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大:打造卓越工科院校_学科专业

由网友(孤独与你)分享简介:武汉工大:打造卓越工科院校武汉工业大学(简称武汉工大)是中国教育部直属,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支持的全国重点大学,素有“工科大本营”之称。该校成立于1952年,历经70载秉承“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积极推进科研、人才和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发展,成为以工科为主、理工科协调发展、管理学、经济学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工大:打造卓越工科院校

武汉工业大学(简称武汉工大)是中国教育部直属,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支持的全国重点大学,素有“工科大本营”之称。该校成立于1952年,历经70载秉承“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积极推进科研、人才和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发展,成为以工科为主、理工科协调发展、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相得益彰的高水平大学。

学科专业

武汉工大校园面积约1200余亩,分别分布在武昌、洪山和汉口三个校区。学校共有16个学院,涵盖了工、理、管、文、法、艺等6个学科门类,其中工程学科具有更为突出的优势。武汉工大现有本科专业71个,硕士研究生专业175个,博士研究生专业89个,涵盖了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机械、化工、材料、能源等学科方向,形成了工、文、法、管、理、经、教育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格局,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学科选择。

师资力量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工大一直坚持以教学科研双轮驱动,把人才培养摆在首位,积极引进海内外高水平人才,形成了一支教学素质高、专业水平强的优秀师资队伍,课程设置仔细研究,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其中教授近500人,副教授700余人,硕士生导师1200多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00多人,拥有56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和13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科研成果

武汉工大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先后获得“973计划”、“863计划”等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资助,并主持了一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截至2020年,学校共发明专利5722项,授权专利4686项;核心SCI论文发表6690多篇,ESI高被引论文210余篇。其中,黄华清教授领导的“多级脑神经调控控制假肢感觉和运动”的国际前沿研究在全国知名。

国际交流

武汉工大十分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拥有多项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学校与200多所海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深入的校际和机构合作,并为学生提供各种留学和交流机会。2019年,学校发起成立“武汉15所高校国际化联盟”(以下简称“15所高校联盟”),为本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

育人成果

武汉工大长期以来秉承独具特色的育人理念,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毕业生素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德才兼备的人才,校友遍及三峡库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国内外各大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构,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声誉赢得了很高的评价。

武汉工大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突出工科优势,为地方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知尽天下事,学成人上人”的校训,紧扣时代发展,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推进高水平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努力把武汉工大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卓越工科院校。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武汉理工大学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