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立夏时间几点几分几秒 立夏节气有哪些习俗_今年立夏时间几点几分几秒 2022年立夏具体时间

由网友(不囍热闹)分享简介:2022年立夏时间几点几分几秒 立夏节气有哪些习俗立夏节气一到,也就代表着春天的结束,时间即将进入到夏天,毕竟每年的节气时间都会更换,并不是固定的时间,那么大家知道2022年立夏时间几点几分几秒吗?立夏节气有哪些习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22年立夏时间几点几分几秒2022年立夏公历时间...

2022年立夏时间几点几分几秒 立夏节气有哪些习俗

中华传统二十四节气 立夏

立夏节气一到,也就代表着春天的结束,时间即将进入到夏天,毕竟每年的节气时间都会更换,并不是固定的时间,那么大家知道2022年立夏时间几点几分几秒吗?立夏节气有哪些习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年立夏时间几点几分几秒

2022年立夏公历时间:2022年5月5日 20点25分46秒 星期四

2022年立夏农历时间:壬寅年四月初五。

立夏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大阳黄经达45°。而这时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

立夏节气有哪些习俗

斗蛋

立夏节气的时候,民间很多地方都有斗蛋的习俗,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

迎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

秤人

立夏节气一直都有着秤人的习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

关于立夏节气的民间谚语

1. 早秧七八九,晚秧四五六。

2. 早一把,晚七根,糯稻田里打独身。

3. 立夏三日正锄田。

4. 锄板响,庄稼长。

5. 棉花听着人的脚步长。

6. 要想庄稼好,田间锄草要趁早。

7. 种在犁上,收在锄上。

8. 锄下有水也有火。

9. 夏天不锄地,冬天饿肚皮。

10. 干锄湿,湿锄干,不干不湿锄个暄。



今年立夏时间几点几分几秒 2022年立夏具体时间

导读:节气的时间都是不定的,不过固定在一个时间段内,具体时间要看节气太阳黄经到达位置的时间点,想要知道今年立夏时间几点几分几秒,就要查询2022年立夏具体时间。以下是小编带来的立夏节气相关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看看哦。

立夏

2022立夏节气时间:2022年5月5日,星期四,14:47:01,农历二零二二年四月初五。

立夏的时间为每年公历5月5-7日之间的一日,从这一天开始夏季开始上场,春季正式告一段落。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立夏节气也属于一个与。立夏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因此,对于农作物而言,立夏是一个非常重要,同时也很特别的节气。

立夏的由来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按照气候学的标准,5天平均气温达到22℃才算夏季开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立夏时节的候温同气候学标准大致接近,而这一地区正是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由此看来,二十四节气把立夏节这天作为夏季的开始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旧俗立夏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称“立夏节。”

汉代也沿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载:“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旗服饰皆赤。”歌《朱明》,舞《云翅之舞》。到宋代,礼仪更趋繁琐。至明代始有“尝新风俗”。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载“立夏取平时曝晒之米粉春芽,并用糖面煎作各色果叠,相互馈送”。

由此可见,立夏的由来和立夏时的习俗活动,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是不断发展和传承的过程。

立夏吃蛋的由来

“立夏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节吃蛋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也有一种说法:立夏吃东西最补,吃一只鸡蛋相当于吃一只鸡。立夏后,农事开始繁忙起来,人容易疲乏。吃红枣鸡蛋,是为了补充体力。

立夏挂蛋的传说

立夏挂蛋是指在立夏这日,人们煮好鸡蛋,有的地方还特地用红茶或核桃壳煮蛋,称“立夏蛋”。将蛋放入用彩线编织的蛋套中,相互馈送。或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

立夏挂蛋

关于立夏挂蛋有这么一个传说,据传每年立夏,瘟神都会溜到下界播疫作祟,凡是被它染上病的,就是“疰夏”。于是,老百姓都到女娲娘娘庙烧香磕头,求她消灾降福,保佑后代。女娲娘娘托梦告诉老百姓,在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从此以后“疰夏”再也没有发生过了。为了纪念这一胜利,感谢女娲娘娘的大恩大德,以后每年立夏,家家户户都都有鸡蛋挂胸前的习俗。

2022年立夏后天气会热吗

立夏后天气变热是毋庸置疑,毕竟到了立夏我们就正式进入到夏季了,立夏意味着夏天将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气温越来越高,白天越来越长,开始流行着夏装等清凉打扮。由于温度的升高,喜温的春种作物生长旺盛,另一方面就要开始准备夏收的工作了,洒扫仓廪,倒腾到没有消耗完的陈谷杂粮。在南方地区,这个时候主要栽种各类蔬菜。这个世界的养生以顺应天气变化为主,以补为主,尤其是注意补气血以顺应阳气升发之意。

立夏后虽天气上会出现大幅度的回暖,但事实上,只有一部分地区的天气会真正进入夏季,虽然全国地区温度普遍都会升高,但也不会到特别炎热的地步。要想要真正感受到那种夏日烈日炎炎的感觉,或许要等到端午节后。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今年立夏时间几点几分几秒,2022年立夏具体时间”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2022年立夏时间几点几分几秒 立夏晚上8点25分46秒

二十四节气每一个都有着相应的习俗,不同的习俗是古代人民生活习惯和农事行为的反映和总结,根据地区以及民族的不同,习俗也是不一样的,可谓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立夏在每一年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现在的科技已经可以准确的测算到不同的节气到具体的时分秒的时间了。

立夏到来的标志

立夏每一年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准确的时间是以地球运动的位置为准的,当地球转到黄经45°的时候就是立夏到来了,2022年是在05月05日的星期四,农历四月初五,一般立夏的时间是在公历的5月5日或6日,最多只会偏差一两天。立夏是祖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夏天已经开始了,天气逐渐进入一年最热的时候。有养生专家表示,立夏后天气炎热,昼长夜短,晚上睡眠不足,午睡对保障身体健康、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小伙伴们可以在立夏后每天都适当的午睡会。

立夏尝新品味美食

在立夏的时候有着很多美味的水果和植物成熟,可以采摘使用,在物产富饶的江浙一带有“立夏尝新”的风俗。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人们尝食。同时,苏州立夏还要吃海蛳、面筋、白笋、菜咸鸭蛋、青蚕豆,各家酒店立夏这天对进店的老顾客奉送酒酿、烧酒,不取分文,因此也把立夏叫做“馈节"。无锡民间历来有“立夏尝三鲜的习俗。三鲜分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地三鲜即蚕豆、苋菜、黄瓜(或有元麦、蒜苗为其一-) ;树三鲜即樱桃、枇杷、子(有梅子、 香椿头为其一 -) ; 水三鲜即海蛳、河豚、鲥鱼(或有鲳鱼、鱼、银鱼、子鲚鱼为其一)。在常熟,人们立夏尝新,篩更为富,有九荤+八素”的说法。

立夏有趣的谚语

1. 早秧七八九,晚秧四五六。

2. 早一把,晚七根,糯稻田里打独身。

3. 立夏三日正锄田。

4. 锄板响,庄稼长。

5. 棉花听着人的脚步长。

6. 要想庄稼好,田间锄草要趁早。

7. 种在犁上,收在锄上。

8. 锄下有水也有火。

9. 夏天不锄地,冬天饿肚皮。

10. 干锄湿,湿锄干,不干不湿锄个暄。



2022年立夏具体时间是几月几号几点几分 立夏的节气风俗是什么

2022年立夏具体时间是几月几号几点几分是大家常讨论的。毕竟立夏作为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每每到来之前大家都会按当地的习俗准备东西来迎接该节气的到来,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看看立夏是公历什么时候。

2022年立夏具体时间是几月几号几点几分

2022年立夏具体时间是5月5日星期四20:25:46。

立夏代表着今年春天的结束,是今年夏天的正式开始。农历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茫夏暑相连,秋处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我们的祖先,早就流传下来的,根据气候的变化对一年的概括。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根据二十四节气,春播秋收冬储,其实这种对季节的划分已经形成习已为常作习规律。我华夏生生不息流传至今。到现在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

立夏是公历什么时候

立夏是公历什么时候是大家都有的疑问,就以往的情况看立夏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大阳黄经达45°。《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立夏的节气风俗是什么

作为二十四节气里,夏天的开始,对于以前农业为主的时代,也是农忙的时候

烟雨江南,立夏要吃乌米饭,乌米饭不是紫米,而是用乌叶的汁水把糯米浸黑,蒸出来的饭,乌叶有止咳安神的功效,适合夏天,乌米饭还有很多典故。老底子的说法是立夏还要吃鸡蛋,吃了可以白白胖胖,吃蚕豆,眼睛会很明亮,吃肉身体会强壮不生病

因为夏天的酷热对大家来说是更大的考验,所以在立夏要吃这些东西,对即将来临的夏天有一个美好的希冀



立夏是几月几日 立夏习俗有哪些

1、立夏是2020年05月05日。

2、吃蛋。在民间,有“立夏吃蛋,石头踩烂”的说法,意思是立夏吃蛋,人就会劲头足。

3、秤人。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4、喝粥。根据当地史料记载,我国古时每年“立夏”节气,民间形成了吃粥、挂蛋等习俗。民间传说立夏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无病无灾,

5、吃立夏饭。立夏这一天,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要变着花样吃各种饭,乌米饭、豌豆糯米饭……主料都是最最平常的米饭,但因为加进了各种时令的料,变换出不同的颜色

6、尝新。很多地方有“立夏尝鲜”之俗。人们品尝时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

7、做夏。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

8、食面食。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9、喝茶。我国江西、扬州等地有立夏饮茶的习俗。夏天酷暑炎热,经常喝茶,尤其是偏凉性的绿茶,可以让暑气顿消,起到清热解暑、利尿排毒的作用

10、迎夏。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还有习俗说立夏日不迎夏,会有病灾缠身。



今日立夏时间几点几分,2022年立夏是几点几分

2022年立夏是2022年5月5日10点25分46秒,农历四月初五,星期四

20:25:46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2020-2030立夏时间表

2020年

5月5日

08:51:16

2021年

5月5日

14:47:01

2022年

5月5日

20:25:46

2023年

5月6日

02:18:34

2024年

5月5日

08:09:51

2025年

5月5日

13:56:57

2026年

5月5日

19:48:27

2027年

5月6日

01:24:53

2028年

5月5日

07:11:51

2029年

5月5日

13:07:24

2030年

5月5日

18:45:54

立夏天气立夏以后,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南方地区普遍高温潮湿多雨,秦岭-淮河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少雨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降雨量急剧减少。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夏”前后,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可能进入夏季,而其余大部分地区还处在春季,在东北和西北的一些地区,这时候甚至才刚刚进入春季。

立夏有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说的是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

立夏民间有趣的习俗

1、迎夏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2、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3、斗蛋游戏

那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

4、做夏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

5、食面食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今日立夏时间几点几分,2022年立夏是几点几分

2022年立夏是2022年5月5日10点25分46秒,农历四月初五,星期四

20:25:46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2020-2030立夏时间表

2020年

5月5日

08:51:16

2021年

5月5日

14:47:01

2022年

5月5日

20:25:46

2023年

5月6日

02:18:34

2024年

5月5日

08:09:51

2025年

5月5日

13:56:57

2026年

5月5日

19:48:27

2027年

5月6日

01:24:53

2028年

5月5日

07:11:51

2029年

5月5日

13:07:24

2030年

5月5日

18:45:54

立夏天气

立夏以后,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南方地区普遍高温潮湿多雨,秦岭-淮河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少雨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降雨量急剧减少。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夏”前后,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可能进入夏季,而其余大部分地区还处在春季,在东北和西北的一些地区,这时候甚至才刚刚进入春季。

立夏有三候

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说的是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

立夏民间有趣的习俗

1、迎夏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2、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3、斗蛋游戏

那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

4、做夏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

5、食面食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2022年小寒时间几点几分几秒 2022小寒节气有哪些习俗

2022年

小寒

时间几点几分几秒

2022年小寒节气时间是公历2022年1月5日17点13分54秒,农历辛丑年十二月三号,星期三。

小寒,是

二十四节气

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公历1月5-7日交节。小寒,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小寒与

大寒

小暑

大暑

处暑

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小寒节气的特点:天渐寒,尚未大冷。俗话有讲:“冷在三九”,由于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该节气之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讲法。小寒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人们叫做“数九寒天”。在我国南方虽然没有北方峻冷凛冽,但是气温亦明显下降。在南方最寒冷的时候是小寒及

雨水

惊蛰

之间这两个时段。小寒时是干冷,而雨水后是湿冷。

小寒节气有哪些习俗

1、画图数九

二十四节气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

冬至

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小寒节气正值三九严寒,所以“画图数九”的民俗与小寒节气有着密切联系。数九计数,书法描红,既能求得消寒,也算是冬日里一种不错的消遣冶情的养生方法。

2、吃糯米饭

广东民谚“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传统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3、吃腊八粥

腊八节

一般在小寒大寒之间,因此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腊八粥用多种食材制作而成,这些食材大多都有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小寒之后不久的腊八节也是要喝腊八粥的,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又可以驱赶寒意,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

4、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在以前冬天的时候,人们可以吃的蔬菜很少,黄芽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冬日蔬菜的匮乏,到了现在,即使是在冬天,人们也能吃到许多新鲜的蔬菜了。

小寒和大寒谁更冷

民间俗语有说,俗语“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而且根据以往的气象数据记录,小寒节气比大寒冷的年份占多数,所以小寒通常是会比大寒要再冷一点的,当然大寒也是有可能会更冷的,所以要说哪个节气谁更冷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在以前人们更多的是靠体感来感受寒冷,经历了小寒的寒冷之后,大寒可能就不会觉得有特别冷了。而且我们通常说的气温也都是地表温度,和我们体感温度还是有区别的哦。



2023年立夏时间几点几分几秒 2023立夏是哪一天的什么时候

立夏时间几点几分几秒

立夏节气时间是公历,农历三月十七号,星期六。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日期计算

[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d=l=闰年数,纪c=纪=/p>

举例说明:立夏日期=[?-[=是立夏。

例外:的计算结果加。

立夏的气候特点

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若按中国现代气候学的划分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以上为夏季开始,因此立夏只不过是夏天崭露头角之时。

立夏时节,南方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北方在立夏尚未进入雨季,北方雨季在夏秋之交。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由于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海洋的水汽而形成,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夏季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立夏民间有趣的习俗

迎夏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斗蛋游戏

那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

做夏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

食面食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2022年立秋的具体时间 2022年立秋是几点几分几秒

立秋这个时候养生很重要,因为秋天的气候多变,属于冷热交替的一个季节,我们适当的多锻炼,多吃一些好的食物能帮助我们提高自己应对环境的能力,这样我们的秋天就不会给身体带来病痛。

2022年立秋的具体时间

立秋这个时间天气一般比较闷,而且秋天的气候一般比较干燥,所以我们在秋天的时候最好可以注意身体健康的调理,尤其是马上就有气候下降,秋老虎是我国民间指立秋以后短期回热天气,更需要注意。立秋时间8月7日 ,农历2022年七月(小)初十。立秋节气之后天气的主要的变化就是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较大,以及会出现秋老虎天气。民间有“立秋3日凉风至”的说法,但立秋后大部分地区仍以晴、阴相间的天气为主,降雨天气不明显。

2022年立秋是几点几分几秒

立秋这个时间段的气候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最主要的秋天气候特征,就是炎热,秋天,不是等于不热的季节,尤其是夏天过去不久,2022年立秋时间:8月7日,20:28: 57,农历2022年七月(小)初十,立秋至处暑往往还处在“三伏”期间,所以初秋天气还很热,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热与凉的分水岭在秋季,并不是在夏秋之交。秋天的气候分为两个阶段,初秋“闷热”,仲秋后趋向“干燥”、“凉爽”气候特征。这是一个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

立秋美食

立秋的时候有很多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的美食,这些食物和传统的习俗,可帮助我们预防疾病。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瘦了当然需要“补”。等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时,“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