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 念大悲咒之前,应该念什么诗啊,咒啊,或佛号?请告诉我好吗。

由网友()分享简介:请问 念大悲咒之前,应该念什么诗啊,咒啊,或佛号?请告诉我好吗。
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


请问 念大悲咒之前,应该念什么诗啊,咒啊,或佛号?请告诉我好吗。

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里有,这是大悲咒的出处。经中对于持诵大悲咒前应以下文发愿念诵;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得戒定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槃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消灭。
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枯竭。
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
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发是愿已,至心称念我之名字,亦应专念我本师阿弥陀如来。【然后即当诵此陀罗尼神咒。】


顶礼大悲观世音菩萨



请问大悲咒和大悲心咒有何区别,所作功德是否一样?

是的,诸咒真言咒咒修持圆满之果皆相同,只是修持过程风光是有其不共之处。
然密教的戒律,未受灌顶未得授权者不能持诵密咒及其修持口诀的,因此宜亲近善知识求法为好,若不便宜专持大悲咒即可,功德相同。



念诵大悲咒之前,需要先恭请吗?怎么恭请?还需要念忏悔文?还有具体的回向方法?

我教你最简洁的持诵仪轨吧!每天持诵一遍《大悲咒》,可以增长智慧、累积福报、消除业障。注意:以下凡是括号里的文字都不需要念:
(第一部分: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重复三遍)
(合掌)恭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慈悲护持(重复三遍)
(第二部分:大悲咒正文)
此处略
(第三部分:回向)
(一、大回向三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二、小回向三遍):
弟子某某某,愿以本次持诵《大悲咒》__部的功德回向给某某某(您希望回向者的姓名)、某某某(你顺带回向的亲人、朋友等的姓名,回向的人越多,功德越大)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愿他们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弟子某某某真心求忏悔!



大悲咒厉害得不得了.平时在路上基本上是要念大悲咒的

净空法师---大悲咒就是大慈悲心,能够用大慈悲心,见到一切众生有苦难就全心全力帮助他,舍己为人,那就是大悲咒。如果你做不到,天天念这个咒没有用处。



蚊子来咬你,一巴掌打死,哪有大悲心?大悲咒就白念了,这个要懂。所以念大悲咒为什么不灵?没有大悲心。

早晚课都念《弥陀经》最好,这是专修专念。《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讲:「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早晚课是不是要加念《心经》及大悲咒?如果专修的话,可以不必加这些经咒进去。《心经》及大悲咒应当放在日常生活当中。生活当中怎么修?《心经》是观空,你真正能看得破放得下,就是受持《般若心经》。大悲咒就是大慈悲心,能够用大慈悲心,见到一切众生有苦难就全心全力帮助他,舍己为人,那就是大悲咒。如果你做不到,天天念这个咒没有用处。蚊子来咬你,一巴掌打死,哪有大悲心?大悲咒就白念了,这个要懂。所以念大悲咒为什么不灵?没有大悲心。念《心经》不灵,没有看破,没有放下,诸位明白这个道理就好。



大悲咒回向文

念大悲咒之前:(先念南无大悲观世音的十大愿→三声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念三声南无阿弥陀佛→念大悲咒的名字→南无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开始念正文。)
1.大回向:
(合掌)弟子XXX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2.回向给父母及累劫冤亲债主:
(合掌)弟子XXX,愿以此念大悲咒之功德,回向给弟子XXX的父母及累劫冤亲债主,愿他们承此功德,身心安康,无诸痛苦,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得闻佛法,信受奉持,皈依佛门,精进修行,往生极乐,脱轮回苦,证涅槃乐,成无上佛果。
3.回向给堕胎的婴灵
(合掌)弟子XXX,愿以此念大悲咒之功德,回向给弟子XXX曾经堕胎的婴灵,愿他们承此功德,嗔心放下,冤仇消释,身心俱得安康,无诸痛苦,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得闻佛法,信受奉持,皈依佛门,精进修行,往生极乐,脱轮回苦,证涅槃乐,成无上佛果。
4.回向给生病的亲人及导致他们生此疾病者的所有冤亲:
(合掌)弟子XXX,愿以此念大悲咒之功德,回向给弟子的亲人XXX,愿他(她)承此功德,疾病消除,身心俱得安康,无诸痛苦,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得闻佛法,信受奉持,皈依佛门,精进修行,往生极乐,脱轮回苦,证涅槃乐,成无上佛果。
愿所有相关冤亲,承此功德嗔心放下,与他们释冤解结,冤仇消释,身心俱得安康,无诸痛苦,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得闻佛法,信受奉持,皈依佛门,精进修行,往生极乐,脱轮回苦,证涅槃乐,成无上佛果。
5.回向给所有被宰割及待宰的众生:
(合掌)弟子XXX,愿以此念大悲咒之功德,回向给被宰割及待宰的众生,愿他们承此功德临终身不受剧苦,不生嗔恨心,不堕恶道,阿弥陀佛接引,往生极乐,脱轮回苦,证涅槃乐,成无上佛果。
6.回向给一切地火水风的灾害中遇难众生:
(合掌)弟子XXX,愿以此念大悲咒之功德,回向给灾害中遇难众生,愿他们承此功德,远离恐惧,身心安康,无诸痛苦,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得闻佛法,信受奉持,皈依佛门,精进修行,往生极乐,脱轮回苦,证涅槃乐,成无上佛果。
7. (合掌)弟子XXX,愿以此念大悲咒之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同证无上道,一切国土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世界和平,天地安宁,一切众生,历代祖先,累世父母,现眷及先亡,逢灾殃化吉祥,离苦得乐,罪障消除智慧显,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万类有情登十地。以此功德供养十方诸佛菩萨。
8. (合掌)弟子XXX,愿以此念大悲咒之功德回向给我累世、现世及身上冤亲债主,灭除贪嗔痴慢疑邪见,障消慧显,得生西方极乐净土,花开见佛,不再干扰我的修行、健康、家庭与功德事业。我至诚忏悔: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义之所生,今在佛前求忏悔。祈请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慈悲加被,令我福慧增长,罪障消除,健康平安,吉祥如意,恶缘远离善缘来,道心永固,明心见性。于尽行寿时,能无病苦、无障碍、无颠倒,得生西方极乐净土,花开见佛,祈请西方三圣慈悲接引,阿弥陀佛。



佛歌 大悲咒的意思

大悲咒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诀。其中一字一句都包含着正等正觉的真实工夫,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



求大悲咒歌词

歌名:大悲咒

演唱:姜鹏

拿摩惹纳达拉雅雅

纳摩阿里雅佳纳

萨嘎拉贝勒佳纳

尤哈拉佳雅达他嘎达雅

阿拉哈爹桑雅桑布达雅

南无萨噜哇达他嘎提坝

阿拉哈达呗桑雅桑布提呗

拿摩阿里雅阿哇噜给爹

秀哇啦雅菩堤萨哆哇雅

玛哈哆哇雅

玛哈嘎噜尼嘎雅

达爹雅他翁

达啦达啦堤力堤力吐露吐露

易笛威易笛加列加列

不拉加列不啦加列

固苏美固苏玛哇

垒易利密利积地作哈拉

玛巴纳雅唆哈

拿摩惹纳达拉雅雅

纳摩阿里雅佳纳

萨嘎拉贝勒佳纳

尤哈拉佳雅达他嘎达雅

阿拉哈爹桑雅布达雅

拿摩萨噜哇达他嘎堤呗

阿拉哈达呗桑雅桑布堤呗

达爹雅他翁

达啦达啦堤力堤力吐露吐露

易笛威易笛加列加列

不啦加列不啦加列

固苏美固苏玛哇

垒易利密利积地作哈啦

玛巴纳雅唆哈

扩展资料:

《大悲咒》的背景:

《大悲咒》所代表的,即是以“大悲”著称的“观世音菩萨”自身。此咒出於《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有随顺经名,认为《大悲咒》全名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而於《大悲咒》之名。

《大悲咒》在汉传佛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自唐代翻译《大悲心陀罗尼经》之后,《大悲咒》即广为弘传,并被纳入汉地丛林功课。

据《大悲心陀罗尼经》载:《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为利乐一切众生而宣说,其利益功德广如大海而叹莫能尽;无论是消障除难、得善遂愿,还是究竟的觉证解脱,《大悲咒》都能因其不可思议的大方便威神之力广为利乐。



佛家《大悲咒》歌词

大悲咒

演唱:齐豫

南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
南无阿唎耶
婆卢羯帝烁钵罗耶
菩提萨埵 婆耶
摩诃萨埵婆耶
摩诃迦卢尼迦耶唵
萨皤罗罚曳 数怛那 写
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
婆卢吉帝室佛罗楞驮婆
南无那罗 谨墀
醯唎摩诃皤哆沙咩
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
萨婆 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
摩罚特豆 怛侄他
唵阿婆卢醯. 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
摩诃菩提萨埵. 萨婆萨婆
摩罗摩罗.摩醯摩醯唎驮孕.
俱卢俱卢羯蒙. 度卢度卢罚闍耶.摩诃罚闍耶帝.
陀罗陀罗.地唎尼.室佛罗耶.
遮罗遮罗.麽麽罚摩罗.穆帝隶.
伊醯伊醯. 室那室那.阿罗(僧)佛罗舍利.
罚沙罚(僧). 佛罗舍耶.
呼嚧呼嚧摩罗.呼嚧呼嚧醯利.
娑罗娑罗.悉唎悉唎.苏嚧苏嚧.
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
弥帝唎夜. 那 罗谨墀.
地利瑟尼那.婆夜摩那.
娑婆诃.悉陀夜.娑 婆诃.
摩诃悉陀夜.娑婆诃.
悉陀喻艺.室皤罗耶.娑 婆诃.
那罗谨墀.娑婆诃.
摩罗那罗.娑婆诃.
悉罗 僧阿穆佉耶.
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
娑婆诃.者吉罗 阿悉陀夜.
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
娑婆诃.那罗谨墀皤 伽罗耶.
娑婆诃.摩婆利胜羯罗夜.
娑婆诃. 南无喝罗怛那哆罗 夜耶.
南无阿唎耶.婆罗吉帝.
烁皤罗夜.娑婆诃.唵
悉殿都.漫多罗.跋陀耶.娑婆诃.



读大悲咒有什么好处

很高兴为您解答。
据唐代伽梵达磨所译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所载,此咒全文计有八十四句,诵此咒能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善生者:(一)所生之处常逢善王,(二)常生善国,(三)常值好时,(四)常逢善友,(五)身根常得具足,(六)道心纯熟,(七)不犯禁戒,(八)所有眷属恩义和顺,(九)资具财食常得丰足,(十)恒得他人恭敬扶接,(十一)所有财宝不受他人劫夺,(十二)意欲所求皆悉称遂,(十三)龙天善神恒常护卫,(十四)所生之处得以见佛闻法,(十五)所闻正法悟甚深义。十五种恶死,系指:(一)饥饿困苦死,(二)枷禁杖楚死,(三)怨家仇对死,(四)军阵相杀死,(五)虎狼恶兽残害死,(六)毒蛇蚖蝎所中死,(七)水火焚漂死,(八)毒药所中死,(九)虫毒所害死,(十)狂乱失念死,(十一)山树崖岸坠落死,(十二)恶人厌魅死,(十三)邪神恶鬼得便死,(十四)恶病缠身死,(十五)非分自害死。此外,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卷上则谓,若诵此咒一百零八遍者,则一切烦恼罪障,乃至五逆等重罪,悉皆消弭,而得身口意之清净。
1、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
2、欲生何等佛土,随愿皆得往生。
3、不堕三恶道。
4、能生诸佛国。
5、得无量三昧辩才。
大悲咒中的观音化身像
6、诵持大悲神咒者,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唯除不善、除不至诚。
大悲咒中的观音化身像
7、若诸女人厌贱女身欲成男子身,诵持大悲陀罗尼章句,若不转女身成男子身者,我誓不成正觉,生少疑心者,必不果遂也。
8、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今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
(1)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然始除灭。
(2)今诵大悲陀罗尼时,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只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
(3)唯除一事,于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虽不即灭重罪,犹能远作菩提之因。
诵此陀罗尼者,当知是人
(1)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爱惜故
(2)即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照故
(3)是慈悲藏,恒以陀罗尼救众生故
(4)是妙法藏,普摄一切陀罗尼门故
(5)是禅定藏,百千三昧常现前故
(6)是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
(7)是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故
(8)是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故
(9)是常住藏,三灾恶劫不能坏故
(10)是解脱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故
(11)是药王藏,常以陀罗尼医疗众生病故
西方三圣种子梵文
(12)是神通藏,游诸佛土得自在故,可见此咒
西方三圣种子梵文功德,赞不可尽。
得十大利益:
(1)能得安乐,(2)除一切病,(3)延年益寿,(4)常得富饶,(5)灭一切恶业重罪,(6)永离障难,(7)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8)远离一切诸怖畏,(9)成就一切诸善根,(10)临命终时,任何佛土,随愿得生。
诵此陀罗尼者,得十五种善生:
(1)所生之处,常逢善王,(2)常生善国,(3)常值好时,(4)常逢善友,(5)身根常得具足,(6)道心纯熟,(7)不犯净戒,(8)所有眷属,恩义和顺,(9)资具财食,常得丰足,(10)恒得他人,恭敬护持,(l1)所有财宝,无他劫夺,(12〉意欲所求,皆悉称遂,(13)龙天善神,恒常护卫,〈14)所生之处,见佛闻法,(15)所闻正法,悟甚深义。
诵此陀罗尼者,不受十五种恶死:
(1)不为饥饿困苦死,(2)不为枷系杖击死,(3)不为冤家仇对死,(4)不为军阵相杀死,(5)不为虎狼恶兽残害死,(6)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7)不为水火焚漂死,(8)不为毒药所中死,(9)不为蛊害死,(10)不为狂乱失念死,(11)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12)不为恶人魔魅死,(13)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14)不为恶病缠身死,(15)不为非分自害死。
诵此陀罗尼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若在山野诵经坐禅,如有山精魑魅鬼神恼乱,诵此咒一遍,诸鬼魔悉皆被缚。如法诵持者,观音菩萨,一切善神,金刚密迹,常随护卫,不离其侧。
诵持大悲咒的神奇感应
1、诵持大悲咒者,从是以往所有世间经书悉能受持,一切外道法术、韦陀典籍亦能通达。
2、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亦能使令一切鬼神,降诸天魔,制诸外道。
3、若在山野诵经、坐禅,有诸山精、杂魅、魍魉鬼神,横相恼乱心不安定者,诵此咒一遍,是诸鬼神悉皆被缚也。
4、若能如法诵持,于诸众生起慈悲心者,(观世音菩萨)当敕一切善神、龙王、金刚密迹常随卫护不离其侧,如护眼睛、如护己命。是诸善神及龙王、神母女等,各有五百眷属,大力夜叉常随拥护。
5、诵持大悲神咒者,其人若在空山、旷野,独宿孤眠,是诸善神番代宿卫,辟除灾障。
6、若在深山迷失道路,善神龙王,化作善人,示其正道。
7、若在山林旷野,乏少水火,龙王护故,化出水火。
8、观世音菩萨言:“诵此咒五遍,取五色线作索,咒二十一遍,结作二十一结,系项(颈部)。此陀罗尼是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说,彼等诸佛为诸行人,修行六度未满足者,速令满足故;未发菩提心者,速令发心故;若声闻人未证果者,速令证故;若三千世界内诸神仙人,未发无上菩提心者,令速发心故;若诸众生,未得大乘信根者,以此陀罗尼威神力故,令其大乘种子法芽增长,以我方便慈悲力故,令其所须皆得成办。”
9、三千大千世界,幽隐暗处三涂众生,闻大悲神咒皆得离苦。
10、若诸菩萨未阶初住者,速令得故,乃至令得到十住地故;又令得到佛地故,自然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11、若声闻人闻此陀罗尼一经耳者,修行书写此陀罗尼者,以质直心如法而住者,四沙门果,不求自得。若三千大千世界内,山河、石壁、四大海水,能令涌沸,须弥山及铁围山,能令摇动,又令碎如微尘,其中众生,悉令发无上菩提之心。
12、若诸众生,现世求愿者,于三七日,净持斋戒,论此陀罗尼,必果所愿,从生死际至生死际,一切恶业并皆灭尽,三千大千世界内,一切诸佛、菩萨、梵、释、四天王、神仙、龙王悉皆证知。
13、若诸人天诵持此陀罗尼者,其人若在江、河、大海中沐浴,其中众生,得此人浴身之水,沾著其身,一切恶业重罪悉皆消灭,即得转生他方净士,莲花化生,更不受胎身、湿、卵之身,何况受持读诵者。此人若行道路,大风时来,吹此人身毛发衣服,余风下过,诸类众生得其人飘身风吹著身者,一切重罪恶业并皆消灭,更不受三恶道报,常生佛前,当知诵持者,福德果报不可思议。
14、诵持此陀罗尼者,口中所出言音,若善、若恶,一切天、魔、外道、天龙、鬼神闻者,皆是清净法音,皆于其人起恭敬心,尊重如佛。



大悲咒中文是什么意思

大悲是指极悲哀,救人苦难之心。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的心和行为被称为大悲观世音菩萨。咒:宗教用以除灾或降祸的口诀。所以大悲咒即观世音菩萨为人们除灾而造的口诀。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汉语释义为:用我们的身心性命,皈依十方三世三宝,顶礼三宝。

大悲咒即《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的简称。佛教的观世音菩萨经咒之一。旧谓念咒可使死者在阴间消灾。

南无(皈依)喝罗怛那哆罗夜耶(三宝).南无(皈依)阿唎耶(圣),婆卢羯帝(观)烁钵罗耶(自在).菩提萨埵婆耶(觉有情).摩诃萨埵婆耶(大觉有情).摩诃迦卢尼迦耶(有大悲者).唵(皈命),萨皤罗罚曳(一切尊).数怛那怛写(为救济於一切恐怖者).南无(皈命)悉吉栗埵(於彼)伊蒙阿唎耶(我圣).婆卢吉帝室佛罗愣驮婆(观自在香山).南无(皈命)那罗谨墀(言圣观自在贤爱.慈悲之心).醯利摩诃皤哆沙咩(我今宣说).萨婆阿他豆输朋(一切希望圆满而有光辉者).阿逝孕(无比).萨婆萨哆(一切鬼神不能打胜者)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童真).摩罚特豆(有道即令迷界清挣者).怛侄他(谓).唵(皈命).阿婆卢醯(有光明智慧者).卢迦帝(观自在).迦罗帝(超越世间者).夷醯唎(吁狮子王).摩诃菩提萨埵(大菩萨).萨婆萨婆(一切一切).摩罗摩罗(忆念忆念),摩醯摩醯唎驮孕(心真言).俱卢俱卢羯蒙(作作事业).度卢度卢(保持保持)罚闍耶帝(游空者).摩诃罚闍耶帝(大游空者).陀罗陀罗(保持).地唎尼(持者).室佛罗耶(帝王自在).遮罗遮罗(行动).摩麼罚摩罗(无垢者).穆帝隶(无垢体).伊醯伊醯(教语).室那室那(弘誓).阿罗参(王)佛罗舍利(觉坚固).罚沙罚参(欢喜).佛罗舍耶(除灭由贪瞋痴行动之毒害者).呼嚧呼嚧摩罗(作法无垢).呼嚧呼嚧醯利(速疾速疾,有花鬉者).娑罗娑罗(坚固者),悉唎悉唎(或莲花).苏嚧苏嚧(莲花颈). 菩提夜菩提夜(悟悟).菩驮夜菩驮夜(教悟).弥帝唎夜(有慈爱者).那罗谨墀(青颈).地利瑟尼那(坚利).波夜摩那(名闻).娑婆诃(欲见者,令影现,生欢喜圆满成就涅盘之意).悉陀夜(义).娑婆诃(有成就者).摩诃悉陀夜(大义).娑婆诃(有大成就者).悉陀喻艺(无为).室皤罗耶(得大自在).娑婆诃(於悉地与瑜伽有自在者).那罗谨墀(贤爱).娑婆诃(为青颈圆满成就).摩罗那罗(有猪面).娑婆诃(成就).悉罗僧阿穆佉耶(爱语第一义),娑婆诃(手执莲花者).娑婆摩诃(大成就)阿悉陀夜(无比).娑婆诃(成就).者吉罗阿悉陀夜(无比).娑婆诃(成就).波陀摩羯悉陀夜(大义).娑婆诃(於法螺之声,令开悟者).那罗谨墀皤伽罗耶(贤首圣尊).娑婆诃(成就).摩婆利胜羯罗夜(英雄威德生性).娑婆诃(征於住左肩方面之黑色魔者).南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皈依佛法僧三宝),南无(皈命)阿唎耶(圣).婆嚧吉帝(观).烁皤罗夜(自在).娑婆诃(成就).唵(皈命),悉殿都(令我成就).漫多罗(真言).跋陀耶(句),娑婆诃(成就).

大悲咒译文大意
皈依三宝,皈依大悲渡世的观世音菩萨,世间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众生,要誓愿宣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救苦救难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烦恼,了悟真实光明,皈依于大慈大悲、随心自在的观世菩萨。祈求一切圆满,不受一切鬼卒的侵害,皈命于为观世音菩萨请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的本尊-千光王静住如来。能得清净圆明的光辉,能除无明罣碍的烦恼,要修得无上的功德,方不致沈沦在无边执着的苦海之中。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常以诸佛菩萨的化身,悠游于大千世界,密放神通,随缘化渡,一如菩萨显化的狮子王法身,引导有缘众生远离罪恶,忘却生死烦恼,皈向真实光明。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以清净无垢圣洁莲华的法身,顺时顺教,使众生了悟佛因,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对于流布毒害众生的贪、瞋、痴三魔,更以严峻大力的法身予以降伏,使修持众生得能清净,菩萨更以清净莲华,显现慈悲,扬洒甘露,救渡众生脱离苦难。只是娑婆世界众生,常习于十恶之苦,不知自觉,不肯脱离,使行诸利乐的菩萨,常要忍受怨嫉烦恼。然而菩萨慈悲,为救众生痴迷,复显化明王法身,以无上智慧破解烦恼业障,远离一切恐怖危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显化之诸般法相,常在众生之中,随缘随现,使众生忆佛念佛,迷途知悟。
为使众生早日皈依欢喜圆满,无为虚空的涅盘世界,菩萨复行大慈大悲的誓愿,手持宝幢,大放光明,渡化众生通达一切法门,使众生随行相应,自由自在得到无上成就。菩萨的无量佛法,广被大众,恰似法螺传声,使诸天善神均现欢喜影相,亦使众生于听闻佛法之后,能罪障灭除,各得成就。不管是猪面、狮面,不管是善面、恶面,凡能受此指引,都能得诸成就,即使住世之黑色尘魔,菩萨亦以显化之大勇法相,持杖指引,渡其皈依三宝。

拓展资料:

现今通行的“伽梵达摩”84句《大悲咒》,其经本以《大正藏》的底本为依据,是一个变化差异较大的晚期增改本,并非“伽梵达摩”译本的原始面貌。

《大悲咒》在汉传佛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自唐代翻译《大悲心陀罗尼经》之后,《大悲咒》即广为弘传,被纳入汉地丛林功课。据《大悲心陀罗尼经》载:《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为利乐一切众生而宣说,其利益功德广如大海而叹莫能尽;无论是消障除难、得善遂愿,还是究竟的觉证解脱,《大悲咒》都能因其不可思议的大方便威神之力广为利乐。因而有不在少数的佛门四众,寄於虔心持诵《大悲咒》以自利利他、护持佛法。

资料来源:大悲咒 (佛教术语)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