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教育学龄前的儿童(教育孩子基本礼仪)

由网友()分享简介:如何正确教育学龄前的儿童



  学龄前的儿童,是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巅峰,正确教育才是塑造孩子一生的先决条件。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学龄前儿童的正确教育方法,一起来...

如何正确教育学龄前的儿童



  学龄前的儿童,是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巅峰,正确教育才是塑造孩子一生的先决条件。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学龄前儿童的正确教育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学龄前儿童的正确教育方法

  每一个孩子是家庭的一个希望,我们再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上要推陈出新,不能固步自封,这样会耽误孩子的最佳教育时机,作为孩子的家长每一个人都要认真的总结经验和教训。

  教育孩子不能只关注眼前的利益,我们每一个人的小孩子在小的时候,学习深奥的知识不是重点,因为这时候孩子需要的是健康的身体和好的思想品德。

  孩子的教育需要从心灵深处引导,给孩子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孩子才可以在长大以后有一个好的发展,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孩子只能是娇生惯养。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不断的提高我们本身的素质,带孩子出去玩或者在学习和交流的时候,要注意自己言谈举止,不要给孩子留下不文明的一些行为习惯。

  孩子在家庭里是最宝贝的人,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都会十分娇惯,这样的情况下,作为父母,一定要抓住孩子的教育,让孩子知道珍惜家庭和孝顺长辈,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免孩子出现自私自利的心理。

  作为家长绝对不能大骂自己孩子,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心理的创伤,我们要鼓励孩子,让孩子有独立自主的思考和判断能力,让他们从小就明白独立的重要性,这样才是教育孩子的真谛。

  学龄前的孩子该具备的能力

  1、自我管理能力

  一个人应该具备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就是自我管理能力,也叫自我服务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养成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基础。但是很多家长都忽视了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把它和学习习惯分开来。其实,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就有自己整理玩具的好习惯,那么上学时就很容易养成自己整理书包的好习惯,如果孩子在家里的生活非常有规律,那么也能很好的适应学校里的生活。反之,孩子如果在家里就习惯丢三落四、拖拖拉拉,作息时间也极其不规律,那么这就是家长生活习惯对孩子的影响结果了,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所以说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想通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2、语言能力

  孩子在0-6岁这个年龄段是语言飞速发展的一个阶段。有的孩子刚进入小学时语言能力就发展得非常好,和同学之间的交往,对老师课堂上的提问都能很流利的完成。而有的孩子则明显落后一部,在语言能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表达不清晰。孩子词不达意,说出来的话和想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让人不好理解,或者口齿不清等。孩子之所以会有这个问题很可能是因为父母平时太迁就孩子,常常用儿语和孩子说话,或者当孩子话说到一半就自己揣摩出孩子的意思,久而久之,家长和孩子之间是养成了特有的语言默契,但是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就很难听得懂了。

  不会倾听,插话。孩子从幼儿园时就可能养成不停插话、不会倾听的习惯,因此家长应该注意教导孩子多倾听他人在说什么,别打断他人的谈话,然后把自己的话讲完整。

  3、社交能力

  孩子上学前应该培养的交往能力主要包括他会不会主动去认识新朋友,愿不愿意主动帮助别人。大多数孩子都能做到,然而也有少部分孩子可能会存在交往方面的问题:有的是看起来很孤单、没什么朋友。这类孩子一般都很听老师的话、很乖巧,然而也很被动,不会主动去交往朋友,交往能力欠缺,对今后的发展不利。而有的则是很活泼外向,但是却不懂得交朋友的方法,常用开玩笑或者打闹的方式和同学玩,这样反而引起同学反感。此外,在交往方面有问题的孩子语言发展也有问题,说话说不清楚。因此,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做语言表达,引导孩子和他人进行正确的交往行为。

  学龄前期儿童心理特点

  4~6岁的幼儿时期又称学龄前期。这时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具体性、不随意性(无意性)占主导地位,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有意性)也在逐步发展。这时脑生长不如前几个阶段快,但发展较为迅速。6岁时脑重量为成人的90%,神经纤维分支增多加长,神经传导更迅速和准确。由于脑的日益成熟,加上外界经验的增多,大大有助于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孩子4岁能说很多话,5岁说的话已接近成人,但思维尚未发育完善,不能把复杂的事物表达出来。在满6岁后,能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书面语言,具有认识字母,会拼音,会辨四声,会写字的能力。

  这时孩子的无意注意高度发展,因此注意力易转移,有意注意也逐步形成,开始独立组织、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在教育的影响下,有意的识记和追忆能力逐步发展,能运用一些识记方法,记忆的持久性也进一步发展,但精确性不足。

  这时孩子能更好地分析、综合外界事物,能更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所以能接受成人的教育,改正一些不正确的语言和行为。

  这个阶段孩子的活动范围已很广阔,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好奇,爱问,是增长知识的好时机。抽象逻辑思维和数的概念都开始有一定的发展,想象力也进一步发展,但以无意想象为主。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在正确的教育下也发展起来。意志也有一定的发展,如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等。

  这时孩子的情感富有易变性和冲动性、稳定性和有意性逐步增长,能有意地控制情感,但也有一些不良情感如嫉妒、虚荣心等。孩子的个性初步形成,儿童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和目的性逐步增长,初步形成较稳定、较经常的心理特征。


猜你感兴趣:

1.教育孩子基本礼仪

2.教育孩子注意的细节

3.4-5岁正确的育儿方法

4.80后家长怎么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基本礼仪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下面学习啦小编收集了一些关于教育孩子基本礼仪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育孩子基本礼仪方法篇一

  1.学会“叫人”

  孩子们已经学会用“叔叔”、“阿姨”、“阿婆”等称谓打招呼了,家长可以在节日聚会时教育孩子如何正确称呼亲戚,遇见熟人时,家长应及时让孩子问候:“小兵,向王叔叔问好。”

  2.培养耐心

  让孩子学会耐心,有助于他应付各种需要等待的情况,比如幼儿园排队领点心或在公园轮流玩秋千。家里的饭桌是教育的好场所,你可以在分点心时对他说:“等你爸爸和奶奶拿到后,才能轮到你。”当孩子插嘴时,你应该轻轻提醒他,应该等别人说完后再说话。当然别忘了告诉孩子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是可以插嘴的,比如想上厕所、身体不舒服或求援时。

  3.说“对不起”

  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学会道歉十分重要。让他明白有意无意弄伤他人或损坏了东西都得道歉。你可以这样引导孩子:“记得上次小明弄倒了你的积木,你有多难过吗?现在,你弄坏了他的玩具,如果你说声‘对不起’,小明就不会那么难过了。”

  4.学会感谢

  收到礼物是件开心的事,但孩子常忘了道谢。如果你的孩子当着送礼人的面拆开礼盒,该提醒他说谢谢。如果礼物不是当面给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挑一张美丽的卡片——学龄前儿童还不会写字,可以引导他在卡片上画画并签上名字。

  5.学餐桌礼仪

  应把重点放在基本原则上,不要强迫孩子去接受一堆的“可以做”或“不可以做”。

  首先,教孩子正确的坐姿,不要歪着、侧着坐。给他一张舒适的儿童椅子、适合小手用的餐具。当孩子真正有了参与感时,他会努力学着像大人一样吃饭的。

  其次,得让孩子明白,吃饭时不能吹牛奶泡泡、不能用鸡翅膀“搭积木”——告诉他,饭桌不是玩耍的地方,他不能影响别人吃饭。

  最后,教会孩子如何拒绝不喜欢的食物。较好的做法是:故意给他一种他不爱吃的东西,引导他正确说出:“不,谢谢。”让他明白吵闹和做鬼脸是不礼貌的行为。提醒孩子享受美食后要感谢烧饭的人。许多孩子不喜欢长时间安静地坐着,不妨让他们在得到家长同意后中途离开。

  教育孩子基本礼仪方法篇二

  基本开始

  “请” (“Please”)和“谢谢” (“Thank you”)是最早可以教导的,要把这些重要的说话,变成根深柢固的习惯。可以早至孩子会说话,就开始教导,一般是一岁后。

  不过,别太强迫,要慢慢来。只要重覆多次,他们就会记起要说“请”及“谢谢”。可以给孩子实在的赞赏:”你对婆婆说thank you,让她很高兴,也令我很自豪啊。”

  到两岁,可以教孩子说“hello”,例如到访、认识新朋友或者外出玩耍等。离开时,学习说“goodbye”。也许偶然会有遗漏,但不要强迫孩子去说。

  以身作则

  父母都对人有礼,子女才会的,这包括了对伴侣、父母和售货员,是每一次,对任何人。环境中听到礼貌的对话,”请”、”多谢”、”不好意思”或者“对不起”等,孩子就会照着做。

  教导慷慨和分享

  专家说:”首先要明白,分享是幼儿能力以外的事,直到差不多3岁,他们才会慢慢理解的。慢慢会到这个阶段的,所以请不用担心。做父母的,做好榜样。当子女愿意分享,就应给予赞赏。”

  鼓励良好的桌上礼仪

  要长期坐好,对充满活力的孩子来说,并不容易。由用手吃到使用餐具,这会自然地发展。只需要给子女机会尝试,做得好就赞赏一下,慢慢就会看到进步的。

  外出用膳的话,解释坐好就代表是个好孩子。做得好,别忘了赞赏。

  别期望太快

  孩子不守礼,往往令父母尴尬,特别是其他儿童都做得好的时候。不过,紧记一下:孩子还小,未懂得控制情绪。

  确保你以每一个机会—阅读、看电视、交谈或角色扮演—去谈关于感受,也增加他们学习词汇。

  不要纠缠于过往发生的事,只要清楚告诉孩子,下一次你希望他们怎样做,以及原因。要冷静,别发脾气。

  别太早期望“sorry”

  “Sorry”这词需要同情,这就要等待孩子明白到,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别人的感受时。同样地,你的以身作则,是很重要的事。

  教育孩子基本礼仪

  1. 学会温柔、学会聆听

  2. 说话时请和他人保持距离,不要紧贴别人。

  3. 别人对你说话,你起码要能接。不能人家说了上句,你没了下句;或者一味的说着啊啊啊、是是是。

  4.说话多用“您”、“请问”这样的敬词,多用“麻烦您”、“打扰了”、“实在很抱歉”之类表示歉意的词,多用“好吗”、“行不行”、“您觉得呢”等等探询语气的词。

  5. 如果问别人话,别人不回答你,不要死着脸皮不停的问。

  6. 听别人说话的时候,眼神不要游移,这样显得很没礼貌。

  7. 别人讲话时不能打断,听完别人的意见,哪怕不同意也要温和的点头以示尊重。

  8.当别人向你寻求帮助而你帮不上忙时表示歉意,再想补偿的办法。比如,“你上网查一下。那上面说不定有……”,永远不要生硬地用一个“不”来拒绝别人,那样会显得你特别冷漠、傲慢。

  9. 出门拜访别人,主人送你时,一定要说:请留步,不用送了。

  10.打电话、接电话第一句话一定要是:喂,您好;挂电话的时候,对方如果是长辈,或者你的上司,那么就等对方先挂了你再挂。如果你自己就是长辈或上司,那就主动先挂电话,别让电话那边的人等。

  11.公共场合,手机铃声、信息提示音调的轻声一些,最好是震动。讲电话时不要兴致勃勃地提高音量、手舞足蹈,破坏了周围的宁静,让别人都不得不注意到你,那是很失礼的。

  12. 正在和众人谈论事情的时候,电话响了,要告诉同事:对不起,你们先谈,我接个电话。

  13. 别人睡觉的时候,尽量放低走路、做事或说话的音量。

  14. 睡眠不好,会使人说话语无伦次、反应迟钝、黑眼圈突出。

  15. 别人批评你的时候,即使他是错的,也不要先辨驳,等大家都平静下来再解释。

  16. 被领导训斥的时候不要低头,要直视领导。表示接受批评,领导的火就会慢慢消退。否则,领导会火上加油。

  17. 不要跟同事议论上司或其他同事的是非,你的无心之言很可能成为别人打击你的证据。

  18.当学弟学妹向你打听你们的学校时或一个新员工向你询问你的单位或者部门时,即使你讨厌这个地方,最好也客观地评价它,不要带着自己的主观偏见,把它描述地跟“地狱”一样可怕。实在不愿意,你也可以说:事实不是那样的,待一段时间你就明白了。在学校没什么,到了社会上各种关系非常微妙,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飘到领导耳朵里。

  19. 吃饭要端碗,不要在盘子里挑拣 ,不要拿筷子敲碗。

  20. 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发出声音。

  21. 早上一定要吃早餐,没有早餐时,喝杯水也一定要。

  22. 从外面回来,如果家里做好了热饭,不能马上就去吃,要把温度适应一下,最好喝口温水暖暖牙,听说这样可以防止你老年牙疼、掉牙早。

  23. 饭局上,每上一道菜,让领导和长辈先动筷,或是主动将菜转动到他们面前。

  24. 夹菜时,若别人先夹,且你所要夹的菜在别人的手的另一侧,就应该等别人先夹好,切勿“飞象过河”。

  25. 在酒桌上敬酒的时候要站起来,以示恭谨;与别人碰杯时,自己的杯子一定要低于对方的。

  26.倒酒倒满,斟茶斟半。(在国内倒酒是要倒满的,以示尊敬,在国外,或者对外宾,尤其是倒红酒,不管给谁到,一定是少于酒杯的一半,三分之一左右)。

  27. 吃完饭退席时说:“我吃完了,你们慢用。”

  28. 到朋友家吃完饭,要主动帮忙洗碗清理桌子——主人做饭已经很辛苦了,不能事后还让主人清理。

  29. 擦桌子的时候要往自己的方向抹。

  30. 同学请吃饭,一定要再约时间回请。

  31. 送人走要说:“慢走。”

  32. 最后一个进门要记得“随手关门”。

  33. 屋里有人的时候,出门要轻手关门。

  34. 遇到往里往外都能开的门,拉而不是推。

  35. 女生,和男孩子出去要自己买单。

  36. 不要插队。你争取到的,只是等待的那几秒,但你失去的却是别人对你素质的肯定。

  37. 如果是弹簧门,不管是拉还是推,请先出后进。如果身后有人,应主动把门扶好,防止门弹回拍到别人。别人为自己开门一定要说谢谢。

  38. 第一个进电梯时,要摁住按纽,等后面的人都进来;出来时,如果你是下级、是晚辈,如果时间不太急,就等别人出去你再出。

  39.男女同行时,要让女生走在自己右边(右边比较安全);吃饭就餐时,应让女生先就坐;同乘电梯时,让女生先进,男生要挡着门;出电梯时男生要先出,挡着门,或是先一步按住电梯开门键,让女士先行;离开某个房间或会议室时,男生要先行,先开门;打的时,若是自己拦的车,不能自己抢着坐后排;若女生拎着电脑或重物时,男生要主动示意帮忙拎。

  40. 晚上从朋友家回来,到家后一定要告诉朋友,你到家了。不管人家关关心这是礼貌。 如果有朋友晚上回家,发一个短信问有没有到家。

  41. 有礼貌应该是对所有人,无论是上司、长辈、餐馆服务员或是路边捡垃圾的老者。

  42.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43. 坐椅子不要翘起“二郎腿”。

  44. 走路时不要把手插在口袋里。

  45. 去别人家里,不要坐在人家的床上。

  46. 不管什么条件下,仔细刷牙,特别是晚上。

  47. 洗了手不要随意甩手,水会甩到人家身上,很不礼貌。

  48. 有人盯着你看的时候不要直视对方,假装没注意到。

  49. 不随地吐痰、扔东西,如果没有垃圾箱,就拎回家扔垃圾筒里。

  50. 捡东西或者穿鞋时候要蹲下去,不要弯腰撅屁股——我们是女孩子。

猜你感兴趣:

1.如何教育孩子的日常基本礼仪

2.孩子要学会的礼仪知识

3.教育孩子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3篇

4.幼儿基本礼仪常识

5.关于少儿礼仪的教育

6.关于宝宝要学的礼仪

7.如何教育孩子的个人礼仪

教育孩子注意的细节



  众所周知教育孩子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情,除了要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外,对孩子成功的教育往往体现在一些细节之处。下面学习啦小编收集了一些关于教育孩子注意的细节,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育孩子注意的细节问题1

  1.教导他关怀别人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2.鼓励他多运动

  多运动不但可以锻链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舒缓孩子的压力,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3.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4.激发他内在的艺术天份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札特效应”,但是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着画笔涂鸦,其实都是孩子在抒发他内在世界、表达情感的法。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5.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尽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着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

  6.放弃完美主义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才,所以教育方式真的很重要,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更加优秀,那以上几点必须牢记并且做到哦,给孩子一个最完善的教育方式吧,相信你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世界上棒的!

  教育孩子注意的细节问题2

  ① 鼓励他多运动

  陪你的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多运动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舒缓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② 常常拥抱

  轻轻一个拥抱,传达的是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宝宝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③ 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课程。所有的 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唯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想像力无拘无束的发挥,让他们可以悠闲的看蜘蛛织网、研究萤火虫如何发光……以他们自然 的速度去探索他们所好奇的世界。也许,有时你也该放慢你的脚步,抛开你的行程表,跟着孩子的节奏享受生活。

  ④ 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不论是正餐或点心,尽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⑤ 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尽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 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着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 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⑥ 教导他关怀别人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 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 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⑦ 教导他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 被玩伴嘲笑或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1.确认他的问题。2.让他描述他想到的解决方式。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4.决定让他自 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⑧ 放弃完美主义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 东西摆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参一脚,急着帮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 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想像10年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吗?”如果答案是No,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

  ⑨ 激发他内在的艺术天份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扎特效应”,但是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 拿着画笔涂鸦,其实都是孩子在抒发他内在世界、表达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⑩ 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动跟警卫伯 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 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教育孩子注意的细节问题3

  一、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是人生的第一课,也是最基本的课程,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括饮食、起居、排便、卫生等习惯,做到按时睡眠、起床、安静睡眠并有正确的睡姿,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饭前便后正确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当为孩子立规矩,如:玩具玩完后必须放回原处,逐渐养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和爱清洁,讲卫生,有条理的好习惯。

  二、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礼貌看起来是种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它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举止,见人要热情打招呼,别人问话要先学会倾听,并有礼貌地回答。

  三、良好的道德习惯:

  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幼儿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积极追求美好的事物,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具有高度责任感,将来才能成为社会上成熟可敬的人。它包括各种行为规则,尊敬关爱长辈,不随地大小便、不损坏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财务,遵守交通规则,能换位思考、团结友爱等等。

  四、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与幼儿的成材直接相关。学习好的孩子学习习惯都比较好,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多数并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良好的思维习惯:

  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孩子从正确的角度和方面思考问题,有助于孩子能力的锻炼、知识的获取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解决问题。如:感觉接触了解新鲜事物,善于观察,勤于动脑,遇到问题能独立思考和解决,特别是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六、良好的劳动习惯:

  培养孩子爱惜劳动成果,孩子劳动不是为了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而是为了培养初步的劳动习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要求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学着铺床叠被等,另外帮家长干些家务活,如:帮助摆碗筷、擦桌、扫地、倒垃圾等等。

猜你感兴趣:

1.用细节教育孩子方法

2.培养孩子自信心要注意哪些细节

3.怎样教育孩子细心

4.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3篇

5.教育孩子心得体会范文3篇

6.教育孩子的最好方

4-5岁正确的育儿方法有哪些



  4-5岁学龄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正确的育儿方法能让他更好地成长,那么你对4-5岁育儿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4-5岁育儿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4-5岁育儿知识

  第一、从爱好出发为自己喜欢的事物工作就可以忘记时空、忘记时间。家长可以积极发掘宝宝爱好,鼓励宝宝专心投入到爱好当中。一种有益的兴趣会陪伴孩子的一生,带给他无穷的乐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文化研究小组负责人米哈里提到,如果人从小就体会过为兴趣而忘我的滋味,就会感到快乐,并一直主动寻找这种乐趣。因此,让孩子从爱好出发,如让喜欢解数学题的孩子多做有挑战性的问题,能激发他们的忘我精神和征服欲。久而久之,他们便会主动去体味这种感觉了。

  第二、鼓励孩子尝试对于宝宝的每一次尝试,每一次努力家长都要注意多鼓励,不论尝试的结果如何。鼓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有助于孩子专心投入某项活动中。例如,儿子嚷着买玩具飞机,我说,不如爸爸教你折个纸飞机吧?儿子欣然同意。我边折边给他讲解,折好后儿子非常高兴,自己也想尝试折纸飞机。第一次折出的根本不像飞机,但我还是鼓励他,说:“比爸爸第一次折的好多了。”听到我的表扬,他的兴趣更浓了,一连折了好几个飞机,慢慢地越折越好。

  第三、多鼓励,少惩罚正面强化教育总比做错事后批评惩罚效果要好。不少数据证明,鼓励可以促进宝宝专心学习、保持良好习惯的最有效的措施。孩子的言语和行为受到成人的赞扬,便会成为一种动力,成为他们今后自觉的行动。处罚孩子会带来不少消极情绪,也会使孩子和父母对立,并且大大地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阻碍他们求知欲的发展。

  第四、亲子阅读四岁孩子年龄还小,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不喜欢埋头到书本当中。这个时候如果有家长陪同阅读,生动描绘童话书以及历史故事,就会让宝宝对阅读产生兴趣。儿子原本也不爱看书,每次买了新书给他,他都只看几眼就扔到旁边。后来我改变了策略,和他一起阅读,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描绘书中故事,有时还编一些琅琅上口的儿歌来复述。坚持一段时间后,儿子慢慢地对书本阅读有了兴趣,喜欢找我一起看书,劲头也越来越大。

 

  第五、创造多角度的学习途径幼儿园并非只是预先学习古诗宋词数学英语这么简单,还是宝宝学习社会规则、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宝宝的不同性格与行为、思维角度、习惯等等方面,都是以后孩子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条件,这些因素决定了孩子以后发展的可塑性和持久性。家长不妨多带孩子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为孩子创造更多学习的空间。譬如,到外面碰到熟人时,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到别人家做客时,学习与其他小朋友相处;在超市购物后,可让孩子自己排队付钱,学习遵守公共秩序等等。从日常身边的小事开始,多角度、多层面地拓展孩子学习的宽度与广度。

  4-5岁宝宝生活技能的培养

  学会自行上厕所

  4、5岁儿一般都能自己上厕所大小便了。但是,偶尔因一心扑在玩上,也会尿在裤子上。碰到这种情况,不要过分责骂,而是应该对孩子鼓励鼓励,比如“下次可千万不要这样啦”等等即可。

  在这个时期必须教育孩子养成便后洗手的好习惯。要让孩子记牢,便后必须洗手,不可忘记。女孩则要养成小便后用卫生纸的习惯。

  外出或上幼儿园以前,要让孩子去厕所排便。在游玩或干活以前养成解手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

  养成准时睡觉

  4、5岁的孩子已经知道什么时候睡觉。但是,往往到了睡觉的时候还想玩或看电视等,磨磨蹭蹭地不肯上床,并且装出一点都不困的样子。碰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偶尔一、二次没关系而开绿灯。即使孩子不困,到时也得上床睡觉。孩子睡不着切不可责怪,而应该字旁边和他讲讲话,让他安静下来早点入睡。

  另外,要让孩子养成睡觉以前刷牙、排便、自己换睡衣的习惯。

  懂得自行脱衣服

  4岁的孩子几乎都能自己脱衣穿衣。如若还不会自己料理,那大概是因为还没有掌握诀窍之故吧。遇到这种情况,爸爸妈妈就应该好好教教。一般到了这个年龄。都能辨别手套和鞋子的左右,不会穿错,有的孩子还能自己穿长筒袜子。

  这个时期教育孩子的重要内容是,脱下来的衣服应该放整齐,不可乱丢、乱扔。其次是要知道冷热,冷了要自己能加衣服,热了就要脱掉些。

  4-5岁孩子被别人嘲笑的处理方法

  1、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

  认真地听孩子讲述事情的整个过程,是你给他提供帮助的重要前提。听完孩子的诉说,你可以说:“这样肯定让你感到非常难受。”这时,父母不要做任何判断,先直接把孩子的感受说出来,这样可以让孩子感觉找到了心理依托,就会很信任你。

  2、和孩子商讨对策

  接着,你可以开导你的孩子,比方说:“我记得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也被别的小朋友说过。”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被别人戏弄、嘲笑是非常孤单的事情,当听说你小时候也有过同样的经历,会让他觉得自己不那么孤立,同时他也会愿意继续听你说下去。

  这时,千万不要认为你已经可以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了,你应该鼓励孩子自己解决,“我们该怎么办呢?”因为在孩子自己成功地解决问题时他才会有成就感,这能帮助他树立起一种自信心。

  3、给孩子心理支持

  或者你也可以站在戏弄者的角度,通过某种方式告诉孩子:“孩子,也许你很难相信,其实那些小朋友也有不开心的时候。”为什么要这么和孩子说呢?因为这可以使孩子认识到那些孩子自身也是有缺陷的,他们并不是那么可怕,他们也有伤心难过的时候。

  4、细心观察了解孩子

  最后,你可以问:“孩子,你需要妈妈为你做什么呢?”孩子也许需要,也许不需要,因为他们可能会觉得家长的介入会把事情弄得很复杂。但是作为一种选择来提供,这是很重要的。

  一些孩子对于别人的玩笑过于敏感,如何与你的孩子沟通取决于你对孩子的了解程度。你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你的孩子是不是特别敏感?他们经常会自己嘲笑自己吗?这样的事情以前发生过吗?他与大多数的孩子相处得怎么样?

下一页更多有关“4-5岁育儿知识”的内容

80后家长怎么教育孩子



  越来越多的80后开始为人父母,伴随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80后家长受教育程度高,可是个人的独立能力还不足,那么这一年代的家长该如何教育孩子?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80后家长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希望对您有帮助。

  80后家长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一

  “80后”养育孩子最大的问题,仍是他们还没有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80后”或许比上一代更优秀,但他们本身处在被娇惯、被包办代替的环境中长大,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锻炼还不够,人的社会化还有所不足。

  这一点虽不会得到所有“80后”的认同。但由祖父母参与养育孩子已是普遍现实。这包括两种情况:有的是完全交给老人,有的是白天交给老人。董进宇博士说过,当然,白天交给老人带的父母有不得已的苦衷,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越来越远的上班路程让他们不可能像父辈那样把孩子带在身边或是上单位的保育园。

  的确,现在的年轻父母工作都忙,让老人或保姆带孩子不是不可以,但白天老人带,晚上一定要自己带,或者双休日自己带,一定不能放弃。12岁以前都不要让孩子寄宿,12岁以前是孩子与父母建立依恋情感的最佳时期。平时很少见面的父母未来一定有麻烦在后面等着他。

  当然,“80后”做父母也有独特优势:这一代人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人,他们具有现代意识,自由开放,拥抱新媒体,容易接受新思潮、新观念、新方法。他们也更习惯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获取知识包括育儿知识。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各种网络论坛里都能看到的诸如“你不可不知的十大育儿误区”“家长必看孩子的十大成长敏感期”等等这样的文章。

  但碎片化的信息有时也难免鱼龙混杂,有的信息为了吸引眼球故意做成这样的题目,有些教育理念和方法未必可取。

  比如,有人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不管孩子”,而人类的繁衍规律是一代代人总要把自己的经验传给下一代,不管孩子肯定不行。

  比如,有的人认为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对孩子的错误言行不予制止,反而认为过早地约束孩子会让孩子的未来性格形成有缺憾。董进宇博士说到,于是经常看到孩子对大人大吼大叫,与其他孩子玩耍时不懂分享,而父母站在一旁,只要不是自己的孩子受委屈,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而这种心态的父母在“80后”中比前几代父母更为突出。不难见到有父母这样教育孩子:“他打你,你就打他”“他抢你的玩具,你不会抢回来吗”等等这样对孩子的教育言论。

  这与“80后”的权利意识有关。中国以改革开放划界,改革开放前“60后”“70后”与父母的差别并不大,但“80后”“90后”与父辈的差异就显现出来,他们享有的物质条件和文化环境前几代人无可比拟,他们更注重自我、个性张扬,他们说“我”多于“我们”。

  事实上,儿童3岁以前没法与人合作,但3岁后与别人交流的能力开始发展。对于抢东西一类的自发行为,理性的做法是教孩子如何商量着解决。董进宇博士说过,你会发现,最开始说“咱们商量商量”这样的孩子社会化能力更高,将来的成长前景更好。而父母的简单教育,在涉及孩子利益上寸土必争,比如为幼儿园的磕磕碰碰跟老师吵架、跟幼儿园打官司,看似赢了,实则让孩子变得唯我独尊,对孩子的伤害更大,这些都反映的是父母的短视。

  现在美、欧、日都在反思,过度严厉的教育不好,而过度宽松同样对孩子不好。其实对2~4岁的孩子,父母要敢于说“不!”打人、骂人、不讲卫生等道德、规范不允许的事情要坚决不允许。如果这个时候没有管好孩子,父母一退再退,到10岁进入青春期就很难教育了。

  80后家长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二

  越来越多的90后开始为人父母,伴随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的家长如何教育好下一代?

  1、亲子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爸爸妈妈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和伙伴,亲子关系会直接影响到幼儿性格发展和品质的形成,因此爸爸妈妈要抽出更多时间与孩子呆在一起,才能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爱。

  2、情商教育,培养群体意识

  教会孩子如何与人相处,家长可多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把自己的玩具、图书与小伙伴们一起玩,建立自己的小小社交圈,克服独生子女的孤独感。与同龄伙伴交往,会使孩子互相学习、受益良多!

  3、多元教育,培养动手能力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幼儿自身的成长情况来进行教育,关注孩子的生活能力。

  80后家长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三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构成了教育的系统工程。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它们虽然不能截然分开,但由于各自的教育特点不同,因而有着不同的育人功能和不同的教育地位。有人把教育比喻成种树,家庭教育是培根,学校教育是开花结果,社会教育是气候(阳光、水分和空气),这个比喻比较恰当。现在人们共同的认识是: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补充。

  人的成长是个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不断接受教育和学习的过程。孩子生下来后至学龄前接受的教育,主要来自家庭。即使孩子以后上了小学、中学,接受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仍是不可缺少的。

  家庭的早期教育是孩子性格塑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心理学研究指出,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集中在学龄前期。这一时期,人的智力、个性,、品德等心理的发展不仅迅速,而且是不可逆转,即不可补救的。如果孩子在这一时期受到良好的教育,孩子的心理就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如果孩子在这一时期缺乏基本的教育,孩子的心理必然出现重大的缺陷。孩子最初几年所受的家庭教育,是他一生所受教育的基础。

  一个孩子成了好人,成了有用之才,社会受益,集体受益,邻里受益,但活得最充实、受益最大的,还是他的父母和他自己。

  一个孩子成了坏人,社会受害,集体受害,邻里受害,但受害最重的,还是坏人自身和他的父母。

  孩子的心灵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能得到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得到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得到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教事关重大,为人父母者,责无旁贷,应努力营造好每个家庭,使之成为孩子茁壮成长的乐园。


80后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相关文章:

1.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2.家长们应该怎么教育孩子尊老爱幼

3.一年级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5篇

4.教育子女心得文章

5.教育孩子经典语录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