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原文及翻译注释 分别是怎么写的_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注释是什么

由网友(爱情眠于流年)分享简介:促织原文及翻译注释 分别是怎么写的1、原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

促织原文及翻译注释 分别是怎么写的

1、原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求八年级的同学帮忙拍一下 桃花源记 原文,注释和课后题也要拍到,谢谢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2、翻译: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赌博,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县官又把供应的差事派给各乡的公差。于是市上的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起来,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就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人,长期未考中秀才。为人拘谨,不善说话,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的差事。他想尽方法还是摆脱不掉(任里正这差事)。不到一年,微薄的家产都受牵累赔光了。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没有抵偿的钱,忧愁苦闷,想要寻死。他妻子说:“死有什么益处呢?不如自己去寻找,希望有万分之一的的收获。”成名认为这些话对。就从早上出去晚上回家,提着竹筒丝笼,在毁坏的墙脚、荒草丛生的地方,挖石头,掏大洞,各种办法都用尽了,?终究没有找到。即使捕捉到二、三只,也是又弱又小不符合规格。县官严定期限,严厉追逼,成名在十几天中被打了上百板子,两条腿脓血淋漓,连蟋蟀也不能去捉了。在床上翻来覆去只想自杀。

3、宣德:明宣宗年号(1426-1435)。

4、尚:崇尚,爱好。

5、西:这里指陕西。

6、华阴令:华阴县县官。



屈原离骚原文及翻译 全文注释

1、离骚原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2、翻译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远末子孙啊,伯庸是我已故去的尊敬的父亲。当太岁在寅的寅年寅月,就在庚寅那一天我出生降临。我的父亲仔细揣度我的生辰啊,

通过占卜才赐给我相应的美名。给我起名叫正则啊,给我取字叫灵均。我既有许多内在的.美质啊,同时又有优秀的才能。我身披幽香的江离白芷啊,又佩戴上串串秋兰浓郁芳芬。时光流逝我唯恐赶不上啊,岁月不等人啊令人担心。早晨我爬上山顶采拔木兰花啊,黄昏我采摘宿莽来到水洲江滨。时光一刻也不停留啊,春去秋来四季往复交替更新。想起那草木在秋风中飘落凋零啊,自己也要老了的忧虑凄然而生。如不趁年华正好的时节扬污去垢啊,为什么还不改变自己爱美的本性?乘上骏马放开四蹄奔驰啊,来,我甘愿做开路先锋。

3、注释

高阳:古帝颛顼(zhuān xū)的号。传说颛顼为高阳部落首领,因以为号。

朕:我。先秦之人无论上下尊卑,皆可称朕,至秦始皇始定为帝王的专用第一人称代词。

摄提:摄提格的简称,是古代“星岁纪年法”的一个名称。古人把天宫分为十二等份,分别名之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为十二宫,以太岁运行的所在来纪年。当太岁运行到寅宫那一年,称“摄提格”,也就是寅年。

惟:句首语词。庚寅:古人以干支纪日,指正月里的一个寅日。

皇:指皇考。览:观察,端相。揆:估量、测度。初度:初生之时。

肇:借为“兆”,古人取名字要通过卜兆。

则:法。屈原名平,字原,正则隐括“平”字义。

字:用作动词,即起个表字。

内美:指先天具有的高贵品质。

修能:杰出的才能,这里指后天修养的德能。

辟:同“僻”,幽僻的地方。

纫:联缀、编织。

汩:水流迅速的样子,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与:等待。“不吾与”,即“不与吾”,是否定句宾语提前句式。

搴(qiān):楚方言,拔取。

宿莽:楚方言,香草名,经冬不死。朝、夕是互文,言自修不息。

日月:指时光。

代序:代谢,即更替轮换的意思,古“谢”与“序”通。

惟:思。

美人:作者自喻。



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 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注释拼音

陆游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

陆游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整理如下

一、原文:游山西村

朝代:宋朝 作者: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二、译文: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当山和水不断出现在我眼前时,我正疑惑无路可行,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吹箫击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后,如果允许大家在晚上闲逛,那么我将拄着拐杖,不定时地会在夜晚敲响农家朋友的柴门。

注释选自《陆游集》。陆游(1125~1219),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主要作品:《示儿》《钗头凤》《夜游宫》《鹊桥仙》《沁园春》《沈园》等。1、腊酒浑:腊月里酿造的酒,称为腊酒;浑,浑浊。酒以清为贵。2、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足:足够,丰盛。3、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4、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明亮。5、箫鼓:吹着箫打着鼓。6、追随:紧跟着。7、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作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8、古风存: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9、若许:如果这样。10、闲乘月:乘着月明来闲游。11、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12、叩(kòu)门:敲门。

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 游山西村中心思想

1、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

(1)《游山西村》原文: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游山西村》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

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 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注释拼音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

2、《游山西村》中心思想:这首诗是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流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 诗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及太平景象,反映了他乡居闲散的思想感情。 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诗人在语调极其自然亲切的诗句中向人们展示了农村自然风景之美、农民淳朴善良之美,并把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美融于其中。

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

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

《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下面是我整理的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游山西村全文阅读:

出处或作者: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 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注释拼音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全文翻译: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游山西村对照翻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

游山西村翻译

《游山西村》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盛。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纪游抒情诗。此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首联写诗人出游到农家,颔联写村外之景物,颈联写村中之情事,尾联写频来夜游。各联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创造了优美清新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

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此诗即在故乡山阴所作。

游山西村原文翻译

游山西村的原文解释如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原文解释:

正值丰年,朴素的农家自酿腊酒,杀鸡宰猪殷勤待客,可别笑话那酒浆浑浊,酒香中溢出的农家热情早已使人心驰神往。

寻寻觅觅,山峦重重叠叠,溪流迂回曲折,似已无路可走,继续前行,忽然柳树茂密,山花鲜艳。又一村庄出现在眼前。

春社祭祀的日子近了,村里吹策打鼓的热闹起来了,农家人布衣毡帽,淳厚的古风犹存,好一派清新古朴的乡村风貌!

从今后,若是您(农家)同意我随时来拜访,闲来时我将会拄着拐杖,踏着月色,前来叩门。

注释:选自《剑南诗稿》。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①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箫鼓:吹箫打鼓。

②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足:足够,丰盛。

③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游山西村陆游原文及翻译

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朝代】宋

译文对照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 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注释拼音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1]),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孟子三章原文和注释(孟子三章原文注释翻译抄写)

您好,今天怡怡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孟子三章原文和注释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孟子三章原文和翻译和注释如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三章原文和注释(孟子三章原文注释翻译抄写)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孟子三章原文和注释(孟子三章原文注释翻译抄写)


5、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8、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9、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三章原文和注释(孟子三章原文注释翻译抄写)


10、”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1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1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1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1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离骚必修二原文及注释 离骚的原文及注释是什么

1、原文: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注释:

⑴太息:叹气。

⑵民:人。民生:即人生,作者自谓。

⑶好:喜欢。一说为衍文(见姜亮珍《屈原赋校注》引臧庸《拜经日记》)。

⑷谇(suì):谏。

⑸蕙纕(xiānɡ):以蕙草编缀的带子。

⑹申:加上。

⑺九死:极言其后果严重。

⑻浩荡:本义是大水横流的样子,比喻怀王骄横放纵。

⑼民心:人心。

⑾蛾眉:喻指美好的品德。

⑿谣诼(zhuó):楚方言,造谣诽谤。

⒀规矩:木匠使用的工具。规,用以定圆,矩,用以定方,这里指法度。

⒀绳墨:工匠用以取直的工具,这里比喻法度。

⒁竞:争相。周容:苟合取容。度:法则。

⒂忳(tún):忧愁、烦闷,副词,作“郁邑”的状语。

⒃溘死:忽然死去。

⒄鸷鸟:鹰隼一类性情刚猛的鸟。

⒅圜:同“圆”。

⒆攘诟:遭到耻辱。

⒇伏:通“服”,保持。



离骚屈原原文高中语文翻译及赏析 离骚原文相关知识点详情

1、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2、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3、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4、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5、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6、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7、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8、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9、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10、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11、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12、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13、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14、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

15、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16、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17、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18、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19、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20、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21、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22、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23、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24、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25、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26、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27、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28、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29、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30、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31、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32、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33、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34、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35、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36、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37、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38、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39、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4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42、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4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4、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45、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46、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47、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48、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49、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50、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51、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52、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5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54、第一章(被贬)53行:诗人从自己的家世和出生写起,回顾了自己有生以来的努力、追求、奋斗以及所遭受的失败,满腔悲愤地表述了矢志不渝的精神和九死未悔的态度。

55、第二章(反思)38行;接着面对自己的失败,进行了一番深刻的反思。毕竟惨遭失败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诗人以“路径似未看清兮”领起,先以“退身修整服装”一般地表现自己的反思,但仅如此则缺乏波澜,且难以深入,所以借“家姐”这个人物从反面来责备、劝说,以逼出“找舜帝评理去”一节,既深化了反思,又强化了情感。连情谊最亲密、对自己最关心的“家姐”,也如此责骂、劝说,世上还有谁能理解自己呢?一气之下便“找舜帝评理去”。反思的结果,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56、第三章(再试)38行:又积极地重新求索,然而上下求索后却没有结果。诗人写自己的“仔细寻路”。这是在遭遇诽谤之后的重新努力,但无论叩“天门”还是“求美女”,都以失败告终。

57、第四章(徘徊)38行:诗人又陷入苦闷与徘徊之中。辛辛苦苦的求索又遭失败,究竟何去何从?诗人无奈,于是“取琼茅来卜卦”,请灵氛为他占算以决疑。灵氛卜卦的结果是必须远游离开楚国才有出路。经过一番考虑,仍然犹豫不决。于是再请巫师降神求教。之后,又经反复审慎的思索,最终决定“远游自离去”,离开楚国出游。

58、第五章(他投)21行;通过审慎思虑后,诗人结束了自己的徘徊,认可了灵氛的“吉卦”,选择“吉日”出发。但充满憧憬的出游还是因为“眷顾楚国”而中途放弃了:”曲身回首停步“。结果只能选择以死殉国,“追随彭咸归去!”

翻译:

59、高阳:颛顼之号。

60、苗裔(yì):苗,初生的禾本植物。裔,衣服的末边。此苗裔连用,喻指子孙后代。

61、朕:我。

62、皇:美。

63、考:已故的父亲。

64、摄提:太岁在寅时为摄提格。此指寅年。

65、贞:正。

66、孟:开始。

67、陬(zōu):正月。

68、庚寅(gēng yín):指庚寅之日。古以干支相配来纪日。

69、降(hōng):降生。

70、揆(kuí):推理揣度。

71、肇(zhào):开始。

72、锡(xī):赐。

73、名:命名。

74、字:表字,这里活用作动词,起个表字。

75、内美:内在的美好品质。

76、重(chóng):再。

77、扈(hù):楚方言,披挂。

78、江离、芷:均为香草名。

79、纫(rèn):草有茎叶可做绳索。

80、秋兰:香草名。即泽兰,秋季开花。

81、汩(gǔ):水疾流的样子,此处用以形容时光飞逝。

82、不吾与:宾语前置,即“不与吾”,不等待我。

83、搴(qiān):拔取。

84、揽(lǎn):采摘。

85、宿莽:草名,经冬不死。

86、忽:迅速的样子。

87、代序:指不断更迭。

88、惟:思虑。

89、迟暮:衰老。

90、抚:趁。

91、此度:指现行的政治法度。

92、骐骥(qí jì):骏马。

93、道:通“导”,引导。

94、三后:夏禹、商汤、周文王。

95、固:本来。

96、申椒、菌桂:均为香木名。

97、蕙(huì)、茞(chén):均为香草名。

98、耿介:光明正大。

99、遵道:遵循正道。

100、猖披:猖狂。

101、捷径:邪道。

102、偷乐:苟且享乐。

103、幽昧(mèi):黑暗。

104、殃(yāng):灾祸。

105、败绩:喻指君国的倾危。

106、踵武:足迹,即脚印。

107、荃(quán):香草名,喻楚怀王。

108、齌(jì)怒:暴怒。

109、謇謇(jiǎn jiǎn):形容忠贞直言的样子。

110、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故言。

111、正:通“证”。

112、期:约定。

113、羌:楚语,表转折,相当于现在的“却”。

114、成言:诚信之言。

115、既:本来。

116、数化:多次变化。

117、滋:栽种。

118、树:种植。

119、亩(mǔ):二百四十步为亩。

120、畦(qí):五十亩为畦。

121、留夷、揭车:均为香草名。

122、冀(jì):希望。

123、峻:长。

124、刈(yì):收获。

125、萎:枯萎。

126、绝:落尽。

127、芜(wú):荒芜。

128、秽(huì):污秽。

129、竞:并。

130、羌(qiāng):楚人语气词。

131、兴:生。

132、忽:急。

133、驰骛(wù):乱驰。

134、冉冉(rǎn rǎn):渐渐。

135、英:花。

136、苟:确实。

137、信姱(kuā):诚信而美好。

138、练要:心中简练合于要道。

139、掔(qiān):持取。

140、贯:拾取。

141、矫:举起。

142、索:草有茎叶可做绳索。此作动词,意为搓绳。

143、纚纚(xǐ xǐ):绳索美好貌。

144、法:效法。

145、周:合。

146、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投江而死。

147、民生:万民的生存。

148、艰:难。

149、修姱(kuā):洁净而美好。

150、谇(suì):进谏。

151、替:废。

152、纕(xiāng):佩带。

153、申:重复。

154、悔:怨恨。

155、灵修:指楚怀王。

156、众女:喻群臣。

157、谣:诋毁。

158、诼(zhuó):诽谤。

159、偭(miǎn):违背。

160、改:更改。

161、错:通“措”,措施,指先圣之法。

162、绳墨:正曲直之具。

163、曲:斜曲。

164、周容:苟合取容,指以求容媚为常法。

165、侘傺(chà chì):失志貌。

166、流亡:随水漂流而去。

167、此态:苟合取容之态。

168、不群:指不与众鸟同群。



离骚必修1原文及翻译 离骚必修1原文及翻译及赏析

1、原文: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译文:

我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没想到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官。贬黜我是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啊,给我加罪是因为我爱好花香。这也是我心中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一生我也毫不懊丧。始终不能明了我心迹啊,我怨恨我那君王过分荒唐。众女子嫉妒我长得美貌啊,放出谣言说我行为放荡。本来世俗就崇尚投机取巧啊,任意而为将规矩背向。违背准蝇而追求弯曲啊,竟相把苟合奉迎作为榜样。忧闷失意啊我孤独彷徨,忍受着此时的穷困我好不心伤。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雄鹰和凡鸟不可能生活在一起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方枘圆凿自然不能结合啊,道路不同哪能有相同的思想。忍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忍受强加的罪过又将耻辱品尝。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啊,古圣先贤都认为应该是这样。

真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徘徊傍徨。转过我的车子返回原路,好在我虽然迷途却并没有失去方向。赶着马车来到长满兰草的水边啊,奔驰后休息在长着椒树的山岗。为君分忧反受指责啊,我退隐山林整理我当初的衣裳。裁剪荷叶做出我的上装啊,连缀花瓣做出我的下装。不了解我的心意也就算了啊,只要我的本心确实善良。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将我长长的佩带延长。清香和污臭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没有毁伤。忽然回过头来放眼远眺啊,看到了辽阔大地的四面八方。我佩戴上缤纷多彩的服饰啊,浑身上下散发着阵阵清香。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啊而且习以为常。

3、赏析:

《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以情为里,以物为表,抑郁沉怨”。而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由于诗人无比的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全诗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荡荡,不见端绪。但是,细心玩味,无论诗情意境的设想,还是外部结构,都体现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匠心。



离骚必修二原文及拼音 离骚原文翻译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拼音:(chǎng tài xī yǐ yǎn tì xī),(āi mín shēng zhī duō jiān);

译: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2、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拼音:(yú suī hǎo xiū kuā yǐ wù jī xī),(jiǎn cháo suì ér xī tì);

译:我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己,可早晨进谏晚上即遭贬。

3、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

拼音:(jì tì yú yǐ huì xiāng xī),(yòu shēn zhī yǐ lǎn zhǐ);

译:他们弹劾我佩带蕙草啊,又因我采白芷加我罪名。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拼音:(yì yú xīn zhī suǒ shàn xī),(suī jiǔ sǐ qí yóu wèi huǐ);

译: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5、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拼音:(zhòng nǚ jí yú zhī é méi xī),(yáo zhuó wèi yú yǐ shàn yín);

译:那些女人妒忌我的丰姿,造谣诬蔑说我妖艳好淫。

6、固时俗之工巧兮,俪规矩而改错;

拼音:(gù shí sú zhī gōng qiǎo xī),(lì guī ju ér gǎi cuò);

译:庸人本来善于投机取巧,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政策。

7、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拼音:(bèi shéng mò yǐ zhuī qǔ xī),(jìng zhōu róng yǐ wéi dù);

译:违背是非标准追求邪曲,争着苟合取悦作为法则。

8、忳郁邑余挓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拼音:(dùn yù yì yú zhā chì xī),(wú dú qióng kùn hū cǐ shí yě);

译: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现在孤独穷困多么艰难。

9、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

拼音:(níng kè sǐ yǐ liú wáng xī),(yú bù rěn wèi cǐ tài);

译:宁可马上死去魂魄离散,媚俗取巧啊我坚决不干。

10、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拼音:(zhì niǎo zhī bú qún xī),(zì qián shì ér gù rán);

译: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以来就是这般。

11、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拼音:(hé fāng huán zhī néng zhōu xī),(fū shú yì dào ér xiāng ān);

译: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合,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

12、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拼音:(qū xīn ér yì zhì xī),(rěn yóu ér rǎng gòu);

译:宁愿委曲心志压抑情感,宁把斥责咒骂统统承担。

1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拼音:(fú qīng bái yǐ sǐ zhí xī),(gù qián shèng zhī suǒ hòu);

译:保持清白节操死于直道,这本为古代圣贤所称赞。

14、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拼音:(huǐ xiāng dào zhī bú chá xī),(yán zhù hū wú jiāng fǎn);

译: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迟疑了一阵我又将回头。

15、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拼音:(huí zhèn chē yǐ fù lù xī),(jí háng mí zhī wèi yuǎn);

译:调转我的车走回原路啊,趁着迷途未远赶快罢休。

16、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拼音:(bù yú mǎ yú lán gāo xī),(chí jiāo qiū qiě yān zhǐ xī);

译:我打马在兰草水边行走,跑上椒木小山暂且停留。

17、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拼音:(jìn bú rù yǐ lí yóu xī),(tuì jiāng fù xiū wú chū fú);

译:既然进取不成反而获罪,那就回来把我旧服重修。

18、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拼音:(zhì jì hé yǐ wéi yī xī),(jí fú róng yǐ wéi shang);

译:我要把菱叶裁剪成上衣,我并用荷花把下裳织就。

19、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拼音:(bú wú zhī qí yì yǐ xī),(gǒu yú qíng qí xìn fāng);

译:没有人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内心真正馥郁芳柔。

20、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拼音:(gāo yú guàn zhī jí jí xī),(zhǎng yú pèi zhī lù lí);

译:把我的帽子加得高高的,把我的佩带增得长悠悠。

21、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拼音:(fāng yǔ zé qí zá róu xī),(wéi zhāo zhì qí yóu wèi kuī);

译:虽然芳洁污垢混杂一起,只有纯洁品质不会腐朽。

22、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拼音:(hū fǎn gù yǐ you mù xī),(jiāng wǎng guān hū sì huāng);

译:我忽然回头啊纵目远望,我将游观四面遥远地方。

23、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拼音:(pèi bīn fēn qí fán shì xī),(fāng fēi fēi qí mí zhāng);

译:佩着五彩缤纷华丽装饰,散发出一阵阵浓郁清香。

24、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拼音:(mín shēng gè yǒu suǒ lè xī),(yú dú hǎo xiū yǐ wéi cháng);

译:人们各有自己的爱好啊,我独爱好修饰习以为常。

25、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拼音:(suī tǐ jiě wú yóu wèi biàn xī),(qǐ yú xīn zhī kě chéng)?

译: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难道我能受警戒而彷徨?



屈原写的《离骚》 全文。节选一段加翻译

原 {离骚}离骚(一)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o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或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或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二)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昌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T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翻译:1.颛顼啊,我是你的远代子孙,伯庸――是我先祖的光辉大名。岁星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庚寅,我从天上翩然降临。尊敬的先祖啊,仔细揣度我刚刚下凡的时辰和啼声,通过占卜赐给了我相应的美名。给我取的大名叫正则啊,给我取的别号叫灵均。 上天既赋予我这么多内在的美质啊,又加之以我注意修养自己的品性。我披着喷吐幽香的江离和白芷啊又联缀起秋兰作为自己的佩巾。光阴似箭,我惟恐抓不住这飞逝的时光,让岁月来塑造我美好的心灵。清晨,我浴着晨曦去拔取坡上的木兰,傍晚,我背着夕阳在洲畔采摘宿莽来润德润身。太阳与月亮互相交迭,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相互交替,永无止境。想到树上黄叶纷纷飘零,我害怕美人啊,您头上也添上丝丝霜鬓!为什么,为什么你不把握年岁壮盛的时机,丢弃秽恶的行径?为什么不改变这种不善的法度?任用贤才,来驰骋于天下!随我来吧!我当为君在前面带路!2沿着康庄大道走向幸福与光明。 忆往昔,我三代先王的德行是那么完美精纯,一丛丛芳草鲜花簇拥着他们。那时节啊,花椒与桂树层层相间,哪里只是蕙草与白芷散发芳芬?哦!唐尧和虞舜是多么正大光明,他们遵循着正道,向着光明迈进。夏桀和商纣是多么狂乱啊,只想走捷径,抄小路,结果使自己走向困境。那些营私结党的人是这样苟且偷安,他们一步步走向死胡同而不思反省。难道我担心自己会遭受灾祸?不,我担心的是楚国的车驾将要覆倾! 急匆匆,我为王朝的复兴前后奔波,希望跟上前代明王的脚印。君主啊,你不能体察我的一片衷情,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大发雷霆。我明明知道直谏忠会招灾惹祸,但我怎么能看着祖国沉沦!我敢手指苍天让它给我作证,我对你完全是一片忠心!屈原是楚国的贵族,他本人也官至三闾大夫(相当于副丞相)。他崇尚“明君贤相”的政治格局,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楚王的支持让楚国重现“尧天舜日”的政治局面。但由于秦国的离间和小人的谗言(楚王宠姬郑袖和上官大夫靳尚),楚王愈来愈疏远屈原,甚至几度流放他。这时屈原的悲伤应该是极大的,但同时他又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理想,于是在《离骚》之中,用香草和美人等意象分别象征自己的才能、抱负和楚王,希望借此感动楚王,和他一起为国家的中兴努力并且借此抒发自己的悲愤。司马迁曾写道:“屈平(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以上便是屈原写《离骚》的原因。



离骚第三段原文及翻译(离骚第三段翻译)

离骚第三段翻译是什么?

离骚第三段翻译是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

离骚第三段原文是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离骚》赏析

《离骚》作为长篇巨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描述了诗人和当朝统治者的矛盾,即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二是描述了诗人心灵的痛苦和纠结,进取和退隐的矛盾。

全诗的主题思想,即通过诗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的描写,强烈地抒发了他遭谗被害的苦闷和矛盾的心情,表达了他为国献身的精神,以及与国家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和同情人民的感情。

表现了他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深刻地揭露了以楚君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腐朽黑暗的本质,抨击他们颠倒是非、结党营私、谗害贤能、邪恶误国的罪行。

离骚第三段的原文和翻译是什么?

屈原列传第三段翻译是:

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

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所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正大光明行为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很困难。

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原作《离骚》,是从怨愤引起的。《诗经》中的国风,写男女恋情而不过度,小雅有怨刺之言,但不直切愤怒。屈原的《离骚》诗,则两者之美兼而有之。

(他)远古提到帝喾,近古提到齐桓公,中古提到商汤、周武王,利用古代帝王这些事用来讽刺当世社会。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他的文章简约,语言含蓄,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直。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虽是肯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

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出于污泥而不染,依旧保持高洁的品德,推究这种志行,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离骚》全文原文及译文

;《离骚》全文原文及译文

《离骚》是一篇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是屈原的代表作,它的出现代表了“楚辞”的最高艺术成就,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关于诗题《离骚》的解释,历来不尽一致。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离骚者,犹离忧也。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离骚》全文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o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x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注释】

1高阳:古帝颛顼(zhuān xū)的号。传说颛顼为高阳部落首领,因以为号。

2朕:我。先秦之人无论上下尊卑,皆可称朕,至秦始皇始定为帝王的专用第一人称代词。

3摄提:摄提格的简称,是古代“星岁纪年法”的一个名称。古人把天宫分为十二等份,分别名之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为十二宫,以太岁运行的所在来纪年。当太岁运行到寅宫那一年,称“摄提格”,也就是寅年。

4惟:句首语词。庚寅:古人以干支纪日,是指正月里的一个寅日。

5皇:是指皇考。览:观察,端相。揆:估量、测度。初度:初生之时。

6肇:借为“兆”,古人取名字要通过卜兆。

7则:法。屈原名平,字原,正则隐括“平”字义。

8字:用作动词,即起个表字。

9内美:是指先天具有的高贵品质。

10修能:杰出的才能,这里是指后天修养的德能。

辟:同“僻”,幽僻的地方。

纫:联缀、编织。

汩:水流迅速的样子,用来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与:等待。“不吾与”,即“不与吾”,是否定句宾语提前句式。

搴(qiān):楚方言,拔取。

宿莽:楚方言,香草名,经冬不死。朝、夕是互文,言自修不息。

日月:是指时光。

代序:代谢,即更替轮换的意思,古“谢”与“序”通。

惟:思。

美人:作者自喻。

【翻译】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远末子孙啊,

伯庸是我已故去的尊敬的父亲。

当太岁在寅的寅年寅月,

就在庚寅那一天我出生降临。

我的父亲仔细揣度我的生辰啊,

通过占卜才赐给我相应的美名。

给我起名叫正则啊,

离骚第三段原文及翻译(离骚第三段翻译)


给我取字叫灵均。

我既有许多内在的美质啊,

同时又有优秀的才能。

我身披幽香的江离白芷啊,

又佩戴上串串秋兰浓郁芳芬。

时光流逝我唯恐赶不上啊,

岁月不等人啊令人担心。

早晨我爬上山顶采拔木兰花啊,

黄昏我采摘宿莽来到水洲江滨。

时光一刻也不停留啊,

春去秋来四季往复交替更新。

想起那草木在秋风中飘落凋零啊,

自己也要老了的忧虑凄然而生。

如不趁年华正好的时节扬污去垢啊,

为什么还不改变自己爱美的本性?

乘上骏马放开四蹄奔驰啊,

来,我甘愿做开路先锋。

【原文】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T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是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注释】

1三后:是指楚国历史上的三位贤王熊绎、若敖、蚧冒。

2固:本来、当然。

3杂:犹言“纷”,众多的意思。

4(chǎi):同“芷”。

5耿介:光明正大。

6道:正途,是指治国正道。

7猖披:狂乱放荡。

8夫:犹“彼”,代是指桀纣。

9党人:结党营私之人。

10惮:害怕。

皇舆:帝王的乘车,用来比喻国家。

及:追随的意思。

荃(quán):香草名,亦名“荪”,喻是指楚怀王。

?T(jì):用急火煮食物。

謇謇(jiǎn):直言的样子。

忍:忍受。舍:止。

九天:古说天有九层,故说九天。

灵修:是指楚怀王。

成言:成约,彼此说定的话。

悔:反悔。

【翻译】

古时三位圣君纯正完美啊,

因此众贤臣都聚集在他们身旁。

他们把申椒和菌桂全都采集啊,

岂只把蕙草白芷编织独赏其芳?

那唐尧虞舜是多么光明正大啊,

遵循治国之道使国家昌盛兴旺。

那夏桀殷纣是多么狂乱放荡啊,

离骚第三段原文及翻译(离骚第三段翻译)


只贪小路弄得寸步难行迷失方向。

那些小人苟且偷安迷恋享乐啊,

致使国家前途黑暗危险毫无希望。

我哪里是害怕自己遭受祸殃啊,

实在是担心国家的盛衰兴亡。

我不停地在你前后左右奔走啊,

希望你把先王的事业继承发扬。

君王啊你不体察我的一片忠心,

反相信谗言对我发怒冷若冰霜。

我本来知道忠直会招来祸患啊,

我宁忍受祸患也决不停止直谏!

我对高高的苍天发誓啊,

这一切都是为了你的缘故。

当初你已经与我有约定啊,

可后来又反悔另有打算。

我不是害怕离你远去啊,

伤心的是你屡变无定见。

【原文】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离骚第三段原文及翻译(离骚第三段翻译)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以练要兮,长颔亦何伤!

揽木根以结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注释】

1滋:培植。畹(wǎn):古代地积单位,等于三十亩。一说十二亩,又说二十亩。

2百亩:也是栽种得多的意思。

3畦:《说文》:“田五十亩曰畦。”这里作种植用。留夷、揭车均为香草名。

4杂:间种。

5刈:割、收获。

6萎绝:枯萎黄落,这里用来比喻所培养的人被摧残。

7芜秽:本义是指田地长满杂草,这里用来比喻所培养的人变节。

8众:是指群小,楚国的腐朽贵族。

9凭:满,楚方言。

10恕:宽恕。

兴心:生心。

驰骛:狂奔乱跑。

冉冉:渐渐。

落英:初开的花。

苟:假使、如果。

贯:贯穿。

前修:前代贤人。

周:合。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