顶端下叶腋间。花期5~7月,果熟期9~10月。萼筒与子房连生,形成果皮。果皮内通常分为6个子室,以薄膜隔开。每子室内有众多种子。种子的外种皮为肉质,有汁液,富有清香味,或甜或酸,是主要的食用部分。果实为浆果。《格物论》中有这样的记载:“石榴中如蜂窝,子如人齿,淡红色,光皎若琥珀,又有青白如玉者”。

分布地区

临潼石榴主要分布于骊山北麓 华清池两侧和 秦始皇陵一带。东起马额,经代王、 秦陵、骊山,西至斜口,沿骊山长约15公里范围内,面积12万多亩,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榴基地。年产石榴约10万吨。

临潼石榴经过2000多年的栽培和选育,已形成数十个各具特色的优良品种。既有籽肥汁多、香甜可口的食用品种,也有飞红流绿,花色艳丽的观赏品种。食用品种共有10余个,分为酸甜两大类。 酸石榴以大红酸、鲁峪蛋两个品种为上品,其果实硕大,籽粒饱满,汁丰味酸,最大的可达500克左右。酸石榴,以陕西 乾县产的有名,酸甜可口,清香宜人,也是名产; 甜石榴中以 大红甜、净皮甜和 三白甜为佳。前两个品种果皮为红色或粉红色,籽粒肥大柔软,汁多味甜。三白甜因花瓣、果皮、籽粒均为白色,风味以甜为主而得名。其特点是果皮薄,籽粒软,汁液多,味纯甜,贮性好,品质佳,当地群众又叫“ 软籽石榴”或“冰糖石榴”,名列甜石榴之冠。

营养价值

临潼石榴营养丰富,含糖量高达11%~14%, 果酸0.4%~1.0%,含水分79%,蛋白质、脂肪各占0.6%,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和梨的2~3倍,尤以磷的含量最为突出,每百克达145毫克,在水果中名列前茅。还含有碳水化合物、铁、钙等矿物质。其籽粒味道甘美,含果汁36%~61%。它的香气和微微的酸涩,能 生津,化食,健脾,益胃,食后可开胃,滋阴、平肝、补肾、明目。·也是制糖、 果子露、酿酒、造醋、制高级清凉饮料的上等原料。

药用价值

临潼石榴又是农家常用的中药,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石榴皮、花、叶、根部都可入药。它性味甘、酸、温、涩而无毒,并含有多种生物碱、 鞣质等。《 名医别录》上说:能“疗下痢,止漏精”。《罗氏会约医境》说:“石榴皮,性酸涩,有断下之功,止泻痢、下血、崩带、脱肛、漏精”。《 本草纲目》说它“御饥疗渴,解醉止醉”。其果富含石榴素,性温涩,既润燥又收敛,用于治疗肠胃病、高血压和冠心病。其果皮含有石榴皮碱、甲 基石榴皮碱、异石榴皮碱、甲基异石榴皮碱、伪石榴皮碱等多种生物碱,总含量为1.8%。可治疗 扁桃体炎、口腔炎、肠炎、胆道感染、气管炎、 肺炎、 慢性阑尾炎、外伤感染、虚寒久咳、下血崩带、肠有 绦虫等病症。石榴籽对绦虫、 姜片虫、 钩虫、蛔虫以及 牙痛病,也有一定的疗效。其花可治吐血、,鼻血和 中耳炎脓水不干等症。根也有驱除绦虫的作用。叶可治眼病。但石榴伤肺气,多食亦不利。

工业价值

石榴的根、果皮和叶,含有大量 单宁,是鞣皮工业和印染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 石榴树能抗 氟化氢,对二氧化硫、 二硫化碳和铅蒸气吸附能力较强。而且花期长,花朵娇美,对美化环境和净化空气极有价值,为绿化城市、庭院的 珍贵树木。

墨客偏爱

石榴既是“丹葩结秀”,又是“ 朱实星悬”,它的素茎、翠叶、红蕤、朱实、金房、皓齿、冰肌,曾激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激情。有的是把它作为花树赞美的,宋晏殊便有“开花百日后,占断群芳色”的描绘;有的为它的果实倾注了火热的深情,如明 沈周的“累累枝上实,满腹饱珠玑”;也有为其花果的丽色而倾倒的,如 唐方九功的“流霞色染紫罂粟,斓斑似带 湘娥泣”;还有因它那隽永的滋味而不吝笔墨的,如元 朱德润的“秋深荐红实,天上得先味”。唐代韩愈更把它同甘蔗汁媲美,赞它“味美蔗为浆”。有人把它比作珊瑚,说是“攒青叶里珊瑚朵,疑是 移根金碧丛”;有人把它比作水晶珠玉,说是“雾壳作房珠作骨,水晶为粒玉为浆。”梁代江淹、晋代 潘岳、 张载、宋代 梅尧臣等人还专门挥毫作赋颂之,把它写成“美木艳树”、“缥叶翠萼,红华绛采,照烈泉石,芬披山海,奇丽不移,霜雪空放”“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这些名句,当时都风霏 中原,人人上口,百读不厌。据《王方直诗话》云: 王安石有咏满树只发一花的 石榴花一联:“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极是脍炙人口!唐代诗人 李商隐也唱道:“榴枝婀娜 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明代画家 徐渭,留下一幅《 榴实图》,气韵极其生动,下垂折枝,绿叶稀疏,缀托着一颗肥硕的大石榴,榴实绽露,似有一触即落之势,画面并题五绝一首:“山深熟石榴,向日便开口,深山人少收,颗颗明珠走”。充分寄寓作者怀才不遇,满腔孤愤的感慨!这一切更增添了人们对石榴的向往和喜爱。

民间传说

石榴花果并丽,火红可爱。长期以来,中国人民把它视为吉祥之果,在民间形成了许多与石榴有关的乡风民俗。历史上,石榴象征多福多寿,长命富贵。又因“石榴多子”,表示人丁兴旺,民族繁荣。中国过去有幅 年画,叫《 百子图》,原来描绘的是3000多年前 周文王跟他的一大群孩子。他们是旧时人们意想中的福星。后来有人把此画演绎成一个胖娃娃怀抱绽开果皮的大石榴,“为图以示子孙众多也”。青年男女结婚时,洞房里要悬挂两个大石榴。结婚礼品总要送一对绣有大石榴的枕头,祝他们早得贵子;初生贵子,亲友喜欢赠送绣有石榴图案的鞋、帽、衣服、枕头等,以示祝贺;老年人过寿时,晚辈要送石榴,祝老人幸福长寿。所以,石榴又是中国人民彼此馈赠的重要礼品。古代妇女着裙,多喜欢石榴红色,“石榴裙”就成了古代年轻女子的代称,男女相爱,便有“拜倒石榴裙下”之说。过去一些民间乐器、建筑物以及糕点上,常用石榴图案作装饰。在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之夜,石榴产区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把石榴和月饼,供在桌上赏月,以示合家团聚、兴旺发达。此俗在日本、港澳地区、东南亚以及世界有华人和华裔居住的国家,一直保留着。

生长习性

石榴喜干燥、温暖和光照,要求年平均气温10℃以上。在-17℃时出现冻害,-20℃ 时,平地大部冻死,-25℃时,山上山下大部冻死。但对土壤要求不严,耐酸碱,通透性好的土壤上,一般非耕地,甚至 石砾滩地都可栽培,稍带石灰质的沙质壤土或 砾质土尤为适宜。

栽培方法

石榴,好栽易活,可采用扦插、压条、分株、播种等多种方法进行繁殖。一般以压 条为好。一穴中的3个不同方向各压条1枝,下端曲至90度,上端露出地面20~30厘米,覆土浇水,一月即可生根。栽植后3~10年即可开花结果。连续结果期为40~60年。单株产量为30公斤左右,高的可达70~80公斤,最高有达100公斤的。进入衰老期后,产量减少,但仍可保持20~30年的结果期。 石榴树其寿命长达100年以上,有的长达200年左右。

品种原因

石榴之盛于临潼,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大有关系。临潼背靠骊山,面临 渭河和广阔的 关中平原。又有温泉,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开花期无大雾;石榴主要栽植于骊山北麓,土质松软,含沙量大,透水性好;渭河和温泉水气蒸发,增加了空气湿度;夏季昼夜温差较大。这样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石榴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环境,所以世代相传至今。这里的果农历代栽培石榴精心选择,去劣存优,沿袭至今,使临潼石榴品种越来越好,享誉国内外。

发展状况

临潼石榴在1977年引植到 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后,北京的 天坛、故宫、 中南海、 颐和园以及许多企业单位均有栽植。从临潼引植苗木进行建园的省份有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辽宁等省地。近几年来,久负盛名的临潼石榴倍受青睐。 石榴花被定为 西安市花。为了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满足中外人士品赏石榴的要求,西安市政府决定,从1991年起,每年9月份在石榴产地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临潼石榴节”。美丽俊俏的“石榴仙子”,手捧鲜红的石榴,热情地接待中外游客。

品种介绍

临潼石榴共有十七个品种,根据植株状况,叶形大小,果实色泽和口味 甜酸,可分为普通石榴(食用种)和 花石榴(观赏种)两大类。两大类中又有红白之分:红石榴嫩梢、叶柄、花、果、皮和籽粒呈红色;白石榴除梢叶同于 红石榴外,花、皮、籽粒均呈黄白色。普通石榴按果汁又可分甜、酸两个品种群。 甜石榴中有“临潼净皮甜”、“临潼天红蛋”、“临潼鲁峪蛋”三个大品种; 酸石榴中有“大红酸”和“鲁峪酸”两个大品种。普通 白石榴截止2013年仅有甜石榴一种,即“临潼三白”,它因花瓣、果皮和籽粒均为白色而得名。这种石榴味道纯甜,品质最佳,被评为“冰糖石榴”。

历史起源

人杰地灵的骊山,不仅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珍贵的秦唐文化遗迹,而且培育了多彩多姿的中国石榴文化之花。中国石榴文化的产生、发展与成熟,凝聚着“采国外名花,结国内硕果”的意蕴,显示着历代陕西人对美好吉祥事物的热爱与向往,激励着临潼人民对现代文化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中国石榴的正宗在临潼,临潼是中国石榴文化的发源地。

文献记载

石榴植 三秦最早始于汉。西汉 张骞从西域带回石榴种子的史实,有关文献均有记载。

西晋 张华《博物志》云:“汉张骞使西域,得 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涂林是梵语石榴的音译)

西晋 陆机《与弟云书》云:“张骞使外国十八年,得涂 林安石榴也。”

明王象晋《群芳谱》云:“石榴本出涂林安石国,汉张骞使西域,得其种以归。”

清陈溴子《花镜》云:“石榴真种自安石国,汉张骞带归,故名安石榴。”

张骞得石榴种,从丝绸之路传入内地,首先在当时的帝都长安上林苑、骊山温泉宫种植。据汉 上林令 虞渊追忆,上林苑其时栽植奇花异卉达三千株,内有“安石榴十株”。因得到汉武帝的喜爱,尔后又命人将石榴栽植于骊山温泉宫。

张骞,西汉 城固人,官 大行令,封 博望侯。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奉汉武帝命出使 大月氏,相约共同夹攻匈奴。元朔三年(前126)归汉,途中曾被匈奴扣留,在外共13年。 元狩四年(前119)又奉命出使 乌孙(今新疆伊梨河流域),并派副使出使大宛、 康居、大夏、安息等地。史称张骞二次出使西域即指此而言。

西域,是汉以后对 玉门关以西地区的总称。狭义专指 葱岭以东而言,广义则指玉门关以西能达到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 印度半岛, 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也在其内。安石国即伊朗、阿富汗的中亚一带区域,这里是石榴的原产地。 华夏大地的第一颗石榴种,就是 张骞在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5年3月(即汉武帝 元鼎二年)返回时带回来的。从此,长安通往 地中海东岸,全长7000公里的“丝绸之路”开通,同时带回来的还有 葡萄、胡桃、西瓜、葫芦等果品。张骞回汉不久就病逝了,为了纪念这位劳苦功高的外交家、“ 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汉武帝封他为 博望侯。

历史传说

关于临潼石榴的来历,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 女娲氏炼石补天时,将一块红色的宝石失落在骊山脚下。有一年,安石国王子打猎,在山林里看到一只快要冻死的 金翅鸟,急忙把它抱回宫中,又是喂食,又是治病。金翅鸟得救后,为了报答王子的救命之恩,不远万里,将骊山脚下的那块红宝石衔到安石国的御花园,不久就长出一棵花红 叶茂的奇树,安石国王便给它赐名“安石榴”。

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来到了安石国(安国指今日的布合拉, 石国指塔什干)。其时,安石国正值大旱,赤地千里,庄稼枯黄,连御花园中的 石榴树也奄奄一息。于是, 张骞便把汉朝兴修水利的经验告诉他们,救活了一料庄稼,也救活了这棵石榴树。这一年石榴花开的特别红,果儿结的特别大。张骞回国的时候,安石国王送给他许多金银珠宝,他都没要,只收下了一些石榴种子,作为纪念品带了回来。从此,由骊山“ 红宝石”变成的石榴,便开始在长安上林苑和骊山脚下定居繁衍,成为今日的临潼石榴。

产品保护

根据《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临潼石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4月27日起对临潼石榴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临潼石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陕西省西安市 临潼区人民政府《关于界定临潼石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临政函[2005]23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街道办事处、 斜口街道办事处、代王街道办事处、秦陵街道办事处、行者街道办事处、土桥乡以及 新丰街道办事处的 刘寨村、鸿门村、坡张村、湾李村、严上村、长条村和 零口镇三府村、 大寨村、零口村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品种

大红甜、净皮甜、 三白甜及其优系。

立地条件。

保护范围内海拔400米至1000米,骊山 丘陵地带及山前 洪积扇地区,土壤为沙土,腐殖酸含量高,pH值6.5至7.5。

栽培管理。

⒈ 种苗繁育:从规定品种的母树上采取枝条 扦插繁殖。

⒉ 栽培密度:新建园要求每667m2(亩)≤83株。

⒊ 合理整形修剪,调节控制树体 生长势。

⒋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所使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采收与贮藏。

⒈ 采收:9月下旬开始采收。

⒉ 贮藏:低温冷藏,采收后贮藏期不超过3个月。

质量特色。

果皮薄,籽粒软,汁液多,味纯甜,贮性好。籽粒 百粒重40克以上,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总糖含量≥15%,VC≥4.45 mg/100g。

⒈ 大红甜:果实圆球形,平均单果重350克,最大单果重800克,果面洁净,鲜红色,籽粒鲜红色,百粒重大于39克,汁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至16%。

⒉ 净皮甜:果实大,圆球形,平均单果重250克至350克,最大单果重750克,果皮薄,果面粉红,籽粒百粒重大于36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至16%。

⒊ 三白甜:果皮、籽粒均为白色。籽粒饱满,籽粒百粒重大于36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至18%。

专用标志使用

临潼石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陕西省西安市 临潼区 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 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