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一块大洋可以买多少东西(民国时期一块大洋现在值多少钱)

由网友()分享简介:民国时期,一块大洋可以买多少东西
不同时期不一样的。民国在大陆,从1911年到1949年,也是很长的一个时期,而且这个...


民国时期,一块大洋可以买多少东西

不同时期不一样的。民国在大陆,从1911年到1949年,也是很长的一个时期,而且这个时期也不是一直用大洋的。
看上海物价,
1911—1919年,1银圆可以买30斤上等大米,或8斤猪肉,或10尺棉布。
1920—1925年,1银圆可以买18斤上等大米,或7斤猪肉,或8尺棉布。
1926—1936年,1银圆可以买16斤上等大米,或4/5斤猪肉,或6尺棉布。
北方物价还要比上海这个便宜一些。再往后,国民政府发行法币取代银元,大洋的购买力就不确定了。



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光吃饭用的话可以生活多久?当时的一块大洋相当于当时的几毛钱?

民国时期1911--1920年1银圆大洋可以买8斤猪肉,1银圆可以买 30斤大米,可以生活15天,可以生活15天左右,1927-1936年1银圆大洋可以买4--5斤猪肉,1银圆可以买 16斤大米,可以生活10天左右,当时的一块大洋相当于当时的10毛钱.



民国时期一个大洋兑多少法币

最高的时候是开始使用法币的时候1比1兑换,到后来由于美国的白银政策,法币开始与美元挂钩,法币开始贬值,最低的时候达到1比3亿,法币成了废纸。

扩展资料:

简介:

各金融机关和民间储藏之白银、银元统一由中央银行收兑,同时规定法币汇价为1元等于英镑1先令2.5便士,由中央、中国、交通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

抗日战争爆发后,政府实行外汇统制政策,法币成为纸币本位制货币。限期收回其他纸币。并且规定一切公私款项必须以法币收付,将市面银圆收归国有,以一法币换银圆一元。法币初期与英镑挂勾,可在指定银行无限兑换。

193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谈判后,由中国向美国出售白银,换取美元作为法币发行的外汇储备,法币改为与英镑及美元挂钩。

背景: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蔓延范围之广、破坏程度之深、拖延时间之长,在资本主义历史上是空前的。

到了1931年,因危机的深刻化,引发世界金融大危机,老牌金融帝国英国也宣告停止金本位。以此为起点,各国展开货币战争,建立于一战后繁荣基础上的国际货币体系,走上了崩溃的道路。

日本趁一战之机大力扩张,可是,各国高筑关税壁垒,逼得日本不得不以贬低汇价的方式来打进别国市场。加之英国放弃金本位后,日货在中印市场受到严重威胁。日本便在1931年12月13日宣布禁金出口,使日元在国际上成为不兑换纸币。

一战后的美国,既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也是世界存金数量最多的金元国。战后的经济复苏使一般资本家误以为世界经济将会永久繁荣,他们疯狂投资、扩充生产,因此金融骤形放松,形成信用过度膨胀。美国政府为缓和金融恐慌和避免黄金外逃,宣布禁金出口。

英日放弃金本位后,其商品大肆侵入各国市场,美国受到很大打击,为保持国内外商品市场起见,也不得不于1933年4月放弃金本位。美国的举措引起世界币制更加混乱,各国间的货币战争趋于尖锐化。英美日各自运用自己的货币政策,在国际市场上展开火拼。

英美两国都希望能争取和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它们虽然企图以货币贬值来挽救国际贸易上的失败,但又不能专为维护贸易利益而牺牲金融上更大的利益。日本的金融势力相对比较薄弱,所以,它毫无顾忌地抑低币价,以求输出贸易的扩大。

因此,在当时的世界货币战争中,日本在贸易上是唯一的胜利者。在这场西方各国竞相减低币值、贬低汇价,以增进输出、减少输入的打斗中,中国出口贸易饱受西方国家的侵夺,出口货物数量减少,价格低落,致使国内种植制造以及农工商业为之不振。

中国国内市场上,由于各国不合理的汇价影响,进口货物廉价出售,极大地压迫着中国农业、工业品的市价。金融紧张的状况随经济危机的进展愈益严重,加之垄断全国金融的目的和野心,这些驱动南京国民政府从根本上考虑中国的币制改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币



民国时期一两黄金等于多少块大洋?

您的问题,民国时期,1根1两金条大概折为30块银元,随着年景好坏有5块的浮动,当时小康之家一月生活总费用也就是15块银元,鲁迅先生在北大做教授时是一个月300块银元。民国时期富人很少使用金条花费,金条主要是作为硬通货贮藏起来,花费的时候兑换成保值的货币银元.当时是银本位,一块银元大概折合180块铜辅币,而很少说一两金子折多少大洋。祝您蛇年报吉祥!



民国时期七万两白银换多少大洋

一个人对你好,不是想要得到你什么,一颗心交给你,不是想要换回你什么,而是把你当作最信赖的依靠



民国时期用的大洋是现在人民币的多少

卢家驹从德国留学回来,卢老太太要给儿子做点好吃的,拿出一毛钱,吩咐翡翠去买2斤花肉。按现在的行情,一斤猪肉10元钱,一块大洋能买20斤猪肉,相当于现在的200元钱。
陈寿亭的儿子福庆到街上游行,临走前周采芹给了他1分钱,嘱咐中午买两个烧饼吃,按现在的市价,一个烧饼1元钱,折合起来,一块大洋也相当于现在的200元。
我对象给我买棉布做西服,需要2.7米,大约要200多元。陈寿亭的棉布卖价是1毛5一尺,我这样的身材做一套衣服需要8尺,就需要花1个大洋另2毛,相当于说1.2个大洋约合人民币也是200多元。
由此,可以粗略的认识到,民国时期一块大洋约合现在的人民币200元,至多不少。
这样,我对民国时期的物价就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
周村、张店的土地,好一点的地的价格在每亩12元,差地每亩8元,既现在的1600——2400元之间。
陈寿亭初到青岛时,在马路上溜达,遇到一个拉洋车的,拉洋车的说他送一个客人要二分钱,第一天刚干,一分钱也行,陈寿亭给了他一毛钱,那一天他又挣了一毛二。他一个月的收入应该是三块大洋,在今天他每月的收入是600元,朋友前几天到北京,摩的的价格是3元/次,一天若拉8-10次客人,一个月的收入也就600-800左右。与古代的车夫收入差不多。上海的高级技工每个月5块大洋,即现在的1000元,确实不太尊重人才。陈寿亭把他们挖到济南后,给他们的工资是每人30个大洋,约合现在的6000元。
巴黎和谈后,学生们反对将青岛割让给德国,陈寿亭借机做了一次广告,宴请记者时花了5块大洋,按今天的市价,吃一顿高档次的的饭局,十个八个人,需要1000元左右。
由此我们可以推算出其他高档商品的价格。沈远宜从沈阳到青岛寻找霍长鹤将军,当时身上穿的衣服是花了300元大洋买的,价值6万元,确实价格不菲,却被车夫以1.5个大洋,即300元当了。
陈寿亭的宏巨染厂在济南开业时,青红帮头领白志生每个月要300块大洋的保护费,即6万元,不愧为民间税务局,怪不得陈寿亭要跟他拼命呢?
当然,有些东西的价值与现在相比,有很大的出入。陈寿亭为了掌握染布时水的温度,买了6根温度计,每个花了3块大洋,即现在的600元左右。物以稀为贵,温度计在那时是稀罕的物品,只有德国才能制造。后来陈寿亭每天买一篓子鱿鱼放在车间,根据鱿鱼打卷的程度来判断水温,一篓子鱿鱼估计要30斤左右,需要花一毛钱。现在如果要买20斤鱿鱼,价格应在150元左右,看来现在海产品的价格比以前上涨了许多。估计那时候的海鲜一是很多,二是基本没人吃。
还有一些东西的价格就有点离谱,比如有人到地痞白志生的药房买感冒药,一盒感冒药要价6个大洋,我们什么时候见过1200元一包的感冒药?
沈远宜的叙情馆,一个小时收费50块大洋,相当于10000元人民币,这着实高得离谱了,现在到练歌房去唱歌,好一点的也就200元.
陈寿亭到底挣了多少钱?我们不妨大约计算一下。
卢老爷子花了一万块大洋买下了大华染厂,包括一台全新的海德堡印花机和新建的厂房,折合成现在的价格,应该是200万元。卢老爷子说,陈寿亭一年挣了三个厂子,又准备买新机器。陈寿亭购买的新机器,日本人报价是4万大洋,这样看来,陈寿亭第一年赚了7万元,相当于人民币1400万元。后来,日本人买他的厂子时,陈寿亭使诈,欺骗了一下藤井,藤井花了14万大洋,即现在的2800万元水平。
陈寿亭发家在日本人的一船布上,由于日军占领东三省,要用青岛的商船运输军粮,加上学生抵制日货,藤井原值每件77元的一万五千件布被陈寿亭以35元吃掉,转手以56元卖给济南三元一万件,净赚21万,折合现在四千二百万。陈寿亭空手套白狼,由此发了大财。
陈寿亭迁址济南时,给了卢家驹一张支票,卢家驹说,他这些年拿了八、九十万了,当初合伙时,双方之间有约定,陈寿亭拿6成,卢家驹拿4成,算起来,陈寿亭的财产有150万,折合到现在就是3亿人民币。陈寿亭是九一八事变后一年迁址济南,应是1932年,至日军1937年占领济南,经营年限是5个年头,书中没有具体记载他的财产总量。他最后一次从上海进坯布,总数是3万件,恰逢青岛陷落,车至徐州,林祥荣害怕坯布落到了日人手里,通过关系将货物截住。林祥荣给陈寿亭的坯布价格是每件67元,这一车坯布总价是200多万大洋,合现在4个亿,怪不得林祥荣后怕得说:这一车货如果落到日本人手里,六哥一辈子的心血就全完了。而这应该是陈寿亭的三分之二的家底,做企业,除了留下少数流动资金,发放工资外,一般都会倾其所有来购买原材料,这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总的看来,陈寿亭的全部资产应该在300万大洋左右,折合现在的物价水平,如果在今天,陈寿亭的资产总量是6亿元人民币。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民国时期的一千万现大洋折合成现在该多少人民币,多少美元,民国时期一美元,折合现在多少人民币

民国时期一块大洋大概值现在现在的人民币30到50元
民国时期是以黄金为金本位币值 一直到70年代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之后才确定美元为基准货币 黄金与美元挂钩 真正的成为世界货币,在当时应该1美元=4~5银元



民国时期袁大头和拄拐棍的大洋(银元)行情?各地特别是广州的?

上海2元一块袁大头



请问民国时期的同盟会有万寿山的名字吗?我有一块民国时期的潜伏牌:名字是万寿山?



民国初期100大洋工资,等于现在多少钱

在上世纪20年代,当时的国民政府的货币单位是银元,其次是块,毛,分。当时的钱还是很值钱的,仅一毛钱就能够买好多东西,比如一盘肉,几个馒头等等,如果换成现在的购买力的话,差不多相当于30块钱,整整300倍的差距。

当时鲁迅先生是在大学任教,拿的工资大概是350大洋一个月,千万别小瞧这350大洋,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按照当时的物价来说,比如拿大米、猪肉、棉布等生活用品来举例。比如比如1911年到1920年期间,上海米价按照旧石单位,一石等于178斤(6块钱),大概可以折合人民币在50元左右。也就是说当时鲁迅先生工资在1.5万左右,100元旧等同于5000左右人民币,当然仅仅按照物价折算。

其实按照当时的特殊环境,1万多的钱可以当作现在7-8万钱来用,也就差不多一块大洋相当于230块左右的人民币。每个月八万多即使是放在现在的北京,也不能算是穷人吧。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