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汪的历史名人有哪些_姓刘的历史名人 姓刘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由网友(少年先疯队队长)分享简介:姓汪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姓汪的历史名人有:汪文和、汪华、汪藻、汪伯彦、汪伦等。1、汪文和汪文和,字国辅,一字君睦,东汉歙县人。建安中,以龙骧将军为会稽令,迁始新令,开渠引水,为民景仰。后避地新安,子孙遂为新安望族。2、汪华汪华(公元587年—649年),被徽学大师叶显恩教授称为“古徽州第一伟人”,字国辅,歙州歙县登...

姓汪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姓汪的历史名人有:汪文和、汪华、汪藻、汪伯彦、汪伦等。

荣姓历史名人

1、汪文和

汪文和,字国辅,一字君睦,东汉歙县人。建安中,以龙骧将军为会稽令,迁始新令,开渠引水,为民景仰。后避地新安,子孙遂为新安望族。

2、汪华

汪华(公元587年—649年),被徽学大师叶显恩教授称为“古徽州第一伟人”,字国辅,歙州歙县登源人。隋末大乱毅然起兵夺歙、宣、杭、睦、婺、饶六州,保六州免遭兵刃,得割据之实,为政宽宏,政清人和,且尽力调和土著与移民之间矛盾,史称“镇静地方,保境安民”,使六州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唐官拜歙州都督、越国公。

3、汪藻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

4、汪伯彦

汪伯彦(1071~1144),祁门(今属安徽)人。少颖异,嗜诗书,文学有声。邑建英才馆,聘为师,其二甥秦桧皆从之学。

5、汪伦

汪伦,唐代有泾县人,大诗人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他热情招侍,李白因赋《赠汪伦》。



姓刘的历史名人 姓刘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1、刘邦,汉太祖高皇帝,西汉王朝的创立者。

2、刘恒,汉文帝,开创“文景之治”,庙号太宗。

3、刘启,汉景帝,延续文景之治,平定七国之乱。

4、刘彻,汉武帝,千古一帝,开疆拓土,文治武功。

5、刘贺,西汉废帝,原为昌邑王,在位27天被霍光废为海昏侯。

6、刘弗陵,汉昭帝,开启“昭宣之治”,不过当时主要是权臣霍光秉政。

7、刘询,汉宣帝,原名刘病已,开创“孝宣中兴”盛世。

8、刘玄,由新莽末年绿林军所立,年号更始,因此被称为更始帝。

9、刘秀,汉世祖光武帝,东汉王朝建立者,史称“光武中兴”。

10、刘庄,汉明帝,光武帝之子,较有作为。

11、刘炟,汉章帝,汉明帝之子。

12、刘协,汉献帝,东汉末代皇帝,被迫禅让给曹丕,被封为山阳公。

13、刘备,蜀汉昭烈帝,蜀汉建立者,又被称为先主。

14、刘禅,刘备之子,蜀汉后主,降于魏。

15、刘渊,匈奴人,十六国时期汉赵建立者,汉光文帝。

16、刘伯温,即刘基,明初开国元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17、刘墉,清代大臣,民间称之为“刘罗锅”。



姓吴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姓吴的历史名人有哪些从古至今)

姓吴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姓吴的历史名人有吴起、吴权、吴三桂、吴敬梓、 吴汉、吴道子 等。吴姓在百家姓中是一个大姓,吴姓的起源比较复杂,有的源自姜姓,也有的源自姬姓,还有部分来自少数民族。春秋战国时期,吴姓主要聚居在吴越一带,随着吴越国的灭亡,吴姓开始向全国迁徙。当代吴姓主要聚居在广东、福建、江苏、安徽、浙江、台湾和海南。

吴起是吴姓的第一个历史名人,战国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通晓儒家、法家和兵家,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山东曹县人。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

吴权出生于现今越南的河西省,当时属于唐朝的交趾唐林州,父亲是当地长官。五代时期,吴权击败南汉,建立了越南吴朝。

吴三桂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大周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

吴姓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吴姓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中文姓氏,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有名的吴姓人物,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人物:

吴起:春秋时期吴国名将和政治家,被誉为“兵家之祖”。

吴王阖闾:吴国国君,是春秋时期的一位杰出君主,对吴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郑: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吴国大将,是吴国的开国名臣。

吴道子:唐朝时期的画家、文学家和道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艺术家之一。

吴敬梓:清朝时期的文学家,代表作品是《儒林外史》。

姓吴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姓吴的历史名人有哪些从古至今)


吴冠中:现代著名画家,被誉为“中国油画之父”。

吴晓波: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作家,代表作品是《大败局》和《富爸爸穷爸爸》。

除此之外,还有吴宓、吴文英、吴昌硕、吴大猷、吴承恩等知名吴姓历史人物。

吴姓历史名人

吴姓历史名人有:吴广、吴道子、吴承恩、吴三桂和吴敬梓等。

1、吴广

吴广是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秦二世元年作为屯长押解犯人戍守渔阳郡。行至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坐罪当死。于是,带领戍卒起义,提出“伐无道,诛暴秦”口号,拥立陈涉为将军,自领都尉,借用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反抗秦朝。

2、吴道子

吴道子,又名道玄,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

3、吴承恩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其喜爱神话故事。擅长绘画、书法,多才多艺。近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吴承恩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最后完成者。

4、吴三桂

吴三桂出身将门,善于骑射。崇祯年间考中武举,屡立战功,累迁宁远团练总兵。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后,吴三桂归降清朝,参加山海关大战,大败李自成,跟随清军入关,受封平西王。

5、吴敬梓

吴敬梓出身缙绅世家,幼年聪颖,善于记诵。精熟《昭明文选》,工诗词散文,诗赋援笔立成。著有《儒林外史》《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

姓吴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姓吴的历史名人有哪些从古至今)


吴姓名人及历史人物

吴姓名人及历史人物有:

1、吴起,战国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通晓儒家、法家和兵家。

2、吴权,五代时期,吴权击败南汉,建立了越南吴朝,自此越南脱离了中国的控制。

姓吴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姓吴的历史名人有哪些从古至今)


3、吴三桂,是了解明末清初历史绕不开的关键人物。

4、吴承恩,以《西游记》一书,为明人四大奇书之一,最为脍炙人口。

5、吴道子,唐代着名画家。

6、吴敬梓,清代人,以小说《儒林外史》而着称的杰出讽刺作家。

7、吴昌硕,晚清艺术大师,集诗、书、画、印于一身,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是近代绘画界的一代宗师,深刻影响了后世一大批画家。

8、吴佩孚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直系军阀曹锟麾下的第一战将和智囊。吴佩孚虽是旧式军阀,却是军阀中人格品德的典范,廉洁自守,至情至性,大义凛然。等等。

吴姓名人有哪些?

姓吴的名人有:

1、吴承恩: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其喜爱神话故事。擅长绘画、书法,多才多艺。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举为岁贡生。嘉靖二十八年迁居南京,卖文为生。

嘉靖三十九年任浙江长兴县丞,不久辞官归去。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近现代学者认为吴承恩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最后完成者。

2、吴汉:

吴汉出身寒微,起家亭长,进入渔阳郡贩马为业。更始元年,起家安乐县令。率众归顺萧王刘秀,拜偏将军、建策侯。此后,斩杀苗曾、尚书令谢躬,平定铜马、青犊等流民军忠心支持刘秀称帝。

东汉建立后,拜大司马、广平侯,率军扫灭刘永、董宪、公孙述、卢芳等割据势力,攻打匈奴。建武二十年,因病去世。

3、吴芮:

吴芮,秦汉之际余汗县人,为春秋时吴王夫差后裔。他是第一个响应秦末农民起义的秦吏,项羽分封诸侯,吴芮被封为衡山王,汉朝建立,改封为长沙王。卒于汉高祖五年,谥“文王”。



吴姓有哪些历史名人

吴姓历史名人有:吴起、吴广、吴承恩、吴三桂、吴道子。

1、吴起

吴起(前440年-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说菏泽市定陶区)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2、吴广

吴广,字叔,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

3、吴承恩

吴承恩(1506年—约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人(现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

4、吴三桂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

5、吴道子

吴道子(约公元680~759年),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又名道玄。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约生于公元680(永隆元年),卒于公元758(乾元元年)前后。



杨姓历史名人有哪些

杨姓历史名人有杨子、杨雄、杨敞、杨震、杨彪等。

1、杨子:即杨朱,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

2、杨雄:西汉著名文学家。

3、杨敞:西汉丞相。

4、杨震:东汉著名文学家。

5、杨彪:(142~225)字文先,弘农华阴人,东汉光禄大夫,临晋侯。

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据说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南吴的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

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杨姓总人口约有427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是杨姓第一大省。“杨”是太阳的意思,由“木”和“昜”组成。“木”指扶桑,也称杨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在今连云港云台山),“昜”古同“阳”,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姓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



吴姓有哪些历史名人

吴姓历史名人有:吴起、吴广、吴承恩、吴三桂、吴道子。

吴起

吴起(前-前),卫国左氏(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说菏泽市定陶区)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吴广

吴广,字叔,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

吴承恩

吴承恩(—约),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人(现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

吴三桂

吴三桂(—),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

吴道子

吴道子(约公元),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又名道玄。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约生于公元永隆元年),卒于公元乾元元年)前后。



姓白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姓白的历史名人有:白丹、白起、白建、白鍠、白朴等。

1、白丹

白丹,字圭,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水利家、经济思想家。其主张减轻税敛、“乐观时变”、“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2、白起

白起,陕西眉县人,战国时秦国大将,被封武安君。善用兵,屡战屡胜,长平一役,坑杀赵军四十多万,后遭妒自杀。

3、白建

白建,南北朝时北齐人,历官进侍中、中书令等,并赐田韩城。

4、白鍠

白鍠,白居易之祖父。自幼好学,善于文章,尤工五言诗,有集十卷,十七岁明经及第,官至河南府巩县令。

5、白朴

白朴,元代著名的戏曲家。所作杂剧今知有16种,现存《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3种,都是描写爱情的作品,其中前2种最有名。



白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白姓的历史名人有白丹、白起、白建、白鍠、白朴、白英、白朗、白瑜娑、白居易、白行简等。

1、白丹:字圭,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水利家、经济思想家。其主张减轻税敛“乐观时变”“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2、白起:陕西眉县人,战国时秦国大将,被封武安君。善用兵,屡战屡胜,长平一役,坑杀赵军四十多万,后遭妒自杀。

3、白建:南北朝时北齐人,历官进侍中、中书令等,并赐田韩城。

4、白鍠:白居易之祖父。自幼好学,善于文章,尤工五言诗,有集十卷,十七岁明经及第,官至河南府巩县令。

5、白朴:元代著名的戏曲家。所作杂剧今知有16种,现存《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3种,都是描写爱情的作品,其中前2种最有名。

6、白英:明代杰出的水利专家,曾为当时礼部尚书疏通河道出谋献策,特别为大运河畅通做出了贡献。

7、白朗:河南省宝丰人,清代宝丰农民起义领袖,反清反袁,打击残害中国人民的传教士。后在虎狼爬岭战斗中受伤牺牲。

8、白瑜娑:宁夏灵武人,隋末农奴起义首领。其出身奴隶,一呼四方皆应,聚众数万人,给隋政权以沉重打击。

9、白居易:唐代杰出的诗人,贞元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现实主义和朴素文风。所著《与元九书》诗论,为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诗文朴实无华,广为流传。

10、白行简:白居易弟,当时有名文学家。他长于辞赋,但未有流传下来,现存传奇小说《李娃传》是他的代表作。《三梦记》近于杂录。



姓田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姓田的历史名人有田光、田千秋、田蚡、田忌、田文镜。

1、田光

战国时期“邑之东鄙人也”(即邢台新河县西千家庄人),燕之处士。学识渊博,智勇双全,素称燕国勇士,亦称节第二十编侠。时人誉为智深而勇沈的“节侠”。

2、田千秋

即车千秋。西汉人。战国时田齐后裔,其先人于汉初徙居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原为高寝郎,供奉高祖陵寝。戾太子因江充谗害而死,他上书诉冤,武帝感悟,擢用为大鸿胪,数月后任丞相,封富民侯。为人谨厚持重,昭帝即位,受遗诏辅政,政事壹决于大将军霍光。

3、田蚡

西汉时期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县)人,是孝景王皇后的胞弟,有口才,善阿谀,是个势利小人。武帝即位时,封为武安侯,曾任太尉及丞相。每次奏事,多称合帝意,权重一时。

4、田忌

妫姓,田氏(亦作陈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故又称徐州子期。战国初期齐国名将。

5、田文镜

汉军正黄旗人,字抑光,监生出身,康熙末年任侍讲学士,雍正朝授兵部尚书衔,兼河东(河南、山东)总督。



吴姓的历史名人 吴姓的历史名人简介和事迹

吴姓名人及历史人物

吴姓名人及历史人物有:

1、吴起,战国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通晓儒家、法家和兵家。

2、吴权,五代时期,吴权击败南汉,建立了越南吴朝,自此越南脱离了中国的控制。

3、吴三桂,是了解明末清初历史绕不开的关键人物。

4、吴承恩,以《西游记》一书,为明人四大奇书之一,最为脍炙人口。

5、吴道子,唐代着名画家。

6、吴敬梓,清代人,以小说《儒林外史》而着称的杰出讽刺作家。

7、吴昌硕,晚清艺术大师,集诗、书、画、印于一身,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是近代绘画界的一代宗师,深刻影响了后世一大批画家。

8、吴佩孚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直系军阀曹锟麾下的第一战将和智囊。吴佩孚虽是旧式军阀,却是军阀中人格品德的典范,廉洁自守,至情至性,大义凛然。等等。

历史上吴姓的名人

吴襄,清代大臣,著作家,安徽青阳人,字七云,号悬水,1661年生。康熙52年(1713年)中进士,由编修官至礼部尚书。对诗文尤其喜爱,无书不读。晚年因患有眼疾,目难久视,常常令后人或者侍人为他朗诵。他曾任《明.史》.《八.旗通志》等书的编修总裁,并著有《锡老堂诗抄》15卷(安徽省图书馆藏通志馆抄本),《锡老堂文集》5卷,《畿辅河渠考略》2卷,1735年去.世。

六十一 .吴曙东,当.代林学家,教育家,安徽桐城人,1902年生,家庭十分贫.穷,在宗.族的资助下在桐城中学毕业。1921年去日.本.鹿.儿.岛高级农林学校攻读林业学,1925年回.国,先后任.浙江省林场技术员,浙江大学农学院,安徽学院皖南分院教员,教授,安徽东流高级农林学校校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安徽大学,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林学系教授。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主要著作有:《森林苗圃学》(上海永祥印书馆,1952年),《造林学本论》,《森林经营学》,《农田防护林》,《城市公.害防治》等。1982年逝.世。

六十.吴德修,当代农学家,安徽宣城人,1926年生,1949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农学专业,1953年后从事农业技术工作,历任安徽省肖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主持“淮北小麦大面积增产途径及栽培技术”课题研究,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主要著作有:《小麦栽培》(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治碱改地造良田》(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董建议谈养猪》(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另有《郑州一号高产栽培技术探讨》等数十篇论文发表。

五十九.伍蔚曾,现代外国语文学家,安徽定远人,1906年生,193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英文系。建.国.后,曾任四川大学外文系教授。主要著作有《现代英语简单陈述句的常用句型》.《英汉语法词典》.《英汉科技常用短语词典》等。

吴姓的历史名人 吴姓的历史名人简介和事迹


五十八.吴瑾光,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安徽歙县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后在该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历任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教师,化学系教授,从事溶液络合物及萃取机理的研究,近年来,用傅立叶交换红光谱方法研究稀土络合物化学.萃取化学和生物无机络合物,开展稀土复合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萃取机理与稀土络合物的红外光谱研究》(此论文获得国.家科.委.科技成果奖)等论文100多篇。

五十七.吴震生,清代戏曲家,安徽歙县人,号可堂,寄寓浙江杭州,1692年生。曾任刑.部主事,与历鹗交情很深。虽然为官刑.部,但是对戏曲独有情钟,创作了大量的戏曲作品。其主要著作有:传奇《换身荣》.《天福降》.《世外欢》.《秦洲乐》.《成双谱》.《乐安春》.《生平足》.《万年稀》.《闹华州》.《临濠喜》.《人难赛》.《三多全》.《地行仙》等,合称《玉屋书屋十三种传奇》,又名《太平乐府》,清代乾隆年间刻本刊印,现多家图书馆有收藏,1752年病.逝。

五十六.吴澄,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著名医学家,安徽歙县人,字鉴泉,号师郎。少年时期勤奋好学,熟读经书,特别喜爱《易经》。后因多次应试不中,随弃文学医。他关门闭户,攻读医书达十年之久,并拜师学习,能博采众长,结合临床,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医疗技术,治好的病人不可记数,一时名声大振。后结合自己的医疗经验,汇集各家学说,于乾隆四年(1739年)著成了五十卷的医书《不居集》,并刊行于世。这是一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直至今日,仍然是中医学不可不读的著作,并有着重要的实际指.导作用。另外,他还留下《伤寒症治明条》,《推拿神书》,《易医会参》,《师朗医案》等著作。

五十五.吴蔚光,清代著作家,安徽休宁人,寄籍江苏常熟,字哲甫,号执虚,自号竹桥,别号湖田外史,1743年生,乾隆45年(1780年)中进士,官礼部主事,后因身体不佳,辞.官回归家乡(常熟),居家20多年,潜心读书著述,并将家中书楼命名为“素修堂”,擅长古文,诗词尤佳。主要著作有:《古金石斋诗前后集》六十卷,《素修堂文集》二十卷,《小湖田乐府》十四卷,《杜诗义法》八卷,《唐律六长》四卷,《寓物偶留》四卷,《毛诗臆见》四卷,《春秋去例》四卷,《读礼知意》四卷,《方言考据》二卷,《洪范音谐》二卷,《诗余辨讹》二卷等。1803年病势。

五十四.吴嘉棠,当代著作家,编辑学家,安徽歙县人,号自惜楼主,笔名楼自惜。1913年生,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新闻系,1934年去美.国.密.苏.里大学新文学院留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上海英文报刊《大.陆报》编辑,总编辑;《大.美晚报》(英.文)执行编辑兼任《申报》采访主任。1949年去日.本,创办泛.亚.通.讯.社。1956年后,任香.港《英.文虎报》主编,《中..国邮.报》编辑;1967年任香.港贸易发展局北.美区代表,1983年在香港去世。

五十三.吴颖芳,清代著作家,安徽休宁人,,字西林。年幼时赴童.子.试,为衙役所训斥,后决心不再应试。与历鹗交游,从之学诗。为学宗守汉代章法,特别深于乐律,六书,音韵的研究,晚年学习佛.教,精心研究唯树论,自号树虚。闭户村居,不愿外人知晓,潜心著作,收获甚多。主要著作有:《吹幽录》五十卷(清代抄本,现藏北京图书馆),《金石文释》六卷,《说文理董后编》六卷,《临江乡人诗附拾遗》五卷等。

五十二.吴新智,当代古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安徽合肥人。1928年生,1953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57年--1961年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攻读研究生。毕业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古人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中.国解.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解.剖学会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人类学学报》副主编等。主要著作有:《周口店山顶洞人化石人种类型的研究》.《陕.西大荔的早期智人古老类型的一个保存完好的头骨》,《中.国汉族髋骨的性别差异和判断》.《中国古人类的年代学》.《中国早.期智人》.《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人类》.《人体测量法》.《中国和欧.洲早期智人的比较研究》等。

五十一.吴景超,当.代.社.会.学家.,安徽歙县人,字北海。1901年生,1923年毕业于清.华,1923年--1928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学习,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金陵大学教授兼任社会学系主任;清.华大学教授,社会学系主任,教务长;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新经济》.《社会研究》.《新略》等杂志主编。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大学的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主要著作有:《都市社会学》.《社会组织》.《第四种国家的出路》.《劫.后.灾.难》.《马.克.思.论.危.机》.《中国人口新论》.《中国社会学向何处去》等。1968年去世。

五十.吴敬梓,清代著名小说家,安徽全椒人,字敏轩,一字文木,康熙末诸生一七零一年生,吴敬梓十三岁丧母,跟随在江苏赣榆县任教谕的父亲吴霖起(康熙二十五年拨贡)生活,生性豪放,放荡不羁,曾畅游大江南北。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年)荐举博学宏词,不就,后屡次考场失意,心灰意冷,只好变卖家产,于三十三岁迁居金陵(今江苏南京),靠典当变卖衣物和朋友接济生活。一七五四年在贫困中去世。但是,他在贫困中写下了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讽刺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五十卷,五十六回),另外还著有《文木山房集》四卷,《文木山房词集》一卷。新中国成立后,又发现吴敬梓诗文三十九篇。一九五四年在北京举行了吴敬梓逝世二百周年纪念大会;一九八一年在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举办了吴敬梓诞生二百八十周年纪念大会和《儒林外史》学术讨论会,编辑出版了《儒林外史研究论文集》。如今,《儒林外史》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在国内外出版,吴敬梓也成为举世闻名的伟大的文学家。

四十九.吴涫,明代著作家,安徽歙县人,字仲虚,隆庆年间进士。主要著作有:《唐诗纪》一百七十卷(明刊本,现北京国家图书馆收藏);《古今逸史》五十五种(校辑,现江苏南京图书馆藏三十一种九十九卷,安徽省图书馆藏六种十一卷);《合刻山海经水经》(明刊本,现北京国家图书馆收藏)。

四十八.吴道新,明代末官吏,诗人。安徽桐城人。字汤日,号无斋。天启七年举人,官至工部主事。明朝灭亡后,隐居白云山,人称无斋先生。主要著作有:《潜德居诗集》五十卷;《龙眠风雅》一卷(录诗七十五首);《桐旧集》一卷(录诗十七首);《潜德居文集》十卷;《浮山志》十卷。

四十七.吴谦,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医学家,安徽歙县人,字六吉。博学多才,精通各科。熟读今古医书,临床经验丰富,曾被誉为清初三大名医之一。官至太医院判供奉内廷。乾隆时与刘裕铎为总修官,主编综合性大型医学丛书《医宗金鉴》,包括医学各科共十五种九十卷,其中《订正伤寒论注》和《订正金匮要略注》为他自己撰写。全书注重临床实用,图说方论具备,附有汤头歌诀,曾作为太医院教本。由于简明扼要,切合实际,流传很广。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卫生出版社曾多次出版。

四十六.吴绮,清代官吏,词人,安徽歙县人,号丰南,又号红豆词人。顺治九年贡生,授中书舍人曾任湖州知府。主要著作有:《宋金元诗咏》二十卷补遗二卷;《林惠堂全集》二十六卷;《六怀词》一卷;《红豆记》一卷,《选声集附词韵简》四卷;《扬州吹鼓词序》一卷;《岭南风物记》一卷。

四十五.吴立真,当代地质学家,安徽省金寨县人,系吴氏阳山分支著名科学家。一九二八年生,高级工程师职称。一九四九年五月参军,在二野军政大学获一等学习模范称号;进军大西南后在昆明市政府工作。后去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学习,获得优秀学生称号。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大庆油田,江汉油田,海洋石油研究中心工作,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称号,并荣立三等功两次。在编写的众多报告中,有八篇在国家级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十多篇研究报告结集出版,参加了《中国陆相大油汽田》,《中国近海大海气田》两部专著,有中国石油出版社出版;撰写的《流花11-1大油田》一文,获得部级优秀论文奖,负责研究的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一个,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两个,中国海洋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一个;中国海洋石油研究中心科技进步一等奖两个,并荣获全国第四届发明展览会金牌奖,与吉林大学合作研制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评价专家系统”,经专家评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他负责制定的勘探部署和方案中,经钻探有五个地区发现油田。现已经从中国海洋石油研究中心离休。

四十四.吴泰昌,当代文学评论家,作家。安徽当涂人,一九三七年生,一九六零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考取该校文艺理论研究生。历任《河北文艺》《人民文学》编辑,《文艺报》文学评论组组长,副主编.副编审.编审,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散文世界》常务编委,《儿童文学》编委等。参加过《中国文学史》.《中国小说史》等专著的编撰,出版的散文集和文学评论集有《八方集》,《艺文轶话》,《文学情思》,《文艺随笔>>,<>,选编和主编的有<>,<>等。

四十三.吴勉学,明末清初著作家,刻书家。安徽歙县人,字肖愚,号师古。生卒年月不详。博学多识,家富藏书。明代万历年间,曾校刻经史子集及医学书籍数百种。其闻名于世的有:《二十二子全书》一百六十九卷,《初唐诗汇》七十卷另有目录十卷,《盛唐诗汇》一百二十四卷另有目录二十二卷,《河间六书》二十七卷,《类证活人书》二十一卷,《对类考注》二十卷,《唐乐府》十八卷,《十三经》.《四史》.《资治通鉴》.《性理大全书》.《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医学六种》.《痘症大全》.《师古斋汇聚简便单方》.《东垣十书》等。在刊刻这些书籍时,许多都有他进行校订,校注。

四十二.吴铠生,近代学者,著作家,安徽桐城人,号北江,字辟疆。吴汝纶之子。自幼随父亲习文,诗文继承父业,曾任大使幕僚。民国后,入总统府任秘监至终。主要著作有:《吴门弟子集》十四卷,《左传微》十二卷,《左传文法读本》八卷,《孟子文法读本》七卷,《北江先生文集》七卷,《北江先生诗集》五卷,《诗义会通》四卷,《汉碑文范》四卷,《晚清四十家诗抄》三卷,《尚书大义》二卷,《周易大义》二卷,《古文范》二卷。

四十一.吴昶,宋代学者,著作家,安徽歙县人,字叔夏,号友堂,生卒年月不详,师朱熹而友洪迈,程大昌。曾以征荐为郡校书,经史皆有著述,很得朱熹的喜爱和嘉勉。主要著作有:《吴友堂诗文》五十卷,《吴氏书说四十卷》(十分可惜的是此书已经失传),《易论》四十卷,《史评》七卷。

四十.吴柄南,当代作家,安徽泾县人,一九二九年生,一九四九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九五零年进入华东军区文艺干部训练班学习,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七年跟随苏联专家学习戏剧理论,表演.导演,一九五七年后历任安徽省话剧团.安徽省文化局(厅)创作员,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政协委员,主要著作有:剧本《茶棚会》.《春》等十多部,电视剧本《大江潮》等,并有散文.随笔等近二百多篇文学作品发表。

三十九.吴建国,安徽省金寨县人,一九五五年生,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现任安徽省金寨县图书馆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安徽省图书馆学会理事,六安市作家协会会员,一九九八年晋升副研究馆员职称。曾三次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会议,其中一九九八年在全国第八届中青年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公共图书馆创收活动之反思》获得中国图书馆学会优秀论文奖;两次参加华东六省一市学术年会。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等文学作品六十余篇,图书馆专业学术论文十多篇,创作小品《兰兰的小红帽》,参加安徽省小品大赛演出,参与《吴氏阳山分支宗谱》(八修)的编撰工作并为之作序。

三十八.吴组湘,当代著名作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安徽泾县人,原名吴组襄,笔名寄谷,野松等。一九零八年生。一九二九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一九三一年参加社会科学研究会和中国人民反帝大同盟。一九三五年后任冯玉祥的国文教师和秘书,抗日战争期间中央大学国文系任教。曾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全国《红楼梦》研究会会长,北京市文联副主席。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山洪》,《鸭嘴唠》;中短篇小说《一千八百担》,《天下太平》,《樊家铺》,《某日》;短篇小说集《西柳集》,《饭余集》;以及《吴组湘小说散文集》,《吴组湘选集》,《吴组湘全集》等。

三十七.吴绍青,当代医学家,安徽巢湖人,一八九五年生,一九二一年毕业于国立湘雅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一九二九年赴美国讲学并进行医学研究,一九四六年回国,历任重庆中央医院副院长,上海医学院教授,解放后,任上海第一医学院教授,附属医院肺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会常务理事,《中华结核病和呼吸》杂志副总编。一九五五年在第十四届国际结核病防治联合会年会上,发表《结核菌对异菸肼的耐药性和致病力之间的关系》的学术论文,引起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主要著作有:《肺功能测验在临床上的应用》,《实用内科学》,《实用结核病治疗学》等,在国内外发表专业论文一百多篇(部)。一九八零年逝世

三十六.吴昆,明代著名医学家,藏书家,安徽歙县人,一五五二年生,字山甫,号鹤皋。生于书香门第,祖父吴正伦医名颇著,家有数世藏书。至吴昆时,家中藏书数万卷,其中以医书居多。他十五岁开始学医,除向祖父及家父学习外,还伯同乡余午亭为师,并悉读家中所有医书。成人后,又遍走江浙,宛陵(今安徽当涂).姑溪(今安徽和县)等今安徽大部分地区行医,结交名医,拜师七十多人,取各家之长,兼收并蓄,以致医术精湛,名声大振。主要著作有:《内经吴注》二十四卷,《素问注》二十四卷,《医方考》六卷,《针方六集》六卷,《脉语》二卷,《十三科证治》,《药纂》,《参黄论》等。

三十五.吴孟复,当代古籍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安徽庐江人,一九一九年生。别名吴常焘,吴山萝。一九三七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科学校,民革成员。一九三七年后,曾任上海政法学院.暨南大学副教授.教授,上海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编纂。一九五六年回安徽工作,历任合肥师范学院教授.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教授.图书馆副馆长.中文系主任.古籍研究室主任,爱好教育学院教授,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安徽省语言学会.文学学会.考古学会。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训诂通论》,《古书读校法》,《唐宋八大家概述》,《宋词鉴赏词典》(合著)等。

三十四.吴承仕,近代经学家,教育家,安徽歙县人,字检斋,号茧斋,一八八四年生,十八岁中举人,二十三岁参加殿试为一等第一名。章柄麟弟子。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精通音韵.训诂及古代名物制度,旁及群经.各史.诸子.佛经.道藏。三十年代初,接受马列主义,是中国第一个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经学的学者。曾在北平创办《文史》,《时代文化》等进步刊物,参加“一二九运动”,一九三六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天津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支持进步刊物,宣传抗日救亡运动。一九三九年因遭受汉奸迫害而逝世。主要著作有:《经典释文序录疏证》.《经籍旧音辨证》.《三礼名物》.《尚书古文辑录》.《礼服释例》.《淮南旧注校理》.《六书条例》.《唐写本尚书舜典释文》.《监狱解蔽篇》等。

三十三.吴肃公,清代学者,著作家,安徽宣城人,字雨若,号晴岩,别号街南,自署匏道人。从叔父吴垌学,又随同沈寿民游学。为学以明诚为宗,慎独为枢,其文章格调似韩愈而简洁,近似《左传》《史记》体裁。主要著作有:《街南文集》二十卷.《街南文集续集》七卷.《阐义》二十五卷.《明语林》十四卷.《读书论世》十六卷.《姑山事录》八卷。

三十二.吴学静,当代逻辑学家。安徽合肥人,一九三三年生,一九五八年华东政法学院政法系。曾先后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安徽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安徽省委办公厅政策研究室工作,担任过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系主任等职。兼任安徽省逻辑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形式逻辑》.《形式逻辑研究》.《逻辑学简明辞典.数理逻辑部分》.《形式逻辑学》等

三十一.吴定,清代文学家,安徽歙县人,字殿麟,号瞻泉,一七四四年生,嘉庆元年举孝廉方正。曾从方立中,李仲醇受经学,后与刘大魁由黟县教谕移主歙县问政书院,拜刘为师,学习古文辞,,刘归枞阳后,他五次渡江求教,并和姚鼐.任大椿十分相好,姚鼐凡有新作,总是与他先睹为快。晚年回归故里歙县,精心研究经学,特别是对《周易》.先秦诸子和《史记》研究颇有建树。主要著作有:《紫石泉山房文集》十二卷,《周易集注》八卷,《中庸注》二卷,《紫石泉山房诗抄》二卷。一八零九年去世。

三十.吴抗生,当代物理学家,一九三二年生,安徽桐城人,一九五三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一九五六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专门从事低温物理研究,曾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会奖,全国自然科学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主要著作有:《超导电性,第二类超导体与连接超导体》.《超导电性基本原理》等,在国内外发表专业论文一百多篇。

吴姓的历史名人 吴姓的历史名人简介和事迹


二十九.吴应萁,明代政治活动家,文学家。安徽贵池人。一五九四年生,字风之,.次尾,号楼山。崇祯十五年贡生,崇祯年间,与复社著士顾杲,陈贞慧声讨阮大铖,受到加害,逃回家乡,于一六四五年因响应金声抗清,被叛徒出卖,在家乡贵池石灰冲被害。他擅长今古文,意气纵横,激昂豪放,慷慨磅礴,一生著作颇多,题材多样。主要著作有:《宋史》五十卷,《楼山堂集》二十七卷,《启桢两朝复录》十卷,《读书观止录》五卷,《东林本末》三卷,《留都见闻录》二卷,《熹朝忠节死臣列传》一卷,《复社姓氏目录前卷》一卷,《北京察疏略》一卷等。

二十八.吴应宾,名代学者,作家。安徽桐城人,字尚之,号观我,万历十四年进士,官翰林院侍读,后隐居故里,四十多年,闭门著述。深于性命之学,潜心研究儒家经典,尤其擅长诗词创作,主要著作有:《中庸释论》十二卷,《大学古本释论》五卷,《学庸语释》二卷,《宗一圣论》二卷,《性善书》一卷,《学易斋诗文稿》,《方外游》等,另外《龙眠古文》收录其文章十七篇,《龙眠风雅》录其诗作一百二十三首。

二十七.吴华强,当代中医基础理论家,一九四三年生,安徽肥东人,一九六六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现任安徽中医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医多选题》(合著).《医述校注》.《外科正宗校注》.《王清任的医疗思想》等。

二十六.吴伟陵,当代信息学家,安徽省安庆市人,一九三八年生,一九六一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无线电系,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四年在北京大学数学系进修,后在北京邮电学院任教曾担任北京电子学会信息专业学会委员,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主要著作有:《信息处理导论》.《英汉信息论词汇》(主持修订).《英汉无线电电子学词汇》(主持修订).译著有:《数字卫星通讯》.在国家级学术期刊和国际期刊发表专业论文一百七十多篇。

二十五.吴多桢,当代作家,安徽颖上人。一九三一年生,一九四八年毕业于安徽省立工业学校。先后任颖上县,治淮总队等单位秘书科长,编辑等职,一九八二年后历任颖上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县志总编辑,阜阳地区地方志学会副会长。颖上县第二。第三。第四届政协常委。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淮上风云》.《颖上今古》.《颖上县志》(主编).主要学术论文有:《管仲墓址钩稽》.《颖上历代修志时间小考.》.《浅议资料考证工作》等。主编了《安徽颖上吴氏宗谱》。

二十四.吴兆棠,当代教育家,1905年生,安徽省休宁县人,毕业于同济大学,后留学日本.德国.获得博士学位。历任国民党中央训练团教务长兼任中央大学教授,教育部督学,中等教育司司长,国民党中央执委委员。1949年去台湾任政治大学训导长,教育研究所主任,台湾省教育厅厅长。1964年在台北去世。主要著作有:《教育原理》.《训练原理与实施》等。

二十三.吴兆洛,当代作家,安徽阜阳人,1931年生,曾当过教师.报社编辑.1962年调入文化部门工作,曾任安徽省阜阳地区群众艺术馆馆长。主要著作有报告文学,戏剧,小说,故事,曲艺等150余篇(部),近100万字,其中小戏《万分之一》获得安徽省文艺调演一等奖,并有安徽电视台拍成电视片,小说《赵赖五发愤》被多家报刊转载,并收入小说集。

二十三.吴则虞,当代哲学史家,历史学家.版本学家,安徽泾县人。1913年生,师从章太炎,在章太炎的指导下,精研古籍,攻读音韵.文字.训诂诸学,造诣很深。曾任南岳师范学院.重庆师女子范学院教授。解放后,历任西南师范学院教授,中文系主任,1957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央党校讲授中国哲学史,文字学,校勘学等课程。他喜爱收藏古今书籍,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中国历史,中国藏书史,古籍校勘整理的教学和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工具书使用法》.《版本校勘学通论》.《版本通论》.《晏子春秋集释》.《晋书校勘记》.《清真词校记》.《稼轩词选注》.《续藏书记事诗》等

二十一.吴式颖,当代教育史学家,安徽泾县人,1929年生,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后去前苏联列宁格勒赫尔岑师范学院学习。回国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外国教育史,苏联教育史,主要著作有:《外国古代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话》.《俄国近代教育》.《苏联当代教学理论中的教学过程问题》等。

二十.吴汝纶(前期已经上传,不再传。)

吴姓的历史名人 吴姓的历史名人简介和事迹


十九.吴立本,当代摄影家,安徽省怀宁县人,1919年生,早年在商店当学徒,1935年进入南京中央电影厂,先后任放映员,录音员,摄影助理。1938年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摄影队任摄影助理,在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影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影师.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影师.编导。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主要作品有:《百万雄师下江南》.《中国人民的胜利》.《逐个民族大团结》.《五月的节日》等。

十八.吴玉晋,清代学者,著作家。字山夫,康熙时官安徽凤阳训导,生卒年月不详。精通六书假借之学,主要著作有:《金石存》15卷(清乾隆年间刊本题名为《金石癖》),《六书述部叙考》6卷,《别雅》5卷,《山阳志遗》4卷,《说文引经考附补遗》3卷,《十忆诗》1卷。

十七.吴正河,安徽巢湖市人,1952年生,现任安徽省巢湖市图书馆馆长。安徽省图书馆学会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曾任巢湖市剧团

姓吴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姓吴的历史名人有吴起、吴权、吴三桂、吴敬梓、 吴汉、吴道子 等。吴姓在百家姓中是一个大姓,吴姓的起源比较复杂,有的源自姜姓,也有的源自姬姓,还有部分来自少数民族。春秋战国时期,吴姓主要聚居在吴越一带,随着吴越国的灭亡,吴姓开始向全国迁徙。当代吴姓主要聚居在广东、福建、江苏、安徽、浙江、台湾和海南。

吴起是吴姓的第一个历史名人,战国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通晓儒家、法家和兵家,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山东曹县人。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

吴权出生于现今越南的河西省,当时属于唐朝的交趾唐林州,父亲是当地长官。五代时期,吴权击败南汉,建立了越南吴朝。

吴三桂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大周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

吴姓名人有哪些?

姓吴的名人有:

1、吴承恩: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其喜爱神话故事。擅长绘画、书法,多才多艺。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举为岁贡生。嘉靖二十八年迁居南京,卖文为生。

嘉靖三十九年任浙江长兴县丞,不久辞官归去。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近现代学者认为吴承恩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最后完成者。

2、吴汉:

吴汉出身寒微,起家亭长,进入渔阳郡贩马为业。更始元年,起家安乐县令。率众归顺萧王刘秀,拜偏将军、建策侯。此后,斩杀苗曾、尚书令谢躬,平定铜马、青犊等流民军忠心支持刘秀称帝。

东汉建立后,拜大司马、广平侯,率军扫灭刘永、董宪、公孙述、卢芳等割据势力,攻打匈奴。建武二十年,因病去世。

3、吴芮:

吴芮,秦汉之际余汗县人,为春秋时吴王夫差后裔。他是第一个响应秦末农民起义的秦吏,项羽分封诸侯,吴芮被封为衡山王,汉朝建立,改封为长沙王。卒于汉高祖五年,谥“文王”。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