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呕吐怎么办(1岁宝宝经常呕吐的原因及方法)

由网友()分享简介: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里,宝宝出现呕吐症状,很可能由于喂食问题造成的,例如喂食过量、不消化,或对母乳或配方奶里的蛋白质过敏。解决方法:每次喂奶后要多给宝宝拍嗝。...一岁宝宝呕吐怎么办

婴儿呕吐怎么办



  宝宝在喂奶或者其他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呕吐的现象,许多父母都为此担心,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婴儿呕吐怎么办,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婴儿呕吐的原因

  婴儿呕吐时爸妈不要恐慌,引起婴儿呕吐的因素有很多,要清楚导致呕吐的原因,才能有效地缓解和防止,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下是可能引起婴儿呕吐的原因:

宝宝受凉了呕吐怎么办 宝宝受凉吐了怎么办

  1、喂食问题

  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里,宝宝出现呕吐症状,很可能由于喂食问题造成的,例如喂食过量、不消化,或对母乳或配方奶里的蛋白质过敏。要判断宝宝是呕吐还是吐奶(宝宝吐奶也是常发生的情况),妈妈只要记住宝宝吐奶时,只会有几勺量的奶顺着宝宝的下巴流出来,而呕吐时吐出来的液体要多得多。同时,宝宝也可能会被自己的呕吐吓住,很可能会哭起来。

  解决方法:每次喂奶后要多给宝宝拍嗝。

  2、胃食管反流

  如果宝宝在其他方面都很健康,但是吃过东西后会马上呕吐,或没有原因地发生呕吐,那么这很可能是胃食管反流造成的。如果宝宝的食管和胃之间的肌肉没有正常发挥作用,使胃里的食物向上反涌到咽喉处,就造成胃食管反流。虽然宝宝不会表达,但是他也可能会感到腹部难受,或咽喉和胸部有烧灼感或不适感。到周岁时,宝宝的胃食管部位的肌肉已经发育得更强壮有力了,这种情况会自动消失。

  解决方法:对于很小的宝宝,妈妈可以试着在宝宝进食后30分钟内,让他保持半直立的姿势。可以竖抱着宝宝,也可以把他放在婴儿汽车座椅或后背式婴儿背包里,总之使他处于半直立的状态。

  3、胃肠病菌

  宝宝到几个月大的时候,胃肠病菌最有可能引起宝宝呕吐。尤其如果宝宝白天去托婴机构,或周围有的大孩子把新的病菌带到你家时,那就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妈妈一定要坚持让家里所有人在上厕所后,或给宝宝换尿布之后,把手彻底洗干净,以防止病菌的扩散传播。同时,也要尽量保证宝宝双手的清洁卫生。宝宝感染胃肠病菌后,除了呕吐以外,还可能会出现腹泻、食欲下降和发烧等症状。

  4、感冒或其他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也可能引起呕吐,因为宝宝容易被鼻涕堵塞产生恶心的感觉。

  解决办法:用吸鼻器清除宝宝的鼻涕,尽量不要在宝宝鼻腔里积存黏液。妈妈还可以问问医生是不是能够用治疗鼻塞的药物来减少宝宝分泌的鼻涕。

  5、过度哭泣或咳嗽

  时间过长的哭泣或咳嗽也可能引起宝宝作呕的反应,造成呕吐。

  解决办法:宝宝长时间哭泣引起呕吐,会让妈妈和宝宝都不好受,但事实上这对宝宝的身体并不会造成什么伤害。如果宝宝确实因为这种情况而呕吐,妈妈只要尽快把宝宝清理干净,放回床上去,就可以了。

  6、误食有毒物质

  宝宝也可能因为吞下了某些药物、有毒的植物、草药或化学物质等而呕吐。

  解决办法:如果怀疑宝宝误食了有毒物质,应该立刻带宝宝去医院,记住一定要同时带上可疑食物或药物、药瓶,并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能够及时确定有毒物的性质,对宝宝给予正确的处理。

  7、感染或重病

  偶尔的呕吐可能说明宝宝的呼吸系统、尿路或者耳部发生了感染,如中耳炎、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也是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

  在极少数情况下,呕吐甚至预示着肺炎、脑膜炎或瑞氏综合征。如果宝宝看起来病得很重,或出现了其他症状,那就可能是某种严重疾病的征兆。

  婴儿呕吐怎么办

  护理婴儿呕吐,应根据婴儿的呕吐原因,对症下药,就可以有效解决。

  1、喂奶适当

  喂奶后多给宝宝拍嗝,每次喂的量少一点。另外,在宝宝进食后半小时内,不要让他剧烈活动,帮助他保持身体竖直,以帮助消化。妈妈可以竖抱着宝宝,如果家里有婴儿汽车座椅或后背式婴儿背包,也可以让宝宝坐在里面。

  但要记住:让宝宝保持完全直立会给他的胃造成压力,使他再次呕吐。也不要在宝宝吃过东西后,立刻把他放在腿上颠,或让宝宝太活跃。

  2、为宝宝及时补水

  宝宝大量呕吐时,会失去对身体至关重要的水分,所以一定要及时为宝宝补充液体,以防脱水,脱水可能会给婴儿造成很严重的问题。

  宝宝停止呕吐2—3个小时以后,妈妈可以开始每半小时到一小时给宝宝喝28—57毫升适合宝宝的电解质溶液。可以到药店购买0.9%的生理盐水,并用水稀释一倍成为0.45%的淡盐水溶液。对于宝宝来说,电解质溶液通常要比母乳或配方奶更容易接受,不容易造成呕吐(应该请医生推荐一种电解质液)。如果宝宝还在纯母乳喂养阶段,那么可以用滴管式喂药器或小杯子喂宝宝喝电解质液,以防造成宝宝出现乳头混淆现象。

  如果宝宝连续4次喝下电解质液而没有呕吐,那么可以再给他喂一次(30—60毫升)。30分钟后,给宝宝喂30毫升母乳(或配方奶)和30毫升电解质溶液的混合液。

  如果宝宝2次喝下电解质和奶的混合液都没有呕吐,就可以给宝宝喂纯母乳或配方奶了,每3—4小时喂一次,渐渐加量,一直增加到每次85—113毫升。

  一旦宝宝连续12个小时以上不呕吐,就可以尝试让宝宝恢复正常的喂食规律。

  3、保证宝宝睡眠

  睡觉也可能帮助缓解宝宝的呕吐情况,因为胃里的食物经常会在宝宝睡眠时腾空进入肠道,可以减轻宝宝想呕吐的感觉。

  如果宝宝能在小床上翻身或通常喜欢趴着睡觉,那么宝宝可能会觉得趴着比仰卧更舒服。如果宝宝还不会翻身,那么应该让宝宝仰卧睡,因为这样能降低婴儿猝死的风险。如果每隔几小时喂宝宝一次,但宝宝每次都会呕吐,那么妈妈应该带宝宝去医院,他可能需要通过输液来防止脱水。

  4、排出消化道畸形因素

  宝宝生下来就吐奶,而且吐奶严重,有时呈喷射状的,就要到医院去好好检查一下。肥厚性幽门狭窄症、幽门痉挛都会造成宝宝吐奶严重,这时,宝宝要进行手术治疗才能痊愈。

  (1)食道闭锁:新生儿生后即发生剧烈的呕吐,吃啥吐啥,常吐出象螃蟹吐的泡沫状液体。

  (2)幽门肥厚性狭窄:临床常常在生后2周左右出现呕吐,进行性加剧,常表现为喷射性呕吐,但吐后仍有饥饿感,由于频繁呕吐,新生儿常出现脱水和营养不良,腹部体检时,可以摸到枣核样的块物。

  (3)肠闭锁:生后1天内常出现持续性呕吐,吐奶后症状常有所缓解,但吃奶后几小时又开始呕吐,吐出物常伴有奶、胆汁和粪便样的液体。

  (4)肠旋转不良:生后数日内常出现间隔性呕吐,时轻时重,呕吐物可为奶汁或胆汁。

  (5)先天性 巨结肠:生后无胎便或有顽固性的便秘,临床常伴有进行性的腹胀、呕吐。

  婴儿呕吐吃什么药 


    婴儿呕吐用药需谨慎,不建议爸妈随便给宝宝用药,因为宝宝的肝肾代谢功能不完善,随便用药会对肝肾有很大刺激,用药不当会引起相应毒素累积,进而对宝宝造成更多的伤害。

  1、如果宝宝只是吐奶,最好用1—2片的生姜,加上水,煮5分钟,给孩子喂几口温温的、没有明显辣味的姜水。喝几次后,吐奶的现象会明显减少或消失。还有一种就是换奶粉后出现的吐奶现象,很可能是这个牌子的奶粉对小宝宝不合适,最好重新再换一种试试。

  2、如果是由于消化不良引起的呕吐,最好到药店买宝宝健胃消化的药。如果宝宝呕吐情况不太严重,可以少量多次的喂些糖盐水,比例大约是一大杯白开水放一小羹匙盐,2羹匙左右的糖。可以给孩子喝点益生菌冲剂等,改善肠道功能,增强宝宝自身胃肠功能。如果呕吐比较严重,应立即去医院进行治疗。
 

  看了“婴儿呕吐怎么办”的人还看了:

1.1岁宝宝经常呕吐的原因及方法

2.十一个月婴儿呕吐的原因

3.1岁孩子突然呕吐 不喝奶怎么回事

4.为什么宝宝会经常吐水和呕吐

5.10岁孩子突然间就呕吐是怎么回事

1岁宝宝经常呕吐的原因及方法



  婴儿呕吐的原因有很多,没碰到这种情况的父母可能比较惊慌。父母只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就没事了。以下是可能引起婴儿呕吐的原因:

  1、喂食问题

  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里,宝宝出现呕吐症状,很可能由于喂食问题造成的,例如喂食过量、不消化,或对母乳或配方奶里的蛋白质过敏。

  解决方法:每次喂奶后要多给宝宝拍嗝。

  2、胃食管反流

  如果宝宝在其他方面都很健康,但是吃过东西后会马上呕吐,或没有原因地发生呕吐,那么这很可能是胃食管反流造成的。

  解决方法:对于很小的宝宝,妈妈可以试着在宝宝进食后30分钟内,让他保持半直立的姿势。可以竖抱着宝宝,也可以把他放在婴儿汽车座椅或后背式婴儿背包里,总之使他处于半直立的状态。

  3、胃肠病菌

  宝宝到几个月大的时候,胃肠病菌最有可能引起宝宝呕吐。尤其如果宝宝白天去托婴机构,或周围有的大孩子把新的病菌带到你家时,那就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4、感冒或其他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也可能引起呕吐,因为宝宝容易被鼻涕堵塞产生恶心的感觉。

  解决办法:用吸鼻器清除宝宝的鼻涕,尽量不要在宝宝鼻腔里积存黏液。妈妈还可以问问医生是不是能够用治疗鼻塞的药物来减少宝宝分泌的鼻涕。

  5、过度哭泣或咳嗽

  时间过长的哭泣或咳嗽也可能引起宝宝作呕的反应,造成呕吐。

  解决办法:宝宝长时间哭泣引起呕吐,会让妈妈和宝宝都不好受,但事实上这对宝宝的身体并不会造成什么伤害。如果宝宝确实因为这种情况而呕吐,妈妈只要尽快把宝宝清理干净,放回床上去,就可以了。

  护理婴儿呕吐,应根据婴儿的呕吐原因,对症下药,就可以有效解决。

  1、喂奶适当

  喂奶后多给宝宝拍嗝,每次喂的量少一点。另外,在宝宝进食后半小时内,不要让他剧烈活动,帮助他保持身体竖直,以帮助消化。

  2、为宝宝及时补水

  宝宝大量呕吐时,会失去对身体至关重要的水分,所以一定要及时为宝宝补充液体,以防脱水,脱水可能会给婴儿造成很严重的问题。

  3、保证宝宝睡眠

  睡觉也可能帮助缓解宝宝的呕吐情况,因为胃里的食物经常会在宝宝睡眠时腾空进入肠道,可以减轻宝宝想呕吐的感觉。

  4、排出消化道畸形因素

  宝宝生下来就吐奶,而且吐奶严重,有时呈喷射状的,就要到医院去好好检查一下。肥厚性幽门狭窄症、幽门痉挛都会造成宝宝吐奶严重,这时,宝宝要进行手术治疗才能痊愈。

十一个月婴儿呕吐的原因



  呕吐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呕吐是怎么发生的呢?婴儿呕吐怎么办呢?以下就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婴儿呕吐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十一个月婴儿呕吐的原因

  1:喂食问题

  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里,宝宝出现呕吐症状,很可能由于不是很严重的喂食问题造成,例如喂食过量、不消化,或对母乳或配方奶里的蛋白质过敏。要判断宝宝是呕吐还是吐奶(宝宝吐奶也是常发生的情况),你只要记住宝宝吐奶时,只会有几勺量的奶顺着宝宝的下巴流出来,而呕吐时吐出来的液体要多得多。同时,宝宝也可能会被自己的呕吐吓住,很可能会哭起来。

  解决办法:喂奶后多给宝宝拍嗝,每次喂的量少一点。另外,在宝宝进食后半小时内,不要让他剧烈活动,帮助他保持身体竖直,以帮助消化。你可以竖抱着宝宝,如果家里有婴儿汽车座椅或后背式婴儿背包,也可以让宝宝坐在里面。

  2:胃食管反流

  如果你的宝宝在其他方面都很健康,但是吃过东西后会马上呕吐,或没有原因地发生呕吐,那么这很可能是胃食管反流造成的。如果宝宝的食管和胃之间的肌肉没有正常发挥作用,使胃里的食物向上反涌到咽喉处,就造成胃食管反流。虽然宝宝不会表达,但是他也可能会感到腹部难受,或咽喉和胸部有烧灼感或不适感。这个问题很可能到宝宝周岁时,就会自动消失,因为那时候宝宝胃食管部位的肌肉已经发育得更强壮有力了。

  解决办法:对于很小的宝宝,你可以试着在宝宝进食后30分钟内,让他保持半直立的姿势。你可以竖抱着宝宝,也可以把他放在婴儿汽车座椅或后背式婴儿背包里。如果家里有婴儿汽车座椅,宝宝也可以在里面半躺着睡觉。但要记住:让宝宝保持完全直立会给他的胃造成压力,使他再次呕吐。也不要在宝宝吃过东西后,立刻把他放在腿上颠,或让宝宝太活跃。

  有些宝宝趴着(俯卧)或面向左侧躺在抬起30度的床上时,胃食管反流呕吐会减少,但是尝试这个方法之前,请先征求医生的意见,因为俯卧的睡姿会增加婴儿猝死(SIDS)的风险,所以你一定要先认真考虑这个方法的利弊,然后再进行尝试。

  如果宝宝满1岁以后,胃食管反流还没有消退,那么你应该带宝宝去看儿科医生。持续的反流呕吐会导致宝宝体重减轻、脱水和其他健康问题,所以儿科医生可能会建议施行手术治疗。

  3:胃肠病菌

  宝宝到几个月大的时候,胃肠病菌就是最有可能了,尤其如果宝宝白天去托婴机构,或周围有的大孩子把新的病菌带到你家时,那就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你一定要坚持让家里所有人在上厕所后,或给宝宝换尿布之后,把手彻底洗干净,以防止病菌的扩散传播。同时,也要尽量保证宝宝双手的清洁卫生。宝宝感染胃肠病菌后,除了呕吐以外,还可能会出现腹泻、食欲下降和发烧等症状。

  解决办法:宝宝大量呕吐时,会失去对身体至关重要的水分,所以你一定要及时为宝宝补充液体,以防脱水,脱水可能会给婴儿造成很严重的问题。请参考下面的指导方法预防宝宝脱水:

  宝宝停止呕吐2~3个小时以后,你可以开始每半小时到一小时给宝宝喝28~57毫升适合宝宝的电解质溶液。你可以到药店购买0.9%的生理盐水,并用水稀释一倍成为0.45%的淡盐水溶液。对于婴儿来说,电解质溶液通常要比母乳或配方奶更容易接受,不容易造成呕吐(你应该请医生为你推荐一种电解质液)。如果宝宝还在纯母乳喂养阶段,那么你可以用滴管式喂药器或小杯子喂宝宝喝电解质液,以防造成宝宝出现乳头混淆现象。

  如果宝宝连续4次喝下电解质液而没有呕吐,那么可以再给他喂一次(30~60毫升)。30分钟后,给宝宝喂30毫升母乳(或配方奶)和30毫升电解质溶液的混合液。

  如果宝宝两次喝下电解质和奶的混合液都没有呕吐,你就可以给宝宝喂纯母乳或配方奶了,每3~4小时喂一次,渐渐加量,一直增加到每次85~113毫升。

  一旦宝宝连续12个小时以上不呕吐,你就可以尝试让宝宝恢复正常的喂食规律。

  睡觉也可能帮助缓解孩子的呕吐情况,因为胃里的食物经常会在宝宝睡眠时腾空进入肠道,可以减轻宝宝想呕吐的感觉。如果你的宝宝能在小床上翻身或通常喜欢趴着睡觉,那么宝宝可能会觉得趴着比仰卧更舒服。如果宝宝还不会翻身,那么你应该让宝宝仰卧睡,因为这样能降低婴儿猝死的风险。如果你每隔几小时喂宝宝一次,但宝宝每次都会呕吐,那么你应该带宝宝去医院,他可能需要通过输液来防止脱水。

  4:感冒或其他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也可能引起呕吐,因为宝宝容易被鼻涕堵塞产生恶心的感觉。

  解决办法:你应该用吸鼻器清除宝宝的鼻涕,尽量不要在宝宝鼻腔里积存黏液。你还可以问问医生是不是能够用治疗鼻塞的药物来减少宝宝分泌的鼻涕。

  5:过度哭泣或咳嗽

  时间过长的哭泣或咳嗽也可能引起宝宝作呕的反应,造成呕吐。

  解决办法:虽然宝宝长时间哭泣引起呕吐,会让你和宝宝都不好受,但事实上这对宝宝的身体并不会造成什么伤害。如果宝宝确实因为这种情况而呕吐,你只要尽快把宝宝清理干净,放回床上去,就可以了。注意不要小题大做的,因为如果你在宝宝呕吐后过多地安抚他,这会让宝宝觉得他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让你对他百依百顺。只要你的宝宝在其他方面都健康,你就不用担心宝宝因为哭泣引起的呕吐。

  6:误食有毒物质

  宝宝也可能因为吞下了某些药物、有毒的植物、草药或化学物质等而呕吐。

  解决办法:如果你怀疑你的宝宝误食了有毒物质,你应该立刻带宝宝去医院,记住一定要同时带上可疑食物或药物、药瓶,并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能够及时确定有毒物的性质,对宝宝给予正确的处理。

  7:感染或重病

  偶尔的呕吐可能说明宝宝的呼吸系统、尿路或者耳部发生了感染。在极少数情况下,呕吐甚至预示着肺炎、脑膜炎或瑞氏综合征。如果宝宝看起来病得很重,或出现了其他症状,那么宝宝的呕吐就可能是某种严重疾病的征兆。

  解决办法:马上带宝宝去看病。

  如何护理呕吐的婴儿呢

  1.首先要注意观察鉴别孩子呕吐是病理情况还是喂养不当引起的。如果呕吐伴有发热、抽风、精神差,或呕吐物带血或粪便,或长期反复呕吐影响体重增长等现象,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诊治。

  2.婴儿期呕吐多是由于喂养不当所致,因此,正确的喂养是非常重要的。哺乳时应取坐位,喂奶量不宜过多,如果乳汁排出过急,应以“剪刀式”夹持乳房,以控制乳汁的排出速度。喂奶粉或牛奶时,乳液温度要适合,奶孔的大小、奶头软硬要适宜。喂奶时使奶瓶口处充满奶汁,以免吸入空气。每次喂完奶后,竖抱起来轻轻拍拍孩子的背部,使胃里的空气嗳出来。喂完奶后不要搬动孩子,像换尿布之类事情应在喂奶前进行。

  3.保持呼吸道通畅。婴儿睡觉的时候,要将头的位置垫高一点或向右侧睡,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使孩子窒息,或流入孩子的外耳道引起中耳炎。

  4.保持皮肤清洁。对经常呕吐的婴儿,应注意保持皮肤尤其是颈部皮肤的清洁干燥。呕吐后及时擦净呕吐物,并用温水擦洗干净弄脏的衣物及皮肤,内衣及围嘴要经常换洗,以保持干燥、柔软、清洁,以免引起颈部皮肤损伤。


猜你感兴趣:

1.引起恶心呕吐的原因

2.女生呕吐是什么原因

3.最有效果的催吐方法

4.肚胀恶心想吐是怎么回事

5.治疗呕吐的物理方法

1岁孩子突然呕吐不喝奶怎么回事



1岁孩子突然呕吐不喝奶怎么回事

  一岁的宝宝还不会说话,突然出现呕吐、不喝奶的情况,家长们往往都是着急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宝宝呕吐、不喝奶是怎么一回事?

  1.应该是胃肠感冒的症状,不吃奶是疾病导致的。 建议给宝宝控制饮食,4个小时,空空肚子,减轻胃肠负担。然后一点一点添加流食,口服妈咪爱调理胃肠,如果反复呕吐,不见好转必须到医院静脉输液治疗防止电解质紊乱和脱水。

  2.可能是胃逆蠕动,吃凶了,胃不适应。

  3.可能是存在消化不良了,一般可考虑吃些健胃消食片或健胃消食口服液来调理的。乳酶生片、乳酸菌素片也不错的。

  4.轮状病毒肠炎。轮状病毒肠炎多见于6月~2岁的婴幼儿,4岁以后很少发病。主要发生在秋末冬初,多发生在10、11、12、1月秋冬寒冷季节。潜伏期1~3天。发病急、伴有发热,也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伴有呕吐、大便水样或蛋花汤样大便,无臭味、每日5~10次或10次以上。

  宝宝不吃奶的6种可能:

  1.厌奶期:婴儿的厌奶期通常发生在3-6个月,由于原因仍不明,因此通常遇到了厌奶状况,需请家长特别注意宝宝的用餐状况,避免造成生长发育不良的状况。若宝宝厌奶状况严重到影响其健康,亦可请医生开立药物,帮助宝宝的肠胃蠕动、增加食欲。

  2.胀气:胀气的原因除了奶制品原本就容易造成胀气现象外,胀气的原因也可能来自于喝奶的过程中,因奶瓶孔过大或是姿势不正确,导致吸入过多空气,致使宝宝产生胀气的不适感,在经由按摩或是阻却导致胀气的原因,宝宝的厌奶症状即可获得改善。

  3.后天疾病:有时候宝宝的食欲不振是因为疾病导致的,例如感冒、肠胃炎,或者是宝宝有过敏体质,都可能致使其食欲受到影响,这种状况会随着疾病好转而逐渐获得改善,只需注意生病时期应把握清淡饮食的原则。

  4.先天疾病:部分先天性疾病如心脏病、海洋性贫血…等,都有可能会造成宝宝食欲不佳的情况。

  5.便秘:一般来说,母乳宝宝较少发生便秘以及食欲不佳的情形,但宝宝便秘的情形容易在更换奶品的时候发生,尤其配方奶内含铁质,更容易让便秘情形发生。护理专家建议更换奶品应采渐进式,一开始的比例可由1/3做调整,若宝宝无过敏反应或是便秘情形,便可逐步增加新奶粉的比例。

  6.心理因素:有时候宝宝的厌奶的原因,来自于心理因素,例如进食时间不规律、妈妈会用打骂的方式督促他吃饭…等状况,都可能会让宝宝排斥吃奶。

  孩子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

  1.起病急,病初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呕吐现象,持续2~3天,多数病人有发热,体温多在38℃~40℃之间,持续1~4天。

  2.病后2天出现腹泻,大便每日10次左右,水样或蛋花汤样,呈黄绿色或乳白色。

  3.腹泻重的孩子可出现轻、中度脱水,由于腹泻时电解质损失较少,所以脱水常为等渗或偏高渗。

  4.腹泻多在病后4~7天自愈,少数孩子腹泻可持续20多天。有少数病人会发生猝死,这可能与并发心肌炎有关。

  通过哪些方法来调理宝宝娇弱的肠胃呢?

  1、 食疗当先

  日常生活中,饮食疗法是最简单易行的调理方法。妈妈平时可给宝宝食用一些养胃食物,比如山药粥、杏仁羹、芝麻糊等,同时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 运动跟上

  春天气温逐渐回暖,妈妈可多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比如在户外和宝宝一起做跑步、跳绳、健身操、球类游戏等,帮助宝宝活动四肢,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远离春季腹泻。

  3、 注射疫苗

  由于导致宝宝腹泻的常见病因为轮状病毒等病菌,建议妈妈在宝宝3岁前为其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疫苗的最佳时间可在每年7-10月,以避开冬春季腹泻高发期。当然,3岁后的宝宝就没必要接种该疫苗了,TA们基本对轮状病毒有了抗体。

  4、 捏脊疗法

  “捏脊”可以激发宝宝的经气,强壮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力。正确方法是妈妈两手捏住宝宝背部尾椎处的皮肤,提起,沿着脊柱向上提捏至脖颈处,连捏6遍。最好每天坚持。

  5、 注意卫生

  平常让宝宝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吃手指等不卫生的行为应该适当制止,以防吃进细菌、病菌等。同时,妈妈还要给宝宝用的食具消毒,食品则一定要干净卫生。

  6、 每天日光浴

  适当的自然光照对宝宝的免疫系统很有好处,如果时间允许,妈妈不妨在早晚阳光比较柔和的时候,带宝宝到户外接受一些自然光照,柔和的阳光不但能杀菌,还能促进宝宝的生长。

  7、 正确添加辅食

  如果宝宝还在吃辅食,那么辅食添加顺序是一定不能错的,不然也容易导致腹泻。添加辅食应适应宝宝的营养和咀嚼能力发展的需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的添加顺序哦。

为什么宝宝会经常吐水和呕吐



  家长们经常会疑惑孩子们为什么会呕吐,小编这里为各位家长整理各种宝宝吐水、呕吐的原因。

  症状体征

  1.呕吐的类型 可分3型:

  (1)溢乳:在小婴儿,胃呈水平位、胃部肌肉发育未完善、贲门松弛,因而在哺乳过多或吞入空气时,吃奶后常自口角溢出少量乳汁,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不影响健康。此不属呕吐。

  (2)普通呕吐:呕吐前常有恶心,以后吐一口或连吐几口,吐出较多胃内容物。多见于饮食不当引起的消化不良,胃肠道感染或全身感染引起的症状性呕吐。

  (3)反复呕吐:在小婴儿多见于胃食管反流症,学龄前或学龄儿童多见于再发性呕吐(见后叙述)。(4)喷射性呕吐:吐前多无恶心,大量胃内容物突然经口腔或同时自鼻孔喷出。可见于小婴儿吞咽大量空气、胃扭转、幽门梗阻。更多见于颅内压(颅内感染或肿瘤等)增高等情况。

  2.呕吐的时间 询问病史时要注意。例如进食15min内即发生呕吐,多为食管病变引起,如贲门痉挛、食管闭锁等。进食后半小时内出现呕吐,病变多在胃及幽门部位,如幽门痉挛、幽门肥大性梗阻、食物中毒、胃炎或溃疡病等。下胃肠道梗阻和肾功能衰竭则在较晚期出现呕吐。

  3.呕吐物性质 贲门以上病变引起的呕吐,多为未经消化的奶或食物。幽门及胃部病变呕吐为奶或食物,奶凝成块、食物带酸味。十二指肠以下病变则吐胆汁。下部肠道梗阻的后期呕吐物可有粪便。出血性疾病或鼻出血后,吐物可带血。反复剧烈呕吐物可带血或咖啡样物质,吐出胃内容物时多带酸味。胃内食物潴留时,吐物可有酸腐味,带粪便时可有粪味。

  病理病因

  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常见如下:

  1.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如胃炎、肠炎、阑尾炎等。

  2.全身感染性疾病 如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

  3.消化道器质性梗阻 如食道闭锁、肠重复畸形、先天性巨结肠、肛门闭锁、肠套叠、幽门梗阻、胃扭转、肠扭转等。

  4.消化道功能紊乱 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症、食管痉挛、幽门痉挛等。

  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如脑膜炎、脑炎等。

  6.颅内肿瘤、脑血管畸形。

  7.小脑或前庭功能异常。

  8.代谢紊乱 如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高氨血症、酮血症、氨基酸代谢异常及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9.再发性呕吐、精神性呕吐及自主神经性癫痫等。10.咽下综合征 新生儿初生1~2天可因咽下羊水太多发生呕吐,称咽下综合征。

10岁孩子突然间就呕吐是怎么回事



  一、10岁孩子突然间就呕吐是怎么回事?

  主要原因有:
        1、 喂养或进食不当:孩子一次进食量较多或食物不易消化。

  2、消化功能异常:全身感染性疾病,如果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及败血症等疾病时,在高烧、恶心、食欲减退的同时,常伴有呕吐。

  3、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胃炎、肠炎、痢疾、阑尾炎等疾病,由于局部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呕吐,此时多会伴有恶心、腹痛及腹泻等其它消化系统症状。

  4、神经系统疾病:脑炎、脑膜炎、头颅内的出血或肿瘤以及颅脑外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能引起呕吐,以呕吐前无恶心并呈喷射性为特点,但往往同时伴有神经系统的其它症状,如头痛、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抽风、昏迷等。

  5、精神因素:有些孩子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造成的精神过度紧张或焦虑引发呕吐,再发性呕吐这种病有时也与精神因素有关。

  6、中毒:包括各种中毒,如食物中毒、有毒动物、植物中毒及药物、农药中毒等,几乎都有呕吐症状,但不同的毒物中毒又有其各自的临床特点,可供鉴别。

  7、其他:内耳的前庭功能失调或美尼尔氏病(内耳膜迷路积水)呕吐比较剧烈,但多伴有眩晕、视物旋转;小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如胃扭转、肥大性幽门梗阻等,此外,肠蛔虫症病儿发生肠梗阻或胆道蛔虫时呕吐也比较严重。

  二、孩子呕吐时,家长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要让孩子坐起,把头侧向一边,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

  ②呕吐后要用温开水漱口,清洁口腔,去除臭味。婴儿可通过勤喂水,清洁口腔。

  ③勤喂水,少量多饮,保证水分供应,以防失水过多,发生脱水。水温应冬季偏热,夏季偏凉,温水易引起吐。

  ④注意饮食,不要吃得太多,尽量少食多餐。不要吃油腻酸辣食品,以免刺激胃肠。吐后应先用流食、半流食(如大米粥或面条),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⑤注意观察呕吐情况,呕吐与饮食及咳嗽的关系,呕吐次数,吐出的胃内容等。

  ⑥尽量卧床休息,不要经常变动体位,否则容易再次引起呕吐。 小儿的呕吐常见于消化功能紊乱,所以当小儿出现呕吐时,首先要暂时禁食,让消化道有一个休息的时间,可先给些淡糖盐水或淡茶水,过几个小时或1~2天也就好了。
   
        对于10岁的孩子,要慢慢改变他们的饮食习惯,每顿吃八分饱,两顿饭间可以少量加餐。容易呕吐的孩子,尤其是感冒后或者咳嗽后呕吐的,应当在平时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免疫力。饮食要定时定量,不要太饱。感冒时,最好吃面片等流食,饮食量减半。不要给患儿吃辛辣、熏烤和肥腻的食物。

宝宝呕吐有何原因 宝宝呕吐该怎么办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