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和谁决斗死的?(普希金的决斗)

由网友()分享简介:普希金和谁决斗死的?
普希金的创作和活动令沙皇政府颇感头痛,他们用阴谋手段挑拨法国籍宪兵队长丹特斯亵渎普希...


普希金和谁决斗死的?

普希金的创作和活动令沙皇政府颇感头痛,他们用阴谋手段挑拨法国籍宪兵队长丹特斯亵渎普希金的妻子纳塔利娅·尼古拉耶芙娜·冈察洛娃,结果导致了1837年普希金和丹特斯的决斗。决斗中普希金身负重伤,1837年2月8日不治身亡,年仅38岁。他的早逝令俄国进步文人曾经这样感叹:“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了”。 http://baike.baidu.com/view/2139.htm?fr=ala0_1_1



普希金的资料!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1799~1837)
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诸体皆擅,创立了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
普希金1799年6月6日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在浓厚的文学氛围中长大。童年时代,他由法国家庭教师管教,接受了贵族教育,8岁时已可以用法语写诗。家中藏书丰富,结交文学名流,他的农奴出身的保姆常常给他讲述俄罗斯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使得他从小就领略了丰富的俄罗斯语言,对民间创作发生浓厚兴趣。
1811年,普希金进入贵族子弟学校皇村学校学习,年仅12岁就开始了其文学创作生涯。1815年,在中学考试中他朗诵了自己创作的“皇村回忆” ,表现出了卓越的诗歌写作才能,特别是他诗作韵文的优美和精巧得到了广泛的赞赏。在早期的诗作中,他效仿浪漫派诗人巴丘什科夫和茹科夫斯基,学习17--18世纪法国诗人安德列谢尼埃的风格。在皇村中学学习期间,他还接受了法国启蒙思想的熏陶并且结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禁卫军军官,反对沙皇专治,追求自由的思想初步形成。
普希金毕业后到彼得堡外交部供职,在此期间,他深深地被以后的十二月党人及其民主自由思想所感染,参与了与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有联系的文学团体“绿灯社”,创作了许多反对农奴制、讴歌自由的诗歌,如《自由颂》(1817年);《致恰达耶夫》,(1818)年;《乡村》,(1819年),1820年,普希金创作童话叙事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故事取材于俄罗斯民间传说,描写骑士鲁斯兰克服艰难险阻战胜敌人,终于找回了新娘柳德米拉。普希金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民间语言,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同于古典主义诗歌,向贵族传统文学提出挑战。
普希金的这些作品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1820年他被外派到俄国南部任职,这其实是一次变相的流放。在此期间,他与十二月党人的交往更加频繁,参加了一些十二月党的秘密会议。他追求自由的思想更明确,更强烈了。普希金写下《短剑》(1821)、《囚徒》(1822)《致大海》(1824)等名篇,还写了一组“南方诗篇”,包括《高加索的俘虏》(1822) 、《强盗兄弟》 (1822)、《巴赫切萨拉依的泪泉》(1824)、《茨冈》(1824)四篇浪漫主义叙事长诗。还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抒情诗:《太阳沉没了》(1820)、《囚徒》和《短剑》(1821)等,这些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强烈憧憬。从这一时期起,普希金完全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1824--1825年,普希金又被沙皇当局送回了普斯科夫省的他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在这里他度过了两年幽禁期间,他创作了近百首诗歌,他搜集民歌、故事,钻研俄罗斯历史,思想更加成熟,创作上的现实主义倾向也愈发明显。1825年他完成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的创作。
1826年,沙皇尼古拉一世登基,为了笼络人心,把普希金召回莫斯科,但仍处于沙皇警察的秘密监视之下。普希金没有改变对十二月党人的态度,他曾对新沙皇抱有幻想,希望尼古拉一世能赦免被流放在西伯利亚的十二月党人,但幻想很快破灭,于是创作政治抒情诗《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表达自己对十二月党理想的忠贞不渝。
1830年秋,普希金在他父亲的领地度过了三个月,这是他一生创作的丰收时期,在文学史上被称为“波尔金诺的秋天”。他完成了自1823年开始动笔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这成为他最重要的作品。还写了《别尔金小说集》和四部诗体小说《吝啬的骑士》、《莫扎特与沙莱里》、《瘟疫流行的宴会》、《石客》,以及近30首抒情诗。《别尔金小说集》中的《驿站长》一篇是俄罗斯短篇小说的典范,开启了塑造“小人物”的传统,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炉火纯青。
1831年普希金迁居彼得堡,仍然在外交部供职。他继续创作了许多作品,主要有叙事长诗《青铜骑士》(1833)、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1833)、短篇小说《黑桃皇后》(1834)等。他还写了两部有关农民问题的小说《杜布洛夫斯基》(1832-1833)、《上尉的女儿》(1836)。
1836年普希金创办了文学杂志《现代人》。该刊物后来由别林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学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编辑,一直办到19世纪60年代,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而且成为俄罗斯进步人士的喉舌。
普希金的创作和活动令沙皇政府颇感头痛,他们用阴谋手段挑拨法国籍宪兵队长丹特斯亵渎普希金的妻子纳塔利娅·尼古拉耶芙娜·冈察洛娃,结果导致了1837年普希金和丹特斯的决斗。决斗中普希金身负重伤,1837年2月8日不治身亡,年仅37岁。他的早逝令俄国进步文人曾经这样感叹:“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了”。
普希金作品崇高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使他具有世界性的重大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全世界所有的主要文字。普希金在他的作品中所表现的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必能战胜黑暗、理智必能战胜偏见的坚定信仰,他的“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燃亮”的崇高使命感和伟大抱负深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天才的杰作,激发了多少俄罗斯音乐家的创作激情和灵感。以普希金诗篇作脚本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 、《鲍里斯•戈都诺夫》 、《黑桃皇后》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茨冈》 等等,无一不是伟大的音乐作品;普希金的抒情诗被谱上曲,成了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还有的作品还被改编成芭蕾舞,成为舞台上不朽的经典。
为了纪念普希金,人们把他出生的皇村改名为普希金(1796年叶卡捷琳娜大帝就在这里去世)。现在这里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著名的波尔金诺村也在这附近。



普希金的简介

1799年6月6日,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
伟大的俄罗斯诗人普希金诞生了。自此以后的200年,无论是对俄罗斯
文化,还是对于世界文学来讲,普希金都是一座纪念碑式的人物。作
为俄罗斯文学的铺路人,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被称为“俄国文
学之父”的普希金,他高居于俄罗斯诗歌的奥林匹斯山巅,不仅仅在
当时代,而且在他去世以后的一个半世纪以来,他一直是一座纪念碑
式的人物。
200年前,普希金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1814年,在就读的
贵族学校皇村中学的一次公开考试中,他朗诵的习作《皇村怀古》,
震惊了在座的诗坛权威杰尔查文,老诗人热泪纵横,预言俄罗斯诗坛
即将升起一颗新星。几年后,当他的长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问世
时,大诗人茹科夫斯基予以很高评价,赞叹后生可畏,称他为“胜利
了的学生”,而自称“被击败了的老师”。
1817年至1819年,普希金因为写下了《自由颂》、《致恰达耶夫》
等一系列歌颂自由、抨击专制、支持十二月党人的革命诗篇,而招致
了长达六年的流放和幽禁的厄运。但诗人却因此而接近了人民。
1830年,普希金与娜塔莉娅·冈茨洛娃订婚,之后由于霍乱流行,
他被困在父亲的领地波尔金诺达三个月时间。这是诗人一生中创作最
丰盛的时期,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丰硕的秋天——波尔金诺之秋。在
这个金色之秋,诗人完成了诗体长篇小说《叶甫根尼·奥涅金》、
《高加索的囚徒》、《茨冈》和一系列抒情组诗。
1837年2月8日,因愤怒于沙皇尼古拉一世和法国无赖、后来参与
镇压巴黎公社起义的刽子手丹特士对自己新婚妻子普希金娜的垂涎,
在与丹特士的决斗中饮弹身亡,年仅38岁,诗人为爱和尊严死去。
普希金短短38年的一生,在人们心中铸起了一座永恒的爱与美与
真理的纪念碑。他一生共写下八百多首抒情诗,十二首叙事诗及若干
叙事诗片断,六首童话诗,一部诗体长篇小说,一部散文体长篇小说
及散文诗体长篇小说,六部诗剧等。经过几代翻译家的努力,普希金
的作品近百年来在我国的不同时代的众多读者心中获得了共鸣,产生
了巨大反响。
普希金的生命之火熄灭了。但他作为俄罗斯诗空的太阳,至今仍
散射出耀眼的光芒。小时候,我们谁没有读过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
故事》;落寞的日子里,我们都曾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自勉;战
争年代,《致恰达耶夫》唤起了人们对自由和平的热爱;而热恋中的
人们,谁又不被“波尔金诺之秋”那一组情诗的醇美所感动。
普希金的诸多诗作历久弥醇。至今很多人都能对他的诗作琅琅成
诵。《致凯恩》中对家、国、民族的忧患意识,《致大海》的雄宏豪
放,还有那为他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纪念碑》,无一不在人们的记忆
中。
“高山安可仰,徒次揖清芬”。在此伟大的俄罗斯诗人普希金诞
辰200周年之际,北京音乐厅特捧出“普希金诗歌音乐会”这杯美酒,
在诗情与乐声中再醉一回。



(俄国)普希金的名言

普希金名言
没有幸福,只有自由和平静。
  法律之剑不能到达的地方,讽刺之鞭必定可以达到。
  比海洋阔大的是天空,比天空阔大的是人的心灵。
  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敏感并不是智慧的证明,傻瓜甚至疯子有时也会格外敏感
  不论是多情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谊。
  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倾听着年轻姑娘的歌声,老人的心也变得年轻。
  年轻的良知像晴天一样明洁。
  等青春轻飘的烟雾把少年的欢乐袅袅曳去,之后,我们就能取得一切值得吸取的东西。
  爱惜衣裳要从新的时候起,爱惜名誉要从幼小时候起。
  世界的设计创造应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谋取金钱,人并非以金钱为对象而生活,人的对象往往是人。
已不会再有那样的月夜,以迷离的光线,穿过幽暗的树林,将静谧的光辉倾泻,淡淡地,隐约地照出我恋人的美丽。
——普希金《月亮》
我曾经沉默地、毫无希望地爱过你。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愿上帝赐给你的也像我一样坚贞如铁。
——普希金《我曾经爱过你》
你的来临对我是多么沉重,在我的心灵里,在我的血液里,引起多么痛苦的陌生。一切狂欢和所有的春光,只会将厌倦和愁闷注入我的心。请给我狂暴的风雪,还有那幽暗的漫长冬夜!
——普在荒凉昏暗的树林里,你可曾遇见,一个歌者在歌唱他的爱情和苦闷?他的微笑,他的泪痕,还有那充满烦忧的温顺眼神,你可曾遇见?
——普希金《歌者》希金《春天》
不久前我曾恳求你欺骗我心中的爱情,以同情、以虚假的温存,给你奇妙的目光以灵感,好来作弄我驯服的灵魂,向它注入毒药和火焰。
——普希金《我们的心多么固执》明天啊,我将坐在炉火边忘怀一切,而只把亲爱的人儿看个不停。我们将等待时钟滴答作响,从清晨到夜晚,等待午夜让嘈杂的人们散去,那时我们将不会分离。
——普希金《冬天的道路》
日子一天接着一天飞逝,每一分钟都带走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两个人期望的是生活,可你看,死亡却已临近。世界上没有幸福,但有自由和宁静。
——普希金《该走了,亲爱的》
被你那缠绵悱恻的梦想,随心所欲选中的人多么幸福。他的目光主宰着你,在他面前,你不加掩饰地为爱情心神恍惚。
——普希金《被你那缠绵悱恻的梦想》
这悬崖边不断破裂的爱,因为不忍停下的足步而坍塌。忘了他吧,眼泪只会弄湿翅膀,只要心灵足够宽广,其实随时都可以飞翔,即使这颗心早巳坠落深伤。
——普希金《爱的尽头》
我用软弱的低语呼唤我的爱人,但在我的意识中又聚起阴郁的幻想.我用我软弱的手在黑暗中把你寻觅。突然,在我滚烫的额头,我感觉到你的眼泪、你的亲吻和你的气息。
——普希金《康复》
一切都已结束,不再藕断丝连。我最后一次拥抱你的双膝,说出令人心碎的话语。一切都已结束,回答我已听见,我不愿再一次将自己欺骗。也许,往事终会将我遗忘,我此生与爱再也无缘。
——普希金《往事》



普希金的英语格言

badworkmanquarrelswithhistools.
拙匠常怨工具差。
Abirdinthehandisworthtwointhebush.
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Abirdisknownbyitsnote,andamanbyhistalk.
闻其歌知其鸟,听其言知其人。
Ablindmanwholeansagainstawallimaginesthatit'stheboundaryoftheworld.
坐井观天。
Absencesharpenslove,presencestrengthensit.
相聚爱益切,离别情更深。
Aburntchilddreadsthefire.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Accidentswillhappen.
天有不测风云。
Acleanhandwantsnowashing.
身正不怕影子斜。
Aclearconscienceisasoftpillow.
问心无愧,高枕无忧。
Aclearconscienceisasurecard.
光明磊落,胜券在握。
Aclearconsciencelaughsatfalseaccusations.
白日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
Aclearfastisbetterthanadirtybreakfast.
宁为清贫,不为浊富。
Aclosemouthcatchesnoflies.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Acockisvaliantonhisowndunghill.
夜郎自大。
Acommondangercausescommonaction.
同仇敌忾。
Acontentedmindisperpetualfeast.
知足常乐。
Actionsspeaklouderthanwords.
事实胜於雄辩。
Admonishyourfriendsinprivate,praisetheminpublic.
在私底下要忠告你的朋友,在公开场合又表扬你的朋友。
Afairfacemayhideafoulheart.
人不可貌相。
Afaithfulfriendishardtofind.
益友难得。
Afallintothepit,againinyourwit.
吃一堑,长一智。
Afterastormcomesacalm.
否极泰来。
Afterblackclouds,clearweather.
否极泰来。
Afterdeath,thedoctor.
放马后炮。
Agoodappetiteisagoodsauce.
饥不择食。
Agoodexampleisthebestsermon.
身教胜似言教。
Agoodfaceisaletterofrecommendation.
好的相貌就是一封推荐的介绍信。
Agoodfameisbetterthanagoodface.
好的名望胜於好的相貌。
Agoodfriendismynearestrelation.
良友如近亲。
Agoodmarksmanmaymiss.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Agoodmaximisneveroutofseason.
至理名言不会过时。
Agoodmedicinetastesbitter.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Agoodwinterbringsagoodsummer.
瑞雪兆丰年。
Ahappyheartmakesabloomingvisage.
心花怒放,笑逐颜开。
Aheroisknowninthetimeofmisfortune.
时势造英雄。
Alazyyouth,alousyage.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Alewillmakeacatspeak.
酒后吐真言。
Alittleisbetterthannone.
聊胜於无。



普希金简介

普希金个人简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
【普希金(Пушкин)早年译名是‘普式庚’,更接近俄语读音】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Сергеевич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沙俄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他诸体皆擅,创立了俄国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出生于贵族家庭。童年开始写诗,在沙皇政府专为培养贵族子弟而设立的皇村高等学校学习。学习期间受到当时进步的十二月党人及一些进步思想家的影响。后来发表的不少诗作抨击农奴制度,歌颂自由与进步。普希金的作品除了诗歌以外,主要还有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历史纪实语的创始人。《普加乔夫史》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别尔金小说集》等。普希金在创作活动上备受沙皇政府迫害。1837年在一次阴谋布置的决斗中遇害。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和影响很大。
普希金1799年6月6日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他在浓厚的文学氛围中长大。童年时代,他由法国家庭教师管教,接受了贵族教育,8岁时已可以用法语写诗。家中藏书丰富,结交文学名流,他的农奴出身的保姆常常给他讲述俄罗斯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使得他从小就领略了丰富的俄罗斯语言,对民间创作发生浓厚兴趣。
1811年,普希金进入贵族子弟学校皇村学校学习,年仅12岁就开始了其文学创作生涯。1815年,在中学考试中他朗诵了自己创作的“皇村回忆”,表现出了卓越的诗歌写作才能,特别是他诗作韵文的优美和精巧得到了广泛的赞赏。在早期的诗作中,他效仿浪漫派诗人巴丘什科夫和茹科夫斯基,学习17--18世纪法国诗人安德列谢尼埃的风格。在皇村中学学习期间,他还接受了法国启蒙思想的熏陶并且结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禁卫军军官,反对沙皇专治,追求自由的思想初步形成。
普希金毕业后到彼得堡外交部供职,在此期间,他深深地被以后的十二月党人及其民主自由思想所感染,参与了与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有联系的文学团体“绿灯社”,创作了许多反对农奴制、讴歌自由的诗歌,如《自由颂》(1817年);《致恰达耶夫》,(1818)年;《乡村》,(1819年),1820年,普希金创作童话叙事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故事取材于俄罗斯民间传说,描写骑士鲁斯兰克服艰难险阻战胜敌人,终于找回了新娘柳德米拉。普希金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民间语言,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同于古典主义诗歌,向贵族传统文学提出挑战。
普希金的这些作品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1820年他被外派到俄国南部任职,这其实是一次变相的流放。在此期间,他与十二月党人的交往更加频繁,参加了一些十二月党的秘密会议。他追求自由的思想更明确,更强烈了。普希金写下《短剑》(1821)、《囚徒》(1822)《致大海》(1824)等名篇,还写了一组“南方诗篇”,包括《高加索的俘虏》(1822)、《强盗兄弟》(1822)、《巴赫切萨拉依的泪泉》(1824)、《茨冈》(1824)四篇浪漫主义叙事长诗。还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抒情诗:《太阳沉没了》(1820)、《囚徒》和《短剑》(1821)等,这些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强烈憧憬。从这一时期起,普希金完全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1824--1825年,普希金又被沙皇当局送回了普斯科夫省的他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在这里他度过了两年。幽禁期间,他创作了近百首诗歌,他搜集民歌、故事,钻研俄罗斯历史,思想更加成熟,创作上的现实主义倾向也愈发明显。1825年他完成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的创作。
1826年,沙皇尼古拉一世登基,为了笼络人心,把普希金召回莫斯科,但仍处于沙皇警察的秘密监视之下。普希金没有改变对十二月党人的态度,他曾对新沙皇抱有幻想,希望尼古拉一世能赦免被流放在西伯利亚的十二月党人,但幻想很快破灭,于是创作政治抒情诗《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表达自己对十二月党理想的忠贞不渝。
1830年秋,普希金在他父亲的领地度过了三个月,这是他一生创作的丰收时期,在文学史上被称为“波尔金诺的秋天”。他完成了自1823年开始动笔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这成为他最重要的作品。还写了《别尔金小说集》和四部诗体小说《吝啬的骑士》、《莫扎特与沙莱里》、《瘟疫流行的宴会》、《石客》,以及近30首抒情诗。《别尔金小说集》中的《驿站长》一篇是俄罗斯短篇小说的典范,开启了塑造“小人物”的传统,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炉火纯青。
1831年普希金迁居彼得堡,仍然在外交部供职。他继续创作了许多作品,主要有叙事长诗《青铜骑士》(1833)、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1833)、短篇小说《黑桃皇后》(1834)等。他还写了两部有关农民问题的小说《杜布洛夫斯基》(1832-1833)、《上尉的女儿》(1836)。
1836年普希金创办了文学杂志《现代人》。该刊物后来由别林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编辑,一直办到19世纪60年代,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而且成为俄罗斯进步人士的喉舌。
普希金的创作和活动令沙皇政府颇感头痛,他们用阴谋手段挑拨法国籍宪兵队长丹特斯亵渎普希金的妻子纳塔利娅·尼古拉耶芙娜·冈察洛娃,结果导致了1837年普希金和丹特斯的决斗。决斗中普希金身负重伤,1837年2月8日不治身亡,年仅38岁。他的早逝令俄国进步文人曾经这样感叹:“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了”。
普希金作品崇高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使他具有世界性的重大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全世界所有的主要文字。普希金在他的作品中所表现的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必能战胜黑暗、理智必能战胜偏见的坚定信仰,他的“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燃亮”的崇高使命感和伟大抱负深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天才的杰作,激发了多少俄罗斯音乐家的创作激情和灵感。以普希金诗篇作脚本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鲍里斯•戈都诺夫》、《黑桃皇后》、《鲁斯兰与柳德米拉》、《茨冈》等等,无一不是伟大的音乐作品;普希金的抒情诗被谱上曲,成了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还有的作品还被改编成芭蕾舞,成为舞台上不朽的经典。
为了纪念普希金,人们把他出生的皇村改名为普希金(1796年叶卡捷琳娜大帝就在这里去世)。现在这里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而且著名的波尔金诺村也在这附近。



外国诗人普希金的资料~~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年)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更是19世纪世界诗坛的一座高峰。
普希金是时代的宠儿,也是时代的旗帜。他作为民族意识的体现者,反映了俄罗斯人民要求民族尊严、国家独立、社会进步的愿望和心声。普希金对俄罗斯本国作家影响巨大,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其他国家的诗人能与之相比。
普希金的青少年时代
普希金1799年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早年受到农奴出身的保姆阿琳娜·罗季昂诺夫娜的影响。1811年进彼得堡皇村学校。 1812年战争所激起的爱国热潮给少年普希金极大鼓舞。在校期间,他与未来的十二月党人丘赫尔伯凯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时,他的诗歌才能已经开始显露出来。1814年,他朗诵的《皇村回忆》一诗,深得在场的老诗人杰尔查文的赞赏。 1817年,普希金毕业后在外交部任职,并先后参加了“阿尔扎玛斯社”与“绿灯社”。在十二月党人影响下,这时期普希金写下了不少政治抒情诗,抨击专制制度、歌颂自由和同情人民的不幸,如《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 (1817)、《乡村》(1819)等。他还写了一首叙事诗《卢斯兰与柳德米拉》。 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此他被沙皇政府政治流放到了南俄。
南方流放时期
普希金于1820 年5月来到南俄后,先后在叶卡捷琳诺斯拉夫和基希尼奥夫等地逗留,并曾赴高加索和克里米亚等地。南俄一带是十二月党人南社的据点,普希金和他们关系密切,在思想上受他们的影响。流放生活和南方的自然风光也在这一时期普希金的创作中留下了印记。南方流放时期是普希金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高潮时期。在这几年里,他写下了四部著名的浪漫主义叙事诗:《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巴赫切萨拉伊的泪泉》和《茨冈》。1823年,普希金在基希尼奥夫开始创作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南方流放的后期,普希金与奥德萨总督关系恶化。1824年当局截获普希金的一封“冒犯”上帝的私人信件, 并以此为借口,将普希金放逐到他母亲的领地普斯科夫省米哈伊洛夫斯克村, 软禁了起来。
乡村幽禁时期
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十分偏僻,只有老保姆陪伴着他。他中断了与十二月党人的联系,但接近了农奴制度下的农村生活和俄罗斯普通的人民。他在这二年里经常到集市上听农民谈话和唱歌,并十分注意收集民间故事和口头传说。普希金从那里学习人民的语言,吸取了许多有益的养料,这一切对普希金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两年里,普希金创作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如《囚徒》、《致大海》、《致凯恩》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几十首抒情诗 ,叙事诗《努林伯爵》,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以及《叶甫盖尼·奥涅金》前六章。
就在他被软禁在乡间的时候 ,彼得堡爆发了十二月党人起义。普希金一直关心着时态的发展。起义失败后,新上台的沙皇尼古拉一世为了拉拢诗人为其服务,决定将其召回莫斯科。
重返京城时期
这时期,普希金写下了不少热情赞扬十二月党人的崇高志向的诗歌,《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1830年秋天,普希金因故滞留波尔金诺,这三个月成了普希金创作中的丰收时期。他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别尔金小说集》(其中包括《射击》、《暴风雪》、《村姑小姐》和《驿站长》等)、四部小型悲剧和几十首抒情诗。
普希金与冈察罗娃结婚后,定居彼得堡。他的行动仍受到沙皇政府的监视。这一时期,普希金在创作上仍不断有优秀作品出现,如小说《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杜勃罗夫斯基》、叙事诗《波尔塔瓦》、《青铜骑士》、抒情诗《致诗人》、《秋天》和《纪念碑》等。30年代中期,普希金与当局的矛盾日益加剧,此时一个法国流亡者丹特士又放肆地追逐他的妻子,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普希金于1837年 2月8日与丹特士决斗,身负重伤,两天后去世。



普希金的经典名著包括()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主要作品有长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波尔塔瓦》、《青铜骑士》以及《高加索的俘虏》、《巴赫契萨拉依泪泉》、《茨冈》等叙事诗。长篇小说有《上尉的女儿》和历史纪事《普加乔夫》。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等。还写有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别尔金小说集》,童话诗以及数百首抒情诗。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普希金的著名诗作有哪些

1、《致大海》

《致大海》是俄国浪漫主义诗人普希金的一首政治抒情诗,全诗通过海之恋,海之思,海之念的“三步曲”,表达了诗人反抗暴政,反对独裁,追求光明,讴歌自由的思想感情。

2、《迟开的花朵更可爱》

《迟开的花朵更可爱》是由诗人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于被流放时期题在邻居的女儿的纪念册上创作的诗歌。

诗歌的目的是为了叮嘱孩子要善待生活,善待自己在不幸和痛苦的面前镇静振作。

3、《枉然的馈赠》

《枉然的馈赠》(《Дар напрасный》)是俄国著名诗人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于1828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忧郁和绝望,也暗含作者对于命运的抗争和不满。

4、《够了,够了,我亲爱的》

《够了,够了,我亲爱的》是俄国诗人普希金为妻子所写的,表达了他渴望离开彼得堡的生活而隐居乡间的一首诗歌作品。

5、《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诗人普希金于1825年流放南俄敖德萨同当地总督发生冲突后,被押送到其父亲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幽禁期间创作的一首诗歌。

诗歌全文表述了一种积极乐观而坚强的人生态度,并且因它亲切和蔼的口气让许多人把它记于自己的笔记本上,成为了激励自己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的座右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原文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赏析

诗人在诗中提出了一种面向未来的生活观。“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尽管“现在却常是忧郁",现实的世界可能是令人悲哀的,可能会感受到被欺骗,但这是暂时的,不会停留在这儿,不会就在这儿止步。要用对立统一、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生活中总会出现。

正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坚持美好的信念和进取的态度,才能更好的把握住现实,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一切艰难险阻都是暂时的,因而那逝去的也就变得可爱,这才是值得提倡的生活态度,也是生活中的辩证思想。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