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当代中国的法律属于什么)

由网友()分享简介:什么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
三个代表中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应着精神文明,这是灵魂。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


什么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

三个代表中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应着精神文明,这是灵魂。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实现自身力量的重要手段,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否拥有先进文化,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同能否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样,决定着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只有努力发展先进文化,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地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什么文化

请参考: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其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一元的。如果主流意识形态缺少正确的理论作支撑,不仅主流意识形态的大厦会倾覆,而且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国家不知向何处去,人民不知向何处去.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人们树立起崇高理想和信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主人翁的创造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通过先进文化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提高人们的素质,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文化创作的最深厚的源泉,存在于亿万人民的生活实践之中.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是指什么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又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和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这是一道直接设问式的简答题,考查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把握先进文化的内涵,必须明确其指导思想、目标、特点和要求。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的要求是核心的、本质的要求,“三个面向”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等特点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它作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所应有的时代品格。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

选D。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相关表述,体现了党对文化建设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令人鼓舞。

扩展资料:

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文化总是发出最强音。在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一些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前往西方进行接触和交流,第一次东西文化的碰撞,催生了五四新文化运动。

30年前启动的改革开放,实际上肇始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思想大解放,文化成为推进中国社会巨大变迁的精神动力,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奠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坚实的基础。

经过30余年的经济建设,中国已经有了雄厚经济基础,建设一个文化强国各方面条件已经具备。我们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建设进一步贴近群众。

参考资料:人民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文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着力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其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价值指向是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现实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人民群众,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向上、品质优良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应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将人民群众作为建设主体。人民群众不仅直接参与文化建设,创造出大量先进文化成果,而且其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还为文化创造提供了宝贵素材和源头活水。



中国先进文化概念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

要考研吧?先把文化的定义一抄,再抄一下文化的作用,再抄一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基本上就没什么了,哪本考研政治书上都有这些玩意



先进的中国人对近现代外来思想文化冲击的反映有什么特点?

先进的中国人对近现代外来思想文化冲击的反映的特点是拿来主义.
在19、20世纪之交的清末民初,以英、法、美、德为代表的几乎所有当时已进入资本主义扩张阶段的西方列强,挟持武力上的绝对优势,强行撞开了中国的国门,一种具有现代形态的全新的“西洋文化”潮水般地涌入中国,仅二、三十年的功夫,便席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统江山。这两次外来文化的大规模输入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第二次“西洋文化”的总体冲击,发生在中国历史的转折时刻,呈现出更多的突变特征,产生了一系列有别于传统的新的文学现象,这些新的文学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留学生运动及其相应的翻译小说的兴起;二是由翻译小说引发的白话文的突破;三是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长盛不衰。这些文学现象的发生,当然与中国传统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里,它们更多的是与外来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外来文化有如此突出的密切联系的文学现象并不多见,本文拟从这种联系的产生、发展入手,探讨“西洋文化”在中国近代文学的嬗变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并对其做出相应的评价。
留学潮在先,西洋小说热在后,中国近代文学的嬗变,很大程度上是在它们的共同促进下完成的。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马克思说过这样一句话:“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致命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①应当说,受到致命打击的,首先是中国的军事力量,面对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攻击,中国军队己经老朽得不堪一击了。但是,一直到距离这场屈辱的战争近半个世纪之后,这个打击才落到中国传统文学的头上,不同的是,这一次,是我们中国人自己抡起大锤,砸向了自己的传统文化,而这把大锤,不是别的,恰恰是被我们骂为“洋鬼子”们的“西洋小说”。
这个东西本不属于中国,是我们从西洋人那里“拿来”的,拿得多了,成了风气,因此形成了“主义”。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与这个“拿来主义”有着直接的密切关系,这己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在这个“拿来”的过程中,唱主角的是谁呢?是中国留学生。
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留学生的数量一改断续、零散的低迷状态,呈现出突发性的跃进态势,以先近后远的顺序,迅速由日本国扩展到欧美大陆,形成一股具有世界规模的留学潮。
由于地理的近缘,抑或是人种的接近,中国人外向的目光首先瞄准了同处东方、隔海相望的日本。此时的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运动,己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奉行侵略扩张政策。历来视中国为楷模、甘当“小学生”角色的日本,此时掉转头来,“学生打先生”了。中国人正是在屡遭惨败,痛定思痛之后,不得不“屈尊学学抢击我们的洋鬼子”(鲁迅语)。从1898年戊戍变法失败,先是一批改革维新派人士出逃日本,随后许多具有先进思想和创新精神的中国知识分子看清了清王朝的腐朽本质,认定“所余的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鲁迅语),于是,也奔向了日本。10年间,赴日的中国学生一批接着一批,累计多达数万人,其中1905、1906年连续两年人数超过万人以上。
1908年,美国借返还部分中国庚子赔款之机,在中国办学兴教,组织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以一年选派一至两批的规模,前后共派出十几批庚款留学生,总人数达千人以上,加上同期自费去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实际数字还要大许多。
1912年,先期留学法国的李石曾等人发起并组织了“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如果说,以官派身份赴美、日留学的殷实子弟居多,那么,这种以打工仔的身份边干边学的留学方式,则让一大批贫穷而有志气的中国青年圆了出国留学的梦。在近8年的时间里,“华法教育会”共从海路送出10批赴法勤工俭学学生,人数多达一千六百余人。
这是三个接纳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除此之外,英、德、意、奥等欧洲国家的土地也印上了中国学生的足迹。统计表明,主要发生在20世纪头十几年的中国留学生运动,规模之巨大,形式之多样,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它为中国近代文学的嬗变和发展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不难看出,近代中国留学生以路线为界分出东西两路,并由此产生了文学上的两大派别:东路的留日派和西路的欧美派。两派之间在文学观念、文学主题、艺术形式、写作风格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留日学生多以文学艺术为改造社会和改良国民的武器,热衷于文学与政治的联姻,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艰难过程中,从一开始,这种带有强烈政治功利性的文学,便在中国文坛上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并左右着中国文学发展的方向;欧美留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由于欧美文学比较纯粹,受社会政治的制约少,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因此,他们不大考虑借助文学作为手段去达到非文学的政治或社会目的,而更倾向于文学自身的审美和娱乐特性,追求一种高贵、典雅的情调,形成欧美“学院派”风格。(当然这仅是一种大而化之的分法,实际上,两派留学生无论是人员,还是观点,都有交叉和重叠)在这两派中,先后都产生出一批学贯中西、自成重镇的文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留日派以梁启超为先驱,后有陈独秀、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郑振铎等人; 欧美派有胡适、吴宓、刘半农、徐志摩、闻一多、林语堂、梁实秋等人。两派之间在历史上曾因观点和情趣的差异而发生过忤触甚至冲突,但中国的现代文学,正是在这些文学巨人所创造的辉煌业绩上建立起来的,并因这种差异的存在而更显得瑰丽多彩。
无论是东路学生,还是西路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最先和最深切感受到的,是中西文化间的巨大差异。与中国传统文学不同,西方文学以诗歌、小说、戏剧为主,具有更纯粹的文学性质;文学理论以西方哲学为基础,具有更多的思辨性和普遍意义。从进化的观点看,西洋文学处在比中国传统文学更先进的阶段上。但是,对中国学生最具吸引力的,不是西洋戏剧,也不是现代诗歌,而是西洋小说。西洋小说的内容、结构、语言、风格与中国传统小说迥然相异,比较之下,他们在中国章回小说先有楔子,然后是伏线、接、变调、过脉一套陈陈相因、千篇一律的呆板模式之外,感受到一股清新、活泼的风。几乎是不约而同,两派留学生都开始着手翻译西洋小说。他们要将这种新式的小说移植到中国来,介绍给中国的读者。



当代中国网络政治的兴起,对政治文化有什么影响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迈入一个以网络为主要技术支撑的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开启了一个新的空间,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它在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了严峻的挑战。新形势下,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成为网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任务。
1 互联网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
1.1 互联网对意识形态传统价值生态的改变
价值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的存在与发展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之上,其合理性也只能以它所赖以产生的社会存在去说明。价值生态环境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如果社会存在发生了改变,那么建立在其基础上的原有价值观念也将失去存在的合理性。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扩展了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系列全新的交往方式、实践方式和认知方式。在这样一个开放性、多样性和个体化的场域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互联网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海量信息冲击着人们的价值理念,改变了意识形态的传统价值生态环境。
首先,互联网横向无中心的交流模式使得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念日益突显。基于互联网平台无论人们从事何种职业、拥有什么样的身份都能平等获取信息、发表言论,实现了个体、小众群体与媒体巨头之间话语权的平等[1]。同时,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追求自由生活的平台,人们可以以自由的身份与他人进行适时的、互动式交流。而这种自由的分享方式、自由的意见表达方式、自由的选择模式等等在打破人们传统社会交往方式的同时,使人们潜移默化地形成了自由的价值观念,并成为社会公众的价值选择。但是,互联网上也不存在绝对的自由,真正的自由精神是指用理性、平等、宽容的价值观念指导网络行为,是在遵守有关法律的基础上所奉行的自由。
其次,在传统的意识形态中,个体往往是作为集体的附属而存在的,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多样化、个体化与异质化成为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而互联网时代个体自主意识的增长,则体现了网民对社会主体地位的认同,是公众自强、自立、自信地参与社会事务的具体体现。同时,个体独立意识的强化也会造成人际关系的冷漠化,人们满足于虚拟网络的人际交往,忽视了显示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最终形成社会信任危机。总之,虚拟的文化人格和虚拟公民素质正在塑造着虚拟社会人的社会性,并将成为虚拟社会人的生活方式的共同文化认同。[2]
最后,个体价值取向多样化与价值评价标准多重化成为网络社会的重要特征。对多样化的需求、认知与接纳已经成为网络社会的一种价值取向。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获取信息必然会造成价值取向的多样化。无论是公众的价值体系还是个体的价值观念都失去了长效性。多种不同性质的价值并存,价值观多元化的结果,容易造成价值失范以及价值观的冲突。
1.2 互联网对意识形态传统政治生态的改变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得人们参政、议政的形式和手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互联网正在作为一种全新的、更为有效的载体和手段,成为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民和各种网络团体正在通过网络行为影响现实社会的政治生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面临的政治环境已经由传统的单一的现实社会政治环境,进入到网络政治环境与现实政治环境并重的新阶段。
虚拟公共领域兴起是互联网时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虚拟社区、博客、微博、新闻跟帖等各种网络组织形式以其匿名化和去中心性的特点,成为了时事政治和社会事务的集中讨论区。网上强烈的反响和激烈的讨论,排山倒海般的评论和抗议形成了极大的舆论压力,日益影响政治决策和高层思考,甚至影响政治体系和国家权力的运作。[3]互联网在为公民创造了一个信息化的民主社会的同时,网络舆情也可以为政府公众决策提供原生态的舆情基础,增加决策的科学性;进行有效监督,增强决策的公信力,校正不合理决策。[4]可以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虚拟政府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政治格局,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平台。
1.3 互联网对意识形态文化环境的改变
文化从总体上是各个层次的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5]文化是社会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保障,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力量。而网络文化是以人类最新科技成果的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运用一定的语言符号、声响符号和视觉符号等,传播思想、文化、风俗民情,表达看法观点,宣泄情绪意识等等,以此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联系和友谊,共同垒筑起一种崭新的思想与文化的表达方式。[6]其具有开放性、继承性、个性化等特征,作为互联网技术与社会文化生活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文化形态,网络文化的兴起反映着当前我国的历史发展阶段与时代特征,反映出网民的社会认知和态度倾向。
网络文化的发展在给意识形态建设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对意识形态具有创造和更新的功能。网络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它重新构造了我们的意识形态,重塑了我们关于自己和他人的观念,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7]因此,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将为意识形态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2 互联网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机遇
2.1 互联网搭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平台
在意识形态领域,互联网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复兴与主流意识形态实践的拓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提供了新的平台。
(1)互联网扩展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平台。互联网技术的变革推动了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发展进程,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思想流动体系。这个体系打破了传统的地域与地缘政治的界限,世界各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思想在互联网上交流、碰撞、斗争,开辟了意识形态建设的新空间,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搭建了新的理论与实践平台。
(2)互联网扩展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宣传与教育平台。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借助于全球性的新技术革命,以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数字传播技术为驱动,产生了网络媒体及传统媒体运用新技术或与新媒体融合而产生发展出来的新媒体形式。“新媒体不仅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也对传统受众的使用模式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8]
(3)互联网扩展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监督与反馈平台。互联网的传播特性有利于网民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提高网民的政治意识。同时,网络事件作为网络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层面,网民所反映出的思想取向与价值追求更是考察现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网络舆论监督的过程就是传递有益的政治信息,灌输正确的政治思想,培养人们正确的政治价值观的过程。
2.2 互联网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提供了新途径
基于互联网的传播机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工具整合社会思潮,纠正公众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1)网络传播工具拉近了受众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距离。信息的公开有利于政府及时化解社会危机,引导社会舆论。网络改善了民主参与的技术手段。网络增强了意识形态主客体之间的互动。
(2)网络传播机制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社会舆论。首先,网站在信息的选择与编排上的选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舆论走向。其次,一些大型的论坛与社区对某些帖子使用的置顶功能,可以使这些意见与思想得到凸显。再次,网络社会舆论调查或者网络投票等体现舆论走向的活动,预设问题已经整合了意见的走向,它所提供的答案促使网民的思想朝一定的方向集中。最后,微博等新兴的传媒工具的明星效应与关注度往往体现了网民对其的认可度,因此,充分认识并利用网络的传播机制的优势,使网络上原本纷繁复杂的思想逐步走向一致,形成主流的意识形态,达到社会舆论的统一化。
(3)网络化传播进程有利于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全球化发展。网络传播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不仅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融合。在融入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过程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交锋中,网络成为我们充分展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平台。
2.3 互联网时代创新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形式与方法
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信息的获取已不再是问题,重要的是必须通过改变教育方法,培育公众选择、思考、判断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1)传统意识形态教育与网络化意识形态教育的区别。意识形态教育方式由“被动接受”走向“自由选择”。意识形态教育场所由“现实场所”走向“虚拟空间”。意识形态内容由“单向接收”走向“共享建构”。[9]
(2) 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实现方式。互联网作为一个全新的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它集合与实现了数据、文本、声音以及各种图像一体化的信息传播。”[10]意识形态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途径来开展工作,传播主流声音。同时,还应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功能,将信息网络建设作为推动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
(3) 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内容与方法的创新。首先,教育模式的开放性。其次,教育内容的人性化。最后,教育内容的层次性。
3 互联网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虽然使我国意识形态的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呈现出许多积极向上的特点,但是,由于我国尚处于网络的普及与推广阶段,互联网技术还不是特别发达,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与话语霸权仍由西方发达国家掌握。西方国家通过网络不遗余力地向我国输入意识形态信息,冲击着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加之,网络思想多元化的发展、网络水军干扰主流声音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3.1 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消解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
当今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掌握了网络的强势话语权。他们通过在互联网上宣扬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等价值观念,向我国的网民进行大规模的意识形态渗透,并在外交上无理指责我国的互联网政策,公然干涉我国内政。
(1)西方国家掌控着互联网的核心技术。首先,美国控制着最先进的网络技术。其次,“美国拥有网络管理的话语权”。[11] 最后,美国掌握着网络安全的话语权。
(2)西方国家垄断网络信息的发布与传播。首先,意识形态以不同的语言形式隐藏在网络信息中。网站的建设、软件的开发、系统的编程都需要使用英语。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发达国家语言、思想、文化为核心的全球传播体系。其次,美国等发达的西方国家一向奉行信息的霸权主义政策。表面上是这些国家网络与新闻事业发达的表现,但是就其实质来讲,这些信息则是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网络传播有利于自己的意识形态信息,维护自身的霸权主义政策和利益的一种手段。
(3)西方国家干涉我国的网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全球性的网络意识形态较量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其优于我国网络技术与信息传播渠道,肆无忌惮地加剧了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控制与干预。这种破坏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行为分为公开与私下两种途径进行。即在公开渠道公然批判我国的网络政策,在私下利用网络技术来窃取我国的重要信息,通过网络制造各种反华舆论。
3.2 互联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所面临的发展性挑战
互联网时代开放性的话语权、自由的言语表达方式、海量的信息在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的同时,也给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社会思潮多样化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网络虚拟生存的出现使人们的社会实践方式多样化与复杂化,这就决定了思想意识必然日趋多样化,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能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他社会思潮,用主流意识形态指导网民的思想,这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更大的挑战。
(2)网络信息泛滥弱化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网络负面消息所建构起来的不安全与不稳定的网络舆论环境,深刻影响着公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降低了网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增加了主流意识形态在互联网时代建设的难度。同时,网络信息呈现碎片化。“碎片化”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个形象性的说法。“所谓“碎片化”,英文为 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12]互联网开创了“碎片化信息时代”,人们通过各种网络媒体,通过短小的信息表达着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微博的兴起,更是实现了信息传播的便捷化、个体化、多元化,人们更依赖于自由、随性的表达。缺乏主流意见引导的网络碎片化时代,个体主义易导致人们精神上的无依靠感,网民在各种思潮的激荡中极易受到错误思想的影响,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价值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易被动摇。
(3)互联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动适应性不强。部分政府网站长期处于“睡眠状态”。 随着电子政务的兴起,我国几乎所有的政府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许多的政府部门仅仅把网站作为一种形象工程来搞,对电子政务的重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概念上、电子政务呈现出“虚热”的状态,存在着形形色色的问题。意识形态的工作方式简单,内容枯燥,信息监控能力不强。同时,互联网上反映出来的社会的矛盾与政府中部分党员的腐败现象大大削弱了人们对党的信任与期望,降低了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
3.3 互联网对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影响
当今时代,互联网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掀起了全球信息革命的狂潮。网络作为青少年人际互动的新空间,对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形成了冲击。构建和规范网络伦理,加强青少年“网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1)网络信息的芜杂使部分青少年判断力丧失。互联网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在青少年头脑中的碰撞、冲突更为直接,更加激烈,使得这些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正在形成中的青少年面对蜂拥而来的信息流不知所措。如果这些学生在网上长期得不到先进思想文化的正确导引,大量接受的都是西方文化影响和不良思想的侵害,必然会丧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网络管理的失控使部分青少年主体行为迷乱一方面,互联网传播成本低廉,传播手段较为隐蔽,一些道德败坏的人肆意散布垃圾信息。另一方面,大多数青少年都是未成熟的网民,辨别能力、自控能力差,难以抵挡不良信息的干扰。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人们在真实与虚伪之间寻找到彼此间的信任更为困难。交往的虚拟化使人们直接交流的机会减少了,造成群体意识的淡薄和人际关系的冷漠。
(3)对网络的“一往情深”使部分青少年人格异化。网络对于青少年的吸引往往会导致青少年对网络的极度迷恋。容易加剧自我封闭,造成人际关系的淡化,使人趋向孤独、冷漠,造成角色自我迷失和多重人格。这一现象被称为“互联网成瘾症”。
4 互联网时代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
根据以上情况和分析,如何把握机遇,采取有效措施直面挑战和应对显得必要而迫切,加强互联网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就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提出以下思考:
4.1 理论研究与现实运用并重建设网络理论阵地
只有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与凝聚力,同时只有增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才能进一步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1)在推进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与创新中保持理论的先进性。首先,要“追本溯源”,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与解读。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要适应并超越网络社会的发展。再次,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话能力。最后,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言语表达与叙述方式。
(2)在马克思理论与现实社会的结合中提升理论的说服力。第一,意识形态工作要充分结合网络社会的发展现状,着重解决网民所关注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第二,要提高意识形态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做到知行合一。第三,在互联网上要旗帜鲜明地对违背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引导网民自觉地抵制各种落后、腐朽的思想文化。
(3)在加快网络阵地建设中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首先,要在互联网上建设更多的宣传与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站。其次,要注重互联网时代马克思理论宣传与普及途径的多样化。最后,要推动马克思理论在互联网上的广泛传播,形成强大的思想理论优势,占据意识形态的最高点。
4.2 构建指导思想一元化与多元化思潮并存的现代建设理念
互联网时代的意识形态建设只有坚持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思想指导下,高度包容与积极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才能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导力与实效性。
(1)坚持党领导下的马克思主义一元化主导地位建设。就是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第一,意识形态工作要注意工作方式,对各种社会思潮都要通过讲事实、摆道理的方式,以理服人。第二,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还应体现在对网民群体的思想关注上,要使其真正成为支撑网络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2)理性对待多元化社会思潮。首先,在调控手段的采用上,既要充分发挥政府和舆论监督部门的作用,又要积极发动群众和网络传播机构对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进行甄别与判断。其次,要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面对着海量的互联网信息,完全依靠网民自身的分辨能力是远远满足不了思想建设的要求的。再次,要坚持批判性和包容性相统一的原则。
(3)科学制定意识形态工作目标。扩大网络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增强影响力。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是互联网时代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工作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举措。
4.3 提高传播能力与拓展传播途径并举加强社会舆论引导能力
意识形态工作要取长补短,不断提高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引导社会舆论、批驳社会谣言、辨明思想是非、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思想上作用。
(1)提高传统媒体的舆情引导能力。传统媒体要有主动介入和引领网络舆情的意识。传统媒体要密切关注网络热点话题,提高主流媒体的敏感度,及时引导网络舆情。传统媒体要加强深化报道的力度,提高自身的舆论影响力。提升品质,加强传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在网络社会提高思想说服力的最有力手段。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结合,设置媒体议题,有效引导社会舆论走向。
(2)积极探索突发事件的媒介应对策略。互联网时代要正确地应对突发性事件,首先就要从源头进行疏导,在思想的潜伏期阶段就要进行思想教育。其次,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时,主流媒体要积极争夺话语权,重新设置舆论议题。第三,要建设完善的传播机制,需要联合各个社会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3)注重利用网络媒介宣传先进文化与思想。互联网时代的文化建设首先要与时俱进,用创新的理念来推动先进文化的建设。先进文化建设要弘扬民族精神,强化本土意识,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中文网站。整治低俗文化,构建先进网络文化。
4.4 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与网络法规建设同步保障意识形态安全
必须认真总结我国在建设主流意识形态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运用多种手段,在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的同时,出台各类保障互联网发展的法律法规,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网络发展给主流意识形态发展带来的种种风险。
(1)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性教育与研究。构建信息时代的新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观。“以适度的舆论自由与舆论监管作为社会减压阀。”[1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既要依托网络的正面宣传,同时又不能避讳各种负面信息。要加强对网民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加快网络安全技术建设。
(2) 加快网络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网络立法首先要遵循宪法原则,主要目标是通过规范网络行为,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社会稳定,保障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是由于互联网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尚属于新鲜事物,我国对于网络立法,尤其是网络信息安全立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只能在摸索中前进。
互联网产生的影响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层面,它的发展波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人们的思维方式。而互联网的开放性、虚拟性、自由性等特点为新的话语模式与行为方式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形成“自媒体时代”。新型传播方式的出现与发展扩展了人们的话语空间与思想传播渠道,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表达思想、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对于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来说,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改变传统的建设思路,寻求变革,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新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在利用多种传播途径加强舆论引导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努力建设一个坚实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阵地,使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



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对当代中国和世界有什么影响

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影响: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的作用。

总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上溯殷周时期,下至明清时期,及至现代,中华文化从未间断.
原因:
1.文字(汉子)的存在.汉子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为书写中华文化发挥重大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史书典籍.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仅有.
3.包容性.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这种文化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博大精深】表现在:
1.独特性:既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2.地域性.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有各自特色.
3.民族性.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文化的影响:
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传统,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发展,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特别是中国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