涮羊肉起源于_刷羊肉的起源 涮羊肉起源于哪个朝代

由网友(别等不该等的人)分享简介:涮羊肉起源于1、元朝:据传涮羊肉是元世祖忽必烈在行军打仗途中,为了加快饮食进程,让士兵快速吃饱饭发明的;2、清朝:在清朝的时候,火锅十分完善,在举行火锅宴的时候,就有提到涮羊肉;3、宋朝:宋朝人林洪喜欢吃涮兔肉,并对涮猪肉、羊肉也有涉猎。涮羊肉起源于什么时候 刷羊肉是我国非常有名的一道菜,在北京,提起涮羊肉更是人尽...

涮羊肉起源于

涮羊肉起源于哪个朝代

1、元朝:据传涮羊肉是元世祖忽必烈在行军打仗途中,为了加快饮食进程,让士兵快速吃饱饭发明的;2、清朝:在清朝的时候,火锅十分完善,在举行火锅宴的时候,就有提到涮羊肉;3、宋朝:宋朝人林洪喜欢吃涮兔肉,并对涮猪肉、羊肉也有涉猎。

涮羊肉起源于什么时候 

刷羊肉是我国非常有名的一道菜,在北京,提起涮羊肉更是人尽皆知,因为这道佳肴吃法简单、味道鲜美,而说道涮羊肉的起源,目前尚不明确,流传有三种说法,分别是起源于宋朝、元朝、清朝。

1、元朝

目前传播最广,最受民众认可的是起源于元朝,据说涮羊肉是元世祖忽必烈在行军途中发明的一道美食。元朝一直秉承着游牧民族的特点,作战英勇,而在行军打仗的途中,他们的主食一般是羊肉,为了提高行军打仗以及应对敌军的速度,忽必烈就将羊肉切成薄薄的一片,放到滚水中,一会羊肉就能熟透,且蘸着盐食用也非常美味,此后涮羊肉也成为元朝人餐桌上的美食。

2、清朝

第二种说法是涮羊肉起源于清朝初期。据记载,清朝的时候火锅就已经发展的即为完善了,康熙、乾隆时期就举办过几次极大规模的“千叟宴”,里面就有涮羊肉这道美食,在《旧都百话》中记载,涮羊肉是由游牧民族吃羊肉的方法加以进化研究而来。

3、宋朝

在南宋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中》提到过涮羊肉,不过此人对涮兔肉极为推崇,在这本书中对兔肉的涮法描写的极为详细,甚至连如何搭配调料食用也有记载,在说完兔肉之后,还说明猪肉羊肉都是可以涮的。



刷羊肉的起源 涮羊肉起源于哪个朝代

最近天气越来越寒冷了,吃火锅的人群也是越来越多了。说到火锅,不得不提的就是刷羊肉了,这是一道必备的火锅美食。那么你们知道刷羊肉的起源在哪里?什么时候?本期的美食典故,为你解析。

在北京,提起“涮羊肉”,几乎尽人皆知。因为这道佳肴吃法简便、味道鲜美,所以深受欢迎。

涮羊肉传说起源于元代。当年元世祖忽必烈统帅大军南下远征。一日,人困马乏饥肠辘辘,他猛想起家乡的菜肴——清炖羊肉,于是吩咐部下杀羊烧火。正当伙夫宰羊割肉时,探马飞奔进帐报告敌军逼近。饥饿难忍的忽必烈一心等着吃羊肉,他一面下令部队开拔一面喊:“羊肉!羊肉!”厨师知道他性情暴躁,于是急中生智,飞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里搅拌几下,待肉色一变,马上捞入碗中,撒下细

盐。忽必烈连吃几碗翻身上马率军迎敌,结果旗开得胜。

在筹办庆功酒宴时,忽必烈特别点了那道羊肉片。厨师选了绵羊嫩肉,切成薄片,再配上各种佐料,将帅们吃后赞不绝口。厨师忙迎上前说:“此菜尚无名称,请帅爷赐名。”忽必烈笑答:“我看就叫‘涮羊肉’吧!”从此“涮羊肉”就成了宫廷佳肴。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涮羊肉又称“羊肉火锅”,始于清初。在18世纪,康熙、乾隆二帝举办几次规模宏大的“千叟宴”,其中就有羊肉火锅。后流传至市肆,由清真馆经营。《旧都百话》云:“羊肉锅子,为岁寒时最普通之美味,须于羊肉馆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遗风加以研究进化,而成为特别风味。”

据说直到光绪年间,北京“东来顺”羊肉馆的老掌柜买通了太监,从宫中偷出了“涮羊肉”的佐料配方,才使这道美食传至民间,得以在都市名菜馆中出售,为普通百姓享用。一直流传到今天,又让人们演变成多种版本的刷羊肉,成为人们餐桌上比较喜爱吃的美食之一。

《旧都百话》云:“羊肉锅子,为岁寒时最普通之美味,须与羊肉馆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遗风加以研究进化,而成为特别风味。”

公元1854年,北京前门外正阳楼开业,是汉民馆出售涮羊肉的首创者。其切出的肉,“片薄如纸,无一不完整”,使这一美味更加驰名。1914年,北京东来顺羊肉馆重金礼聘正阳楼的切肉师傅,专营涮羊肉。历经数十年,从羊肉的选择到切肉的技术,从调味品的配制到火锅的改良,东来顺都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因而名噪京城,赢得了“涮肉何处好,东来顺最佳”的美誉。



涮羊肉的做法 怎样涮羊肉好吃

1、大葱切成段、泡姜切成厚片

2、土豆去皮切成厚片,用清水泡着待用

3、海带、粉条、木耳提前泡发好

4、芝麻酱里加入少许盐加入凉白开打好,加入葱花

5、电火锅里加入适量油,加入辣豆瓣酱、花椒,炒香

6、加入泡姜、泡蒜、炒香

7、加入适量水,放入大葱、红枣、枸杞,盐

8、煮开后改小火熬半个小时,让汤汁充分入味

9、然后就下入羊肉片以及其他准备好的菜,开始涮吧



涮羊肉蘸料 涮羊肉蘸料怎么做

1、食材:芝麻酱4汤匙60克、酱豆腐1块、韭菜花2汤匙30克、辣椒油随意、香油2茶匙10ml、虾油1茶匙5ml、糖1茶匙5克、米醋1汤匙15ml、生抽2茶匙10ml、温水约4汤匙60m。

2、大碗放入芝麻酱,慢慢渐量加入温水,边加水,把芝麻酱用筷子搅拌到稀稠状。

3、加入生抽,米醋和糖搅拌均匀后,加入韭菜花,沿着同一个方向搅匀。

4、用勺子碾碎酱豆腐,然后倒入芝麻酱里,混合搅匀。

5、最后滴入虾油和香油,搅拌均匀即可。

6、如果喜欢吃辣的,还可以淋上一些辣椒油,撒一些香菜搅匀后蘸食肉片等,味道更好。

7、食用时,在火锅内添上鸡汤或水,待锅内汤烧开时用筷子夹着羊肉在锅内烫涮(约需一二分钟),见肉片呈灰白色时,即夹出,蘸着调味料吃。



涮羊肉的做法 怎样涮羊肉好吃

大葱切成段、泡姜切成厚片

土豆去皮切成厚片,用清水泡着待用

海带、粉条、木耳提前泡发好

芝麻酱里加入少许盐加入凉白开打好,加入葱花

电火锅里加入适量油,加入辣豆瓣酱、花椒,炒香

加入泡姜、泡蒜、炒香

加入适量水,放入大葱、红枣、枸杞,盐

煮开后改小火熬半个小时,让汤汁充分入味

然后就下入羊肉片以及其他准备好的菜,开始涮吧



凉拌涮羊肉 凉拌涮羊肉怎么做

1、原料:羊肉。

2、配料:金针菇、芹菜、辣椒、麻酱、葱、姜、蒜。

3、羊肉切片,烧水,焯熟。

4、金针菇,芹菜洗净,芹菜切小段,焯熟,红辣椒。

5、拌一份芝麻酱:芝麻酱加水和稀了,+醋+酱油+豆腐乳+香油,不够咸加点盐,有蚝油加点蚝油,有韭菜花加点韭菜花,更美味。

6、加上切得碎碎的葱、姜、蒜末,拌匀。

7、所有调料都倒在刚才焯好的菜上面,拌匀。



涮羊肉蘸料 涮羊肉蘸料怎么做

食材:芝麻酱匙、酱豆腐、韭菜花匙、辣椒油随意、香油匙l、虾油匙l、糖匙、米醋匙l、生抽匙l、温水约匙。

大碗放入芝麻酱,慢慢渐量加入温水,边加水,把芝麻酱用筷子搅拌到稀稠状。

加入生抽,米醋和糖搅拌均匀后,加入韭菜花,沿着同一个方向搅匀。

用勺子碾碎酱豆腐,然后倒入芝麻酱里,混合搅匀。

最后滴入虾油和香油,搅拌均匀即可。

如果喜欢吃辣的,还可以淋上一些辣椒油,撒一些香菜搅匀后蘸食肉片等,味道更好。

食用时,在火锅内添上鸡汤或水,待锅内汤烧开时用筷子夹着羊肉在锅内烫涮(约需一二分钟),见肉片呈灰白色时,即夹出,蘸着调味料吃。



涮羊肉的做法 怎样涮羊肉好吃

大葱切成段、泡姜切成厚片

土豆去皮切成厚片,用清水泡着待用

海带、粉条、木耳提前泡发好

芝麻酱里加入少许盐加入凉白开打好,加入葱花

电火锅里加入适量油,加入辣豆瓣酱、花椒,炒香

加入泡姜、泡蒜、炒香

加入适量水,放入大葱、红枣、枸杞,盐

煮开后改小火熬半个小时,让汤汁充分入味

然后就下入羊肉片以及其他准备好的菜,开始涮吧



涮羊肉的步骤做法 涮羊肉做法

1、烧一锅开水,锅内放入羊骨、鱼、姜片、虾仁熬汤;

2、水烧开后,先下入少量肉片在汤中拨散,使其涮成灰白色时,随即可夹出蘸着配好的调料吃,然后肉片下随涮随吃,切忌下得过多容易老化影响鲜嫩。

3、肉片涮完后,再加入白菜头、细粉丝(也可用冻豆腐、白豆腐、酸菜、菠菜等),作汤菜食用即可。

4、羊肉要求薄如纸,匀如晶,齐如线,美如花,羊肉片要长17至20厘米,宽3至6厘米。

5、火锅火旺,肉片氽入,涮至发白色即出,蘸调味料进食。

6、食用时,把火锅里的水煮开后,投入葱花、姜丝、口蘑、虾干、煮沸出味(切忌投放味精),随即按个人口味,将佐料放在碗中,随涮随吃。

7、最后,涮羊肉最重要的蘸料是芝麻酱碟,芝麻酱要用冷鸡汤稀释,这样的芝麻酱更香,也更容易蘸食用。用冷鲜鸡汤将芝麻酱调成浓稠状。鲜冷鸡汤要分两次加完,边加汤边打顺时针方向搅匀,以搅匀后芝麻酱放两小时汁酱不分家,不出水为准。



美味小吃:羊肉串的起源

绝大部分人应该都尝过羊肉串吧,毕竟作为烧烤的必备食材,相信大家对羊肉串的味道还是很有印象的,但是羊肉串的历史和羊肉串的起源是怎么回事,相信绝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那么本期饮食文化就为大家来解析。

考古专家在鲁南临沂市内五里堡村出土的一座东汉晚期画像石残墓中发现两方刻有烤肉串的画像石,经研究发现这两幅画中所见的人物形象皆汉人,他们烤的肉串是牛羊肉串。这两幅庖厨图反映出1800年前鲁南民间饮食风俗。

第一石画面宽118.5厘米,高44.5厘米。画面分上下两格。上格刻四组男女人物11人,分坐在床几之上下格是庖厨图;左边吊挂着一条蹄足可见的牛腿,有一人高。右边紧挨着挂着一块肉。再往右是一位戴高冠、长胡子、着花边衣领长袍的男子呈蹲坐状,左手持一把叉状物,上有两串珠状物,正放在三足铁鼎上烤。他的后面有一圆形案板,呈直立圆形,上面还有五粒圆形物体,似为切好的肉块。案左一长方形物体上也有许多切好。

鼎的右侧站着一位戴小帽、着长袍的年轻人,左手扶鼎,右手持扇煽火。再向右,有一头戴纱帽、长胡子、穿长裙的男子,左手执长刀正剖切一块肉。这人右边的三足桶形器里正煮着一块羊头的肉。其右是一个大酒壶。再往右是位戴高冠,长胡子的男子右手执长刀剖鲤鱼,他身后呈直立状的案板上有一条从正中剖开的鱼。第二石画面宽121.5厘米,高44.5厘米。左端有一带抽烟器的锅灶,一妇人在灶前烧火,她的身后挂着刀和两条鱼。右边有一妇人躬身沽酒,她背后一男子右手提着酒壶等待盛酒。再往右,一男子左手持两串肉的叉,右手拿把扇煽火,在三足鼎上烤肉串。后面悬挂着动物的腿,羊牛的头以及剖开的羊、鸟。

背后一男子牵一狗。最右边是一持长刀的男子,他可能刚完成了牲畜的宰杀工作。

这两方画像石均有烤肉串形象,二者又都有是用两根叉的专用工具串肉,放在鼎上烧烤,并用扇子煽火类似今天新疆人的烤羊肉串。两幅画中的人物,皆汉人。因此,这两幅庖厨图反映的是东汉鲁南民间饮食风俗。

您也许还喜欢:

关于龙井虾仁的由来与传说

解惑:满汉全席兴起于什么朝代

三大炮的来历介绍

清真菜什么好吃,经典的清真菜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