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上期末试卷及答案(七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_初一数学计算题大全)

由网友()分享简介:初二数学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时光飞逝,做好初二数学期末复习准备,考场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数学能力。沉着才见英雄本色。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初二数学上期末...

初二数学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时光飞逝,做好初二数学期末复习准备,考场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数学能力。沉着才见英雄本色。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初二数学上期末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二数学上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某地一天的最高气温是12℃,最低气温是﹣2℃,则该地这天的温差是(  )

  A.﹣10℃ B.10℃ C.14℃ D.﹣14℃

  2.据报道,目前我国“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位居全球第一,其运算速度达到了每秒338 600 000亿次,数字338 600 000用科学记数法可简洁表示为(  )

  A.3.386×108 B.0.3386×109 C.33.86×107 D.3.386×109

  3.如图,放置的一个机器零件(图1),若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如(图2)所示,则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 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理数分为正数和负数

  B.有理数的相反数一定比0小

  C.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不一定相等

  D.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比0大

  5.单项式﹣23a2b3的系数和次数分別是(  )

  A.﹣2,8 B.﹣8,5 C.2,8 D.﹣2,5

  6.若a+b<0且ab<0,那么(  )

  A.a<0,b>0 B.a<0,b<0

  C.a>0,b<0 D.a,b异号,且负数绝对值较大

  7.把弯曲的道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是(  )

  A.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8.某品牌商品,按标价八折出售,仍可获得10%的利润.若该商品标价为275元,则商品的进价为(  )

  A.192.5元 B.200元 C.244.5元 D.253元

  9.如图,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顶角O重合在一起,若∠BOC= ∠AOD,则∠BOC的度数为(  )

  A.30° B.45° C.54° D.60°

  10.适合|2a+5|+|2a﹣3|=8的整数a的值有(  )

  A.4个 B.5个 C.7个 D.9个

  二、填空题

  11.﹣ 的相反数是  .

  12.过某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将这个多边形分成6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

  13.如图,数轴上点A、B、C所对应的数分别为a、b、c,化简|a|+|c﹣b|﹣|a+b﹣c|=  .

  14.如图,P1是一块半径为1的半圆形纸板,在P1的左下端剪去一个半径为 的半圆后得到图形P2,然后依次剪去一个更小的半圆(其直径为前一个被剪掉半圆的半径)得图形P3,P4,…,Pn,…,记纸板Pn的面积为Sn,试通过计算S1,S2,猜想得到Sn﹣1﹣Sn=  (n≥2).

  三、解答题

  15.计算题

  (1)30×( ﹣ ﹣ );

  (2)﹣14﹣(1﹣0.5)× ×[1﹣(﹣2)3].

  16.解方程:

  (1) ﹣ =1

  (2) ﹣ =0.5.

  17.如图,已知线段a,b,用尺规作一条线段AB,使AB=2a﹣b(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18.先化简,再求值(﹣x2+3xy﹣ y2)﹣(﹣ x2+4xy﹣ y2),其中x=2,y=1.

  19.新年快到了,贫困山区的孩子想给资助他们的王老师写封信,折叠长方形信纸装入标准信封时发现:若将信纸如图①连续两次对折后,沿着信封口边线装入时,宽绰有3.8cm;若将信纸如图②三等分折叠后,同样方法装入时,宽绰1.4 cm,试求信纸的纸长和信封的口宽.

  20.雾霾天气严重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在今年元旦期间,某校七年级一班的同学对“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因”就市民的看法做了随机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绘制了不完整的统计图表(如下图),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因 百分比

  A 工业污染 45%

  B 汽车尾气排放 m

  C 炉烟气排放 15%

  D 其它(滥砍滥伐等) n

  (1)本次被调查的市民共有  人;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图2中区域B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为  度.

  21.如图,已知∠COB=2∠AOC,OD平分∠AOB,且∠COD=25°,求∠AOB的度数.

  22.甲仓库有水泥100吨,乙仓库有水泥80吨,要全部运到A、B两工地,已知A工地需要70吨,B工地需要110吨,甲仓库运到A、B两工地的运费分别是140元/吨、150元/吨,乙仓库运到A、B两工地的运费分别是200元/吨、80元/吨,本次运动水泥总运费需要25900元.(运费:元/吨,表示运送每吨水泥所需的人民币)

  (1)设甲仓库运到A工地水泥为x吨,请在下面表格中用x表示出其它未知量.

  甲仓库  乙仓库

  A工地  x

  B工地     x+10

  (2)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运送甲仓库100吨水泥的运费为  元.(写出化简后的结果)

  (3)求甲仓库运到A工地水泥的吨数.

  23.已知线段AB=12,CD=6,线段CD在直线AB上运动(A在B的左侧,C在D的左侧).

  (1)当D点与B点重合时,AC=  ;

  (2)点P是线段AB延长线上任意一点,在(1)的条件下,求PA+PB﹣2PC的值;

  (3)M、N分别是AC、BD的中点,当BC=4时,求MN的长.

  初二数学上期末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某地一天的最高气温是12℃,最低气温是﹣2℃,则该地这天的温差是(  )

  A.﹣10℃ B.10℃ C.14℃ D.﹣14℃

  【考点】有理数的减法.

  【分析】根据题意用最高气温12℃减去最低气温﹣2℃,根据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12﹣(﹣2)=14(℃).故选:C.

  2.据报道,目前我国“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位居全球第一,其运算速度达到了每秒338 600 000亿次,数字338 600 000用科学记数法可简洁表示为(  )

  A.3.386×108 B.0.3386×109 C.33.86×107 D.3.386×109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解答】解:数字338 600 000用科学记数法可简洁表示为3.386×108.

  故选:A.

  3.如图,放置的一个机器零件(图1),若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如(图2)所示,则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 D.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分析】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

  【解答】解:从上边看是等宽的三个矩形,

  故选: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理数分为正数和负数

  B.有理数的相反数一定比0小

  C.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不一定相等

  D.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比0大

  【考点】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分类、绝对值的性质,可得答案.

  【解答】解:A、有理数分为正数、零、负数,故A不符合题意;

  B、负数的相反数大于零,故B不符合题意;

  C、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故C符合题意;

  D、绝对值是非负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单项式﹣23a2b3的系数和次数分別是(  )

  A.﹣2,8 B.﹣8,5 C.2,8 D.﹣2,5

  【考点】单项式.

  【分析】根据单项式系数、次数的定义来求解.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解答】解:单项式﹣23a2b3的系数和次数分別是﹣8,5,

  故选B.

  6.若a+b<0且ab<0,那么(  )

  A.a<0,b>0 B.a<0,b<0

  C.a>0,b<0 D.a,b异号,且负数绝对值较大

  【考点】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的加法.

  【分析】根据a+b<0且ab<0,可以判断a、b的符号和绝对值的大小,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a+b<0且ab<0,

  ∴a>0,b<0且|a|<|b|或a<0,b>0且|a|>|b|,

  即a,b异号,且负数绝对值较大,

  故选D.

  7.把弯曲的道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是(  )

  A.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考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分析】根据线段的性质,可得答案.

  【解答】解:把弯曲的道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故选:C.

  8.某品牌商品,按标价八折出售,仍可获得10%的利润.若该商品标价为275元,则商品的进价为(  )

  A.192.5元 B.200元 C.244.5元 D.253元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商品的进价为x元,由已知按标价八折出售,仍可获得10%的利润,可以表示出出售的价格为(1+10%)x元,商品标价为275元,则出售价为275×80%元,其相等关系是售价相等.由此列出方程求解.

  【解答】解:设商品的进价为x元,根据题意得:

  (1+10%)x=275×80%,

  1.1x=220,

  x=200.

  故商品的进价为200元.

  故选:B.

  9.如图,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顶角O重合在一起,若∠BOC= ∠AOD,则∠BOC的度数为(  )

  A.30° B.45° C.54° D.60°

  【考点】角的计算.

  【分析】此题“两块直角三角板”可知∠DOC=∠BOA=90°,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以证明∠DOB=∠AOC,由题意设∠BOC=x°,则∠AOD=5x°,结合图形列方程即可求解.

  【解答】解:由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顶角O重合在一起可知:∠DOC=∠BOA=90°

  ∴∠DOB+∠BOC=90°,∠AOC+∠BOC=90°,

  ∴∠DOB=∠AOC,

  设∠BOC=x°,则∠AOD=5x°,

  ∴∠DOB+∠AOC=∠AOD﹣∠BOC=4x°,

  ∴∠DOB=2x°,

  ∴∠DOB+∠BOC=3x°=90°

  解得:x=30

  故选A.

  10.适合|2a+5|+|2a﹣3|=8的整数a的值有(  )

  A.4个 B.5个 C.7个 D.9个

  【考点】绝对值.

  【分析】此方程可理解为2a到﹣5和3的距离的和,由此可得出2a的值,继而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如图,由此可得2a为﹣4,﹣2,0,2的时候a取得整数,共四个值.

  故选:A.

  二、填空题

  11.﹣ 的相反数是   .

  【考点】相反数.

  【分析】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号.

  【解答】解:﹣ 的相反数是﹣(﹣ )= .

  故答案为: .

  12.过某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将这个多边形分成6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是 八 边形.

  【考点】多边形的对角线.

  【分析】根据n边形对角线公式,可得答案.

  【解答】解:设多边形是n边形,由对角线公式,得

  n﹣2=6.

  解得n=8,

  故答案为:八.

  13.如图,数轴上点A、B、C所对应的数分别为a、b、c,化简|a|+|c﹣b|﹣|a+b﹣c|= 0 .

  【考点】整式的加减;数轴;绝对值.

  【分析】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判断出绝对值里边式子的正负,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0

  ∴a<0,c﹣b>0,a+b﹣c<0,

  ∴|a|+|c﹣b|﹣|a+b﹣c|=﹣a+(c﹣b)+(a+b﹣c)=﹣a+c﹣b+a+b﹣c=0.

  故答案为0.

  14.如图,P1是一块半径为1的半圆形纸板,在P1的左下端剪去一个半径为 的半圆后得到图形P2,然后依次剪去一个更小的半圆(其直径为前一个被剪掉半圆的半径)得图形P3,P4,…,Pn,…,记纸板Pn的面积为Sn,试通过计算S1,S2,猜想得到Sn﹣1﹣Sn= ( )2n﹣1π. (n≥2).

  【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

  【分析】由P1是一块半径为1的半圆形纸板,在P1的左下端剪去一个半径为 的半圆后得到图形P2,得到S1= π×12= π,S2= π﹣ π×( )2.同理可得Sn﹣1= π﹣ π×( )2﹣ π×[( )2]2﹣…﹣ π×[( )n﹣2]2,Sn= π﹣ π×( )2﹣ π×[( )2]2﹣…﹣ π×[( )n﹣2]2﹣ π×[( )n﹣1]2,它们的差即可得到.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n≥2.

  S1= π×12= π,

  S2= π﹣ π×( )2,

  …

  Sn﹣1= π﹣ π×( )2﹣ π×[( )2]2﹣…﹣ π×[( )n﹣2]2,

  Sn= π﹣ π×( )2﹣ π×[( )2]2﹣…﹣ π×[( )n﹣2]2﹣ π×[( )n﹣1]2,

  ∴Sn﹣1﹣Sn= π×( )2n﹣2=( )2n﹣1π.

  故答案为( )2n﹣1π.

  三、解答题

  15.计算题

  (1)30×( ﹣ ﹣ );

  (2)﹣14﹣(1﹣0.5)× ×[1﹣(﹣2)3].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分析】(1)原式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2)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1)原式=15﹣20﹣24=15﹣44=﹣29;

  (2)原式=﹣1﹣ × ×9=﹣ .

  16.解方程:

  (1) ﹣ =1

  (2) ﹣ =0.5.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据此求出每个方程的解是多少即可.

  【解答】解:(1)去分母,得2(5+2x)﹣3(10﹣3x)=6

  去括号,得10+4x﹣30+9x=6

  移项,得4x+9x=6﹣10+30

  合并同类项,得13x=26

  系数化为1,得x=2

  (2)去分母,得1.5x﹣0.3(1.5﹣x)=0.5×0.6

  去括号,得1.5x+0.3x﹣0.45=0.3

  移项,得1.5x+0.3x=0.3+0.45

  合并同类项,得1.8x=0.75

  系数化为1,得x=

  17.如图,已知线段a,b,用尺规作一条线段AB,使AB=2a﹣b(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考点】作图—复杂作图.

  【分析】首先作射线,再截取AD=DC=a,进而截取BC=b,即可得出AB=2a﹣b.

  【解答】解:如图所示:线段AB即为所求.

  18.先化简,再求值(﹣x2+3xy﹣ y2)﹣(﹣ x2+4xy﹣ y2),其中x=2,y=1.

  【考点】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

  【分析】首先化简(﹣x2+3xy﹣ y2)﹣(﹣ x2+4xy﹣ y2),然后把x=2,y=1代入化简后的算式,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

  【解答】解:(﹣x2+3xy﹣ y2)﹣(﹣ x2+4xy﹣ y2)

  =﹣x2+3xy﹣ y2+ x2﹣4xy+ y2

  =﹣0.5x2﹣xy+y2

  当x=2,y=1时,

  原式=﹣0.5×22﹣2×1+12

  =﹣2﹣2+1

  =﹣3

  19.新年快到了,贫困山区的孩子想给资助他们的王老师写封信,折叠长方形信纸装入标准信封时发现:若将信纸如图①连续两次对折后,沿着信封口边线装入时,宽绰有3.8cm;若将信纸如图②三等分折叠后,同样方法装入时,宽绰1.4 cm,试求信纸的纸长和信封的口宽.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信纸的纸长为12xcm,则信封的口宽为(4x+1.4)cm,根据信纸的折法结合信封的口宽不变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设信纸的纸长为12xcm,则信封的口宽为(4x+1.4)cm.

  根据题意得:3x+3.8=4x+1.4,

  解得:x=2.4,

  ∴12x=28.8,4x+1.4=11.

  答:信纸的纸长为28.8cm,信封的口宽为11cm.

  20.雾霾天气严重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在今年元旦期间,某校七年级一班的同学对“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因”就市民的看法做了随机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绘制了不完整的统计图表(如下图),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因 百分比

  A 工业污染 45%

  B 汽车尾气排放 m

  C 炉烟气排放 15%

  D 其它(滥砍滥伐等) n

  (1)本次被调查的市民共有 200 人;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图2中区域B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为 108 度.

  【考点】条形统计图;统计表;扇形统计图.

  【分析】(1)根据条形图和扇形图信息,得到A组人数和所占百分比,求出调查的市民的人数;

  (2)根据A、C组的百分比求得其人数,由各组人数之和可得D组人数,即可补全条形统计图;

  (3)持有B组主要成因的市民百分比乘以360°求出答案.

  【解答】解:(1)从条形图和扇形图可知,A组人数为90人,占45%,

  ∴本次被调查的市民共有:90÷45%=200人,

  故答案为:200;

  (2)∵A组的人数为200×45%=90(人),C组的人数为200×15%=30(人),

  ∴D组人数为200﹣90﹣60﹣30=20,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

  (3)∵B组所占百分比为60÷200=30%,

  ∴30%×360°=108°,

  即区域B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108°,

  故答案为:108.

  21.如图,已知∠COB=2∠AOC,OD平分∠AOB,且∠COD=25°,求∠AOB的度数.

  【考点】角的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

  【分析】先设∠AOC=x,则∠COB=2∠AOC=2x,再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出∠AOD=∠BOD=1.5x,进而根据∠COD=25°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设∠AOC=x,则∠COB=2∠AOC=2x.

  ∵OD平分∠AOB,

  ∴∠AOD=∠BOD=1.5x.

  ∴∠COD=∠AOD﹣∠AOC=1.5x﹣x=0.5x.

  ∵∠COD=25°,

  ∴0.5x=25°,

  ∴x=50°,

  ∴∠AOB=3×50°=150°.

  22.甲仓库有水泥100吨,乙仓库有水泥80吨,要全部运到A、B两工地,已知A工地需要70吨,B工地需要110吨,甲仓库运到A、B两工地的运费分别是140元/吨、150元/吨,乙仓库运到A、B两工地的运费分别是200元/吨、80元/吨,本次运动水泥总运费需要25900元.(运费:元/吨,表示运送每吨水泥所需的人民币)

  (1)设甲仓库运到A工地水泥为x吨,请在下面表格中用x表示出其它未知量.

  甲仓库  乙仓库

  A工地  x  70﹣x

  B工地  100﹣x   x+10

  (2)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运送甲仓库100吨水泥的运费为 ﹣10x+15000 元.(写出化简后的结果)

  (3)求甲仓库运到A工地水泥的吨数.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1)根据题意填写表格即可;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以及已知的运费表示出总运费即可;

  (3)根据本次运送水泥总运费需要25900元列方程化简即可.

  【解答】解:(1)设甲仓库运到A工地水泥的吨数为x吨,则运到B地水泥的吨数为吨,

  乙仓库运到A工地水泥的吨数为(70﹣x)吨,则运到B地水泥的吨数为(x+10)吨,

  补全表格如下:

  甲仓库 乙仓库

  A工地 x 70﹣x

  B工地 100﹣x x+10

  故答案为:70﹣x;100﹣x;

  (2)运送甲仓库100吨水泥的运费为140x+150=﹣10x+15000;

  故答案为:﹣10x+15000;

  (3)140x+150+200(70﹣x)+80(x+10)=25900,

  整理得:﹣130x+3900=0.

  解得x=30

  答:甲仓库运到A工地水泥的吨数是30吨.

  23.已知线段AB=12,CD=6,线段CD在直线AB上运动(A在B的左侧,C在D的左侧).

  (1)当D点与B点重合时,AC= 6 ;

  (2)点P是线段AB延长线上任意一点,在(1)的条件下,求PA+PB﹣2PC的值;

  (3)M、N分别是AC、BD的中点,当BC=4时,求MN的长.

  【考点】线段的和差.

  【分析】(1)根据题意即可得到结论;

  (2)由(1)得AC= AB,CD= AB,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得到结论;

  (3)需要分类讨论:①如图1,当点C在点B的右侧时,根据“M、N分别为线段AC、BD的中点”,先计算出AM、DN的长度,然后计算MN=AD﹣AM﹣DN;②如图2,当点C位于点B的左侧时,利用线段间的和差关系求得MN的长度.

  【解答】解:(1)当D点与B点重合时,AC=AB﹣CD=6;

  故答案为:6;

  (2)由(1)得AC= AB,

  ∴CD= AB,

  ∵点P是线段AB延长线上任意一点,

  ∴PA+PB=AB+PB+PB,PC=CD+PB= AB+PB,

  ∴PA+PB﹣2PC=AB+PB+PB﹣2( AB+PB)=0;

  (3)如图1,∵M、N分别为线段AC、BD的中点,

  ∴AM= AC= (AB+BC)=8,

  DN= BD= (CD+BC)=5,

  ∴MN=AD﹣AM﹣DN=9;

  如图2,∵M、N分别为线段AC、BD的中点,

  ∴AM= AC= (AB﹣BC)=4,

  DN= BD= (CD﹣BC)=1,

  ∴MN=AD﹣AM﹣DN=12+6﹣4﹣4﹣1=9.

七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



七年级数学的计算题,特别是多步骤计算题,有时要用到多个公式,头绪纷繁,步骤复杂。若用方程法解这类题目,有的可以减少计算步骤,有的能够化繁为简。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数学的计算题100道,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点击获取更多“数学题及相关知识”↓↓↓

★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带答案 

★ 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题答案 

★ 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及答案 

★ 七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

1、5+21*8/2-6-59

2、68/21-8-11*8+61

3、-2/9-7/9-56

4、4.6-(-3/4+1.6-4-3/4)

5、1/2+3+5/6-7/12

6、[2/3-4-1/4*(-0.4)]/1/3+2

7、22+(-4)+(-2)+4*3

8、-2*8-8*1/2+8/1/8

9、(2/3+1/2)/(-1/12)*(-12)

10、(-28)/(-6+4)+(-1)

11、2/(-2)+0/7-(-8)*(-2)

12、(1/4-5/6+1/3+2/3)/1/2

13、18-6/(-3)*(-2)

14、(5+3/8*8/30/(-2)-3

15、(-84)/2*(-3)/(-6)

16、-1+2-3+4-5+6-7

17、-50-28+(-24)-(-22)

18、-19.8-(-20.3)-(+20.2)-10.8

19、0.25- +(-1 )-(+3 )

20、-1-〔1-(1-0.6÷3)〕×〔2-(-3)×(-4)〕

21、10÷(-4)-42-(-8)÷(-1)3

22、-32-(-3) 2-(-3)3+(-1)6

23、3×(-2)2+(-2×3)2+(-2+3)2

24、(-12)÷4×(-6)÷2

25、(-12)÷4×(-6)×2

26、75÷〔138÷(100-54)〕

27、85×(95-1440÷24)

28、80400-(4300+870÷15)

29、240×78÷(154-115)

30、1437×27+27×563

31、〔75-(12+18)〕÷15

32、2160÷〔(83-79)×18〕

33、 280+840÷24×5

34、325÷13×(266-250)

35、85×(95-1440÷24)

36、58870÷(105+20×2)

37、1437×27+27×563

38、81432÷(13×52+78)

39、[37.85-(7.85+6.4)] ×30

40、156×[(17.7-7.2)÷3]

41、(947-599)+76×64

42、36×(913-276÷23)

43、-(3.4 1.25×2.4)

44 、0.8×〔15.5-(3.21 5.79)〕

45、(31.8 3.2×4)÷5

46、194-64.8÷1.8×0.9 36.72÷4.25×9.9

47、3.416÷(0.016×35)

48、 0.8×[(10-6.76)÷1.2]

49、(136+64)×(65-345÷23)

50、(6.8-6.8×0.55)÷8.5

51、0.12× 4.8÷0.12×4.8

52、(58+37)÷(64-9×5)

53、812-700÷(9+31×11)

54、(3.2×1.5+2.5)÷1.6

55、85+14×(14+208÷26)

56、 120-36×4÷18+35

57、(284+16)×(512-8208÷18)

58、 9.72×1.6-18.305÷7

59、4/7÷[1/3×(3/5-3/10)]

60、(4/5+1/4)÷7/3+7/10

61、12.78-0÷( 13.4+156.6 )

62、 37.812-700÷(9+31×11)

63、(136+64)×(65-345÷23)

64、3.2×(1.5+2.5)÷1.6

65、85+14×(14+208÷26)

66、(58+37)÷(64-9×5)

67、(6.8-6.8×0.55)÷8.5

68、(284+16)×(512-8208÷18)

69、0.12× 4.8÷0.12×4.8

70、(3.2×1.5+2.5)÷1.6

71、120-36×4÷18+35

72、10.15-10.75×0.4-5.7

73、5.8×(3.87-0.13)

74、+4.2×3.74 347+45×2-4160÷52

75、32.52-(6+9.728÷3.2)×2.5 87(58+37)÷(64-9×5)

76、[(7.1-5.6)×0.9-1.15] ÷2.5 (3.2×1.5+2.5)÷1.6

77、5.4÷[2.6×(3.7-2.9)+0.62] 12×6÷(12-7.2)-6

78、3.2×6+(1.5+2.5)÷1.6 (3.2×1.5+2.5)÷1.6

79、5.8×(3.87-0.13)+4.2×3.74

80、33.02-(148.4-90.85)÷2.5

81、23+(-73)

82、(-84)+(-49)

83、87+(-2.04)

84、4.23+(-7.57)

85、(-7/3)+(-7/6)

86、9/4+(-3/2)

87、3.75+(2.25)+5/4

88、-3.75+(+5/4)+(-1.5)

89、(-17/4)+(-10/3)+(+13/3)+(11/3)

90、(-1.8)+(+0.2)+(-1.7)+(0.1)+(+1.8)+(+1.4)

91、(+1.3)-(+17/7)

92、(-2)-(+2/3)

93、|(-7.2)-(-6.3)+(1.1)|

94、|(-5/4)-(-3/4)|-|1-5/4-|-3/4|)

95、(-2/199)*(-7/6-3/2+8/3)

96、(4a)*(-3b)*(5c)*1/6

97、3/7 × 49/9 - 4/3

98、8/9 × 15/36 + 1/27

99、12× 5/6 – 2/9 ×3

100、8× 5/4 + 1/4


七年级数学计算题相关文章

★ 七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

★ 七年级数学计算题大全

★ 七年级数学题100道

★ 七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大全

★ 初一数学整式练习题及答案

★ 七年级数学计算题练习

★ 初中七年级数学计算题

★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检测题

★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计算题

★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加减法的计算题

七年级数学学习方法策略



  作为七年级的新生,同学们需要掌握哪些数学学习方法策略呢?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七年级数学学习方法策略,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七年级数学学习方法策略:课余学习方法

  一、养成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如果从小做作业,就养成了一种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坏习惯,将来工作时就难以做到一丝不苟,有条不紊,认真对待事业。因此,作业不但要重视知识内容是否正确,还必须注意卷面是否工整和按时独立完成,卷面乱、脏,没按时完成作业,不但导致不良习惯形成而且必然要影响学习质量。 做作业的主要要求是:态度认真、字迹工整、卷面整洁、格式规范,独立完成,按时交卷,及时改正,保存完整。开始时,要统一格式、甚至字写多大,哪道题写在哪个格里,都要提出具体要求,以后逐步消减限制,逐步过渡到学生独立安排,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平时,要严防与纠正投机取巧,抄袭别人作业与马虎了事的坏习惯。

  二、养成 “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预习时应做到:

  1、看: 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了解新课的重点和难点.

  2、读: 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仔细体会、认真思考,注意知识的发展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标记,以便带着问题去听课.

  3、做: 在对预习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后,要求学生利用课外参考书做一定数量的练习(要求是有答案的练习).数量是 3到 5道题,要求包括至少三种不同的题型(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证明题、作图题等).学生通过不同的题型的练习来了解这部分知识的呈现方式和教材要求掌握的程度,同时通过练习来发现自己真正存在的知识疑惑.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步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能力,就好比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就能源源不断的获取新知识,汲取新的营养.

  七年级数学学习方法策略:期末复习的方法

  在复习时应做到“三抓”: 一抓基础知识的复习 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整理,进行系统的认识.整理数学知识要串联知识编织网络,应从纵横两方面进行.纵的方面,是按知识系统进行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如复习特殊四边形的性质时,可以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等四方面进行总结,这样能做到不漏、不重,便于比较.横的方面,是按专题进行整理,可以从解题思路、解题规律、解题技巧上进行总结.如在复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时,要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扇形等联系起来,清楚它们的推导过程都是将未知图形通过割补变换成已知图形,然后计算它们的面积.这样既加深了对转化数学思想的理解,又便于对公式的记忆. 二抓基础知识的深化 对课本知识的整理不能满足于会背、会证明,而应通过认真分析,掌握它们的本质,揭示联系. 三抓基础知识的应用 在复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要认真研究例题和认真分析习题,学会对课本上的例题和做过的习题按知识和解题方法进行初步的归纳,找出一般规律.

  七年级数学学习方法策略:答卷的方法

  一、通读全卷 一是看题量多少,不要漏题;二是选出容易题,准备先作答;三是把自己容易忽略和出错的事项在题的空白处用铅笔做个记号.

  二、认真审题 审题一定要细心.要放慢速度,逐字逐句搞清题意(似曾相识的题目更要注意不背答案),从多角度挖掘隐含条件及条件间内在联系,为快速解答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

  三、由易到难 先做容易题,后做难题.遇到难题,要敢于暂时“放弃”,不要浪费太多时间,等把会做的题目解答完后,再回头集中精力解决它.

  四、分段得分 数学解答题有“入手容易,深入难”的特点,第一问较容易,第二、三问难度逐渐加大.因此,解答时应注意“分段得分”,步步为营.首先拿下第一问,确保不失分,然后分析第一问是否为第二、三问准备了思维基础和解题条件,力争第二问保全分,争取第三问能抢到分.

  五、跳跃解答 当不会解(或证)解答题中的前一问,而会解(或证)下一问时,可以直接利用前一问的结论去解决下一问.

  六、逆向分析 当用直接法解答或证明某一问题遇到“卡子”时,可以采用分析法.格式如下:假设“卡子”成立,则&middot;&middot;&middot;(推出已知的条件和结论),以上步步可逆,所以 “卡子”成立.

  七、先思后划 当发现自己答错时,不要急于划掉重写.这是因为重新改正的答案可能和划掉的答题无多大区别.

  八、学会联想 当遇到一时想不起的问题时,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目标,要换个角度思考,从与题目有关的知识开始模拟联想.如“课本上怎么说的?”, “以前运用这些知识解决过什么问题?”,“是否能特殊化?”,“极限位置怎样?”等等.

  九、快速书写 卷面书写既要速度快,又要整洁、准确,这样既可以提高答题速度和质量,又可以给阅卷的老师以好印象;草稿纸书写要有规划,便于回头检查。


看过七年级数学学习方法策略的还看了:

1.初一数学学习方法策略

2.初一数学学习方法诀窍

3.7年级数学的学习方法

4.初一如何学数学的学习方法

初一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为了搞好本期工作,初一的数学教师们要准备哪些相关的教学计划呢?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一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初一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2)班和(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两个班整体情况是学生基础很差,优秀生较少,后进生占每个班的90%左右。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同时大部分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活跃,特别是逻辑思维较弱,应通过课上听讲与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还有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

  二、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习题,精心备课,上好新课。这学期针对数学内容编排特点-----几何内容多,我准备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习和讨论,让学生多展现数学思维,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讲,从而培养语言组织能力同时也练习了几何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精心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合理落实各项教学常规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正确地掌握和处理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同时更重要的是备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2、上课时教学目的要明确,讲课时要围绕中心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整个教学过程要严密组织,使课堂教学既层次分明,又协调紧凑。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力求使他们能掌握本课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作业要求要严格,但布置的作业要适量。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根据作业情况查缺补漏,做好个别辅导。

  四、学困生转化工作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分析选好学困生,做好辅导计划。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我准备做到“信心、爱心、细心、耐心、恒心”,这对唤起学困生的自信心、上进心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五、教学进度与安排

  第1&mdash;4周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5&mdash;7周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8&mdash;10周 第七章三角线

  第11&mdash;14周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

  第15&mdash;16周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第17周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18&mdash;19周 期末复习

  初一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担任七年级(3)班数学教师,学生44人。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三、教材章节分析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本章主要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以及他们的截面形状、三视图的画法、展开图等方面的重要知识,这部分内容展示了人们认识几何图形的过程,即由体到面、由面到线、由线到点的实际认识过程,学好本章对以后的几何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根据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再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示图之间的转化,有效的发展空间观念,通过实际操作、识图、画图等技能的训练,丰富了观察、操作,想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的体验。

  内容介绍:(1)章前图的目的和使用。(2)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性质的认识过程。用自己的语言充分地描述&mdash;&mdash;点、线、面之间的关系&mdash;&mdash;通过操作归纳出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mdash;&mdash;更好地想像图形。(3)点线面的处理。(4)展开与折叠的目的与处理(想和做的关系:先做后想&mdash;&mdash;先想后做) (5)截一个几何体的目的和处理。(6)从不同方向看的处理,三视图的要求。(7)第20页多种策略的处理。(8)平面图形的定位,第23页做一做。(9)回顾与思考的要求和处理。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1)充分挖掘图形的现实模型,鼓励学生从现实世界中“发现”图形。

  (2)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其中,动手操作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mdash;&mdash;在学习的开始阶段,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以后,它可以用来验证学生对图形的空间想像。因此,学习之初,应鼓励学生先动手、后思考,以后,则应鼓励学生先想像,再动手。(3)应有意识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如开展正方体表面展开、棱柱模型制作等的教学。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本章是在小学的基础上对数域进行扩充,由于生活实际的需要而引入负数,从而使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进而自然的探究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以及他们混合运算的方法。学习本章的内容应多联系正数的运算方法和运算律,并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内容介绍:(1)有理数的引入&mdash;&mdash;数怎么不够用了。(如正、负数的定义) (2)通过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内容启发学生的思考。(3)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如第42页) (4)有理数加减法的设计思路:先整数后分数,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解决方法、探索规律。第56页:代数和的渗透&mdash;&mdash;注重实质、淡化形式。解决实际问题:第62页。(5)例题的教学(如第49页)。(6)数感的培养(如第53、62页)。(7)习题的灵活处理(如第55页)。(8)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处理。(9)有理数乘方的处理:注重对乘方意义的理解。(10)24点游戏&mdash;&mdash;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11)计算器的使用&mdash;&mdash;解决实际问题和探索有趣的规律。(12)回顾与思考的处理。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1)有理数概念和运算含义的教学应尽量从实际问题引入,注重对运算含义的理解。(2)鼓励学生自己归纳运算法则和运算律。自己的思考与表达&mdash;&mdash;交流,形成较为规范的语言&mdash;&mdash;规范的语言。(3)注重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删除繁难的笔算、实际问题和数学规律中出现的复杂运算,应鼓励使用计算器。(4)注重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实际问题。(5)注重实质、淡化形式(代数和的处理)。

  第三章 字母表示数:“字母表示数”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运算律、计算公式和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部分知识具有代数的基本特征。用字母表示数是有特殊到一般的抽象,是中学数学中重要的代数方法,认识到用字母表示数具有一般性便于问题的研究和解决,由此产生出从算术到代数的认识飞跃,并为以后的代数学习奠定基础,从确定的数到用字母表示数,是数概念的进一步抽象。本章的重点是列代数式与合并同类项,难点是列代数式和去括号,其中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法则是整式运算的基础。

  内容介绍:(1)字母能表示什么:目的、处理。(2)代数式的重点:符号论、赋予意义。(3)代数式求值的重点:程序的思想(对应)、实际背景、寻找规律。(4)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处理。(5)去括号法则的处理。(6)代数式运算:适度训练、实际背景、验证规律。(7)探索规律的目的和处理。(8)回顾与思考的处理。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1)提供充分的探索规律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符号化的过程。(2)通过丰富的例子使学生经历语言叙述到代数式表示、代数式表示到语言叙述的双向过程。(3)抓住代数式(符号化、赋于意义)、代数式求值(实际背景、寻求规律)、代数式运算(适度训练、验证规律)的重点。(4)注意所学内容的螺旋上升,避免“补充”内容(整式与整式运算的处理)。

  第四章 平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本章是初中平面几何的起始内容,对几何知识的学习起奠基作用,线段、射线、直线和角是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本章将在对直线和角的认识的基础上学平行、相交和垂直,力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来系统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及其性质为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本章还力求通过对七巧板的制作与拼图来帮助学生了解平行、垂直、相等、平分的关系。

  内容介绍:(1)“线”的丰富背景。(2)线段的运算书写形式的淡化。(3)角的处理:多种活动形式、对度分秒复杂换算的淡化。(4)平行、垂直的多种活动形式、发现一些基本的性质。

  (5)七巧板、图案设计的目的和处理。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1)充分挖掘和调用与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现实背量,尽可能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在恰当的问题情景中进行教学。(2)让学生经历观察、测量、折纸、简单模型操作、画图与图案设计等活动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建立空间观念,不宜用教师的演示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3)在操作活动中,鼓励他们发现规律,发展有条理地思考,表达自己所发现的规律。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本章的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性质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第二部分是丰富的实例,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展现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一元一次方程在内容和形式上最基本最简单,是继续学习其它方程的基础,一定要扎扎实实的学好本章的内容。

  内容介绍:(1)方程模型的重要性。(2)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3)解方程与解决实际问题尽量结合。 (4)方程的应用&mdash;&mdash;抓住等量关系,淡化人为分类。日历中的方程&mdash;&mdash;寻找超律、不同的设未知数的方法。我变胖了等&mdash;&mdash;运用列表、画线段图答明确等量关系。讨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核心(等量关系、对解的检验和解释)。应用问题的进一步开发。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1)设置丰富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历模型化的过程。(2)引导学生总结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不宜人为地分类。

  第六章 生活中的数据: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要收集数据,数据能够帮助人们了解情况、发现规律、作出决策。本章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讨论,通过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体会数据的作用,更好的理解数据所表达的信息,发展自己的数感和统计观念。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生活中较大的数据和用统计图处理数据的知识。其中包括利用熟悉的事物感受大数的意义,并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内容介绍: (1)“100万有多大”的目的和处理。(2)科学记数法的处理和重点(实际背景、与大数感受相联系)。(3)统计图学习的重点(融于统计过程中,注重对统计图特点的理解及运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4)开展丰富的调查活动(如第188、196页&mdash;&mdash;学生的作品)。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1)重视大数的现实意义以及对大数的感受,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去感受大数,估计大数和表示大数。(2)注重使学生从事数据处理的过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作出决策或预测,将统计图的学习放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作为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一部分。(3)应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教学中所采用的问题情境应尽量来源于实际,问题的解答要符合实际,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4)注重学生实践活动,特别是小组合作的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调查以及与同学、教师的讨论,寻求合理的答案,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5)注意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避免将对大数的感受过程处理成机械的计算,避免让学生死记制作统计图的步骤。(6)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处理复杂的数据,重视其他课程资源(如信息技术、各种媒体)的开发与利用。

  第七章 可能性:本章是中学阶段“概率”内容的起始课,这部分内容是又是义务教育阶段唯一培养学生从不确定的角度来观察世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可能性是普遍的,有助于我们理解生活适应生活,所以本章地位特殊,意义重大。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事件的必然性,不可能性,以及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大小,为今后继续学习概率统计知识打下基础。

  内容介绍:(1)不确定事件的引入、对游戏的充分讨论。(2)对随机实验(摸球游戏、转盘游戏)的重视。(3)第205页对调查数据的经验。(4)随机实验中学生经验的积累(谁转出的四位数大),在教学中考察学生的随机观念及随机观念的内涵的理解。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1)对于随机事件,学生往往存在着一些经验,教师应及时了解并加以引导。(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过程,亲自动手获得实验数据,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这一点对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社非常重要的。(3)注重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特点的体验,避免过早进入概率的计算。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丰富的图形世界”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6、强调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统计思想;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

  7、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课件,丰富学习资源。

  8、搞好教学六认真,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9、教学具体措施&mdash;&mdash;教学上开展分层教学。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严格要求,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抑制他们产生骄傲情绪;后进生,掌握一些关键知识,为他们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扭转他们的厌学现象,利用空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在平时的课堂中多给予提问,给后进生树立信心。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到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重点关注好中间的学生。

  初一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本班学生刚刚完成小学六年的学习,升入初一,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七年级。通过调阅小六毕业会考成绩册和试卷,发现本班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甚理想。从学生作答来看,基础知识不扎实,计算能力较差,思路不灵活,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尤其是解难题的能力低下。总体上来看,低分很多,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二、情况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教育方针,以七年能数学教学大纲为标准,坚决完成《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基本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通过本学期数学课堂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学思维模式。最终圆满完成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有理数的各种性质和运算法则,初步学会使用代数式探究数量之间的关系。认识基本几何图形,掌握基本基本作图能力和的技巧。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抽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发展几何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尤其是自主探索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认识数学源自生活实践,最终回归生活。班级教学目标:优秀率:15%,合格率 80%。

  四、教材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本章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基本性质及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本章的难点在于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并将它们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和计算中。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本章主要是学习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的法则及整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难点在于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本章主要学习线段和角有关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区别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有关性质和计算;理解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及应用。本章的难点在于线段和角的有关计算。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潜心钻研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备课,精心设置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上好每一堂课,阅好每一份试卷,搞好每一节辅导,组织好每一次测验。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向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喻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数学特长生。

  3、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看过初一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的还看了:

1.2016年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2.初一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4.初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书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数学教学计划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数学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也是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础性文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范文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将担任七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也得到初步提升,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特别是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从上学期的教学中,发现有以下问题: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很少有学生具有课外阅读相关数学书籍的习惯,没有形成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

  第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

  第6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7章:三角形;

  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学平行线的有关知识,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学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几何作图能力。过程方法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和图形之间存在的关联,学会总结规律。初步建立方程思想,学会使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态度情感目标:认识生活,感知生活,领悟数学是为生活服务。

  四、教研工作

  认真学习业务理论,并做好一周一次的业务笔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一切课题研究活动,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在学习策略上及时指导学生,培养思维,方法技巧,提升能力。及时对教学活动作出反思,每周写出一至两个教学反思,真正体会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自己。每周及时上传四个教案和四个课时作业。认真做到备学生。每周整理出一个精品教案,及时上传。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积极利用和制作课件,提高自己电化教学能力。

  五、注意事项

  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2.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

  3.教法要灵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5.给学生留出相应思考余地,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急着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

  6.应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的数学活动中来并适当搭造"合作、交流"的平台?

  7.重点应落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上?

  8.要深入钻研,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六、课时安排(教学进度)

  第一周 5.1相交线

  第二周 5.2平行线

  第三周 5.3平行线性质 5.4平移

  第四周 数学活动,小结与单元检测活动

  第五周 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第六周 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7.3多边形及其内角

  第七周 7.4镶嵌 活动小结 期中考试

  第八周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8.2消元五

  第九周 8.3再探实际问题和三元一次方程组

  第十周 小结与检测

  第十一周 9.1不等式 9.2探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不等式

  第十二周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9.4课题学习

  第十三周 小结与检测

  第十四周 10.1统计调查

  第十五周 10.2直方图 10.3课题学习

  第十六周 进行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范文二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4)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从学生的上期数学成绩上看,两班学生的数学基础很差,所以本学期的教学任务非常艰巨,但我仍有信心迎接这个新挑战。为了能更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本学期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第6章:实数;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 本章包括相交线、平行线及其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和平移共4节内容,前三节主要讨论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重点是垂直和平行关系,第4节是有关平移交换的内容。本章的重点是垂线的概念与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而逐步深入地让学生学会说理,是本章的一个难点。

  第6章 本章主要学平方根与立方根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这一章是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他们要从有理数进入到无理数的领域,认识上将从有理数扩展到实数的范围,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数的认识,扩大学生的数学视野与界限。

  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本章包括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两节课的内容,主要内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点与坐标(坐标为整数)的对应关系、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和用坐标表示平移等内容。

  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相关概念,消元思想和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其中,以方程组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含有多个未知数的问题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实际问题始终贯穿全过程之中进行。消元思想&mdash;&mdash;解方程组时“化多为少,由繁至简,各个击破,逐一解决”的基本策略,是产生具体解法的重要基础,而代入法和加减法则是落实消元思想的具体措施。先了解基本思想,然后在基本思想指导下寻求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这是本章内容安排中的一个突出特点。

  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相关概念,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解集的几何表示,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其中,以不等式(组)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相关概念、不等式的性质是基础知识;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解集的几何表示是基本技能。本章重视数学与实际的关系,注意体现列不等式(组)中蕴涵的建模思想和解不等式(组)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本章是统计部分的第一章,内容包括:1、利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以抽样调查为重点)收集和整理数据;2、利用统计图表(以直方图为重点)描述数据;3、展现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调查的基本过程。本章通过一些案例展开有关内容,在每一个案例中都展示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一般过程。其中重点在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上,所涉及的分析数据比较简单,较复杂的内容将在后面的内容中进一步讨论。

  二.确立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目标的具体做法。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七年级(下)的六章内容,力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操的能力,概括的能力,类比猜想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初中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一开始不适应中学教师的教法,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究其原因,就学生方面主要有三点:一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二是智能上存在差异;三是学习方法不科学。我以为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因此为防止过早出现两极分化,我准备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习题,精心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设置教学情境,结合日常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习和讨论,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与规律的总结。

  3、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和分享发现的快乐。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精心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成立互助学习小组,以优带良,以优促后。同时狠抓中等生,辅导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

  三、个人教学进度安排

  第1、2、3周 学习第五单元

  第4、5、6周 学习第六单元

  第7、8周 学习第七章

  第9、10、11周 学习第八章

  第12、13周 学习第九章

  第14周 学习第十章

  第15、16周 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范文三

  一、学情分析

  从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成绩来看,本班优秀率有突破 10 人,算是达到预期目标,但及格率只达到 43% 多,与预期尚有一定的差距。总体上来看,仅管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很努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但基础知识的不扎实成为制约他们学习的瓶颈,造成班级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二、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十x大教育方针,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将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根本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数学的能力。通过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同时,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学平行线的有关知识,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学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几何作图能力。过程方法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和图形之间存在的关联,学会总结规律。初步建立方程思想,学会使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态度情感目标:认识生活,感知生活,领悟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班级教学目标:优秀率:15%;合格率:50%。

  四、教材分析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本章主要在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的基础上,探索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相交 ②、平行。本章重点:垂线的概念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本章难点:证明的思路、步骤、格式,以及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本章主要内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简单的应用。本章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与建立及点的坐标的确定。本章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及点的位置的确定。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2016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4.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5.2016年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教案



  学习和运用教学设计的原理是促使教学工作科学化的有效途径。这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七年级数学平行线教案,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了解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掌握有关的符号表示;

  (2)让学生经历用三角板、量角器画平行线的方法,积累操作经验;

  (3)在实践操作中,探索并了解平行线的有关性质;

  2、数学思考

  能在观察和想象两直线存在平行关系,并在实践、探索中获取平行线的有关性质。

  3、解决问题

  能在观察、想像、实践、操作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初步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4、情感与态度目标

  认识到通过观察、想象、实践、操作、归纳可以获取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活动富有探索性,人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平行线”是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二节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三个课时,这一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在这一课时里,通过让学生观察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模型,想象有转动的过程中存在有相交的情况,从而得出概念及平行公理,那么本课时教学内容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想象两条线存在平行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两直线平行的有关性质,为今后学平行线的判定做好铺垫。本课设计的主要思路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实践、操作等方式,使学生经历实践、分析、归纳等过程,从而获得相关结论。

  学生在观察、实践、操作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想象木条在转动过程中的位置变化情况;2、实际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平行线段,要把它们看成直线;3、强调画平行线时要使用工具,不能徒手画,还注意不能只画横平或竖立的图形,要让学生画出一些变式图形。

  三、学校与学生情况分析

  万宁市第二中学是万宁市一所普通中学,大部分的学生来自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一般。我校七年级的学生没有通过选拔考试,只是按要求就近入学。因此,大部分学生的基础以及学习习惯较差。但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淡化了知识传授、接受学习、模仿训练等传统的模式,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与态度的培养,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另外,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都具有好动、好胜、好强的心理特点,现在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学生已初步形成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学风,学生之间互相提问的生生互动的氛围已逐步形成。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教案(二)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演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模型(如课本p13图5?2-1)让学生观察,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与b不相交的位置呢?这时,直线a与b的位置关系如何?在这种位置时,又有哪些性质?

  揭示课题(板书):5.2.1平行线

  (二)探讨“情境引入中的问题”

  活动一:

  活动内容: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两直线被第三直线所截的模型,进行转动操作实践(固定b与c,转动a)。

  活动方式:每位同学都动手实践,同桌互相交流,并在班上反馈。

  提出问题:

  (1)转动a,直线a从在c的左侧与直线b相交逐步变为在右侧与b相交,大家仔细观察,再想象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存在a与b不相交的位置?

  (2)在生活的身边,有很多线是平行的,大家找一找,我们教室里的哪些线是平行的?校图内有哪些线是平行的?

  (3)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平行线,也找出了很多的平行线,那究竟怎样的线叫平行线?

  (4)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活动结论:

  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与平行。

  注:教师通过实例告诉学生,平行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

  活动二:

  活动内容:让学生回忆活动一或让学生再次转动木条a,并仔细观察其变化情况,在黑板上出示课本p14图5.2-3,让学生画平行线。

  活动方式:每位同学都动手操作实践,以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并选出一位代表在班上反馈。

  提出问题:

  (1)在活动一:转动木条a的过程中,有几个位置使得a与b平行?

  (2)让学生拿出工具画图,在p14图5.2-3中,试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出几条?再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出几条?

  活动结论: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活动三: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自己准备好的图片(课本p14图5.2-2),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交流。

  活动方式:每位同学都仔细观察分析,以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并选出一位代表在班上反馈。

  提出问题:

  (1)平行线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有时也可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教师出示如课本p14图5.2-2的左图),在这一个图片中,哪些线是平行线?他们之间又有什么位置关系?

  (2)在体育活动中也存在着平行线(教师出示如课本p14图5.2-2的右图),在这个图片中,旅游池中的隔道绳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3)以上两个实例中,说明了平行线具有什么性质?

  活动结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三)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1、课本p19习题5.2第7题。

  2、选择题(用小黑板展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过任一点p可以作已知直线a的平行线。

  b、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线。

  c、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四)小结

  从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由学生自己小结)

  (1)知识内容小结:①平行线的定义及其符号表示法。

  ②平行线的两条性质。

  (2)学习方法小结: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实践、分析等方式,来获得平行线的有关知识。

  (五)作业布置

  课本p20习题5.2第11题。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教案(三)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了三个活动来完成,上完这节课后,自我感觉比较好,因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比较积极、主动,由于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模型、图片都比较感兴趣,全班学生都认真、主动地参与了观察、想象、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得出结论。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感到不足的地方:第一,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够好,有少部分的学生虽然积极参与了活动,但难于得出结论;第二,在实践画图的过程中,操作显得不够熟练;第三,由于学校班额的人数过多,在小组讨论、发表意见时,不能够让所有小组的代表都有发言机会。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教案相关文章

1.七年级数学教研组计划

2.2016年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3.七年级下册第五章数学教案

4.七年级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5.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