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罕见疾病有那些(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有哪些)

由网友()分享简介:1地图舌:患儿舌背上出现一个或几个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圆圈。这些圆形或椭圆形的圈互相连在一起,类似地图的境界,故在医学上叫做地图舌。本病真正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是先天性异常,也有人认为与消化不良、肠寄生虫感染及维生素B缺乏等有关。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常可自愈。若产生刺激性疼痛,可局部涂抹2.5%金霉...

儿童常见罕见疾病有那些



儿童常见罕见疾病有那些

  在中国,并没有“罕见病”的确切定义。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065%~0.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它在人群中发病率极低,非常少见。那么儿童常见的罕见病有那些呢?接下来学习啦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儿童常见种的罕见病

  1、白化病

  是由于不同基因的突变,导致黑色素或黑色素体生物合成缺陷,从而表现为皮肤、眼睛、毛发等色素缺乏的一种遗传病症。白化病患者的皮肤和毛发呈白化现象,易晒伤、大多有眼球震颤、怕光、低视力等现象,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2、肢端肥大症

  是脑下垂体因增生或肿瘤而引起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皮肤及骨骼异常增生性疾病。未成年人发病引起巨人症,成年人发病表现为皮肤弥漫性肥大增厚,面部皮肤纹理增粗,皱纹加深,鼻唇沟增宽,舌、嘴唇变厚。同时垂体肿瘤压迫导致器官病变且恶性肿瘤发生率也会相应增加,寿命缩短。发病率6~18人/百万。

  3、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病

  是一种罕见的心血管病,发病率每年1~2人/百万,女性发病率较高。60%的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胸痛等,病情严重的出现心包积液,导致右心衰竭,只能卧床不起。患者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目前是不可治愈的重度慢性疾病。

  4、苯酮尿症

  缺乏丙酮酸羟化酶,苯丙氨酸只能靠转氨生成苯丙酮酸,患者尿中排出大量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堆积对神经有毒害,使智力发育出现障碍。新生儿患病的机率约是5万分之一,一年约有6~7个患有此种病症的新生儿出生。

  5、线粒体病

  是由线粒体DNA或核DNA缺陷引起。基因缺陷导致了线粒体呼吸链上的功能蛋白或结构蛋白发生改变,丧失了原有的功能,使能量合成受阻,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常见的有癫痫、偏头痛、痴呆、偏盲、四肢酸痛且活动后乏力明显、视力下降、眼睑下垂、神经性耳聋以及身材矮小、糖尿病、心肌病、白内障等。

  6、血友病

  血友病为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其共同的特征是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凝血时间延长,终身具有轻微创伤后出血倾向,重症患者没有明显外伤也可发生“自发性”出血。

  由于罕见疾病的发生几率很低,它们所能获得的研究资源非常有限,一些药厂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对于投入罕见疾病的药品与食物研发、制造或引进也是缺乏兴趣,加上许多疾病的案例并不多,让这些疾病研究起来十分不易,即使研制出对症药品,由于患者市场相对较小,其价格也是高的惊人,绝非患者所能承受。

  这些罕见疾病并不具传染力,不需要大家如此敬而远之。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甚至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都有国家颁布的罕见疾病法律,通过在药品生产、医疗保障、社会保险、个人权益等多方面的强制规定来确保患者的治疗救助和正常生活

  预防罕见病的方法

  一、首先进行家庭成员的遗传咨询,采用相应检测技术,确定基因突变病因,明确遗传方式和家庭携带者,再进行胎儿遗传病再发的风险评估,从而选择合适的怀孕方式和产前诊断方法。

  二、针对高危人群,例如夫妻一方是患者,或曾生育过遗传病的患儿,或是某种遗传病的携带者。高危人群需要在孕期做绒毛或羊水的基因检查,在胎儿期就可以判断出生后是否患病。

  三、通过出生后的早期诊断和干预,采取及时有效地针对性治疗措施,减少损伤,避免病情加重,使患者保持健康的状态。

  全球罕见疾病

  1:笑死病

  怪异病症:突然狂笑不止导致暴毙。

  上世纪50年代,这种病首现于非洲新几内亚的原始部落。病患大笑时会不自觉地晃动肢体、无法停止。1~3个月后,他们的身体开始抽搐、无法站立,眼睛逐渐变成对眼,失去连贯说话的能力,直到死亡。没人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病,直到美国医生卡勒滕·嘉杜赛发现,当地村民有分食死去亲人尸体的习俗,使得病毒在全村传染。后来当地吃人肉的陋习消失,笑死病也随之消亡。

  2:儿童早衰症

  怪异病症:患者外貌和身体器官提早衰老,死亡平均年龄13岁。

  这是一种先天性疾病,胎儿在母体内时就发生了病变或受到损害。患者的生长速度极度缓慢,导致出现不寻常的脸部特征:比如不成比例的小脸、皮肤出现皱纹、凸起的眼睛和瘦小的下颚。患者到2岁大时,就会出现头发、眉毛、睫毛脱落的症状。美国罕见疾病组织称,90%的儿童早衰症患者都是因为心脏衰竭或中风死亡。

  3:水过敏症

  怪异病症:患者皮肤在与水接触后会起大片红疹。

  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过敏源也越来越多,花粉过敏、海鲜过敏、坚果过敏是常见的症状,但你是否听过有人对水也过敏的?据悉,这种怪病非常稀少,全世界不过30人患病,但它作为一种病已被美国医学检查委员会认可。这种病常见于育龄女性,由于生育后的荷尔蒙不平衡引起。今年4月,一名21岁英国母亲患上这种怪病,导致不能喝水淋雨,每周只能洗10秒钟淋浴,只能喝可乐代替饮用水。

  4:外语口音综合症

  怪异病症:大脑受到冲击,一觉醒来突然满嘴外地口音。

  据悉,全世界只有60个病例记录在案。医学界最初把这种怪病定性为精神病问题,但在2002年,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通过观察大脑受损的病患发现,他们会突然改变说话的腔调、口音。第一宗案例发生在1941年的挪威,一名从未去过德国的妇女说话时突然冒出浓重的德国腔,被驱逐出村子。

  5:牟比士综合症

  怪异病症:颜面神经麻痹,导致面无表情、呆若木鸡。

  这是一种很罕见的遗传性神经失调疾病,患者由于颜面神经麻痹,无法控制眼球的转动或产生脸部表情。这种病还会伴随四肢和胸腔发育不正常。多数患此病的人智力都是正常的,只是由于表情呆滞而显得不友善。[5]

  6:进行性肌肉骨化症

  怪异病症:患者的全身肌肉和肌腱将逐渐变成骨骼,直到全身关节都无法移动。

  医学专家称,该病目前还没有任何治愈方法,这一怪病非常罕见,全世界范围内仅有600个患者。这种病使患者的全身肌肉逐渐变成骨骼,全身仿佛拥有“第二副骨架”(如图),最终患者全身关节都将无法移动,她将变成一尊有血有肉的活“雕像”。[6]

  7:卟啉症(传说中的“吸血鬼症”)

  怪异病症:只能生活在黑暗中,只要一见光全身就发病。

  这种病导致患者无法产生一种帮助血红蛋白生成的关键蛋白质——亚铁血红素,并感染皮肤和神经系统,导致患者产生腹痛、胃痉挛、恶心、呕吐等症状,英国 18世纪的“疯子国王”乔治三世也深受这种病困扰。当患者遇到光线时就会发病,只能在黑暗中生活,血色素过低时还必须接受输血。早期医学界对此病一无所知时,患者常常被无知民众认为是昼伏夜出的“吸血鬼”。

  8:爱丽丝梦游仙境症候群

  怪异病症:患病儿童把周围的人巨大化引起情绪不安。

  患病的儿童犹如童话中进入仙境的爱丽丝,会产生周围人都是“巨人”、“恶魔”的错觉,导致儿童情绪不稳定、行为怪异。

  9:异食癖

  怪异病症:玻璃、泥土、纸片,不能吃的东西猛往嘴里送。

  患有此症的人会不断咬食一些没有营养的东西,比如泥土、纸片、污物等。过去人们一直以为,该病是因患者体内缺乏锌、铁等微量元素引起的。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生们认为,它主要由心理因素引起。 但对这种病真实成因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至今没有实质进展。


猜你感兴趣:

1.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有哪些

2.2017儿童常见疾病

3.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目标

4.冬季幼儿常见疾病

5.常见的心理疾病有哪些

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目标



  做好每一个疾病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的目标以供大家学习。

  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目标(一)

  【教学目标】 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懂得初步的护理和预防知识理解和掌握传染病的特征、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了解常见的意外事故掌握常见事故的预防和急救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护理和预防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急救方法。

  【教学内容】

  一、常见呼吸道疾病

  由病毒、细菌引起常见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急性咽炎、急性喉炎和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常见呼吸道疾病 预防

  1、加强儿童体格锻炼

  2、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戴口罩

  3、不去病人家串门?隔离患儿

  4、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5、服用预防药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肺炎、腹泻)

  腹泻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急性感染性腹泻即急性肠炎在婴幼儿腹泻中占重要位置。

  1、病因 

  (1)非感染性 喂养不当,进食量过多,食物不易消化。腹部受凉?吃冷食过多牛奶过敏

  (2)感染性腹泻 食物或食具被细菌污染或感染病毒、霉菌、原虫等病原体而引发胃肠炎消化道以外的疾病?如感冒、中耳炎、肺炎等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2、症状 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有不同症状 病情轻者一日泻数次体温、食欲尚正常

  3、护理(1)注意腹部保暖?排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 (2)注意调节饮食。

  4、预防(1)提倡合理喂养 (2)注意饮食卫生 (3)隔离消毒

  三、常见营养性疾病 

  一营养性缼铁性性贫血在我国发病率达40%左右

  1、病因 (1)先天储铁不足 (2)铁摄入量不足

  2、症状 (1)皮肤、粘膜苍白,肝脾和淋巴不同程度肿大 (2)呼吸、脉搏次数加快?活动后心慌、气促。(3)患儿常有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 (4)可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如紧张、不安?害怕、忧郁、吵闹和不停的不动作。

  3、预防 (1)妊娠后期?孕妇需加强含铁丰富的食物或服补血药物。(2)坚持母乳喂养?乳儿自生后3个月左右逐步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肝泥、菜泥、豆腐、肉糜。(3)2岁以后的儿童膳食?多选用含铁多的食物?如肝脏、动物血、瘦肉、禽、鱼、木耳、海带、芝麻等。(4)早防早治消化营养紊乱及感染性疾病

  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由于缺乏维D使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受到影响引起骨骼发

  育障碍及全身生理功能紊乱。

  1、病因 (1)日光照射不足 (2)生长过速 (3)喂养不当 (4)疾病影响

  2、症状 (1)早期以烦躁、夜啼、多汗、摇头或枕后秃发等表现为主。 (2)进入活动期?出现骨骼改变。(3)动作发育迟缓 (4)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条件反射形成迟缓?语言发展较晚。

  3、预防 (1)安排儿童多在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2)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蛋黄、肝等辅食。 (3)及时治疗某些疾病。

  三肥胖病 热能代谢障碍

  1、病因 (1)多食、少动(2)遗传因素(3)内分泌失调 (4)精神因素

  2、症状单纯性肥胖(1)食欲奇佳?食量超一般小儿甚多?喜淀粉类、油脂类食品(2)体格发育较正常儿童迅速(3)体脂聚集以乳房、腹部、臀部、肩部较显著。(4)因肥胖而行动不便?不喜活动?怕热?多汗?易疲劳?呼吸浅快。

  3、预防单纯性肥胖(1)避免过度饮食。(2)鼓励儿童经常参与体力活动?进行体格锻炼

  四、常见五官疾病 

  龋齿:

  是学前儿童最常见的牙科疾病?在学前儿童中发病率很高。

  1、病因 糖类发生反应生成酸?使牙釉质表面脱钙溶解形成龋洞。钙化不良、排列不整齐的牙齿?易患龋齿。 2、症状 病损区会出现进一步着色而呈棕黄色或黑褐色。当下方牙本质严重脱矿、着色并透过半透明的釉质反映出来时,呈现特有的“墨浸样”改变。

  3、预防 (1)注意口腔卫生(2)为学前儿童提供的膳食中要有足量的钙、磷等物质?维生素和氟、锶等微量元素。(3)多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保证牙齿正常钙化(4)药物防龋。(5)定期口腔检查

  弱视:

  1、病因 (1)斜视伴有病眼弱视 (2)屈光不正或屈光参差?可致弱视。(3)形觉剥夺。?(4)先天性弱视。 2、危害性。①弱视会引发和加重近视,影响眼的正常发育;②弱视会造成双眼视功能低下和缺乏立体视觉。

  3、治疗 1.矫正屈光不正。2.中心注视者:遮盖疗法、视刺激疗法、压抑疗法治疗,提高视力。3.旁中心注视者:后象疗法、红色滤光片或红光闪烁疗法、海丁格(HAidinger)刷、恢复黄斑中心凹注视。4.同视机训练。

  五、常见皮肤病 

  湿疹 过敏性皮肤病?可因食物过敏?如牛奶、鱼、虾、蛋等?也可因灰尘、羊毛、化纤等引起过敏。

  护理:1、乳母少吃刺激性食物 2、不要用碱性肥皂给小儿洗脸?可用中性硼酸软皂。 3、不用化纤、羊毛织品给小儿做贴身的衣服、帽子。 4、给小儿勤剪指甲?以免抓伤皮肤引起感染。 

  痱子、痱毒 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身体出汗过多,不易蒸发,汗液浸渍表皮角质层,致汗腺导管口闭塞,汗腺导管内汗液储留后,因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汗液渗入周围组织引起刺激,于汗孔处发生疱疹和丘疹,发生痱子。

  脓疱疮

  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浅表皮肤感染,主要累及儿童。流行于全世界,主要通过人-人直接接触迅速传播。发病高峰在夏秋季,易感因素有高温、潮湿、卫生条件差、特应性体质和皮肤外伤。

  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目标(二)

  一、有关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一)传染病的特征 1、有病原体。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原虫、蠕虫)多数传染病的病原体是病毒?寄生在活的细胞内?对抗菌素不敏感。 2、有传染性 3、有免疫性 不同的传染病产生的免疫力程度是不同的。 4、病程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1)潜伏期(2)前驱期?头痛、发烧、乏力(3)症状明显期(4)恢复期

  (二)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 (1传染病患者 2病原携带者 3受病原体感染的动物 )

  2、传播途径 (1空气传播腮腺炎、流感、麻疹、结核病、百日咳?2饮食传播菌痢、甲型肝炎、伤寒3接触传播狂犬病、破伤风4虫媒传播 5医源性传播)

  3、易感人群 

  (三)传染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 (1早发现病人 幼儿入园前要有体检证明?健全晨检制度?一摸、二问、三看。2早隔离病人 3对传染病的接触者进行检疫)

  2、切断传播途径 (1经常性预防措施 环境卫生、空气新鲜、包含卫生、个人卫生习惯。消毒?煮沸法、日晒法、药品消毒2传染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消毒、通风换气)

  3、保护易感人群 (1坚持体格锻炼和户外活动?提供合理营养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儿童体质。2预防接种提高抗感染能力)

  二、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流行性感冒

  1、病因 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气候突变小儿受凉、受热空气污浊过于疲倦贪食油腻厚味等都可使抵抗办下降易患感冒。

  2、症状 低烧、鼻堵、打喷嚏、流鼻涕、咳嗽

  3、护理 病初及时服中药治疗?可按风寒和风热感冒对症下药。体温38度以上?应退烧。 卧床休息?多喝水?饮食有营养好消化。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4-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亦可见于成人,好发于冬、春季,在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中

  的地方易暴发流行,曾在我国多个地方发生大流行,成为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重点疾病之一。本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除腮腺肿痛外,还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卵巢炎等症状。?

  传染性肝炎 人们通常所说的传染性肝炎指的是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只是众多肝炎中的一种。传染性肝炎,可以分为黄疸性和无黄疸性以及病毒携带者。传染性肝炎是传染性肝炎病毒由患者的大便排除,通过血液,性交及母婴传播。病毒性肝炎都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高是其特点。目前已明确的病毒性肝炎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5种。近年又发现有己型、庚型和 T TV肝炎。上述各种肝炎病毒,都以肝脏为侵袭对象(医学上称为嗜肝性),引起肝脏病变,有相似的病状。甲肝和戊肝属于急性病症,多由饮食、消化道感染引起,病程较短,多可以自限和痊愈。乙肝和丙肝多为慢性病变,病情缠绵,活动性病变者易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乙肝传染途径多为垂直传播和血液传播;丙肝为输血和静脉吸毒传播。

  水痘

  1、病因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6个月至于岁的小儿发病率最高。

  2、症状 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

  3、护理 水痘药忌吃辛辣鱼虾等食物。水痘患者应多喝水并供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水果、蔬菜等 4、预防 (一)严格管理传染源:呼吸道隔离从出疹开始到全部疱疹结痂为止,一切用物及呼吸道分泌物均应消毒处理,防止易感儿及孕妇接触病人。(二)保护易感人群:可接种对易感儿童及孕妇可肌肉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VZIG),减毒活疫苗也有预防作用。

  麻疹

  1、病因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2、症状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玻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红晕的灰白小点3、预防 隔离病人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10天。接触者检疫3周,曾接受被动免疫者检疫4周。切断传播途径:病房通风,易感者流行期尽量少外出,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增强人群免疫力 

冬季幼儿常见疾病



冬季幼儿常见疾病

  冬天,寒冷干燥的气候对宝宝敏感的肌肤影响很大,出生前,婴儿一直生活在妈咪的子宫内,子宫担负着皮肤的功能,保证宝宝生活在一个温度适宜的环境中。那么冬季幼儿常见疾病有什么呢?小编和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下面文章对您有帮助哦!

  冬季幼儿常见疾病:

  (1)流行性感冒

  发生于每年冬季到第二年春季,发高烧、流涕、鼻塞等症状很明显。

  从感染病毒到发病只要1~2天,还会突然发高烧到38℃~39℃。有流鼻涕、喉咙痛、咳嗽等症状,还会呕吐或腹泻。

  宝宝的流行性感冒常会引起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并发症,切忌疏忽大意。

  房间要保持温暖和安静。如果宝宝容易引起高热惊厥,要先服用退烧药。没有食欲不必强迫他吃,但要补充水分,并吃容易消化、营养高的食物。

  宝宝感冒大多由父母或兄姐传染而来,因此家人一定要养成回家后洗脸、洗手的习惯。

  (2)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症

  这种疾病从冬季到初夏流行于幼儿或学童之间,婴儿较少发生。

  突然发高烧到39℃左右,喉咙痛、头痛。1~2天后,鲜红色的小疹子遍布全身。这时只有嘴巴附近不出疹,看起来苍白,喉咙也红肿,舌头长出红斑。发烧持续5~7天,退烧后全身的疹子消失,不久后开始脱皮,这是猩红热的表现。

  虽然青霉素很有效,但是常会引起急性肾炎,因此痊愈后一定要做尿液检查,确定是否患有肾炎。

  (3)轮状病毒感染症

  常发生于11月至次年2月份,出生后6个月至1岁半左右的宝宝常患此种疾病。因频繁地排出像米浆般白色的大便,又称为假性霍乱、白色便性腹泻症。通常先会出现呕吐、发烧、流鼻涕、咳嗽等症状。

  发病的原因是轮状病毒。除了尽早接受医生的诊断外,平时应尽量让宝宝喝水,以防造成脱水症。有些情况常要住院打点滴,只要不引起脱水症,这种疾病3~4天就会痊愈。

  (4)冬季感冒的护理

  开始发烧、脸色苍白、全身颤抖时要做好保暖工作,脸上发红并且身体发热时,至少盖一点被子。

  若腹泻和呕吐情形十分严重,体内会失去水分而引起脱水症。所以平时应多补充水分,让宝宝喝糖盐水、麦茶、果汁、宝宝用的运动饮料等。

  有暖气时不要忘记换空气,冬季只开一扇窗,两扇同时开放对宝宝来说太冷。

  空气过于干燥,咳嗽和鼻塞也会变得严重。使用加湿器或在房间中挂洗涤物和湿毛巾,会保持一定的温度。

  地板上很凉,应让宝宝睡在宝宝床上。

  经常靠退烧药退烧不太好,但是宝宝烧得太高常会引起高热惊厥,所以仍应请医生开退烧药,在宝宝发高烧前服用。

  (5)冬季育儿的秘诀

  ①随时加穿或脱掉衣服:即使是冬季,宝宝也要尽量穿得薄一点。宝宝新陈代谢旺盛,并且常常活动出汗。大人不考虑这一点,凭感觉让他穿厚重的衣服,一旦流汗受凉,便很容易引起感冒。

  从脖子到背部摸起来湿淋淋时,就是衣服穿太多了。

  从外面玩回来时或外出进入暖气强的地方时,要随时脱掉衣服。

  ②冷也要到外面去玩:因为天气冷就一直呆在家里,并不会养育出健康的宝宝。即使天气冷,也要带他出去活动身体,吸一吸外面的空气。一旦活动身体就有食欲,晚上也容易一觉到天亮。

  此外,由于皮肤和呼吸道的黏膜接触外面的冷空气,自律神经也受到训练,身体较能适应寒冷。

  ③做日光浴加强抵抗力:日光浴中的紫外线,会促进骨骼的发育,同时使血液循环顺畅而提高新陈代谢作用。当然,也有使皮肤健康的效果。不过,冬季很难在户外做日光浴,因此最好能在室内透过玻璃或阳台上晒晒太阳。在享受日光浴时,不必穿太多衣服,妈妈可以在一旁替他搓搓身体。

  ④饮食要均衡:营养好的宝宝,身体的抵抗力也强,不容易患感冒。因此,每天的饮食很重要。妈妈要喂他各种食物,使营养均衡。

常见的心理疾病有哪些



  心理疾病,是一种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维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下面学习啦小编马上就告诉大家心理疾病的种类吧。

  心里疾病的类型

  心理疾病一、适应障碍

  适应障碍是对于明显的处境变化或应激性生活事件的不适应反应,如更换环境、更换工作、移居、离退休后均可引起适应障碍,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发生。可见焦虑或抑郁情绪,还可表现出心慌或其他的躯体不适。一般成人以情绪障碍多见,而青少年则以品行障碍多见,儿童表现出退化现象,如尿床等。适应障碍的患者要进行心理治疗,包括情绪疏导、行为问题指导及心理支持。情绪异常或躯体症状突出者同时给以一些小剂量的药物配合更为有益。

  心理疾病二、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的症状繁多,几乎涉及人身的所有器官和系统。主要表现为精神特别容易兴奋或疲劳:兴奋时病人往往控制不住回忆和联想,感觉变得敏感,常怕光,怕声等,一点刺激都难以忍受;但多数病人又很快会感到脑力不够用,头晕脑胀,记忆力下降,甚至浑身疲劳,体力不支。其次,病人总感到心情紧张,而且易激惹,出现轻度焦虑、抑郁或疑病观念。另外,病人往往会出现肌肉紧张性疼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比如稍一紧张就头痛或说不清的肌肉疼痛,且伴有心慌、出汗等。并出现各种睡眠障碍。

  心理疾病三、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障碍,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高。患者充满了过度的、长久的、模糊的焦虑和担心,这些担心和焦虑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原因。具体表现为坐卧不宁,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胆,心烦意乱,注意力无法集中,容易疲劳,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有恐惧情绪,常伴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不稳定现象,如面色苍白或潮红、胸闷、心跳、易出汗等。由于过分紧张或担心,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心理疾病四、抑郁症

  很多人对抑郁症并不陌生,心情压抑、焦虑、兴趣丧失、悲观失望、自我评价过低、思维迟缓等,都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有时很难与一般的心情不好区分开来。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简便的方法:若上述不适早晨起来严重,下午或晚上有部分缓解,那么,你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就较大了。这是抑郁症昼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另外很多患者有身体不适及睡眠障碍:如气短胸闷、入睡困难,易醒等。严重抑郁症者甚至有幻觉,产生自杀念头。

  心理疾病五、恐怖症

  恐怖症主要有三种类型:场所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和单纯恐怖症(特定事物恐怖)。它们均有以下共同特征:患者对某种事物或情境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和紧张,并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紊乱症状,如气促、出汗、心悸、甚至晕厥等;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却难以控制;对所恐惧的客体极力回避,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社交活动。

  心理疾病六、强迫症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说,强迫症的本质就是"一个人自相搏斗",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两者的尖锐冲突使患者产生极度的焦虑,患者知道是异常的,但无法控制。临床上常表现为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强迫行为。如:对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产生不必要的疑虑;对日常毫无意义的事情反复思考不能控制;反复洗涤,反复检查煤气开关、门窗,因为要求吉祥而重复动作到一个"好"数字,比如8或18等等。

  心理疾病,不仅对患者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极大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其家人及朋友,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要及时进行心理治疗,有的更需要同时配合药物。

  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

  ①遇到不称心的事,要心胸开阔,豁达大度,遇事冷静,从而保持愉快,开朗,平稳的心境.

  ②积极参加文娱,体育活动,培养多种业余爱好,丰富生活情趣,用各种办法转移注意力,从发怒的人或事上转到高兴的事物上去,松弛紧张的精神,使情绪得到稳定.

  ③扩大社会交往,结识良师益友,这样可以通过朋友的启发,忠告,劝说和帮助,使情绪变稳,减轻心理冲突.这是积极的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

  ④学会自我调整情绪的方法.遇到挫折和精神刺激,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当怒气涌向心头时,要默念“生气是自我惩罚,烦恼是和自己过不去”的警言,或听听音乐,作深呼吸等转移注意力,求得情绪上的缓冲.

  ⑤正确认识疾病.体弱多病容易焦虑烦躁,忧心忡忡,甚至怀疑病入膏肓.这种心理不仅不利于治病,反而会加速疾病的发展.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强意志是中老年人与疾病做斗争的最宝贵的心理状态.

 

猜你感兴趣:

1.心理疾病的种类有哪些

2.常见的心里疾病有那些

3.常见的精神疾病有那些

4.心理疾病有哪些

5.常见的六种重性精神病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