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美国士兵如何看待中国士兵(抗美援朝华裔美国士兵)

由网友()分享简介:抗美援朝美国士兵如何看待中国士兵
美国军人最钦佩的就是解放军的战斗精神。在朝鲜战场上,中美两军对阵交锋,志...


抗美援朝美国士兵如何看待中国士兵

美国军人最钦佩的就是解放军的战斗精神。在朝鲜战场上,中美两军对阵交锋,志愿军在嘹亮的冲锋号中,排山倒海、像潮水一样前赴后继,令美军上下惊奇不已,钦佩不已,他们称这种精神为“迷一样的东方精神”。这也是美国军方为什么喜欢看《亮剑》的原因,他们坦言,美国可以用金钱打造一支世界装备一流的军队,但战斗精神却不能用武器和金钱来打造。60多年过去了,当年参加过那场战争的一些美国老兵,谈起志愿军至今还赞不绝口,称赞他们是世界上最勇敢的军人。许多经历过朝鲜战争的美国老兵,总是在教导他们的子孙,不要和新中国打仗,解放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军队。



美国将军是怎样评价抗美援朝中国士兵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雷德利如此评价朝鲜战争:“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联合国军”首任司令官、“二战”名将、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对中国人民志愿军评价道:中国军队常常避开大路,利用山岭、丘陵作为接近路,他们总是插入我纵深发起攻击。其步兵手中的武器运用得比我们熟练,充分。敌军惯于在夜间运动和作战。敌人步兵训练优良,小型武器和轻便装备充分,但几乎没有起支援作用的空军,而且大炮、高射炮、运输和交通设备等方面都特别缺乏。
“联合国军”第二任司令官李奇微是这样评论志愿军的:中国人在夜间进攻特别神秘莫测,不可思议。中国部队很有效地隐蔽了自己的行动。每个执行任务的士兵都能做到自给自足,携带由大米、豆类和玉米做成的干粮以及足够的轻武器弹药,因而可以坚持四五天之久。敌人以东方人特有的顽强精神奋力加固他们在山上的工事。中国人是勇士,他们常常不顾伤亡地发起进攻。



为什么抗美援朝时美国士兵很怕志愿军吹冲锋号?

李奇微在他的《朝鲜战争回忆录》里有这样一段描述:“这是一种铜制的乐器,能发出一种特别刺耳的声音。在战场上,它仿佛就是非洲的女巫,只要它一响起,TG的军队就像着了魔法一般,全部不要命的扑向我军,每当这时,我军总被打得如潮水般溃退。”一位亲历过这场战斗的英军士兵回忆说:“听到这号声,我感觉这分明是中国式的葬礼!”
他们怕冲锋的原因很简单,美军士兵怕的是死,而我们怕的是保护不好国家



抗美援朝美国将领

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1950年12月5日,我军收复平壤,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因为躲避我军炮弹惊慌失措将车开到沟里摔死。
最高指挥官就是麦克阿瑟麦克阿瑟:这是美国第一次在投降书上签字.的确,朝鲜战争让骄傲的美国人低下了自己骄傲的头颅.
一位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国将军:朝鲜战争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如果最聪明的人们在世界上企图与我们寻找进行这场该死的战争的最糟糕的地点的话,无论从政治上和还是从军事上考虑,都会无一例外地选中朝鲜.”-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



抗美援朝我们俘虏了多少美国将军

一位将军,威廉·费舍·迪安少将。

威廉·费舍·迪安出生于1899年8月1日,陆军少将。1922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二战立功被授杰出服务十字勋章。朝鲜战争中惨败大田,被俘虏。代表作《在朝鲜被俘历险记》。

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俘获了成千上万的“联合国军”士兵。1953年7月,有21名被中国军队俘获的美军战俘和1名英军战俘宣布拒绝遣返回自己的国家,而是选择到中国生活居住。事件公开后,世界舆论一片哗然。

后来,这22名战俘中有一名叫詹姆斯·乔治·温纳瑞斯的美军战俘一直留在了中国,在山东省济南市生活了50年,人们都习惯称他为“老温”。2004年,温纳瑞斯在山东济南去世,享年82岁。中国红十字会等单位先后给他敬献了花圈。

扩展资料:

志愿军的战俘营,全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俘虏管理处”,设在朝鲜北部的碧潼。俘管处共收管了14个国家和地区的俘虏5000多人,主要是美国俘虏,有3000多人;次之为英国俘虏,将近1000人;另外还有土耳其、菲律宾、法国、哥伦比亚、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俘虏。

每个俘管中队为一个伙食单位,由中队俘虏自办食堂。俘虏自己选举产生了“伙食管理委员会”,自己选出炊事员,自己管理伙食。

为了照顾俘虏们的生活习惯,还特地从国内运来了面包烤箱;对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俘虏,则从国内运来了活牛羊。俘虏的伙食标准是每人每天粮食875克,白面、大米取代了初期的玉米、高粱,食油50克、肉50克、鱼50克、蛋50克、白糖25克。

普通灶每人每天伙食费1545元(人民币旧币,下同)、轻病号灶2313元、重病号灶3634元。俘虏的伙食一般相当于我志愿军团职以上干部的中、小灶伙食标准,比志愿军一般干部、战士的伙食标准高出很多。

被服标准是:冬春季每人1套崭新的蓝色棉衣、棉裤、棉帽、胶底大棉鞋、手套,1件灰色的棉大衣;每人1条棉被、1条毛毯。夏秋季每人2套单衣、2件衬衣,还有毛巾、牙刷、牙膏、肥皂、鞋袜等日常生活用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威廉·费舍·迪安

人民网-抗美援朝美国战俘健康出问题 周总理批示:要加强营养

国际在线-揭秘:抗美援朝战场 美军战俘的神秘生活



抗美援朝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楼上两位,想知道一点真相吗?我提供一点伤亡数据:
南韩:
58,127 阵亡
175,743 负伤
80,000 失踪或被俘
美国:
36,570 阵亡
92,134 负伤
8,176 失踪
7,245 被俘
再看看以下:
朝鲜:
215,000 阵亡
303,000 负伤
101,000 失踪或被俘
中国:
中国官方的数据:
148,000 阵亡
380,000 负伤
7600 失踪
21,400 被俘
美国方面的数据:
400,000+ 阵亡
486,000 负伤
21,000 被俘
大家最后在38线僵持不下,签署停战的协定,并没有分出胜负,再说双方的伤亡,高下立见,我们连太子岸英都死了。
美国在朝鲜半岛有数万人阵亡,而且几乎与中国和苏联两个共产主义大国爆发全面战争。但是经历了越南战争洗礼之后的美国人,几乎已将这场战争遗忘。故此朝鲜战争又被称为「被遗忘的战争」(The Forgotten War)。朝鲜战争也令美国人首次意识到,战争的威胁随时存在。战争结束后,美国军队人员数量增加了两倍,军费开支大幅度上升。特别是在一场常规的运动战与阵地战争而非游击战中,美军地面部队不能击败积弱百余年的中国与朝鲜的工人农民组成的军队,这一事实被参议院麦卡锡为首的势力归咎为美国国内共产党的出卖,麦卡锡主义一段时间内获得了美国政治的主流话语权,美国国会参议院成立非美委员会彻底调查与中国革命有关的人士的忠诚问题。朝鲜战争是美国建国以来第一场没有获胜的对外战争。
韩国经济在战后遭到严重破坏,李承晚在战后仍然以统一为目标,不重视经济发展,不断计划随时再和朝鲜方面开战。四一六运动后,李承晚下台,局势依然并没有缓和。此后朴正熙执政期间更出现「实尾岛事件」,双方敌对的气氛并没有因领导人转换而改变。朝鲜和韩国的领导人进行过几次会面谈话,但碍於双方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方面的根本差异,并没有产生什麼实际的进展。



抗美援朝毛泽东是怎么打赢美国的?

虽然不能东拉西扯,我还是要说,这次战争中国算不上胜了美国。
对于中国的战术,
前期不了解情况,和美国硬拼了几场,伤亡惨重,特别是由于准备不足,第9兵团的20军,26军和27军基本都是冻伤失去战斗力了,没有成功包围歼灭美陆战一师。但是由于突然性,胜了第1-3次战役。
第4次战役严重失利,撤退中180师被全歼。之后中央察觉到和美军的差距,于是制定了“零敲牛皮糖”的战略,以一个军对付对方一个团,持续使用重兵歼灭联合国军小规模部队,这是第5次战役和随后一些战役的基础。
但是从李奇微和克拉克先后担任指挥后,美国战略上大幅转变,以后发进攻方式对付中国的“星期攻势”,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之后,主动权一直在联合国军手中,志愿军依靠上甘岭的地理优势,持续防守,一直到停战。



美国有没有拍过关于抗美援朝的电影

美国有 朝鲜战争的题材的电影。
《钢盔》Steel Helmet
《决不撤退!》Retreat, Hell! 这个片子比较搞笑,片子里美军一个排接到命令掩护大部队撤退,奉命在一个山口坚守,片子里志愿军有重炮和坦克,美军只有轻机枪。原来美国也有这种政治任务片子
《独孤里桥之役》The Bridges at Toko-Ri
《猪排山》Pork Chop Hill
《猎战》War Hunt
朝鲜战争被称为被遗忘的战争,好莱坞也热情不高,纵观这些片子没什么太多的大牌明星,只有猪排山是格里高利 ,派克主演的,但是片子却是在感觉战争多么的无意义,失去生命的士兵就像这个山的名字一样的,猪排一样的没有价值。



抗美援朝战争和美国谈判的中方人员名单

我记得有解方,邓华,柴成文,幕后李克农,朝鲜人民军南日,李相朝,张平山。美国T乔埃,海里逊



抗美援朝被俘志愿军回国受到了什么待遇?听说美国有俘虏还当总统的?

美国根本没释放我军战俘,他们都被交付台湾当局了,至于总统,根本没有的事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