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种植的方法步骤详解(多肉植物繁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由网友()分享简介:多肉植物种植的方法步骤详解



  多肉植物是现在的人比较喜欢种植的植物,比较好养活,但是还有些注意事项要注意的,下面学习啦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多肉植物种植的方法...

多肉植物种植的方法步骤详解



  多肉植物是现在的人比较喜欢种植的植物,比较好养活,但是还有些注意事项要注意的,下面学习啦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多肉植物种植的方法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多肉植物种植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品种选择

  多肉植物在种植前,应选择自己喜爱的品种,同时,应考虑碰到个人的养植能力,选择较容易存活的品种。

  建议选择品种:仙人掌科、伽蓝菜属、青锁龙属、瓦松属、石莲花属、沙漠玫瑰属、马齿苋属、吊灯花属、十二卷属、蓝松、星美人、桃美人等多种。

  第二步:选盆

  多肉植株的养植,应注重根系的通风性,因此建议选择红陶盆、瓦盆、塑料盆等多种。

  在花盆的选择上,应注重花盆的大小、尺寸、深度、排水性能等多个方面,一般深度为10厘米以上即可,因此选盆时应本着“宁小勿大,宁浅勿深”的原则。因多肉植物的根系并不发达,一般的花盆已经可以满足植株的生长特性。

  第三步:植料配置

  多肉植物的种植,不可以与花卉植物培土方法一致,一般可选择以泥炭土、蛭石作为介质,也可加兑煤渣。

  植料的配置,一般可按照2:4:4的比例,将菜园土、石沙、煤渣混合,同时也可加入适量有机肥、腐叶土、药渣等,能起到施肥的作用。

  第四步:栽培

  建议初次养护多肉植物时,可直接购买多肉盆栽,省略栽培步骤。

  在上盆之前,应将购买的多肉植物剪根,将过于发达的根系、烂根修剪,修剪后,对伤口喷洒多菌灵药物,起到消毒作用,也能加快伤口的愈合速度。

  在上盆时,首先在花盆中加入粗石子,后填土,主要可增强根系的透气需求,减少腐根可能,后直接上盆载种即可。

  第五步:日常养护

  关于浇水:浇水,是养花最重要的步骤,多肉植物的浇水频率明显较低,一般需要在土壤呈现出干燥的状态后浇水,并且浇水的时间应避开中午,多选择在清晨时分浇水。

  关于施肥:多肉植物尽量降低使用复合肥的频率,一般遵循废物利用的方式,可以将豆渣、中药渣、鸡蛋壳、草木灰、骨粉灯光作为养肥主要选择。

  关于通风:多肉植物的生存,需要充足的光照,并不建议摆放在封闭的阳台上,可以在日间打开窗户,让植物享受自然的光合作用。

  多肉植物种植的注意事项

  1,不舍得花钱买土。烂泥的确也能养好肉,但对养护的技术要求更高。

  2。长期盆土太湿。下雨淋两天,气温再回升,晒晒死得快。

  3。粗放管理不等于自生自灭。粗放更需要懂肉,了解肉,才能作到。粗放的背后,养家作了很多准备,预防工作,只不过是我们没有看到而以。

  4。露养不等于纯露养。江浙沪,没有雨棚,不遮阳,作到不死肉是不可能的。

  5,不想死肉,想玩肉玩得轻松,在土,防虫,遮雨,遮阳方面就需要作更多的准备;

  6,不听不是经验的经验。新人,淋场雨,发个对比照,证明肉养得好,这是说明不了问题的,很多人淋了雨,肉死了,但懒得发帖而以,伤心的事情,我们没机会看到。

  7,景天不需要偏方。什么杀虫的,什么发根的。我们按常规的来就行。

  8,气温高了,就别买了。买得多死得多。天热了少买不犯错

  9,刚上盆的肉,天天晒太阳也照样能发根,但是温度太高时,容易烂根,散光通风不会犯错。

  10。春天砍砍头是必须要作的。要入夏了嘛,备备份,同一品种,只要能带出一头出夏,秋天就省钱了。再说了,景天就是草嘛,越砍越多。

  11。罗蜜欧,在冬云系中算是难度夏的品种,个人感觉黄梅季,不能太湿。给它浇水不能通过掂盆,观察叶芯来给水。最好是观察最下面一层叶片来给水。发觉这东西很奇怪,最下一层肥得快要暴炸了,上面的叶片依然很干,最下一层叶片如果因为浇水肥肥的,个人感觉,土就算再干,也不要给水。这一条,应该算是不是经验的经验。不敢说肯定对。

  12。上盆不修根,大多肉也能活,但修根你会发觉新根出得更快,没用的细根埋在土里,反而容易烂根。

  13。心再急,也要等根干了再上盆。温度高的季节,这也是黑腐的一个重要原因。

  14。肉最健康的时候,也是肉要死的时候。比如淋两天雨。。肉绿了,叶片饱满了,肥了,这时就要注意了。通风避光是关键。

  常见的多肉植物介绍

  部分常见夏型种(指在夏天不休眠,且生长旺盛的品种)多肉植物:

  1、仙人掌科:多数仙人掌科植物都属于夏型种

  2、大戟科:姬麒麟、铜绿麒麟、皱叶麒麟、光棍树

  3、伽蓝菜属:常见有唐印,扇雀、玉吊钟、锦蝶、黑兔耳、白兔耳、江户紫,月兔耳,仙女之舞等

  4、青锁龙属:常见有花簪、若绿、神刀、花月、火祭、青锁龙、落日之雁等

  5、瓦松属:常见 钝叶瓦松、凤凰、富士、子持莲花,岩年华,狼爪瓦松等

  6、龙舌兰属:常见有龙舌兰,雷神、王妃雷神、吹上,王妃世之雪等

  7、水牛角属:常见有紫龙角,剑龙角,龙角,阿修萝,赤缟牛角等

  8、吊灯花属:常见有爱之蔓,绿雨等。

  9、酒瓶兰属:酒瓶兰

  10、虎尾兰属:虎尾兰

  11、芦荟属:木立芦荟、不夜城芦荟、波露等。

  12、长生草属:百惠。

  13、石莲花属:雪莲、黑王子、吉娃莲、黄丽、锦司晃、红司、大和锦、白牡丹(夏春秋型种)等。

  14、沙漠玫瑰属:沙漠玫瑰、索马里沙漠玫瑰

  15、棒捶树属:非洲霸王树、光堂、密花瓶干、惠美须笑、天马空等

  16、鸡蛋花属:黄花鸡蛋花

  17、亚龙木属:亚龙木、亚森丹斯树、苍炎龙

  18、白雀珊瑚属:龙凤木、大银龙、华银龙等

  19、白粉藤属:翡翠阁

  20、回欢草属:吹雪之松、春梦殿锦、花吹雪等

  21、马齿苋属:金枝玉叶、雅乐之舞、紫米粒、太阳花等

  22、毛马齿苋属:毛马齿苋、野火、白法师等

  23、国章属:犀角、牛角、大花犀角、妖星角等

  24、露子花属:雷童、丽晃、妆卵玉

  25、棒叶花属:群玉、五十铃玉

  26、火星人属:京舞妓、圆叶富根草

  27、琉桑属:巨琉桑、针叶琉桑

  28、露草属:露草等

  29、舌叶花属:姬红小松

  30、风车草属与拟石莲花属的杂交品种:白牡丹

  31、麻风树属:佛肚树

  32、丝苇属:猿恋苇(青柳)

  白凤菊(番杏科覆盆花属)、蓝松、桃美人、星美人、红稚莲、若歌诗(青锁龙属)均为无明显休眠期植物。

  部分“冬型种”、“春秋型”种——(即在夏天休眠,冬、春、秋生长)多肉植物:

  1、十二卷属:常见有条纹十二卷,宝草,玉露,寿,金城,龙鳞,玉扇,万象、三角琉璃莲等

  2、角殿属:常见有大苍角殿等

  3、沙鱼掌属:常见有虎之卷,子宝,卧牛,照姬,恐龙、琉璃殿等。

  4、青锁龙属:常见有钱串、巴,玉椿,茜之塔(绿塔),都星,吕千绘,星乙女,龙宫城,丽雀等

  5、景天属(春秋型种):常见有铭月,观音莲、玉珠帘,乙女心,八千代,虹之玉,圆叶万年草、姬星美人等

  6、莲花掌属(春秋型种):小人祭、莲花掌、灿烂、花叶寒月夜、爱染锦、明镜、艳日辉、夕映,黑法师、锦晃星等

  7、生石花属:常见有生石花,花纹玉,日轮玉、朱弦玉、李夫人等

  8、肉锥花属:少将、寂光、光源氏、天使

  9、对叶花属(春秋型种):常见有帝玉,青鸾,凤卵等

  10、舌叶花属(春秋型种):常见有安绿,早乙女,折鹤等。

  11、天锦章属(春秋型种):天锦章、神想曲、御所锦等

  12、银波锦属(春秋型种):熊童子、旭波之光、福娘、银波锦等

  13、银波锦属:阿房宫、奇峰锦、沙珊瑚

  14、风车草属(春秋型种):美丽莲、胧月、别露珠、银星

  15、回欢草属:银蚕、雪嫦娥、韧锦、群蚕

  16、肉黄菊属:群波、四海波、荒波、怒波、雪波、大雪溪波

  17、照波属:照波

  18、菱蛟属:唐扇等

  19、光玉属:光玉

  20、天女属:天女、天女冠、天女簪

  21、春桃玉属:绫耀玉、南蛮玉

  22、仙宝属(春秋型种):小松波、稀宝、紫晃星等

  23、舌叶花属(春秋型种):宝绿等

  24、快刀乱麻属植物(春秋冬型种):快刀乱麻

  25、马齿苋属:金钱木(适合20~32度温度),应夏季短暂休眠型。

  26、菊科千里光属(春秋冬型种):七宝树、佛珠、玄月、紫蛮刀

  27、长生草属:紫牡丹(大红卷娟)、蛛丝卷娟(冬型种、春秋生长)

  28、石莲花属:露娜莲、紫珍珠、厚叶旭鹤、玉蝶

  29、瓦苇属:京之华锦(夏季短暂休眠)

  30、番杏科鹿角海棠属:鹿角海棠

  31、番杏科,仙宝属:球松(小松绿)


猜你感兴趣:

1.多肉植物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2.肉丝瓜的种植方法及基本要点

3.多肉植物的种植技术要点

4.2017多肉植物图鉴识别大全

5.种养多肉植物小技巧

多肉植物繁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多肉植物繁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多肉繁殖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反而只要方法掌握准确都是很好操作的。问题就是如何来采用方法,同时繁殖的过程中要注意到每一个小的细节。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多肉植物繁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起来看看吧!

  多肉植物繁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多肉繁殖方法

  1、嫁接繁殖

  多肉嫁接的时候应该选择植物的生长期时候进行,也就是每年初夏的时候。清晨我们选择健壮的多肉进行嫁接,注意粘木与接穗的结合,在保证了足够的光照和水分的情况下,经过精心的管理,多肉通常都能够繁殖成功。

  2、扦插繁殖

  很多人都会采用的一个方法,一般选在春季的时候进行。健壮的多肉是不可或缺的,注意要给多肉植株消毒避免感染,然后进行干燥透风,待多肉伤口愈合就可以扦插到基质里面。

  3、不定芽繁殖

  这个方法一般适合于多肉里面的落地生根类的植物,比如说景天科的迦南菜属植物就是这类植物。繁殖的时间最好选择5,6月份的时候,选择健壮的多肉叶片平放在沙床表面,保持足够的湿度,大概一个礼拜后多肉叶片就会长出小的植株出来。

  4、播种繁殖

  播种繁殖对于多肉植物而言不是特别的常见,但是也有个别人尝试过的。播种前,多肉植物的种子需要进行杀菌处理,栽植之后要精心的呵护,知道植物长出叶片才不用时刻担忧。

  二、多肉繁殖日常注意事项

  1、光照:通常刚刚栽种下的多肉是不能立刻晒太阳的,因为无论是哪一种繁殖方法下的多肉植物在这个时候都是非常脆肉的,生命刚刚开始的时候是非常容易被扼杀的,因此需要在半阴的环境下适应一下,大概就是一到两个礼拜的时候,就可以让植物享受光照了。

  2、水分:同光照一样,不能立刻浇水的。而且多肉植物,根系都是比较重要的,水分过多了,反而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因此保持土壤适当的湿度就行了。

  3、施肥:植物处于繁殖的最初阶段,对于肥料的需要是极低的,而且因为我们准备的栽培基质里应该具有充足的肥力,所以是不需要另外在施肥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记清楚。

  4、观察:多肉正在繁殖的重要阶段,任何一个小的忽视都有可能让生命消散,所以为了植物能够顺利的生活下来,平时要多注意观察植物的状况。发芽,张叶都是非常重要的阶段,不同的时候采用的方法不同,因时制宜。

  多肉植物的实用养殖方法

  1、选盆

  我自己喜欢粗陶盆,首先是通透好,其次由于我的配土中珍珠岩偏多,陶盆可以保证露养的稳固,不被大风吹翻。粗陶盆便宜,外形可选范围很大,尽管不如紫砂美观,但是绝对比紫砂盆对植物有益。因为紫砂盆的通透性要差很多。

  红陶盆是通透性极好的,与植物根系相合,对于一些极怕积水的植物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因为粘土的毛细作用会使盆土快速干燥,正常养护时应加大浇水频率。一些朋友希望用简单的方法达到控型出彩的外观,那么选择红陶盆是值得考虑的,它可以让土壤迅速脱水。

  塑料盆便宜轻便,节省地方,也很适合,现在的一些多肉专用塑料盆的底孔设计科学,通透性大为改善。只是风大的地区应考虑露养时的安全性。近年兴起的控根盆通透性很好,但是单层的控根盆的保水性只比红陶盆略好,浇水要勤些,双层的控根盆近似于粗陶盆的通透性。

  瓷盆只比塑料盆厚重些,可以缓滞外界温度变化对根系的刺激,因为底孔简单使其通透性远不如塑料盆,尤其是窄口深瓷盆非常不适合养肉,需用特殊垫层强化通透性。

  用盆总的原则是:盆壁通透性要好、用浅盆舍深盆、用阔口盆舍收口盆、顾及到植物及环境安全。

  2、配土

  考虑到经济实惠,我的配土主要以粗粒珍珠岩、东北松针土、石渣,体积比大概是5:3:1,加少量木炭、活性炭、坚果壳。这种土的好处是通透性不错、有慢慢释放的腐殖酸等养分、轻重适中又很便宜,缺点是不耐久,会粉化板结,尽管不会太影响景天的健康,但是不如纯的粗颗粒土耐久,我的第一批景天是用的粗颗粒土,主要是过去养兰花的轻石、植金石、陶粒、绿沸石、筑路石渣、木炭等,粒径0.6至1.2公分为主,未加入泥炭或者松针土,这些盆土已经三年没有换过,现在状态仍然很好,这说明对于成株来说粗颗粒土是最好的选择。

  播种及育苗的用土,我主要用椰糠土、泥炭土、草炭土、蛭石、细珍珠岩、稻壳炭,基本是等比例混合。

  若是不在乎盆土太重,不考虑筛选与搬运的体力,我觉得花岗岩风化石的碎屑是最好的景天用土,市面上的麦饭石实际上就是一种花岗岩,但是市面上很多麦饭石都是新鲜的灰白色花岗岩石渣,颗粒表面可以看到反光,这种新鲜岩石没有吸水透气作用、难以释放矿质营养、棱角锋利会减少土壤的孔隙度且不利于根系。我建议采用的是那种风化程度很高的花岗岩,很多地方都有,不用花钱就能弄到,可是很沉很沉很沉!

  火山岩是很差的颗粒土,市面上的火山岩尽管空隙多而便宜,但是棱角尖锐,与植物根系极不亲和,作为铺面或者盆底垫层是可以考虑的,尽量不要把火山岩作为配土成份。

  若是不考虑成本,植金石和绿沸石应该是最好的配土成份,全优。

  东北松针土是优良的有机质植料,用于成株的话优于**泥炭,有更好的通透性、稳定性、抗腐败,但是南方的马尾松的松针土不同与此。

  鹿沼土与赤玉土,感觉一般,性价比不占优。

  轻石,或者叫浮石,可以作为珍珠岩的替代物,质轻、通透、吸水、稳定不粉化。

  木炭颗粒是极好的调节成份,全能,当然活性炭更好。

  硅藻土看起来不错,但我怀疑它是不是物有所值,我也怀疑它与植物根系的亲和性。

  3、浇水

  我属于喜欢浇水型的,会根据季节、盆土的不同、植株的不同区别对待。非生长旺季时沿着盆边溜边,10天一次。生长季可能5天一次,大水漫灌。对于鹿角海棠之类喜水的品种加密频次,用的是静置两天以上的自来水。由于本地水质的硬度高,喷叶面要用净化水,避免在叶面留下盐渍,盐渍即会堵塞叶面气孔、影响植物呼吸,也不利于美观。

  叶面上的水珠会产生凸透镜一样的聚焦作用,阳关下会灼伤植物,所以尽量选择在傍晚时段浇水,太阳已经西下,叶片上的水珠会在夜晚风干。

  至于是不是避免往叶片上浇水,我是避免不了的,对于密集的群生不往叶子上浇水时不可能的,爱怎么浇就怎么浇吧。

  长期室内养殖后出屋前应该控水锻炼身板,露养的景天在秋后应该断水磨练,以便于抗击寒冷,延长露养时间,减少冻伤发生。没有露养条件的花友除了用拇指盆、颗粒土之外,也应该控水配合控型,拉长浇水间隔,可以沿着盆边浇水,不必浇透。

  4、施肥

  我喜欢用水肥,生长季半月一次吧,浇水时兑入自酿水果酵素、自酿的EM菌液、沼气液、啤酒、豆饼麻渣发酵液、钙宝(一种微量元素合剂)、芸苔素、氨基酸肥、磷酸二氢钾、重过磷酸钙、尿素、硼肥、氯化镁、硫酸亚铁等,根据植物的不同及季节不同而取舍,我自己称为鸡尾酒施肥法。当然控释颗粒肥也用一点。

  景天对于肥料的需求并不多,施肥总的原则是绝对避免高浓度,一般应把可溶性固形物的浓度控制在万分之一左右。避免高氮,不喂偏食。肥料质量重于数量,所谓质量是指营养均衡。

  苗期的景天可以给点尿素或者一般的氮磷钾复合肥那种氮肥,为了提高成长速度。对于成株来说应该谨慎使用氮肥,氮肥会促进徒长。

  磷肥很重要,应该放在大量元素的第一位。不要忽视微量元素的重要性,生物发酵肥可以帮助达到营养均衡,不能忽视。

  施肥时应该参考配土情况区别对待,比如有较多泥炭的配土就可以少用或者不用氮肥,其释放的腐殖酸就够了。风化或者多空隙的岩屑会释放出矿物质养分,自然缓释,与此相反珍珠岩和新鲜岩石、石英河砂等几乎不会释放养分。

  配土中的多空隙的颗粒,会吸收游离的矿物元素,再缓慢释放,对放回肥料的作用很有利,我们所使用的所有优质颗粒都有此项功用。

  酵素等含有活菌的液态肥有促进植物健康与活力的作用,也能帮助土壤优化。

  不要随便在农资店买点复合肥就给景天用,那种肥料往往质量差且不适合多肉植物。磷酸二氢钾等可以买分析纯,网购或者到化学品店买。

  5、用药

  就算看不到虫害、病害,适当的用药还是必须的。大概两个月会用一次杀虫剂、杀菌剂兑水灌根。杀虫剂主要是用阿维菌素、吡虫啉、蚧必治等,杀菌剂主要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百菌清。冬季室内养殖时,杀菌剂会加密使用。

  用药的方式主要是灌根、浸盆,喷叶并不重要。虫子与病菌主要在土里,内吸式药物可以根部吸收。

  成株用土会用高锰酸钾溶液杀菌,播种用土会用甲基托布津杀菌。

  外购的新货上盆前会用杀虫剂与杀菌剂联合消杀,在药液里浸泡20分钟,此步骤是有用的。

  杀虫与杀菌都是以预防为主,不要等病虫害发生了才动手,那时候往往已经晚了。不是没在植物上看到虫子就等于没有虫害,多数虫害在土里隐身。

  虫害或病害严重的植物可以考虑一扔了之,免得星火燎原。

  生物激素类药物中我偶尔用点芸苔素。

  6、遮阳、防雨与防冻

  本地的夏季阳光也有毒辣的时候,我自己感觉在本地33度是个界限,如果低于33度基本都不需要遮阳,若是超过了需要对不耐晒的品种遮阳,本地是辽西干旱区,连雨天很少,防雨不是问题。

  在初春与秋末两季,防冻是个大问题,低温时节正是景天的黄金季节,舍不得放弃露养,又得防范灭顶之灾,很纠结。我的经验是多数景天品种可以渡过最低气温零下5度的天气,长生草、瓦松等少量品种可以耐受零下20度。

  对于冬天需要室内养殖的东北肉友,初春出屋时节的露养风险很大,一方面需要趁着太阳不毒时尽早出屋完成安全过渡,另一方面是那个时节气候起伏极大,晒伤冻伤概率大,只有用心与勤劳才能免灾。

  植物的抗性与锻炼程度关系极大,经过磨练的植物皮糙肉厚,抗性会大幅度强化,所以单纯去谈一种植物能耐受多少度是没有什么意义的,需要自己摸索。

  7、授粉育种

  为了让景天能同时开花,应该让它们在相同的环境下生长,这样可以很好地完成杂交。我喜欢用牙科用的涂药棒作为授粉工具。在花期应关注母株的健康状态,此时母株耗损严重,一旦发现母株体力不支,应该剪掉花剑,改善生长条件,尽快复壮。

  开花坐果期应强化磷钾肥及微量元素。

  8、播种育苗

  我喜欢春季播种,此时种子新鲜,经过两个月的苗期,度夏较安全。播种用土是泥炭土、草炭土、椰糠土、蛭石、细粒珍珠岩的混合物,基本等比配合。播种前以甲基托布津混水杀菌,播种于土表,不覆土,放于室内明亮处,用保湿箱或者保鲜膜覆盖、约一周出苗。幼苗期要保持干湿交替、锻炼壮苗,给予足够光照,防止徒长。适时使用杀虫剂浸盆,防止土内害虫。

  幼苗期浇水尽量采用浸盆法,免得冲了种子与苗。

  僵苗时有发生,往往是根系除了问题,也可能是土里有害虫,啃食幼苗根系,导致小苗无根少根。处理僵苗可以拔起切根、换土、重新栽下。

  9、新株栽种

  新买来的景天由于来源繁杂,根系受损,有不健康体态,上盆是需要做些功课。首先要对根系进行清理,剪掉枯根弱根,在兑有杀虫剂和杀菌剂的药液里浸泡20分钟,我经常用阿维菌素和多菌灵联合使用,这项工作尽管麻烦,必要性还是很大的,外来的植物无论看起来怎么好都可能隐藏着风险,小心驶得万年船。

  药浴之后就直接上盆了,再用药液浇灌盆土,浇透为止,放于室内光照良好处。至于别人说的潮土上盆、晾根什么的,我不以为然。

  10、老桩培育

  老桩很美,但是不该拔苗助长,有的人掰叶子造老桩,这样的老桩味道不足,不足取法。光阴造化,耐心的等待时间这个魔法师的鬼斧神工,自然会有惊喜发生。

  很多人问我那些老桩群生是怎么干预而来的,我无言以对,因为我的方法是不干预。造化钟神秀,大自然就是最好的雕塑家与美容师。

  除了小米星与钱串子之类我很少去砍头切芽, 至于拔叶子造杆子也从未干过。即便是半枯的叶子也不要去摘,等到全枯再拔掉,老叶子的养分会被植物慢慢回收,老叶子自然脱落的杆子才美观。

  11、工具

  养景天的工具很简单,大小镊子、弯头止血钳、尖嘴壶、尖嘴瓶、医用手术刀、剪子、喷壶、吹气球、喷雾器、牙科涂药棒、毛刷、滴管。

  医用的弯头止血钳是非常好用的清理工具,拔枯叶最方便。

  牙科用的涂药棒用于景天授粉很适合,大小合适,粘花粉极佳。

  吹气球很重要,清理叶片灰尘、吹掉浇水后的水珠都好用。

  那种农用的容积达5升以上的喷雾器可以买一个,打气方便,有长杆,特别对于那些有很多盆的人,喷水喷药很简单。

  对于一些满盆的大群生,换盆是个麻烦事,可以用大号的镊子的上端延盆边反插一圈,使得根系与盆壁脱离,然后用结实的物件沿盆边插入慢慢撬动,再拉住主茎提出。

  多肉植物主要品种

  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一万余种,在植物分类上隶属几十个科,个别专家认为有67个科中含有多肉植物,但大多数专家认为只有50余科。

  常见栽培的多肉植物包括仙人掌科、番杏科、大戟科、景天科、百合科、萝藦科、龙舌兰科和菊科。而凤梨科、鸭跖草科、夹竹桃科、马齿苋科、葡萄科也有一些种类常见栽培。福桂花科、龙树科、葫芦科、桑科、辣木科和薯蓣科的多肉植物也有引进,还很稀有。也有的多肉植物的叶片有的地方是透明的。

  在多肉植物中,仙人掌科植物不但种类多,而且具有其他科多肉植物所没有的器官刺座;同时仙人掌科植物形态的多样性、花的魅力部是其他科的多肉植物难以企及的。因而园艺上常常将它们单列出来称为仙人掌类,而将其他科的多肉植物称为多肉植物。因此多肉植物这个名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仙人掌类,狭义的不包括仙人掌类。我们可以将仙人掌类植物称为多肉植物,甚至可以将仙人掌科以外的各科多肉植物称为仙人掌类。


猜你感兴趣:

1.多肉植物的种植注意事项

2.星美人多肉植物怎么养

3.多肉植物种植注意事项

4.多肉植物白牡丹怎么养

5.多肉怎么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肉丝瓜的种植方法及基本要点



  肉丝瓜是人们常吃的蔬菜,那么肉丝瓜怎么种植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肉丝瓜的种植方法,一起来看看。

  肉丝瓜的种植方法

  一、品种选择。大棚丝瓜宜选用植株生长旺盛、耐寒、适应强的品种,如圆筒丝瓜。

  二、整地施肥。播种前结合耕翻,亩施优质厩肥5000公斤以上,整平耙均后,沿种植行开沟,每亩再施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25公斤,或腐熟饼肥100公斤;然后封沟起垄,准备种植。

  三、播种时间及栽培方式。大棚丝瓜可于10月中旬进行直播,也可育苗移栽。栽培方式一般采用起垄大小种植,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60厘米,株距30厘米,每亩3400株。

  四、播种、育苗。播前用50—60℃温水浸种10分钟,冷却后浸泡24小时,取出用混布包好放置28—32℃处进行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一次,待种子大部分露芽时即可播种。播种时先浇足底水,播后覆土1.5厘米,直播田可开沟播在垄背两侧,3—4天幼苗即可出土。当幼苗长到1—2片真叶时,直播田可进行间苗,定植田可进行移栽,每穴只留一株壮苗。

  五、棚间管理。

  1、调整好温度和光照。丝瓜在整个生长期都要求有较高的温度,生长最适温度为20—24℃,果实发育最适温度为24—28℃;15℃左右生长缓慢,低于10℃生长受抑制。管理中,白天大棚内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保持在18℃左右。在丝瓜抽蔓前,可利用草苫适当控制日照时间,以促进茎叶生长和雌花分化。在开花结果期,要适时敞开草苫,充分利用阳光提高温度。

  2、适时浇水追肥。丝瓜苗期需水量不大,可视墒情适浇小水1—2次,当蔓长到5厘米左右时,结合再次培土,每亩追施磷酸二氢钾30公斤,浇大水一次。开花结果以后,一般7—8天浇一次水,同时每亩追施5公斤尿素。

  3、搭架绑蔓,植株调整。丝瓜的茎蔓最长可达7—8米,当蔓长到25厘米左右时即需搭架。为减少架杆占据空间和遮阳,一般用铁丝或尼龙绳等直接系在大棚支架上,使其形成单行立式架,顶部不交叉,按原种植行距和密度垂直向上引蔓。蔓上架后,每4—5片叶绑一次,可采用“S”形绑法。

  肉丝瓜的种植要点

  生长环境

  光照:丝瓜为短日照作物,喜较强阳光,而且较耐弱光。在幼苗期,以短日照大温差处理之,利于雌花芽分化,可提早结果和丰产。整个生育期当中较短的日照、较高的温度、有利于茎叶生长发育,能维持营养生长健壮,有利于开花座果、幼瓜发育和产量的提高。

  温度:丝瓜属喜温、耐热性作物,丝瓜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丝瓜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8-30℃,30-35℃时发芽迅速。

  水分:丝瓜喜湿、怕干旱,土壤湿度较高、含水量在70%以上时生长良好,低于50%时生长缓慢,空气湿度不宜小于60%。75%-85%时,生长速度快、结瓜多,短时间内空气湿度达到饱和时,仍可正常地生长发育。

  土壤:丝瓜是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的蔬菜作物,在各类土壤中,都能栽培。但是为获取高额产量,应选择土层厚、有机质含量高、透气性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壤土、砂壤土为好。

  栽培季节

  冬春栽培 :11月至翌年1月-2月播种,12月至翌年4月采收上市。

  夏秋栽培:6月至9月播种,7月至11月采收上市。

  品种选择

  选择主蔓结瓜性好、坐瓜节位低、坐果率高、抗病性强、抗高温的系列品种。选用优质、丰产、商品性佳、适合市场的品种。冬春栽培要选择长棒形,市场面向港澳及华南地区的品种,如碧绿、双青、绿旺等;夏秋栽培宜选择面向本岛市场的短棒形品种,如泰国丝瓜等。

  整地

  生产用地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灌方便、PH值中性略酸的沙壤为宜,不宜瘠薄的土壤。海南的土壤一般都偏酸,而且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偏低。整地时,一般每亩要撒施石灰50-100公斤,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基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辅以NPK复合肥、尿素、过磷酸钙、饼肥,一般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NPK复合肥50公斤,尿素3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饼肥30公斤。最好是一起混合腐熟后再做基肥施放。一般基肥的施放量占丝瓜总生产期用量的2/3。起畦一般宽为1.40米(包沟),畦宽为30-35厘米,长度以实际大田为准。丝瓜不耐热,最好实行地膜覆盖栽培。覆膜时,尽可能选晴天无风的天气,地膜要紧贴土面,四周要封严盖实。地膜的选择有:白色地膜对土壤增温效果较好;黑色地膜对抑制杂草生长效果显著;银灰色地膜能有效避免蚜虫危害。

  种子处理

  因早春气温低,丝瓜直播发芽率低,必须催芽露白后才能播种。丝瓜播前将种子用55~60℃的水处理15分钟,再用25℃的水浸泡4小时,漂洗去种皮表面黏液后,把种子用湿纱布包好放在温箱中催芽。选出芽好的种子每钵播种1~2粒,一般亩用种500克左右。出苗前保持温度28~33℃,出苗后适时通风降温,以免造成秧苗徒长,温度掌握在23~25℃为宜。关键是丝瓜苗一定要在出第一张真叶前移栽,否则会影响成活率。

  夏季温度高,出苗快,一般直播就可以,播种前浸种3~4个小时或浸种后催芽24小时再播。单行双株,穴距30~40公分,每穴放3~4粒种子,盖土1.5公分,盖上纱网,淋水。出苗后,每穴留苗2株。

  1.种子消毒浸种处理

  针对海南的主要病害选用下消毒方法:

  (1)常温浸种:把种子放入常温水中清洗干净,再换水浸种3-5个小时。

  (2)温汤浸种:把种子放入50℃--55℃的温水中,保持水温均匀浸泡种子15-20分钟,放至常温后拿出洗净,再放入常温水浸3-5个小时,主要是为了杀死种子种皮表面的病菌。

  (3)药物浸种:

  50%速克灵浸种:先用清水浸种1-2小时,放入速克灵1500倍水溶液中浸泡10分钟,捞出洗净,再放入常温水中浸种2-3个小时。主要防治丝瓜 灰霉病。

  2.催芽

  催芽或不催芽,视气温条件定。消毒浸种的种子捞出洗净后置于25℃-30℃以下变温或恒温保湿催芽。

  播种

  1.播种期: 根据栽培季节、气温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播种期。

  2.种子质量

  必须符合GB16715.1-1996中2级以上要求。种子纯度不低于95%,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90%,水分不高于8%。

  3.播种量:

  根据丝瓜的种植密度,一般每亩大田种植800-1200株,每穴播种2粒,用种量约350-500克。

  4.播种方法:

  丝瓜移栽成活率较低,一般采用直播方式。3-4月,整地作畦,宽约3米。种子经浸种催芽,于畦面两边播种两行。株距35厘米,开穴,每穴播3粒种子,1hm2约需种子300-450g。[5]单行种植,株距为30-50厘米,每穴播种2粒,深度为1-2厘米,种粒平放,土壤田间持水量75%为宜,如过干可浇水少许,播后盖干草,以保温保湿。 播种宜选择晴天进行,覆膜栽培,破孔尽可能小些,以免风大时掀膜。

  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

  露地直播的丝瓜,一般幼苗期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每穴留一株壮苗,并浇2-3次水肥;覆膜栽培,定苗后浇1-2次水肥,然后用干细土将破孔压实。

  2.肥水管理

  抽蔓结合培土施第一次重肥,每亩用腐熟的农家肥1000公斤,饼肥20公斤,三元复合肥20公斤,混匀后施入栽培沟中;结果盛期施第二重肥,每亩施三元复合肥20公斤,氯化钾10公斤,结果后期适当补肥3-4次,每亩施三元复合肥10公斤或饼肥20公斤。

  对于地膜覆盖栽培,不便采取根部追肥,只能重施基肥。抽蔓后以叶面追肥为主,主要采用生物有机肥。结瓜期由于需肥量大,应采取根部破膜追肥的方法。一般每隔6-8天随灌水追肥,每亩追三元复合肥10公斤或饼肥20公斤,可根据需要交替使用。

  丝瓜长期需水量大尤其是结果盛期需供给充足水分,遇晴天每隔6-8天沟灌1次,全期保持畦面湿润。

  3.搭架及整蔓

  丝瓜茎为蔓生,当瓜长至5-6片真叶时,就开始吐须抽蔓。此时,应及时搭架引蔓,根据丝瓜子蔓发生和坐果情况,将茎基部部分无效子蔓摘除,以利于通风透光,适当圈苗后扶其上架,使其分布均匀,如生长过量可摘除部分子蔓,每条子蔓结1个瓜后摘除。结果后期,摘除基部病、老叶片。

  搭架可根据各地栽培习惯采用平棚或人字架,支架高度在2米左右,要求其牢固耐用。

  4.保花保果

  丝瓜冬春种植,主蔓自10节左右着第一雌花,以后连续多节着生雌花,栽培上应疏去部分雌花。一般第一位节雌花瓜多畸形,应及时摘除。同时,傍晚5~6时可采用人工辅授粉,提高座果率。当瓜长约30厘米时,注意吊瓜,人工拉直瓜条。

  夏秋种植,由于着第一雌花节位过高,应进行圈苗,出现雌花后才开始引蔓。

  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害

  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灰霉病。 抽蔓后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灰霉病、枯萎病、细菌性角斑病。

  2.主要虫害

  苗期主要虫害有:蚜虫、地老虎、潜叶蝇等。 抽蔓后主要病害有:潜叶蝇、地老虎、白粉虱、瓜实蝇、棉铃虫、螨虫。

  3.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

  4.农业防治

  针对主要病虫害控制对象,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实行严格的轮作制度,与非瓜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有条件地地区实行水旱轮作;深沟高畦,覆盖地膜;培育壮苗,提高抗逆性;根据土壤肥力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合理施化肥;清洁田园。

  5.物理防治

  覆盖银灰色地膜可驱避蚜虫;温汤浸种杀死病菌。

  6. 生物防治

  (1)天敌:积极保护和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

  (2)生物药剂:多采用植物源农药如藜芦碱、苦参碱、印楝素等和生物源农药如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BT粉、阿维菌素等防治病虫害。

  肉丝瓜栽培方法

  1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①播期 武汉市保护地栽培一般在1——2月播种,据于8cmX8cm的营养钵中,并用地热线加温育苗;露地栽培可在3月播种。每667平方米用种量为200g左右。

  ②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种子放入55℃的温水中浸种15min,再在30℃左右的温水中浸种2——3h(小时),捞出后用0.1%的高锰酸钾浸泡30min(分钟)消毒,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置于25——30℃的条件下催芽,种子露白后选晴天播种。

  ③苗床管理 播前2天苗床应加温,使钵土温度稳定在15℃以上。播种前用热水浇足底水,每钵播1——2粒发芽的种子,盖上少量的营养土,覆盖一层地膜以利保温保湿,并加盖小拱棚,出苗后及时覆盖1——2cm厚的营养土,以防幼苗带“帽”。出苗后苗床白天温度保持在20——28℃,晚上保持在15——18℃,白天温度超过30℃时应通风,晚上温度过高时应减少覆盖以防陡长,温度低于8℃及时增加覆盖物,或采用灯光、地热线加温,以防生长点冻死。育苗期间,保持苗床见干见湿,湿度大时撒些干草木灰吸湿,干旱时用喷水壶喷水。丝瓜育苗期间正值大棚低温高湿阶段,易发猝倒病,应及时用64%杀毒矾500倍液喷雾。定植前7天,苗床应通风降温炼苗,并喷施2%磷酸二氢钾,使瓜苗达到叶色深绿、根茎精壮、根系发达的壮苗标准。

  2 施足底肥,合理密植

  ①整地施肥 丝瓜喜土层深厚的砂壤土,冬前深翻,风冻熟化。早熟一号肉丝瓜前期产量高,定植前10天应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入渣肥或人粪尿2500kg,饼肥100kg,三元复合肥50kg。大棚栽培应提前扣棚,提前3天覆盖地膜,以提高地温。

  ②密植 早杂一号肉丝瓜以主蔓结瓜为主,可适当密植栽培。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大棚栽培1.5m开厢,露地平棚架栽培2m开厢,每厢栽2行,株距25——30cm。定植后,前期为提高棚温,促进缓苗,棚膜要扣严,并将小拱棚密闭7天,缓苗后,当白天棚温超过35℃时要开棚通风。

  3 田间管理

  ①搭架整枝 当植株伸蔓时应及时搭架,大棚栽培的可吊绳绑蔓。密植栽培时应及时摘除下部侧蔓,上部侧蔓一般发生较少也较弱,只需剪去多余的雄花和卷须,摘去因缺肥水或授粉不良引起的畸形果。后期丝瓜价格偏低时,植株过密,可拔除2/3的植株,以利通风透气。

  ②肥水管理 缓苗后浇一次稀薄的粪水提苗,以促进新根的生长,每株250g左右。早杂一号肉丝瓜生殖生长旺盛,雌花结瓜率为78%以上,因此全生长期以大肥大水为主,盛果期每采收1——2次,约7天要追一次粪水,并可穴施三元复合肥25kg,尿素20kg,共3——5次,如发现畸形果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后下雨裂果。

  ③保花保果 早杂一号肉丝瓜一般先开雌花,加上3、4月份温度低,雄花花粉发育不良,应用50mg/LA—4型防落素十20mg/L赤霉素液喷施,保花保果。

  ④病虫防治 早杂一号肉丝瓜较抗病,虫害有地老虎、黄守瓜、瓜绢螟等。地老虎可用小段鲜菜加90%敌百虫0.5kg对少量水拌湿,于傍晚放在植株旁诱杀;黄守瓜可用20%杀灭菊酯2000倍液或用21%灭杀毙2000倍液防治,瓜绢螟用5%卡死克2000倍液防治。

  4 采收

  早杂一号肉丝瓜雌花着生节位低,第一雌花着生于主蔓第6——8节,第一条瓜应在100g左右时提前采收,以利后面幼瓜的生长和雌花的坐果,提高前期产量。中后期的瓜一般在开花后10天左右果肩变硬时采收。从4月至7月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为5000kg,9——10月继续追肥浇水,每667平方米可增产1500kg以上。


猜你感兴趣:

1.丝瓜的种植方法

2.如何种植肉丝瓜

3.丝瓜如何种植

4.丝瓜种植技术

5.盆栽丝瓜种植方法

种养多肉植物小技巧



种养多肉植物小技巧

  多肉植物的种植有哪些小技巧,多肉植物种植要注意哪些问题,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种养多肉植物小技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种养多肉植物小技巧

  一、仙人球类植物的换盆是个麻烦事,因为它们浑身长刺,不好侍弄。其实只要有一把在厨房中用来夹盘子的夹子(是平行的夹子,不是三条腿的那种),就可以轻轻松松对付各种仙人球了。当然,对付大球还得用绳子打一瓶口结,在球的中部系上一根绳子,就能把仙人球拎起来了。

  二、对多肉植物浇水是一件细致的事,把水浇在球体上会有水渍,影响观赏价值,有的茎叶沾水容易腐烂,特别是在潮湿的气候或秋凉时容易受害。如果有一把带有气泵的喷水壶就可以解决问题。将喷壶打足气(不要打得很足),将气嘴拧松,对着茎叶之间的空隙,轻轻一按开关,一股细水就进入盆中,不会沾湿枝叶。

  三、一些多肉植物容易烂茎烂叶,这是因为有的有肥厚叶子平铺在潮湿的土面上,如蝴蝶双飞,有的基部的叶子枯黄后缠绕在基部,一浇水此处就形成一团湿球容易烂茎,如观音掌、长生草等。防治的方法是:对有平铺土面叶子的可将叶子下的土挖空,或将底部的叶子剪去,对基部聚积枯叶的要及时剥除,剥离时要小心,以免损伤植株。

  多肉植物栽培五要点

  一、培养土

  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但有一定保水能力,呈中性或微酸性。高地性球类(月世界属、月华玉属、琥玉属)和岩牡丹属可以再增加一点砻糠灰和小粒风化岩。高大的柱状种类可混以大粒石英砂,以固定植株。

  二、移植和种植

  一般应在植物休眠刚结束的复苏期进行。种植前要修根。修根后要晾几天再用潮湿的培养土栽种,种好后适当遮阳并不要急于浇水,一个月内不要施肥。

  三、温度和光线的调节

  仙人掌类与多肉植物通常喜欢温暖和较大的昼夜温差。除了附生类型的仙人掌和十二卷属的种类外,光线要充足,但要柔和。为此,除了少数扁平茎节和高大柱状种及某些龙舌兰属植物外,一般应常年在温室内栽培。

  附生类型的种类除冬季外都应遮阳,夏季结合降温,遮阳度应在5 0%至70%。虽然昙花和令箭荷花都有一定的耐寒性,但在冬季保持温暖则有利于翌年开花。作为砧木使用而大量栽培的量天尺不耐寒,冬季至少要维持5℃并要求充分照射阳光。

  大多数陆生类型的仙人掌类在白天28℃至35℃、晚上10℃至15℃ 的条件下生长最旺盛。室内气温经常高于35℃至38℃时,生长停滞,高地性球类和毛柱类的部分种还很容易腐烂。因此,必须降温,但不能为了降温而像对待附生类型那样减少太多的光照。

  大多数陆生类型种类在冬季保持盆土干燥的状态下,能耐2℃甚至 0℃的低温,但不能直接经霜受雪。原产加勒比海地区的花座球属种类和冬季开花的球形种类则要维持较高的温度。

  夏季生长的多肉植物,基本上可参照陆生类型仙人掌类来调节温度。它们对光线的要求则相对较低,一些具膨大茎基的种类不耐寒,冬季应维持较高温度。

  冬季生长的多肉植物,在夏季休眠期内要通风降温保持凉爽,冬季要求阳光充足,最低温度维持在7℃以上。

  四、浇水和施肥

  浇水应按其生长状态进行。无论冬季休眠还是夏季休眠的种类,在休眠期要停止往盆内浇水。但夏季休眠的种类必须在走道等处晒水以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而对生长旺盛期的植株应充分满足其对水分的需求。小苗浇水要多,大球要少(指次数);陆生类型的少浇,附生类型的多浇;现蕾开花期多浇,花谢果落后少浇;叶多而薄的多浇,叶厚而少的少浇。

  施肥应在生长旺盛期、现蕾期进行。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施化肥时,氮、磷、钾的配比为5∶15∶10 或5∶10∶10 ,并应混入少量微量元素。

  施肥宁淡不浓,需要时可多施几次。根部损伤者、生长不良者、茎叶有伤口者等植株禁施肥。

  五、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首先环境要整洁。对外来植物必须严格把关,确定没有病虫害时才放入棚内。初冬、早春、梅雨前这三个时期在棚内集中喷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对培养土消毒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常用的药剂主要有防病治病的杀菌剂(如多菌灵、托布津、百菌清、代森锌等)和杀虫剂(如氧化乐果、杀螨醇、马拉松、杀灭菊酯等)两类,可对症下药。药剂的浓度要严格按使用说明掌握,特别是杀虫剂,浓度稍浓即产生药害,帝冠和部分大戟科多肉植物对此尤其敏感。

  喷药要连喷几次才有有效(中间隔2天)。同一种药物使用两次后要换一种,长期使用一种农药易产生抗药性。

  多肉植物的播种期与播种方法

  播种期的确定是育苗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影响着植株的生长期,以及幼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适宜的播种时间能提高种子发芽率,使种子出苗整齐,植株生长健壮、抗逆性强,还有利于培育出优质产品。

  通常植物的播种期为4-10月。仙人掌类的幼苗(一年之内的幼苗)在冬季不休眠,因而只要冬季有最低温度保证,在这期间都可以播种。而多肉植物最好分两批播种,夏季休眠的种类在9-10月进行,冬季休眠的种类在4-5月进行。

  21-27摄氏度是仙人掌类及多肉植物播种的最适宜温度,在这个温度下种子的发芽率较高,所以说仙人掌类及多肉植物以春、秋季播种为最好。而且这时昼夜温差较大,出苗比较整齐,出苗后的幼苗生长也较快。当白天和晚上有15摄氏度的温差时,最有利于种子发芽。但当白天温度高于30摄氏度时,对幼苗的生长不太有利,因此仙人掌类及多肉植物的播种期最好避开夏季。也不要在梅雨季节播种,因此时病菌活跃,出土后的幼苗易染病。

  直接盆播和浸种催芽是大家普遍使用的播种方法。直接盆播又可分点播和撒播。当种子数量多而小时,一般采用撒播法,即把种子慢慢地、均匀地撒在苗盆里(切记给苗盆消毒)。当种子大而少时,一般采用点播法,即用手指尖、尖头筷子或竹签,一粒粒点入苗盆(切记给苗盆消毒)。

  浸种催芽主要用于一些难出苗的种子,如一些皮太厚的种子,如采用直接盆播,则出苗的可能性就很小。其具体操作方法是:把种子放在浅一点的容器中,稍许放点水,以不把种子淹没为宜。然后盖上玻璃放在避光处。几天后看到白色子叶露出,此时可用小镊子移栽到(经过消毒、杀菌处理的)苗盆里,并盖上玻璃。

  一般用来播种的盆最好浅而大,材质倒无所谓,但盆口一定要平整,只有这样玻璃才盖得严。种子与种子可以混播,只要插上标签,注意间隔即可。

  看了“种养多肉植物小技巧”的人还看了:

1.多肉之蒂亚怎么养

2.多肉植物的追肥技巧有哪些

3.多肉的种植方法

4.多肉应该怎么养

5.北京多肉大棚的种植地址大盘点

6.多肉植物怎么养

7.怎么养多肉植物

8.多肉植物要怎么养

9.多肉植物如何看光浇水

10.多肉植物大棚种植技术

丝瓜的种植方法



  丝瓜又叫八角瓜、菜瓜,是原产于印度的一种葫芦科植物,在东亚地区被广泛种植。那么丝瓜怎么种植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丝瓜的种植方法,一起来看看。

  丝瓜的种植方法

  丝瓜的生长温度适宜在24度左右,生长期比较耐高温。春天播种,到初夏的时候所以如果架子搭的好的话,丝瓜很容易爬藤,可以在高温酷暑的夏天给其他植物遮阴。

  如何给丝瓜施肥:种植之前,准备土的时候,用含有砂质的腐叶土,颜色越深的黑土,越有营养,多下点有机肥当基肥。后期,薄肥多施,不要一次施肥太多。

  如何分辨雌花和雄花: 终于开花了,有的朋友分不清雌花和雄花,俗称公花,母花。其实非常简单,花朵下面带着小丝瓜的是雌花,花瓣下面光秃秃的是雄花,只有雌花才能结出丝瓜来。如果是种植在阳台里面,没有蜜蜂等小昆虫的话,可以手动人工授粉。如果在露台开阔的地方,就不需要了。

  种丝瓜要有耐心,前面刚爬藤的时候生长速度可能比较慢,后期的话温度适宜,施肥得当,生长速度加快。一下子开花挂果,喜获丰收。种起来很有成就感。

  丝瓜的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征特性 丝瓜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茎蔓性,五棱,绿色,分枝力强。每节有卷须。叶掌状或心脏形。雌雄异花同株,花冠黄色,雄花序总状,雌花单生,子房下位。部果短圆柱形至长圆柱形,有棱或无棱,表面有皱格或平滑。种子椭圆形、扁平。普通丝瓜种子较薄,表面平滑,边缘有翅,灰白色或黑色,千粒重100克—120克。有棱丝瓜种子厚,黑色,边缘无翅,脐边有钳状种瘤,千粒重220克左右。 丝瓜耐高温,生长适宜温度为18℃—24℃,在瓜类中以丝瓜最耐湿,开花结果盛期要求温度更高,在炎热的夏秋只要不缺水肥,开花结果一直很旺盛。在干旱的环境下所结的丝瓜纤维多而老。丝瓜属短日照植物,长光照发育漫,短光照发育决。

  (二)类型与品种 供蔬菜用的丝瓜,在植物学上有两个种,即普通丝瓜和棱角丝瓜。

  1.普通丝瓜果实为长圆筒形,嫩果有密毛,无棱,皮光滑或具细皱纹,肉细嫩。长江流域优良的品种有南京长丝瓜、棒锤丝瓜、上海香丝瓜、长沙肉丝瓜、武汉汉白玉霜等。

  2.有棱丝瓜是广州市郊特产丝瓜,瓜棒形,有明显的棱角,种瓜纤维发达。普通丝瓜果皮薄,在南方易受瓜蝇为害,而有棱丝瓜果皮厚,瓜蝇不能在幼果中产卵。有棱丝瓜中著名的品种有青皮绿、乌皮丝瓜等。

  (三)栽培技术

  1.播种育苗 长江流域在3月上旬至4月下旬播种。清明以前播种者应在温床、冷床或塑料棚内育苗后移栽,不带营养钵育的苗,应在二片子叶期定植。带营养钵育苗的可在2—3片真叶时定植。 丝瓜也可浸种催芽后直播。 每亩(l亩=667平方米)用种量因种植方法而异,直播的每穴3粒种子,需种子15克—20克。育苗移栽的每穴栽一株,只需种子10克。

  2.田间管理 家前屋后的丝瓜栽培十分粗放,很少加以管理。但大面积的商品生产丝瓜的管理工作很多。主要的有设立支架、浇水施肥、中耕、除草、培垅、人工引蔓、绑蔓等工作。 南京长丝瓜大面积栽培时都用黄瓜架。在黄瓜采收结束后保留人字架,拉去瓜蔓,清除残叶,然后在两畦人字架上再横一竹竿,将4行人字架连搭成平面棚架,每株丝瓜插竹竿一根,用来引蔓上架。丝瓜需要肥水较多,定植活棵后用稀粪水浇提苗肥,以后晴天隔3—5天浇水一次。瓜蔓上棚、开始结瓜时,各浇一次重肥,结瓜期间天旱地干要勤浇水,并酌施2—3次追肥。丝瓜上架时植株生长迅速,需及时绑蔓,以免被风吹断。在整蔓时还摘除卷须、侧蔓和过多的雄花,仅留少量雄花,疏去畸形瓜和腐烂瓜。

  (四)采收留种 丝瓜定植后40余天出现雌花,开始结瓜,50余天能采收,一般6月份始收,7—8月份大量上市。每隔一天采收一次,盛收期每天可采。丝瓜虽可采收至霜降,但秋凉后生长缓慢,品质不好,一般在9月中旬拉藤。 丝瓜留种以根瓜为好,根瓜结果早,生长期长,种子饱满,其后代生长快,结果多而早。但长丝瓜的根瓜会接触地面而腐烂,因而以刚上棚处所结的丝瓜作种为宜。 种瓜应在生长期间选具有本品种形态特征、果柄肥大、果形正的瓜作种。选定后作好标记,待果实外表枯黄,硬化时采收,悬于通风处,干枯后倒出种子。长丝瓜因近果柄处种子发育不良,而顶端的种子多而饱满可作种。所以长丝瓜在采收后,应剪去顶端,剥去果皮,两头用绳子捆扎紧,挂于通风处,贮藏备用。

 

丝瓜的种植方法相关文章:

1.露地丝瓜高产种植技术

2.大棚丝瓜的种植方法

3.丝瓜高效种植技术

4.冬季大棚丝瓜如何种植

5.冬季丝瓜如何种植

6.如何种植肉丝瓜

如何种植肉丝瓜基础的方法



  肉丝瓜肉质细嫩、味甜,纤维少,品质好。中早熟,生育期200~210天。667平方米产量为4000kg以上。耐热,耐肥,耐渍,抗病性强,适应性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种植肉丝瓜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种植肉丝瓜的方法

  1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①播期 武汉市保护地栽培一般在1——2月播种,据于8cmX8cm的营养钵中,并用地热线加温育苗;露地栽培可在3月播种。每667平方米用种量为200g左右。

  ②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种子放入55℃的温水中浸种15min,再在30℃左右的温水中浸种2——3h(小时),捞出后用0.1%的高锰酸钾浸泡30min(分钟)消毒,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置于25——30℃的条件下催芽,种子露白后选晴天播种。

  ③苗床管理 播前2天苗床应加温,使钵土温度稳定在15℃以上。播种前用热水浇足底水,每钵播1——2粒发芽的种子,盖上少量的营养土,覆盖一层地膜以利保温保湿,并加盖小拱棚,出苗后及时覆盖1——2cm厚的营养土,以防幼苗带“帽”。出苗后苗床白天温度保持在20——28℃,晚上保持在15——18℃,白天温度超过30℃时应通风,晚上温度过高时应减少覆盖以防陡长,温度低于8℃及时增加覆盖物,或采用灯光、地热线加温,以防生长点冻死。育苗期间,保持苗床见干见湿,湿度大时撒些干草木灰吸湿,干旱时用喷水壶喷水。丝瓜育苗期间正值大棚低温高湿阶段,易发猝倒病,应及时用64%杀毒矾500倍液喷雾。定植前7天,苗床应通风降温炼苗,并喷施2%磷酸二氢钾,使瓜苗达到叶色深绿、根茎精壮、根系发达的壮苗标准。

  2 施足底肥,合理密植

  ①整地施肥 丝瓜喜土层深厚的砂壤土,冬前深翻,风冻熟化。早熟一号肉丝瓜前期产量高,定植前10天应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入渣肥或人粪尿2500kg,饼肥100kg,三元复合肥50kg。大棚栽培应提前扣棚,提前3天覆盖地膜,以提高地温。

  ②密植 早杂一号肉丝瓜以主蔓结瓜为主,可适当密植栽培。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大棚栽培1.5m开厢,露地平棚架栽培2m开厢,每厢栽2行,株距25——30cm。定植后,前期为提高棚温,促进缓苗,棚膜要扣严,并将小拱棚密闭7天,缓苗后,当白天棚温超过35℃时要开棚通风。

  3 田间管理

  ①搭架整枝 当植株伸蔓时应及时搭架,大棚栽培的可吊绳绑蔓。密植栽培时应及时摘除下部侧蔓,上部侧蔓一般发生较少也较弱,只需剪去多余的雄花和卷须,摘去因缺肥水或授粉不良引起的畸形果。后期丝瓜价格偏低时,植株过密,可拔除2/3的植株,以利通风透气。

  ②肥水管理 缓苗后浇一次稀薄的粪水提苗,以促进新根的生长,每株250g左右。早杂一号肉丝瓜生殖生长旺盛,雌花结瓜率为78%以上,因此全生长期以大肥大水为主,盛果期每采收1——2次,约7天要追一次粪水,并可穴施三元复合肥25kg,尿素20kg,共3——5次,如发现畸形果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后下雨裂果。

  ③保花保果 早杂一号肉丝瓜一般先开雌花,加上3、4月份温度低,雄花花粉发育不良,应用50mg/LA—4型防落素十20mg/L赤霉素液喷施,保花保果。

  ④病虫防治 早杂一号肉丝瓜较抗病,虫害有地老虎、黄守瓜、瓜绢螟等。地老虎可用小段鲜菜加90%敌百虫0.5kg对少量水拌湿,于傍晚放在植株旁诱杀;黄守瓜可用20%杀灭菊酯2000倍液或用21%灭杀毙2000倍液防治,瓜绢螟用5%卡死克2000倍液防治。

  4 采收

  早杂一号肉丝瓜雌花着生节位低,第一雌花着生于主蔓第6——8节,第一条瓜应在100g左右时提前采收,以利后面幼瓜的生长和雌花的坐果,提高前期产量。中后期的瓜一般在开花后10天左右果肩变硬时采收。从4月至7月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为5000kg,9——10月继续追肥浇水,每667平方米可增产1500kg以上。

  种植肉丝瓜的要点

  植株蔓生,生长势强,分枝多,叶片掌状五角形、深绿色,主蔓长7~8米,第一雌花着生在11~15节,瓜呈长圆筒形,长约43cm,横径6~7cm,单瓜重250~750g,瓜皮青绿色,表面较粗糙,有白色茸毛,有10余条深绿色纵条纹。瓜蒂粗,突出,瓜柄长4.5cm、浅绿,肉质细嫩、味甜,纤维少,品质好。中早熟,生育期200~210天。667平方米产量为4000kg以上。耐热,耐肥,耐渍,抗病性强,适应性强。

  湖南春季栽培,于3月上中旬播种,4月上中旬定植,行距130~150cm,株距30~40cm。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施人畜粪2500~3000kg,土杂肥4000~5000kg。定植缓苗后及时搭平棚。结瓜后,每采收1次追1次肥,6月中旬直收至9月下旬。

 

如何种植肉丝瓜相关文章

1.肉丝瓜的种植方法

2.种植洋丝瓜的方法

3.农村种植瓜果类蔬菜的方法

4.盆栽植物养殖方法

5.丝瓜的功效与作用与禁忌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