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新年号令和 这些日本年号来自我国古代典籍_2019日本新的年号是什么 平成下一个年号来自中国古籍吗

由网友(那一眼)分享简介:日本现新年号令和 这些日本年号来自我国古代典籍,邻国日本公布了新年号“令和”,这一年号将自起正式启用,而现用年号“平成”则将在停用。自公元纪“大化”年号以来,日本历史上有据可考的年号全部出自我国古代经典,可见古代中国文化对该国的深厚影响。那么就让民族文化为你介绍,哪些日本年号来自我国古代典籍。日本现新年号令和当地时...

日本现新年号令和 这些日本年号来自我国古代典籍

,邻国日本公布了新年号“令和”,这一年号将自起正式启用,而现用年号“平成”则将在停用。自公元纪“大化”年号以来,日本历史上有据可考的年号全部出自我国古代经典,可见古代中国文化对该国的深厚影响。那么就让民族文化为你介绍,哪些日本年号来自我国古代典籍。

热议 日本官宣新年号 令和 ,没想到这么快就被网友玩坏了

日本现新年号令和

当地时间上午,日本政府公布新年号为“令和”。开始,日本将从平成时代进入到令和时代。“令和”出自日本古籍《万叶集》诗句“于时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薰佩后之香。”是首次出自日本古籍的年号。

《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相当于日本的《诗经》,所收诗歌主要为公元纪至纪中叶的长短和歌。一般认为《万叶集》经多年、多人编选传承,经数人校正审定才成今传版本。

这些日本年号来自我国古代典籍

迄今为止,日本共有年号,一直以中国古籍为依据来制定,除“天平感宝”、“神护景云”等奈良时代的例外,均由汉字组成,而且从未使用过平假名和片假名。

由于日本天皇在彰显自己权威和特色的同时也会加入迎来长久而美好时代的愿望,特定汉字被反复使用。其中次数最多的是“永”字,达。“元”和“天”字各,“治”为,“应”,“正”“长”“文”“和”各,“安”则使用过。

仅使用过的汉字有“吉”“胜”“泰”“白”“福”等。昭和的“昭”字也是其中之一。在决定昭和的时候,据称解释字义花了很多功夫。平成是第使用“平”字,“成”则是首度登场。

下面选取部分来自中国典籍的日本年号,以供参考:

养老:第天皇年号。出自《礼记》:“凡养老者,有虞氏以燕礼”;

嘉祥:第天皇年号。出自《汉书》:“是以百姓安,阴阳和,神灵应,而嘉祥见”;

延喜:第天皇年号。出自《尚书》:“延喜玉,王受德,天赐佩”;

长和:第天皇年号。出自《礼记》:“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

久安:第天皇年号。出自《晋书》:“建久安于万载,垂长世于无穷”;

承安:第天皇年号。出自《论衡》:“禹舜承安继治,任贤使能”;

安贞:第天皇年号。出自《易经》:“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德治:第天皇年号。出自《左传》:“德以治民,君请用之”;

平成:第天皇年号。出自《史记》和《尚书》,一为《史记·五帝本纪》:“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二为《尚书·虞书·大禹谟》:“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



2019日本新的年号是什么 平成下一个年号来自中国古籍吗

2019年4月1日,邻国日本将公布新的年号,这个在历史文化上与我国息息相关的国家,过去从“大化”到“平成”,有出处可考的247个年号,全部引用自我国的古典著作,体现了古代中国在东亚地区深厚的文化影响力。那么就让民族文化为你介绍,2019日本新的年号是什么,平成之后的年号是什么。

2019日本新的年号是什么 出自我国经典吗

2019年4月1日,日本政府公布新年号为“令和”,将从2019年5月1日起正式使用。现在的“平成”年号(1989年1月8日启用)将于4月30日停止使用。

新年号“令和”是首次出自日本古籍《万叶集》的年号,字面意思有“美好而和平”的意思,出自《万叶集》卷五《梅花歌序》:“于时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薰佩后之香。”

自645年日本启用首个年号“大化”以来,过去247个年号中辨明出处的均出自中国古籍,多数是《四书五经》等唐代之前的古典文献。比如“昭和”出自《尚书》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平成”出自《史记》的“内平外成”和《书经》的“地平天成”。因为此前负责选择年号的专家多由通晓中国古典文化的学者担任。

日本过去247个年号出自中国古籍

日本年号选定过程中非常重视汉字的出典。在日本从“大化”到“平成”的247个年号中,能够确认到出处的年号全部引用自中国的古典著作,共出自77部中国古代文献,这些文献半数以上是唐代之前的作品。

其中,有36个年号出自《尚书》,27个出自《易经》,25个出自《文选》,24个出自《后汉书》,21个出自《汉书》,出自《晋书》和《旧唐书》的年号各有16个之多。

比如,日本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明治天皇的年号“明治”,就出自《易经·说卦传》中的“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

而日本现用的“平成”年号,典出《史记》和《尚书》,一为《史记·五帝本纪》中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二为《尚书·虞书·大禹谟》之中的“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是取其“内外、天地能够和平”的意思。

截至目前的“平成”,日本从7世纪“大化”年号以来总计使用过247个年号,而这些年号中使用的汉字只有72个。

在这72个汉字中,使用频率最多的是“永”字,共使用过29次;其次是“天”和“元”,各使用过27次;接下来是“治”,21次;第五位是“应”,20次。而由这前5位汉字组成的年号共计115个,占全部年号的约46.6%。排名第6-10位的汉字是“正、文、和、长、安”。

包括排名前十汉字的年号共有176个,占全部的71.3%。而仅由前十名汉字组成的年号就有41个,其中包括“天应”、“文永”和“元治”等。



日本战国开始年代

一般认为日本战国史起于1467年「应仁之乱」。应仁是日本天皇的年号,相当于中国康熙乾隆之类的玩意儿。这个「应仁之乱」,就是日本两股武士集团之间发生了矛盾,其中一边的老大是细川家,另一边是山名家,双方纠集了各自的阵营在京都(当时日本的首都)附近火併,后世以年号命名,称为「应仁之乱」。



古代日本本属于中国吗

古代日本是中国的属国;

秦朝:在《史记》、《三国志》等中均有记载,方士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多次率童男童女到传说中的蓬莱、方丈和瀛洲仙山求药,因未能寻得长生不老药,故长居海外,据称在今日的日本。

汉朝时期:日本诸小国中有通过朝鲜半岛三韩与中国交流,日本向汉称臣、朝贡,汉赐日本“倭国之印”。 现在“倭国之印”保存在日本,被编为日本文物编号的第1号。

唐朝:日本亦十分仰慕中华文化,派遣使节来唐学习先进科学文化并带回日本

宋朝:海上贸易兴隆。与日本贸易往来频繁。

元朝:统一全国,日本不来朝拜,忽必烈问罪日本,将高丽设为征东行省,行省范围包括今朝鲜半岛和日本,实际统治与其它行省相比特殊;

明朝:与日本往来较少,倭寇之乱时常出现。明朝中后期开始实行海禁,进行了多次抗倭战争;

清朝:日本与西方列强分割中国。



2016年日本防灾日是几月几号?

每一个国家都会遇到很多的自然灾害,不管在何时何地,总有可能会遇到不幸,所以,做的每一件事都应该负责,而日本,在一次大地震过后,每一年的九月一日被定为防灾日,一起来看看城市文化,了解这个节日。

为纪念1923年9月1日发生的关东大地震,日本政府于1960年将每年9月1日定为“防灾日”。每年的这一天,日本各地都要举行防灾演练。

1923年9月1日,日本的横滨和东京一带发生的地震灾。这一带在日本称为关东地区,故此震习惯上被称为关东大地震。震中在附近的相模湾内,在东京的西南方约70~80千米,震级为8.2(日本所定震级,最高为7.9,最低为7.8)。

据日本政府发表的数字,死亡和失踪的人数共计14万余人,其中东京的4万余人是被大火包围因烘烤或窒息而死。震后的三角测量表明,相模湾以北和东边的房总半岛的地面有较大的向东南的水平位移。对相模湾海底的测量则表明相模湾中部的海底下沉了100~200米,有的小区竟下沉了400米,而在主要的下沉区以北发现一处海底上升了250米。这表明这次地震导致了海底地形的大变动。日本南部海域处于菲律宾海板块与日本列岛的邻接部位,这里的板块消减运动方向与上述海底地形变动是相符合的。

1906年和1915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理学系地震专业的大森房吉教授和他的助手今村明恒副教授两次就东京是不是将会有大地震袭击进行了争论。今村副教授根据历史地震分析,提出东京存在发生大地震的危险性,并且强调要特别注意火灾的发生。作为日本地震学界泰斗的大森教授,以避免人心混乱为由,一直否定。

1923年9月1日大森教授访问澳大利亚悉尼天文台。当地时间下午1时09分,当他来到天文台地震观测室的瞬间,地震仪的记录笔突然发疯一样大幅摆动,“太平洋的什么地方发生大地震了”,大森一边说一边仔细分析地震记录,顿时,他惊呆了,大地震似乎就在东京附近!不久,就传来了东京大地震和大火的外电。

由于日本多地震,日本政府于1960年将每年9月1日定为“防灾日”。从70年代后期以来,日本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国家规模的全面防震措施。1978年6月,日本国会通过了“大规模地震特别措施法”,正式将“防灾日”写入法律。



古日本 (中国古代史名词)

谜底:查田运动



日本历史年代表

1、弥生时代,公元57年到公元300年。

2、古坟时代,公元367年到公元592年。

3、飞鸟时代,公元593年到公元703年。

4、奈良时代,公元710年到公元794年。

5、平安时代,公元801年到公元1191年。

6、镰仓时代,公元1191年到公元1334年。

7、南北朝时代,公元1135年到公元1392年。

8、室町时代,公元1393年到公元1467年。

9、战国时代,公元1477年到公元1575年。

10、安土桃山时代,公元1576年到公元1600年。

11、江户时代,公元1603年到公元1867年。

12、明治时代,公元1868年到公元1912年。

13、大正时代,公元1913年到公元1925年。

14、昭和时代,公元1926年到公元1989年。

15、平成时代,公元1990年至今。



日本历史年代表

弥生时代,公元到公元。

古坟时代,公元到公元。

飞鸟时代,公元到公元。

奈良时代,公元到公元。

平安时代,公元到公元。

镰仓时代,公元到公元。

南北朝时代,公元到公元。

室町时代,公元到公元。

战国时代,公元到公元。

安土桃山时代,公元到公元。

江户时代,公元到公元。

明治时代,公元到公元。

大正时代,公元到公元。

昭和时代,公元到公元。

平成时代,公元至今。



90年代日本经济危机表现

⑴经济增长持续低迷

⑵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攀升,工业生产下降

⑶金融机构倒闭,银行坏账增加,金融系统信用等级评估下降

⑷居民消费水平下降

客观原因:

国际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变化是日本此次经济危机暴发的直接原因,也是促使日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直接动力。

主观原因:

㈠货币升值出现失误

1985 年,美、日、德、法、英 5 国财政部长共同签署《广场协议》,日元升值由此开始。日本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业像海绵吸收水分一样大量吸收廉价外来资金,从 1986年到1989 年,日本的房价提高了两倍。但随着日元套利空间日益缩小,国际资本开始获利撤离,由外来资本推动的日本房产泡沫爆裂,房地产经济开始全面崩溃,日本 21 家主要银行宣告破产,产生 1100 亿美元的坏账。20世纪 80 年代后期,日本经济尤其是房地产泡沫显而易见但政府没有采取措斲

㈡财政政策失误

第一次是 1986-1987 年货币政策的过度扩张第二次是1987-1988 年日本银行过久地坚持了超低利率政策第三次是 1989-1990 年货币政策的突然收缩。



日本古代官职

日本的古代官职有:

1、太政官,是统管朝廷的最高机关,相当现在的内阁;

2、太政大臣,是所有官职中最高的官职,是天皇师傅的名誉职位;

3、左大臣,是太政官的长官,是朝廷事实上的最高责任者;

4、右大臣,太政官的长官,权限与左大臣相同,行总裁太政官的政务和典礼;

5、内大臣,太政官编制之外的大臣,左右大臣都不能出朝时,代行总裁太政官的政务和典礼;

6、大纳言,太政官的首席次官,与大臣共同商讨天下政事;

7、参议,与大臣、纳言共同协商政事的官职,是继纳言之下的重职;

8、弁官局,分左右两部管理八省的部门,将上命传达各省,处理庶务;

9、少纳言,担任天皇的文书的重职,成为管理天皇的官印的有名无实的官职;

10、内务省,侍奉天皇侧近,行使诏敕颁行等宫中一切政务;

11、式部省,担任文官任免等一般人事的部门,负责调查文官的事务成绩;

12、民部省,管理地方户籍、租税、交通、建设等工作的部门。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