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抑郁症的症状表现都有哪些(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由网友()分享简介:首先,两者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焦虑症又称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比如快考试了,当你觉得自己没复习好,就会紧张担心,这就是焦虑,严重的焦虑影响正常生活。而抑郁症是常见一种的心境障碍,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症状上...抑郁症也分不同类型 这些帮你识别你的抑郁症是哪种类型的

什么是抑郁症的症状表现都有哪些



什么是抑郁症的症状表现都有哪些

  抑郁症表现多种多样,很多患者只具备其中的一点或两点,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什么是抑郁症的症状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什么是抑郁症的症状,欢迎阅读。

  什么是抑郁症的症状

抑郁症与焦虑症到底有什么区别

  1、抑郁症的其他症状 ——抑郁症表现多种多样

  具备以上典型症状的患者并不多见。很多患者只具备其中的一点或两点,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心情压抑、焦虑、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悲观失望、自我评价过低等,都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有时很难与一般的短时间的心情不好区分开来。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简便的方法:如果上述的不适早晨起来严重,下午或晚上有部分缓解,那么,你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这就是抑郁症所谓昼重夜轻的节律变化。

  2、抑郁症的躯体症状 -——最容易造成误诊的症状

  躯体症状是相对精神症状而言,就是身体感到不适。抑郁症虽说是精神疾病,但很多病人都有身体不适:如口干、便秘、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心悸、气短胸闷等。一般老年患者多见。这些患者往往就诊于综合医院的一般门诊,各项化验检查显示正常。如果您或您的父母家人感到身体不适,又查不到其他器质性疾病,建议您到专科医院就诊,也许精神科医生会帮助您尽快恢复健康。

  3、抑郁症导致的自杀 -——最危险的症状

  抑郁症患者由于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严重时很容易产生自杀念头。并且,由于患者思维逻辑基本正常,实施自杀的成功率也较高。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之一。据研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社会自杀人群中可能有一半以上是抑郁症患者。有些不明原因的自杀者可能生前已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只不过没被及时发现罢了。由于自杀是在疾病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才发生的。所以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对抑郁症的患者非常重要。不要等患者已经自杀了,才想到他可能患了抑郁症。很多抑郁症患者想到以死来解脱痛苦。患者经常为了结束痛苦,受罪和困惑而产生死亡的念头和行为如果你有想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念头时,请马上找精神专科医生就诊

  抑郁症的早期症状表现都有哪些

  1、在生活中,发现情绪上常有内苦外乐的现象:以为一般患有抑郁症的患者,首先的症状表现就是在情绪上的,而大部分患者事后回忆都表示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心情不好”。这时在举止仪表、言谈接触中尚看不出异常,甚至在单位和学校可以和周围人谈笑风生,打成一片,只有在家里才会卸去这些伪装,感觉心情到不好。

  2、在平时的社会生活上出现有不稳失衡的现象:因为一旦患有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就有所下降。如大中小学生患有抑郁症就可以出现以学习困难为主症各种学习障碍症状。学习成绩突然下降,听不进考不出,被家长和老师误认为思想问题。

  而职场上班族则会突然陷入无能为力的消极被动状态,无法胜任原本非常熟练的工作,思维能力下降。

  3、在躯体上出现有多处不适的症状:一般不少的得了抑郁症的患者,在患病后,患者的精力、体力、脑力开始逐渐下降,开始出现明显的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入睡困难等等,以及多种躯体不适等征象。

  抑郁症的表现症状

  1、抑郁心境程度不同,可从轻度心境不佳到忧伤、悲观、绝望 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没意思,高兴不起来,郁郁寡欢,度日如年,痛苦难熬,不能自拨。有些病人也可出现焦虑、易激动、紧张不安。

  2、消极悲观:

  内心十分痛苦、悲观、绝望,感到生活是负担,不值得留恋,以死求解脱,可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和行为。

  3、躯体或生物学症状:

  抑郁病人常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睡眠障碍、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昼夜波动等生物学症状,很常见,但并非每例都出现。

  4、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多数病人都有食欲不振,胃纳差症状,美味佳肴不再具有诱惑力,病人不思茶饭或食之无味,常伴有体重减轻。

  5、睡眠障碍:

  典型的睡眠障碍是早醒,比平时早2~3小时,醒后不复入睡,陷入悲哀气氛中。

  6、丧失兴趣是抑郁病人常见症状之一

  丧失既往生活、工作的热忱和乐趣,对任何事都兴趣索然。体验不出天伦之乐,对既往爱好不屑一顾,常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

  7、精力丧失,疲乏无力

  洗漱、着衣等生活小事困难费劲,力不从心。病人常用“精神崩溃”、“泄气的皮球”来描述自己的状况。

  8、自我评价过低:

  病人往往过分贬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极和否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现在、过去和将来,这也不行,那也不对,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前途一片黑暗。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无价值感、无助感,严重时可出现自罪、疑病观念。

  9、病人呈显著、持续、普遍抑郁状态。

  注意力困难、记忆力减退、脑子迟钝、思路闭塞、行动迟缓,但有些病人则表现为不安、焦虑、紧张和激越。

  10、昼夜变化:

  病人心境有昼重夜轻的变化。清晨或上午陷入心境低潮,下午或傍晚渐见好转,能进行简短交谈和进餐。昼夜变化发生率约50%。

看了什么是抑郁症的症状的人还看了:

1.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2.职场抑郁症的表现症状

3.常见的六种重性精神病

4.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黑板报资料 关于抑郁症的黑板报内容

5.如何跟抑郁症老公沟通

6.关于情绪的心理健康手抄报

7.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

8.疑病症的原因有哪些

9.2016口腔助理笔试真题及答案

10.易疲劳的原因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在当今这个高速运转的年代里,生活的烦恼、工作的繁重和学习的压力,无不在冲击着我们脆弱的心灵,焦虑症和抑郁症就在这种时刻悄然降临在我们身上,但是很多人分不清焦虑症和抑郁症,他们认为都是心情烦躁不安、情绪不佳,那么这两种病有什么区别吗?

  焦虑症和抑郁症有哪些区别

  焦虑症和抑郁症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因其症状有点相似,所以人们常常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以为是一种疾病,并且以一种病来治疗,其实这是相当错误的。中医专家指出,事实上,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搞清两者的区别对两种疾病的治疗是非常有好处的。那么两者到底存在哪些区别呢?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首先,两者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焦虑症又称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比如快考试了,当你觉得自己没复习好,就会紧张担心,这就是焦虑,严重的焦虑影响正常生活。而抑郁症是常见一种的心境障碍,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症状上表现不同。焦虑症表现为气喘、出汗、头晕、震颤、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易怒、惊慌,病人可能有躯体症状,比如嗜酒或吸毒来消除焦虑。抑郁症患者的表现为疼痛、乏力、悲观、犯罪感、食欲改变、易怒、焦虑、性能力障碍、情感淡漠、消极想法、人际关系压力、无价值感、羞耻感等。

  专家称,抑郁症的自杀率高,危害性较大,患者既有抑郁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要最先确诊为抑郁症。这一原则是许多精神科医生和专家总结多年经验的结果,遵循这项原则可以避免抑郁症的漏诊,及早对抑郁症进行治疗,防止自杀自伤等后果发生。焦虑症的首发一般在35岁以上,多发生于老年人,而抑郁症在所有年龄群都有发生。抑郁症患者的失眠以早醒为主要特征,而焦虑者的特点是入睡困难。

  另外,焦虑症患者经常处于心烦意乱、惊恐紧张,怕有祸事降临的恐慌预感之中,并伴有多汗、潮热、头晕、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等症状。抑郁症患者经常表现为对家属、朋友表现冷淡,对以往兴趣爱好丧失,而焦虑者保持正常。抑郁症患者心情低落,不愿意与人接触,但不害怕突然发生的人际接触,而焦虑者害怕突然发生的社交接触,害怕去公共场合。

  从发病年龄上看,焦虑的首发一般在35岁以上,多发生于老年人;而焦虑抑郁症在所有年龄群都有发生;焦虑抑郁症患者对家属、朋友表现冷淡,对以往爱好兴趣丧失,而焦虑者保持正常;焦虑抑郁症患者的失眠以早醒为主要特征,而焦虑者的特点是入睡困难;焦虑抑郁症患者心情低落,不愿意与人接触,但不害怕突然发生的人际接触;

  而焦虑者害怕突然发生的社交接触等,害怕去公共场合;大体来讲,焦虑抑郁症是抑制向下的;而焦虑者是惊恐向上的;抑郁情绪是一种很常见的情感成分,人人均可出现,当人们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痛苦境遇、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等情况时,理所当然会产生忧郁情绪。

  焦虑症患者常处于心烦意乱、惊恐紧张,怕有祸事降临的恐慌预感之中,并伴有头晕、多汗、潮热、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等症状。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主要是什么?焦虑和恐惧不同,焦虑所感到的威胁和危险都是不现实或不十分明确的。

  焦虑症经常与焦虑抑郁症合并存在,临床统计,80%以上焦虑抑郁症患者有焦虑症状。在临床诊断中,有一个“焦虑抑郁症优先诊断”的原则,即既有焦虑抑郁症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不论其焦虑症状多重,都应当诊断为焦虑抑郁症。诊断之后,然后再进行有效治疗。

  这抑郁症危害大,症状早诊断

  躯体症状:大部分抑郁病人都有躯体及其他生物症状,例如心悸、胸闷、胃肠不适、便秘、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睡眠障碍突出,多为入睡困难。

  抑郁心境:基本特点是情绪低落,苦恼忧伤,兴趣索然。感到悲观绝望,痛苦难熬,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觉。常用活着无意思、高兴不起来等描述其内心体验。典型者有抑郁情绪,昼重夜轻的特点。常与焦虑共存。

  思维迟缓:思维联想过程受抑制,反应迟钝,自觉脑子不转了,表现为主动性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思维问题费力。反应慢,需等待很久,在情绪低落影响下,自我评价低,自卑,有无用感和无价值感,觉得活着无意义,有悲观厌世和自杀打算,有自责自罪,认为活着成为累赘,犯了大罪,在躯体不适基础上出现疑病观念,认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
 

可能感兴趣的相关文章:

1.太极与抑郁症

2.最新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3.心理健康知识

4.大学心理健康课论文

5.引起心情沉重的原因

6.抑郁症吃什么药

7.案例分析论文范文米胖阅读

8.心情总是郁闷怎么办

职场抑郁症的表现症状



职场抑郁症的表现症状

  职场抑郁症已经越来越引起白领们的注意。在白天工作的时间内,白领们为了顾及面子、礼节、尊严等,在大多的时间里都必须面带微笑,就算有委屈和不满也要努力隐藏着。这样时间一长,就容易是情绪郁结,造成职场抑郁症。今天学习啦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职场抑郁症的相关表现症状。具体内容如下,欢迎参考阅读:


         职场抑郁症表现症状:

  现在社会中患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压力越来越大的职场中的白领。所以大家要了解职场抑郁症的症状,以便在症状出现时,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进行治疗。那么,职场抑郁症的表现症状有哪些呢?

  职场人际关系交恶,是引发职场人抑郁情绪的主要诱因,无论是同事关系还是上下级关系出现裂痕,都会让人极为分神。另一方面,激烈的职场竞争让很多职场新人无法适应,而中年职场人的危机意识也不断给心理健康施压。

  1、睡眠障碍:抑郁症最主要的一个症状就是以失眠、早醒为代表的一系列睡眠障碍表现。有抑郁倾向的职场人常常会比早上正式起床时间提前两到三个小时醒来,而再入睡会很困难。

  2、脾气变化:职场抑郁症主要症状表现还体现在个体脾气秉性的变化上。以前可能温柔、体贴,脾气很好的人,因为受抑郁情绪影响,脾气会变得暴躁易怒。而微笑型抑郁症患者更会成为“双面人”,在职场微笑示人,在家怒目以对。

  3、记忆力、反应力明显下降。这种表现,既是精神亚健康的标志之一,也是职场抑郁症最为明显的表现特点。

  女性患上抑郁症的心理原因

  女性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这种疾病会给女性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在生活中还是会有很多女性被抑郁症所困扰,那么女性患上抑郁症的心理原因是什么呢?女性患上抑郁症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负性思维

  女此朋友在抑郁发作时更容易产生负性思维,病对其冥思。冥思的内容包括渴望缓解紧张的情绪,努力的向别人表达自己为什么抑郁,以及和自己的亲朋友好友谈论抑郁。但是这种冥思可的结果会反而加重抑郁症状,甚至是持续不减,或恶化。

  2、压力

  经过对抑郁的女性患者研究,显示在小的压力作用下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抑郁。女性对压力做出的生理反应是不相同的。然而女性产生的压力性激素要比男性高,而女性性激素中的孕酮可以缓解女性抑郁症。女性抑郁的心理原因根据不同的患者情况,也会出现不同的因素。

  3、体像问题

  患抑郁症的性别差异早在她们青少年的时候就开始了,青春期的发育为此病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作用。有人研究后说,对自己的体型不满的女性会促进青春期的女孩子性发育,也会导致青春期的女孩子患抑郁症的风险率增加。

  由此看出,女性患上抑郁症的心理原因有很多,发病最早的时期是青春期,生活以及工作的压力也是导致此病的重要原因。如果感到有压力的时候可以散散步,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最后我们希望女性抑郁症患者能够早日摆脱疾病的折磨,健康快乐的生活。

常见的六种重性精神病分为哪些



  精神病是一种极其容易反复发作,并且存在轻重之分的精神障碍疾病。在现实生活中对精神病稍有了解的人都不难发现,重性精神病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六种重性精神病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旧称早发性痴呆,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具有思维、情感、感知、行为和人格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分裂”。病程多迁延,易复发,多次发病者会转入慢性状态,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智能障碍。

  临床特点

  1、多起病于青壮年。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男:女为1:1、6。

  2、部分病例家族史中有明显遗传倾向。

  3、大脑形态学及神经生化学尚无特征性的发现。部分病例可用中枢多巴胺功能紊乱假说解释,少数病例有肯定的脑萎缩现象。

  4、心理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与遗传素质因素的综合作用对本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产生一定影响。

  5、起病可为急性和亚急性,也可为逐渐缓慢起病。

  6、缓慢隐潜起病者,常具有无诊断决定性的前驱症状及分裂人格,如古怪的观念及孤僻的行为等。

  7、症状表现常涉及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多个方面,整个精神活动体现出不协调、与外界环境失去统一性。

  8、常见的感知障碍为言语性听幻觉,表现为有人在议论、评论或脑内的思想转化为言语声音等表现。还有其他感官的幻觉。

  9、明显的思维障碍常表现言语无序,联想结构的松弛,思维过程的中断,与患者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内容可涉及各种类型的妄想。

  10、妄想中最常见的有被害、关系妄想,也可出现夸大、嫉妒、钟情等多种妄想。尤其是虽不常见,但有特征性的原发性妄想,如妄想知觉。

  11、还可表现各种被人控制、被人洞悉,思维受外力干扰的异已体验,以及情感、行为意志等精神活动由外力强加的被动性体验。

  12、上述妄想性信念及体验的特点为,十分荒谬、不可理喻,内容常不系统、脱离现实,容易泛化,且在意识清晰的背景下出现。

  13、情感反应也有多方面的紊乱、淡漠、迟钝、不适切、不协调、倒错以及矛盾情感。缺乏深刻细腻情感的交流。其中尤以不适切、不协调的情感最为常见。

  14、少数病例呈现紧张症行为,如兴奋躁动,刻板语言、刻板动作,或木僵、违拗、缄默及蜡样屈曲,或表现冲动毁物、伤人自伤等。

  15、部分病例上述表现不突出,表现为“阴性”症状。如注意缺陷、思维贫乏、言语空泛、情感平淡、意志减退、行为退缩,以及模棱两可的矛盾意向等。

  16、发病期间患者对疾病无认识或批判能力,自知力丧失或不完整,不愿配合诊治。

  17、患者生活、工作或学习等各种社会功能受到明显影响,部分病例对家庭、他人或社会可构成威胁。

  18、病程多迁延,很少有缓解完全的间歇期,与其他功能性精神病比较,预后不理想。

  情感性精神障碍

  情感性精神障碍,又名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病、躁狂抑郁症。这是一组情感(心境)显著改变——以情感高涨或低落(可伴或不伴焦虑)为特征的疾病。

  (一)躁狂症

  躁狂症以情绪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精神运动性兴奋为特征。

  临床特点

  1、发病年龄 首次发病年龄多在16-30岁,女性发病年龄比男性早。15岁以下,50岁以上发病者少见。

  2、发病率 春末夏初时发病率较高,少数患者有固定的好发季节,如冬季或夏季。

  3、各种因素 多数患者初次起病前有躯体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

  4、起病方式 起病多为急性。可有头痛、无力、行动减少等先兆症状。

  5、情绪高涨 表现为持续的喜悦、愉快和乐观,感到周围一切都充满生机,自我感觉良好。患者兴高采烈、洋溢着欢乐的戏谑和风趣的神态具有感染性,常博得周围人的共鸣,这是躁狂症的特征性症状。部分患者则表现为易激惹,常为琐事激怒,甚至伤人毁物。但片刻之后化怒为笑,仍然欢欣鼓舞,悠然自得。

  6、仪态 患者显得潇洒放逸,两眼炯炯有神,衣履装饰任意打扮,炫耀过市。

  7、夸大 患者自觉聪明能干,是最强者之一,工作是最伟大的,主见是独到的,财富是最富有的。严重者可达妄想程度,形成夸大妄想。

  8、睡眠需要减少 患者睡眠时间比平时明显减少,但整天精力充沛,不知疲倦。

  9、言语增多 患者语声高亢、速度加快、滔滔不绝不易打断。严重者喋喋不休数小时,而不顾旁听者是否愿意听。有时为戏谑或讽刺语言,或为音义双关的妙语联句。当患者处于易激惹时,言语带有敌意、抱怨、或指责性的激烈演说。

  10、思维奔逸 患者联想非常迅速,涉及范围广,往往从一个概念迅速转到另一个概念,形成意念飘忽、音连意连。

  (二)抑郁症

  抑郁症是情感生精神疾病或心境障碍的一个类型,也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临床上以情绪低落、兴趣和愉快感缺乏为主要特征的抑郁发作。

  临床特点

  1、女性抑郁症患病比例是男性的2倍。好发年龄在25-44岁。65岁首次抑郁发病者较为少见。

  2、约15%重性抑郁症自杀死亡。55岁以上的重性抑郁症的自杀死亡率增加4倍,达60%。发病后第一年的自杀死亡率明显提高。

  3、部分重性抑郁症患者因疼痛、躯体疾病、生理和社会角色功能下降而就诊于综合性医院。

  4、10%-25%患者早期表现为心境恶劣,每年约10%的心境恶劣者出现重性抑郁发作。

  5、一级亲属中的同病率是普通人群的1、5-3倍。

  6、情绪低落、兴趣或愉快感缺失为抑郁症最突出、最典型的症状。且至少持续2星期。

  7、情绪低落的特点是患者感到抑郁、悲伤、绝望、失去信心或神情沮丧。可以从患者的脸部表情、动作行为观察得到。多数患者伴有焦虑。

  8、部分患者诉说没有感觉,或整天担忧,或易激性增高。还有部分患者以躯体不适为突出主诉,如躯体疼痛等(旧称隐匿性抑郁症)。

  9、兴趣和愉快感缺失主要表现为对习惯的兴趣爱好及娱乐活动缺乏动力。给人一种脱离社会、封闭自己的印象。部分患者性欲望、性活动明显减少。

  10、食欲减退是常见的症状,患者为生存而强迫自己进食,但没有饥饿感。体重下降明显。个别患者为食欲增加,体重增加。

  11、睡眠障碍是抑郁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早醒是抑郁症的特点。其他睡眠障碍有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难于入睡、彻底不眠。个别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度。

  12、可出现精神运动性迟滞,如言语、思维、动作缓慢,严重者达木僵程度。或者表现为激越,如坐立不安等。

  13、患者经常感到能力下降、精力不足、躯体易疲劳。

  14、自责或无用感、“废人感”也是常见的症状。患者过分夸大自己的缺点或不足,严重者可达妄想程度,如自罪妄想。

  15、多数患者体验到思维能力、注意力、决策能力明显受损,并常常归咎于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明显下降。

  16、厌世感、自杀观念、自杀企图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也是最危险的症状。自杀观念、自然企图或自杀行为与抑郁症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自杀常难以预料。

  17、少数患者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通常与抑郁情绪一致,但持续时间短暂,一般不超过2星期。

  18、其他伴随的精神障碍有强迫症、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惊恐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

  19、临床上按抑郁症状的频数和严重程度分成轻度抑郁、中度抑郁和重试抑郁。

  20、首次抑郁发作后,60%-70%的患者会再次抑郁发作。其中约70%再次发作患者会有第三次抑郁发作。约90%3次发作者会有第四次抑郁发作。

  21、5%-10%单次抑郁发作的患者以后会有躁狂发作,发展成双相。

  22、约2/3的抑郁症患者会完全缓解,1/3的患者为部分缓解或持续发病。通常发作次数越多、年龄越大、病程持续时间越长,缓解期相应缩短。

  23、抑郁发作前就有心境恶劣,则提示预后不佳。 24、抑郁症自然病只随访1年后,约40%患者仍有抑郁症状,且符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约20%患者有抑郁症状,但不符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余40%无抑郁症状。

  25、首次抑郁发作的严重程度有助于预测抑郁是否持续发作。

  26、首次抑郁发作通常在严重的精神应激下发性,如恋人或配偶的死亡、离婚等。心理社会事件对最初的抑郁发作起到“扳机”的作用。

  27、慢性疾病或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者可以加重抑郁病情,延长抑郁病程。

  28、急性起病的重试抑郁症,尤其是伴精神病性症状,或精神运动性迟滞者,多数发展为双相情感性障碍。

  29、青年人首次抑郁发作后,不一定都发展为双相情感性障碍。

  30、部分重性抑郁症患者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阳性,睡眠脑电图检查异常有助于诊断。

  31、抑郁发作病程一般约6个月,少数长达1-2年。病程长短与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发作次数有关。

下一页更多有关“常见的六种重性精神病”的内容

如何跟抑郁症老公沟通



  抑郁症的患者一定要重视疾病,同时还应该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不要觉得抑郁症是不治之症,就忽视了疾病的治疗。那么当老公患上抑郁症的时候要怎么与之沟通呢?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跟抑郁症老公沟通的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跟抑郁症老公沟通的方法:与抑郁症患者沟通的10句话

  我可以怎样帮助你缓解压力呢?

  所有手册都在说:行动比语言重要。对抑郁症患者来说,语言并不是全部都那么管用的。以我的经验来谈,几乎每一句话都可以被她解读为一种侮辱。每一个建议——服用金丝桃草(译者注:对轻中度抑郁症有效)、吃一点水果、做瑜伽,等等,都可以被她解读为:你现在做的事是错误的,而且这都是你的错。

  所以我发现,在我情绪低落、无法振作时,最让我感到安慰的是朋友过来为我准备午餐或帮我收拾房间。我知道,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娇生惯养且自我纵容了,但是反过来想,当朋友经历重病的时候,我们会毫不犹豫的做这些事,不是吗?所以,为什么不去这样帮助一个深陷情绪障碍的亲友哪?

  什么能让你感觉好一点呢?

  这句话是我从父母养育手册中挑出来的。如果你不让一个小女孩吃彩虹糖,原因是沉迷于那些甜食会让她出现“邪恶”的表现,那么这样做是无济于事的,而且她可能继续往嘴里塞。但是,如果你说:“你还记得上周末野餐的时候,你吃彩虹糖吃的太兴奋了,然后扇了Fred弟弟一巴掌吗?你觉得这样的事还会再发生吗?”她可能依然想吃彩虹糖,甚至可能还会往嘴里塞,但是她也有可能自己想出一些解决办法,比如说,下次吃甜甜圈来代替彩虹糖!

  对于抑郁症患者同样如此,“什么能让你感觉好一点呢?”通过这样的发问,你可以启发他自己去思考并得出一些解决办法,而这要比直接给建议有效得多。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吗?

  这和第一点一样,不光要说,关键是要做到。而这一点对于表达关心是非常有效的。抑郁患者可能边哭边摇头,但我可以向你保证,她已经记住你的好了,心里默念,“这个人关心我”。哦,如果她哪天叫你帮她交税,我深表抱歉哦,哈哈。

  我开车带你吧?

  这是大部分人不了解抑郁症患者的一点:他们真的不是合格的司机。真的不合格。事实上,我刚加入约翰霍普金斯的住院心理小组的时候,我在入组问卷里惊讶的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否收到过超速罚单、撞过车或在停车场没停进车位?”我问了护士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她说,“不良驾驶是检视情绪障碍的一个有效手段。”

  我只想说,太对了,太对了,太对了。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你的抑郁症朋友,她可能需要出去买些鱼油或者纸巾什么的,同时也是对街上的人负责任。

  你从哪里获得支持?

  注意这两句话的区别:1 “你在参加支持小组吗?”2 “你通常从哪里获得支持?”前者的隐含意思是:“如果你没参加,那你真是个懒蛋,也活该你得了抑郁症。”而后者的隐含意思是:“你需要得到一些支持,咱们一起来想个办法吧。”

  你不会一直这样糟糕下去的

  在我想自杀的那段日子里,这是我听到的最完美的话了,一天听50遍都不觉得烦。这句话不评判、不欺骗、不控制。相反,它带来了希望,而希望是让一个人活下去的最大动力,或至少,它能让一个人等到第二天,因为他们需要验证:隧道末尾的那束亮光,是一列可恶的货运列车的车头灯,还是一抹重生的希望?

  你能想到是什么导致了抑郁症吗?

  与其说“笨蛋,就是家暴把你害成这样的!”“你觉得你情绪不好是不是跟你们公司那个巫婆有关系啊?”这些话,“你能想到是什么导致了抑郁症吗?”则是一种更温婉的表达方法。你需要试探性的提问,但不要把问题明确指向某一件事。同样,就像上文中那个小女孩的例子一样,她需要自己得出结论来,而当她这样做的时候,她便能对自己可改变的部分负有责任感了,而不会因你给了她负性的东西而怪罪你。

  一天中,什么时候感觉最糟糕?

  这是个很聪明的问题,我妈妈经常问。她每天会问两次,一次是在早晨——因为早晨醒后的抑郁通常是最严重的(常见的想法是“哦,我怎么还活着。”),另一次是在下午三四点的时候——血糖浓度降低,焦虑席卷而来。她不需要说太多就可以让我对此保持觉察。知道自己在最难受的时候可以依赖妈妈,这种感觉就好像过一个非常危险的十字路口时可以牵着一个人的手,让人很有安全感。

  我在这里陪你

  这句话很简单,也很贴心。而且它表达了所有你需要说的内容:我关心你,我懂你,我并不是很了解抑郁症,但是我爱你,而且,我支持你。

  什么都不说

  这是最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因为我们总是想用什么东西填补对话中的空白,哪怕是讨论天气。但是有时候,什么都不说,只倾听,就是最好的回应,也是最恰当的回应。我喜欢Rachel Naomi Remen的畅销书《厨房餐桌的智慧》里的这段话:

  『 我怀疑,与一个人交流的最基本、最有力的方式就是倾听。就是倾听。也许,我们能给到对方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我们的关注,尤其是发自内心的关注。当对方说话的时候,我们除了接收对方说的内容,无需再做任何事。倾听对方在说什么,听到心里去。很多时候,关注比理解还重要。』

  跟抑郁症老公沟通的方法: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沟通及护理

  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有利于与患者的心理沟通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沟通和护理的前提和保证。首先要取得患者的信任,对患者要有同情心,与患者接触时要热情、态度和蔼、言语恰当,护士应尊重、信任、关心、理解患者,使患者感觉到温暖而产生信任感。

  2. 要体会患者的心境,给予关心与同情

  要体会患者的心境,给予关心与同情,这往往会使患者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特别是当患者采取自杀行为被制止后,不要责备患者,要不间断的与其交谈,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逐渐的消除其自杀念头。

  3. 营造良好的休养环境,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重大影响。抑郁症患者所居住的环境应明快和谐、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整洁、易于观察,避免噪声和干扰。

  4. 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和适当的文体活动,让其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患者病情一旦好转,鼓励其参加力所能及的轻微劳动。当患者能够完成某项劳动任务时,就会增强自信心,感到自己仍是一个有用的人。鼓励患者唱歌、下棋、玩扑克、看电视、听音乐等,既能丰富患者的休养生活,得到功能锻炼,改善抑郁症状,促进病情的恢复。

  5. 严格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缓解期的护理

  抑郁状态的患者,当病情好转时,思想和动作的抑郁虽然减轻,但自杀念头仍然存在。因此,对病情好转的患者,也不能放松监护,仍要加强心理沟通和护理。

  总之,在护理抑郁患者时,应合理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整体护理原理,矫正患者的病态思维和想法,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家属、医务人员密切合作,有效的治疗患者,使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如何跟抑郁症老公沟通相关文章:

1.对一名抑郁症患者怎样沟通

2.和抑郁症的人怎样沟通

3.如何和抑郁症的人沟通

4.如何与抑郁症患者沟通

5.怎么和抑郁症患者沟通

6.家人应该怎样和抑郁病人沟通

7.医生如何与抑郁焦虑病人沟通

8.如何与精神病人沟通

感觉既抑郁又焦虑,到底是焦虑症还是抑郁症,专家给你准确答案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