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一览最新(夏季中暑急救的方法整理!学会了以备无患)

由网友()分享简介:一、中暑原因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

热射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一览



热射病病死率介于20%~70%,50岁以上患者可高达80%。体温升高程度及持续时间与病死率直接相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热射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一览,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热射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一、热射病主要是由于高温引起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蓄积这样就会造成神经器官受损,从而出现热射病的症状。患有热射病的患者,起病前往往会出现头痛、眩晕,乏力的症状,患者会有体温升高,体温可以达到四十一摄氏度以上,皮肤呈干热、发红的状态。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行为异常、谵妄,有可能会出现四肢抽搐,甚至昏迷。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心律失常、血压下降以及休克的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

二、热射病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1.一般治疗通常是将患者立即转移到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比如使用电风扇、空调、按摩患者四肢及躯体、促进散热等。并且要维持呼吸道的畅通,给予吸氧,给予积极的补充钠盐,避免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如果血压低,要及时的补充血容量。

2.药物治疗可以使用氯丙嗪,因为氯丙嗪具有调节体温中枢、扩张血管、松弛肌肉和降低氧耗等作用。患者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时,可以结合药物治疗,并且应同时监测血压。患者不安时,可以给予地西泮镇静。如果患者疼痛难忍,可以使用哌替啶及吗啡。对于伴有持续性高热、呼吸困难等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者,可以考虑使用激素。

热辐射病和热射病有什么区别

热辐射病:人体遭受过量辐射,长期而言,可能引发癌症等慢性疾病。但如果短时间遭受大量辐射,可能出现一系列症状和疾病,统称“辐射病”。突发严重“辐射病”可在短时间内致人死亡。

热射病:热射病(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

在高温天气下如何防治热射病

出现热射病早期症状(大汗淋漓、神志恍惚),应该及时撤离高温现场。避免高温下、通风不良处强体力劳动,避免穿不透气的衣服劳动,进食含盐饮料以不断补充水和电解质的丧失。当高温下作业无法避免时,需改善劳动条件,加强防护措施,尽可能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盐分。有易患倾向者应避免从事高温下工作。

热射病最易发生在老人、儿童、孕妇或是有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肥胖)的人群身上。

1、老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在高温环境下心输出量等调节不过来,导致因循环障碍而出现中暑。

2、小孩多是因为出汗反应能力比较差导致的中暑。

3、感冒发烧、胃肠炎导致腹泻产生低血钾的人也会容易中暑。

热射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一览相关文章

★ 夏季中暑急救的方法整理!学会了以备无患

★ 夏季中暑的症状有哪些

★ 夏季防中暑应急预案

★ 中暑的原因和症状

★ 安全生产急救常识

★ 夏季防暑降温应急预案

★ 高温中暑急救措施有哪些

★ 关于夏天中暑的症状

★ 夏季中暑的症状

★ 夏季高温中暑症状有哪些

夏季中暑急救的方法整理!学会了以备无患



夏季中暑急救的方法整理!学会了以备无患

  夏天很快就要到了,气温升高,在外的人们更容易中暑。如果中暑该怎么办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夏季中暑的急救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暑急救方法

  一、中暑原因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再加上人呼吸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至0.7%~1%时,使人的嗅觉神经麻痹、呼吸急促、身体抵抗力低下,导致中暑发生。

  二、中暑症状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1.先兆中暑

  (1)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2)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3)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2.轻症中暑

  (1)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

  (2)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3)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3.重症中暑

  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除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昏倒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以上、严重脱水导致休克等症状。重症中暑又可分四种类型:

  (1)热痉挛

  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活动停止后常发生肌肉痉挛,主要累及骨骼肌,持续约数分钟后缓解,无明显体温升高。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和过度通气有关。主要是由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导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2)热衰竭

  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慢性疾病患者等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严重热应激时,由于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容量不足所致。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有明显脱水征: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体温轻度升高,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3)热射病

  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主要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和神志障碍,是一种致命性急症。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或典型性)热射病。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4)日射病

  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三、中暑预防及急救措施

  1.入夏常备的防暑药

  盛夏酷暑,高温燥热,常使人们食无味、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家庭准备一些防暑药物是很有必要的,这些药物有:

  仁丹:能清暑祛湿。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胀、胸中郁闷、腹痛腹泻,也可用于晕车晕船、水土不服。

  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适于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腹泻等症。

  藿香正气水:能清暑解表。适于暑天因受寒所致的头昏、腹痛、呕吐、腹泻突出者。

  清凉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

  无极丹:能清热祛暑、镇静止吐。

  金银花:具有祛暑清热、解毒止痢等功效。可开水泡代茶饮。

  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

  荷叶:适宜中暑所致的心烦胸闷、头昏头痛者。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

  2.常喝降温饮品

  预防中暑除了要注意身体状况、环境、饮食和常备一些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等防暑药品外,多喝防暑降温饮料也是预防中暑的最佳方法之一。以下介绍几种降温饮品:

  (1)山楂汤。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千克水煮烂,放入白菊花100克烧开后捞出,然后放入适量白糖,晾凉饮用。

  (2)冰镇西瓜露。西瓜去皮、去子,瓜瓤切丁,连汁倒入盆内冰镇。然后用适量冰糖、白糖加水煮开,撇去浮沫,置于冰箱冷藏。食用时将西瓜丁倒入冰镇糖水中即可。

  (3)绿豆酸梅汤。绿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烂,加适量白糖,晾凉饮用。

  (4)金银花(或菊花)汤。金银花(或菊花)30克,加适量白糖,开水冲泡,凉后即可饮用。

  (5)西瓜翠衣汤。西瓜洗净后切下薄绿皮,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加适量白糖,凉后饮用。

  (6)椰汁银耳羹。银耳30克洗净后用温水发开,除去硬皮,与椰汁125克、冰糖及水适量,煮沸即成。

  3.夏季防暑常识

  (1)少吃多餐:一顿饭吃的东西越多,为了消化这些食物,身体产生代谢热量也就越多,特别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们产生的代谢热量尤其多;

  (2)吃辛辣食物:医生认为,尽管大热天里吃这些东西难以想象,但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内的热量接收,提高血液循环,导致大量出汗,这些有助于降低体温;

  (3)温水冲澡:最好是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

  (4)多喝水:医生建议少饮酒多喝水,因为酒精可能导致身体缺水,矿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选择;

  (5)避免剧烈运动:剧烈活动将激活身体能量,增加内部温度;

  (6)使用冰袋:可重复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肤温度的工具,里面预充的液体有降温效果;

  (7)选好枕具:使用羽毛或绒毛枕头,枕套最好是棉质的,合成纤维的枕套会积累热量;

  (9)凉水冲手腕:每隔几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5秒,因为手腕是动脉流过的地方,这样可降低血液温度。

  4.中暑急救

  (1)首先应将病人迅速脱离高热环境,移至通风好的阴凉地方。

  (2)让病人平卧,解开衣扣,用冷水毛巾敷其头部,开电扇或空调。

  (3)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还可以在额部、颈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胶囊)等解暑。

  (4)一旦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应让病人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给予紧急救治。

  人员中暑现场应急措施

  一、人员中暑的应急处理

  1、立即将患者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休息。

  2、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患者的衣服,如果衣服己经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净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空调,以尽快散热。并补充含盐的清凉饮料。

  3、尽快用物理方法降温,使体温下降到38度以下。

  4、如果患者意识清醒,或者经过降温外理后意识清醒,可以给患者服用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食物或饮料,还可以服用霍香正气水等解暑药物。昏迷者可针刺人中、十宣穴等人体穴位,严重患者须迅速送往医院进行处理。临床上中医刮痧、拔罐和“抓筋”往往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5、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6、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拔打120电话,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

  二、防暑降温知识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夏季中暑的症状有哪些



  夏季因为总总原因容易导致中暑,中暑的危害可大可小,因此大家要重视起来,那么中暑的症状有哪些呢?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吧。

  夏季中暑症状

  1、轻症中暑:表现为头晕、头痛、面色潮红、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血压下降、四肢皮肤湿冷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度以上。

  2、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以出现混合型。重症中暑可导致死亡。

  热射病主要表现为:因高温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而产生高热,体温可高达40度以上,早期大量出汗,继而“无汗”,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由于大量出汗、失水失盐,人体发生电解质紊乱,引起肌肉痉挛。好发于四肢肌肉,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醒,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主要表现为: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夏季中暑的应急措施

  1、将患者转移到清凉处:发生中暑后,应迅速把患者搬离高温场所,最好选择附近通风阴凉处,然后让患者平躺并解开衣服扣子,同时让其双脚提高,这样有利于增加患者脑部的血液供应,起到散热的作用。

  2、给患者降温:用冷毛巾捂住患者额头,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用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擦拭全身,然后用扇子或者电风扇吹风,以加速散热。当患者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就要停止吹风洒冷水等强制性降温方法。

  3、等患者清醒后补充水分:若患者清醒,应为其补充含盐分或小苏打的清凉饮料。但不宜大量补充水分,不然会引起腹痛、呕吐和恶心等不适症状。

  4、按压人中穴和合谷穴:若患者已经失去知觉,可以按压其人中穴和合谷穴,使其恢复意识。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停止的情况,应及时做人工呼吸。

  5、重症中暑患者送医院急救: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即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的患者,必须立即拨打120,送院治疗。

  预防中暑的方法

  1、盛夏炎热季节,家中老人最好有人陪伴,事先做好各项防暑降温工作。家中要备足清凉饮料。

  2、躲避烈日出行。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3、注意膳食调理。夏季饮食应尽量清淡一些,多吃些西红柿、青菜、莴苣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以及富含优质蛋白质的瘦肉、鱼类、豆制品等。

  4、补足水分。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5、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夏天日长夜短,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每天中午最好有1—小时的午睡。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猜你感兴趣:

1.夏天中暑了有什么症状

2.小孩子中暑症状有哪些

3.夏天防止中暑的方法

4.夏季老人是否易中暑

5.夏季中暑头晕吃什么药

夏季防中暑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各类突发事故的应急基础,通过编制应急预案,可以对那些事先无法预料到的突发事故起到基本的应急指导作用,成为开展应急救援的“底线”。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夏季防中暑应急预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夏季防中暑应急预案1

为贯彻落实教育局有关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精神,确保我校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学校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本着“防范重于泰山”的思想,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以下防暑降温的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防暑降温工作领导小组。

2、认真组织学习关于防暑降温的有关文件,及时通报情况,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

二、各部门职责:

(一)政教处、教务处

(1)做好高温期间的值班安排。

(2)如果出现高温天气需要临时停课的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各班主任。

(3)做好高温天气因停电,停课时学生的活动安排。

(4)在高温期间做好防暑降温、安全等知识的教育工作。

(二)总务处

(1)在高温来临之前,组织人员对学校所有降温设施进行检查,如有损坏及时报修,确保在高温季节正常使用,并将情况及时通报各部门。

(2)做好防暑降温的细致工作(购买防暑降温的必要物品,如绿豆)。

(3)做好学校用电、用水(饮用水)、冰块等防暑降温必要物品保障工作。

(三)班主任

(1)各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的饮用水,确保学生饮用水的质量。

(2)班级的地面要及时洒水,学生要准备一条干净的毛巾,必要时用水浸湿伏在头上或颈上。

(3)在炎热时一定要勤观察学生的身体反映情况。

三、其它工作:

防暑降温是一项全面性工作,全校各部门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随叫随到。各部门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结合防暑降温工作和本岗位的实际情况,对职责范围工作进行一次检查,随时听候学校防暑降温领导小组的调遣,共同努力,通力协作,把今年的防暑降温工作做好。

四、具体措施:

一是做好防暑宣传。利用校园广播、主题班会等多种宣传形式向学生宣传防暑降温常识,教育学生积极应对高温天气。积极引导师生在高温天气里保持平和心态,团结和谐,稳定学习工作。

二是加强饮食安全管理。学校加强小卖部卫生检查,必须进行消毒,必须打开门窗,保证通风。保障学生饮水卫生,防止感染胃肠道疾病。

三是减少学生户外运动。取消课间操、体育课等剧烈活动,避免学生长时间在户外暴晒、剧烈运动。

四是保证学生充分休息。加强值班力度,维护安全、安定的休息环境,保证学生的精神状态。

夏季防中暑应急预案2

1、目的:

为预防公司员工在高温气候环境下作业出现中暑现象,保证公司生产顺利进行,确保员工出现中暑等紧急情况时,能迅速有效的启动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的身体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职责及适用范围:

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为预案执行责任部门,本预案适用公司所有部门,重点防范单位是:定型工序、复合工序、检验工段、仓库、锅炉房、设备动力部、食堂等。

3、应急预案启动:

以当地报纸刊登的当日最高气温为依据,连续三天最高温在37℃以上或当日最高气温达38℃时自动启动应急预案,公司所有部门按应急预案执行各项工作措施。

4、应急预案实施

(1)设备动力部应加强夏季水电供应的管理,保证车间生产的用电和用水需要。如遇特殊情况需停电、停水,应事先通知相关部门,并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预防方案。

(2)广泛宣传中暑的防治知识,使员工掌握防暑降温的基本常识;车间管理干部每天应加强车间生产情况的巡回检查,及时了解车间的高温环境和职工身体状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将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3)设备动力部负责预先采购一批降温药品,按要求将药品分发给各工序、各岗位。公司在各饮水处设立凉茶桶,保证每天有凉茶供应。

(4)车间各重点工序和重点高温岗位配备降温风扇。每天上午10:30分和下午2:30分安排员工到阴凉通风处休息20分钟。

(5)公司食堂每天应向车间生产一线供应冰水二次,时间分别在每天上午10:30分和下午2点钟。每天中午免费向员工供应两桶紫菜蛋汤。具体由公司办公室负责落实。

(6)公司车队应保证随时预留一辆小车并配备好司机,以应付突发事件的处理需要。具体由公司办公室负责。

(7)中暑施救方法

轻度患者:公司员工在正常作业时出现头昏、乏力、目炫现象时,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出现二次事故,其他周边员工应将症状人员安排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区域休息,供应其凉水、药品、湿毛巾等。并通知车间或部门领导。

严重患者:(昏倒、休克、身体严重缺水等)公司员工出现中暑时,作业周边人员应立即通知车间或部门领导,并及时将事故人员转移至阴凉通风区域,观察其症状,以便于医疗人员来临时掌握第一手医治资料。公司办公室立即组织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将中暑患者转移到最近的医院进行观察、治疗。并上报公司。

附:中暑临床表现:

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8)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流程:

正常工作时间及假日:

事件发生——通知部门或车间领导——办公室——安排车辆送医院救治——处理和善后工作

夜间:

事件发生——通知组长或值班干部——公司保安队长——安排车辆送医院救治——处理和善后工作

附联系电话:

夏季防中暑应急预案3

为保障员工职业健康,预防中暑影响员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二、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地点:

应急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办公室。

电话:

南京市医院电话:____

___电话:

三、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夏季室外气温在37℃以上,由应急组长___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室外气温连续15天底于37℃以下,由应急组长宣布防暑预案终止。

四、出现中暑的症状

在夏季高温季节出现头疼、头昏、呕吐、恶心等症状时,可判断为中暑。

五、应急措施:

1、应急组长宣布启动防暑应急预案,由____负责制订新的施工作业时间,作业时间必须避开中午高温。

2、___、____负责给员工宿舍购买安装风扇等降温设备。

3、____、___做好夏季防暑知识宣传,以告员工信、黑板报等形式向员工传授各种预防中暑的措施。

4、___负责向施工一线员工发放防暑药品,如人丹、菊花茶、风油精。

5、由___、___、监督项目部及各队食堂,要求每天给员工做绿豆汤等防暑降温食品,工地有供应开水设备。

6、员工出现中暑时,立即向应急小组汇报,组长根据中暑情况组织应急小组部分、全部及项目其它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7、小组其他成员为机动人员,做好配合工作。

六、对外联系电话:

南京市急救中心电话:120

夏季防中暑应急预案4

为认真落实安监局《关于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在防暑降温的高温季节中,加强现场的组织管理,认真落实公司下达的多项责任与规章制度,以防止由于高温对作业人员带来的伤害,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高温预警

当气象台发出高温警示报告时,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应及时关心职工的工作与生活状况,调整作息时间,严禁加班加点的超负荷作业。

2、降温防治措施

a、思想发动

确保我风电场夏季高温施工的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检修工作的顺利实施和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要求全体检修班人员充分认识防暑降温工作的严重性、迫切性。树立防暑降温的思想意识,使全体人员有充分的思想意识和了解防暑降温的有关措施,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高温天气,为切实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努力改善作业人员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和高温中暑等事件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b、健全组织,落实各项责任制

为确保安全生产,建立完善的防暑降温组织,成立“夏季作业领导小组”,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1)组长:对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全面负责,领导、指挥日常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和中暑事故救援工作。

(2)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加强作业现场的'全面安全管理,负责组织、实施、检查日常的防暑降温工作。组织编制夏季防暑降温专项方案,并报场长审核批准。指导防暑降温知识、中暑急救措施的技术交底和教育工作。

(3)夏季作业领导小组:负责检查作业人员夏季防暑降温专项方案的执行情况,对不按规定执行的个人进行处罚。

(4)综合办公室:做好防暑降温药品的发放工作和夏季饮食工作。

(5)工作负责人:负责班组的防暑降温工作的执行、落实,保证作业人员的健康、安全。

c、认真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d、备足一定数量的防暑降温药品、物资作业现场带足矿泉水,保证供应饮水和厨房就餐供应绿豆汤其含盐浓度一般为0.1%~0.3%,防止工人脱水、中暑;作业现场配备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必要的药品,风电场配备毛巾、急救药箱等。

定时足量发放给班组成员防暑药物,这些药物有:正气水清凉油。配备车辆2台,车号鲁YBM__6,驾驶员:薛华林,联系电话1368869__98。车号鲁YBL__8,驾驶员:王玲宝,联系电话1856106_2__。

3、确保防暑降温信息畅通

在高温期间,确保信息及时、准确、畅通。

4、应急措施

a、遇有人员中暑或安全事故发生时,及时与风电场夏季施工应急救援小组联系,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安排进行急救。对在高温季节中中暑的人员,首先以救人为主,将中暑人员安置在通风降温的室内,并及时送医院进行治疗。

(1)先兆中暑: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

(2)轻度中暑:除上述病症外,体温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3)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以上等症状。

b、急救措施

(1)迅速将中暑者移至凉快通风处;

(2)脱去或解松衣服,使患者平卧休息;

(3)给患者喝含盐清凉饮料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

(4)用凉水或酒精擦身;

(5)重度中暑者立即送医院急救。

c、应急救援小组

(1)小组成员

组长:杨晓飞、李仲情、胡振林、周文海

副组长:刘剑锋、王玲宝、薛华林、李宏烽

组员:杨权、张常红、邢树伟、林宇、席传龙及班组兼职应急救援。

(2)职责分工

组长:全面负责应急指挥工作,负责预案实施,严格按照预案要求进行资源储备,负责监督预案的实施情况。负责对外联络工作。

副组长:服从组长的领导、管理,负责应急资源的准备、管理,发生险情时负责现场的指挥工作。

组员:负责具体资源的准备工作;负责救援执行工作;负责资源的调配工作;负责现场具体实施工作。

夏季防中暑应急预案5

当前,盛夏季节,日照强度高,高温天气持续,为了切实做好夏季施工的防暑降温工作,针对海阳市高温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高温天气,为切实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努力改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和高温中暑等事件发生,确保风电场安全生产。

夏季持续高温,现场作业人员极易疲劳、中暑,为确保现场一线人员人身安全和健康,现对现场人员的防暑降温工作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防暑工作预案,合理安排工作,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作业人员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2、妥善安排高温期间作业生产,合理的调整作业时间,合理安排工人作息时间,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根据具体情况在气温较高的条件下作业时间调整为:早上8:00~12:00,下午15:00~19:00(根据天气气温可再进行合理调整),严格控制加班加点,高温时段风电场停止室外露天和高处作业,防止工人疲倦乏力、劳累过度导致伤亡事故发生。

3、严格落实工人防暑降温物品和药品,购买矿泉水,保证作业现场不间断供应饮水,厨房煮绿豆汤饮料(包括茶水,各种汤类等)其含盐浓度一般为0.1%~0.3%,防止工人脱水、中暑;风电场配备防暑必要的药品,配备医疗箱。定时足量发放给各班组及一线工人防暑药物,这些药物有:正气水清凉油等。

4、在炎热季节为保证工人的充分休息,减少疲劳。山东润海风电发展有限公司风电场规定:

(1)集体宿舍,晚上22:00准时休息,避免干扰而影响睡眠。

(2)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保证作业人员下班后能吃好,睡好,休息好。

(3)为保证作业人员充分休息,做到有劳有逸,避免加班加点。

5、在暑季根据工作的需要,尽可能采取勤倒班的方法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对作业人员应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检,凡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溃疡病、肺气肿、肝病、肾病等疾病的人员不宜从事高温作业和高空作业。

6、针对夏季炎热、天气干燥,火灾事故易发生的实际情况,要进一步加强预防火灾措施,对配电箱、仓库等易燃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同时按规定配备有效的灭火器材。

7、加强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开展防暑降温措施教育,结合除害灭病讲卫生,应对高温作业人员加强防暑和中署急救的宣传教育。

8、切实做好风电场的.卫生防疫工作,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加强对饮用水、食品的卫生管理,避免因食物变质引发中毒事件。同时,加强对夏季易发疾病的监控,杜绝现场作业人员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时,能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9、夏季为防止传染病的发生,风电场生活垃圾应集中放入停车场东面的垃圾箱中,并做到及时清理。加强食堂、厕所的卫生检查,坚决杜绝食用腐坏变质食物,严把病从口入关,高度重视暑期有关传染病防治工作,发现从业人员身体不适要及时休息,患病要及时医治。

10、加强风电场临时用电管理。高温季节作业,作业人员身体裸露部位较多,身体易出汗,极易造成触电事故,作业现场应严格执行用电规范,加强安全用电管理,严禁私拉乱接电线,加强用电日常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

11、加强监督:

(1)风电场将作业人员的生活保障和劳动保护情况纳入日常安全生产监管范围,并列入文明生产必备条件之一。

(2)风电场认真落实并制定有效的高温季节作业防护措施,加强所属工作的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12、重视夏季高温降暑工作,对本项目进行自查自纠,对上述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确保暑期安全生产稳定和作业人员身心健康。

夏季防中暑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 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 最新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 生产企业工作计划汇报

★ 开展安全生产月工作方案7篇

★ 第21个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10篇

★ 防汛抗旱工作汇报总结2022(精选10篇)

★ 公司安全教育工作计划范文5篇

★ 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方案10篇

★ 2021年抗洪防汛总结报告

★ 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总结报告

中暑的原因和症状_中暑怎么办



  幼儿抵抗力差,又喜好户外运动,一旦中暑令家长备感焦虑。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中暑的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暑的原因和症状

  1、热射病,是在闷热的房间里过久出现的。会感觉到头痛、头晕、口渴,然后体温迅速升高、脉搏加快、面部发红,甚至昏迷。

  2、日射病,是在烈日下活动或停留时间过长。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开始只有头部温度增加,高的时候可以达到39℃以上,然后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但体温不一定升高。

  3、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中,身体会大量出汗,丢失大量盐分,使血液中的钠含量过低,引起腿部甚至四肢及全身肌肉痉挛。

  中暑怎么办

  1、立即将孩子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或有冷气的房间休息。

  2、让孩子仰卧,维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用湿毛巾擦拭全身以降温;如孩子的衣服己被汗水湿透,应及时给他更换干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开空调,以便尽快散热,但风不要直接朝孩子身上吹。

  3、在孩子意识清醒前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意识清醒后少量多次饮淡盐水,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每次饮水量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也可以给他喝一些鲜果汁;还可口服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物。

  4、不要让孩子吃油腻荤腥的食物,过多食用则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而输送到大脑的血液便相对减少,营养物质也不能被充分吸收。

  如何预防中暑

  注意收听高温预报,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如遇高温天气,尤其是每天的中午和午后(11-14时),尽量减少带孩子外出,并适当增加孩子的午睡时间。

  饮食宜清谈,多喝些淡盐开水、绿豆汤;每天勤洗澡、擦身;若想带孩子参加野外活动、外出旅游或观看露天体育比赛,一定要带上防暑工具,如遮阳伞、太阳镜等,不要让他在太阳下长时间暴晒,并注意到阴凉处休息。
 

猜你感兴趣

1.中暑的原因是什么

2.是什么原因造成中暑

3.中暑怎么回事 如何预防

4.中暑症状及急救措施

5.经常中暑怎么办

6.轻微中暑怎么办

7.中暑了该怎么办

安全生产急救常识



  普及创伤急救知识是减少伤亡,预防事故扩大,提升企业效益的重要手段。是创建和谐矿区,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基本保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生产急救常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安全生产急救常识

  一 、 生产中出现热衰竭及休克的急救原则

  (一)、症状

  1、热射病—在闷热的教室、房间、公共场所易发生,尤其夏季考场中易发生、初感头痛、头晕、口渴,然后体温迅速升高、脉快、面红、甚至昏迷。

  2、日射病—在烈日下活动或停留时间过长,由于日光直接曝晒所致,症状同热射病,但体温不一定升高,头部温度有时增高到39℃以上。

  3、热痉挛—由于在高温环境中,身体大量出汗,丢失大量氯化钠,使血钠过低,引起腿部、甚至四肢及全身肌肉痉挛。

  (二)、现场急救措施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二、常见外伤急救原则

  (一)、日常生产中出现碰伤,骨折情况下的急救原则

  骨折系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地或完全地断裂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现瘀斑,肢体功能部位或完全丧失,完全性骨质尚可出现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骨折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两种。骨折通常具有以下这些主要症状:休克;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等。

  1、病因和发病

  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是外伤,如打伤、撞伤、挤压、跌伤。其次是由全身性疾病及骨头本身的疾病所引起。如软骨瘤、坏血病、骨软化症、骨肿瘤、骨囊肿、急慢性骨髓炎等。部分骨折与疲劳及职业有关,如过于劳累可导致足部骨折、机床工作者多出现手部骨折等等。

  2、 应急处理

  (1)如有皮肤伤口及出血者,要清除可见的污物,然后用干净的棉花或毛巾等加压包扎。

  (2)四肢开放性骨折(骨折断端经伤口暴露出来)有出血时,不能滥用绳索或电线捆扎肢休。可用宽布条、橡皮胶管在伤口的上方捆扎。捆扎不要太紧,以不出血为度,并且要隔1小时放松 l-2分钟。上肢捆扎止血带应在上臂的上1/3处,以避免损伤桡神经。

  (3)上肢骨折可用木板或木根、硬纸板进行固定,然后用绷带或绳索悬吊于脖子上。下肢骨折可用木板或木根捆扎固定,也可将双下肢捆绑在一起以达固定目的。

  (4)骨盆骨折,用宽布条扎住骨盆,病人仰卧,膝关节半屈位,膝下垫一枕头或衣物,以稳定身体,减少晃动。

  (5)通过以上处置后,可搬运病人送医院。搬运病人动作要轻,使受伤肢体避免弯屈、扭转。搬运胸腰椎骨折患者,须由2-3人,同时托头、肩、臀和下肢,把病人平托起来放在担架或木板上。搬运颈椎骨折病人时,要有1人牵引固定头部,其他人抬躯干上担架,然后在颈头两侧用棉衣等固定。搬运下肢骨折病人时,可由1人托住伤肢,其他人抬躯干上担架。上肢骨折者多可自己行走,如需搬运时,方法同下肢骨折病人。病人经应急处理和送医院治疗—段时间后,需要回家康复,员工除应注意患者用药、营养饮食外,着重加强护理,协助早期功能锻炼。

  当有外伤出血的时候,首先进行的是止血。如果是表浅的划伤和擦伤,就先用肥皂和干净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再贴上创可贴或扎上绷带。绷带的压力通常能促使血液在伤口处凝固。

  如果出血较多或伤口较深的话,那么就复杂一些。一般可以用无菌绷带或干净的衣服牢牢地压迫伤口(注意:如果有碎玻璃块、金属等物体嵌在伤口上时,使用绷带反而会使物体深嵌入伤口。在这种情况下,不宜直接压迫伤口,需要医生来处理)。如果伤口在腿上或手上,要抬起受伤肢体,使伤口高于心脏。如果怀疑伤口处有骨折,千万不要移动伤口。经过3—4分钟的直接压迫后,检查一下血是否止住;如果血没有止住,应该继续压迫伤口。(如果血渗透了绷带或衣服,请不要把绷带去除,而是在上面再加一块绷带。)如果直接压迫5分钟后仍未止血,需赶快寻求医生的帮助,同时还要继续压迫伤口。过长或者过深的伤口,可能需要缝针。一旦血止住,用肥皂和干净水或无菌的布轻轻地清洗伤口,涂上抗菌软膏,以防感染和减少结疤的可能性,然后用无菌绷带包扎伤口。如果出血不止,在出血很多的情况下,应采取指压动脉止血法,即压迫供应出血区域组织的动脉来达到止血目的。此方法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四肢大出血时,还可使用止血带止血。但一定要记住,止血带下要加衬垫,原则上每小时放松1分钟。到了医院后,一定要告诉医护人员,在何处、何时扎上了止血带。如果是被狗咬了或被生锈的钉子刺伤,医生在处理时,需再注射一针预防破伤风。

  如果有以下情况,请赶快找医生或立即送往医院。压迫伤口5分钟后,伤口仍未止血;被人或动物咬伤;伤口超过了1/8的深度或者裂缝很大;伤口有碎片或污物嵌入,而您不能清除;被脏的东西扎伤,比如说地上的玻璃块;伤口又小又深。(这种伤口由于不出血而更易感染,出血可以减少伤口的细菌。)受伤区域没有知觉,提示受伤区域神经很可能受损;伤口在头上、脸上、脖子上要及时处理,可以减少留下永久瘢痕的几率,或者伤口在手心侧,有可能伤及肌肉。

  最好常备一些急救物品,这样才能有备无患。例如消毒纱垫、绷带和三角巾、医用胶布、创可贴、消毒棉球或棉签、抗生素软膏、剪子和镊子、碘酒和75%酒精、2%红汞(红药)。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