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妃子的等级排位_清朝后宫妃嫔等级 妃子位分顺序表

由网友(说贱、你不配)分享简介:清朝妃子的等级排位1、皇后;2、正一品:皇贵妃;3、从一品:贵妃、丽妃、贤妃、德妃;4、庶一品:夫人;5、正二品:妃;6、从二品:贵嫔;7、庶二品:嫔;8、正三品:昭仪、昭媛、昭容;9、从三品:修仪、修媛、修容;10、庶三品:充仪、充媛、充容;11、正四品:淑仪、淑媛、淑容;12、从四品:贵仪、贵...

清朝妃子的等级排位

1、皇后;

清朝后宫妃子的等级划分是什么

2、正一品:皇贵妃;

3、从一品:贵妃、丽妃、贤妃、德妃;

4、庶一品:夫人;

5、正二品:妃;

6、从二品:贵嫔;

7、庶二品:嫔;

8、正三品:昭仪、昭媛、昭容;

9、从三品:修仪、修媛、修容;

10、庶三品:充仪、充媛、充容;

11、正四品:淑仪、淑媛、淑容;

12、从四品:贵仪、贵媛、贵容;

13、庶四品:月仪、月媛、月容、月华;

14、正五品:婉仪、婉媛、婉容、婉华;

15、从五品:德仪、德媛、德容、德华;

16、庶五品:丽仪、顺仪、佩仪、芳仪;

17、正六品:贵姬;

18、从六品:姬;

19、庶六品:容华;

20.正七品:婕妤

21、从七品:贵人;

22、庶七品:常在;

23、正八品:美人、佳人、良人;

24、从八品:顺人、才人、淑人;

25、庶八品:小仪、小媛、小娣;

26、正九品:承徽、承荣;

27、从九品:宝林;

28、庶九品:采女;

29、正十品:选侍;

30.从十品:答应;

31、庶十品:秀女。



清朝后宫妃嫔等级 妃子位分顺序表

清朝妃嫔等级?

清朝嫔妃等级:

清朝后宫妃嫔等级 妃子位分顺序表


皇后,一名。

皇贵妃,一名。

贵妃,二名。

妃,四名。

嫔,六名。

贵人、常在、答应、官女子,人数不定。

皇后居中宫,嫔妃居东、西十二宫。

扩展资料:

入关后

入关后,后妃名称多了起来。顺治十五年(1658)决定采用礼官建议,乾清宫设夫人1名,淑仪1名,婉侍1名,柔婉、芳婉都是30名。慈宁宫设贞容1名,慎容2名,勤侍没有定数。此外还有女官。然而这个制度并没有真正执行。同时“福晋”、“格格”的称谓仍然存在。

康熙后典制完善了,用“福晋”和“格格”称呼后宫嫔妃的情况才消失。后妃设皇后1名,居中宫,皇贵妃1名,贵妃2名,妃4名,嫔6名贵人、常在、答应,没有定数,分居东西12宫。

清中、后期

嘉庆帝逝世后,道光帝对父亲嘉庆帝的遗孀、诸位庶母晋尊升位。此后,先朝妃嫔晋尊升位,成为清帝登基后的惯例。此惯例延续至清末。

晚清时,同治帝、光绪帝的后妃人数与前朝相比大为减少。同治帝仅一后四妃,光绪帝仅一后二妃。

参考资料:清朝后妃制度-百度百科

清朝妃嫔8个位份对应的品级是什么?

八等级: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历史记载后妃配置及住所:康熙以后,典制大备。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分居东、西十二宫。东六宫:曰景仁,曰承乾,曰锺粹,曰延禧,曰永和,曰景阳;西六宫:曰永寿,曰翊坤,曰储秀,曰启祥,曰长春,曰咸福。

诸宫皆有宫女子供使令。每三岁选八旗秀女,户部主之;每岁选内务府属旗秀女,内务府主之。秀女入宫,妃、嫔、贵人惟上命。选宫女子,贵人以上,得选世家女;贵人以下,但选拜唐阿以下女。宫女子侍上,自常在、答应渐进至妃、嫔,后妃诸姑、姊妹不赴选。

帝祖母曰“太皇太后”,母曰“皇太后”,居慈宁、寿康、宁寿诸宫。先朝妃、嫔称太妃、太嫔,随皇太后同居,与嗣皇帝,年皆逾五十,乃始得相见。诸宫殿设太监,秩最高不逾四品,员额有定数,廪给有定量,分领执事有定程。此其大较也。

妃嫔,是皇帝之妾以及皇太子、亲王、世子、郡王妻妾的总括之称,不论她们之间的地位和级别。不只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只要有过后宫制度的国家之君主,他们所有的妾都可以广泛的被称做嫔御,这样的代称之词比较常使用在东方国家。

妃本为配偶之意,代指国君、天子的配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改天子之号为"帝",天子正配称为"后",次皇后一等的诸王之妻则称之为"妃"。

沿制隋唐,皇帝的妾室亦称为妃,如贵妃、淑妃、德妃、贤妃等。皇帝的妾室与皇太子、亲王、世子、郡王的妻妾均称为妃。亲王、郡王之妻称为王妃,如秦王妃、周王妃、晋王妃等,妾室则称为侧妃。

清朝后宫妃嫔等级排位?简单点

皇后 (正室) X 1

皇贵妃 (大姨太) X 1

贵妃 (二姨太) X 2

妃 (三姨太) X 4

嫔 (四姨太) X 6

贵人 (五姨太) X 不限

常在 (六姨太) X 不限

答应 (七姨太) X 不限

清朝妃嫔有哪些等级?

1.皇后

2.皇贵妃 u3000

3.贵妃

4.正一品:惠妃 淑妃 德妃 贤妃 宸妃 庄妃

5.从一品:夫人

6.庶一品:妃

7.正二品:贵姬

8.从二品:昭仪 昭媛 昭容 昭华

9.庶二品:淑仪 淑媛 淑容 淑华

10.正三品:修仪 修媛 修容 修华

11.从三品:贵嫔

12.庶三品:婕妤

13.正四品:贵仪

14.从四品:顺仪 顺媛 顺容 顺华

15.庶四品:充仪 充媛 充容 充华

16.正五品:姬

17.从五品:容华 婉容

18.庶五品:婉仪 芳仪 芬仪 德仪 贤仪 微仪

19.正六品:嫔

20.从六品:良媛 良娣

21.庶六品:小仪 小媛

22.正七品:贵人

23.从七品:美人 才人 良人

24.庶七品:常在

25.正八品:选侍

26.从八品:娘子 舞涓

27.庶八品:宝林 娱灵

28.正九品:芳婉 柔婉

29.从九品:顺常 顺成

30.庶九品:承徽 列荣

31.正十品:御女 采女

32从十品:答应

33.庶十品:充衣 承衣刀人 更衣

扩展资料:

清代宫廷的后妃制度:

清代宫廷的后妃制度是在清入关以后坐镇北京的第二位皇帝康熙皇帝玄烨确定的:尊皇帝的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太后住慈宁宫,太妃、太嫔随住; 皇后坐镇中宫,主持后宫事务; 皇后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分住东西六宫; 嫔以下设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随皇贵妃分住东西六宫。

清后宫制度规定,皇帝大婚之前,选八位比皇帝大的宫女,供皇帝进御,即献身皇帝。八位宫女都有名分,授以宫中四个女官的职衔:司账、司寝、司仪、司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妃嫔等级

清朝妃嫔8个位份对应的品级是什么?

第一等级首先是皇后。第二等级皇贵妃。第三等级贵妃,第四等级妃,第五等级嫔,第六等级贵人。第七等级常在,第八等级答应。

皇后是皇帝的正妻。“皇后”的封号意味着她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母仪天下。皇后是后宫众妃之上,居住的寝宫多为中宫。在清朝,皇后属于一枝独秀,位同帝尊,不设品级。

清朝嫔妃的制度介绍

先帝有很多妃嫔,最为人熟悉的就是那句"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皇帝选这么多配偶,一是因为古代的医疗卫生条件差,幼儿夭折率高,皇帝为了保证后继有人,只有多生子女才能保证子嗣延续。要想多生子就得先多配偶。这是一个现实的考虑。

另外,后妃多也是皇帝权威的体现。皇帝拥有这么多后妃是从奴隶社会时期延续下来的习俗,表明上下有别。只有皇帝才能拥有这么多后妃,以突出皇帝的权威和实力。皇帝的婚姻还有政治因素在里面。

一开始这个制度实行得还挺好的,但是清朝中期以后,这个制度就很难执行了。因为人口增长得太快了,每一次参加选秀的秀女太多了。于是,选秀的标准也就水涨船高,主要是对秀女父亲的官职要求越来越高。

清代后宫嫔妃等级是怎样的?

清后代宫妃的排位如下: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官女子。

明朝宫妃的排位: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昭仪、婕妤、美人、才人、贵人,选侍、淑女等

宋宫妃的排位:皇后、贵妃、妃,嫔、婕妤、丽人、才人、顺仪、淑华、淑仪、尚宫夫人、御侍、令人、御侍、宝符御侍、司仪御侍、司符御侍,司寝御侍、良侍、掌仪御侍、仙韶掌音、祗肃良侍、祗敬良侍、祗愿良侍。

唐朝宫妃的排位:皇后以下,以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为夫人。以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正二品。婕妤,正三品;美人,正四品;才人,正五品;各九员,曰二十七世妇。宝林,正六品;御女,正七品;采女,正八品;各二十七员,曰八十一御妻。

嫔妃职责:

皇帝的正妻称皇后,居中宫,主内治。管理六宫大小事物,维护后宫秩序;再者皇后母仪天下,要主持一些祭祀典礼,如吃肉节、祭灶、亲蚕礼。

贵妃、妃、嫔都是一宫主位,负责管理本宫内的大小事情,必要的时候协助皇后、皇贵妃管理后宫事物。贵人、常在、答应都是后妃中比较低等的存在,没有资格成为一宫主位,只能寄人篱下,受宫主节制!

大小排列

皇后 皇贵妃 贵妃

正一品:惠妃 淑妃 德妃 贤妃 宸妃 庄妃 丽妃 从一品:夫人 庶一品:妃

正二品:贵姬 从二品:昭仪 昭媛 昭容 昭华 庶二品:淑仪 淑媛 淑容 淑华

正三品:修仪 修媛 修容 修华 从三品:贵嫔 庶三品:婕妤

正四品:贵仪 从四品:顺仪 顺媛 顺容 顺华 庶四品:充仪 充媛 充容 充华

正五品:姬 从五品:容华 婉容 庶五品:婉仪 芳仪 芬仪 德仪 贤仪 微仪

正六品:嫔 从六品:良媛 良娣 庶六品:小仪 小媛

正七品:贵人 从七品:美人 才人 良人 庶七品:常在

正八品:选侍 从八品:娘子 舞涓 庶八品:宝林 娱灵

正九品:芳婉 柔婉

从九品:顺常 顺成 庶九品:承徽 列荣

正十品:御女 采女 从十品:答应 庶十品:充衣 承衣刀人 更衣

清朝,将后妃分为八等级,分别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还有最小的:官女子)

这是清代的,求采纳



唐朝后宫妃子如何排位

一,唐建国之初,参照隋朝旧制:

1、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

2、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

3、婕妤九人,正三品;

4、美人九人,正四品;

5、才人九人,正五品;

6、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7、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8、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9、还有六尚各司,分管宫内车马服饰。

二,唐玄宗开元年间,对妃嫔称号另作更改:

1、三夫人:惠妃、丽妃、华妃。正一品;

2、芳仪六人。正二品;

3、美人四人。为正三品;

4、才人七人。为正四品;

5、尚宫、尚仪、尚服各二人。正五品;

6、其余各司各典的女官为六品至九品。



唐朝后宫妃子如何排位

一,唐建国之初,参照隋朝旧制:

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

婕妤九人,正三品;

美人九人,正四品;

才人九人,正五品;

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还有六尚各司,分管宫内车马服饰。

二,唐玄宗开元年间,对妃嫔称号另作更改:

三夫人:惠妃、丽妃、华妃。正一品;

芳仪六人。正二品;

美人四人。为正三品;

才人七人。为正四品;

尚宫、尚仪、尚服各二人。正五品;

其余各司各典的女官为六品至九品。



清朝官位等级说明

大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汉朝后宫嫔妃的等级怎么分的

汉朝时期,根据秦朝的称号,设皇帝之妻称皇后,妾皆称为夫人,又设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妃嫔的称号,在汉武帝时增加了婕妤、娙娥、傛华、充依等称号,直到汉元帝又新置了昭仪这个称号,使得妃嫔等级扩充到十四个等级。以下为嫔妃的等级:

昭仪,视为丞相,爵位与诸侯王对等;

婕妤,视为上卿,爵位与列侯对等;

经娥,视为中二千石,爵位与关内侯对等;

容华,视为真二千石,爵位与大上造对等;

美人,视为二千石,爵位与少上造对等;

八子,视为千石,爵位与中更对等;

充依,视位千石,爵位与左更对等;

七子,视为八百石,爵位与右庶长对等;

良人,视为八百石,爵位与左庶长对等;

长使,视为六百石,爵位与五大夫对等;

少使,视为四百石,爵位与公乘对等;

五官,视为三百石;

顺常,视为二百石;

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均视为百石。



汉朝后宫嫔妃的等级怎么分的

汉朝时期,根据秦朝的称号,设皇帝之妻称皇后,妾皆称为夫人,又设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妃嫔的称号,在汉武帝时增加了婕妤、娙娥、傛华、充依等称号,直到汉元帝又新置了昭仪这个称号,使得妃嫔等级扩充到十四个等级。以下为嫔妃的等级:

1、昭仪,视为丞相,爵位与诸侯王对等;

2、婕妤,视为上卿,爵位与列侯对等;

3、经娥,视为中二千石,爵位与关内侯对等;

4、容华,视为真二千石,爵位与大上造对等;

5、美人,视为二千石,爵位与少上造对等;

6、八子,视为千石,爵位与中更对等;

7、充依,视位千石,爵位与左更对等;

8、七子,视为八百石,爵位与右庶长对等;

9、良人,视为八百石,爵位与左庶长对等;

10、长使,视为六百石,爵位与五大夫对等;

11、少使,视为四百石,爵位与公乘对等;

12、五官,视为三百石;

13、顺常,视为二百石;

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均视为百石。



明朝嫔妃职位表

正一品:皇后;

从一品:贵妃,淑妃,贤妃,德妃;

正二品:夫人;

从二品:妃子;

正三品:昭仪,昭媛,昭容,淑仪,淑媛,淑容,修仪,修媛,修容;

从三品:贵嫔;

正四品:婕妤;

从四品:容华;

正五品:婉仪,芳仪,芬仪,德仪,顺仪;

从五品:嫔妃;

正六品:小仪,小媛,良媛,良娣;

从六品:贵人;

正七品:才人,美人;

从七品:常在,娘子;

正八品:选侍,采女;

从八品:更衣。



清朝后宫地位排序如何

清朝后宫地位从高到低排序如下:

尊品:中宫皇后。

正一品:皇贵妃。

庶一品:贵妃。

正二品:夫人。

庶二品:妃。

正三品:贵嫔。

庶三品:嫔。

正四品:昭仪。

庶四品:淑仪。

正五品:修仪。

庶五品:芳仪。

正六品:容仪。

庶六品:婉仪。

正七品:婕妤。

庶七品:充仪。

正八品:才人。

庶八品:常在。

正九品:更衣。

庶九品:小主。



清朝后宫地位排序如何

清朝后宫地位从高到低排序如下:

尊品:中宫皇后。

正一品:皇贵妃。

庶一品:贵妃。

正二品:夫人。

庶二品:妃。

正三品:贵嫔。

庶三品:嫔。

正四品:昭仪。

庶四品:淑仪。

正五品:修仪。

庶五品:芳仪。

正六品:容仪。

庶六品:婉仪。

正七品:婕妤。

庶七品:充仪。

正八品:才人。

庶八品:常在。

正九品:更衣。

庶九品:小主。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