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史上破坏力最大的台风(世界上破坏力最大的台风排行有哪些)

由网友()分享简介:2017年史上破坏力最大的台风



  台风,对我国东南海沿岸地区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对于一些超级台风,甚至对有些地区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2017年的最大台风又会是哪个?现...

2017年史上破坏力最大的台风



  台风,对我国东南海沿岸地区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对于一些超级台风,甚至对有些地区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2017年的最大台风又会是哪个?现在就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普及一下。

  2017年最大台风

  今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昨天连跳三级,发展为超强台风。今天早晨5点其中心位于我国台湾花莲东南方约6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19.7度、东经125.2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以上(6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05百帕,七级风圈半径250-30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120公里,十二级风圈半径80公里。

  预计,“莫兰蒂”将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维持,逐渐向台湾东部沿海靠近,14日白天掠过台湾东南部后强度逐渐减弱,并趋向闽粤沿海,并可能于15日凌晨到上午在福建漳浦到广东汕尾一带沿海登陆(42-50m/s,14-15级,强台风级)。登陆后,“莫兰蒂”将转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将于16日早晨前后进入江西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

  而受台风“莫兰蒂”和南海热带低压的影响,中央气象台预计13日至15日,台湾以东洋面、南海中北部海面及台湾东部和南部、福建沿海、广东沿海、海南等地将有较大风雨天气。14至15日,福建东部沿海和南部、广东东部、浙江东南部、江西东南部、江苏中南部、台湾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局地有特大暴雨(250~450毫米)。

  史上破坏力最大的台风

  台风南希

  1961年9月12日,台风南希形成于西北太平洋地区。据测量,当其风速达每小时343千米,威力相当于5级超强台风。

  由于距离久远,如今都认为那次测量过高。而已被证实的几场台风,风速达每小时306千米,可算作史上第二强。南希破坏范围广,波及日本及美国关岛,死亡人数达191。

  台风梅姬

  台风梅姬于2010年10月18日在菲律宾登陆,是有记录以来登陆菲律宾风速最高的台风。梅姬,在韩语中为“鲶鱼”的意思,最强时风速每小时达241千米,据JTWC指标,这一速度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相当于超强台风。热带气旋速度必须达到每小时118千米,才能被称之为台风,而超强台风梅姬造成菲律宾和台湾地区69人死亡。

  台风维拉

  维拉,是史上最致命台风之一,于1959年九月底席卷日本,造成5098人死亡,4万多人受伤。维拉破坏性之大,主要因台风造成名古屋附近伊势湾洪水严重泛滥,与其每小时305千米的强劲风速联系不大。巨浪摧毁了防波堤,庄稼、马路、铁道全都付之一炬,150万居民无家可归,痢疾大范围爆发,坏疽和破伤风也随之而来。此外,维拉带来的这场灾难,促使了日本富士山雷达系统的建立,用以预期未来的重大风暴。

  台风萨拉

  超强台风萨拉,最大风速可达每小时310千米。1959年9月17日,萨拉在韩国南部登陆,狂风暴雨造成6人死亡,并摧毁6000间房屋,农作物损失达数百万美元。

  整个韩国,泛滥的洪水与巨浪造成669人死亡,782126人无家可归;此外,洪灾还造成日本死亡24人,数千座房屋无一完好。

  台风佛利斯特

  1983年9月,超强台风佛利斯特在西太平洋形成发展,这是有记录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热带气旋,气压以24小时为周期每次下降100毫巴。

  这一热带风暴在当年9月28日袭击日本,最大风速达每小时137千米,整个日本降雨量高达48.3厘米,毁坏46000间房屋。这场风暴总共造成伤亡21人,损坏程度为中等。

  台风约翰

  台风约翰,是持续最久、波及范围最广的热带气旋,形成于厄尔尼诺现象猛烈的1991到1994年间,威力最强时相当于5级飓风。

  约翰活动期间,从东太平洋到西太平席卷了13280千米,然后返回中部太平洋地区,共持续31天。因为同时活跃于东西太平洋两个地区,因此约翰既是飓风,也被称为台风。由于大部分时间它都停留于洋面,因此对夏威夷岛造成的损害不大。

  台风诺拉

  诺拉的风眼可达30℃,胜于任何热带气旋。当风速达298千米每小时,它就形成超强台风。1973年10月10日,诺拉在抵达中国东南地区时减弱,但也造成18人死亡,损失超过200万美元。

  台风泰培

  1979年10月12日,泰培形成于西北太平洋,是有记录以来最猛烈的热带气旋,风暴直径为2220千米,几乎等于美国大陆的一半长度。

  据测量,风暴中部气压为870毫巴,表层风速为每小时190英里,共造成日本与美国关岛86人死亡。泰培也属严密监控的热带气旋,美国空军曾进去执行过60次任务。泰培带来的灾难十分深重,且威力仍在继续,最近一次是在1989年。


看过“史上破坏力最大的台风”的人还看了:

1.世界上破坏力最大的台风

2.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排名

3.世界历史最强的台风

4.史上最强破坏力病毒排行榜

5.世界上最大的台风 海燕

6.世界上最大台风排名

世界上破坏力最大的台风排行有哪些



  台风在沿海地区春秋季节很常见。同时台风的杀伤力也是最大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上破坏力最大的台风排行,希望你们喜欢。

  世界上破坏力最大的台风排行一:南希

  1961年9月12日,台风南希形成于西北太平洋地区。据测量,当其风速达每小时343千米,威力相当于5级超强台风。

  由于距离久远,如今都认为那次测量过高。而已被证实的几场台风,风速达每小时306千米,可算作史上第二强。南希破坏范围广,波及日本及美国关岛,死亡人数达191。

  世界上破坏力最大的台风排行二:梅姬

  台风梅姬于去年10月18日在菲律宾登陆,是有记录以来登陆菲律宾风速最高的台风。梅姬,在韩语中为“鲶鱼”的意思,最强时风速每小时达241千米,据JTWC指标,这一速度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相当于超强台风。热带气旋速度必须达到每小时118千米,才能被称之为台风,超强台风.梅姬造成菲律宾和台湾地区69人死亡。

  世界上破坏力最大的台风排行三:维拉

  维拉,是史上最致命台风之一,于1959年九月底席卷日本,造成5098人死亡,4万多人受伤。维拉破坏性之大,主要因台风造成名古屋附近伊势湾洪水严重泛滥,与其每小时305千米的强劲风速联系不大。巨浪摧毁了防波堤,庄稼、马路、铁道全都付之一炬,150万居民无家可归,痢疾大范围爆发,坏疽和破伤风也随之而来。此外,维拉带来的这场灾难,促使了日本富士山雷达系统的建立,用以预期未来的重大风暴。

  世界上破坏力最大的台风排行四:萨拉

  超强台风萨拉,最大风速可达每小时310千米。1959年9月17日,萨拉在韩国南部登陆,狂风暴雨造成6人死亡,并摧毁6000间房屋,农作物损失达数百万美元。

  整个韩国,泛滥的洪水与巨浪造成669人死亡,782126人无家可归;此外,洪灾还造成日本死亡24人,数千座房屋无一完好。

  世界上破坏力最大的台风排行五:佛利斯特

  1983年9月,超强台风佛利斯特在西太平洋形成发展,这是有记录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热带气旋,气压以24小时为周期每次下降100毫巴。

  这一热带风暴在当年9月28日袭击日本,最大风速达每小时137千米,整个日本降雨量高达48.3厘米,毁坏46000间房屋。这场风暴总共造成伤亡21人,损坏程度为中等。

  世界上破坏力最大的台风排行六:约翰

  台风约翰,是持续最久、波及范围最广的热带气旋,形成于厄尔尼诺现象猛烈的1991到1994年间,威力最强时相当于5级飓风。

  约翰活动期间,从东太平洋到西太平席卷了13280千米,然后返回中部太平洋地区,共持续31天。因为同时活跃于东西太平洋两个地区,因此约翰既是飓风,也被称为台风。由于大部分时间它都停留于洋面,因此对夏威夷岛造成的损害不大。

  世界上破坏力最大的台风排行七:诺拉

  诺拉的风眼可达30℃,胜于任何热带气旋。当风速达298千米每小时,它就形成超强台风。1973年10月10日,诺拉在抵达中国东南地区时减弱,但也造成18人死亡,损失超过200万美元。

  世界上破坏力最大的台风排行八:泰培

  1979年10月12日,泰培形成于西北太平洋,是有记录以来最猛烈的热带气旋,风暴直径为2220千米,几乎等于美国大陆的一半长度。

  据测量,风暴中部气压为870毫巴,表层风速为每小时190英里,共造成日本与美国关岛86人死亡。泰培也属严密监控的热带气旋,美国空军曾进去执行过60次任务。泰培带来的灾难十分深重,且威力仍在继续,最近一次是在1989年。

  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但有时也能起到消除干旱的有益作用。其危害性主要是大风 暴雨 风暴潮。


猜你喜欢:

1.世界上生存时间最长的台风

2.台风安全小常识

3.台风灾害知识

4.台风安全防范知识科普

5.世界上最大的台风

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排名情况是什么



  世界最大台风你记得几个,台风的破坏力不容小嘘。以下是小编总结出来的近年来世界上最大台风的前十排名,希望能帮助你。

  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排名

  top1:台风美萨克

  2015年第4号台风美莎克在3月31日晚8点到4月1日早上8点,风力达到17级以上,风速65米/秒。台风美莎克是1949年以来,3月份的最强台风,堪称历史“风王”。

  top2:台风洛克

  2011年9月21日,第15号台风洛克在日本上空登陆,从这张日本MTSAT-1R 0430Z卫星图可以看出(来源:JMA/NOAA)。台风洛克是日本本月来遭受的第二场台风,根据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其规模相当于四级。截至9月22日,已造成11人死亡。

  top3:台风南希

  1961年9月12日,台风南希形成于西北太平洋地区。据测量,当其风速达每小时343千米,威力相当于5级超强台风。由于距离久远,如今都认为那次测量过高。而已被证实的几场台风,风速达每小时306千米,可算作史上第二强。南希破坏范围广,波及日本及美国关岛,死亡人数达191。

  top4:台风梅姬

  台风梅姬于2010年10月18日在菲律宾登陆,是有记录以来登陆菲律宾风速最高的台风。梅姬,在韩语中为“鲶鱼”的意思,最强时风速每小时达241千米,据JTWC指标,这一速度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相当于超强台风。热带气旋速度必须达到每小时118千米,才能被称之为台风,而超强台风梅姬造成菲律宾和台湾地区69人死亡。

  top5:台风维拉

  维拉,是史上最致命台风之一,于1959年九月底席卷日本,造成5098人死亡,4万多人受伤。维拉破坏性之大,主要因台风造成名古屋附近伊势湾洪水严重泛滥,与其每小时305千米的强劲风速联系不大。巨浪摧毁了防波堤,庄稼、马路、铁道全都付之一炬,150万居民无家可归,痢疾大范围爆发,坏疽和破伤风也随之而来。此外,维拉带来的这场灾难,促使了日本富士山雷达系统的建立,用以预期未来的重大风暴。

  top6:台风萨拉

  超强台风萨拉,最大风速可达每小时310千米。1959年9月17日,萨拉在韩国南部登陆,狂风暴雨造成6人死亡,并摧毁6000间房屋,农作物损失达数百万美元。整个韩国,泛滥的洪水与巨浪造成669人死亡,782126人无家可归;此外,洪灾还造成日本死亡24人,数千座房屋无一完好。

  top7:台风佛利斯特

  1983年9月,超强台风佛利斯特在西太平洋形成发展,这是有记录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热带气旋,气压以24小时为周期每次下降100毫巴。 这一热带风暴在当年9月28日袭击日本,最大风速达每小时137千米,整个日本降雨量高达48.3厘米,毁坏46000间房屋。这场风暴总共造成伤亡21人,损坏程度为中等。

  top8:台风约翰

  台风约翰,是持续最久、波及范围最广的热带气旋,形成于厄尔尼诺现象猛烈的1991到1994年间,威力最强时相当于5级飓风。约翰活动期间,从东太平洋到西太平席卷了13280千米,然后返回中部太平洋地区,共持续31天。因为同时活跃于东西太平洋两个地区,因此约翰既是飓风,也被称为台风。由于大部分时间它都停留于洋面,因此对夏威夷岛造成的损害不大。

  top9:台风诺拉

  诺拉的风眼可达30℃,胜于任何热带气旋。当风速达298千米每小时,它就形成超强台风。1973年10月10日,诺拉在抵达中国东南地区时减弱,但也造成18人死亡,损失超过200万美元。

  top10:台风泰培

  1979年10月12日,泰培形成于西北太平洋,是有记录以来最猛烈的热带气旋,风暴直径为2220千米,几乎等于美国大陆的一半长度。据测量,风暴中部气压为870毫巴,表层风速为每小时190英里,共造成日本与美国关岛86人死亡。泰培也属严密监控的热带气旋,美国空军曾进去执行过60次任务。泰培带来的灾难十分深重,且威力仍在继续,最近一次是在1989年。

  十大最具破坏力的飓风

  1.1970年波拉飓风

  有史以来最致命的热带气旋是1970年的波拉飓风,1970年11月12日它袭击了东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西孟加拉邦。虽然确切的死亡人数未知,据估计有30至50人在这场风波中丧生,使它成为近代历史上最惨重的一次自然灾害。这个气旋非常大,相当于3类飓风。这场风暴几乎完全卷袭了恒河三角洲的低洼岛屿。

  2.1975年妮娜台风

  超强台风妮娜不像其他寻常台风那样,伴随着一声巨响,突然登陆中国,并迅速摧毁了板桥水库。板桥大坝崩溃导致大洪水,它激发了一系列的大坝倒塌,极大地显示了妮娜台风所造成的威力。

  3.飓风肯纳

  5级飓风肯纳是太平洋第三激烈的飓风,不断袭击墨西哥的西海岸。 2002年10月25日它登陆圣布拉斯的纳亚里特。每小时风力达140英里,海浪可以达到16英尺,它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1亿美元。

  4.飓风宝莲

  在墨西哥登陆的最具破坏性的太平洋飓风中,宝莲是最致命的。宝莲所带来的暴雨在墨西哥最贫困的乡村阿卡普尔科造成灾难性的滑坡,造成大约250至400人死亡,300,000人无家可归。宝莲飓风所造成的损失超过了750亿美元。

  5.飓风伊尼基

  当人们想到夏威夷,人们一般联想到冲浪和悠闲时光。然而,1992年9月,飓风伊尼基达到CAT4级,风眼在考艾岛通过。夏威夷对飓风伊尼基的处理非常好。杂货店提供免费食物给需要它的任何人,大部分人依然坚持支付。虽然在风暴过后有一些抢劫,但数量非常有限。令人惊讶的是,仍有6人死亡。这次损害总额超过18亿美元。

  6.1900年的加尔维斯敦飓风

  这一年是1900年,地方是得克萨斯州的加尔维斯顿。9月4日政府发布警告,一个大的热带风暴刚刚通过了古巴和整个墨西哥湾的西部地区,正在向本地区靠近。加尔维斯顿只有约9英尺海拔,而每小时风速达135英里的4类飓风加尔维斯顿飓风登陆带来了15英尺高的风暴。浪涌是如此强大,它洗劫了整个岛屿,捣毁了基金会的建筑物,3600??间房屋被摧毁。加尔维斯顿飓风是美国有史以来最??惨重的自然灾害,超过6000人为此丧生。总损失超过2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500万美元。

  7.飓风艾克

  艾克飓风是最具破坏性的飓风之一,它使美国损失24亿美元,使古巴损失7.3亿美元,使巴哈马群岛损失200万美元,使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损失5亿美元,损失金额总额为32亿美元。艾克飓风导致至少195人死亡,摧毁了从海地到加尔维斯顿之间的许多房屋。

  8.1780年大飓风

  大西洋飓风记录显示这场风暴几乎摧毁了波多黎各、多米尼加共和国、小安的列斯群岛、百慕大和佛罗里达州。虽然总的损害是未知,死亡人数远远超过22000人。

  9.安德鲁飓风

  安德鲁飓风是唯一命名的飓风,它给整个西北巴哈马、佛罗里达州南部和西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造成严重破坏。安德鲁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5亿美元,但根据其他一些消息来源,这个数字接近34亿美元。安德鲁飓风直接导致26人死亡、间接导致39人死亡。

  10.卡特里娜飓风

  卡特里娜飓风对新奥尔良人来说记忆犹新,它是美国历史上损失最惨重和最致命的飓风。卡特里娜在路易斯安那州税引发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80亿美元,1836人丧生,705人仍下落不明。有关卡特里娜飓风灾难的最使人愤怒的事情是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或任何其他政府机构都不向民众提供支持和救援服务。无法无天的警察射杀无辜的平民,并在干旱地区挨家挨户上门没收枪支。卡特里娜飓风的残余影响在新奥尔良仍有明显留存,这个城市仍然在为重建城市而努力。

  最大的台风排行榜

  1960年飓风Donna 北大西洋 140kts,中心气压930hPa;

  1961年台风Nancy,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85kts,中心气压882hpa;

  1962年台风Karen,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60kts,中心气压900hPa;

  1963年台风Judy,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50kts,中心气压920hPa;

  1964年台风Sally,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70kts,中心气压895hPa;

  1965年台风Bess,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50kts,中心气压900hPa;

  1966年台风Kit,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70kts,中心气压880hPa;

  1967年台风Carla,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60kts,中心气压900hPa;

  1968年台风Agnes,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50kts,中心气压900hPa;

  1969 飓风Camille 北大西洋 165kts,中心气压905hPa;

  1970年台风Hope,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50kts,中心气压900hPa;

  1971年台风Irma,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55kts,中心气压884hPa;

  1972年台风Rita,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45kts,中心气压910hPa;

  1973年台风Nora,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60kts,中心气压877hPa;

  1974 飓风Carmen 北大西洋 130kts,中心气压928hPa;

  1975年台风June,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60kts,中心气压875hPa;

  1976年台风Louise,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40kts,中心气压895hPa;

  1977 飓风Anita 北大西洋 150kts,中心气压926hPa;

  1978年台风Rita,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50kts,中心气压880hPa;

  1979年台风Tip,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65kts,中心气压870hPa;

  1980 飓风Allen 北大西洋 165kts,中心气压899hPa;

  1981年台风Elsie,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50kts,中心气压895hPa;

  1982年台风Mac,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40kts,中心气压895hPa;

  1983年台风Forrest,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50kts,中心气压885hPa;

  1984年台风Vanessa,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55kts,中心气压880hPa;

  1985年台风Dot,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50kts,中心气压895hPa;

  1986年台风Peggy,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40kts,中心气压900hPa;

  1987年台风Nina,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45kts,中心气压930hPa;

  1988 飓风Gilbert 北大西洋 160kts,中心气压888hPa;

  1989 热带气旋Orson 南半球 140kts,中心气压905hPa;

  1990年台风Mike,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50kts,中心气压915hPa;

  1991年台风Yuri,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50kts,中心气压895hPa;

  1992年台风Gay,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60kts,中心气压900hPa;

  1993年台风Ed,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40kts,中心气压915hPa;

  1994 飓风John 东北太平洋 150kts,中心气压929hPa;

  1995年台风Angela,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55kts,中心气压910hPa;

  1996年台风Herb,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40kts,中心气压925hPa;

  1997 飓风Linda 东北太平洋 160kts,中心气压902hPa;

  1998年台风Zeb,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55kts,中心气压900hPa;

  1999 热带气旋05B 北印度洋 140kts,中心气压912hPa;

  2000年台风达维,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55kts,中心气压930hPa;

  2001年台风法茜,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55kts,中心气压915hPa;

  2002 热带气旋Zoe 南半球 155kts,中心气压890hPa;

  2003年台风鸣蝉,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50kts,中心气压910hPa;

  2004年台风暹芭,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55kts,中心气压910hPa;

  2005 飓风Wilma 北大西洋 160kts,中心气压882hPa;

  2006 热带气旋Monica 南半球 155kts,中心气压916hPa;

  2007 飓风Dean 北大西洋 150kts,中心气压905hPa;

  2008年台风蔷薇,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45kts,中心气压905hPa;

  2009年台风妮妲,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55kts,中心气压905hPa;

  2010年台风鮎鱼,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60kts,中心气压885hPa;

  2011年台风桑达,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40kts,中心气压920hPa;

  2012年台风三巴,生成地西北太平洋,风速155kts,中心气压900hPa;

  2013年台风海燕,西北太平洋,315km/h (170kt) ,895百帕;

  201409号台风威马逊,17级以上,风速72m/s,每秒72米,中心气压881.2百帕。

  201614号台风莫兰蒂,17级,风速70m/s,中心气压945百帕


看过“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排名”的人还看了:

1.全世界历史上最大台风

2.世界历史最强的台风

3.世界上最小的台风

4.世界上最长的潜艇

5.世界上生存时间最长的台风

6.1982年登陆中国最大台风

世界历史最强的台风是什么



  台风带给大家的只有危害,一场大的台风能顷刻间夺去数万人的生命,但台风是自然界产生的一种灾害,也是无法避免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历史最强的台风,希望你们喜欢。


  >>>更多生活百科知识欢迎点击下方↓↓↓

  ❥(^_-)广州市著名购中心

  ❥(^_-)世界十大顶级机场排

  ❥(^_-)全国最长的跨海大桥排

  ❥(^_-)世界十大汽车制造商排行榜


  世界历史最强的台风一:台风洛克

  2011年9月21日,第15号台风洛克在日本上空登陆,从这张日本MTSAT-1R 0430Z卫星图可以看出(来源:JMA/NOAA)。台风洛克是日本本月来遭受的第二场台风,根据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其规模相当于四级。截至9月22日,已造成11人死亡。

  世界历史最强的台风二:台风南希

  1961年9月12日,台风南希形成于西北太平洋地区。据测量,当其风速达每小时343千米,威力相当于5级超强台风。由于距离久远,如今都认为那次测量过高。而已被证实的几场台风,风速达每小时306千米,可算作史上第二强。南希破坏范围广,波及日本及美国关岛,死亡人数达191。

  世界历史最强的台风三:台风梅姬

  台风梅姬于2010年10月18日在菲律宾登陆,是有记录以来登陆菲律宾风速最高的台风。梅姬,在韩语中为“鲶鱼”的意思,最强时风速每小时达241千米,据JTWC指标,这一速度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相当于超强台风。热带气旋速度必须达到每小时118千米,才能被称之为台风,而超强台风梅姬造成菲律宾和台湾地区69人死亡。

  世界历史最强的台风四:台风维拉

  维拉,是史上最致命台风之一,于1959年九月底席卷日本,造成5098人死亡,4万多人受伤。维拉破坏性之大,主要因台风造成名古屋附近伊势湾洪水严重泛滥,与其每小时305千米的强劲风速联系不大。巨浪摧毁了防波堤,庄稼、马路、铁道全都付之一炬,150万居民无家可归,痢疾大范围爆发,坏疽和破伤风也随之而来。此外,维拉带来的这场灾难,促使了日本富士山雷达系统的建立,用以预期未来的重大风暴。

  世界历史最强的台风五:台风萨拉

  超强台风萨拉,最大风速可达每小时310千米。1959年9月17日,萨拉在韩国南部登陆,狂风暴雨造成6人死亡,并摧毁6000间房屋,农作物损失达数百万美元。整个韩国,泛滥的洪水与巨浪造成669人死亡,782126人无家可归;此外,洪灾还造成日本死亡24人,数千座房屋无一完好。

  世界历史最强的台风六:台风佛利斯特

  1983年9月,超强台风佛利斯特在西太平洋形成发展,这是有记录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热带气旋,气压以24小时为周期每次下降100毫巴。 这一热带风暴在当年9月28日袭击日本,最大风速达每小时137千米,整个日本降雨量高达48.3厘米,毁坏46000间房屋。这场风暴总共造成伤亡21人,损坏程度为中等。

  世界历史最强的台风七:台风约翰

  台风约翰,是持续最久、波及范围最广的热带气旋,形成于厄尔尼诺现象猛烈的1991到1994年间,威力最强时相当于5级飓风。约翰活动期间,从东太平洋到西太平席卷了13280千米,然后返回中部太平洋地区,共持续31天。因为同时活跃于东西太平洋两个地区,因此约翰既是飓风,也被称为台风。由于大部分时间它都停留于洋面,因此对夏威夷岛造成的损害不大。

  世界历史最强的台风八:台风诺拉

  诺拉的风眼可达30℃,胜于任何热带气旋。当风速达298千米每小时,它就形成超强台风。1973年10月10日,诺拉在抵达中国东南地区时减弱,但也造成18人死亡,损失超过200万美元。

  世界历史最强的台风九:台风泰培

  1979年10月12日,泰培形成于西北太平洋,是有记录以来最猛烈的热带气旋,风暴直径为2220千米,几乎等于美国大陆的一半长度。据测量,风暴中部气压为870毫巴,表层风速为每小时190英里,共造成日本与美国关岛86人死亡。泰培也属严密监控的热带气旋,美国空军曾进去执行过60次任务。泰培带来的灾难十分深重,且威力仍在继续,最近一次是在1989年。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台风带来的危害

史上最强破坏力病毒排行榜



  史上破坏力最强十大计算机病毒排名计算机病毒, 破坏力, 排名 随着网络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曾经被人们一手掌控的计算机病毒也逐渐从温驯的小猫成长为噬人的猛虎。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你做出详细的史上破坏了最强的十大病毒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从1986年,“Brain”病毒通过5.25英寸软盘首次大规模感染计算机起,人们与计算机病毒的斗争就从未停止过。如今,整整20年过去了,这场持久的拉锯战却似乎只是开了个头。 美国《Techweb》网站日前评出了20年来,破坏力最大的10种计算机病毒:

  1. CIH (1998年)

  该计算机病毒属于W32家族,感染Windows 95/98中以EXE为后缀的可行性文件。它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可以重写BIOS使之无用(只要计算机的微处理器是Pentium Intel 430TX),其后果是使用户的计算机无法启动,唯一的解决方法是替换系统原有的芯片(chip),该计算机病毒于4月26日发作,它还会破坏计算机硬盘中的所以信息。该计算机病毒不会影响MS/DOS、Windows 3.x和Windows NT操作系统

  CIH可利用所有可能的途径进行传播:软盘、CD-ROM、Internet、FTP下载、电子邮件等。被公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危险、破坏力最强的计算机病毒之一。1998年6月爆发于中国台湾,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2000万-8000万美元的损失。

  2.梅利莎(Melissa,1999年)

  这个病毒专门针对微软的电子邮件服务器和电子邮件收发软件,它隐藏在一个Word97格式的文件里,以附件的方式通过电子邮件传播,善于侵袭装有Word97或Word2000的计算机。它可以攻击Word97的注册器并修改其预防宏病毒的安全设置,使它感染的文件所具有的宏病毒预警功能丧失作用。

  在发现Melissa病毒后短短的数小时内,该病毒即通过因特网在全球传染数百万台计算机和数万台服务器, 因特网在许多地方瘫痪。1999年3月26日爆发,感染了15%-20%的商业PC,给全球带来了3亿-6亿美元的损失。

  3. I love you (2000年)

  2000年5月3日爆发于中国香港,是一个用VBScript编写,可通过E-Mail散布的病毒,而受感染的电脑平台以Win95/98/2000为主。给全球带来100亿-150亿美元的损失。

  4. 红色代码 (Code Red,2001年)

  该病毒能够迅速传播,并造成大范围的访问速度下降甚至阻断。这种病毒一般首先攻击计算机网络的服务器,遭到攻击的服务器会按照病毒的指令向政府网站发送大量数据,最终导致网站瘫痪。其造成的破坏主要是涂改网页,有迹象表明,这种蠕虫有修改文件的能力。2001年7月13日爆发,给全球带来26亿美元损失。

  5. SQL Slammer (2003年)

  该病毒利用SQL SERVER 2000的解析端口1434的缓冲区溢出漏洞对其服务进行攻击。2003年1月25日爆发,全球共有50万台服务器被攻击,但造成但经济损失较小。 6.冲击波(Blaster,2003年)

  该病毒运行时会不停地利用IP扫描技术寻找网络上系统为Win2K或XP的计算机,找到后就利用DCOM RPC缓冲区漏洞攻击该系统,一旦攻击成功,病毒体将会被传送到对方计算机中进行感染,使系统操作异常、不停重启、甚至导致系统崩溃。另外,该病毒还会对微软的一个升级网站进行拒绝服务攻击,导致该网站堵塞,使用户无法通过该网站升级系统。2003年夏爆发,数十万台计算机被感染,给全球造成20亿-100亿美元损失。

  7. 大无极.F(Sobig.F,2003年)

  Sobig.f是一个利用互联网进行传播的病毒,当其程序被执行时,它会将自己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它从被感染电脑中找到的所有邮件地址。在被执行后,Sobig.f病毒将自己以附件的方式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它从被感染电脑中找到的所有邮件地址,它使用自身的SMTP引擎来设置所发出的信息。此蠕虫病毒在被感染系统中的目录为C:WINNTWINPPR32.EXE。2003年8月19日爆发,为此前Sobig变种,给全球带来50亿-100亿美元损失。

  8. 贝革热(Bagle,2004年)

  该病毒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传播,运行后,在系统目录下生成自身的拷贝,修改注册表键值。病毒同时具有后门能力。2004年1月18日爆发,给全球带来数千万美元损失。

  9. MyDoom (2004年)

  MyDoom是一种通过电子邮件附件和P2P网络Kazaa传播的病毒,当用户打开并运行附件内的病毒程序后,病毒就会以用户信箱内的电子邮件地址为目标,伪造邮件的源地址,向外发送大量带有病毒附件的电子邮件,同时在用户主机上留下可以上载并执行任意代码的后门(TCP 3127

  到3198范围内)。2004年1月26日爆发,在高峰时期,导致网络加载时间慢50%以上。

  10. Sasser (2004年)

  该病毒是一个利用微软操作系统的Lsass缓冲区溢出漏洞( MS04-011漏洞信息)进行传播的蠕虫。由于该蠕虫在传播过程中会发起大量的扫描,因此对个人用户使用和网络运行都会造成很大的冲击。2004年4月30日爆发,给全球带来数千万美元损失。

看过“史上最强破坏力病毒排行榜 ”人还看了:
1.电脑病毒CIH历史及破坏力

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海燕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幸好台风能够预报紧急信号,让人们有充分的准备预防。台风来袭时如魔鬼一般放肆的撕扯着整个世界。那么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台风发生在什么时候吗?

  台风海燕(2013年第20号超强台风)

  超强台风海燕(英语:Typhoon Haiyan,国际编号:133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31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Yolanda,当地华语译名:尤兰达)为2013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8个被命名的风暴,为有记录以来西太最强台风。“海燕”一名由中国提供,是指海燕鸟。海燕的强度超2010年台风鲇鱼,成为西北太平洋有纪录以来强度最强的热带气旋。香港天文台最初说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260公里(以10分钟平均风速计算),仅以每小时10公里之差,逊于鲇鱼之每小时270公里;后来更于“2013年11月热带气旋概述”把海燕强度向上修订至每小时275公里,以每小时5公里之差,超了鲇鱼。中国中央气象台评定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270公里(以2分钟平均风速计算),以每小时10公里之差,高于鲇鱼之每小时260公里,后来于2014年6月12日更新台风路径及强度至每小时280公里,以每小时20公里之差,超过鲇鱼[1]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评定海燕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为每小时315公里(以1分钟平均风速计算),高于鲇鱼的每小时295公里,更超越1979年台风泰培之每小时305公里,成为1979年台风泰培后,34年以来首个1分钟平均风速超过每小时300公里的热带气旋。海燕更一度达到德沃夏克分析法中的T.80。若把下表内官方气象部门评定强度综合考虑,海燕巅峰强度超过鲇鱼和泰培(不过气压比泰培高)但与台风帕翠莎打平手。

  台风登陆

  超强台风海燕于2013年11月8日凌晨4点40分在菲律宾中部萨马省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275KM/H(10分钟平均),305KM/H(1分钟平均)最大阵风达379KM/H,手持气压计达到878百帕。如果这些数据得到证实,将会为全球有记录以来的最强登陆台。

  由于海燕以巅峰状态登陆菲律宾,海燕成为全球有记录以来,登陆时风速最高的热带气旋。而其猛烈风力及引起的大规模风暴潮则在菲律宾中部造成毁灭性破坏,官方确认超过6100人死亡,菲国莱特省一名警官估计约1万人罹难,而菲律宾红十字会更表示失踪人数高达25000人。风暴过后1个月,灾区死亡人数仍然持续增加。

  强台风“海燕”的中心2013年11月10日上午8点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南偏东方大约155公里的南海中西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2米/秒)。

  2013年11月11日海燕”于早晨5时在越南广宁省下龙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 (40米/秒)。上午9时进入广西境内。

  据广西民政厅救灾处介绍,截至11日14时30分统计,受灾地区有北海市海城、银海,防城港市上思、东兴、防城,崇左市凭祥,南宁市江南、上林等4市8县(市、区),灾害合计造成2.89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802人,因灾死亡1人(溺水,海城区涠洲镇);倒塌房屋3户7间,严重损坏房屋4户6间,一般损坏房屋28户40间;直接经济损失710.4万元。

  另外,据广西气象台11日介绍,受“海燕”和冷空气影响,10日8时至11日9时,广西南部出现暴雨,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其中超过300毫米的有8个乡镇,其中防城港防城区垌中镇降雨量达451毫米,防城港钢城区扶隆乡389毫米,上思县十万山公园320毫米,上思县南屏乡320毫米,钦州灵山太平镇308毫米,上思县叫安乡304毫米,北海海城区北海港304毫米,上思县平福299毫米;200-300毫米的有37个乡镇,100-200毫米有171个乡镇。北部湾海面出现9-10级、阵风12-13级大风,广西南部部分地区出现6-7级、阵风10-12级大风。

  受强降雨影响,广西南部沿海多条河流水位上涨快,防城河、北仑河、明江上游和南流江支流武利江超警戒水位分别在0.13米到2.26米之间,其中东兴河于11日13时左右出现超过8米(警戒水位5米)历史最高洪水位。广西水文水资源局介绍,受到降雨影响,广西南部的江河水位仍在持续上涨,沿岸应做好准备应对中小河流暴雨洪水和局部山洪。

  受“海燕”影响,2013年11月10日夜间到11日白天,南海中西部和西北部、北部湾、琼州海峡及海南岛沿海、广东西部沿海、广西沿海将有7至9级大风,其中北部湾的部分海域将有10至12级大风,“海燕”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风力有12至13级,阵风可达14至15级;广西、海南岛、广东西南部及湖南中部和西南部、江西中北部、贵州东南部等地有大雨,其中广西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局部大暴雨。

  强度减弱

  海燕的中心11月11日早晨5时在越南广宁省下龙市沿海登陆,9时进入广西境内,10时广西宁明县境内变为强热带风暴,上午11时变为热带风暴,下午8时50分变为热带低气压。

  停止编号

  海燕11日20时在广西南宁市区境内变为热带低压,其后其强度持续减弱,中央气象台于2013年11月11号23时对其停止编号。

  发展过程

  2013年11月2日,一个热带扰动在马绍尔群岛西南部海面上生成。同日早上,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9W。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LOW”的评级。下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低压区。

  11月3日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上午10时30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发展机率升级为“MEDIUM”。下午1时30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下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31W。

  11月4日上午3时30分,日本气象厅对其发出海上烈风警报。上午9时15分,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海燕。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

  11月5日上午8时50分,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台风。下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台风。

  11月6日上午2时45分,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台风。上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三级台风。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四级台风。下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五级台风,是继台风天兔、台风范斯高、台风利奇马之后本年度西北太平洋第四个五级台风。

  11月8日上午7时,海燕在菲律宾雷伊泰省杜拉格沿海登陆。下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四级台风。11月9日下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三级台风。

  11月10日上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二级台风。下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台风。

  11月11日上午2时50分,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并于越南广宁省下龙市一带沿海登陆。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并发出最后警报。下午2时50分,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下午8时50分,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下午11时,中国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

  11月12日上午2时,日本气象厅表示海燕已经消散。

  台风影响

  菲律宾当地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四号风暴信号

  11月6日下午11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将已进入责任范围的海燕评定为台风,发布第一报热带气旋资讯,命名为Yolanda,并发出一号风暴信号。

  11月7日上午5时,菲律宾气象部门发出二号风暴信号。上午11时,菲律宾气象部门发出三号风暴信号。下午5时,菲律宾气象部门发出四号风暴信号。海燕是继台风天兔吹袭巴丹群岛后,2月以来第2次发出最高级别的四号风暴信号。

  11月8日上午7时,海燕在雷伊泰省杜拉格沿海登陆。

  11月9日上午5时,菲律宾气象部门解除四号风暴信号及三号风暴信号。上午11时,菲律宾气象部门解除二号风暴信号。下午3时30分,海燕离开菲律宾气象部门责任范围,发布最后一报热带气旋资讯,并解除一号风暴信号。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最新死亡人数为1744人。不过有官员估计,单单在重灾区礼智省独鲁万市,就已经有至少10,000人死亡。根据菲律宾红十字会估计,独鲁万市罹难人数可能超过1,000人,市内房舍几乎全遭摧毁。中部萨马省估计也有200人丧生。雷伊泰省估计死亡人数可能超过1万人。

  11月11日,菲律宾全国进入灾难状态。超过20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加入救援行动。

  2013年11月15日上午6时的一份灾情通报称,海燕已造成菲律宾2360人遇难,3853人受伤,另有71人失踪2013年11月15日晚上8时,菲律宾国家减灾管理委员会发布最新一份灾情通报称,海燕已造成菲律宾3631人遇难,12487人受伤,另有1179人失踪。其中,187万人流离失所,仍在避难中心内外接受救济。受损的房屋数量也大幅增加到27万多栋,其中逾15万栋房屋完全被毁。

  2013年11月27日清晨,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发布消息,救援人员在中部省份又找到260具灾民遗体。海燕在该国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上升至5500人,另有1757人失踪、近3万人受伤。 减灾委表示,在新增死者中,有207人来自重灾区之一的莱特省塔克洛班市。

  2013年12月03日,台湾省当局NGO国际事务会执行长吴荣泉表示,“中华民国”政府在第一时间捐助20万美元,联系民间团体捐赠物资且委请“国防部”快速派遣C-130运输机分批装载(共计18架次)共680公吨物资,也派遣军舰载运逾500公吨物资到菲国。截至昨天为止,各界赈灾捐款以及当局政府民间所捐物资价值达到新台币3亿元(约1000万美金)。慈济人医会也投入灾区为受灾民众进行医护处理。慈济基金会20日开始在重灾区之一独鲁万市推动“以工代赈”,累积近二十万人次,以工代赈让灾民的重建生活逐渐步上轨道,居民一起复建灾区、协助物资发送,清理街道,重型机具可进驻做进一步清理。灾民以自己力量重建家园,慈济给予灾民非常大的鼓励。联合国人道救援网页头版、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台湾的慈济慈善团体帮助菲律宾灾民重建。灾民们表示:“钱总有一天会用完,但你们带给我们的,信任与希望,永远会留在我们心中。

  2013年12月17日晚上至18日早上,海燕风灾重灾区塔克洛班市居民为死者举行烛光悼念会。

  越南

  海燕于11月11日凌晨5时在越南广宁省下龙市沿海登陆。11月10日海燕吹袭越南中部期间,已经造成6人死亡,包括一名采访风暴的记者。2013年11月11日06时,“海燕”中心位于北纬21点3度、东经107点3度,也就是在越南北部广宁省境内,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达到35米每秒的风速,中心最低气压970百帕,8级大风范围半径约220公里。“海燕”未来将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将逐渐减弱。

  中国大陆当地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台风红色预警信号11月8日上午10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11月8日下午6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黄色预警信号。11月9日上午10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橙色预警信号。11月10日下午3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红色预警信号。11月11日上午6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橙色预警信号。上午10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黄色预警信号。下午6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蓝色预警信号。11月12日上午6时,中央气象台解除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广东

  地方级最高预警: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茂名、电白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雷州、徐闻、湛江、遂溪、吴川、廉江

  海南

  全省最高台风预警信号: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2013年11月10日下午,“海燕”与海南擦身而过,海南岛普降暴雨甚至大暴雨,其中琼中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历史同期罕见。

  监测显示,海南中部部分地区雨势十分猛烈,截至2013年11月11日05时,琼中24小时降雨量达278毫米,为特大暴雨量级,历史同期罕见。此外,陵水降水量为233毫米、三亚174毫米,也都达到了大暴雨的量级。省会海口降雨量也达到了99.7毫米,接近大暴雨的量级。据历史资料统计,11月海南出现如此强的降雨比较少见。2013年11月10日“海燕”逼近,海南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进入海燕”核心风圈当中,海南岛普遍出现了8级以上的阵风,三亚阵风风力甚至一度达到了16级。由于风大雨急,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海口美兰国际机场航班大面积延误,三亚还一度出现了交通、电力中断的情况。据南海网消息,截止10日11时20分,三亚机场受影响航班达147架次(其中进港84班,出港63班),进港取消57班、延误27班(备降5班),出港取消48班、延误15班。

  广西

  全省最高台风预警信号: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台风“海燕”已于11日上午9点钟进入广西境内,10点钟在广西宁明县境内减弱为强热带风暴级,就是北纬21.9度、东经107.4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1级(3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0百帕。[2] “海燕”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东方向移动,2013年11月11日傍晚以后逐渐转为东偏北方向,强度逐渐减弱。2013年11月11日中午到明天中午,北部湾北部、广西中南部及沿海将有7-9级大风,阵风10级,部分海域或地区将有10-11级大风,阵风12级,琼州海峡、海南岛北部沿海有7-8级大风,阵风9级;广西、广东中西部及贵州东南部、湖南大部、江西中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有大雨,其中,广西、广东西部、湖南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广西中东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230毫米)。

  受“海燕”影响南宁多个航班延误11条公路中断

  11月11日,受台风“海燕”影响,南宁机场多个航班延误,公路客运站往北海等方向的部分班车停运,全区专业公路有11条中断交通。11日上午9时起,南宁机场的雨势和风势不断增强,造成成都、重庆、昆明、海口、上海飞来南宁的5个航班备降贵阳、桂林和广州,直至下午4时过后,才陆续抵达南宁,延误3~6小时,600余名旅客出行受影响。当日,南宁飞往北京、深圳、西安、贵阳等地的12个出港航班,出现不同程度延误,但延误时间不长。

  台湾受海燕外围环流及东北季风影响,台湾新北市海边出现俗称“疯狗浪”的5米巨浪,龙洞地质公园附近有16人遭卷入海中,其中8人被救起时已经死亡。巨浪一共导致8死8伤。

  香港和澳门

  受到海燕的广阔环流和东北季风共同影响,海燕进入南海后,虽仍距离香港和澳门超过900公里,但香港在11月9日傍晚开始普遍刮起偏东强风,高地更受到烈风影响,澳门三条跨海大桥也开始持续吹强风。由于当时香港全面吹偏东风,而非东北风,可见当时是海燕主导香港境内强风,多于东北季风主导;但在海燕还没进入距离香港800公里范围的情况下,香港天文台未能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天文台在当晚7时10分发出强烈季风信号。海燕在翌日(11月10日)凌晨4时左右进入距离香港800公里范围,香港境内强风持续超过75小时;但由于海燕路径上对香港威胁有限,加上强度减弱,天文台不能转发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多处地区风势强劲,令境内海岸翻起大浪,有人无视泳滩红旗高挂及救生员警告,坚持游泳,1人被大浪卷走失踪。该名被卷走的青年于11月11日下午4时左右在泳滩的防鲨网外被发现,证实死亡。

  虽然海燕在越南北部登陆,但是海燕改向偏东移动,加上东北季风亦有所增强,香港风势在11月11日变得更为强烈,广泛地区受到强风影响,离岸出现短暂烈风,高地(例如昂坪)更一度直逼暴风程度。天文台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测风网络8个指定自动气象站有4个测得强风,若天文台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便已代表三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达标。长洲、机场、启德、西贡测得最高10分钟平均风速分别为每小时57、52、42、41公里。另一边厢,澳门风势亦同样继续加强,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在同日下午3时半悬挂强烈季风信号。由于澳门风势在翌日(11月12日)逐渐减弱,气象局在翌日下午6时半除下强烈季风信号。当日日间香港多处地区仍受强风吹袭,但晚间香港境内风势亦终于缓和,天文台在同日晚上10时45分取消强烈季风信号。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5.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永久退役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基于风暴造成当地逾6000人死亡,故把Yolanda退役。2014年1月29日至同年2月1日举行的第46届台风委员会年度会议上,台风委员会亦通过将“海燕”退役。公布并在2015年的会议上通过由“白鹿”取代;同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亦把当地名称“约兰达”退役。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