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国学经典诵读)

由网友(情圣 i)分享简介: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1自XX年开展诵读活动以来,我校严格遵照上级部门的规定,在全体师生中深入开展了诵读活动,切实做到了全员参与,全心投入。现将近两年来我校开展诵读活动情况进行一个简要的总结。  一、围绕一个核心  “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最终目的,我校开展的诵读活动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切实发挥我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1

  一、指导思想

  为响应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全国开展“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决定,在我校进一步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决定组织学生举行首届“生命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暨首届诗歌节活动。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

  中华文化以传世经典为载体,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是国魂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的脊梁。借此契机,通过参加诵读活动,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语文素质,激发全校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使广大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诵读中亲近中华经典,从而热爱中国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不断推陈出新。通过班级组织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增加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提升整体文化品位。

  三、活动内容

  (一)中华经典诵读。

  诵读内容:《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要求背诵的必读篇目和选读篇目两部分。

  高一:配合人教版必修3教材诗歌单元,并结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选定50首唐诗作为经典诵读的篇目。经典诵读篇目又分“必读篇目”“选读篇目”。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必读篇目:(20首)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王昌龄《出塞》

  王维《使至塞上》《山居秋暝》

  李白《望天门山》《蜀道难》《将进酒》《独坐敬亭山》

  杜甫《望岳》《咏怀古迹(其三)》《秋兴八首》(其一)《登高》《蜀相》刘禹锡《乌衣巷》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钱塘湖春行》

  李商隐《锦瑟》《马嵬》

  选读篇目:(30首)

  孟浩然《过故人庄》

  王昌龄《闺怨》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送元二使安西》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长相思》《行路难(其一)》《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塞下曲》《登金陵凤凰台》《送友人》《月下独酌(其一)》

  杜甫《春夜喜雨》《兵车行》《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阁夜》

  《旅夜书怀》《江南逢李龟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刘禹锡《竹枝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西塞山怀古》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买花》《长相思》

  杜牧《赤壁》李商隐《无题》《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夜雨寄北》

  高二:配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中的《论语》部分选文,并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的阅读实际,选定55则选文作为经典诵读的篇目。经典诵读篇目又分为“必读篇目”“选读篇目”。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必读篇目:(25则)

  《先秦诸子选读》

  选文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中第一则、三则、六则、七则、八则、九则、十一则、十二则

  选文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中的第三则、四则、七则

  选文六《有教无类》中的第五则、七则

  《论语》

  《学而篇》中的第七则、八则、十五则

  《为政篇》中的第五则、七则、二十一则

  《里仁篇》中的第五则、六、十五则

  《公冶长篇》中的第十则、十五则、十九则

  选读篇目:(30则)

  《庸也篇》第三则、四则、八则、十则、二十二则、二十六则

  《述而篇》第十一则、十二则、十五则、十六则、十九则、二十四则、二十六则

  《泰伯篇》第二则、四则、五则、十四则、十九则

  《子罕篇》第五则、十一则、十三则、二十五则、二十七则

  《乡党篇》第十七则、二十五则

  《先进篇》第八则、十二则、十六则、十七则、二十二则

  学生原则上要求记忆为主、理解为辅。在诵读中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道德情操,在诵读中自然而然地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在实践中培育人文精神,净化学生心灵。

  (二)中华诗歌生命颂主题创作活动。

  在诵读的基础上,要引导高一高二学生进行生命颂主题诗歌创作(每班一篇,于3月23日前交语文组肖潮声处)。

  四、“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1、课前安排5分钟时间,每日一读。高一高二年段的学生,每天课前安排5分钟时间,进行诵读经典。或学习新的篇章,或温习旧的内容,由学生自主,教师指导。提倡课后诵读。

  2、每周二、四早读安排10分钟的时间,进行集体诵读。各班应下载经典诵读的音频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正音断句,务求读音正确、流利,直达到熟读成诵的水平。

  3.各班应选举领读员,使全班同学跟读。

  4.安排1-2次以“经典诵读”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形式力求新颖,为学生提供相互沟通、交流、创造的展示的机会。

  5.校广播站开辟诵读专栏。

  6.4月3日举办高一高二年段经典诗文诵读竞赛及诗歌创作评奖活动。

  五、经典诵读的保障措施

  xx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2

  一、活动背景和目的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浩瀚的文学文明;营造富有激情、富有青春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以在学年伊始便拥有良好的学习风貌和氛围,使机电学院的学风建设上一个新台阶,特开展此活动。增加12级间学生的学习氛围。

  二、活动主题:

  中华经典诵读

  三、策划主办单位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学生会学习部

  四、活动对象

  机电学院12级学生

  五、活动地点

  理南多媒体课室(待定)

  六、活动时间和地点

  4月3日星期二下午3点-4点

  七、活动流程

  1.主持人简短开场白,邀请老师发表讲话

  2.播放有关朗诵的说唱视频和幻灯片。(期间由制作者在旁解说)(5分钟)

  3.趣味朗诵小游戏(30分钟)

  a.一起来吹水

  游戏规则如下: 每个班的5名快读者与另一个班的1名吹水者组成一队。读方将拿到一篇去掉分隔符号再强拆成一截截的文言文(最好为中学已学过的文章,每一截不超过10个字),5名读者按顺序轮流读出一小截文章,每读对一截得一分;吹水方将要用一支吸管把倒扣在水槽的大玻璃杯内的水排干(吹出来)。当吹方将水全吹出来时,读方停止快读,裁判记录的得分。

  要求:①读者须将一截文字完全读对才能得分。

  ②如果上一名读者读错,则不能改口,下一人可以选择跳过或重读,如读对共得一分;

  ③如果上一名读者没读错,而下一人重读该句,无论对错共得一分。

  本环节每个班轮流进行,开始前读方派出一人抽签决定顺序,9名吹水者到计时员处登记。当读方登场后,吹方愿意组队者上场组队并报出姓名,有矛盾在吹方内部解决。

  b.诗词接龙:由主持人给出一个字,每个班需轮流在10s内说出含有这个字的诗句。说出一句得一分。

  累积两个游戏的分数,分数最低班级为其他同学们演唱经典诗篇《明月几时有》

  4.欣赏及齐读《少年中国说》的著名段落

  八、活动准备

  1.a.寻找朗诵视频及经典朗诵文化的资料

  b.制作幻灯片(部门分组合作,需在比赛前一星期完成,并要排练演说)

  2.申请课室。(需要有电脑和投影装的下100的大课室)

  3.组织各班报名做好比赛前期宣传工作,通知下发到每个班的宣传委员,要求每班12名同学出席。

  4.寻觅主持人

  5.工作人员:1、主持人(主持人需准备好主持稿)

  2、控场人员(2名)

  3、联络员(1名)

  4、计时员、举牌员(各1名)

  5、签到管理员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3

  一、活动宗旨:

  根据县教体局【20xx】420号文件精神,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以经典诵读活动为平台和载体,充分发挥“雅言传承文明”的积极作用,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让“经典浸润人生”,陶冶师生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高尚人格,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目的在于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汉字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和相互促进,引导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二、活动主题:

  团结在党的旗帜下,激情颂扬中华经典。

  三、活动时间:

  第一阶段:20xx年9月24日—10月10日,学校下发活动安排,学校文艺队组织各年级音乐教师、各班主任学习活动方案,积极筹备活动工作。

  第二阶段:20xx年10月11日—10月30日,学校文艺队、各年级音

  乐教师、各班主任组织学生积极进行诵读活动,并发掘高质量诵读节目。

  第三阶段:20xx年11月1日—11月30日,学校选拔、排练各年级优秀诵读节目,准备录制上报节目光盘(一式二份)。

  第四阶段:20xx年12月1日—12月10日,学校录制上报节目光盘给教体局,参加陕西省首届大中小学“中华颂〃经典诵读”比赛评选。

  四、参加对象:

  本次活动以一至六年级各班为单位参加活动。节目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排练。(注:节目表演时间3—7分钟)

  五、活动及参赛节目诵读篇目:

  报送节目诵读内容以教育部、国家语委和中央文明办联合推荐的《中华颂.经典诵读活动读本》为主,同时,班级可以挖掘和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经典资源、优秀社会文化资源、学校资源等自选篇目以及古今中华经典诗文(如《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古诗》、《童谣》、《大学中庸》等)和各地富有人文特色的名人名作、近现代优秀作品、陕西省革命历史、英雄人物、表现陕西民俗风貌的作品积极开展诵读活动。

  六、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所选节目得奖后,学校根据情况对文艺队成员、年级组成员予以奖励。

  七、读本征订:

  本次活动读本由学校安排总务处和县新华书店联系,按时、积极、规范做好读本的征订、分发工作。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4

  一、指导思想: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为了更好地促进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使我校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开展此项活动,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二、活动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无穷宝藏。《弟子规》是集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之精华,是圣贤学问的根基。是一本启蒙养正,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因此,诵读《弟子规》确实是教育学生思想,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好方法。开展“诵读《弟子规》”活动,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根本,创建“和谐校园”为宗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高尚的情感,营造扎实勤奋的学风,积极向上的校风。并以学习《弟子规》为基础,深入开展“诵读经典”的活动。

  三、组织机构

  组长:宋声鹏

  副组长:陈伟华刘派安邓志强

  林玲吕国萍肖牧王高翔

  成员:全体语文教师、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对象:

  一~六年级学生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弟子规》诵读活动。把《弟子规》背诵作为创建“书香校园”、营造校园文化的一项重要载体来抓,各班根据学校实际,参照学校《弟子规》诵读活动方案,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组织实施好各项活动。要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活动的实效性,使诵读活动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通过师生共建共读活动,形成百花齐放的书香校园文化。

  2、各班班主任、语文教师是《弟子规》诵读的责任人。各班要认真组织好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落实“三读”一是多读。坚持每天在学校诵读时间不少于二十分钟,充分利用每天早上或中午广播、夕会时间诵读;让学生出口成诵;每周升旗仪式结束后全校师生集体诵读一节。二是精读。精研、细读解其中意。三是品读。组织读书朗诵活动,品味读书的快乐,交流读书的感悟;开展班级读书交流。

  4、切实加强督查指导。《弟子规》诵读活动由宋校长亲自抓,由陈副校长专项负责,学校教创中心、教学指导中心负责实施,制定布心小学《弟子规》诵读活动方案,通过“致学生、家长一封信”要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弟子规》诵读活动意义,求得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要求家长和学生一起读书,抽时间和孩子交流读书心得,积极倡导家长为学生创设家庭情境,为学生读书营造良好的氛围。各班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为责任人,制定出相关的活动要求与制度,校随机检查各班活动准备进展情况,确保活动正常顺利高效的开展。

  六、活动内容及过程(20xx年9月——20xx年12月)

  第一阶段(九月、十月、十一月)要求每个人会背诵(学校抽查)。

  1、启动仪式,向全校同学赠书。(负责人:教创中心)

  2、教师培训。(负责人:信息科研中心)

  3、利用班会、中午广播、夕会等时间学习、讨论、诵读。内容每周一段。对内容教师要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和背诵。(负责人:班主任、语文教师)

  4、从10月11日开始,每周升旗仪式后全校诵读一节。(负责人:教创中心、各班主任、语文教师)

  第二阶段(十一月)要求学生理解其中含义,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及时反馈,让家长参与进来,谈孩子的变化。(负责人:班主任)

  开展“古人教我懂规范”活动。通过从古文中找事例,从古人身上学精神,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做一个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的学生

  第三阶段(十二月)竞赛

  1、背诵(班级考核),每班评选出三名为诵读之星。(负责人:班主任)

  2、征文(实际应用)三至六年级要以班级为单位布置学生撰写读书征文。征文以写读后感和从身边的人与事中挖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继承与创新。(负责人:语文科组)

  3、演讲:四~六年级每班选出一名优秀选手参加演讲比赛。(负责人:教创中心、班主任、语文科组)

  七、总结与表彰

  在活动后,学校将对本届“诵读活动”成绩突出的班集体和学生个人予以表彰,设优秀学生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学校自从开展中华诵读活动以来,在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坚定不移地抓好这项工作。本学期,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参与诵读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使诵读课程化,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诵读的评价,使中华诵读活动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力宣传诵读的意义。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教师利用班会、早读课向学生明确不学诗,无以言,学生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诵读益处。

  二、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通过开展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诵读课程化,确保诵读时间。本学期,我校根据上级的安排,要求班主任应有效利用班会、早自习等开展诵读。语文教师应结合自身课程安排,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学。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确保诵读时间。

  3、措施方法到位重形式又重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开展古诗文诵读,

  我们要求学生每正确处理背诵与感悟的关系,但不把背诵古诗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提高学习古诗的质量。

  4、以比赛检验成效。为了更好地检验诵读成果,巩固和激励诵读活动更深入地开展。我校于5月11日下午在教学楼多媒体教室举行了“学道德模范做有德之人”中华诵读比赛。各班级踊跃参加,将诵读和音乐、演唱、表演等融合一起,以不同的形式展示了中华经典美文的独特魅力。

  三、收获和体会

  1、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交涉和德育工作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

  2、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培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诗文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养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

  3、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大量诵读中华古诗,一是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他们了解、知道的历史事件多了;三是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四是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板报等,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4、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开展诵读活动,学校教师主动参与,广泛融入,他们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背诵,探讨经典的人多了,查阅资料的人多了,吟诵的多了,用的经典语句的多了,我校广大教师在活动中极大的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

  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片生机。通过活动将传统文化通过多形式得到很好的传承,激发学生们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